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辅国大臣作《伐木》,以求增进友情。

输入历史事件:

辅国大臣作《伐木》,以求增进友情。

公元-827年 月份不详
辅国大臣作《伐木》,以求增进友情。

诗见诗经·小雅》《毛序》云:“《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所谓“不遗故旧”,即因当时已是故旧尽遗;所谓“民德归厚”,即因已经浇薄;而所谓“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云云,正是就宣王力图上下复兴之志而言。蔡邕《正交论》云:“古之交者,其义敦以正,其誓信以固。迨夫周德始衰,颂磐既寝,《伐木》有鸟鸣之刺,《谷风》有弃子之怨。其所由来,政之失也。”(后汉书·朱穆传》李贤注引)蔡邕《鲁诗》,此为《鲁诗》之说。应劭风俗通义·穷通篇》亦有“《伐木》有鸟鸣之刺”之语。《易林·央》《震》云:“君明臣贤,鸣求其友。显德之政,可以履事。”此为齐诗说。结合齐、鲁二家之说及《毛序》《伐木》宣王初立时王族辅国大臣之作,可以肯定。至其究为召伯虎所作,抑为周定公所作,从诗本文难以确定。但诗经中召伯虎之诗较多,而周定公是否作诗尚且不知,其他大臣则口吻、身份不甚相合,则召伯虎作的可能性大。诗云:“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似是在礼制沦丧,君臣上下以至宗族亲友缺乏信任和亲密感情的状况下,为了恢复人与人的正常关系而作。第二章说准备了丰盛的酒宴,“以速诸父”、“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为什么请“诸父”、“诸舅”他们会不来呢? 就因为感情上已经受到严重的伤害。既知不来,为什么还要请? 为了逐步化解矛盾。显然是在经过厉王恶德败政之后人心离散,亲戚仇恨,宣王继位后周、召二相力求缓解矛盾,恢复关系之时所作。第三章云:“笾豆有衍,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缑以愆。”这里不言前王之失德,而言“民之失德”,乃是为君讳之。因公卿不便直斥君过,诗中对于厉王所造成国乱民贫,国人起义的状况的回顾只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外御其侮”,看来那次国人起义的声势很大,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常棣》消除兄弟隔阂,《伐木》增进亲友情谊。欲举百事,先顺人心。由此也看出才识兼具的政治家早就将诗歌创作看作事业的一部分,不待孔丘提出“兴、观、群、怨”及“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原则之后方醒悟之(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1993年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吴伟业在苏州结识名妓卞玉京。
  孟称舜作传奇《二胥记》。
  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设官分职,自称“倡义大元帅”。
  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卒。
  二十六日,清太宗第九子福临(1638—1661)即位,是为清世祖,以次年为顺治元年。
  是年明廷会试改为八月。
  陈名夏考中一甲第三名进士。
  黄淳耀考中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宋徵璧考中三甲第五名进士。
  魏学濂考中三甲第七名进士。
二十六日,黄百家(1643一?)生。
  初一日已交公元1644年1月10日。
  程嘉燧(1565—1644)卒。
  冯梦龙寿七十,钱谦益有诗相祝。
  冯梦龙改编余邵鱼《列国志传》为《新列国志》成。
  陈子龙、李雯、宋徵舆所辑《皇明诗选》十三卷刊行。
  初一日,清廷改元顺治。
  初三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十二日,凌濛初(1580一1644)卒。
  十九日,李自成攻破京师,明崇祯帝自缢死(1611—1644)。
  十九日,户部尚书倪元璐(1593一1644)卒。
  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曰弃城西奔。
  魏学濂(1608—1644)自尽。
  初一日,多尔衮入京师。
  初三日,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先称监国,旋即帝位。
  初六日,南明马士英举荐阮大铖,东林、复社中人极力反对,党争复起。
  初六日,定崇祯帝谥号。
  初二日,清廷采用汤若望以西洋新法所修之历法,名曰《时宪历》,自顺治二年颁行全国。
  初九日,张献忠攻破成都。
  弘光帝大选淑女于苏、杭,民间嫁娶一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