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

> 經濟彙編 食貨典 國用部 彙考九 (第二百四十九卷)
 國用部彙考九
  明三
穆宗隆慶二年工科王璽言內庫之弊太監李芳請
裁米鹽滕祥請以召買川漆等物料每歲均派題辦
俱允行
按續文獻通考二年正月工科王璽言內庫之弊其
在外者有三曰包攬花費曰解戶私逃曰那移遲緩
欲嚴擇官保籍其年貌以便稽查在內者有四曰鋪
墊曰守門科尅曰茶果餽儀曰棍徒需索誆騙欲如
會典所載令鋪戶辨驗錢糧每季輒易庫夫盤運看
守三歲一更科道官給與印記年貌木牌方令進庫
至於紙筆蓋蓆車價雖難盡革亦宜酌量扣算立為
定額抽驗上庫者即用印記以防他日遺落委官其
解戶在逃與係獄者歲月寖深物交必壞當先寄庫
執其人付法司情有可原者赦勿治得旨俱如議行
又太監李芳請裁近年所加白熟粳米四千五百石
白青鹽二萬斤仍令二年後悉遵弘治例上嘉其節
費惠民允之四月太監滕祥等議將工部召買川漆
廣生漆雲母石等物料舊例三年一題者均為三分
令一歲一題以濟急用工部言故事三年額辦計銀
九千四百餘兩有奇今三分之於例無害第川漆等
料之外又加熟金漆水花硃額外徵索積之三歲數
與額辦三分之一相等是三年之內暗增一年詘乏
之時安可責辦惟上加意節省稍寬民力得旨均派
銀兩以二年為始送監應用
隆慶三年科臣因災異疊見請勅臣下講求用人理
財事宜以聞山西巡撫因上理財疏
按續文獻通考三年科臣鄭大經疏言災異疊見時
事多艱宜宣召大臣商確治理及勅九卿言官并撫
按講求用人理財事宜以聞
按明昭代典則三年六月山西巡撫靳學顏上理財
按明外史靳學顏傳學顏隆慶初入為太僕卿改光
祿旋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應詔陳理財凡萬餘
言言選兵鑄錢積穀最切其略曰宋初禁軍十萬總
天下諸路亦不過十萬其後慶曆治平間增至百餘
萬然其時財用不詘我朝邊兵四十萬其後雖增兵
益戍而主兵多缺不若宋人十倍其初也然自嘉靖
中即以詘乏告何哉宋雖增兵而天下無養兵費我
朝以民養兵而新軍又一切仰太倉舊餉不減新餉
日增費一也周豐鎬漢西都率有其名而無實我朝
留都之設建官置衛坐食公帑費二也宋人宗祿有
置親疏粲然或通名仕版或散處民間我朝分封列
爵不農不仕吸民膏髓費三也有此三者儲畜安得
不匱而其間尤耗天下之財者兵而已夫陷鋒摧堅
旗鼓相當兵之實也今邊兵有戰時若腹兵則終世
不一當敵每盜賊竊發非陰陽醫學雜職則丞貳判
簿為之將非鄉民里保則義勇快壯為之兵在北則
借鹽丁礦徒在南則借狼土此皆腹兵不足用之驗
也當限以輪番守戍之法或遠不可徵或弱不可任
則聽其耕商而移其食以餉邊如免班軍而徵價省
充發而輸贖亦變通之一策也欲京兵強亦宜責以
輪番戍守夫京師去宣府薊鎮纔數百里京營九萬
卒歲以一萬戍二鎮九年而一周未為苦也而怯者
與邊兵同其勁矣又以畿輔之卒填京戍之闕其部
伍號令月糧犒賞亦與京卒同而畿輔之卒皆親兵
矣夫京卒戍薊鎮則延固之費可省戍宣府則宣府
大同之氣自張寇畏宣大之力制其後京卒之勁當
其前則仰攻深入之事鮮矣臣又睹天下之民皇皇
以匱乏為慮者非布帛五穀不足也銀不足耳夫銀
寒不可衣飢不可食不過貿遷以通衣食之用獨奈
何用銀而廢錢錢益廢銀益獨行獨行則藏益深而
銀益貴貨益賤而折色之辦益難豪右乘其賤收之
時其貴出之銀積於豪右者愈厚行於天下者愈少
更踰數十年臣不知所底止矣錢者泉也不可一日
無計者謂錢法之難有二利不讎本民不願行此皆
非也夫朝廷以山海之產為材以億兆之力為工以
賢士大夫為役何本之費誠令民以銅炭贖罪而匠
役則取之營軍一指麾間錢遍天下矣至不願行錢
者獨奸豪爾請自今事例罰贖徵稅賜賚宗祿官俸
軍餉之屬悉銀錢兼支上以是徵下以是輸何患其
不行哉臣又聞中原者邊鄙之根本也百姓者中原
之根本也民有終身無銀而不能終歲無衣終日無
食今有司夙夜不遑者乃在銀而不在穀臣竊慮之
國家建都幽燕北無郡國之衛所恃為腹心股肱者
河南山東江北及畿內八府之人心耳其人率鷙悍
而輕生易動而難戢游食而寡積者也一不如意則
輕去其鄉偶有所激則不愛其死往往一夫作難千
人響應前事已屢驗矣弭之之計不過曰恤農以繫
其家足食以繫其身聚骨肉以繫其心今試覈官廩
之所藏每府得數十萬則司計者安枕可矣得三萬
焉猶足塞轉徙者之望設不滿萬豈得無寒心臣竊
意不滿萬者多也即有水旱師旅之興將何以為計
臣近者疏請積穀業蒙允行第恐有司從事不力無
以塞明詔敢即臣說申言之其一曰官倉發官銀以
糴也一曰社倉收民穀以充也官倉非甚豐歲不能
舉社倉雖中歲皆可行唐義倉之開每歲自王公以
下皆有入宋則準民間正稅之數取二十分之一以
為社誠倣而推之就土俗合人情占歲候以通其變
計每歲二倉之入以驗其功著為令而歲歲修之時
其豐歉而斂散之在官倉者民有大饑則以賑在民
倉者雖官有大役亦不聽貸借此藏富於民即藏富
於國也今言財用者不憂穀之不足而憂銀之不足
夫銀實生亂穀實弭亂銀之不足而泉貨代之五穀
不足則孰可以代者哉故曰明君不寶金玉而寶五
穀伏惟聖明垂意疏入下所司議卒不能盡行也
隆慶四年差御史查覈薊州等鎮錢糧承運庫以空
劄取戶部銀尚書劉體乾疏奏之詔各邊督撫酌議
兵餉各巡按嚴追侵冒以聞
按明會典四年差御史往薊州宣大固原等鎮查兵
馬錢糧各請勅行事一年一代
按續文獻通考四年正月內承運庫以空劄下戶部
取銀十萬兩戶部尚書劉體乾疏京帑重寄乃以片
楮取之安辯真偽乞寢前命詔如數以金進七月戶
部尚書張守直言國家貢賦在量入為出嘗考天下
錢穀之數計一歲所入僅二百三十萬有奇而中多
積逋災免奏留者一歲所出京師百萬餘而邊餉至
二百八十餘萬其額外請乞者不與焉二年用四百
四十餘萬三年則三百七十九萬此其最少者而出
已倍於入矣近者遣四御史括天下府藏二百年所
積者而盡歸之太倉然自老庫百萬之外止二百十
萬有奇不足九邊一年之用國計至此人人寒心然
以其大事而不敢言或舉其端而不竟其說亦未有
能毅然行之者如入衛之兵無不言其當罷而今數
年未決誠以邊事未寧虜患莫測異日者或有以中
之也自嘉靖十八年被虜以來邊臣日請增兵本兵
日請給餉蓋自五十九萬而增至二百八十餘萬士
馬豈盡皆實數芻餉豈盡皆實用耶臣不敢遠舉第
以近年一二鎮言之如宣府之主兵一也嘉靖四十
二年發銀二萬後三年止一萬乃至今十二萬矣大
同之主兵一也嘉靖三十六年發銀二十二萬次年
二十三萬乃今至二十七萬又以加兵復費十一萬
矣舉主兵而客兵可知舉二鎮而九邊可知天下焉
得不困今即不能如國初故額亦宜考嘉靖十八年
以前近事而汰其浮甚者且九邊去虜有遠近事有
緩急必盡須內帑然後足用宜令廷臣酌議減省不
得過歲入常數之外臣亦移文督撫俾以歲用實數
報部臣具籍以進惟陛下留神省覽其用財約於往
昔者必忠臣也則有賞其糜費溢於故常者必非忠
也則有罰一切出入許臣執奏上聞國計幸甚上然
其言令各邊督撫從實議處以聞十一月戶部奏各
省府歲運內庫京邊錢糧率被解戶攬頭侵冒有一
人假充數名者有一家而擅利一省者姦詭萬狀法
紀蕩然今將積歲輸納乾沒分數繊悉條列共一百
八十七類乞下詔切責當事臣工務體國任事法期
必行庶大計有濟詔各巡按御史盡法嚴追尅期完
報逾期不報者都察院查劾以聞
隆慶五年建庫密雲鎮收貯各項公費詔取光祿寺
銀供禁中之用臣僚爭之減半又令部員清查中外
財賦類編各司職掌靳學顏奏理財之要不報
按明會典五年題准密雲鎮建立一庫每年主客年
例軍門公費及修邊等項銀盡發收貯并添設該庫
大使一員吏一名專掌出納
按續文獻通考五年正月詔取光祿寺銀二十萬進
用寺臣及巡視科臣各疏爭之詔減其半六月戶部
覆戶科梁問孟奏國初原有定額邊餉未嘗借支於
內京師未嘗搜括於外蓋不加賦而用足也邇來敝
壞已極官民俱困請勅戶部侍郎一員督同司屬有
心計者通將中外財賦每歲增減出入之數行各處
撫按官悉心議處前有可因固不必過為裁省以傷
國體後有可革亦不許濫為糜費以損民財事完之
日造冊送部聽該部及與議官員類編為各司職掌
以定遵守仍將內府錢糧先後額首錄進覽庶費出
有經而歲計可裕矣從之山西巡撫靳學顏疏言理
財其略云周之鎬3:55之西都皆空名也而我朝兩
都並建官卒叢集坐糜公帑一費也宋之宗室親疎
有等散處民間通名仕籍今則出城有禁入仕無階
不農不商坐食常餼二費也天下之兵曰邊兵曰京
兵曰留都兵曰腹內衛所兵此四者坐食雖同而緩
急則異其目曰見伍曰招募曰徵調曰清勾曰充發
五者中唯見伍招募不可已也清勾充發按冊則可
觀責效則無實徵調以資擺守而虛彼實此徒費齎
送山東義勇諸省民壯原非祖制今乃供勾攝掃除
之役請徵其餉以實邊儲而京兵之不可汰者亦請
責以輪番戍守之法又大行鑄錢之法以通融於五
穀之外重積貯之令以制宜於豐歉之間庶其恒足
神宗萬曆二十二年部臣上國計出入總數進呈
按續文獻通考萬曆二十二年戶部遵依先朝故事
錄上國計每歲終會計王府祿米公侯祿米百官俸
廩沿邊腹裏軍士月糧及漕運本色折色已徵未徵
天下財賦出入各數目進呈
萬曆二十三年戶部疏陳各鎮破冒軍餉之弊請嚴
行禁革從之
按續文獻通考二十三年二月戶部上疏陳時政之
要其略云天地生財有限國家經費無窮即今內帑
單詘歲出浮於成額閭閻勌敝民力竭於科徵公私
兼窘莫有甚於此時者顧近來各邊鎮不思額內清
查稍裨實用且嘗額外加添以示寬容自四十餘萬
而增至二百八十餘萬數已極矣乃薊密等鎮續又
加餉四十餘萬今又增銀五萬六千有奇陝西各鎮
自劉哱叛後歲增一十九萬六千有餘遼鎮添募標
兵近又增銀一萬六千餘兩當此匱乏之秋更求請
益此豈安社稷者之計乎臣等竊思錢糧已破全在
軍馬逃亡及徵調之間以少開多亡則隱匿不報乞
嚴示將領將軍丁逃故者按日扣除新補者照日報
收馬匹倒失者隨即報官新買者照日收冊至於徵
調軍馬逐一驗查毋容虛冒又山人墨客星相俳優
往往遨遊塞外攜重資以歸莫非朘剝兵糧更當亟
行嚴革疏上從之
萬曆二十八年工科王德完奏請停減織造營建珠
玉採辦及發內帑不報
按續文獻通考二十八年八月工科王德完疏略曰
國家歲入僅四百萬而歲出輒至四百五十萬有奇
居恒無事已稱出浮於入年來意外之警不時之需
皆因事旋加舊額如寧夏用兵甫數月約費餉銀一
百八十八萬八千餘兩朝鮮用兵首尾七年約費餉
銀五百八十三萬二千餘兩又地畝米豆援兵等餉
約費三百餘萬兩平播之師未及期年約費銀一百
二十一萬六千餘兩連川中湊辦共約二百餘萬兩
婚禮珠寶等項約估銀九百三十四萬三千餘兩婚
禮傳造袍服四萬一千餘疋約工料銀一百萬四千
餘兩陝西潞紬續織四千七百餘疋婚禮傳買段一
萬二千七百餘疋共約費銀十萬餘兩磁器節傳二
十三萬五千件約費銀二十餘萬兩挑三仙口趙家
圈等處約費銀二十四萬餘兩而省直災傷欠段價
料銀一百二十四萬五千餘兩又欠廚料銀九萬六
千餘兩積而筭之亦既二千六百餘萬矣當帑空之
時而講濟虛之策惟有節省一字最為喫緊臣請減
織造以拯民命止營建以贍邊儲停珠玉以垂燕翼
審採辦以濟國用發內帑以救燃眉疏上不報
萬曆二十九年戶部以內庭經費取給部中奏請分
別內外動支詔今年借老庫銀准開銷又皇子冠婚
需用金器令戶部辦進
按續文獻通考二十九年十月戶部奏御用監把總
張潤澤等題討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尊上徽號合
用金兩寶石珍珠等料緣由奉旨戶部知道臣等隨
行太倉銀庫備查在庫銀兩以便給商辦進據庫回
稱見貯庫銀止有五千餘兩奉劄該發進過珠寶價
銀尚欠四十餘萬該發題准解邊餉銀兩尚欠一百
四十餘萬無銀可發及查老庫止有銀一百十萬等
因臣等竊計該監今疏珠寶價銀不下二十五萬大
禮吉期已迫並無堪那銀兩且各商人因欠冠婚價
銀四十餘萬一聞此旨魂搖神喪鳥驚魚逝絕無蹤
影臣等設法招徠無一至者不得已許借老庫銀十
萬給發旋收金兩珠寶等項於本月二十六日隨數
解進該監乃猶求多未已夫此老庫銀兩者自祖宗
北遷以來近二百年僅積此數原備非常之急故非
至緊至迫萬無借動之理乃今安常處順輒動此銀
可謂無策之甚隨查皇上臨御以來兩上聖母徽號
並無下部置買錢糧之例自十年九月內接到承運
庫手本催云當年例金兩未到內稱恭遇尊上兩宮
徽號合用金兩字樣則金兩出於該庫可知而珍珠
寶石可例見矣乃今次盡下本部辦進不思本部原
無此項額銀又無歲辦舊例矧部帑罄竭如洗以九
邊餉銀欠及一百四十餘萬尚不敢借老庫今以創
辦借老庫銀豈臣等喪心乎況該監原供內庭經費
若一應典禮不支庫貯仍令本部辦進無乃肥內以
瘠外損不足以益有餘乎伏乞聖恩重念國計艱難
臣等萬分難措俯將借動老庫銀十萬兩准與開銷
其未完之數及今後典禮通令該庫辦發若一應軍
國需用臣等殫力支撐庶內外均平獲免後艱矣奉
旨是今歲借動老庫銀兩准開銷 又按續通考二
十九年九月傳奉聖諭朕皇長子容貌充實書倣進
益其諸皇子年齡漸長冊立冠婚典禮朕昨朝聖母
面奏舉行聖心嘉悅卿便傳諭禮部擇日具儀來行
又傳諭冊封皇三子福王皇五子端王皇六子惠王
皇七子桂王合用平天冠皮弁服袞服玉束帶玉華
帶金網巾圈金盆罐器皿等件該用各成色金二萬
五千二百六十一兩四錢四分計開金冊金寶五副
計二塊大紅織金紵絲襯褥革大紅織紵絲表紅絹
裏夾袍袱金錢金龜鈕寶五顆線緩條金寶池五個
鈒雲龍寶箱寶池箱十個大紅織金紵絲襯裏線條
金渾金瀝松雲龍冊匣五個大紅紵絲襯裏絨綿墊
褥金鎖鑰事件全大紅平羅銷金雲龍表紅絹裏夾
袍袱大小二十六件條紅直皮衺雲龍藩金寶匣中
套五個大紅紵絲襯裏鐵減金鎖鑰事件砑線描金
雲角葵花寶匣外套五個大紅織金絹襯裏黃銅鎖
事件大紅線條金盛用紅漆木櫃五個紅絹襯裏黃
鎖鑰事件紅絨索木扛全戶部辦送造足色金五千
兩八成色金三千九百八十兩七成金一千七百五
十兩是月倉場總督趙世卿奏庫銀萬分緊急懇乞
聖明速為計處以消隱憂以裨軍國大計事本月二
十日據管太倉銀庫員外羅天綱呈稱商人陳剛等
珠玉價銀三十餘萬在今庫止有五十餘萬欠各邊
銀一百四十八萬九千餘兩又欠光祿寺錢鈔銀一
萬五千餘兩錦衣衛冬衣布花一萬三千八百餘兩
各衙門俸銀一萬五千餘兩三大營馬匹草料銀九
千餘兩各無從給伏乞勅下該部作速從長計議務
俾一月之內盡完此一百四十八萬之邊餉則疆圉
永寧宗社奠安上下其章於戶部( 按續通考原本多有錯誤如此年敘
 次先十月後九月必有錯字今姑照原本纂入)
皇清一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
 國初錢糧統歸戶部順治七年分屬各部寺收支
  康熙三年改為地丁一條鞭法一應錢糧仍歸
  戶部總理其京庫設滿司官掌稽出納凡解納
  支給規條備列於後
  金銀庫凡直省解到地丁正雜銀兩及金珠玉
  石俱送本庫收
  緞疋庫凡各省解到紬緞布疋皮張麻觔等項
  俱送本庫收
  顏料庫凡各省解到硃砂黃丹沈香降香併紙
  張等項俱送本庫收 以上三庫俱在戶部衙
  門順治元年止設後庫一十二年分為三庫
  裏新庫凡緞疋併遠年藥料青藍雜紙等項俱
  本庫收貯
  供用庫凡江浙解到白熟稉米送本庫收
 內府及各衙門併寺廟等處應用黃白蠟各項香
  料麻油戶部查給本庫辦造
  承運庫凡遠年紙張俱本庫收貯
  甲字庫凡各省解到黃蠟桐油芽茶烏梅黃紅
  熟銅靛花光粉錫等項俱送本庫收
  乙字庫凡各省解到布麻等項併遠年紬緞絲
  綿棉花麻雜香俱本庫收貯 以上五庫俱分
  屬本部三庫兼管西安門內舊有十庫曰承運
  庫甲字庫乙字庫丙字庫丁字庫戊字庫廣積
  庫廣盈庫天財庫贓罰庫順治初惟存承運庫
  甲字庫乙字庫丁字庫屬戶部戊字庫廣積庫
  屬工部其丙字庫廣盈庫天財庫贓罰庫皆廢
  至太倉庫舊建朝陽門內今亦廢
  凡外國進貢禮物有交送
 內庫者有存貯
 盛京庫者有收貯戶部庫者隨時酌議撥收
  本色錢糧
 國初直省錢糧應徵解本色物料款目最繁後因
  地方辦買起運供應維艱續議酌減凡係
上用及京城無從購辦者仍解本色若係緩用及易
  於採買者俱令折銀解部實屬便民之政至歲
  額多寡隨時損益云
  內務府總管掌
 內府大小諸事凡財用出入祭祀宴饗羞服賜予
  刑法工作之事皆令總理
  廣儲司郎中員外郎主事分掌庫藏儲蓄經費
  之事
  銀庫管收造金銀珠寶玉綠松石珊瑚等物
  裘庫管收造貂皮猞猁猻水獺狐皮多羅尼嗶
  吱緞倭緞氆氌茶燈磁器等物
  緞庫管收藏緞布金線絨絲香藥等物及染造
  各色
  衣庫管收造暖涼帽鑲裘朝服等物
  凡親王分封公主下嫁應給賜珠寶金銀器皿
  袍服紬緞布疋及牲畜糧莊等項俱臨時候
旨分賜
  凡每年供辦
太皇太后
皇太后壽誕所獻金銀珍珠緞疋等物
  凡每年製造
皇上禮服四時衣服
 皇太子皇子公主等四時衣服
  凡每年供辦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
 皇貴妃
 貴妃
 妃
 嬪等應用定數緞疋皮裘金線絨絲等物
  凡
皇后
 皇貴妃
 貴紀
 妃
 嬪等冠服俱照禮部定式成造
  凡朝鮮安南琉球等國進貢金銀紬疋涼蓆紙
  張香蛤蚌螺等物由禮部轉送收貯
  凡需用貂皮猞猁猻狼皮羊皮黃銅紅銅錫絲
  沈香茶葉紙張等物於戶部咨取其奠帛硼砂
  等項於工部咨取每年核筭奏銷
  凡四庫舊存新收現用實剩各項錢糧每年終
  造冊奏銷
  凡外藩公主偕額駙歸寧公主之子孫小貢國
  戚王貝勒公台吉年終朝覲或小貢及郡主縣
  主額駙等來朝俱
恩賞衣服緞疋等物有差
  凡外藩蒙古王貝勒貝子公台吉他布囊等年
  終朝覲隨便賞賚衣服
  凡外藩四十九旗喀爾喀厄魯忒等國進貢方
  物從該衙門啟奏咨文到日估價議賞
  凡外藩貢使喇嘛等除回賜外賞給銀緞服物
  有差
  凡大臣侍衛等進獻駱駝馬騾俱估計給賞銀
  兩緞疋有差
  凡統兵出征王公將軍等各隨時給賞
  凡奉差外藩及遣往招撫官員各隨時給賞
  凡投誠官員土司及喀爾喀厄魯忒王貝勒等
  各隨時給賞
  凡給賜冠貂鑲朝服每年內庫預備冠
  鑲朝服自和碩親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有未
  得者賜與灰色元狐冠其兩翼排坐大臣有
  未得者賜與元狐冠立蟒緞貂鑲朝服其侍
  衛等有未得者照品級賜與一等侍衛參領冠
  軍使等賜與貂鑲猞猁猻蟒緞貂鑲朝服二
  等侍衛雲麾使等賜與紅豹有補腰襴緞貂
  鑲朝服三等侍衛治儀正等賜與狐皮有補
  緞貂鑲朝服若領賜王貝勒貝子公等亡故其
  子孫不得擅服請
旨令其服用者方敢服用若班次無名在別旗下都
  統滿漢尚書經筵講官有奉特
旨者亦賜與冠貂鑲朝服
  凡給賜衣服辛者庫掌管內事男婦各項匠役
  掌管外事男婦採蜂蜜壯丁遊牧男婦等每年
  支給布疋棉花羊皮襖
  凡看守
  宮殿門
陵寢太監首領等每年支給緞布衣帽等物
  凡治辦
奉先殿祭品廚役等每四年支給羊皮襖一次
  凡執帶器械人夏季服小立蟒紗袍春秋小立
  蟒袷袍冬季小立蟒緞羊裘牽對馬人等各服
  蟒袍俱本司製交鑾儀衛收給
  凡
 盛京各莊徵收布疋棉花靛鹽存貯支用每年終
  令造冊報銷
  會計司凡各莊所報糧內均派雜糧交各包衣
  大收貯倉內依次備用
  凡撥補新設莊頭料豆穀草每年於各莊取料
  豆五十石穀草十萬束收貯備用
  凡各莊所納糧查明舊存新收用過餘剩之數
  每年奏銷一次
  凡內廄館飼馬豆稭酌量均派徵取每豆稭十
  六束折糧一柳斗於所納糧內抵除
  凡設
 盛京糧莊每莊俱照定限納糧一百二十石若遇
  災荒據掌關防佐領所報輕重分別奏請另定
  納數本處飼養群馬雜項錢糧俱酌量用數於
  各莊派取每年終將所納糧併用過餘剩數目
  一併造送轉奏其賞罰編審壯丁等事俱照在
  內糧莊例
  凡設立菜園均分於各渾托和照渾托和進米
  次序備菜以供
 內用每包衣大各值二日供應
  凡
 宮殿等處所用黃白蠟燭併看守各處所用黃蠟
  燭俱值月包衣大按月詳查一次將應用數目
  移文該司於戶部取用
  凡
 內用食鹽每年十二萬斤俱包衣大管理收給將
  用過餘剩之數每年詳查一次移文該司奏請
  於戶部取用
  凡籍沒家產人口田地本司收取奏請酌量撥
  給
  凡虞人按丁給地徵銀所進禽獸等項都虞司
  估計折筭地畝錢糧
  凡畜蜜人按丁給地徵銀所進蜜每斤計銀七
  分折筭地畝錢糧若所進者多以青布給賞
  凡納葦人按丁給地徵銀所進葦每斤計銀三
  釐五毫零折筭地畝錢糧
  凡投充壯丁各按晌地徵銀及草其應用蓆
  麻線麻繩等物亦與投充人取用估價折筭地
  畝錢糧
  凡所徵銀兩交廣儲司草交廄館蜜葦蓆
  線麻等物交包衣大
  順治元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會計司三旗經管錢糧順治元年
  令原給地畝之人併帶地投充人歸併於各漢
  軍佐領下催徵錢糧草束交該管官處收貯
  順治 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順治初定直省起
  解本折物料到部各該司查驗移文掌庫司官
  照數秤驗貯庫出給庫收付覆各司
  順治七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順治七年令凡屬
 內庫錢糧俱歸併戶部管理
  順治十二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順治十二年題准
  掌庫司官司庫每年終將收放錢糧造冊到部
  核筭
  順治十三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順治十三年議准
  各省金花銀并本折絲綿絹疋等項錢糧歸
 內承運庫收
  順治十四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順治十四年題准
  各省本折顏料布疋等項歸各監院局收
  順治十六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順治十六年令顏
  料庫屬內監衙門管理 又覆准絲綿絹疋等
  項已經戶部該司揀驗堪中者該庫不許覆驗
  延挨刁蹬多收違者治罪
  順治十八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順治十八年令內
  監所屬顏料庫供用庫甲字庫乙字庫丁字庫
  俱歸還戶部管理
  康熙五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廣儲司凡外藩年終朝覲賞賚衣
  服康熙五年題准賞親王立蟒緞貂裘郡王立
  蟒緞狐裘貝勒蟒緞狐裘貝子公台吉他布囊
  都統等蟒緞羔裘各一襲
  康熙七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會計司凡
 內用米糧康熙七年題准每年於戶部以柳斗取
  水稻米二百石
  康熙八年
  十月初四日
上諭戶部朕巡幸田獵之處一切御用等項俱係各
  該衙門由京城備辦供用毫無取於地方除內
  廄馬匹不用草料其部中應差馬匹所需草料
  亦屬不多向來聞有地方官員指稱御用科派
  民間各物伺候既不便銷筭又不退還民間貪
  污官吏侵肥入己以致小民苦累殊違法紀以
  後著嚴行禁止如地方有司仍有借端科派者
  著該管官嚴加稽察題參重處如該管官不行
  參奏或別經發覺將該管官一併治罪爾部即
  通行嚴飭仍刊示曉諭遵行特諭
大清會典內務府廣儲司凡大臣侍衛等進獻給賞
  康熙八年
諭嗣後大臣侍衛等進馬應賜鞍者先行請
旨再議估價
  會計司糧莊康熙八年題准各包衣大所用雜
  項米糧不敷酌量奏請於戶部支取三年終查
  核節用而餘多者包衣大及掌倉人一併獎賞
  濫用而缺少者包衣大及掌倉人一併治罪
  康熙十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會計司凡
 內用米糧康熙十年題准粘稻米酌量所用數目
  於戶部取用
  康熙十一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會計司凡
 內用米糧康熙十一年題准於戶部增取水稻米
  一百五十石
  康熙十四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京庫凡解納康熙十四年議准
  管庫官員庫內物件不行固貯以致烏林人等
  偷盜者降一級調用罰俸一年
  康熙十五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廣儲司成造康熙十五年題准
皇后墊坐用鳳凰黃緞行禮褥前用黃素緞後用
  黃布
 貴妃墊坐用金黃緞行禮褥用金黃素緞
 嬪等坐褥行禮褥用金黃素緞
  康熙十六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會計司凡
 內用米糧康熙十六年題准於戶部以柳斗取白
  老米三百石供用
  三旗經管錢糧康熙十六年將三旗經管錢糧
  官員歸併會計司猶各司其事焉
  康熙十七年
  二月初九日
上諭戶部錢糧關係國家大計年來各處兵馬需用
  糧餉最為浩繁在外總督巡撫及經管錢糧各
  官俱宜潔己奉公殫心料理一應支放開銷務
  須嚴加稽核詳慎節省方於軍國有裨近見各
  處奏銷或製備物料並不先行題明藉口軍機
  緊急濫請銷筭或不行察核重複支給又不為
  扣抵或朦混重領希圖利己致滋糜費以及侵
  欺浮冒種種弊端難以枚舉以後應作何嚴行
  禁飭處分爾部會同吏兵工三部詳議定例具
  奏特諭
  康熙十八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會計司凡喂養群馬草料康熙十
  八年令派各廄館料豆時將料豆倉米各半發
  給
  康熙二十年
大清會典內務府會計司凡設立菜園康熙二十年
  題准各處園地每年委包衣大二員專管親驗
  取給會計司按月查核若於定額外浮取及將
  所送之物不即收領與收取不堪用等弊發覺
  者將專委管理之包衣大治罪
  康熙二十五年
大清會典戶部庫藏本色錢糧康熙二十五年直省
  解部本色
  直隸花絨一萬七千三百三十二斤一十五兩
  芝麻五百一十石牛角一十六副一隻黃櫨木
  二千四百二十斤蒲杖二千一百六十三斤一
  十一兩二錢
  江蘇布政司綿布二萬七千三百六十八匹七
  尺三寸六分三毫黃白絹一百五十四匹一丈
  二寸農桑絹一十三匹二丈一尺九寸四分九
  釐九毫黃絲絹二十二匹九分三釐六毫生絹
  六百九十三匹五尺一寸四分六釐八毫三梭
  三線布二千四百九十八匹一丈六尺八寸六
  分五釐四毫三梭二線布二千四百九十八匹
  一丈六尺七寸九分三釐三毫光粉二千五百
  二十四斤六兩五錢二分一釐七毫零烏梅一
  千一百三十六斤二兩七錢二分四釐零靛花
  青二千六十八斤四錢七分八釐零黃熟銅二
  千九百九十三斤九兩八錢八分四釐零紅熟
  銅六千三百一十斤一十三兩一錢五分四釐
  零錫六千二百三十八斤一十一兩五錢三分
  五釐六毫桐油七千七百二十八斤九兩七錢
  二分九釐八毫黃蠟一萬二千九百六十四斤
  九錢五釐零芽茶八千四百八十四斤九兩一
  分零燈草五百斤白麻一萬六千二百八十四
  斤一兩七錢八分一釐零銀硃一千五百九十
  四斤二兩七錢五釐零膩硃五千五百四十一
  斤一十二兩一錢八分五釐零螣黃二百四十
  四斤一十四兩九分九釐零白蠟一百五十斤
  魚線膠八百一十斤一兩二錢一分九釐零熟
  鐵二千六百六十五斤一十五兩一錢四分五
  釐零明礬二千七百六斤一十四兩八錢九分
  零
  安徽布政司生絹一千二百八十六疋四丈九
  尺七寸二分三釐零絲絹一百四十七疋二丈
  七尺九寸五分零苧布三百疋農桑絹一疋四
  丈八尺三寸九分零稅絲絹一十二疋三丈九
  尺七寸零銀硃一千二百三十五斤一十兩五
  錢五分零膩硃四千九百七十八斤五兩八錢
  九分四釐零螣黃六十二斤一十二兩六錢六
  分四釐零烏梅九百二十九斤二錢五分八釐
  零桐油五千七百八十九斤三兩九錢一分九
  釐零錫七千七十六斤七錢三分七釐零黃蠟
  一萬七百六十一斤二兩七錢二分九釐零芽
  茶一萬一千二百三十七斤一十四兩一錢五
  分五釐零白麻一萬四千八百二十斤一兩六
  錢六分零魚線膠一千一百七十七斤七兩四
  錢黑鉛七百四斤一兩七錢三分六釐八毫狐
  皮二十一張零榜紙一萬六千四百八十一張
  零熟鐵六萬八千二百一十四斤二兩八錢靛
  花青九百八十三斤三兩三錢九分七釐零白
  蠟三百五十斤光粉二千二百一十四斤一十
  一兩三錢四分七釐零黃熟銅二千一百七十
  三斤九兩七錢七分七釐零紅熟銅三千三百
  二十六斤八錢三分七釐零吐絲二斤一十兩
  八錢明礬二千二百五十斤一十五兩五錢三
  分八釐零
  浙江布政司絲綿二百斤白絲五千斤黃絲四
  千斤杭紬五百匹烏梅七百一十斤八兩五棓
  子四百一十八斤片兒紅土
膩硃
一千一百八
  十六斤黃熟銅一千六十四斤黃蠟七千二百
  六十四斤黃茶一百二十簍芽茶七千四百七
  十六斤熟鐵六萬七千一百一十六斤
  江西布政司苧布五千四百九十六匹二丈黃
  蠟四千一百五十八斤一十五兩九錢一分六
  釐零白蠟七千七百九十斤一十兩六錢三分
  二釐零銀硃五百八十九斤四兩九錢三分六
  釐零二硃五百二十四斤一十一兩一錢四分
  零五棓子二百九十七斤三兩三錢五分九釐
  零烏梅五百五十二斤六兩八錢一分五釐零
  明礬一千九十一斤五兩三錢一分三釐零錫
  二千二十八斤六兩八錢七分八釐零紅熟銅
  一千六十斤二兩九錢五分五釐零桐油二千
  二十八斤四兩二錢六分九釐零紫草八十一
  斤四兩
  湖北布政司黃蠟一千八百三十七斤八兩
  湖南布政司黃蠟一千八百三十七斤八兩硃
  砂七十斤一十五兩九釐零
  福建布政司銀硃三百二十八斤一十二兩二
  錢膩硃一千二百一十五斤七兩三錢五棓子
  三百六十七斤五兩白蠟九千六百七十八斤
  一兩黃蠟五千五百七十八斤一兩三錢桐油
  一千四百五十斤八兩黃熟銅五百二斤一兩
  七錢錫二千二十九斤三錢烏梅六百八十二
  斤黑鉛五萬五千一百五十七斤四兩芽茶四
  千七百一十七斤一十三兩沈香一百斤降真
  香五百斤
  山東布政司闊白綿布二千三百匹黃丹一萬
  七百八十六斤黃蠟六千三百六十斤槐花四
  千四百四十斤水膠二千七百五十一斤黃熟
  銅六百九十三斤紅熟銅一千七百二斤八兩
  花絨一萬四百九十二斤牛角九百七十六副
  零芝麻五百五十石牛筋六百斤紅花二千斤
  山西布政司生素絹五百匹農桑絲絹三百匹
  黃熟銅八百六十六斤錫一千八百三十九斤
  黃蠟二百八十三斤水膠三千七百四十九斤
  明礬二千二百六十三斤五棓子三百八十斤
  茜草九百六十斤二兩六錢零毛頭紙二十五
  萬張
  河南布政司闊綿布四千匹花絨三千五百二
  十三斤黃丹二千七百五十四斤明礬六百七
  十八斤八兩光粉一百二十六斤黑鉛五萬六
  千一十二斤紅熟銅一千八百六十斤黃熟銅
  一千五十三斤牛筋一百九十五斤黃蠟五千
  三百七十五斤白芨二十一斤芝麻一百五十
  石牛角四百七十副
  陝西鞏昌布政司茜草一千三百一十六斤三
  兩七錢六分零
鋪墊銀一兩七錢
七分一釐七毫零
  廣東布政司白蠟一萬一千八百六十七斤七
  錢六釐零芽茶四千七百一斤一十二兩一分
  八釐零廣膠二千八十斤六兩七錢一分魚線
  膠九百二十六斤黃蠟一萬三千九百一十九
  斤一十五兩五錢八分錫五千七百九斤三兩
  四分銀硃一千四百五十斤一十五兩六錢膩
  硃五百一十五斤七兩二錢八分紫榆木九段
  
每段長八
尺重二百斤
花梨木九段
每段長七尺
重一百五十斤
沈香
  一百斤降真香五百斤
  廣西布政司生銅一萬二百一十八斤零魚線
  膠九百八十斤零熟鐵三萬六千六百一十三
  斤
  康熙三十年
  十一月十三日
上諭內閣黑龍江軍士及船戶人役以每歲耕稼穀
  尚不支奏請若以此為例每歲給發而所貯之
  穀有限遇需用米石時必致匱乏遣戶部賢能
  司官一員會同黑龍江將軍副都統應作何核
  減給與詳議奏聞
  康熙三十一年
  五月初一日
上諭大學士伊桑阿阿蘭泰張玉書尚書馬奇侍郎
  凱音布學士傅繼祖溫保王國昌王尹方王掞
  李柟聞山西平陽府等處雨水協時牟麥豐收
  其直必賤可遣賢能官員往彼購買預為積貯
  不惟有益於民異日儻有需用亦得所資矣可
  令九卿詹事科道會議以聞
  康熙三十二年
  三月二十六日
上諭內閣見各省解送物料其中亦有無用者亦有
  此間購買價輕而可得者其下戶部詳議其當
  解不當解者具以聞將以紓吾民焉
  康熙三十九年
  九月二十一日
上諭工部內廷除賞賜外一應工作費用每月需銀
  不及千兩在外雜項工程何以每月輒用至數
  萬此中豈無估計浮多支取扣尅之弊觀工部
  每遇工程所派官員皆係瞻徇情面請託之人
  其具題檔案止列總數未詳開細數且修造不
  堅於三年內倒壞者亦未定有監修官賠補之
  例在工官員皆苟且塞責餘剩錢糧惟務侵冒
  入己國家官帑豈可如此虛糜此後凡遇工程
  必簡選賢能司官引見點用務令堅固修造若
  三年內倒壞亦應定例令其賠補每月具題檔
  案將派修工程司官姓名及物料估計支用錢
  糧逐一詳明分析細數造冊奏聞儻有估計浮
  多支取扣尅等弊察出定行重處
  康熙四十五年
  十月二十一日
上諭戶部錢糧支用太多理當節省否則必致經費
  不敷彼時又欲議開捐納乎每年有正項蠲免
  有河工費用必能大加節省方有裨益前光祿
  寺一年用銀一百萬兩今止用十萬工部一年
  用二百萬兩今止用二三十萬必如此然後可
  謂之節省也
  康熙四十七年
  二月二十一日
上諭工部河工動用錢糧輒以數萬數十萬計河官
  當估計時故行浮估以為日後節省之地此皆
  河工積弊嗣後凡有修理工程河道總督務親
  詣察勘確估奏聞不可一任河官浮冒侵帑
  康熙四十八年
  十二月十九日
上諭都察院光祿寺用過錢糧一兩月內令即核明
  奏銷前屢下諭旨甚明今年三月內用過錢糧
  至今始行奏銷如此則今年用過錢糧必推諉
  至於明歲事關錢糧豈可遲延這遲延緣由著
  都察院嚴加察議具奏其本年四月以來用過
  錢糧著該衙門年內作速核明奏銷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