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卷二

○乐府论声

《碧鸡漫志》曰:“或问歌曲所起?曰:天地始著,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所以起也。《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乐记》曰:‘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永言即诗也,非于诗外求歌也。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而士大夫又分诗与乐府作两科。古诗或名日‘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今人于古乐府特指为诗之流。(谓‘照照素明月’等篇。)而以词就音,始名乐府,(指今人所填词。)非古也。”(谓古诗与古乐府以声律就之,皆可歌。今独以词曲为乐府,非古法。亦指六朝、唐歌而言,即如下云。)“汉文帝使慎夫人鼓瑟,自倚柱而歌。汉魏作三调歌辞,终非古法”,是也。“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唐虞禅代是也,余波至西汉末始绝。(此言古诗即古乐府。)西汉时,今之所谓古乐者渐兴,(此指‘照照素明月’等篇。)魏晋为甚。隋氏取汉以来乐器、歌章、古调,并入清乐。余波至李唐始绝。(此言《歌吹》、《铙歌》等曲。)唐中叶虽有古乐府,而播在声律,则矣。(谓汉魏歌曲。)士大夫作者不过以诗一体自名耳。(按唐人如魏徵、陈子昂、柳宗元、李贺皆有乐章被之声律,行于时。王说误。)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唐时虽盛,如李贺、李白、李颀之《汉铙歌》,李颇《公莫渡河》、《从军行》、《饮马长城窟》、《艾如张》等篇,犹存古音节。兼有被采入乐府者。)今则繁兴淫奏,(指宋时词曲。)殆不可数。古歌(歌疑是诗字之误)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后世风俗益不及古,故相悬耳。(言古诗与乐府之分。)而世之士大夫,亦多不知歌词之变。”又曰:“汉时《雅》、《郑》参用,而《郑》为多。魏平荆州,获汉雅乐,古曲音调存者四:曰《鹿鸣》、《绉虞》、《伐檀》、《文王》。而李延年之徒以新声被宠,改易音辞,止存《鹿鸣》一曲。晋初亦除之。”“唐时,古意亦未全丧,《竹枝》、《浪淘沙》、《杨柳枝》乃诗中绝句,而定为歌曲。故李白《清平调》三章皆绝句。元白诸诗,亦为知音,协律作歌。”“《唐史》称李贺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筅。又称李益诗名与贺相埒,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又称元微之诗往往播乐府。《旧唐史》亦称武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被于管弦。”又旧说开元中,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在旗亭赌,闻诸伶唱三人诗。以此知唐伶妓以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事也。“五代犹有此风,今亡矣。近世有取陶渊明《归去来辞》、李白《把酒问月》、李长吉《将进酒》、大苏公《赤壁赋》协入声律,此暗合孙武耳。”

宋王灼《碧鸡漫志》论乐府源流,考核最为详备。观此可知古音之亡已久。唐音至宋,什余一二;宋音至明,百不存一。沈氏《顾曲杂言》所谓“九宫十二律”,今人皆不知为何物者也。又可知古诗与乐府,汉之先未尝分,特以声律被之于诗,即谓之乐府耳。然则古诗有歌、有不歌者,何也?考其说,殆不出三道:风、雅、颂,古时无不歌,积久而音浸失,如《鹿鸣》等篇,至晋而亡,一也;汉古诗,寓讽刺,或为当事者所忌,而不收,二也;唐人诗,如李益、王建、元、白调平声和,谐律过于侪辈,于旧谱易于合拍,三也。尝读唐人歌绝,为乐工所取者,其五音莫不协于他作,而古风焉。固知乐工去彼就此者,盖为其韵古,不易作谱耳。《莲子居词话》:“唐七言歌法,若《竹枝》、《柳枝》、《清平调》、《雨霖钤》、《阳关》、《小秦王》、《八拍蛮》、《浪淘沙》等阕,但异其名,即变其腔。至宋而谱之存者独《小秦王》耳。故东坡《阳关曲》借其声歌之。”《渔隐丛话》:“《小秦王》必杂以虚声乃可歌。此即《乐府指迷》所谓府教师唱家之有衬字,其中二十八字为正格,余皆格外字,以取便于歌,如古乐府‘妃呼稀’云云。”凡七言绝皆然,不独《小秦王》也。元人歌《阳关》衍至一百余字,想亦《小秦王》之声,非当时裂笛之旧矣。又曰:“七言绝歌法,必有衬字,以取便于歌。”五言、六言皆然,不独七言也。

仪按:虚声衬字,又曰和声,如古之“妃呼稀”、今之“里多连那夷”也。古人歌谣以虚声字著句者,如《招魂》“东方不可以止些”,“些”字。《诗》“吁嗟乎”、《绉虞》“狂童之狂也且”、《弹铗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不一而足。以方音有殊,故所用各别。歌调有长短,故虚声有多寡。今滇中丧歌,犹是《蒿里》,但非故词,而卒句必唱曰“蒿里夷”。“蒿里夷”即“兮”字,以方音异耳。《阳关》虚声衍至一百余字,即引伸高下其音以谐律也。

乐府源流,其说略备。然则声就辞乎,抑辞就声乎?曰:其以声就辞也。便假令辞必就声,则非精于乐者不能为,而古之能诗者,又未必皆精于乐也。但以声就辞,亦当稍稍协律,虽弦筅不必被,然清浊不分,阴阳无序,又岂咏言之旨哉。若夫沈约为文,必协宫商,两句之内,角徵不同,(语兄《南史陆厥傅》。)则亦非今人之所宜也。盖古调失之久矣,即令宫商俱协,已非元音。咀商嚼羽,又何殊乎新声。况“九宫十二律”,能解者焉,其人尝考各家论音者,似各有心得。窃以音律求之,则又有所疑而不可解者。《音监》曰:“昔人别五音以舌。居中为宫,以口开张为商,舌缩却为角,舌挂齿为徵,撮口为羽。”沈括《笔谈》以宫、商、角、徵、羽当唇、舌、喉、齿、牙。黄佐《乐典》以喉、齿、龌、唇、舌当宫、商、角、徵、羽。戈氏《正韵》:五音有唇、齿、喉、舌、鼻。毛先舒《七音类例》,于五音之中不用齿、舌。其说皆本“昌、村”,“忽、粗”,“刚、根”,“火、孤”切音而来,乃五音错出,各家互殊。王应麟《小学绀珠》以上平为宫,下平为商,上为徵,去为羽,入为角。段安节《乐府杂录》以上平为徵,下平为羽,上为角,去为宫,入为商。诸说以《甜珠》为近似。何则?四声之设,始自周愿,衍之沈约。当其始作,不曰入、去、上、平、平,而曰平、平、上、去、入,殆比于宫、商、角、徵、羽也。而约书久失,又将何术折衷之哉?又尝读沈约诗,所谓“永明体”者,亦不若人言之甚。其《拟古》诸作,如“微之”、“徨”,双声叠韵,初亦未尝异也。至陈隋之季,为学始盛,但亦不过“五音不迭用,阴阳不连缀,前有浮音,后加切响”而已。唐人七言歌绝,落平韵,其第三句末一字多用上、去,少有以入声者,俱可法也。盖五音宫、商、角、徵、羽,本相从得和。如高下过差,则音变而乖矣。又言以字分宫者,曰某字为宫,某字为羽。而顾氏一言,其说即破。顾宁人《音学五书》曰:“五方之音有迟、疾、轻、重之不同。《淮南子》云:‘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陆法言《切韵》曰:‘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以去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即一人之身,而出辞吐气、先后之间已有不能齐者。’其重、其疾则为人,为去,为上;其轻、其迟则为平,迟之又迟,则一字而为二字,‘茨’为‘蒺藜’,‘推’为‘终葵’是也。”故注家多有疾言、徐言之解。而《文心雕龙》又谓:“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由是言之,究何适何从乎?夫以平、平、上、去、入而为宫、商、角、徵、羽,则平、上、去、入皆有阴阳;其以唇、齿、喉、龌、舌为宫、商、角、徵、羽,而五音皆有高低。大抵强作解人,不足据也。至于协律归宫之说,即起某字者,以某字杀耳。如谱曲以上字起,以上字住,在稍解音乐者,无不知之。古人太半不知乐律,不过执《律吕志》以相绳,更倡为神奇之说,自欺欺人。第以词就谱者,略觉难谐字面,阴阳一有不平,则歌既妨口,或致失音。姜白石尝云:补《满江红》词,以入声押韵,久未协。继乃托诸神助。予考之四声之中,惟入声音促易尽,以之谱短曲可也,若慢曲、大曲,抑扬顿挫,转折过多,势必失音而走字,不可押也。而《满江红》一词,凡名家按拍,俱以上、去押韵,因四声中惟上、去之音徐而可引伸也。故慢曲即平声犹不宜,何况入声。自云协律,亦未必然也。宋张玉田《词源》云其父“作‘惜花春起早’,云‘琐窗深’,‘深’字不协,改为‘幽,字,又不协,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清轻、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云云。予谓平声可为上,独不可为入。且唇、齿、喉、舌、鼻,每官皆有轻重、清浊之分,与音实不相干。特“幽。字为喉辅之音,“深”为半龆之音,过阴而厉,致有所不协。惟“明”字为唇音,得阴阳之半,故为宜耳。其所云云,殆未可全信。然由是可知,诗歌能协律与否,在阴阳得间而已。沈约所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者是矣。若阴阳过差,于律亦乖,要当层叠相推,斯可耳。至宫、商、角、徵、羽、清宫、清商、清角、清徵、清羽、变宫、变徵,即今之上、尺、工、合、四、仕、促、仕、六、五、乙、凡也。又有所谓“折上。者,折上,乃得孔中之半音也。昔读《律吕志》及古人之说,视为神秘莫测,实则平淡无奇。至谓“韵成宫商,声协徵羽”,岂不凿哉。谱曲之道,以一字一音为难。难者,不可变换也。若漫曲一字数音,则略调阴阳,决无不协之理。《碧鸡漫志》云:“《小秦王》曲得一百余声,宋人借以歌《阳关》。”乃知唐李贺诗章可被之管弦者,亦绝句而已。以二十八字引伸及百余声,又何患其不协。若以李贺《十二月乐词长短歌》读之,尚不若盛唐诸公之和协,一旦被诸管弦,谓能动听者,吾不信也。《礼》:“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惟恐卧;听郑、卫之音,不知倦。’”则古乐舍郑、卫之音,亦不受听,可知矣。古人诗、歌不分,至汉始定《郊祀》、《房中》之乐。然去古未远,犹尚古意,大都采自民间古词、歌谣,以入乐府。迨后本古意制新声,声调微谐,如曹植《怨诗行》等篇是也。至齐梁尚新声,古与律参,或至全似律者,如徐陵《折杨柳》是也。唐人沿之,与近体相混,短篇如李白《关山月》、王维《阳关曲》是也。故采自汉魏之际,曰“古乐府”;齐梁之间者,曰“近代乐府”。于唐则曰“新乐府”。古诗与歌遂判然而不可复合。盖齐梁之先声,唐律之来源也。下逮于宋元则词曲盛行,与诗绝不相类。所谓乐府者,词曲而已。《太和音谱》、《中原正韵》皆卓然一家言也。以其为元明词曲而作,与古乐府不同,故于《四声切韵》,言其大略,不复详著云。

《诗学渊源》 相关内容:

前一:卷一
后一:题词

查看目录 >> 《诗学渊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