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吴下阿蒙

输入历史典故:

吴下阿蒙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郎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缺乏学识,吴主孙权劝他涉猎往事,加强对兵书史策的学习,并举古今当政勤学的例子对他加以勉励。吕蒙受到激励后,笃志就学,终于丰富了学识,大有成就。后鲁肃与他谈论起来,发现他与旧时的阿蒙简直成了两个人。

后因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薄。关于此事,参见本书“刮目相待”条。

晋书.慕容德载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


偏正 阿蒙,吕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吕蒙年轻时不爱读书,后来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后用“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贬义。用于描写学识浅陋的人。→胸无点墨↔学富五车


【典源】 《三国志·吴书· 吕蒙传》裴松之注引 《江表传》 曰:“初,(孙)权谓 (吕) 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宜急读《孙子》、《大韬》、《左传》、《国语》 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今译】 三国时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目前都已当权掌事,应该多学习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吕蒙说:“在军中事务繁忙,恐怕没时间读书。”孙权说:“我难道叫你们钻书本成为博士吗?不过是要涉猎书史丰富见闻罢了。像你们两人,资质聪敏,学必有所得,为什么不学呢? 应赶快读《孙子》、《六韬》等书。”吕蒙于是开始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有些见解,甚至超过了老儒。后来鲁肃代周瑜为都督,与吕蒙谈论,常被吕蒙驳倒。鲁肃拍着吕蒙的背说:“我以为贤弟只懂得武事,没想到现在学识渊博,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别人经过一段时日,变化很大,有不小长进; 或反其意用之,谦指自己没有长进。

【典形】 阿蒙碌碌、阿蒙吴下、怪阿蒙、吴下阿蒙、薄阿蒙。

【示例】

〔阿蒙碌碌〕 清·黄景仁《闻龚爱督从河南归》:“所愧平生拜母交,阿蒙碌碌常如昔。”

〔阿蒙吴下〕 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忧》:“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怪阿蒙〕 明·袁宏道《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门下疑夫子,吴中怪阿蒙。”

〔吴下阿蒙〕 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


【词语吴下阿蒙 ==>】  成语:吴下阿蒙    汉语大词典:吴下阿蒙
【检索吴下阿蒙 ==>】 古籍全文检索:吴下阿蒙     全站站内检索:吴下阿蒙

拳中掿沙
拳打脚踢
拳拳服膺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拽巷啰街
拽布拖麻
拽耙扶犁
拽象拖犀
拾芥之易
拾遗补阙
拾金不昧
拾陈蹈故
拿三搬四
拿云捉月
拿云握雾
拿云攫石
拿刀弄杖
拿手好戏
拿来主义
拿班做势
拿粗挟细
拿糖作醋
拿腔作调
拿腔做势
拿贼见赃
持久之计
持之以恒
持之有故
持人长短
持刀动杖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