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众叛亲离

输入历史典故:

众叛亲离

    意谓群众背叛,亲信远离,不得人心,处境非常孤立。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杀死了他的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君。而后为了转移国内不满情绪,又对外发动伐郑之役。当时,鲁隐公问大夫众仲,州吁能不能成功?众仲回答说:州吁对外用兵以求转移人民视线,只能更加失去群众。对内想缓和人心,结果必然是“众叛亲离”,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出典】:

    《左传·隐公四年》:“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注》:“既乃残杀老弱,幽士愤怨,众叛亲离,孑然无党。”唐·陆贽《议汴州逐刘士宁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圣情爱人,久为含忍。亲离众叛,自取奔亡。”


并列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立。语出《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柳建伟《都市里的生产队》:“挨到大队改称的时候,自家执政的人已走到~的末路。”△贬义。多用于描写由于自己的言行导致的孤立处境。也作“亲离众叛”、“众散亲离”。


解释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处境十分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 以济矣。”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庄公很喜爱小儿子州吁,因为州吁是 自己非常宠爱的小妾生的。卫庄公对州吁的错误一味纵容而不加 制止。庄公死后,州吁同父异母的哥哥继承了王位,即为卫桓公。 后来州吁杀掉卫桓公,篡夺了王位。

后来州吁杀掉卫桓公,篡夺了王位。 鲁国国君听说了这事,就问大臣众仲:“州吁能成功吗?”众 仲回答说:“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听说用祸乱安定百姓的。 用祸乱,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会弄得更加纷乱。州吁 这个人,依仗武力而安于残忍。依仗武力就没有大众,安于残忍 就没有亲信。大家背叛,亲信离开,就难以成功了。军事就像火 一样,不去制止就会焚烧 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 又暴虐地驱使百姓,不致 力于建立德政,反而想通 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 定不能免于祸患。”

后来卫国大臣石碏设 计将州吁骗到陈国,说服 陈国国君将其抓住,交由 卫国处理。卫国派去大臣, 将州吁杀死在了陈国。

例句

失道者必然众叛亲离。


【词语众叛亲离 ==>】  成语:众叛亲离    汉语大词典:众叛亲离
【检索众叛亲离 ==>】 古籍全文检索:众叛亲离     全站站内检索:众叛亲离

流连忘反
流连忘返
流连荒亡
流风余俗
流风回雪
流风遗俗
流风遗泽
流风遗烈
流风遗迹
流风遗韵
流风馀俗
流风馀韵
浃背汗流
浃髓沦肌
浅尝辄止
浅希近求
浅斟低唱
浅见寡闻
浆水不交
浆酒霍肉
浇淳散朴
浇风薄俗
浊酒一杯
浊酒菲肴
浊醪粗饭
济世之才
济世匡时
济世经邦
济人利物
济困扶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