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

> 方輿彙編 職方典 陝西總部 紀事 (第四百九十卷)
 陝西總部紀事
史記秦紀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彊國六與齊威楚宣
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並淮泗之間小國十餘
謂泗上十二諸侯也
范睢傳范睢說秦昭王曰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
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奮擊百萬戰
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民怯
於私鬬而勇於公戰此王者之民也王并此二者而
有之夫以秦卒之勇車騎之眾以治諸侯譬若馳韓
盧而搏蹇兔也霸王之業可致也而群臣莫當其位
至今閉關十五年不敢窺兵於山東者是穰侯為秦
謀不忠而大王之計有所失也秦王跪曰寡人願聞
失計然左右多竊聽者范睢恐未敢言內先言外事
以觀秦王之俯仰因進曰夫穰侯越韓魏而攻齊綱
壽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於秦
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也則不義矣
今見與國之不親也越人之國而攻可乎其於計疎
矣且昔齊湣王南攻楚破軍殺將再辟地千里而齊
尺寸之地無得焉者豈不欲得地哉形勢不能有也
諸侯見齊之罷弊君臣之不知也興兵而伐齊大破
之士辱兵頓皆咎其王曰誰為此計者乎王曰文子
為之大臣作亂文子出奔故齊所以大破者以其伐
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借賊兵齎盜糧者也王不如
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
釋此而遠攻不亦繆乎且昔者中山之國地方五百
里趙獨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
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
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
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厚幣以事秦齊
附而韓魏因可虜也昭王曰吾欲親魏久矣而魏多
變之國也寡人不能親請問親魏奈何對曰王卑辭
厚幣以事之不可則割地而賂之不可因舉兵而伐
之王曰寡人敬聞命矣乃拜范睢為客卿謀兵事卒
聽范睢謀
魏書刁雍傳雍真君五年以本將軍為薄骨律鎮將
至鎮表曰臣蒙寵出鎮奉辭西藩總統諸軍戶口殷
廣又總勒戎馬以防不虞督課諸屯以為儲積夙夜
惟憂不遑寧處以今年四月末到鎮時以夏中不及
東作念彼農夫雖復布野官渠乏水不得廣殖乘前
以來功不充課兵人口累率皆飢儉略加檢行知此
土稼穡艱難夫欲育民豐國事須大田此土乏雨正
以引河為用觀舊渠堰乃是上古所制非近代也富
平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東西四十五
里鑿以通河似禹舊跡其兩岸作溉田大渠廣十餘
步山南引水入此渠中計昔為之高於水不過一丈
河水激急沙土漂流今日此渠高於河水二丈三尺
又河水浸射往往崩頹渠溉高懸水不得上雖復諸
處按舊引水水亦難求今艾山北河中有洲渚水分
為二西河小狹水廣百四十步臣今求入來年正月
於河西高渠之北八里分河之下五里平地鑿渠廣
十五步深五尺築其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
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復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
有良田計用四千人四十日功渠得成訖所欲鑿新
渠口河下五尺水不得入今求從小河東南岸斜斷
到西北岸計長二百七十步廣十步高二丈絕斷小
河二十日功計得成畢合計用功六十日小河之水
盡入新渠水則充足溉官私田四萬餘頃一旬之間
則水一遍水凡四溉穀得成實官課常充民亦豐贍
詔曰卿憂國愛民知欲更引河水勸課大田宜便興
立以克就為功何必限其日數也有可以便國利民
者動靜以聞七年雍表曰奉詔高平安定統萬及臣
所守四鎮出車五千乘運屯穀五十萬斛付沃野鎮
以供軍糧臣鎮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輕車來往
猶以為難設令載穀不過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遲
陷又穀在河西轉至沃野越渡大河計車五千乘運
十萬斛百餘日乃得一返大廢生民耕墾之業車牛
艱阻難可全至一歲不過二運五十萬斛乃經三年
臣前被詔有可以便國利民者動靜以聞臣聞鄭白
之渠遠引淮海之粟泝流數千周年乃得一至猶稱
國有儲粟民用安樂今求於牽屯山河水之次造船
二百艘二船為一舫一船勝穀二千斛一舫十人計
須千人臣鎮內之兵率皆習水一運二十萬斛方舟
順流五日而至自沃野牽上十日還到合六十日得
一返從三月至九月三返運送六十萬斛計用人功
輕於車運十倍不費牛力又不廢田詔曰知欲造船
運穀一冬即成大省民力既不費牛又不廢田甚善
非但一運自可永以為式令別下統萬鎮出兵以供
運穀卿鎮可出百兵為船工豈可專廢千人須遣船
匠猶須卿指授未可專任也諸有益國利民如此者
續復以聞九年雍表曰臣聞安不忘亂先聖之政也
況綏服之外帶接邊城防守不備無以禦敵者也臣
鎮所綰河西爰在邊表常懼不虞平地積穀實難守
護兵人散居無所依恃脫有妖奸必致狼狽雖欲自
固無以得全今求造城儲穀置兵備守鎮自建立更
不煩官又於三時之隙不令廢農一歲二歲不訖三
歲必成立城之所必在水陸之次大小高下量力取
辦詔許之至十年三月城訖詔曰卿深思遠慮憂勤
盡忠知城已周訖邊境無不虞之憂千載有永安之
固朕甚嘉焉即名此城為刁公城以旌爾功也
張駿傳駿分武威武興西平張掖酒泉建康西海西
郡湟河晉興廣州十一郡為凉州以長子重華為刺
史金城興晉武始南安永晉大夏武城漢中八郡為
河州以寧戎校尉張瓘為刺史敦煌晉昌高昌西域
都護戊巳校尉玉門大護軍三郡三營為沙州以西
胡校尉楊宣為刺史駿私署大都督大將軍假凉王
督攝三州
唐書盧坦傳河毀西受降城宰相李吉甫議徙天德
坦以為城當磧口得制北狄之要美水豐草邊鄣所
利若避河流不過退徙數里奈何徇一時省費墮萬
世策邪天德故城地壤磽瘠北倚山去河遠烽候無
所統接虜騎唐突勢不容知是無故而蹙地二百里
故曰非便城使周懷義亦以為言吉甫不悅出坦為
東川節度後數月懷義憂死燕重旰代之遂徙天德
師人怨殺重旰覆其家
宋史盛度傳度為尚書屯田員外郎契丹寇邊從幸
大名數上疏論邊事奉使陝西因覽疆域參質漢唐
故地繪為西域圖以獻改開封府判官坐決獄失寔
降監洪州稅起知建昌軍三司鹽鐵判官改起居舍
人知制誥度嘗奏事便殿真宗問其所上西域圖度
因言酒泉張掖武威燉煌金城五郡之東南自秦築
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碣延袤萬里有郡有軍有守
捉襟帶相屬烽火相望其為形勢備禦之道至矣唐
始制節度後以宰相兼領用非其人故有河山之險
而不能固有甲兵之利而不能禦今復繪山川道路
壁壘區聚為河西隴右圖願備上覽真宗稱其博學
范純粹傳純粹代兄純仁知慶州時與夏議分疆界
純粹請棄所取夏地曰爭地未棄則邊隙無時可除
如河東之葭蘆吳堡鄜延之米脂羲合浮圖環慶之
安疆深在夏境於漢界地利形勢略無所益而蘭會
之地耗纒尤深不可不棄所言皆略施行
虞允文傳允文充川陝宣諭使陛辭言金亮既誅新
主初立彼國方亂天相我恢復也和則海內氣沮戰
則海內氣伸上以為然允文至蜀與大將吳璘議經
略中原璘進取鳳翔復鞏州金治兵爭陝西新復州
郡蜀士欲棄之允文持不可孝宗受禪朝臣有言西
事者謂官軍進討東不可過寶雞北不可過德順且
欲用忠義人守新復州郡官軍退守蜀口允文爭之
不得吳璘遂歸河池蓋用參知政事史浩議欲盡棄
陝西臺諫袁季任古附和其說允文再上疏大略言
恢復莫先於陝西陝西五路新復州縣又係於德順
之存亡一旦棄之則窺蜀之路愈多西和階成利害
至重前後凡十五疏且移書陳康伯康伯牽於同列
不能回也上將召允文問陝西事執政忌其來以顯
謨閣直學士知夔州尋又命奏事隆興元年入對史
浩既素主棄地及拜相亟行之且親為詔有曰棄雞
肋之無多免狼心之未已允文入對言今日有八可
戰上問及棄地允文以笏畫地陳其利害上曰此史
浩誤朕
五行志紹興十二年十二月陝西不雨五穀焦枯涇
渭灞滻皆竭時秦民以飢離散壯者為北人所買郡
邑遂空
元史姚樞傳憲宗大封同姓勅世祖於南京關中自
擇其一樞曰南京河徙無常土薄水淺鳥鹵生之不
若關中厥田上上古名天府陸海於是世祖願有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