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穷愁著书

输入历史典故:

穷愁著书

    指司马迁撰写《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最后的评语说:虞卿是在穷困愁苦时著书立说的。后以此典比喻穷困潦倒而致力于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虞卿,虞氏,名失传,战国时人。因进说赵孝成王,被任为上卿,称为虞卿。主张以赵国为主,合纵南北各国,联合抗秦。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前,建议联合楚国、魏国,迫使秦国讲和。后又反对割地给秦。虞卿因为要救魏齐的缘故,不看重万户侯卿相官爵,和魏齐从偏僻小路逃跑,终于离开赵国,来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处境窘迫。魏齐自杀以后,虞卿郁郁不得志,就著书立说,上从《春秋》里搜集,下从现实中观察,写成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一共八篇。以分析评论国家大事之经验教训,流传于世,称为《虞氏春秋》。太史公说:“然而虞卿若不是穷困愁苦,也不能著书立说,以自我显现流传于后代。”此典又作“虞卿著书”、“虞卿著春秋”、“著穷愁”、“孤愤虞卿”。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75、2376页:“虞卿即以魏齐之故(魏齐原是魏相,曾毒打过范雎。后范雎任秦相,依仗秦国强大,向魏国索要魏齐。魏齐逃躲赵国平原君赵胜家。秦王又向赵王索要,赵王包围平原君赵胜家,要捕魏齐,魏齐逃见虞卿,虞卿弃相印,和魏齐投奔信陵君魏无忌,不见,魏齐羞愤自杀,虞卿被困大梁),不重万户侯(封邑民户万户以上侯爵)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偏僻小路逃走),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编年体春秋史,相传是孔丘据鲁国史官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已失。清·马国翰有《虞氏春秋》一卷。)”“太史公曰:‘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例句】:

    唐·韩愈《李员外寄纸笔》:“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之二:“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金·元好问《放言》:“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 清·王摅《读侯掌亭遗集感赋》:“姓名梅尉佯狂变,孤愤虞卿著述消。” 王摅《和清风店雪后题壁》:“何以穷愁著书客,独抱一编扬子宅。”


偏正 穷困愁烦时,著书自遣。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传赞》:“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例]“文革”中,林先生受到迫害,可他~,十年之后,成果颇丰。△用于比喻在逆境中做出成就。


【典源】《史记·虞卿列传》:“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太史公曰:‘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今译】 战国时虞卿为赵国上卿,为救魏齐,放弃卿位,与魏齐一同出奔到魏国。后在魏国穷困不得意,于是著书,上采孔子《春秋》,下观当代政事,共著述八篇,评论各国得失,世传他的书称为《虞氏春秋》。司马迁说:“虞卿如果不是穷困愁闷,也不会著书留于后世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穷困学人从事著述。

【典形】 孤愤虞卿、穷愁著书、虞卿著春秋、虞卿著书、著穷愁、穷愁厚虞卿、厌穷愁。

【示例】

〔孤愤虞卿〕 清·王摅《读侯掌亭遗集感赋》:“姓名梅尉佯狂变,孤愤虞卿著述消。”

〔穷愁著书〕 清·王摅《和清风店雪后题壁》:“何以穷愁著书客,独抱一编扬子宅。”

〔虞卿著春秋〕 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之二:“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虞卿著书〕 唐·韩愈《李员外寄纸笔》:“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著穷愁〕 金·元好问《放言》:“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


【检索穷愁著书 ==>】 古籍全文检索:穷愁著书     全站站内检索:穷愁著书

借箸出奇
借箸筹
借箸题筹
借花献佛
借鉴
借镜
借馀光
倡和
倡园花
倡条
倡条冶叶
倡荡之姬
倡随
倦勤
倦客新丰
倦尾赤色
倦鹢
倩女魂
倩女魂离
倩归鸿
倩离魂
债台高筑
债筑台
债避无台
倾五鹿
倾倒瓶中雨
倾国
倾国貌
倾城倾国
倾城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