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日,朱彝尊(1629—1709)生。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日,朱彝尊(1629—1709)生。

公元1629年 八月
  二十日,朱彝尊(1629—1709)生。

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天聪三年己巳(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生辰:朱彝尊八月二十一日生,字锡鬯、竹坨,号鸥舫、小长芦钓师。浙江秀水人。享年八十一。”《清史列传•文苑传》:“朱彝尊,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学士国祚曾孙。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科,以布衣试入选者,富平李因笃吴江潘耒无锡严绳孙及彝尊四人,皆除翰林院检讨,与所擢五十人同纂修明史。二十年,充日讲起居注。是年秋,充江南乡试副考官。二十二年,入直南书房。命紫禁城骑马,赐居禁垣东,数与内庭宴,被文绮时果之赉。二十三年元日,南书房宴归,圣祖皇帝以肴果赐其家人,彝尊皆恭纪以诗。是时彝尊方辑《灜洲道古录》,私以小胥录四方经进书,为学士牛钮所劾,降一级。二十九年,补原官。寻乞假归。仁皇帝南巡江浙,彝尊屡迎驾于无锡,召见行殿,进所著经义考,温谕褒奖,赐御书‘研经博物’匾额。彝尊自少时以诗古文辞见知于江左之耆儒遗老,又博通书籍,顾炎武阎若璩皆极称之。年逾五十,以布衣入翰林,数被恩遇。主江南试时,作《告江神文》《贡院誓神文》以自励。所撰经义考共三百卷,仿鄱阳马氏《经籍考》而推广之,自周迄本朝,各疏其大略,分存、佚、阙、未见四门,于十四经外,附以逸经、毖经、拟经家学,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而以通说终焉。乾隆四十二年高宗皇帝亲制诗篇题诗卷首,命浙江巡抚三宝刊行,世以为荣。彝尊之在史馆也,凡七上总裁书,论定凡例,访遗书,请宽其期,毋如元史之迫于时日,多所乖谬。辨《从亡致身录》之不足信,谓方孝孺之友宋中珩、王孟蕴、郑叔度、林公辅诸人咸不及于难,则文皇当日无并其弟子友朋为一族戮之之事,其所谓九族者本宗一族也;为东林多君子而不皆君子,异乎东林者亦不皆小人。作史者不可先存门户之见,而以同异分邪正、贤不肖。世皆以为有识。彝尊又尝慨明诗自万历后,作者散而无统,作《明诗综》百卷,于公安竟陵之前,铨次稍详;若启、祯死事诸臣,复社文章之士,亦力为表扬之。其自序云:‘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期不失作者之旨。’彝尊诗不名一格,少时规橅王、孟,未尽所长;中年以后,学问愈博,风骨愈壮,长篇险韵,出其无穷。益都赵执信论国朝之诗,以彝尊及王士禛大家,谓王之才高而学足以副之;朱之学博而才足以运之。彝尊又好为词,其体近姜白石、张玉田,而加恢宏焉。所著词综三十四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曝书亭集》八十卷。《欧阳子五代史注》《灜洲道古录》,则其所草创未成者。四十八年,卒,年八十一。”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一二选朱彝尊诗十八首,小传云:“竹垞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诗综》词综,其最著者……顾宁人先生不肯多让人,亦以博雅称许之……集中诗不分唐宋界限,故各体具备。然予所录者,仍以唐体为归。”《四库总目提要》卷六八著录据朱彝尊《日下旧闻》所奉敕撰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二十卷,卷八五又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三百卷,同书卷一三九又著录其《韵粹》一百七卷,同书卷一七三又著录其《曝书亭集》八十卷、《附录》一卷:“国朝朱彝尊撰。彝尊有《日下旧闻》,已著录。此集凡赋一卷,诗二十二卷,皆编年为次,始于顺治乙酉,迄于康熙己丑,凡六十五年之作。其纪年皆用尔雅岁阳、岁阴之名,从古例也。词七卷,曰《江湖载酒集》,曰《茶烟阁体物集》,曰《蕃锦集》。杂文五十卷,分二十六体。附录《叶儿乐府》一卷,则所作小令也。彝尊未入翰林时,尝编其行稿为《竹垞文类》王士禛为作序……惟暮年老笔纵横,天真烂漫,惟意所造,颇乏剪裁。然晚景颓唐,杜陵不免,亦不能苛论彝尊矣。至所作古文,率皆渊雅,良由茹涵既富故根底盘深……盖以诗而论,与王士禛分途各骛,未定孰先;以文而论,则渔洋《文略》,固不免瞠乎后耳。惟原本有《风怀二百韵诗》,及静志居琴趣长短句,皆流宕艳冶,不止陶潜之赋《闲情》。夫绮语难除,词人常态,然韩偓《香奁集》别有篇帙,不入《内翰集》中,良以文章各有体裁,编录亦各有义例,溷而一之,则自秽其书。今并刊除,庶不乖风雅之正焉。”同书卷一八三又著录其《竹垞文类》二十六卷:“是集乃其未遇时所刻,中有《曝书亭集》所未录者,皆悔其少作,自为删汰也。”同书卷一九〇又著录其所编《明诗综》一百卷,同书卷一九四又著录其所选《洛如诗钞》六卷:“此集皆康熙丁亥平湖人社集之作……其以洛如名者,洛如,花名,干如竹,实似荚,郡有文士则生也。”同书卷一九九又著录其所选词综三十四卷,同书卷二〇〇又著录朱彝尊李良年沈皞日、李符、沈岸登龚翔麟《浙西六家词》十卷。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四四选朱彝尊诗七十二首,《诗话》云:“竹垞著述最富,初刻《文类》二十六卷,入翰林后为《腾笑集》八卷,晚乃编定《曝书亭集》……所编《明诗综》,里贯之下,各载诸家评论,以《静志居诗话》分附于后。隆、万后所收未免稍繁,然世远者篇章易佚,时近者部帙多存,当亦随所见闻,不尽出于标榜。归愚《别裁》谓集中诗不分唐、宋界限,故各体俱备。长律议论正大,格律工整,步武少陵。《送曹侍郎备兵大同》诸篇,近李北地,应是中年之作。晚岁俱归流易,前贤绪论兹为允矣。《斋中读书》十二首,足见平生为学宗旨,故备录之。”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七著录朱彝尊《南车草》一卷、《竹坨文类》二十六卷、《竹坨文类》二十五卷、《腾笑集》八卷、《曝书亭集》八十卷、《曝书亭集外稿》八卷、《曝书亭词拾遗》三卷、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十二卷、孙银槎《曝书亭诗集笺注》二十三卷、杨谦《曝书亭集诗注》二十二卷、李富孙《曝书亭集词注》七卷:“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人。国祚曾孙,至彝尊家已中落,变乱以后尤贫。与同里周筼、缪泳、王翃、沈进、李绳远、良年、符兄弟结诗课,为曹溶所知,渐有名里中。壮岁欲立名行,主山阴祁氏兄弟,结客共图恢复。魏耕之狱,几及于难,踉跄走海上。会事解乃赋远游,以布衣自尊。十馀年间遂负重名,姓字达于禁中。举康熙十八年鸿博之试,授职检讨……乃归田,专意著述。论者惜其轻于一出,终伤铩羽,然观所作《吊李陵文》,早已决心自献矣。而后削《文类》布衣之称,题诗集《腾笑》之名,无乃忸怩乎!卒于四十八年,年八十一……彝尊为学,专务博综,词综三十卷,成于康熙十七年,独标正始,别择甚严,转移之功,遂成有清填词之盛。采词集一百七十家,传记、小说、地志三百馀家,然犹嫌秘笈之未尽睹,金石之未备录。明词芜累,托言嗣出,而孤陋寡闻者,乃竞起而续貂也。《日下旧闻》四十二卷,成于二十六年。所见之书,干隆中官修《日下旧闻考》时,已有不及知者,今则亡佚更多。旧籍日亡可惊,则彝尊博洽为可贵。经义考三百卷,成于三十八年……乾隆四十二年,官为刻竟。《明诗综》一百卷,成于四十一年,著录三千馀人,采集部二千馀家,不薄七子、钟、谭,颇与钱谦益列朝诗集持异同之论。尽以遗老旧人没于清初者,归之于明,最为卓见。惜谨畏过甚,明初文士罹祸者,多以倾危目之。所录顺康时人之作,稍触忌讳,辄为改削,乃欲以其书拟史,何得谓之直笔!何焯菲薄彝尊,后生竞名,不足为训。然谓彝尊此书奉陈子龙以斥谦益,而书中往往袭取谦益馀唾,颇中其失,世遂以之定钱、朱优劣矣。彝尊尤以诗文著称,顾炎武称其文章尔雅,斋心和厚。著《曝书亭集》八十卷,凡赋一卷、诗二十二卷、词七卷、文五十卷。文多考据之作,题跋一类,有意与《有学》争胜,或竟过之。碑版纪事之作,多足征事……诗篇极富,赵执信因有‘贪多’之诮。或谓得一佳语,便可敷衍成篇。今观《腾笑集》中诗,有改题目而存者,既无当于实事,且何足以见性情乎?然兴酣笔落,遂可凌驾古人者,亦复多有。晚年才华不免稍谢,终无愧大家。先是顺治十四年,彝尊入粤归,刻其诗一百三十首和曹溶诗三十二首,为《南车草》一卷,诗多不见本集,有蔗馀道者为之序云:‘自变故以来,诗书之气,无所附丽,天下之才人,往往化为诗人。’其言沉痛,不知何人也。嘉庆二十三年,海宁蒋楷始为之重刊。《竹垞文类》刻于康熙十六年,尚题‘布衣朱彝尊’,为诗十四卷、文十二卷。《竹坨文类》二十五卷本,大约刻于二十三年,削去总目及布衣一行,并削去二十六卷一卷,中有《吊李陵文》,或以此为讳也。《腾笑集》诗八卷,以续《文类》,刻于二十五年,取《北山移文》‘腾笑’之语,聊以解嘲。世以彝尊佚文甚多,为之辑补者,杨谦辑遗诗二卷、骄文二卷。未行。冯登府与彝尊五世孙墨林,从《曝书亭类稿》石楼’、‘漫与’二集手录本,更于断纸零墨中,共相收拾,参以《文类》《腾笑》,得古今体诗约四百首,分为五卷,附词一卷、文二卷,刻于嘉庆二十二年,采之似犹未尽。后一年《南车》始重刻,故不及见。翁之润有《曝书亭词拾遗》三卷,从彝尊手稿录其为集中所无者,刻于光绪二十口年,之润为同龢孙,纨绔而以好事取名,足征文献。为之作注者,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十二卷,刻于乾隆二十七年,日录者,犹之选本也。孙银槎《曝书亭诗集笺注》二十三卷,成于嘉庆五年。两注皆略于注事,孙注并将‘屈五’字样刓去,以‘友人’二字代翁山,其时文禁已疏,不知何故多此顾忌。杨谦《曝书亭集诗注》二十二卷,成书最后,较为详赡。然涉及‘屈五翁山’者,并其诗删之,更孙之不若也。李富孙《曝书亭词注》七卷,成于嘉庆十九年,富孙经生,为良年后人,经学词章具有根底,故征引极博,人物考订尤详,且能是正彝尊之失,可谓佳籍。王鸣盛《吴诗集览序》云:‘予门人范洪铸注竹垞诗成,亦称淹雅,正相与商榷开雕;又李注言无名氏《腾笑集注》言卯生人忌食河豚,先生忘其所出。然则彝尊诗注,尚有不传者矣。”张舜《清人文集别录》卷二著录朱彝尊《曝书亭集》八十卷(康熙五十三年原刻本):“论者或谓当时王士禛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余则以为彝尊之所以大过人者,在其学问功力深厚,不仅非王、汪所能望,即毛氏抑犹逊其笃实。盖奇龄才胜其学,而彝尊学副其才,斯又两家之辨也。至于根柢庞固,文辞渊雅,有学而能宣,能文而有本,又远出并世诸儒之上……主持坛坫,垂五十年,填词家至取与玉田白石并称,而论诗者谓足与渔洋媲美。于是绩学之名,遂为诗词所掩。今观是集卷四十二至五十五题跋之作,辨订群书,考证碑版,虽得失互见,而大体多精。要非博涉多通而识断通核者不能为,世徒推其文藻之美,固不足以尽之也。”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九著录朱彝尊《曝书亭诗集》二十二卷(康熙五十三年刻本)、《曝书亭集外诗》五卷(道光二年刻本):“诗文初刻曰《竹坨文类》,通籍后为《腾笑集》,晚合前后所作手自删定,总八十卷,更名《曝书亭集》潘耒查慎行序,王士镇魏禧旧序,曹寅助刻,未竣而朱、曹相继下世,其孙稻孙续成之,《四库总目》别集类著录。诗凡二十二卷,编年顺治四年前后所作,大抵不出乡里,十年,至广州,与陈子升、张家珍、屈大均等人交往,犹及见万泰。十五年还家,游金陵、淮扬,结交布衣老宿甚广。十八年,走海上,之东瓯。康熙三年北上,出居庸关,历雁北、晋中,观览山川祠庙。凡所经历,各以所见为咏。康熙六年在京师,与达官酬接,以《朱碧山银槎歌》作于孙承泽席上颇得名。十八年,举鸿博,称臣,有颂德诗数卷。晚年题图、论学之什,颇为质直。诗集酬唱赠别之什最夥,康熙间朝野名流事迹,多可取为印证……其诗唐宋兼采,无考据填实之弊,盖于古无所不学,又能自用,故愈老愈传也。论者以彝尊比王士禛,谓为南北二大宗,田雯宋荦不能及也……沈景修《论诗绝句》云:‘早岁才名动国门,直探星宿溯昆仑。《风怀》苦受多情累,百韵诗拚两庑豚。'(《蒙庐诗存》)评论甚精。”


曾几之卒,韩元吉、陆游、吕祖谦皆有诗文悼念。
中旬,张孝祥罢知静江府。
本月,蔡元定始就朱熹问学,讲论经义。
七日,张孝祥抵衡阳,有诗《七夕》、《丙戌七夕入衡阳境独游岸旁小寺》。
范成大与王万(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晓(浚明、陈渊叔、耿鎡(时举)避暑复与耿、王唱和。
张孝祥北归过洞庭湖,作《念奴娇•过洞庭》。
中秋,范成大与严焕(子文)游松江,约来岁复会。
重阳,张孝祥在蕲州,有诗《书怀》及词《点绛唇•赠袁立道》。
范成大主管台州崇道观。
韩元吉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再至丹阳,赋《满江红》词怀陆游。
张孝祥为历阳守胡昉撰《三河记》,并有词《菩萨蛮•和州守胡明秀席上》。
朱熹编集《杂学辨》,何镐作跋行之。
刘珙刻《二程先生文集》于长沙,张栻校订。
王明清撰成《挥麈录》,并为作跋。
诏免进呈《钦宗日历》,送国史院修纂实录。
叶顒以资政殿学士知枢密院事。
叶顒为尚书左仆射,魏杞为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陈俊卿以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朱熹将与张栻唱酬诗文编为《丙戌赠答诗文集》。
赵汝愚擢进士第一。
陆游自书《大圣乐》词。
洪适《隶释》成,明年,序而刊之。
仲并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张纲(1083—1166)卒,年八十四。
度正(1166—1235)生。
刘宰(1166一1239)生。
李心传(1166—1243)生。
中旬,张孝祥过金山。
陆游栖居山阴,有《游山西村》、《观村童戏溪上》、《雨霁出游书事》、《残春》、《家园小酌》诸诗。
张孝祥起知潭州(今长沙),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