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不约而同

输入历史典故:

不约而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后以“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宋 朱熹《答汪长孺书》:“其徒有今日悟道而明日醉酒骂人者,尝举贾生论胡亥语戏之,今乃复见此,盖不约而同也。”


并列 没经商约,而行动、看法完全一样。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西门丁《血雨红灯》:“颜氏兄弟齐吃了一惊,~地道:‘真有这等事?’”△描写人们看法行动很一致。→不谋而合 异口同声 ↔言人人殊。也作“不约而合”。


【词语不约而同 ==>】  成语:不约而同    汉语大词典:不约而同
【检索不约而同 ==>】 古籍全文检索:不约而同     全站站内检索:不约而同

视溺不援
视白成黑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视若儿戏
视险若夷
誓无二心
誓日指天
誓死不从
识其一不识其二
识大体,顾大局
识时知务
识昧高卑
识知无字
试才录用
试金石
诗书礼乐
诗以道志
诗有别才
诗朋酒侣
诗朋酒侪
诗礼簪缨
诗言志
诗词歌赋
诗酒征逐
诗酒朋侪
豕而负涂
豕虱濡濡
适居其反
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逢其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