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三部刺史

输入历史事件:

十三部刺史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为交趾、朔方、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总称十三部刺史。刺史以六条问事,官微而权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又以京师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部,其性质略同于十三部刺史。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更刺史名为州牧,秩二千石。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复称刺史,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又改名为州牧。东汉初年,朔方部并入并州部,交趾部改称交州,加上司隶校尉部,仍为十三部。刺史名称依旧,但性质逐步由监察区变成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并设有固定的治所。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太守之上,职掌一州军政。东汉末年,州牧强者专权,已非汉武帝时十三部刺史所职。


【检索十三部刺史 ==>】 古籍全文检索:十三部刺史     全站站内检索:十三部刺史


福康安班师回京,杨揆补侍读,旋放四川川北道,十二月抵任。
初五日,王友亮序临汾徐昆《柳崖外编》。
张问安自京师还蜀。
王汝璧升大名道。
江德量卒,年四十二。
初三日,梁履绳卒,年四十六。
之。
十九日,曾燠招集三贤祠,致祀坡公。
盛时彦跋纪昀《姑妄听之》。
王昶以老乞归,上许之。
孙星衍自琉璃厂寓所移居孙公园。
程枚以《一斛珠》传奇定本示凌廷堪。
公元1793年。
京师归,时斋始出定本见示。
王文治、王宸、史善长、严观、杨摺等在武昌,集毕沅署中,观演杨潮观所作《吟风阁杂剧》。
秦瀛由户部郎中出为温处兵备道。
石韫玉任湖南学使。
江濬源官临安知府。
杨伦选四川新都知县,以亲老改掣山东临淄,特旨调江西贵溪。
洪亮吉在贵州学政任。
赵怀玉在内阁行走,与法式善、孙原湘、张问陶、杨伦时相过从。
方东树受业钟山书院,时姚鼐为山长。
李亨特调任杭州知府,有书相招。
李兆洛校读赵一清《水经注释》、乐史《太平寰宇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张问陶有诗寄袁枚。
同年洪编修亮吉寄书袁简斋先生,称道予诗不置。
死;所以不死者,以足下所云张君诗犹未见耳。
写一册,千里就正,以结文字因缘,书毕并上绝句一首。
满耳目,此二十八字不过留为吾家记事珠而已。
生爱才之心老而弥笃,或即引予此诗以为佳证,不又为后人增一段诗话耶》:“先生八十方知我,不死年年望寄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