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府院之争

输入历史事件:

府院之争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但北京政府的实权握于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段祺瑞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帝国主义,专横跋扈,视黎为傀儡;黎不甘听任摆布,极力争夺权势,黎段之间矛盾日深。1917年初因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斗争更趋激烈。段祺瑞企图以对德宣战为借口,取得日本借款扩充皖系实力,对内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因而指使以皖系军阀为骨干的督军团胁迫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黎元洪引国会为助,反对参战,并乘机下令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负气出走天津,唆使各省督军宣布独立,武力威胁黎元洪,终于导至反动军阀张勋以“调停”为名,带兵进京演出一场拥清帝复辟丑剧。黎段之争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故被称为府院之争。


【检索府院之争 ==>】 古籍全文检索:府院之争     全站站内检索:府院之争


扬雄四十五岁,或于此年作《酒箴》。
李寻以将有洪水之灾说大司马王根;王根荐之。
师丹为诸吏散骑光禄勋。
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封孔吉为殷绍嘉侯。
孔吉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
师丹为太子太傅。
刘向说兴辟雍隆礼乐事;卒,年七十二(前79—前8)。
刘歆约三十七岁,丧父(刘向);为中垒校尉。
谷永病,三月,免大司农;数月后,卒(? —前8)。
陈元约十八岁,或于此年以父任为郎。
桓谭从成帝之甘泉;作《仙赋》。
李寻作《奏记翟方进》。
三月,桓谭从成帝祠河东。
成帝刘骜崩。
班婕妤充奉园陵,后卒(? — ?)。
太子刘欣即位,是为哀帝。
师丹为左将军,封关内侯,领尚书事;作《劾奏董宏》。
李寻待诏黄门。
息夫躬与皇后父傅晏善,结交孙宠,上书,召为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师丹同丞相孔光等人受诏白太皇太后,令王莽视事。
刘歆作《议不宜毁孝武庙》《议惠景及太上寝园》。
诏罢乐府。
刘歆被王莽举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典领《五经》,承继父业,著《七略》。
师丹建言《限民田奴婢》。
师丹为大司马,封高乐侯。
李寻作《对诏问灾异》;迁黄门侍郎;以其言水灾,旋拜为骑都尉,使护河堤。
刘歆以为夏贺良等所挟甘忠可书不合《五经》,不可施行。
师丹为大司空;作《请无改先帝之道书》;数十次上书,言多切直;以哀帝旨意反复多变,乞归故里,哀帝不遣。
议郎耿育上书讼陈汤之冤;哀帝准陈汤还长安。
唐林以尚书令上书,请傅喜立于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