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日,陈名夏(1605—1654)卒。

输入历史事件:

  十日,陈名夏(1605—1654)卒。

公元1654年 三月
  十日,陈名夏(1605—1654)卒。

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顺治十一年甲午(公元1654年),卒岁:陈名夏,前少保、秘书院学士。三月十日以罪处绞(注:以结党怀奸),年五十。”邓之诚谓其卒年五十四(详后),则当生于1601年。蒋良骐《东华录》卷七:“顺治十一年……三月,学士宁完我劾学士陈名夏结党怀奸,情事叵测。其略曰:‘陈名夏痛恨我朝薙发,鄙弃我国衣冠,曾谓臣曰:要天下太平,只须留头发复衣冠。臣思我国能一天下,以衣服便于骑射之故也,今名夏欲宽衣博带,是计弱我国也……’云云,吏部等衙门会鞠俱实,著处斩。”《清史列传•贰臣传》:“陈名夏,江南溧阳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官翰林修撰,兼户、兵二科给事中。福王时,以名夏曾降附流贼李自成,定入从贼案。本朝顺治二年七月,名夏抵大名投诚,以保定巡抚王文奎疏荐,复原官。旋擢吏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十年,复补秘书院学士……仍命署吏部尚书……十一年,学士宁完我列款劾奏名夏……遂下廷臣会勘,名夏辩诸款皆虚,惟‘留发、复衣冠’,所言属实。完我复与学士刘正宗共证名夏揽权市恩欺罔罪,谳成,论斩。上以名夏久任近密,改处绞。”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二七《陈百史文集序》:“溧阳陈先生以诗古文词名海内者二十馀年,余也草野放废,未尝一及先生之门,先生顾寓书余曰:‘吾集成,子为我序之。’夫先生之文,衣被四海,乃于三千里外,欲得穷老疏贱者之一言,此其通怀好善,诚不可及,而余则逡巡未敢也。今年春,始进谒于京师,会先生刻其集初就,余得受而卒读,凡诗文若干卷,不揣为之序曰……明初宋文宪公以大儒而膺佐命,上自诏敕训令,下至于碑铭序记之文,援据六经,熔铸百氏,几与三代比隆。今国家鼎新景运,皇上亲儒重学,而先生膺密勿心膂制寄,高文大册,咸出其手,《诗》有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其先生之谓哉……先生勤劳经国大业,能出其馀力为文章,且自文宪公后三百年来,绍修绝学者不过数家,剽窃摹拟,抽青媲白者,榛芜塞路,先生慨然起而厘正之,此其视文宪为尤难也已。”《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八一著录陈名夏《石云居士集》十五卷、《诗》七卷:“国朝陈名夏撰。名夏字百史,溧阳人。前明崇祯癸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国朝,官至学士,缘事伏诛。此集卷首有名夏顺治三年自序,而集中贺成青毡冢宰序称顺治九年,则集成之后又有所增续矣。集中祭其师项煜文,历称煜之智与煜之忠,又云吾师不死于仇而死于贼,殊乖公论。厥后归命国朝,弃瑕录用,复以怙权罹法。《御制人臣警心录》即为名夏所作,至今为鉴。其立身盖不足称,特以当时著作,商榷典制,足资考核,故遗集流布,尚在人间。今亦姑存其目,而并辨其颠倒是非之失,俾来者无惑焉。”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二二选陈名夏诗九首,《诗话》云:“百史飙历清要,雅负时名。梅村作序,至拟之宋文宪。徒以律身不慎,晚节隳败,《御制人臣警心录》,著以为鉴。《石云居文集》十五卷、《诗集》七卷。”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四著录陈名夏《石云居士文集》十五卷:“陈名夏,字百史……顺治二年七月,投成克巩于大名,克巩告保定巡抚王文奎荐之于朝,复原官,旋擢吏部侍郎。五年,擢尚书。八年,授弘文院学士,晋少保,兼太子太保。九年,解任入旗,给俸随朝。十年,复补秘书院学士,兼吏部尚书。是时有南北党之争,北人冯铨、刘正宗为之魁,南则名夏及陈之遴也,各倚满人自固,复通中贵以结主知。名夏初为多尔衮所赏,后倚谭泰。谭泰诛,名夏屡为铨所阨,赖世祖护持得免于死。十一年三月,宁完我举发名夏‘留发复衣冠立致太平’之言,首劾其奸贪十二款。宁完我自负能文,为名夏所轻,又名夏方以擅改御批失帝眷,故严劾之。廷鞠,铨、正宗证之,遂于是月十二日赐名夏死,年五十四。幸帝知其冤,置诛连南士四十一人不问。翌年,之遴亦败,事具《贰臣传》。所撰《石云居士文集》十五卷,约刻于十年。《四库》著录有《诗》七卷,今未见。名夏以制艺得名,自负能为欧、曾之文。今观其文,冗滞无法。冯铨谓举业有名,馀亦易见,实为公评。然朝局社事,未尝不可窥见一二。《寄王中丞书》云:‘仙霞之事,想见塘报矣,奸人厚毒当世,善类凋落,真足泣下。今既陨于厉鬼,江南老少,莫不欢舞相告。’盖谓阮大铖也。又《答韩圣秋书》,自述为举子时,与阎尔梅绝交始末甚悉。鲁一同《尔梅年谱》,载名夏屡招之书,孰为失实,二者必居其一矣。”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严沧浪所论超离尘俗,真若有所自得,反覆譬说,未尝有失。
李刘(1175—1245)卒,年七十一。
吴文英赋词《塞垣春•丙午岁旦》。
吴文英赋词《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释居简(1164—1246)卒,年八十三。
李曾伯以台谏论,诏落职予祠,寻罢祠禄。
张端义撰《贵耳三集》成。
张端义(1179一 ?),字正夫,自号荃翁,原籍郑州,居苏州。
曹豳作《瓜庐集跋》。
赵汝鐩(1172—1246)卒,年七十五。
刘克庄《野谷集序》:“明翁诗兼众体,而又遍行吴楚百粤之地,眼力既高,笔力益放。
蒙古贵族推窝阔台长子贵由为大汗,是为定宗。
刘克庄赐同进士出身,为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潘牥(1204—1246)卒,年四十三。
吴支英在奉州,赋词《瑞鹤仙•丙午重九》。
吴文英赋词《西江月•丙午冬至》。
程元凤进秘书丞兼权刑部郎官。
柴望因上《丙丁龟鉴》而放归田里。
施枢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徐荣叟(?一1246)卒,生年不详。
王伯大签书枢密院事;吴潜同签书枢密院事。
郑清之为太傅、右丞相兼枢密使,封越国公;赵葵为枢密使兼参知政事,督视江淮、京西、湖北军马。
同月,赵葵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江东安抚使,应军行调度并听便宜行事。
吴潜兼权参知政事。
方大琮(1183—1247)卒,年六十五。
刘克庄《铁庵遗稿序》:“宝章阁直学士方公既没,余于其家得公《谏垣奏疏》四,又二疏稿而未上,《右螭直前疏》二,《西掖缴疏》三,《进故事》八,杂表章二十五,如良医以单方起危疾,不杂试也;如善弈以紧着救坏局,不泛应也。
又,四库提要卷一六三:“《壶山四六》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
方大琮卒后,刘克庄有《祭方铁庵文》,李昴英有《祭广帅右史方铁庵大琮公文》。
赐礼部进士张渊微以下五百二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
吴潜罢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依旧端明殿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