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班固四十九岁,上《汉书》。

输入历史事件:

班固四十九岁,上《汉书》。

公元80年 是年
班固四十九岁,上汉书

《汉书•叙传》卷一百下:“固以为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典籍,固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曰: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也!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纂前纪,缀辑所闻,以述汉书。起于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按,《后汉书•班固列传》卷四十上云“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汉书)。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刘知己《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亦云(汉书)“经二十余载,至章帝建初中乃成”,所谓“自永平中始受诏”,盖指永平八年(65)汉明帝“复使终成前所著书”事,然永平八年至建初八年(建初九年不得言“建初中”),仅十七年,故范说有误。班固实自建武三十年(54)丁忧时起,“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积思,欲就其业”(本传),至建初二年(77)到建初八年(83)之间,均可谓“二十余载”,汉书成书当在此六年内。姑以其撰成《白虎通》后之建初五年为汉书成书之年。永瑢等:“汉书一百二十卷,汉班固撰,其妹班昭续成之。始末具后汉书本传。是书历代宝传,咸无异论。惟《南史•刘之遴传》云:‘鄱阳嗣王范得班固所撰汉书真本,献东宫太子,令之遴与张缵、到溉、陆襄等参校异同,之遴录其异状数十事。’以今考之,则语皆谬妄。据之遴云:‘《古本汉书》永平十年五月二十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无上书年月日子。’案固自永平受诏修汉书,至建初中乃成。又《班昭传》云:‘八表并《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踵成之。’是此书之次第续成,事隔两朝,撰非一手。之遴所见古本既有纪、表、志、传,乃云总于永平中表上,殆不考成书之年月也。之遴又云:‘古本《叙传》号为《中篇》,今本为《叙传》。又今本《叙传》班彪事行,而古本云彪自有传。’夫古书叙皆载于卷末,固自述作书之意,故谓之‘叙’。追溯祖父之事迹,故谓之‘传’。后代史家,皆沿其例。之遴谓原作《中篇》,文系篇末,‘中’字竟何义也!至云彪自有传,语尤荒诞。彪在光武之世举茂才,为徐令,以病去官,后数应三公之召,实为东汉之人。惟附于《叙传》,故可于况伯、斿稚之后详其生平。若自为一传,列于西汉,则断限之谓何? 奚不考《叙传》所云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乎? 之遴又云:‘今本纪及表、志、列传不相合为次,而古本相合为次,总成三十八卷’。案固自言,纪、表、志、传凡百篇,篇即卷也,是不为三十八卷之明证。又言述纪十二,述表八,述志十,述列传七十,是各为次第之明证。且《隋志》作一百十五卷,今本作一百二十卷,皆以卷帙太重,故析为子卷,若并为三十八卷,则卷帙更重。古书著之竹帛,殆恐不可行也。之遴又云:‘今本《外戚》《西域》后,古本次帝纪下;又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王》《孝武六子》《宣元六王》,杂在诸传中,古本诸王悉次《外戚》下,在《陈、项传》上。’夫纪、表、志、传之序,固自言之。如之遴所述,则传次于纪,而表、志反在传后。且诸王既以代相承,宜总题诸王传,何以《叙传》《高五王传》第八、《文三王传》第十七、《十三王传》第二十三、《武五子传》第三十三、《宣元六王传》第五十耶? 且汉书始改史记项羽‘本纪’、陈胜‘世家’为‘列传’,自应居列传之首,岂得移在诸王之后!其述《外戚传》第六十七、《元后传》第六十八、《王莽传》第六十九,明以王莽之势成于元后,史家微意寓焉。若移《外戚传》次于本纪,是恶知史法哉? 之遴又引古本述云‘淮阴毅毅,仗剑周章,邦之杰子,实惟彭英,化为侯王,云起龙骧’。然今‘芮尹江湖’句有张晏注,是晏所见者即是今本。况《之遴传》所云献太子者谓昭明太子也。文选《汉书述赞》云:‘信惟饿隶,布实黥徒,越亦狗盗,芮尹江湖,云起龙骧,化为侯王。’与今本同,是昭明亦知之遴所谓古本者不足信矣。自汉张霸始撰伪经,至梁人于汉书复有伪撰古本。然一经考证,纰缪显然。颜师古注本冠以指例六条,历述诸家,不及之遴所说,盖当时已灼知其伪。延寿不讯端末,遂载于史,亦可云爱奇嗜博,茫无裁断矣。固作是书,有受金之谤,刘知己史通尚述之。然《文心雕龙•史传篇》曰:‘微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是无其事也。又有窃据父书之谤,然韦贤、翟方进、元后三传俱称司徒班彪曰。颜师古注发例,于韦贤传曰‘汉书诸赞皆固所为。其有叔皮先论述者,固亦显以示后人。而或者谓固窃盗父名,观此可以免矣’。是亦无其事也。师古注条理精密,实为独到。然唐人多不用其说。故猗觉寮杂记称,师古注汉书,魁梧音悟,票姚皆音去声,杜甫用魁梧票姚皆作平声。杨巨源诗‘请问汉家谁第一,麒麟阁上识酂侯’,亦不用音赞之说,殆贵远贱近,自古而然欤? 要其疏通证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固不以一二字之出入,病其大体矣。”(《四库提要》卷四十五)


孟简叹息欧阳詹因钟爱太原妓而殉情,作《咏欧阳行周事》。
张登卒于漳州。
温庭筠约本年生。
韩愈调授四门博士,作《与祠部陆员外书》,致书陆傪,荐侯喜等十人(后者陆续登科)。
徐晦、尉迟汾、李翊等二十三人登进士第。
陆傪道卒于洛阳,年五十五。
独孤申叔卒,年二十七。
窦群以韦夏卿荐,以白衣授左拾遗,入京,有《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柳宗元在蓝田尉任,作《整厔县新食堂记》、《为韦侍郎贺布衣窦群除左拾遗表》。
苻载去鄂岳幕归洵阳,旋至淮南,入杜佑幕为从事。
李公佐自吴之洛,泊淮浦,撰《南柯太守传》。
德宗于九日重阳与群臣宴饮于故马璘池亭,作诗《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刘禹锡离淮南幕,调补京兆府渭南县主簿。
元稹本年冬应吏部试。
柳冕本年或稍后作《与权侍郎书》。
杨凝卒于长安。
侯喜、李础、贾煉等二十人登进士第。
吕炅、王起以博学宏词科登第,试《汉高祖斩白蛇赋》、《谒先师闻雅乐》诗。
自居易、元稹同授秘书省校书郎,多有酬唱。
元稹又交李建,与韦丛成婚,居履信坊,本年前后识樊宗师、柳宗元、刘禹锡等,有诗《陪韦尚书丈归履信宅因赠韦氏兄弟》、《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命予赋诗因赠绝句》、《古决绝词三首》等。
韩愈作《送浮屠文畅师序》。
苻载罢淮南幕职,归庐山。
因关辅旱饥,罢吏部选、礼部贡举。
姚南仲卒,年七十五。
柳宗元、刘禹锡、韩愈三人同官御史台。
皇甫湜东归过宋,作《悲汝南子桑》。
唐次自开州刺史迁夔州刺史,集其在开州二十三人唱和为《盛山唱和集》。
权德舆、张荐等曾任或现任太常博士者十九人宴会于太子韦宾客宅,即兴赋诗。
柳宗元约本年作《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宋清传》。
本年前后,韩愈在与人书中推许柳宗元文,柳宗元作《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