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五十步笑百步

输入历史典故:

五十步笑百步

    泛指所犯缺点或错误程度虽有不同,实质却没有两样。梁惠王问孟子,我对于治理国家,尽心竭力。河内遭灾,则移当地百姓于河东,而将河东粮食移往河内。河东遭灾,我也采取同样方法。看看邻国君主办理政事,没有人象我这样尽心。可是,邻国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人民却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拿战争打个比方:战鼓咚咚敲响,短兵已经相接,打了败仗的就抛下盔甲,拖着武器,狼狈逃窜,有的逃了百步才停下来,有的才逃五十步就停住了脚。这时,那个跑了五十步的人拿自己只后退五十来步远这点去讥笑后退上百步的人胆子小,您觉得如何?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后退上百步罢了,可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巴望您国家的人民比邻国增多了。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例句】:

    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昔之所谓道者,于形为无形,于事为无事,恬漠冲粹,养智怡神。岂独爱欲未除,宿缘是畏,唯见其有,岂复是过,以此嗤齐侯,犹五十步笑百步耳。”


主谓作战时逃跑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后泛指缺点或错误的程度虽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语本《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例]你也出了次品,还要讥笑他,不是~吗。△贬义。多用于彼此错误缺点不相上下方面。→不相上下 相去无几 未达一间同浴讥裸 ↔天差地远 千差万别


解释 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缺点或错 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 如?”

梁惠王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即魏惠王,因为他即位九年后 迁都至大梁(今开封),故又称梁惠王。有一次他对孟子说:“我 对于国家真是费尽了心力。迁移饥民、赈济灾荒,从不落空。我 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替百姓打算的。 可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也并不因此而 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 方。战鼓咚咚一响,武器刚刚接触,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 跑。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 脚。那些跑五十步的战士竟然耻笑跑一百步的战士,你觉得他们 这么说行不行?”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 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如果您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再希望您的百姓 比邻国多了。百姓如果能丰衣足食,天下就一定能够归服。但是 如果丰年不知储存粮食, 灾年不知赈济百姓,人饿 死了,不怪自己,却归因 于年成不好,这何异于拿 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 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 的。假如您不归罪于年成, 而从政治上着手改革,励 精图治,那么天下人民就 都会来投奔您了。”

例句

你也出了次品,还要讥笑 他,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词语五十步笑百步 ==>】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汉语大词典:五十步笑百步
【检索五十步笑百步 ==>】 古籍全文检索:五十步笑百步     全站站内检索:五十步笑百步

鼎镬如饴
鼎食钟鸣
鼎鼎有名
丢三拉四
丢下耙儿弄扫帚
丢丢秀秀
丢帽落鞋
丢心落意
丢盔弃甲
丢盔抛甲
丢盔撂甲
丢眉丢眼
丢眉弄色
丢风撒脚
丢魂丢魄
东一下西一下
东作西成
东完西缺
东封西款
东床快婿
东怒西怨
东扯葫芦西扯瓢
东抄西转
东指西画
东挦西扯
东挨西问
东挪西辏
东推西阻
东摇西摆
东方圣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