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紀年 干支癸未 公元683年

输入历史事件:

唐紀年 干支癸未 公元683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③李 治 長安 高宗  14 14弘道元年 郭正一等 十二月丁巳
改元、李顯即位
大蒙(南詔) ②蒙邏盛炎 巍山 世宗 興宗王 1 10年  在雲南
吐蕃 ③器弩悉弄 邏些    5年 論欽陵 
回紇        
吐谷渾 (18)諾曷鉢     48年  青海省
後突厥 ①阿史那骨咄
祿
烏德鞬山    2年  

月 曆 表

5396-355-1970910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0 夏曆十二月     28 29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曆5月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51 夏曆正月 30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曆6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2 夏曆二月 28 29 30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7月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3 夏曆三月    29 30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8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4 夏曆四月      29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回曆9月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5
56
夏曆五月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4)      
  回曆10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7 夏曆七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3) 2 3   
  回曆11月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8 夏曆八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3) 2 3 4
64年 回曆12、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9 夏曆九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2) 2 3 4 5     
  回曆2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60 夏曆十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1) 2 3 4 5 6 7  
  回曆3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夏曆十一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1) 2 3 4 5 6 7       
  回曆4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 夏曆十二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 2 3 4 5 6 7 8    
  回曆5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舊紀正月甲午,不合。

大事記

二月,突厥擾定州、州。 三月,骨篤禄等圍單于都護府,遣將禦之。 四月,绥州稽胡步落稽部白鐵余詐稱佛光見,聚據城平縣,自稱光明聖皇帝,大攻掠;程務挺、王方翼等擊平之。 五月,骨篤祿擾蔚州,殺刺史,俘豐州都督。六月,突厥擾嵐州。十一月,遣務挺等擊骨篤祿。十二月,改元弘道。高宗卒,太子顯立,是謂中宗;遣詔大事取决武后。是年,薛仁貴卒(614—683)。




《说难》十余万言。
赵有民谣。
《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出走》作于本年或稍后。
《策》文云:“文信侯(吕不韦)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
《韩非子·存韩》三篇文章主题,共同讨论如何对付赵国。
此《策》文从“文信侯出走”写到“武安君死,五月赵亡。
荆轲刺秦王离燕时唱《荆轲歌》(一作《渡易水歌》)。
荆轲行刺时秦王乞听《琴女歌》。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南郡守腾文书》发布于本年。
《史记•秦本纪》载:“(昭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
《荀子·强国》自“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是乃江南也”至“是地遍天下也,威动海内,强殆中国”一段作于本年或下年。
拟托苏代上燕王书作于本年后。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载两封家信作于本年。
《文子》部分内容完成于秦统一六国前。
齐人为《松柏歌》在本年或稍后。
《列子•汤问》除第十七段外,其余作于本年前后。
秦王政颁布议帝号等昭令。
李斯向秦始皇提出“车同轨,书同文”等建议。
本年前后秦有长水童谣。
民间有“阿房阿房亡始皇”之童谣流行。
《荀子·强国》中“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至“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一段文字作于本年后几年间。
秦始皇作骊山陵,民怨之,作《甘泉之歌》。
李斯随秦始皇巡游,在峄山、泰山、之罘、琅琊分别立碑刻石,作《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等颂秦德文字。
秦始皇欲自泗水求周鼎,泗上为之谣曰“称乐太早绝鼎系。
李斯随秦始皇第二次东游,登之罘后又作《之罘刻石》。
李斯随秦始皇巡游至碣石并刻石。
民间有谣曰“秦始皇,何强梁”云云。
李斯上书劝秦始皇焚书等,始皇从之,其为相后或与零陵令有辩并作《苍颉》。
李斯为相后,或与秦零陵令有辩。
始皇置酒成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