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釜底抽薪

输入历史典故:

釜底抽薪

源见“扬汤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明 戚元佐《议处宗藩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叶圣陶《城中》:“这当然可以,可以。不过,根本的对付方法,还在釜底抽薪。”


偏正 釜,锅。薪,柴草。从锅底下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本《吕氏春秋·数尽》:“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啊?’丁晓想不到对方来了个~,怔住了。”△用于解决问题方面。→斩草除根赶尽杀绝 ↔扬汤止沸 抱薪救火。


解释 釜:古代做饭的炊具,盛行于汉代,相当于现代的锅。薪 柴火。把锅底的柴火去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书·枚乘传》:“欲汤之(cānɡ,凉),一人炊之,百人 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枚乘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江苏淮阴人,曾经做过吴王刘濞 掌管诏策文书的郎中官。枚乘在刘濞发动七国叛乱前,曾上书谏 阻他起兵,叛乱中,又劝谏他罢兵,吴王均不听从。后来,吴王 的叛乱被平定,而枚乘也由此出名。

在谏阻吴王刘濞叛乱的奏疏中,枚乘说:“有个人害怕自己 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脚印,但是他反倒倒退着走,这样一来脚印 更加多而影子也更加明显。他不知道依傍着阴处停驻不动,就会 没有影子和脚印。要想不让别人听道,不如自己不说;要想不让 别人知道,不如自己不做。想让热水变凉,假如一个人在烧火加 热,即使有一百个人从锅里舀起开水再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滚 而让它变凉,也没有用,还不如停柴止火有效果。不懂得从那根 本上解决问题,而只在细枝末节处考虑,就根本没有用处。”又 说:“种植和养殖这样的事情,虽然一时半会儿看不见种养的对 象变高变大,但它总有变高变大的时候;积累美好的道德和品行, 虽然一时半会儿看不见它 的好处,但总有有用的时 候;背弃信义和道理,虽 然一时半会儿看不见它的 坏处,但总有让您灭亡的 时候。我希望大王您三思 而后行,这些都是千百年 都不变的道理啊。”吴王没 有采纳他的意见,枚乘就 离开他,去了梁国。

近义 抽薪止沸

反义 扬汤止沸

例句

仅用单一的治安管理手段 来治理市场,是扬汤止沸;用 经济手段开发市场,建立有序 的经济秩序,才能起到釜底抽 薪的效果。


【词语釜底抽薪 ==>】  成语:釜底抽薪    汉语大词典:釜底抽薪
【检索釜底抽薪 ==>】 古籍全文检索:釜底抽薪     全站站内检索:釜底抽薪

垄断
垓下
垓下歌
垓下闻歌
垓心
垣翰
垫巾
垫床龟
垫角
垫角巾
垫角风标
垫雨巾
埋剑
埋剑识气
埋怪蛇
埋毂
埋玉
埋琼树
埋碧
埋蛇
埋蛇入相
埋血
埋血苌弘
埋车之节
埋轮
埋轮之志
埋轮使
埋轮当路
埋轮当道
埋轮破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