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汉台区

输入历史地名:

汉台区

在陕西省汉中市中部、汉水上游北岸。面积556平方千米。人口52.5万。市人民政府驻地。辖5街道办事处和8镇。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街。今区域基本为原南郑县境。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于今城区东北筑南郑城,据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战国秦于此置南郑县;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于南郑置汉中郡。楚汉之际,刘邦受封汉王,都南郑。东汉为汉中郡治。西晋太康年间兼为梁州治。南朝宋于南郑侨置秦州及华阳、怀安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南郑改名光义县。隋开皇元年(581年)光义复名南郑县;大业八年(612年)徙南郑县治于今城区。唐代南郑县先为梁州治,后兼为山南道治、山南西道治、兴元府治。北宋南郑还兼为利州路治。元为兴元路治。明为汉中府治。1914年为汉中道治,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分南郑县城区和近郊石马、汉水两乡析置南郑市,次年南郑县迁驻十八里铺(今铺镇),市、县均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改属南郑专区。1953年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同年10月改南郑专区为汉中专区,南郑市为汉中市。1958年汉中市改为地辖市,废南郑县并入。1961年分汉中市汉水以南地于周家坪重置南郑县后成今域。1963年汉中市属省。1964年撤销汉中市,以市域设汉中县,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80年撤销汉中县复设汉中市(县级)。1996年汉中地区和县级汉中市撤销,改设地级市,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地处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秦岭山地过渡区。北高南低。汉水汇从北来的支流褒河,沿市境南界东流。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麦、油菜籽、玉米为主。是省粮油基地之一。淡水养鱼业发达。矿产以石英、磷矿、锰矿最丰,并有大理石、沙金等。工业有机械、电力、采矿、皮革、造纸、化工、酿酒、建材、服装、缫丝、食品加工等。化纤布鞋及手工棕、藤、竹编织,刺绣等有名。阳安铁路横穿南境,与宝成、襄渝铁路连接。为宝汉公路终点、汉白公路起点,通过市区公路和汉白公路可与川陕公路、南郑—南江公路相连,并有西安航班。古迹有褒斜石门及其摩崖汉魏十三品、山河堰、古汉台、饮马池、韩信拜将台、净明寺塔、虎头桥、明珠桥等。


【检索汉台区 ==>】 古籍全文检索:汉台区     全站站内检索:汉台区

大圣庙
大圩子
大圩镇
大场区
大寺镇
大老营
大亚湾
大西庄
大夼镇
大有镇
大成镇
大托镇
大扬气
大过口
大同区
大因镇
大回城
大竹镇
大年陈
大朱山
大朱毛
大伦镇
大伙层
大华镇
大行宫
大全镇
大合镇
大名镇
大刘镇
大交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