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过河拆桥

输入历史典故:

过河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即将刚刚帮助过自己的事物或人抛弃掉。许有壬(1287-1364年),元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字可用。自幼颖悟,善笔札,工辞章。先为儒学教官,仁宗朝登进士第。历任同知辽州事、吏部主事、监察御史、奎章阁学士院侍书学士等。顺帝初,升中书省参知政事。权相伯颜与色目平章彻里帖木儿挟私憾奏请皇帝批准欲废罢科举。诏书已写好,只待加盖御玺,即要颁布。许有壬与伯颜、彻里帖木儿争辩,竭力反驳进士多赃败,不可任用,妨碍选法等废科举之藉口。伯颜、彻里贴木儿先以讽台臣劾宰相之罪名恫吓,又以事已议定,温言劝慰其停止争论。第二天,在崇天门正式举行废罢科举诏书宣布仪式,彻里帖木儿特意安排许有壬位于听诏朝臣的班序之首,以折愧羞辱他。许有壬害怕大祸临头,不得不遵从。宣诏仪式结束,治节侍御史普化与许有壬开玩笑道:“参政公真是过河拆桥的人啊!”意思是说,许有壬本人以科举进入仕途,位居宰执后却废罢了科举。对这次挫折和士大夫的讥笑、怨恨,许有壬感到是奇耻大辱。于是,杜门称病,不再去中书省过问政事了。

【出典】:

    《元史》卷142《彻里帖木儿传》:3404、3405页:“至元元年,拜中书平章政事。首议罢科举……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参政许有壬入争之。……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觖望。’……伯颜心然其言,然其议已定不可中辍,乃为温言慰解之……翌日,崇天门宣诏,特令有壬为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惧及祸,勉从之。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有壬以为大耻,遂移疾不出。”

【例句】: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连动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给抛开。《元史·彻里帖木儿传》:“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者矣’。”△贬义。用于描写恩怨。→过河抽板 卸磨杀驴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得鱼忘筌 ↔感恩图报 没齿不忘饮水思源 绨袍恋恋 知恩报恩。也作“过桥拆桥”、“过桥抽板”。


解释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

出处元史·彻里帖木儿传》:“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 壬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

许有壬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至元元年(公元1335 年),皇帝元惠宗任命彻里帖木儿担任中书平章政事(相当于副丞 相),刚刚上任的彻里帖木儿马上提议停止科举考试。许有壬在停 止科举考试的诏书写好但还没有加盖皇帝玉玺的时候入朝争辩, 和太师伯颜据理力争,认为如果停止了科举考试,天下的人才就 会不满、怨望。

伯颜说:“举子们大多因贪赃而失败,同时还常常作出假冒 蒙古人、色目人的事情。”许有壬说:“举子们不能说没有过错, 但比起那些不读书而得官的人过错要很少。”伯颜又说:“举子中 可以任用的只有你一人罢了。现在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实在是 妨碍选拔官员的方法。”许有壬回答说:“除了我之外,许多举子 都可委以重任,许多人的文章、才能都无人能比。通过科举的办 法选取人才,比保举等其他方法强多了,而且选取的只是精良的 少数,并不会对官员选拔构成障碍。如果真的废除科举,势必堵 塞选贤任能之路。”

伯颜最终被说服,内心同意许有壬的话,但因停止科举的提 议已经决定,不能中途停止。许有壬非常愤慨,对伯颜以及在座 的彻里帖木儿说了许多牢骚话。第二天,正式宣读诏书时,彻里 帖木儿特地命令许有壬站在最前面听命,以羞辱和折服他。许有 壬担心遭祸,只得勉强服从。 不明就里的同僚普化于是讥 讽许有壬说:“你可真称得 上是过河拆桥的人啊。”后来 彻里帖木儿受到皇帝和太师 伯颜的厌恶,被贬出京城, 死在了外地的任所。

例句

他不能在赚钱之后就过河 拆桥,损害合作者的利益啊!


【词语过河拆桥 ==>】  成语:过河拆桥    汉语大词典:过河拆桥
【检索过河拆桥 ==>】 古籍全文检索:过河拆桥     全站站内检索:过河拆桥

不扶自直
不折不扣
不护细行
不拔一毛
不拘一格
不拘小节
不拘形迹
不拘细节
不拘细行
不拘绳墨
不择手段
不择生冷
不按君臣
不挠不屈
不挠不折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不揣冒昧
不揪不睬
不擒二毛
不攻自破
不教而杀
不敢仰视
不敢后人
不敢告劳
不敢苟同
不敢高攀
不文不武
不断如带
不无小补
不时之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