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熊耳山

输入历史地名:

熊耳山

①在今河北涉县南十里。《清一统志·彰德府一》: 熊耳山 “有望海、挂月、石人、超云、朝阳诸峰,有泉下注于漳”。

②在今河南卢氏县东南。《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卢氏县: “熊耳山在东,伊水出。” 《后汉书·刘盆子传》: 建武三年 (27),赤眉君臣降,“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水经·洛水注》: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兢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 ‘导洛自熊耳’ 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

③在今湖南安仁县东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0安仁县: 熊耳山 “山高峻,状如熊耳”。

④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史记·封禅书》 索隐引《荆州记》: “耒阳、益阳二县东北有熊耳,东西各一峰,状如熊耳,因以为名。” 《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谓 “在益阳县西”,并称: “今其地割隶安化,在治西二十里,又名浮青山。” 疑即今新化县北境之大熊山。

⑤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寰宇记》 卷157广州新会县: “西熊洲、东熊洲俱在县南二十七里海心,有孤山相对耸上。” 《清一统志· 广州府》: 熊耳山 “凡四,曰鼠熊、曰马鞍熊、曰东熊、曰长熊,皆在海中”。其地早已成陆,出现潭江下游银洲湖河段。

⑥在今陕西商州市西。《尚书·禹贡》: “导洛自熊耳。” 《汉书· 地理志》 弘农郡上雒县 (今商县): “熊耳、获舆山在东北。”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 《括地志》: “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十里。”《清一统志·商州》 引 《州志》: “两峰插汉,以形似名。丹江经此,谓之麻涧。山水环抱,厥地宜麻,故名。”

⑦在今四川开县东北。《寰宇记》 卷137开州万岁县: 熊耳山 “在县东北,下入扶城,南至夔州界”。《清史稿·地理志》 开县: “东北: 熊耳山。”

⑧又名熊耳峡山。在今四川乐山市北七十里。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王杜宇 “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


(1)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最北部,永定河支流南洋河和桑干河间。东北—西南走向。长112千米,宽40多千米。最高峰灵官庙山在河北省怀安县南,海拔1895米。地表裸露,植被稀少。(2)在河南省西部卢氏县南。伊河自此出。唐李白《明堂赋》:“远则标熊耳以作揭,豁龙门以开关。”即指此。为秦岭支脉,西南—东北走向。以西端卢氏县境有两峰相对状若熊耳,称熊耳岭而得名。海拔1500米以上。最高峰全宝山在洛宁县西南,海拔2094米。为褶皱断块山地,山体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为洛河、伊河分水岭。植被主要是栎类和油松等天然次生林。产生漆、核桃、药材等。


【检索熊耳山 ==>】 古籍全文检索:熊耳山     全站站内检索:熊耳山

四郑铁路
四河
四官营子
四城山
四草湖
四柏亭
四面山
四面城
四界首河
四洮铁路
四祖寺
四都
四都市
四都墟
四党口
四峨山
四海
四海县
四海冶堡
四海寨
四流山
四家子
四冢屯
四通市
四排山
四排墟
四基山
四辅
四眼桥
四望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