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三门镇

输入历史地名:

三门镇

(1)在山西省平陆县中东部、黄河北岸。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 9520。镇人民政府驻淹底,人口620。因本镇与黄河三门峡大坝相连,又因传说大禹治水时为疏导河水而开凿的人、鬼、神三门原址也在镇境之内,故名三门镇。1949年属第二区,1953年设三门乡,1958年属圣人涧公社。1961年析置三门公社,1984年建乡,1998年设镇。产小麦、棉花、玉米、烟叶、苹果等。有煤矿、石膏矿、机械厂和炼铁厂。平南、淹钢公路经此。钢桥(三门峡大坝)直通河南省。三门峡大坝为黄河旅游区风景点之一。(2)在湖南省株洲县中部、湘江西岸。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门,人口1.5万。《大清一统志》:三门滩“石峻水险,仅有三处可通舟楫,比于砥柱三门之险,因名”。聚落以滩得名。1949年为湘潭县龙华乡。1950年设三门镇,后改公社。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复为镇。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7年改名红旗镇,1970年复名三门镇。1986年三门乡并入。主产稻。有水泥、石料、石灰、印刷等厂。为县农副产品集散地,素有“米谷码头”之称,有公路经雷打石通县城。京广铁路在江东岸设三门站,有轮渡与之沟通。湘江轮船经此停靠。(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部偏南、桑江支流六漫河上源汇合处。面积310平方千米。人口1.6万,有苗、瑶、壮、侗、汉等族。镇人民政府驻三门街,人口600。因驻地处三交、三古、三坪三条乡道交会处,故名。1950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63年改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主产稻、玉米。盛产木材、油茶、柑橘等。有滑石矿及榨油、淀粉等厂。为农贸集市,竹、木、油茶、油桐集散地。公路通县城。


【检索三门镇 ==>】 古籍全文检索:三门镇     全站站内检索:三门镇

乌罗关
乌罗护部
乌罗府
乌罗洞
乌罗德健山
乌岭
乌岭山
乌秅国
乌秅城
乌依塔海
乌金关
乌金店塘
乌贪訾离国
乌夜村
乌底河
乌河
乌河设治局
乌河县
乌泥江
乌泥泾
乌泥泾镇
乌泥营
乌审旗
乌孤山
乌春山
乌垣
乌城
乌城守捉
乌城驿
乌带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