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兵部

输入关键字:

兵部

官署名。(1)魏、晋、南北朝尚书省置五兵曹(或七兵曹),设尚书为长官。十六国后燕、后秦、西秦、北凉,则称兵部。麴氏高昌置为八部之一。西魏改七兵曹为兵部,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恭帝仿《周礼》建六官,设为夏官府诸司之一,以中大夫为长官。北周沿置。隋唐时期置为尚书省六部之一,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领兵部(兵曹)、职方、驾部、库部四司,每司设郎中、员外郎。掌武官铨选考核及军籍、地图、疆界、边防、厩牧、车舆、装备、军械、仪仗等行政节制。高宗、武则天、玄宗时,曾一度改名司戎、夏官、武部。中唐以后,宦官掌禁军,加之诸使职的侵夺、藩镇自出军令,兵部权任日轻,形同虚设。北宋初,军令、军政悉归枢密院,兵部仅掌武举、仪仗及义军、弓箭手名籍,设判部事一人,职任甚轻。元丰改制,大体恢复唐制,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领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兼掌厢军、乡兵、土兵、藩兵名籍及周边少数族首领封袭之事。南宋以卫尉寺、太仆寺并入,尚书不常置,侍郎一、二人不定。辽为南面官署。金制,设尚书、侍郎、郎中各一人,员外郎二人,不设诸司,领四方馆、法物库、承发司等属。军令、军政权在枢密、都元帅府,武选归吏部,事权甚轻。元代改隶中书省,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自成一部,沿金制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不置诸司,领各色民匠都总管府。明初废中书省,六部直属皇帝,事权尤重。设尚书、左右侍郎,掌武选、考课、军制、禁卫、征调、镇戍、边防、驿传、厩牧、军械、符勘、军学等政令,其堂官往往督军出征,操赏罚进退将帅之权柄。领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又领司务厅、会同馆、大通关等属。清沿明制,职权略轻,仅为管理军事行政的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陆军部。(2)尚书省兵部头司。隋、唐、五代皆置,掌兵籍、军戎调遣名数、武官阶品、校考,在兵部四司中最为重要。设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一度随本部改名司戎、夏官、武部。宋初沿置,无职掌,元丰改制后设郎中、员外郎,协助尚书、侍郎掌理部务。南宋逐渐兼领职方、驾部、库部事。


【检索兵部 ==>】 古籍全文检索:兵部     全站站内检索:兵部

乐阳侯国
乐府杂录
乐郊私语
乐信侯国
乐律全书
乐胥中士
乐部尚书
乐望侯国
乐毅伐齐
乐正氏之儒
乐平长官司
乐部中大夫
乐部管理大臣
乐平抗靛捐斗争
乐府新编阳春白雪
主上
主王
主壬
主父
主公
主文
主计
主户
主书
主节
主帅
主记
主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