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襄城县

输入历史地名:

襄城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襄城县。西晋为襄城郡治。隋属颍川郡。唐属汝州。金改属许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北魏置,属西淮郡。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西魏废入钟离县。


俗称襄县。在河南省中部。属许昌市。面积897平方千米。人口78.3万。 辖6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为郑国氾邑。前636年周襄王避弟叔带之乱投郑居氾;前504年楚灵王在氾西北1千米处筑城,称襄城。战国时为魏襄城邑。秦置襄城县,治今襄城县城,属颍川郡。《元和郡县志》:汝州襄城县:“春秋襄王避叔带之难,出居郑地氾,在今县南一里古氾城是。盖以周襄王尝出居此,故名襄城。”西汉置颍阳县,治今襄城县东北颍桥北。西晋废颍阳县入襄城县,泰始二年(266年)置襄城郡,治襄城县。东魏武定中移广州治襄城县。北周废广州。隋开皇初废襄城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属许州,天宝七年(748年)改属汝州。金泰和七年(1207年)复属许州。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改属平顶山市,1997年复属许昌市。地处伏牛山前平原区,北汝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境内,颍河流经东北部。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烟叶、甘薯为主。工业有烟草加工、农业机械、棉纺、造纸、阀门等。漯宝铁路横穿南部,311国道,郑南、洛界公路交会于县城。古迹有乾明寺、文庙、琉璃影壁、紫云书院、颍阳故城、黄柳遗址等。


【检索襄城县 ==>】 古籍全文检索:襄城县     全站站内检索:襄城县

留侯镇
留盆镇
留耕镇
留誉镇
留福镇
留古寺镇
留各庄镇
留守营镇
留格庄镇
留坝县城关镇
鸳大镇
鸳江区
鸳鸯溪
鸳鸯镇
鸳溪镇
鸳鸯池水库
逢龙
逢亭镇
逢源区
逢春岭街
凌桥
凌镇
凌云山
凌云台
凌云寺
凌云观
凌云县
凌北镇
凌乐县
凌河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