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大足县

输入历史地名:

大足县

唐乾元元年(758)置,属昌州。治所即今四川大足县。《寰宇记》卷88大足县:“以界内大足川为名。”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3:大足县“取丰足之义也,或云县之宝顶山有巨人迹”。光启元年(883)为昌州治。至元二十七年(1290)州县俱废。明洪武四年(1371)复置,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废入荣昌县。雍正六年(1728)又置。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重庆市西部,西北与四川省为邻。面积 1390 平方千米。人口 92.7 万。辖22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岗镇。以境内濑溪河古称大足川为名。《太平寰宇记》:“以界内大足川为名。”唐乾元元年(758年)分合州巴川县(今铜梁县境)地置大足县,隶属昌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将昌州及所辖大足县并入合州。元末明玉珍建大夏国时复置为县,属合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并入荣昌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仍属重庆府。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璧山专区,1951年属江津专区(1952年专区改属四川省)。1981年又改属永川地区。1983年随永川地区划归重庆市。地处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濑溪河纵贯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茶、蚕茧等。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瘦肉型猪基地和油桐生产基地县。有煤、天然气、天青石、铜、铁等矿。工业有采煤、天然气、电力、水泥、五金、机械、铸造、制糖、酿酒等厂(矿)。小五金和锶盐化工为两大优势产业。手工铁器历史悠久,以“万古菜刀”著称。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经县南,并有大足至安县、铜梁、潼南的公路。龙水湖、玉龙山为风景区。唐、宋摩崖石刻造像精美绝伦,名闻中外。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40多处石刻保存完好,通称“大足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检索大足县 ==>】 古籍全文检索:大足县     全站站内检索:大足县

凤溪山
凤溪长官司
凤翼山
凤灌支线
厹由
殳山
卞山
卞水
卞庄
卞县
卞和洞
卞桥镇
卞塘镇
六一泉
六十三山
六十里铺驿
六工山
六丈镇
六小池
六口山
六山
六川
六广河
六广等处长官司
六门陂
六门堰
六井
六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