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子部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之6

明伦汇编官常典勋爵部之6

伐齐破之济西王与魏王会宜阳 按魏世家昭王
十二年与秦赵韩燕共伐齐败之济西愍王出亡燕
独入临淄与秦王会西周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军乐毅以秦魏
韩赵之师伐齐入临灾齐君地出走其相淖齿杀之
毅下齐七十余城秦魏韩会于京师
赧王三十二年秦拔魏安城
按战国策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
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
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
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
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
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
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
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
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
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先日
公子尝约两主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
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救人可
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便计于王王不用
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
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未能克之也而台已燔游已
夺矣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
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
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
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
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
万车三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悦曰君得燕赵之兵
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
兵而封田文穰侯攻大梁乘郢北魏王且从谓穰侯
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广陶攻齐得刚博以广陶攻魏
得许鄢陵以广陶秦王不问者何也以大梁之未亡
也今日大梁亡许鄢陵必议议则君必穷为君计者
匆攻便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四年秦取安城至大梁
燕赵救之秦军去 按魏世家昭王十三年秦拔我
安城兵到大梁去
赧王三十八年魏王遫薨子圉立
按史记魏世家昭王十九年卒子安厘王立
赧王三十九年秦拔魏两城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一年秦白起伐魏取两
城 按魏世家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赧王四十年秦拔魏三城军大梁魏割温以和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至大
梁破暴鸢斩首四万鸢走魏入三县请和 按魏世
家安厘王二年秦又拔我三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
秦温以和
按通鉴纲目赧王四十年秦魏冉伐魏韩救之大败
魏纳八城于秦秦复伐魏围大梁魏又割温以和
赧王四十一年秦拔魏四城
按史记魏世家厘王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
赧王四十二年赵魏伐韩秦救之秦败魏师走魏将
芒卯魏割南阳以和秦与魏韩上庸地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阳攻魏卷
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魏入
南阳以和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
免臣迁居之
按走芒卯入南阳事在本纪昭襄
王三十三年今依魏世家并于是年

按魏世家安厘王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
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
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
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己且夫
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
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
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
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
按历代纪事年表赵惠文王二十六年与魏伐韩秦
救之我师大败 赵人魏人伐韩华阳告急于秦秦
弗救韩相国使陈筮如秦见穰侯穰侯与白起胡阳
救韩八日而至败魏军于华阳之下走芒卯擒三将
斩首十三万白起又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
于河魏段干子请割南阳予秦以和
赧王四十三年魏与秦韩楚伐燕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
赧王四十七年秦拔魏怀
按史记魏世家安厘王九年秦拔我怀
赧王四十八年秦太子卒于魏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归葬芷
阳 按魏世家安厘王十年秦太子外质于魏死
赧王四十九年秦拔魏邢丘怀齐楚攻魏秦救之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一年攻魏取邢丘怀
按魏世家安厘王十一年秦拔我郪丘秦昭王谓左
右曰今时韩魏与始孰强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
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王曰以孟尝
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
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
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旗冯琴而对曰王之料
天下过矣当晋六卿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又率
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
城不湛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
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
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
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
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
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
王之必勿易也于是秦王恐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
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睢
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
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睢到入见秦王秦
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
矣寡人知魏之急已唐睢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
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一万乘
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
者以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
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
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
藩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于是秦昭王
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
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魏王曰诺使吏捕之围而
未杀痤因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
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予王地则王将奈何故不
若与先定割地然后杀痤魏王曰善痤因上书信陵
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
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则君且奈何信陵君言于王
而出之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
无忌谓魏王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
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
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
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
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亲戚若此而况于仇雠之
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而王
不识则不明群臣莫以闻则不忠今韩氏以一女子
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
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
地今负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秦非无事之国也韩
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
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强
赵是复阏与之事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
绝漳水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
又不敢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冥厄之塞所
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右
蔡左召陵与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
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夫韩亡之后兵出之
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
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
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于秦秦之欲诛
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
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
害已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
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
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
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
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
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
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
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
梁百里祸必由此矣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
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挠之以讲识亡不听
投质于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
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
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赵挟韩之质
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
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强秦邻之祸也夫存
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上党于共
&#使道安成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
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
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
外必安矣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
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赧王五十八年秦围邯郸魏公子无忌救之
按史记魏世家安厘王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
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赵得全无忌因留赵
按魏公子无忌传秦进兵围邯郸公子为赵惠文
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
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
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
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
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
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
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
耶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
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
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
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嬴具告所以欲
死秦军状侯生曰公子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
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
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
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
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
子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
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
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
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
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
四十斤铁锥锥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选兵八万
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甲寅年魏太子增质于秦秦拔魏高都汲魏公子无
忌率五国兵击却之
是年为秦庄襄王三
年魏安厘王三十年

按史记秦本纪庄襄王三年使蒙骜攻魏高都汲拔
之四年魏将无忌率五国兵攻秦秦却于河外蒙骜
败解而去
按纲目庄襄王无四年
事并纪于三年今从之
 按魏世家安厘
王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内走蒙
骜魏太子增质于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
秦王曰公孙喜谓魏相曰请以魏疾击秦秦王怒必
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
也故不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于齐韩秦乃止增
按魏公子无忌传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
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
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
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
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
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
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
印授公子公子遂将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
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
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
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戊午年秦取魏有诡魏王圉薨子增立公子无忌

是年为秦王政四年
魏安厘王三十四年

按史记秦本纪王政四年春蒙骜伐魏取有诡三
月军罢 按魏世家安厘王三十四年安厘王卒太
子增立是为景愍王信陵君无忌卒 按魏公子无
忌传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逐秦军
至函谷关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
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秦王患之乃行
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
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
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
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
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
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
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
酒而卒
己未年秦伐魏取二十城
是年为秦王政五
年魏景愍王元年

按史记秦本纪王政五年蒙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
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 按魏
世家景愍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


虚地阙
庚申年秦拔魏朝歌
是年为秦王政六
年魏景愍王二年

按史记魏世家景愍王二年秦拔我朝歌
辛酉年秦拔魏汲
是年为秦王政七
年魏景愍王三年

按史记魏世家景愍王三年秦拔我汲
癸亥年秦拔魏垣蒲阳衍
按史记魏世家景愍王四年秦拔我垣蒲阳衍
丙寅年秦助魏伐楚
是年为秦王政十二年魏
景愍王八年楚幽王三年

按通鉴纲目秦王政十二年助魏伐楚
庚午年魏献地于秦
是年为秦王政十六
年魏景愍王十二年

按史记秦本纪王政十六年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
癸酉年魏王增薨子假立
是年为秦王政十九
年魏景愍王十五年

按史记魏世家景愍王十五年景愍王卒子王假立
丙子年秦灭魏
是年为秦王政二
十二年魏王假三年

按史记魏世家王假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
以为郡县

 勋爵部汇考四十
  周二十六
  韩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韩虔为诸侯
按史记韩世家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
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
封姓为韩氏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
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
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
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
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景公十一
年厥与郄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
丑父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
成季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
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晋悼
公之十年韩献子老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子徙居州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
魏赵矣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
舌氏十县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
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贞子卒子
简子代简子卒子庄子代庄子卒子康子代康子与
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于诸侯
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
年武子卒子景侯立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二年
郑败我负黍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安王二年郑围韩阳翟韩侯虔薨子取立
按史记韩世家景侯虔九年郑围我阳翟景侯卒子
列侯取立
安王五年聂政刺杀韩相侠累
按战国策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
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

以此
叱之于朝严
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
以报韩傀者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
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
聂政问之曰子欲安用我乎严遂曰吾得为役之日
浅事今薄奚敢有请于是严遂乃具酒自觞聂政母
前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愈怪其
厚固谢严仲子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有老母家
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
义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
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
进百金者特以为丈人粗粝之费以反足下之欢岂
敢以有求耶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
幸以养老母老母在前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
固让聂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久
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
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
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者至浅矣未有大功可
以称者而严仲子举百金为亲寿我义不受然是深
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
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遂西至濮阳见
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
幸而死仲子所欲报仇者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
曰臣之仇韩相韩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
居处兵卫甚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
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相去
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
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
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
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
焉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阶刺杀韩傀韩
傀走而抱烈侯聂政刺之兼中烈侯左右大乱聂政
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屠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政姊
嫈闻之曰吾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
弟意也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隆是其轶贲育
高成荆矣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没矣兄弟无有此为
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
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晋楚
齐卫闻之曰非独聂政之能乃其姊者列


女也聂
政之所以名施于后世者其姊不避葅醢之诛以扬
其名也
按史记韩世家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
安王八年郑负黍反复归韩
按史记郑世家繻公十六年郑伐韩败兵于负黍郑
君乙二年郑负黍反复归韩
安王九年楚伐韩取负黍
按史记楚世家悼王九年伐韩取负黍
安王十一年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按史记韩世家列侯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
安王十六年韩侯取薨子文侯立
按史记韩世家列侯十三年卒子文侯立
安王十七年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君
按史记韩世家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
执宋君
安王二十二年韩伐齐
按史记韩世家文侯七年伐齐至桑丘
安王二十五年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按史记韩世家文侯十年卒子哀侯立
安王二十六年韩与赵魏废其君俱酒为家人而共
分晋国
按史记韩世家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 按晋世
家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
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按通鉴纲目注集览俱酒乃靖公之名也索隐曰系
本作静公俱家人韦昭曰庶人之家也索隐曰谓居
家之人无官职也
烈王元年韩灭郑徙都之
按史记韩世家哀侯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按郑世
家郑君乙二十一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
按通鉴纲目烈王元年韩灭郑自阳翟徙都之
烈王五年韩严弒其君哀侯子懿侯立
按史记韩世家哀侯六年韩严弒其君哀侯而子懿
侯立
烈王七年魏败韩于马陵
按史记韩世家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
显王三年韩魏会于宅阳
按史记韩世家懿侯五年与韩惠王会宅阳
显王七年魏败韩
按史记韩世家懿侯九年魏败我
显王十年韩懿侯薨子昭侯立
按史记韩世家懿侯十二年卒子昭侯立
显王十一年秦败韩西山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
显王十二年宋取韩黄池魏取韩朱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朱
显王十六年韩伐东周取其地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显王十八年韩以申不害为相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
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显王二十年韩姬弒其君悼公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十年韩姬&#其君悼公
显王二十一年韩侯如秦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十一年昭侯如秦
显王三十二年韩相申不害卒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二十二年申不害死
显王三十四年秦拔韩宜阳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显王三十五年韩作高门苏秦为赵以合从说韩
按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韩王曰韩北有巩洛成
皋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
山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
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
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近者掩心韩卒之剑戟
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
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鞮鍪铁幕革
抉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
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夫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乃
欲西面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交臂而
服焉夫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过此者矣是故愿大
王之熟计之也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今兹&#
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
前功而后更受其祸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
无已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所谓市怨而买
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
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
为大王羞之韩王忿然作色攘臂按剑仰天太息曰
寡人虽死必不能事秦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
奉社稷以从


传在燕赵后云宣惠王今按合从在燕文公二
 十八年赵肃侯十六年此二十五年又苏秦传说
 六国后去赵而从约解是岁燕易王立徐注云自
 初说燕至此三年宣惠之元年也此时从已解则
 说从时非宣惠明矣沈括辨以为鸡口牛后今按
 秦称牛后盖以恶语侵韩故昭侯怒而从之鸡口
 牛后谬误也索隐引延笃云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尸鸡中主从牛子也沈说亦有所本也(
按说六国皆纪于明
 年今韩考依注纪于是年)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二十五年旱作高门屈宜臼曰
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
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
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
时绌举赢
显王三十六年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按史记韩世家昭侯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果不
出此门子宣惠王立
显王四十四年魏败韩将韩举
按史记韩世家宣惠王八年魏败我将韩举
显王四十七年韩君称王韩赵会于区鼠
按史记韩世家宣惠王十一年君号为王与赵会区

慎靓王二年秦伐韩
按史记韩世家宣惠王十四年秦伐败我鄢
慎靓王三年韩与诸侯攻秦败绩
按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后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
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
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按韩世
家宣惠王十六年秦败我修鱼虏得韩将申差于
浊泽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
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
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
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
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
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
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
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
之救己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
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
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
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
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
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谷国虽小
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徇韩
韩王闻之大悦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
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
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
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
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
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
韩王不听遂绝于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
不至韩
赧王元年秦破韩于岸门韩以太子仓为质于秦
按史记韩世家宣惠王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
质于秦以和
赧王三年韩秦魏攻楚韩宣惠王薨子仓立
按史记韩世家宣惠王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
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
为襄王 按楚世家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
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
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楚怀王大怒乃悉
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
南袭楚至于邓楚闻乃引兵归
赧王四年秦使张仪以连横说韩
按战国策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
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
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
矣为除守侥亭障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秦带甲
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鸷之士跿&#科头贯颐奋
戟者至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蹶后
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
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
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
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率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
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
无幸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
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
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者
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
之上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
之有已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
安矣不事秦则危矣夫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逆
秦而顺赵虽欲无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
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
敝邑秦王必喜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
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须以
决事韩王曰客幸而教之请比郡县筑帝宫祠春秋
称东藩&#宜阳
按通鉴纲目赧王四年秦使张仪说楚韩齐赵燕连
横以事秦秦君卒诸侯复合从
赧王七年韩秦会于临晋秦攻韩宜阳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其秋秦
使甘茂攻我宜阳
赧王八年秦拔韩宜阳
按战国策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
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
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子归告王曰魏听臣
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
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
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
险行数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
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
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
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
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
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
仲朋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
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
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
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
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
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
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
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
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
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
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遂
拔宜阳 宜阳之役冯章谓秦王曰不拔宜阳韩楚
乘吾敝国必危矣不如许楚汉中以欢之楚欢而不
进韩必孤无奈秦何矣王曰善果使冯章许楚汉中
而拔宜阳楚王以其言责汉中于冯章冯章谓秦王
曰王逐亡臣因为楚王曰寡人固无他而许楚王
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将有尉对曰
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
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
内而公仲以韩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
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
公赏明日鼓之而宜阳拔 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
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
衍而外与韩朋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公不
如进兵攻宜阳宜阳拔则公之功多矣是樗里疾公
孙衍无事也秦众尽怨之深矣 宜阳之役楚畔秦
而合于韩秦王惧甘茂曰楚虽合韩不为韩氏先战
韩亦恐战而楚有变其后韩楚必相御也楚言与韩
而不余怨于秦臣是以知其御也 宜阳之役杨达
谓公孙显曰请为公以五万攻西周得之是以九鼎
抑甘茂也不然秦攻西周天下恶之其救韩必疾则
茂事败矣秦王谓甘茂曰楚客来使者多健与寡人
争辞寡人数穷焉为之奈何甘茂对曰王勿患也其
健者来使则王勿听其事其需弱者来使则王必听
之然则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王因而制之
按史记秦本纪武王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
武遂 按韩世家襄王五年秦拔我宜阳斩首六万
赧王九年秦复与韩武遂
按战国策谓公叔曰公欲得武遂于秦而不患楚之
能扬
疑伤
之误
河外也公不如令人恐楚王而令人为公
求武遂于秦谓楚王曰发重使为韩求武遂于秦秦
王听是令得行于万乘之王也韩得武遂以限秦无
秦患而德楚韩楚之县而已秦不听是秦韩之怨深
而交事楚也 公仲使韩之秦求武遂而恐楚之
怒也唐客谓公仲曰韩之事秦也且以求武遂也非
敝邑之所憎也韩已得武遂其形乃可以善楚臣愿
有言而不敢为楚计今韩之父兄得众者毋相韩不
能独立势必善楚王曰吾欲以国辅韩而相之可
乎父兄恶必以国保楚公仲说仕唐客于诸公
而使之主韩楚之事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六年秦复与我武遂
赧王十二年秦复取韩武遂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九年秦复取我武遂
赧王十三年韩太子婴朝于秦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十年太子婴朝秦而归
赧王十四年秦取韩穰韩会秦伐楚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十一年秦伐我取穰与秦伐楚
败楚将唐昧
赧王十五年韩太子婴卒楚围韩雍氏秦救之韩立
子咎为太子齐王魏王至韩
按战国策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
相望也秦师不下殽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王曰韩之
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
殽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
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
谓尚子曰妾事先王日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固
不支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
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
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尚靳归书
报韩王韩王遣张翠张翠称病日行一县张翠至甘
茂曰韩急矣先生病而来张翠曰韩未急也且急矣
甘茂曰秦重国智王也韩之缓急莫不知今先生言
不急可乎张翠曰韩急则折而入于楚臣安敢来甘
茂曰先生毋复言也甘茂入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
师故敢捍楚今雍氏围而秦师不下殽是无韩也公
仲且抑首而不朝公救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
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如此则伐秦之
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
下师于殽以救韩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十二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
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于楚苏代谓韩咎曰虮虱
亡在楚楚王欲内之甚今楚兵十余万在方城之外
公何不令楚王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韩必起兵以
救之公必将矣公因以韩楚之兵奉虮虱而内之其
听公必矣必以楚韩封公也韩咎从其计楚围雍氏
韩求救于秦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
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
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
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楚威王攻梁也张仪谓秦王
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也是孤秦
也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
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轻与
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公战而
胜楚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公战不胜楚楚塞三
川守之公不能救也窃为公患之司马庚三反于郢
甘茂与昭鱼遇于商于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公仲
恐曰然则奈何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
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齐楚必委国于公公之所
恶者张仪也其实犹不无秦也于是楚解雍氏围苏
代又谓秦太后弟芊戎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
虱也公何不为韩求质于楚楚王听入质子于韩则
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于秦
楚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合于齐是齐孤也公
又为秦求质子于楚楚不听怨结于韩韩挟齐魏以
围楚楚必重公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于韩公叔伯
婴必以国待公于是虮虱竟不得归韩韩立咎为太
子齐魏王来
赧王十七年韩齐魏共击秦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
谷而军焉
赧王十九年秦与韩河外及武遂韩王仓薨子咎立
按史记韩世家襄王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襄
王卒太子咎立是为厘王
赧王二十二年韩率周魏攻秦败绩
按史记韩世家厘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
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
赧王二十四年秦韩宛
按史记韩世家厘王五年秦拔我宛
赧王二十五年韩与秦武遂
按史记韩世家厘王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
赧王二十九年秦败韩于夏山
按史记韩世家厘王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
赧王三十一年韩王会秦王于西周与秦燕魏赵伐

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三年尉离斯与三晋燕
伐齐破之济西 按韩世家厘王十二年与秦昭王
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愍王出亡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军乐毅以秦魏
韩赵之师伐齐入临灾齐君地出走其相淖齿杀之
毅下齐七十余城
赧王三十三年韩秦会于两周之间
按史记韩世家厘王十四年与秦会两周之间
赧王四十年韩救魏为秦所败
按史记韩世家厘王二十一年使暴救魏为秦所
败走开封
赧王四十二年赵魏攻韩华阳秦救韩韩王咎薨子
桓惠王立
按史记韩世家厘王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
急于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愿公虽病为
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
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
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
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尔穰侯曰公无见
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是
岁厘王卒子桓惠王立
赧王四十三年韩伐燕
按史记韩世家桓惠王元年伐燕
赧王五十一年秦拔韩陉汾旁
按战国策秦攻陉韩使人驰南阳之地秦已驰又攻
陉韩因割南阳之地秦受地又攻陉陈轸谓秦王曰
国形不便故驰交不亲故割今割矣而交不亲驰矣
而兵不止臣恐山东之无以驰割事王者矣且王求
百金于三川而不可得求千金于韩一旦而具今王
攻韩是绝上交而固私府也窃为王不取也
赧王五十二年秦击韩韩上党守以郡降赵
按史记韩世家桓惠王十年秦击我于太行我上党
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
卒四十余万于长平
赧王五十九年秦拔韩阳城负黍
按史记韩世家桓惠王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
壬子年秦拔韩城皋荥阳
是年为秦庄襄王元
年韩桓惠王二十四年

按史记韩世家桓惠王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
甲寅年秦悉拔韩宜阳
是年为秦庄襄王元
年韩桓惠王二十六年

按史记韩世家桓惠王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
丁巳年秦拔韩十三城
是年为秦王政三年
韩桓惠王二十九年

按史记韩世家桓惠王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壬戌年韩桓惠王薨子安立
是年为秦王政八年
韩桓惠王三十四年

按史记韩世家桓惠王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

丁卯年秦攻韩
是年为秦王政十
三年韩王安五年

按史记韩世家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
秦留非因杀之
辛未年秦虏韩王安韩亡
是年为秦王政十
七年韩王安九年

按史记秦世家王安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
川郡韩遂亡

 勋爵部名臣列传一
  汉
  张耳
按汉书本传耳大梁人也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
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亡邸父
客父客谓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为请决嫁之
女家厚奉给耳耳以故致千里客宦为外黄令陈余
亦大梁人好儒术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
之余年少父事耳相与为刎颈交高祖为布衣时尝
从耳游秦灭魏购求耳千金余五百金两人变名姓
俱之陈为里监门吏尝以过笞余余欲起耳摄使受
笞吏去耳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
死一吏乎余谢罪陈涉起蕲至陈耳余上谒涉涉及
左右生平数闻耳余贤见大喜陈豪杰说涉曰将军
被坚执锐帅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功德宜为
王陈涉问两人两人对曰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
顾之计为天下除残今始至陈而王之视天下私愿
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如
此野无交兵诛暴秦咸阳以令诸侯则帝业成矣
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涉不听遂立为王余复说陈
王曰大王兴梁楚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
赵知其豪杰愿请其兵略赵地于是陈王许之以所
善陈人武臣为将军耳余为左右校尉与卒三千人
从白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杰曰秦为乱政虐刑残
灭天下北为长城之役南有五领之戍外内骚动百
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重以苛法使
天下父子不相聊今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莫不响
应家自为怒各报其怨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
以张大楚王陈使吴广周文将卒百万西击秦于此
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夫因天下之力而
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
豪杰皆然其言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信君下赵
十余城余皆城守莫肯下乃引兵东北击范阳范阳
人蒯通说其令徐公降武信君又说武信君以侯印
封范阳令语在通传赵地闻之不战下者三十余城
至邯郸耳余闻周章军入关至戏却又闻诸将为陈
王徇地多以谗毁得罪诛怨陈王不以为将军而以
为校尉乃说武臣曰陈王非必立六国后今将军下
赵数十城独介居河北不王无以填之且陈王听谗
还报恐不得脱于祸愿将军毋失时武臣乃听遂立
为赵王以余为大将军耳为丞相使人报陈王陈王
大怒欲尽族武臣等家而发兵击赵相国房君谏曰
秦未亡今又诛武臣等家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贺
之使急引兵西击秦陈王从其计徙系武臣等家宫
中封耳子敖为成都君使使者贺赵趣兵西入关耳
余说武臣曰王王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楚已灭秦
必加兵于赵愿王毋西兵北徇燕代南收河内以自
广赵南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赵
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使韩广略燕李良略常山张
黡略上党韩广至燕燕人因立广为燕王赵王乃与
耳余北略地燕界赵王闲出为燕军所得燕囚之欲
与分地使者往燕辄杀之以固求地耳余患之有厮
养卒谢其舍曰吾为二公说燕与赵王载归舍中人
皆笑曰使者往十辈皆死若何以能得王乃走燕壁
燕将见之问曰知臣何欲燕将曰若欲得王耳曰君
知张耳陈余何如人也燕将曰贤人也曰其志何欲
燕将曰欲得其王耳赵卒笑曰君未知两人所欲也
夫武臣张耳陈余杖马棰下赵数十城亦各欲南面
而王夫臣之与主岂可同日道哉顾其势初定且以
长少先立武臣以持赵心今赵地已服两人亦欲分
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囚赵王念此两人名为求王
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而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
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灭燕易矣燕以为然
乃归赵王养卒为御而归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
赵王复使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秦
将诈称二世使使遗良书不封曰良尝事我得显幸
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良得书疑不信之邯郸
益请兵未至道逢赵王姊从百余骑良望见以为王
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良良素贵起&#
其从官从官有一人曰天下叛秦能者先立且赵王
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下车请追杀之良
以得秦书欲反赵未决因此怒遣人追杀王姊遂袭
邯郸邯郸不知竟杀武臣赵人多为耳余耳目者故
得脱出收兵得数万人客有说耳余曰两君羁旅而
欲附赵难可独立赵后辅以谊可就功乃求得赵歇
立为赵王居信都李良进兵击余余败良良走归章
邯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耳与
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围之余北收常山兵得数
万人军巨鹿北章邯军巨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
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耳数使
人召余余自度兵少不能敌秦不敢前数月耳大怒
怨余使张黡陈释往让余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
王与耳旦暮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胡不赴秦
俱死且什有一二相全余曰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
张君报秦今俱死如以肉喂虎何益张黡陈释曰事
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余曰吾顾已无益乃
使五千人令张黡陈释先尝秦军至皆没当是时燕
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得万余人来皆
壁余旁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
引兵渡河破章邯军诸侯军乃敢击秦军遂虏王离
于是赵王歇张耳得出巨鹿与余相见责让余问张
黡陈释所在余曰黡释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
先尝秦军皆没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余余怒曰不
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重去将哉乃脱解印绶与
耳耳不敢受余起如&#客有说耳曰天予不取反受
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绶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耳
乃佩其印收其麾下余还亦望耳不让趋出耳遂收
其兵余独与麾下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有
隙赵王歇复居信都耳从项羽入关项羽立诸侯耳
雅游多为人所称项羽素亦闻耳贤乃分赵立耳为
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余客多说项羽陈余
张耳一体有功于赵羽以余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
即以南皮旁三县封之而徙赵王歇王代耳之国余
愈怒曰耳与余功等也今耳王余独侯及齐王田荣
叛楚余乃使夏说说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
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愿王假
臣兵请以南皮为扞蔽田荣欲树党乃遣兵从余余
悉三县兵袭常山王耳耳败走曰汉王与我有故而
项王强立我我欲之楚甘公曰汉王之入关五星聚
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王楚虽强后必属汉耳
走汉汉亦还定三秦方围章邯废丘耳谒汉王汉王
厚遇之余已败耳皆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
赵王德余立以为代王余为赵王弱国初定留傅赵
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汉二年东击楚使告赵欲
与俱余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求人类耳者斩其
头遗余余乃遣兵助汉汉败于彭城西余亦闻耳诈
死即背汉汉遣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余泜水上
追杀赵王歇襄国四年夏立耳为赵王五年秋耳薨
谥曰景王子敖嗣立为王
  张敖
按汉书张耳传汉五年秋张耳薨子敖嗣立为王尚
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王后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
赵王旦暮自上食体甚卑有子&#礼高祖箕踞骂詈
甚慢之赵相贯高赵午年六十余故耳客也怒曰吾
王孱王也说敖曰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
皇帝甚恭皇帝遇王无礼请为王杀之敖啮其指出
血曰君何言之误且先王亡国赖皇帝得复国德流
子孙秋毫皆帝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等十余人
相谓曰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背德且吾等义不辱
今帝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事成归王事败
独身坐耳八年上从东垣过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
之置&#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
者迫于人不宿去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告之于是
上逮捕赵王诸反者赵午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
独怒骂曰谁令公等为之今王实无谋而井捕王公
等死谁当白王不反者乃槛车与王诣长安高对狱
曰独吾属为之王不知也吏榜笞数千刺爇身无完
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故不宜有此上
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乃女呼廷尉以贯高辞闻
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素知
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
节问之箯舆前仰视泄公劳苦如平生欢与语问张
王果有谋不高曰人情岂不各爱其父母妻子哉今
吾三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
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具
以报上上乃赦赵王上贤高能自立然诺使泄公赦
之告曰张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高曰所以不
死白张王不反耳今王已出吾责塞矣且人臣有篡
&#之名岂复有面目复事上哉乃仰绝吭而死敖已
出尚鲁元公主如故封为宣平侯于是上贤张王诸
客皆以为诸侯相郡守语在田叔传及孝惠高后文
景时张王客子孙皆为二千石初孝惠时齐悼惠王
献城阳郡尊鲁元公主为太后高后元年鲁元太后
薨后六年宣平侯敖复薨吕太后立敖子偃为鲁王
以母为太后故也又怜其年少孤弱乃封敖前妇子
二人寿为乐昌侯侈为信都侯高后崩大臣诛诸吕
废鲁王及二侯孝文即位复封故鲁王偃为南宫侯
薨子生嗣武帝时生有罪免国除元光中复封偃孙
广国为睢陵侯薨子昌嗣太初中昌坐不敬免国除
孝平元始二年继绝世封敖元孙庆忌为宣平侯食
千户
  吴芮
按汉书本传芮秦时番阳令也甚得江湖间民心号
曰番君天下之初叛秦也黥布归芮芮妻之因率越
人举兵以应诸侯沛公攻南阳乃遇芮之将梅鋗与
偕攻析郦降之及项羽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诸侯从
入关故立芮为衡山土都邾其将梅鋗功多封十万
户为列侯项籍死上以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芮徙
为长沙王都临湘一年薨谥曰文王子成王臣嗣薨
子哀王回嗣薨子共王右嗣薨子靖王羌嗣孝文后
七年薨无子国除初文王芮高祖贤之制诏御史长
沙王忠其定着令至孝惠高后时封芮庶子二人为
列侯传国数世绝
  张延寿
按汉书张汤传汤子安世安世子延寿已历位九卿
既嗣侯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入岁千余万延寿
自以身无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
户邑又因弟阳都侯彭祖口陈至诚天子以为有让
乃徙封平原并一国户口如故而租税减半薨谥曰
爱侯子勃嗣
  张勃
按汉书张汤传汤子安世安世子延寿延寿子勃为
散骑谏大夫元帝初即位诏列侯举茂材勃举太官
献丞陈汤汤有罪勃坐削户二百会薨故赐谥曰缪
侯后汤立功西域世以勃为知人子临嗣
  杜缓
按汉书杜周传周少子延年字幼公亦明法律昭帝
初立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延年三公子吏材有余补
军司空始元四年为谏大夫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
盖主燕王谋为逆乱假稻田使者燕仓知其谋以告
大司农杨敞敞以语延年延年以闻桀等伏辜延年
封为建平侯延年薨谥曰敬侯子缓嗣缓少为郎本
始中以校尉从蒲类将军击匈奴还为谏大夫迁上
谷都尉雁门太守父薨征视丧事拜为太常治诸陵
县每冬月封具狱日常去酒省食官属称其有恩元
帝即位谷贵民流永光中西羌反缓辄上书入钱谷
以助用前后数百万
  后汉
  梁统
按后汉书本传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晋大夫梁益
耳即其先也统高祖父子都自河东迁居北地子都
子桥以赀千万徙茂陵至哀平之末归安定统性刚
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二年召补中郎将使安
集凉州拜酒泉太守会更始败赤眉入长安统与窦
融及诸郡守起兵保境谋共立帅初以位次咸共推
统统固辞曰昔陈婴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统内
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遂共推融为河
西大将军更以统为武威太守为政严猛威行邻郡
建武五年统等各遣使随窦融长史刘钧诣阙奉贡
愿得诣行在所诏加统为宣德将军八年夏光武自
征隗嚣统与窦融等将兵会车驾及嚣败封统为成
义侯同产兄巡从弟腾并为关内侯拜腾酒泉典农
都尉悉遣还河西十二年统与融等俱诣京师以列
侯奉朝请更封高山侯拜大中大夫除四子为郎统
在朝廷数陈便宜以为法令既轻下奸不胜宜重刑
罚以遵旧典乃上疏曰臣窃见元哀二帝轻殊死之
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杀人者减死一等自是以后
着为常准故人轻犯法吏易杀人臣闻立君之道仁
义为主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
以去乱为心刑罚在衷无取于轻是以五帝有流殛
放杀之诛三王有大辟刻肌之法故孔子称仁者必
有勇又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高祖受命诛暴
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文帝宽惠柔克遭世
康平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武
帝值中国隆盛财力有余征伐远方军役数兴豪杰
犯禁奸吏弄法故重首匿之科着知从之律以破朋
党以惩隐匿宣帝聪明正直总御海内臣下奉宪无
所失坠因循先典天下称理至哀平继体而即位日
浅听断尚寡丞相王嘉轻为穿凿亏除先帝旧约成
律数年之间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谨
表其尤害于体者傅奏于左伏惟陛下包元履德权
时拨乱功逾文武德侔高皇诚不宜因循季末衰微
之轨回神明察考量得失宣诏有司详择其善定不
易之典施无穷之法天下幸甚事下三公廷尉议者
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
统今所定不宜开可统复上言曰有司以臣今所言
不可施行寻臣之所奏非曰严刑窃谓高帝以后至
乎孝宣其所施行多合经传宜比方今事验之往古
聿遵前典事无难改不胜至愿愿得召见若对尚书
近臣口陈其要帝令尚书问状统对曰闻圣帝明王
制立刑罚故虽尧舜之盛犹诛四凶经曰天讨有罪
五刑五庸哉又曰爰制百姓于刑之衷孔子曰刑罚
不衷则人无所厝手足衷之为言不轻不重之谓也
春秋之诛不避亲戚所以防患救乱坐安众庶岂无
仁爱之恩贵绝残贼之路也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
君明臣忠谋谟深博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海内称
理断狱益少至初元建平所减刑罚百有余条而盗
贼浸多岁以万数间者三辅从横群辈并起至燔烧
茂陵火见未央其后陇西北地西河之贼越州度郡
万里交结攻取库兵劫掠吏人诏书讨捕连年不获
是时以天下无难百姓安平而狂狡之势犹至于此
皆刑罚不衷愚人易犯之所致也由此观之则刑轻
之作反生大患惠加奸轨而害及良善也故臣统愿
陛下采择贤臣孔光师丹等议议上遂寝不报后出
为九江太守定封陵乡侯统在郡亦有治迹吏人畏
爱之卒于官子松嗣
  窦融
按后汉书本传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七世祖广
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
二千石自常山徙焉融早孤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
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女弟
为大司空王邑小妻长安中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
杰以任侠为名然事母兄养弱弟内修行义王莽末
青徐贼起太师王匡请融为助军与共东征及汉兵
起融复从王邑败于昆阳下归长安汉兵长驱入关
王邑荐融拜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引兵至新丰
莽败融以军降更始大司马赵萌萌以为校尉甚重
之荐融为巨鹿太守融见更始新立东方尚扰不欲
出关而高祖父尝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
从弟亦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独谓兄
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
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
处也兄弟皆然之融于是日往守萌辞让巨鹿图出
河西萌为言更始乃得为张掖属国都尉融大喜即
将家属而西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
河西翕然归之是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
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炖煌都尉辛肜并州
郡英俊融皆与为厚善及更始败融与梁统等计议
曰今天下扰乱未知所归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
心&#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当推一
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议既定而各谦让
咸以融世任河西为吏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
郡大将军事是时武威太守马期张掖太守任仲并
孤立无党乃共移书告示之二人即解印绶去于是
以梁统为武威太守史苞为张掖太守竺曾为酒泉
太守辛彤为炖煌太守库钧为金城太守融居属国
领都尉职如故置从事监察五郡河西民俗质朴而
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修兵马习战射
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
符要每辄自破之其后匈奴惩乂稀复侵寇而保塞
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
之不绝融等遥闻光武即位而心欲东向以河西隔
远未能自通时隗嚣先称建武年号融等从受正朔
嚣皆假其将军印绶嚣外顺人望内怀异志使辩士
张元游说河西曰更始事业已成寻复亡灭此一姓
不再兴之效今即有所主便相系属一旦拘制自令
失柄后有危殆虽悔无及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当
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
融等于是召豪杰及诸太守计议其中智者皆曰汉
承尧运历数延长今皇帝姓号见于图书自前世博
物道术之士谷子云夏贺良等建明汉有再受命之
符言之久矣故刘子骏改易名字冀应其占及莽永
道士西门君惠言刘秀当为天子遂谋立子骏事觉
被杀出谓百姓观者曰刘秀真汝主也皆近事者
智者所共见也除言天命且以人事论之今称帝者
数人而洛阳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观符命
而察人事它姓殆未能当也诸郡太守各有宾客或
同或异融小心精详遂决策东向五年夏遣长史刘
钧奉书献马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
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遇钧于道即与俱还帝
见钧欢甚礼飨毕乃遣令还赐融玺书曰制诏行河
西五郡大将军事属国都尉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
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
福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长史所
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
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
重以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诸事俱长史所见将
军所知王者迭兴千载一会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
勉卒功业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时定天下未
并吾与尔绝域非相吞之国今之议者必有任嚣效
尉佗制七郡之计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自适己事而
已今以黄金二百斤赐将军便宜辄言因授融为凉
州牧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
网罗张立之情融即复遣军上书曰臣融窃伏自惟
幸得托先后末属蒙恩为外戚累世二千石至臣之
身复备列位假历将帅守持一隅以委质则易为辞
以纳忠则易为力书不足以深达至诚故遣刘钧口
陈肝
陈肝胆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而玺书盛称蜀汉
二主三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臣融
虽无识犹知利害之际顺逆之分岂可背真旧之主
事奸伪之人废忠贞之节为倾覆之事弃已成之基
求无冀之利此三者虽问狂夫犹知去就而臣独何
以用心谨遣同产弟友诣阙口陈区区友至高平会
嚣反叛道绝驰还遣司马席封间行通书帝复遣席
封赐融友书所以慰藉之甚备融既深知帝意乃与
隗嚣书责让之曰伏惟将军国富政修士兵怀附亲
遇&#会之际国家不利之时守节不回承事本朝后
遣伯春委身于国无疑之诚于斯有效融等所以欣
服高义愿从役于将军者良为此也而忿悁之间改
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委成功造难就去从义
为横谋百年累之一朝毁之岂不惜乎殆执事者贪
功建谋以至于此融窃痛之当今西州地势局迫人
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计若失路不反闻道犹
迷不南合子阳则北入文伯耳夫负虚交而易强御
恃远救而轻近敌未见其利也融闻智者不危众以
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今以小敌大于众何如弃
子侥功于义何如且初事本朝稽首北面忠臣节也
及遣伯春垂涕相送慈父恩也俄而背之谓吏士何
忍而弃之谓留子何自起兵以来转相攻击城郭皆
为丘墟生人转于沟壑今其存者非锋刃之余则流
亡之孤迄今伤痍之体未愈哭泣之声尚闻幸赖天
运稍还而大将军复重于难是使积疴不得遂瘳幼
孤将复流离其为悲痛尤足愍伤言之可为酸鼻庸
人且犹不忍况仁者乎融闻为忠甚易得宜实难忧
人太过以德取怨知且以言获罪也区区所见唯将
军省焉嚣不纳融乃与五郡太守共砥厉兵马上疏
请师期帝深嘉美之乃赐融以外属图及太史公五
宗外戚世家魏其侯列传诏报曰每追念外属孝景
皇帝出自窦氏定王景帝之子朕之所祖昔魏其一
言继统以正长君少君尊奉师傅修成淑德施及子
孙此皇太后神灵上天佑汉也从天水来者写将军
所让隗嚣书痛入骨髓畔臣见之当股栗惭愧忠臣
则酸鼻流涕义士则旷若发非忠孝&#诚孰能如
此岂其德薄者所能克堪嚣自知失河西之助族祸
将及欲设间离之说乱惑真心转相解构以成其奸
又京师百僚不晓国家及将军本意多能采取虚伪
夸诞妄谈令忠孝失望传言乖实毁誉之来皆不徒
然不可不思今关东盗贼已定大兵今当悉西将军
其抗厉威武以应期会融被诏即与诸郡守将兵入
金城初更始时先零羌封何诸种杀金城太守居其
郡隗嚣使使赂遗封何与共结盟欲发其众融等因
军出进击封何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得牛马羊万头
谷数万斛因并河扬威武伺候车驾时大兵未进融
乃引还帝以融信&#着明益嘉之诏右扶风修理融
父坟茔祠以太牢数驰轻使致遗四方珍羞梁统乃
使人刺杀张元遂与嚣绝皆解所假将军印绶七年
夏酒泉太守竺曾以弟报怨杀人而去郡融承制拜
曾为武锋将军更以辛肜代之秋隗嚣发兵寇安定
帝将自西征之先戒融期会遇雨道断且嚣兵已退
乃止融至姑臧被诏罢归融恐大兵遂久不出乃上
书曰隗嚣闻车驾当西臣融东下士众骚动计且不
战嚣将高峻之属皆欲逢迎大军后闻兵罢峻等复
疑嚣扬言东方有变西州豪杰遂复附从嚣又引公
孙述将令守突门臣融孤弱介在其间虽承威灵宜
速救助国家当其前臣融促其后缓急迭用首尾相
资嚣势排迮不得进退此必破也若兵不早进久生
持疑则外长寇雠内示困弱复令谗邪得有因缘臣
窃忧之惟陛下哀怜帝深美之八年夏车驾西征隗
嚣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
五千余两与大军会高平第一融先遣从事问会见
仪适是时军旅代兴诸将与三公交错道中或背使
者交私语帝闻融先问礼仪甚善之以宣告百寮乃
置酒高会引见融等待以殊礼拜弟友为奉车都尉
从弟士大中大夫遂共进军嚣众大溃城邑皆降帝
高融功下诏以安丰阳泉蓼安安风四县封融为安
丰侯弟友为显亲侯遂以次封诸将帅武锋将军竺
曾为助义侯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张掖太守史
苞为褒义侯金城太守库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
肜为扶义侯封爵既毕乘舆东归悉遣融等西还所
镇融以兄弟并受爵位久专方面惧不自安数上书
求代诏报曰吾与将军如左右手耳数执谦退何不
晓人意勉循士民无擅离部曲及陇蜀平诏融与五
郡太守奏事京师官属宾客相随驾乘千余两牛马
羊被野融到诣洛阳城门上凉州牧张掖属国都尉
安丰侯印绶诏遣使者还侯印绶引见就诸侯位赏
赐恩宠倾动京师数月拜为冀州牧十余日又迁大
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
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帝以此愈亲厚之融小心
久不自安数辞让爵位因侍中金迁口达至诚又上
疏曰臣融年五十有三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臣融
朝夕教导以经艺不得令观天文见谶记诚欲令恭
肃畏事恂恂循道不愿其有才能何况乃当传以连
城广土享故诸侯王国哉因复请间求见帝不许后
朝罢逡巡席后帝知欲有让遂使左右传出它日会
见迎诏融曰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故命公暑热且
自便今相见宜论他事勿得复言融不敢重陈请二
十年大司徒戴涉坐所举人盗金下狱帝以三公参
职不得已乃策免融明年加位特进二十三年代阴
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弟友为城
门校尉兄弟并典禁兵融复乞骸骨辄赐钱帛太官
致珍奇及友卒帝愍融年衰遣中常侍中谒者即其
卧内强进酒食融长子穆尚内黄公主代友为城门
校尉穆子勋尚东海恭王疆女泚阳公主友子固亦
尚光武女涅阳公主显宗即位以融从兄子林为护
羌校尉窦氏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皆相与并
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
戚功臣中莫与为比永平二年林以罪诛事在西羌
传帝由是数下诏切责融或以窦婴田蚡祸败之事
融惶恐乞骸骨诏令归第养病岁余听上卫尉印绶
赐养牛上樽酒融宿卫十余年年老子孙纵诞多不
法穆等遂交通轻薄属托郡县干乱政事以封在安
丰欲令姻戚悉据故六安国遂矫称阴太后诏令六
安侯刘盱去妇因以女妻之五年盱妇家上书言状
帝大怒乃尽免穆等官诸窦为郎吏者皆将家属归
故郡独留融京师穆等西至函谷关有诏悉复追还
会融卒时年七十八谥曰戴侯赙送甚厚帝以穆不
能修尚而拥富赀居大第常令谒者一人监护其家
居数年谒者奏穆父子自失势数出怨望语帝令将
家属归本郡唯勋以泚阳主&#留京师穆坐赂遗小
吏郡捕系与子宣俱死平陵狱勋亦死洛阳狱久之
诏还融夫人与小孙一人居洛阳家舍十四年封勋
弟嘉为安丰侯食邑二千户奉融后和帝初为少府
及勋子大将军宪被诛免就国嘉卒子万全嗣万全
卒子会宗嗣万全弟子武别有传
  丁鸿
按后汉书本传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綝字幼
春王莽末守颍阳尉世祖略地颍阳颍阳城守不下
綝说其宰遂与俱降世祖大喜厚加赏劳以綝为偏
将军因从征伐綝将兵先渡河移檄郡国攻营略地
下河南陈留颍川二十一县建武元年拜河南太守
及封功臣帝令各言所乐诸将皆占丰邑美县唯綝
愿封本乡或谓綝曰人皆欲县子独求乡何也綝曰
昔孙叔敖敕其子受封必求硗埆之地今綝能薄功
微得乡亭厚矣帝从之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千
户后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
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
不远千里初綝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盛居怜盛幼
小而共寒苦及綝卒鸿当袭封上书让国于盛不报
既葬乃挂缞绖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
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
祖并不佑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爵
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遂求良医如
遂不瘳永归沟壑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
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骏乃
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
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
父不灭之基可谓智乎鸿感悟垂涕叹息乃还就国
开门教授鲍骏亦上书言鸿经学至行显宗甚贤之
永平十年诏征鸿至即召见说文侯之命篇赐御衣
及绶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顷之拜侍中十三年兼
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封鲁阳乡侯肃宗召鸿与广
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
异于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
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临决鸿以才高论难最
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
公数受赏赐擢徙校书遂代成封为少府门下由是
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彭城刘恺北海巴茂九江朱
伥皆至公卿元和三年徙封马亭乡侯和帝即位迁
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
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曰臣闻日者阳精
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阴精盈毁有常臣之表也
故日食者臣乘君阴陵阳月满不亏下骄盈也昔周
室衰季皇甫之属专权于外党类强盛侵夺主势则
日月薄食故诗曰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
孔之丑春秋日食三十六弒君三十二变不空生各
以类应夫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以假人览观往古
近察汉兴倾危之祸靡不由之是以三桓专鲁田氏
擅齐六卿分晋诸吕握权统嗣几移哀平之末庙不
血食故虽有周公之亲而无其德不得行其势也今
大将军虽欲敕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
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谒辞求通待报虽奉符
玺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背王室向私门
此乃上威损下权盛也人道悖于下效验见于天虽
有隐谋神照其情象见戒以告人君间者月满先
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陛下未深
觉悟故天重见戒诚宜畏惧以防其祸诗云敬天之
怒不敢戏豫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
除福凑矣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
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
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
镜也臣愚以为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权门倾覆谄谀
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诛间者大将军再出威振
州郡莫不赋敛吏人遣使贡献大将军虽不受而物
不还主部署之吏无所畏惮纵行非法不伏罪辜故
海内贪猾竞为奸吏小民吁嗟怨气满腹臣闻天不
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
宰牧从横宜因大变改政匡失以塞天意书奏十余
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于是收窦宪大
将军印绶宪及诸弟皆自杀时大郡口五六十万举
孝廉二人小郡口二十万并有蛮夷者亦举二人帝
以为不均下公卿会议鸿与司空刘方上言凡口率
之科宜有阶品蛮夷错杂不得为数自今郡国率二
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
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
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帝从之六年鸿薨赐赠
有加常礼子湛嗣湛卒子浮嗣浮卒子夏嗣
  郭镇
按后汉书郭躬传躬弟子镇字桓锺少修家业辟太
尉府再迁延光中为尚书及中黄门孙程诛中常侍
江京等而立济阴王镇率羽林士击杀卫尉阎京以
成大功事在宦者传再迁尚书令太傅三公奏镇冒
犯白刃手剑贼臣奸党殄灭宗庙以宁功比刘章宜
显爵土以励忠贞乃封镇为定颍侯食邑二千户拜
河南尹转廷尉免永建四年卒于家诏赐冢茔地长
子贺当嗣爵让与小弟时而逃去积数年诏大鸿胪
下州郡追之贺不得已乃出受封累迁复至廷尉及
贺卒顺帝追思镇功下诏赐镇谥曰昭武侯贺曰成

  班雄
按后汉书班超传和帝永元七年封超为定远侯十
四年九月超卒子雄嗣雄累迁屯骑校尉会叛羌寇
三辅诏雄将五营兵屯长安就拜京兆尹雄卒子始

  霍谞
按后汉书本传霍谞字叔智魏郡邺人也少为诸生
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梁商者坐系洛阳
诏狱谞时年十五奏记于商商高谞才志为奏原光
罪谞仕郡举孝廉迁金城太守再迁北海相入为尚
书郎时梁冀秉权谞奏其事冀诛封邺都亭侯
  魏
  张绣
按三国魏志本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济族子
也边章韩遂为乱凉州金城曲胜袭杀祖厉长刘隽
绣为县吏闲伺杀胜郡内义之遂招合少年为邑中
豪杰董卓败济与李傕等击吕布为卓报仇语在卓
传绣随济以军功稍迁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济屯
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众屯
宛与刘表合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
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
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绣还保穰太祖比年攻
之不克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
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
拜扬武将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
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
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从征
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子泉嗣坐与魏讽谋
反诛国除
按注傅子曰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
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之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
反 吴书曰绣降凌统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
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
祖信绣皆听之绣乃严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备故
败 魏略曰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
忍持面示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张燕
按三国魏志本传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黄巾起
燕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间转攻还真定众万余
人博陵张牛角亦起众自号将兵从事与燕合燕推
牛角为帅俱攻廮陶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
众奉燕告曰必以燕为帅牛角死众奉燕故改姓张
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其后人众寖广
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其小帅孙
轻王当等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灵帝
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
平难中郎将是后董卓迁天子于长安天下兵数起
燕遂以其众与豪杰相结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
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太祖
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
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燕薨子方嗣方薨子融嗣
  张鲁
按三国魏志本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
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
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
之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
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焉死
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遽汉中以
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
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
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
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
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
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
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民有地中得玉
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鲁功曹巴西阎圃谏鲁
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
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
斩断不烦于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鲁从之韩遂马
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建安二十
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
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攻破
之遂入蜀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圃又曰今以迫往
功必轻不如依杜灌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
于是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
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
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太祖入南郑甚嘉
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谕鲁尽将家出太祖逆
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
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为子彭祖取鲁女鲁薨谥之
曰原侯子富嗣
按注典略曰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
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
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
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
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
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
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
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
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
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
号曰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
愚竞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及鲁在汉中因其民
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
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
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
不奉 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
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
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
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
卒伤夷者多武皇帝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故
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未还
夜迷惑误入贼营贼便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兵
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
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武皇帝进兵定之幸而克获此
近事吏士所知又杨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
万之众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
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
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
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 世
语曰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
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
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
悬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
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
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魏略曰
黄初中增圃爵邑后十余岁病死晋书云西戎司马
阎缵孙也
  吴
  士燮
按三国吴志本传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本
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赐
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
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
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趾太守弟壹初为郡督邮刺
史丁宫征还京都壹侍送勤恪宫感之临别谓曰刺
史若待罪三事当相辟也后宫为司徒辟壹比至宫
已免黄琬代为司徒甚礼遇壹董卓作乱壹亡归乡
里交州刺史朱符为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壹领
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领九真太守弟武领海
南太守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
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荀
彧书曰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
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
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
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
问传中诸肄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
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
尚书义上之其见称如此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
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箫
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妻妾
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佗不足
逾也武先病没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
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
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
俱至汉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
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
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
后燮遣吏张旻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
绝而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
侯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
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
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左将军建安末
年燮遣子廞入质权以为武昌太守燮壹诸子在南
者皆拜中郎将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
民使摇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
将军都乡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
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
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
厚加宠赐以答慰之燮在郡四十余岁黄武五年年
九十卒

 勋爵部总论
易经
  师卦
九二在师中吉&#咎王三锡命



九二在下为众阴所归而有刚中之德上应于
 五而为所宠任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比卦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地上有水水比于地不容有间建国亲侯亦先
 王所以比于天下而&#间者也
  晋卦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晋进也康侯安国之侯也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言多受大赐而显被亲礼也盖其为卦上离下坤
 有日出地上之象顺而丽乎大明之德又其变自
 观而来为六四之柔进而上行以至于五占者有
 是三者则亦当有是宠也
象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班固白虎通
  爵
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爵有五等以法五行也或
三等者法三光也或法三光或法五行何质家者据
天故法三光文家者据地故法五行含文嘉曰殷爵
三等周爵五等各有宜也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凡
五等谓公侯伯子男此周制也所以名之为公侯者
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春
秋传曰王者之后称公其余人皆千乘象雷震百里
所润同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也王制曰公侯田
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伯者百也子者孳也
孳孳无已也男者任也人皆五十里差次功德小者
不满为附庸附庸者附大国以名通也百里两爵公
侯共之七十里一爵五十里复两爵何公者加尊二
王之后侯者百里之正爵士上可有次下可有第中
央故无二十五里有两爵者所以加勉进人也小国
下爵犹有尊卑亦以劝人也殷爵三等谓公侯伯也
所以合子男从伯者何王者受命改文从质无虚退
人之义故上就伯也尚书曰侯甸任卫作国伯谓殷
也春秋传曰合伯子男以为一爵或曰合从子贵中
也以春秋名郑忽忽者郑伯也此未逾年之君当称
子嫌为改赴故名之也地有三等不变至爵独变何
地比爵为质故不变王者有改道之文无改道之实
殷家所以令公居百里侯居七十里何也封贤极于
百里其政也不可空退人示优贤之义欲褒尊而上
之何以知殷家侯人不过七十里者也曰士上有三
等有百里有七十里有五十里其地半者其数倍制
地之理体也多少不相配公卿大夫者何谓也内爵
称也公卿大夫何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
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卿之为言章善明理也大夫之
为言大扶进人者也故传曰进贤达能谓之大夫也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辨然否谓之
事礼曰四十强而仕不言爵为士至五十爵为大夫
何何以知士非爵何以知卿为爵也以大夫知卿亦
爵也何以知公为爵也春秋传曰诸侯四佾诸公六
佾合而言之以是知公卿为爵内爵所以三等何亦
法三光也所以不变质文何内者为本故不改内也
诸侯所以无公爵者下天子也故王制曰上大夫下
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此谓诸侯臣也大夫但
有上下何明卑者多也皆者一字也大夫独两字何
春秋传曰大夫无遂事以为大夫职在之适四方受
君之法施之于民故独两字言之或曰大夫爵之下
者也称大夫明从大夫以上受下施皆大自着也天
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
别诸侯之士也礼经曰士见大夫诸侯之士王制曰
王者八十一元士天子爵连言天子诸侯爵不连言
王侯何即言王侯以王者同称为衰弱僭差生篡弒
犹不能为天子也故连言天子也或曰王者天爵王
者不能生诸侯故不言王侯诸侯人事自着故不着
也王者太子亦称士何举从下升以为人无生得贵
者莫不由士起是以舜时称为天子必先试于士礼
士冠经天子之元子士也妇人无爵何阴卑无外事
是以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
夫尊于朝妻荣于室随夫之行故礼郊特牲曰妇人
无爵坐以夫之齿礼曰生无爵死无谥春秋录夫人
皆有谥夫人何以知非爵也论语曰邦君之妻君称
之曰夫人国人称之曰君夫人即令是爵君称之与
国人称之不当异也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
为偶阴阳相成之义也一夫一妇成一室明君人者
不当使男女有过时无匹偶也论语曰匹夫匹妇之
为谅也爵人于朝者示不私人以官与众共之义也
封诸侯于庙者示不自专也明法度皆祖之制也举
事必告焉王制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也诗云王命
卿士南仲太祖礼祭统曰古者明君爵有德必于太
祖君降立于阼阶南南向所命北向史由君右执策
命之大夫功成未封而死不得追爵赐之者以其未
当股肱也春秋谷梁传曰追赐死者非礼也王制曰
葬从死者祭从生者所以追孝继养也葬从死者何
子无爵父之义也礼中庸记曰父为大夫子为士葬
以大夫祭以士子为大夫父为士祭以大夫葬以士
也父在称世子何系于君也父没称子某者何屈于
尸柩也既葬称小子者即尊之渐也逾年称公者缘
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也缘始终之义一年不可有
二君也故逾年即位所以系臣民之心然后爵者缘
孝子之心未忍安吉故春秋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
月乙巳薨于小寝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四月
丁巳葬我君僖公韩诗内传曰诸侯世子三年丧毕
上受爵命于天子所以名之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
不绝也何以知天子子亦称世子也春秋传曰公会
世子于首止或曰天子之子称太子尚书曰太子发
升于舟也或曰诸侯之称代子则传曰晋有太子申
生郑有太子华齐有太子光由是观之周制太子代
子亦不定也汉制天子称皇帝其嫡嗣称皇太子诸
侯王之嫡称代子后代咸因之世子三年丧毕必上
受爵命于天子何明爵土者天子之有也臣无自爵
之义童子当受父爵命使大夫就其国命之明王者
不与童子为礼也以春秋鲁成公幼少与诸侯会公
不见之经不以鲁耻明不与童子为礼也世子上受
爵命衣士服何谦不敢自专也故诗曰有赩世
子始行也天子大敛之后称王者明土不可一日无
君也故尚书曰王麻冕黼裳此敛之后也何以知王
从死后加王也以尚书言迎子钊不言迎王王者既
殡而即继体之位何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故
先君不可得见则后君继体矣尚书曰再拜兴对乃
受铜瑁也明为继体君也缘始终之义一年不可有
二君也故尚书曰王释冕丧服吉冕受铜称王以接
诸侯明已继体为君也释冕藏铜反丧明未称王以
统事也不矌年无君故逾年乃即位改元名元年年
以纪事君名其事矣而未发号令也何以言逾年即
位谓改元位春秋传曰以诸侯逾年即位亦知天子
踰年即位也春秋曰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改元位
也王者改元年即事天地诸侯改元即事社稷王制
曰夫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
秋传曰天子三年然后称王者谓称王统事发号令
也尚书曰高宗谅阴三年是也论语君薨百官总己
听于冢宰三年缘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当也故三年
除丧乃即位统事即位践祚为主南面朝臣下称王
以发号令也故天子诸侯凡三年即位终始之义乃
备所以谅阴三年卒孝子之道故论语曰古之人皆
然君薨百官聪己听于冢宰三年所以听于冢宰三
年者何以为冢宰职在制国之用是以由之也故王
制曰大冢宰制国用所以名之为冢宰何冢者大也
宰者制也大制事也故王度记曰天子冢宰一人爵
禄如天子之大夫或曰冢宰祖卿周官所云也
  封公侯
王者所以立三公九卿何曰天虽至神必因日月之
光地虽至灵必有山川之化圣人虽有万人之德必
须俊贤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顺天
成其道司马主兵司徒主人司空主地王者受命为
天地人之职故分职以置三公各主其一以&#其功
一公置三卿故九卿也天道莫不成于三天有三光
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师故一公
三卿佐之一卿三大夫佐之一大夫三元士佐之天
有三光然后而能遍照各自有三法物成于三有始
有中有终明天道而中之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
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官下应十二子别名记曰司
徒典民司空主地司马顺天天者施生所以主兵何
兵者为谋除害也所以全其生卫其养也故兵称天
寇贼猛兽皆为除害者所主也论语曰天下有道则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司马主兵言马者马--干之
所为行兵用焉不以伤害为度故言马也司徒主人
不言司人者徒众也重民司空主土不言土言空者
空尚主之何况于实以微见着王者立三公九卿二
十七大夫足以教道照幽隐必复封诸侯何重民之
至也善恶比而易故知择贤而封之使治其民以着
其德极其才上以尊天子备藩辅下以子养百姓施
行其道开贤者之路谦不自专故列土封贤因而象
之象贤重民也州伯何谓也伯长也选择贤良使长
一州故谓之伯也王制曰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
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率三十国以为卒卒
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唐虞谓之牧何尚
质使大夫往来牧诸侯故谓之牧旁立三人凡十二
人尚书曰咨十有二牧何知尧时十有二州也以禹
贡言九州也王者所以有二伯者分职而授政欲其
亟成也王制曰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曰二
伯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春秋公羊传
曰自陕已东周公主之自陕已西召公主之不分南
北何东方被圣人化日少西方被圣人化日久故分
东西使圣人主其难者贤者主其易者乃俱致太平
也又欲令同有阴阳寒暑之节共法度也所分陕者
是国中也若言面八百四十国矣诸侯有三卿者分
三事也五大夫者下天子王制曰大国三卿皆命于
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
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大夫
悉同礼王度记曰子男三卿一卿命于天子诸侯封
不过百里象雷震百里所润雨同也雷者阴中之阳
也诸侯象也诸侯比王者为阴南面赏罚为阴法雷
也七十里五十里差德功也故王制曰凡四海之内
九州州方千里建百里之国二十七十里之国六十
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
附庸闲田天子所治方千里此平土三千井数邑居
山川至五十里名山大泽不以封者与百姓共之不
使一国独专也山木之饶水泉之利千里相通以均
有无胆其不足置土三等何因土地有高下中王者
即位先封贤者忧人之急也故列土为疆非为诸侯
张官设府非为卿大夫皆为民也易曰利建诸侯此
言因所利故立之乐记曰武王克殷反商下车封夏
后氏之后于杞殷人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
箕子之囚天下太平乃封亲属示不私也即不私封
之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海内
之众已尽得使之不忍使亲属无短足之居一人使
封之亲亲之义也以尚书封康叔据平安也王者始
起封诸父昆弟与己共财之义故可与共土一说诸
父不得封诸侯二十国厚有功象贤以为民也贤者
子孙类多贤又卿不在位为其不子爱百姓各加一
功以虞乐其身也受命不封子者父子手足无分离
异财之义至昆弟皮体有分别故封之也以舜封弟
象有庳之野也封诸侯以夏何阳气盛养故封诸侯
盛养贤也封立人君阳德之盛者月令曰孟夏之月
行赏封诸侯庆赐无不欣悦何以言诸侯继世以立
诸侯象贤也大夫不世位何股肱之臣任事者也为
其专权擅势倾覆国家又曰孙首也庸不任辅政妨
塞贤故不世世故春秋公羊传曰讥世世非礼也诸
侯世位大夫不世安法所以诸侯南面之君体阳而
行阳道不绝大夫人臣北面体阴而行--绝以男
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此阳不
绝阴有绝之&#也国在立太子者防篡煞压臣子之
乱也春秋之弒太子罪与弒君同春秋曰弒其君之
子奚齐明与弒君同也君薨适夫人无子有育遗腹
必待其产立之何专适重正也曾子问曰立嫡以长
不以贤何以言为贤不肖不可知也尚书曰惟帝其
难之立子以贵不以长防爱憎也春秋曰适以长不
以贤立子以贤不以长也始封诸侯无子死不得与
兄弟何古者象贤也弟非贤者子孙春秋传曰善善
及子孙不言及昆弟昆弟尊同无相承养之义以闵
公不继庄公也昆弟不相继之义至继体诸侯无子
得及亲属者以其俱贤者子孙也重其先祖之功故
得及之礼服传曰大宗不可绝同宗则可以为后为
人作子何明小宗可以绝大宗不可绝故舍己之父
往为后于大宗所以尊祖重不绝大宗也春秋传曰
为人后者为人子也继世诸侯无子又无弟但有诸
父庶兄当谁庶与兄推亲之序也王者受命而作兴
灭国继绝世何为先王无道妄杀无辜及嗣子幼弱
为强臣所夺子孙皆无罪囚而绝重其先人之功故
复立之论语曰兴灭国继绝世诛君之子不立者义
无所继也诸侯世位象贤也今亲被诛绝也春秋传
曰诛君之子立君见弒其子得立何所以尊君防篡
弒春秋继经曰齐无知弒其君贵妾子公子纠当立
也大夫功成未封子得封曰善善及子孙也春秋传
曰贤者子孙宜有土地也周公不之鲁何为周公继
武王之业也春秋传曰周公曷为不之鲁欲天下一
于周也诗云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周公身
薨天为之变成王以天子之礼葬之命鲁郊以明至
孝天所兴也
荀悦申
  时事第二纂
孝武皇帝以四夷未宾寇贼奸宄初置武功赏官以
宠战士若今依此科而崇其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
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讲司马之典简搜狩之事掌军
功爵赏小统于五校大统于太尉既周时务礼亦宜
之周之末叶兵革繁矣莫乱于秦民不荒殄令国家
忘战日久每寇难之作民瘁几尽不教民战是谓弃
之信矣
蔡邕独断
  五等
五等爵之别名三公者天子之相相助也助理天下
其地方百里侯者候也候逆顺也其地方百里伯者
白也明白于德其地方七十里子者滋也奉天王之
恩德其地方五十里男者任也立功业以化民其地
方五十里
  汉诸侯王
诸侯大小之差诸侯王皇子封为王者称曰诸侯王
彻侯群臣异姓有功封者称曰彻侯避武帝讳改曰
通侯或曰列侯也朝侯诸侯有功德者天子特命为
朝侯位次诸卿
杜佑通典
  春夏封诸侯议
后汉郑元曰据祭统云古者于禘发爵赐服于尝出
田邑今封诸侯则违古且土地皆庆赏之事汉家故
事丞相始拜皆封为国侯其在秋冬者先赐爵关内
侯俟春而后汉封祭法尝出田邑先师或以为秋尝
时邑人皆田或以为削黜田邑于此时也 魏王肃
圣证论孟夏之月天子行赏封诸侯庆赐无不欣悦
故左传赏以春夏是也 晋张融评曰按洛诰成王
命周公后封伯禽以周之正易屯云宜建侯据二经
周人封诸侯不以秋夏也束&#总论曰月令所记非
一王之制凡称古者无远近之限未知夏封诸侯何
代之典秋祭田邑夏乎殷乎而王据月令以非祭统
郑宗祭统而肄月令无乃俱未通哉莫若通以三代
说两氏而不俱一也
  锡命
周制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一命受
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
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王制云制三公一
命衮若有加则赐也大国之君不过九命次国之君
不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过三命
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春秋左氏传说
诸侯逾年即位天子锡以命珪公羊传天王使毛伯
来锡公命加鲁以衮龙之服传曰锡者赐也命者加
我服也又诸侯有功加之九锡一曰衣服二曰朱户
三曰纳陛四曰舆马五曰乐则六曰武贲之士七曰
鈇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东晋羊元曰说者以左
氏云天子锡诸侯命珪以为符信珪者诸侯所执以
朝觐之瑞也按鲁公即位八年乃得命珪三年夏公
如晋此朝也未有珪朝何执也凡命者谓方策之书
也犹今教令耳觐礼曰诸侯奉箧服加命书于其上
尚书文侯之命云平王锡晋文侯秬鬯珪瓒作文侯
之命命者王之教令其事非一策而已
  诸王公城国宫室服章车旗议
虞书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周制春官小宗伯掌
衣服车旗宫室之赏赐 晋博士孙毓段畅等议曰
周礼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
以九为节侯伯七命以七为节子男五命以五为节
公之城盖方九里宫方九百步侯伯之城方七里宫
方七百步子男之城方五里宫方五百步又曰王之
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其国家宫
室车旗衣服礼仪亦如之又如礼诸侯之城隅高七
丈门阿皆五丈又礼诸侯以为殷屋今诸王封国虽
有大小而所理旧城不如古制皆宜仍旧其造立宫
室当有大小之差然周典奢大异于今仪步数之限
宜随时制又诸侯三重门内曰路门中门曰雉门外
门曰库门雉门之外设宪高五丈其正寝与庙同
制皆殷屋四阿堂崇三尺此其旧典略可依也余皆
称事取供而已旌旗斿数繁缨贰车各以其命之等
又曰金辂建大旗同姓以封象辂建大赤异姓以封
今制从简除之余诸王从公者出就封朝祀之车宜
路车驷马建大旗九斿画蛟龙礼公之服自衮冕而
下侯伯自鷩冕而下皆如王之服祭服宜元冕朱裹
玳玉三采九旒缫三色九就丹组缨元衣纁裳画九
章以事宗庙其祀社稷山川及其群臣助祭者皆长
冠元衣其位不从公者皆以七为节其他则同诸王
朝服依汉魏故事皆远游冠五时服佩山元玉不复
以国大小为差其群臣侍从冠服皆宜如服制令也
诸王公应助祭按司服之职王祀昊天上帝则大裘
而冕享先王则衮冕先公则鷩冕公之服自衮冕而
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礼记
王制曰制三公一命衮谓三公八命复加一命则服
衮龙与王者之后同然则九命及二公之后乃服衮
衣无升龙三公之服当从鷩冕而下太尉三公助祭
宜服鷩冕七章冕缫九旒赤三公助导从外官不
与斋祭者自可如旧
  诸王公侯留辅朝政嫡子监国议
晋博士孙毓等议按周礼典命职凡诸侯之嫡子誓
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一等谓公之子如侯伯而
执珪侯伯之子如子男而执璧春秋曹伯使其太子
射姑来朝行国君之礼践土之盟卫成公使其母弟
武如会经书曰卫武蔡甲午序于诸侯又左传冢子
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非太子之
事也 周制诸侯以功德入为王卿士则上卿理其
国事今诸王公侯受任天朝而嫡子摄其君事车服
礼数国封大小领兵军数自当如本制而王公侯遣
上卿及军将掌其事合于古议今之车服与古礼不
同依礼应下其君一等其嫡子皆以有爵命印绶冠
服佩玉之制宜如本令而嫡子但知其政不干其位
君不可二尊无二上国相以下见嫡子宜如臣而不
称臣又礼非其臣则答拜国之命士上达于其君者
嫡子宜答拜其文书称嗣子宜曰王嗣子其公侯嗣
子系于父爵明不专国其燕见则称第下文书表疏
皆臣礼而不称臣今之监司上官文书皆为记告嫡
子监国其下群臣官文书宜称告不言命称教
文献通考
  论秦爵
秦爵二十等起于孝公之时商鞅立此法以赏战功
按古之所谓爵者皆与之以土地如公侯伯子男以
至附庸及孤卿大夫亦俱有世食禄邑若秦法则惟
彻侯有地关内侯则虚名而已庶长以下不论也始
皇遣王剪击楚剪请美田甚众曰为大王将有功终
不得封侯然则秦虽有彻侯之爵而受封者盖少考
之于史惟商鞅封商于魏冉封穰侯范雎封应侯吕
不韦封文信侯嫪毒封长信侯及始皇既称皇帝东
游海上至琅邪群臣议颂功德惟列侯武成侯王离
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武信侯冯无择如是
者不过数人而已然鞅冉不韦毒皆身坐诛废雎虽
幸善终而亦未闻传世王离以下俱无闻焉盖秦之
法未尝以土地予人不待李斯建议而后始罢封建



索隐曰伦侯爵卑于列侯无封邑者伦类也亦
 列侯之类
  论汉爵
汉初诸侯王颠末见于太史公秦楚之际月表及班
孟坚异姓诸侯王表然有自立者陈涉武臣之徒是
也有项王所立者三秦常山九江之类是也有高帝
所立者韩彭之徒是也有吕后所立者禄产及所名
孝惠子是也楚一也而有陈涉焉有襄强景驹焉有
怀王焉有项羽焉有韩信焉盖八年之间凡五易姓
也赵一也而有武臣焉有赵歇焉有张耳焉有吕禄
焉盖二十九年之间凡四易姓也燕一也而有韩广
焉有臧荼焉有卢绾焉有吕通焉盖三十年之间凡
四易姓也韩一也而有韩成焉有郑昌焉有韩信焉
盖四年之间凡三易姓也马班二表只以各国谱其
年世而于其受封之异易姓之殊稍欠分别故今叙
秦楚之际自立者六国项王所立者十四国高帝所
立者八国吕后所立者八国而于五楚四燕四赵三
韩叙其受封之本而各稽其兴废之岁月焉又有亡
而复封者如张耳项羽初封为常山王后失国汉再
封为赵王英布项羽初封为九江王后失国汉再封
为淮南王盖人同而国异凡再受封故亦分而二之
至吴芮之自衡山王为长沙王韩信之自齐王为楚
王则原未尝失国再封不过迁徙故不复再着云
先公曰初封列侯犹有君国子民之意故文帝遣列
侯就国之诏谓其居长安无由教训其民也景帝既
不令诸侯王治事故亦省彻侯之国盖事权皆在其
相所谓侯国者与郡邑无异矣按文帝二年诏列侯
就国而多辞未行三年乃免绛侯相印令率列侯就
国是强之使行也绛侯既就国每河东守尉行县至
绛勃自畏罪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人遂诬
其欲反夫既曰畏罪恐诛而乃被甲持兵以待守尉
欲何为耶勃不学无术不能处功名之际而徒以来
谗贼之口倘非遇孝文长者则不能全之矣然即此
可以见当时功臣侯之就国者忧谗畏讥不能不见
陵于守尉盖封爵之宠同乎黜徙迫之乃行与古人
建侯之意异矣
容斋洪氏随笔曰汉自武帝以后丞相无爵者乃封
侯其次虽御史大夫亦不拘封爵唯太常一卿必以
见侯居之而职典宗庙园陵动辄得咎由元狩以降
以罪废斥者二十人意武帝阴欲损侯国故使居是
官以困之尔表中所载酇侯萧寿成坐牺牲瘦蓼侯
孔臧坐衣冠道桥坏郸侯周仲居坐不收赤侧钱绳
侯周平坐不缮园屋雎陵侯张昌坐乏祠阳平侯杜
相坐擅役郑舞人广阿侯任越人坐庙酒酸江邹侯
靳石坐离宫道桥苦恶戚侯李信成坐纵丞相侵神
道俞侯栾贲坐雍牺牲不如令山阳侯张当居坐择
博士弟子不以实成安侯韩延年坐留外国文书新
畤侯赵弟坐鞫狱不实牧丘侯石德坐庙牲瘦当涂
侯魏不害坐孝文庙风发瓦轑侯江德坐庙郎夜饮
失火蒲侯苏昌坐泄官书弋阳侯任宫坐人盗茂陵
园物建平侯杜缓坐盗贼多自酇侯至牧丘十四侯
皆夺国武帝时也自当涂至建平五侯但免官昭宣
时也下及晋世此风犹存惠帝元康四年大风庙阙
屋瓦有数枚倾落免太常荀宇五年大风兰台主者
求索阿栋之间得瓦小邪十五处遂禁止太常复兴
刑狱陵上荆一枝围七寸二分者被斫司徒太常奔
走道路太常禁止不解盖循习汉事云
按汉之所谓封建本非有公天下之心故其予之甚
艰而夺之每亟至孝武之时侯者虽众率是不旋踵
而褫爵夺地方其外事四夷则上尊高帝非功不侯
之制于是以有功侯者七十五人然终帝之世失侯
者已六十八人其能保者七人而已及其外削诸侯
则采贾谊各受其祖之分地之说于是以王子侯者
一百七十五人然终帝之世失侯者已一百一十三
人其能保者五十七人而已外戚恩泽侯者九人然
终帝之世失侯者已六人其能保者三人而已功臣
外戚恩泽之失侯也诿曰予夺自我王子之失侯则
是姑假推恩之名以析之而苛立黜爵之罚以夺之
与贾谊所谓一寸之地一人之众无所利焉者异矣
禁网既苛动辄得咎而坐宗庙酎金失侯者尤众食
货志言帝因卜式上书愿输财助边下诏褒美以讽
天下而莫有应者于是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
盖当时国计不给方事诛求虽庶人之多赀者亦必
立告&#之酷法以取之宜其不容列侯坐享封君之
富也
按班孟坚述西都列侯除王子之外以功臣为一表
盖功臣者以勋绩显着而得之者也外戚恩泽者以
遭逢忝窃而得之者也然裔夷之降虏有何勋庸乃
侪之功臣宰相而封侯未为恩幸乃侪之恩泽又博
陆之定大策辅幼主长平冠军之征匈奴取朔方破
祁连其殊勋伟绩本不缘椒房至李贰师则祇缘女
宠以进伐大宛得名马之事又不足言且不能终守
臣节今列贰师于功臣列博陆长平冠军于外戚抑
扬之意殊所未喻
容斋洪氏随笔曰周之初诸侯千八百国至赧王之
亡所存者才八国耳七战国与魏也然赵韩魏分晋
而立齐田氏代姜而兴其有土各不及二百年俱非
旧邦秦始皇乃吕氏子楚幽王乃黄氏子所谓嬴
之先当不歆非类然则惟燕卫二姬姓存而卫至胡
亥世乃绝若以为召公康叔之德则周公岂不及乎
汉列侯八百余人及光武而存者平阳建平富平三
侯耳建平以先降梁王永夺国平阳为曹参之后富
平为张安世之后参犹有创业之功若安国则汤子
也史称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然轻重其心杀人则
多矣独无余殃乎汉侯之在王莽朝皆不夺国光武
乃但许宗室复故余皆除之虽酇侯亦不绍封不知
曹张两侯何以能独全也
按秦王侯置守曾不数年始皇死而群雄&#起六国
之裔与其强宗大概皆逐秦守宰而自王故地秦亡
之后项羽主约霸天下然所建置诸侯多附汉其中
立怀两端者皆为汉所击灭如赵歇魏豹田横之类
是也既灭项氏之后羽所建诸侯其存者惟共敖臧
荼然亦不旋踵而俘之然后列土以封韩彭英卢张
耳韩信吴芮之徒盖自是非汉之功臣不得王矣逮
数年之后反者九起异姓诸侯王多已夷灭于是悉
取其地以王子弟亲属如荆吴齐楚淮南之类盖自
是非汉之同姓不得王矣然一再传而后贾谊晁错
之徒拳拳有诸侯强大之虑盖以为亲者无分地而
疏者逼天子必为子孙之忧于是或分其国或削其
其地其负强而动者则六师夷之盖西汉之封建其
初也则剿灭异代所建而以畀其功臣继而剿灭异
姓诸侯而以畀其同宗又继而剿灭疏属刘氏王而
以畀其子孙盖检制益密而猜防益深矣昔汤武虽
以征伐取天下然商惟十一征周惟灭国者五十其
余诸侯则皆袭前代所封未闻尽以宇内易置而封
其私人周虽大封同姓然文昭武穆之邦与国咸休
亦未闻成康而后复畏文武之族逼而必欲夷灭之
以建置己之子孙也愚尝谓必有公天下之心而后
可以封建自其出于公心则选贤与能而小大相维
之势足以绵千载自其出于私心则忌疏畏逼而上
下相猜之形不能以一朝居矣景武而后令诸侯王
不得治民补吏于是诸侯虽有君国子民之名不过
食其邑入而已土地甲兵不可得而擅矣然则汉惩
秦之弊复行封建然为人上者苟慕美名而实无唐
虞三代之公心为诸侯者既获裂土则遽欲效春秋
战国之余习故不久而遂废盖罢侯置守虽始于秦
然诸侯王不得治民补吏则始于西都景武之时盖
自是封建之名存而封建之实尽废矣至东汉更始
既入关虽尽王诸造谋复汉者然诸人虽有受封之
名多聚处京师布列要职实未尝有裂土建国南面
称孤之事光武既定天下至建武十五年方封诸皇
子为公十七年皇子之为公者方进爵为王徐徐如
此未尝有尽王子弟以镇服天下之意盖是时封建
之实己亡尺土一民皆上自制之诸侯王不过食其
邑入之租而于所谓藩维屏扞本无所预故亦不必
急然视为一大事如周汉有天下之初也
致堂胡氏曰古之亡国皆以无道光武之言是也未
闻以地多而亡者则有中否焉先王分土三等自百
里而杀柄制轻重足以有邦小则财赋甲兵亦能自
守大则礼乐征伐不得僭行自唐虞迄三代袭为成
法汉初既不能复光武再造宜稽古以有为因丁恭
之言详立善制而又率意所欲苟简建置且是时以
功勋锡茅土岂皆有道之人耶土宇既广所入既厚
满而不溢谁克臻兹故圣王之法必关盛衰焉
按史言伏波辅佐中兴之功不减云台诸将独以椒
房之戚不得预焉然邓晨光姊&#也来歙光武祖姑
之子也晨之舍宗从义歙之捐躯徇国其功烈虽劣
于寇邓冯耿而贤于臧宫马武邳彤姚期之流远矣
盖三公者俱非泛泛之外戚而徒以依亲取恩泽侯
之比也
袁氏曰汉初丞相选用列侯至武帝用公孙弘起自
&#远未有爵邑于是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此始光
武中兴尚仍前制伏湛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
湛免以侯霸代之止封关内侯凡历九年而薨帝始
下诏曰汉家旧制丞相拜日封为列侯朕以军师暴
露功臣未封缘忠臣之义不欲相逾未及爵命奄然
而终因追封霸为则乡侯其比西京之制虽未镌削
亦淹缓矣自是之后位三公者皆不复有茅土之封
惟灵帝初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窦太后优诏封为
高乡侯蕃固辞不受自是宰相封之制遂废
按范史世祖本祀所载建武十三年功臣增邑更封
者已该三百六十五人外戚恩泽封者已该四十五
人今考之自世祖至献帝十三传凡二百年间以功
勋位望封侯者纔一百二十九人外戚四十一人宦
者六十五人然则姓名之湮没无传者多矣
徐氏曰按汉氏封侯皆以县邑其后或以乡亭皆视
其所食之邑而名之至于功名显着则有特加美名
者西都信武冠军富民博陆之类是也东汉因之时
有美号至于彭宠苍头以奴弒主而封之为不义侯
夫果不义则不应封爵使其功可封则非可言不义
矣光武于是失之
按秦汉以来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
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若关内侯则惟以虚名受廪禄
而已然西都景武而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
内史治之自是以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
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然所谓侯者尚裂
土以封之也至东都始有未与国邑先赐美名之例
如灵寿王征羌侯之类是也至明帝时有四姓小侯
乃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谓外戚子弟以小年获封者
又肃宗赐东平王苍列侯印十九枚令王子年五岁
以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此二者往往皆是未有土
地先佩侯印受俸廪盖至此则列侯有同于关内侯
者矣
  论三国魏爵
按汉人尝称万户侯盖列侯之大者多食万户魏则
虽亲王所食未有及万户者汉光武封功臣如邓寇
辈皆以元功食四县范晔犹以为惩韩彭之戮存矫
枉之志故不大其封土使之得以功名自终魏则诸
王所食不过一县盖封建之制至曹魏而规模益贬
矣然以天下户口之数考之西汉盛时至一千余万
而魏氏仅六十六万有奇盖郡国所上户口犹不及
汉十之一则宜其分封之户数不能如汉制也又两
汉户赋轻而魏晋以来赋重受封者皆食其户赋则
轻者不容不多而重者不容不少矣张绣传言时天
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存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
独以功封二千户亦一证矣
  论晋爵
按晋始封五等列侯之秩已不一永熙初杨骏辅政
普进封爵以求媚于众议者以为优于泰始革命之
初及诸将平吴之功其后赵王伦既诛贾后遂窃帝
位在职者皆封侯厮役亦加以爵位金银冶铸不给
于印故有白版之侯君子耻之则其所滥及者盖不
可胜道矣
  论北魏爵
元魏自道武兴于代北以来凡部落之大人与邻境
之降附者皆封以五等之爵令其世袭或赐以王封
逮中世以后则不缘有功而封者愈多陈骏传载献
文崩初迁神主于太庙有司奏旧事庙中执事官例
皆赐爵今宜依旧诏百寮评议群臣咸以为宜依旧
事骏独以为不可表曰臣闻名器为帝王所贵山河
为区夏之重是以汉祖有约非功不侯未闻预事于
宗庙而获赏于疆土虽复帝王制作弗相沿袭然一
时恩泽岂足为长世之轨乎书奏从之可见当时封
爵之滥然高允在太武时以平凉州勋封汶阳子至
文成时史言其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时百官无禄
允第唯草屋衣唯&#袍食唯盐菜恒使诸子采樵自
给则其时虽有受封之名而未尝与之食邑又道武
以来有受封为建邺公丹阳侯会稽侯苍梧伯之类
此乃江南土地未尝为魏所有可见当时五等之爵
多为虚封前史虽言魏制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
食一然若真食五分之一则不至如高允之贫乏且
受封丹阳会稽等处者皆三分之一亦于何而取之

  论唐宋爵
按诸侯王与列侯皆以其嫡子嫡孙世袭其所封之
受爵自非有罪者与无后者则爵不夺而国不除此
法汉以来未之有改也至唐则臣下之封公侯者始
止其身而无以子袭封者然亲王则子孙袭封如故
虽所谓茅土食邑多为虚名然咨受封之国与爵则
父没子继世世相承如吴王恪曹王明俱太宗元子
受封于贞观时中更武氏禄山之祸皇歼夷陵替
之余然其苗裔苟存则嗣吴王嗣曹王尚见于肃代
德顺之间至宋则皇子之为王者封爵仅止其身而
子孙无问嫡庶不过承荫入仕为环卫官廉车节钺
以序而迁如庶姓贵官荫子入仕之例必须历任年
深齿德稍尊方特封以王爵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
不袭也
肃宗尝问于李邺侯泌曰今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
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奈何对曰官以
任能爵以酬功汉魏以来虽以州郡治民然有功则
锡以茅土传之子孙至于周隋皆然唐初未得关东
故封爵皆设虚名其食实封者给缯布而已贞观初
太宗欲复古制大臣议论不同而止由是赏功多以
官夫以官赏功有二等非才则废事权重则难制是
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为子孙远虑务乘一时之权
邀利无所不为向使禄山有百里之国则亦惜之以
传子孙不反矣为今之计俟天下既平莫若疏爵土
以赏功臣则虽大国不过二三百里可比今之小郡
岂难制哉于人臣乃万世之利也上曰善按如邺侯
之说则知唐之所谓爵土祇是虚名且无承袭盖受
封者于内府给缯布不得以自食其所封之地则只
同俸赐不可以言胙土矣故今叙唐之封建只及诸
王而凌烟功臣以下之封公侯者更不叙录盖既无
胙土世袭之事则封建之规模尽失矣
唐初如英卫之类其子尚袭封至中叶以后则此制
尽废又按唐会要神龙二年七月制功臣段志元屈
突通萧瑀李靖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弘基宇文士及
钱九陇程知节庞卿恽窦悰苑君璋李子和张平高
张公瑾梁恪仁安修仁秦行师独孤卿云苏定方李
安远郑仁泰杜君绰李孟尝等二十五家所食实封
并依旧给可见当时所给实封缯布止受封者之身
如此二十五家则特旨依旧支给耳非通例也

 勋爵部名臣列传三
  金
  耶律怀义
按金史本传怀义本名孛迭辽宗室子年二十四以
战功累迁同知点检司事宗翰已取西京辽主谋奔
于夏怀义谏止之不见听乃窃取辽主&#马来降太
祖自燕还师留宗翰斡鲁经略西方怀义领谋克从
军天会初帅府以新降诸部大小远近不一令怀义
易置之承制以为西南路招讨使乃择诸部冲要地
建城市通商贾诸部兵革之余人多匮乏自是衣食
岁滋畜牧蕃息矣从宗翰伐宋降马邑破雁门屯兵
进攻太原以所部别降清源县徐沟镇遂与诸将别
屯汾州之境时河东陕西路兵来救太原刘光世折
可求栅于文水西山怀义捕得生口尽知宋兵屯守
要害乃分兵袭败之明年再伐宋从娄室取汾州及
其属邑遂过平阳出泽潞以趋河阳所至皆降及大
军围汴怀义屯京西汴城既下宋兵之出奔者邀击
尽之从攻郑邓州及讨平郑州叛者攻下濮州及雷
泽县从破大名东平府徐兖等州皆有功七年还镇
十年加尚书左仆射改西北路招讨使怀义在西陲
几十年抚御有恩及去老幼遮道攀恋数日不得发
天眷初为太原尹治有能声改中京留守从宗弼过
乌纳水还中京以老乞致仕不许改大名尹命不赴
治所止以俸傔给之每岁春水扈从余听自便明年
再请老得谢给俸傔之半海陵即位封漆水郡王进
封莘王久之进封萧王正隆例封景国公其子神都
斡为西北路招讨都监迎侍之官神都斡从海陵南
征怀义卒于云中年八十二
  元
  耶律留哥
按元史本传留哥契丹人仕金为北边千户太祖起
兵朔方金人疑辽遗民有他志下令辽民一户以二
女真户夹居防之留哥不自安岁壬申遁至隆安韩
州纠壮士剽掠其地州发卒追捕留哥皆击走之因
与耶的合势募兵数月众至十余万推留哥为都元
帅耶的副之营帐百里威震辽东太祖命按陈那衍
浑都古行军至辽遇之问所从来留哥对曰我契丹
军也往附大国道阻马疲故逗遛于此按陈曰我奉
旨讨女真适与尔会庸非天乎然尔欲效顺何以为
信留哥乃率所部会按陈于金山刑白马白牛登高
北望折矢以盟按陈曰吾还奏当以征辽之责属尔
金人遣胡沙帅军六十万号百万来攻留哥声言有
得留哥骨一两者赏金一两肉一两者赏银亦如之
仍世袭千户留哥度不能敌亟驰表闻帝命按陈孛
都欢阿鲁都罕引千骑会留哥与金兵对陈干迪吉
脑儿留哥以侄安奴为先锋横冲胡沙军大败之以
所俘辎重献帝召按陈还而以可特哥副留哥屯其
地众以辽东未定癸酉三月推留哥为王立妻姚里
氏为妃以其属耶厮不为郡王坡沙僧家奴耶的李
家奴等为丞相元帅尚书统古与着拨行元帅府事
国号辽甲戌金遣使青狗诱以重禄使降不从青狗
度其势不可反臣之金主怒复遣宣抚万奴领军四
十余万攻之留哥逆战于归仁县北河上金兵大溃
万奴收散卒奔东京安东同知阿怜惧遣使求附于
是尽有辽东州郡遂都咸平号为中京金左副元帅
移剌都以兵十万攻留哥拒战败之乙亥留哥破东
京可特哥娶万奴之妻李仙娥留哥不直之有隙既
而耶厮不等劝留哥称帝留哥曰向者吾与按陈那
衍盟愿附大蒙古国削平疆宇倘食其言而自为东
帝是逆天也逆天者必有大咎众请愈力不获已称
疾不出潜与其子薛阇奉金币九十车金银牌五百
至按坦孛都罕入觐帝曰汉人先纳款者先引见太
傅阿海奏曰刘伯林纳款最先帝曰伯林虽先然迫
于重围而来未若留哥仗义效顺也其先留哥既见
帝大悦谓左右曰凡留哥所献白之于天乃可受遂
以白毡陈于前七日而后纳诸库因问旧何官对曰
辽王帝赐金虎符仍辽王又问户籍几何对曰六十
余万帝曰可发三千人为质朕遣蒙古三百人往取
之汝亦遣人偕往留哥遣大夫乞奴安抚秃哥与俱
且命诘可特哥曰汝妻万奴之妻悖法尢甚其拘絷
以来可特哥惧与耶厮不等绐其众曰留哥已死遂
以其众叛杀所遣三百人惟三人逃归事闻帝谕留
哥曰尔毋以失众为忧朕倍此数封尔无吝也草青
马肥资尔甲兵往取家孥丙子乞奴金山青狗统古
与等推耶厮不僭帝号于澄州国号辽改元天威以
留哥兄独剌为平章置百官方阅月其元帅青狗叛
归于金耶厮不为其下所杀推其丞相乞奴监国与
其行元帅鸦儿分兵民为左右翼屯开保州关金盖
州守将众家奴引兵攻败之留哥引蒙古军数千适
至得兄独剌并妻姚里氏户二千鸦儿引败军东走
留哥追击之还渡辽河招抚懿州广宁徙居临潢府
乞奴走高丽为金山所杀金山又自称国王改元天
德统古与复杀金山而自立喊舍又杀之亦自立戊
寅留哥引蒙古契丹军及东夏国元帅胡土兵十万
围喊舍高丽助兵四十万克之喊舍自经死徙其民
于西楼自乙亥岁留哥纳款辽东反复耶厮不僭号
七十余日金山二年统古与喊舍亦僭二年至己卯
春留哥复定之庚辰留哥卒年五十六妻姚里氏入
奏会帝征西域皇太弟承制以姚里氏佩虎符权领
其众者七年丙戍帝还姚里氏携次子善哥铁哥永
安及从子塔塔儿孙收国奴见帝于河西阿里湫城
帝曰健鹰飞不到之地尔妇人乃能来耶赐之酒慰
劳甚至姚里里氏奏曰留哥既殁官民乏主其长子
薛阇扈从有年愿以次子善哥代之使归袭爵帝曰
薛阇今为蒙古人矣其从朕之征西域也回回围太
子于合迷城薛阇引千军救出之身中槊又于蒲华
挦思干城与回回格战伤于流矢以是积功为拔都
鲁不可遣当令善哥袭其父爵姚里氏拜且泣曰薛
阇者留哥前妻所出嫡子也宜立善哥者婢子所出
若立之是私己而蔑天伦婢子窃以为不可帝叹其
贤给驿骑四十从征河西赐河西俘人九口马九匹
白金九锭币器皆以九计许以薛阇袭爵而留善哥
塔塔儿收国奴于朝惟遣其季子永安从姚里氏东
归丁亥帝召薛阇谓曰昔女真猖獗尔父起兵自辽
东会朕师又能割爱以尔事朕其情真&#可尚继而
奸人耶厮不等叛人民离散欲食尔父子之肉者今
岂无人乎朕以兄弟视尔父则尔犹吾子尔父亡矣
尔其与吾弟孛鲁古台&#辖军马为第三千户薛阇
受命己丑从太宗南征有功赐马四百牛六百羊二
百庚寅帝命与撒儿台东征收其父遗民移镇广宁
府行广宁路都元帅府事自庚寅至丁酉连征高丽
东夏万奴国复户六千有奇戊戌薛阇卒年四十六
子收国奴袭爵行广宁府路总管军民万户府事易
名石刺征高丽有功辛亥睿宗以石刺为国宣力者
三代命益金更造所佩虎符赐之佐诸王也苦及扎
剌台控制高丽己未卒年四十五长子古乃嗣中统
元年征河西三年征李破峄山以功皆受赏至元
六年朝廷并广宁于东京去职是岁卒年三十六子
忒哥薛阇弟善哥赐名蒙古歹命从亲王口温不花
己丑从攻破天城堡凤翔府以功袭充拔都鲁壬辰
引兵三千渡河会大军平金后伐宋拔光州枣阳由
千户迁广宁尹至元元年卒年五十二子天佑袭广
宁千户改广宁县尹
  乃燕
按元史木华黎传木华黎次子速浑察速浑察子乃
燕性谦和好学以贤能称速浑察既薨宪宗择于诸
子命乃燕袭爵乃燕力辞曰臣有兄忽林池当袭帝
曰朕知之然柔弱不能胜忽林池亦固让乃燕顿首
涕泣力辞不得命既而曰若然则王爵必不敢受愿
代臣兄行军国之事于是忽林池袭为国王事无巨
细必与乃燕谋议剖决精当无所拥滞世祖在潜藩
尝与论事乃燕敷陈大义又明习典故世祖谓左右
曰乃燕后必可大用因号之曰薛襌犹华言大贤也
乃燕虽居显要而小心谨畏每诲群从子弟曰先世
从太祖皇帝出入矢石间披坚执锐斩将搴旗勤劳
四十余年遂成功名以故一家蒙恩深厚可谓极矣
慎勿骄惰以堕先王之名尔曹戒之病卒世祖闻之
为之悲悼至正八年赠中奉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
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鲁郡公子二人曰硕德曰伯
颜察儿硕德通敏有干才世祖即位入宿卫典朝仪
后同知通政院事尝言辽东斡拙吉烈灭二种民数
为寇宜遣近臣谕之帝方难其人佥曰惟硕德元勋
世冑可使帝深然之以问硕德对曰先臣从太祖皇
帝定天下不辞艰险以立勋业陛下不以臣年少愚
&#愿请行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行硕德至集诸万
户陈兵冲要诘其渠魁诛之&#从者皆降帝大悦赏
赉有差后从征乃颜及使西域屡建殊勋卒赠推忠
宣惠宁远功臣谥忠敏加赠资善大夫岭北等处行
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鲁郡公
  巴而朮阿而忒的斤
按元史本传巴而朮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亦都护者
高昌国主号也先世居畏兀儿之地有和林山二水
出焉曰秃忽剌曰薜灵哥一夕有神光降于树在两
河之间人即其所而候之树乃生瘿若怀&#状自是
光常见越九月又十日而树瘿裂得婴儿者五土人
收养之其最稚者曰不可罕既壮遂能有其民人土
田而为之君长传三十余君是为玉伦的斤数与唐
人相攻战久之议和亲以息民罢兵于是唐以金莲
公主妻的斤之子葛励的斤居和林别力跛力荅言
妇所居山也又有山曰天哥里于荅哈言天灵山也
南有石山曰胡力荅哈言福山也唐使与相地者至
其国曰和林之盛强以有此山也盍坏其山以弱其
国乃告诸的斤曰既为婚姻将有求于尔其与之乎
福山之石于上国无所用而唐人愿见的斤遂与之
石大不能动唐人以烈火焚之沃以醲醋其石碎乃
辇而去国中鸟兽为之悲号后七日玉伦的斤卒灾
异屡见民弗安居传位者又数亡乃迁于交州交州
即火州也统别失八里之地北至阿朮河南接酒泉
东至兀敦甲石哈西临西蕃居是者九百七十余载
而至巴而朮阿而忒的斤臣于契丹岁己巳闻太祖
兴朔方遂杀契丹所置监国等官欲来附未行帝遣
使使其国亦都护大喜即遣使入奏曰臣闻皇帝威
德即弃契丹旧好方将通诚不自意天使降临下国
自今而后愿率部众为臣仆是时帝征大阳可汗射
其子脱脱杀之脱脱之子大都赤剌温马札儿秃薛
十四人以不能归全尸遂取其头涉也儿的石河将
奔亦都护先遣使往亦都护杀之四人者至与大战
于襜河亦都护遣其国相来报帝复遣使还谕亦都
护遂以金宝入贡辛未朝帝于怯绿连河奏曰陛下
若恩顾臣使臣得与陛下四子之末庶几竭其犬马
之力帝感其言使尚公主也立安敦且得序于诸子
与者必那演征罕勉力锁潭回回诸国将部曲万人
以先纪律严明所向克捷又从帝征你沙卜里征河
西皆有大功既卒而次子玉古伦赤的斤嗣玉古伦
赤的斤卒子马木剌的斤嗣将探马军万人从宪宗
伐宋合州攻钓鱼山有功还火州卒至元三年世祖
命其子火赤哈儿的斤嗣为亦都护海都帖木迭儿
之乱畏兀儿之民遭乱解散于是有旨命亦都护收
而抚之其民人在宗王近戚之境者悉遣还其部畏
兀儿之众复辑十二年都哇卜思巴等率兵十二万
围火州声言曰阿只吉奥鲁只诸王以三十万之众
犹不能抗我而自溃尔敢以孤城当吾锋乎亦都护
曰吾闻忠臣不事二主吾生以此城为家死以此城
为墓终不能从尔也受围凡六月不解都哇以书系
矢射城中曰我亦太祖皇帝诸孙何以不附我且尔
祖尝尚公主矣尔能以女与我我则休兵不然则急
攻尔其民相与言曰城中食且尽力已困都哇攻不
止则相与俱亡矣亦都护曰吾岂惜一女而不以救
民命乎然吾终不能与之相见以其女也立亦黑迷
失别吉厚载以茵引绳缒城下而与之都哇解去其
后入朝帝嘉其功锡以重赏妻以公主曰巴巴哈儿
定宗之女也又赐钞十万锭以赈其民还镇火州屯
于州南哈密力之地兵力尚寡北方军忽至其地大
战力尽遂死之子纽林的斤尚幼诣阙请兵北征以
复父雠帝壮其志赐金币巨万妻以公主曰不鲁罕
太宗之孙女也公主薨又尚其妹曰八卜有旨师
出河西俟北征诸军齐发遂留永昌会吐蕃脱思麻
作乱诏以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领本部探马等军万
人镇吐蕃宣慰司威德明信贼用敛迹其民赖以安
武宗召还嗣为亦都护赐之金印复署其部押西护
司之官仁宗始稽故实封为高昌王别以金印赐之
设王傅之官其王印行诸内郡亦都护印行诸畏兀
儿之境八卜公主薨复尚公主曰兀剌真安西王
之女也领兵火州复立畏兀儿城池延佑五年薨子
二人长曰帖木儿补化次曰籛吉皆八卜公主所
生也帖木儿补化大德中尚公主曰朵儿只思蛮阔
端太子孙女也至大中从父入觐备宿卫又事皇太
后于东朝拜中奉大夫领大都护事又以资善大夫
出为巩昌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奔父丧于永昌请
以王爵让其叔父钦察台叔父力辞乃嗣为亦都护
高昌王至治中领甘肃诸军仍治其部泰定中召还
与威顺王宽彻不花宣靖王买奴靖安王阔不花分
镇襄阳俄拜开府仪同三司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文
宗召至京师佐平大难时湖广左丞有以忌嫉害政
者诏命诛之帖木儿补化乃为申请曰是诚有罪然
不至死人服其雅量天历元年拜开府仪同三司上
柱国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明年正月以旧官勋
封拜中书左丞相三月加太子詹事十月拜御史大
夫其弟籛吉乃以让嗣为亦都护高昌王
  明
  李思齐
按明外史本传思齐字世贤罗山人汝颍兵起中原
大乱元师出久无功至正十二年思齐与察罕帖木
儿集义旅袭破罗山元以思齐知汝宁府十七年宋
将李武崔德扰陕西同察罕援之武德降迁四川行
省右丞明年同察罕败李喜喜兵于巩昌二十一年
平伏羌诸县别遣兵败明玉珍于嘉定逾二年孛罗
帖木儿遣竹贞袭据陕西思齐与扩廓帖木儿部将
&#高合兵攻贞降之二十五年封思齐许国公寻加
平章政事邠国公思齐故与察罕乡里同起兵齿位
相埒无所降屈察罕死扩廓总天下军以檄檄思齐
思齐怒曰吾与若父交若父进酒三拜然后饮若发
未燥敢檄我耶令一骑毋出关与张良弼孔兴脱列
伯连兵拒扩廓索罗袭据京师元太子命率所部勤
王又屡诏进取川蜀又命为副总统捍御关中皆不
奉诏洪武元年闻明师已取河南乃解而西与张良
弼拒守潼关会火焚良弼营思齐遽退军葫芦滩遣
部将张德钦薛穆飞等守关都督冯胜进攻克之思
齐走凤翔是时思齐总关陕秦陇之师西至吐蕃东
至商雒南至矶头北至环庆拥精甲十余万元人倚
之而思齐与扩廓寻兵不已明师下山东元都危逼
卒坐视不救明师遂长驱下河南不期月而元亡初
太祖尝遣使致书思齐思齐执使者戮之及是复以
书谕之曰前遣使通问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意
羁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与昔足下在
秦中兵众地险张思道专尚诈力孔兴等徒自守扩
廓帖木儿兵屡出没然皆非劲敌足下不以此时图
秦自王今中原尽为我有向与足下相犄角者皆披
靡窜伏而欲以孤军相持岂有济哉如或深入沙漠
将图后举既非族类其心必异且从行之众必不乐
居于彼一旦变生肘腋妻孥不相保矣足下祖宗坟
墓皆在汝南独不念及乎诚能以信相许审决去就
当待以汉窦融之礼否则非所知也思齐得书欲降
其养子赵琦等诱之西入吐蕃二年三月冯胜师至
凤翔思齐惧尽率所部与琦等奔临洮大将军徐达
知思齐无固志遂遣胜进逼之而琦等先窃宝货妇
女遁匿思齐穷蹙遂举临洮降至京入见太祖以其
识天命视他将倔强者为优深嘉慰之命为江西行
省左丞不之官三年从大将军破定西还取兴元论
功赐文绮进中书平章食禄不视事七年遣往招谕
扩廓至则待以礼寻命骑士送之归至塞下辞曰主
帅有命请留一物为别思齐曰吾远来无所赍骑士
曰愿得公一臂思齐知不可免遂断与之还未几卒
太祖亲为文祭之子世昌金吾指挥同知

 勋爵部名臣列传二
  魏
  罗结
按魏书本传结代人也其先世领部落为国附臣刘
显之谋逆也太祖去之结翼卫銮舆从幸贺兰部后
以功赐爵屈&#侯太宗时除持节散骑常侍宁南将
军河内镇将世祖初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
事年一百七岁精爽不衰世祖以其忠&#甚见信待
监典后宫出入卧内因除长信卿年一百一十诏听
归老赐大&#东川以为居业并为筑城即号曰罗侯
城至今犹存朝廷每有大事驿马询访焉年一百二
十岁卒赠宁东将军幽州刺史谥曰贞子斤太宗时
为侍御中散后从世祖讨赫连昌世祖追奔入城昌
邀击左右多死斤力战有功世祖嘉之后录勋除散
骑常侍侍中四部尚书又加平西将军后平凉州攻
城野战多有克捷以功赐爵带方公除长安镇都大
将会蠕蠕侵境驰驿征还除柔远镇都大将后以斤
机辩&#与王俊使蠕蠕迎女备后宫又以本将军开
府为长安镇都大将卒赠本将军雍州刺史谥曰静
陪葬金陵子敦袭爵有姿貌善举止自太子洗马稍
迁散骑常侍库部尚书卒赠安东将军幽州刺史谥
曰恭子伊利高宗时袭爵除内行长以沉密小心恭
勤不怠领御食羽猎诸曹事伊利曾病显祖幸其宅
自视医药其见待如此稍迁散骑常侍仪曹尚书出
为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善抚导在州数年边民归之
五千余户高祖时蠕蠕来寇诏伊利追击之不及而
反后依例降为侯除司农卿光禄大夫卒世宗初赠
征北将军燕州刺史谥曰静子阿奴亦忠实寡言有
智智以勋臣之子除侍御中散袭爵稍迁中散大夫
卒子杀鬼袭爵武泰中骠骑将军南青州刺史敦弟
拔历殿中尚书赐爵济南公高祖时进爵为王除征
西将军吏部尚书改封赵郡王后例降为公卒赠宁
东将军定州刺史谥曰康陪葬金陵
  司马景之 司马准
按魏书本传景之字洪略晋汝南王亮之后太宗时
归阙爵苍梧公加征南大将军清直有节操太宗甚
重之卒赠汝南王子师子袭爵景之兄准字巨之以
太常末率三千余家归国时太宗在虎牢授宁远将
军新蔡公假相州刺史随驾至京出除广宁太守悦
近来远清俭有称世祖嘉之赐布六百匹后降号为
平远将军改为密陵侯兴光初卒子安国袭爵
  司马叔璠
按魏书本传叔璠晋安平献王孚之后也父昙之司
马德宗河间王桓元刘裕之际叔璠与兄国璠北奔
慕客超后西投姚兴刘裕灭姚泓北奔屈丐世祖平
统万兄弟俱入国国璠赐爵淮南公卒无子爵除叔
璠安远将军丹阳侯卒长子灵寿神中与弟道寿
俱来归国灵寿冠军将军温县侯道寿宁朔将军宜
阳子灵寿出除陈郡太守刘义隆侵境诏灵寿招引
义士得二千余人从西平公安颉破虎牢滑台洛阳
三城徙五百余家入河内又从讨蠕蠕西征凉州所
在着功出为辽西太守治有清俭之称太和九年卒
赠怀州刺史谥曰靖灵寿娶太宰顿丘王李峻女与
妇父雅不相善每见抑退故位不大至子惠安高祖
时袭爵历恒州别驾桑干太守太尉谘议参军事卒
子宗庞世宗时父惠安以久病启以爵转授解褐安
定王府骑兵参军洛州龙骧府司马善射未曾自伐
性闲淡少所交游识者云其淳至永安中卒子嵩亮
袭道寿子元兴袭父爵
  司马天助
按魏书本传天助自云司马德宗骠骑将军元显之
子刘裕自立乃来归阙除平东将军青徐二州刺史
东海公天助招率义士欲袭裕东平济北二郡及城
戍又破裕将闾万龄军前后多所虏获拜侍中都督
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青兖二州刺史公如
故真君三年与司马文思等南讨还又从驾北征在
阵殁子元伯字归都袭爵后降温县子太和中为建
威将军泰山太守
按北史司马楚之传司马氏桓元刘裕之际归北者
又有司马景之叔璠天助位并崇显天助自云晋骠
骑将军元显之子归阙封东海公历青兖二州剌史
  唐
  杜伏威
按唐书本传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资与
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祏数盗姑家羊馈伏威县
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六十六尝营护诸盗
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隋大业九年
入长白山依贼左君行不得意舍去转剽淮南称将
军下邳贼苗海潮拥众钞暴伏威遣公祏胁谕海潮
惧即以众下之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将兵捕击伏
威与战伪北诱颢堕葭榛泽中顺风纵火迫之步骑
烧死几尽海陵贼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轻之召使并
力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破
阵引伏威入幕置酒悉召酋首高会伏威突斩破阵
众眙骇不及救后杀数十人下皆畏服公祏兵亦至
遂井其众至数万攻安宜屠之隋遣虎牙郎将来整
战于黄花轮伏威大败身重创与公祏财有众数百
亡去行收卒得八千与虎牙郎将公孙上哲战于盐
城覆其军炀帝遣右御卫将军陈棱以精兵讨之棱
不敢战伏威遗以妇人服书称陈姥怒其军棱果悉
兵至伏威迎出挑战棱军射中其额伏威怒曰不杀
汝矢不拔遂逐入棱阵大呼冲击众披靡获所射将
使拔箭已斩之携其首入棱军示之又杀数十人遂
大溃棱走而免进破高邮引兵渡淮攻历阳据之称
总管分兵徇属县皆下江淮群盗争附伏威选敢死
士五千号上募宠厚之与均甘苦每攻取必先登战
罢阅创在背者杀之所虏获必分与麾下士有战死
以其妻殉故人自奋战无完敌宇文化及以为历阳
太守不受徙丹阳自称大行台始进用士人缮利兵
械薄赋敛除殉葬法民奸若盗及吏受赇虽轻皆杀
无赦上表越王侗侗以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是
时秦王方讨王世充遣使招怀伏威乃献款高祖授
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
赐姓豫属籍以其子德俊为山阳公赐帛五千段马
二百匹伏威遣其将陈正通徐绍宗以兵会取世充
之梁郡又遣将王雄诞讨李子通于杭州禽以献破
汪华于歙州尽有江东淮南地南属岭东至于海秦
王己平刘黑闼师次曹兖伏威惧乃入朝诏拜太子
太保兼行台尚书令留京师位在齐王元吉上以宠
之伏威好神仙长年术饵云母被毒武德七年二月
暴卒初公佑反矫伏威令以绐众赵郡王孝恭既平
公佑得反书以闻高祖追其官削属籍没入家产贞
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诏复官爵以公礼葬仍还其子
封伏威有养子三十人皆壮士属以兵与同衣食唯
阚棱王雄诞知名
  郭曜
按唐书郭子仪传子仪子曜性沈静资貌瑰杰累从
节度府辟署破虏有功为开阳府果毅都尉至德初
推子仪功授卫尉卿累进太子詹事太原郡公子仪
专征伐曜留治家事少长无间言诸弟或饰池馆盛
车服曜独以朴简自处子仪罢兵迁太子少保昆弟
六人共制拜官子仪薨以遗命簿上四朝所赐名马
珍物德宗复赐之乃悉散诸弟居丧以礼疾甚或劝
茹葱薤终不属口后卢杞秉政忌勋族子仪婿太仆
卿赵纵少府少监李洞清光禄卿王宰皆以次得罪
奸人幸其危多论夺田宅奴婢曜大恐独宰相张镒
力保护德宗稍闻之诏有司曰尚父子仪有大勋力
保乂王家尝誓山河琢金石许宥十世前日其家市
田宅奴婢而无赖者以尚父殁妄论夺之自今有司
毋得受建中三年辛赠太子太傅谥曰孝初曜袭代
国公食二千户贞元初诏减半以封晞暧映曙人二
百五十户未几复诏四人各减五十户封曜子锋晤
子鐇各百户云
  郭晞
按唐书郭子仪传子仪子晞善骑射从征伐有功复
两京战最力出奇兵破贼累进鸿胪卿河中军乱子
仪召首恶诛之其支党犹反仄晞选亲兵昼夜警以
备非常奸人不得发以功拜殿中监吐蕃回纥入寇
加御史中丞领朔方军援邠州与马璘合军击虏破
之虏复来阵泾水北子仪遣晞率徒兵五千骑五百
袭虏晞以兵寡不进须暮贼半济乃击斩首五千级
加御史大夫子仪固让乃止居父丧值朱泚乱南走
山谷贼舁致之欲污以官佯喑不答贼露兵胁之不
动数以城中事贻书李晟既而奔奉天天子还改太
子宾客子钢从朔方杜希全幕府希全檄为丰州刺
史晞怜其弱不任事丐罢德宗遣使者召钢钢疑得
罪挺身走吐蕃不纳希全执送京师赐死晞坐免寻
复太子宾客累封赵国公卒赠兵部尚书孙承嘏
  后唐
  钱镠
按五代史吴越世家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临安
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
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及壮无赖不
事生业以贩盐为盗县录事锺起有子数人与镠饮
博起尝禁其诸子诸子多窃从之游豫章人有善术
者望牛斗间有王气牛斗钱塘分也因游钱塘占之
在临安乃之临安以相法隐市中阴求其人起与术
者善术者私谓起曰占君县有贵人求之市中不可
得视君之相贵矣然不足当之起乃为置酒悉召县
中贤豪为会阴令术者遍观之皆不足当术者过起
家镠适从外来见起反走术者望见之大惊曰此真
贵人也起笑曰此吾旁舍钱生尔术者召镠至熟视
之顾起曰君之贵者因此人也乃慰镠曰子骨法非
常愿自爱因与起诀曰吾求其人者非有所欲也直
欲质吾术尔明日乃去起始纵其子等与镠游时时
贷其穷乏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唐干符二年
浙西裨将王郢作乱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表
镠偏将击郢破之是时黄巢众已数千攻掠浙东至
临安镠曰今镇兵少而贼兵多难以力御宜出奇兵
邀之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
骑镠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镠引劲卒蹂之斩首数
百级镠曰此可一用尔若大众至何可敌耶乃引兵
趋八百里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
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
皆曰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遂急引兵过都
统高骈闻巢不敢犯临安壮之召董昌与镠俱至广
陵久之骈无讨贼意昌等不见用辞还骈表昌杭州
刺史是时天下已乱昌乃团诸县兵为八都以镠为
都指挥使成及为靖江都将中和二年越州观察使
刘汉宏与昌有隙汉宏遣其弟汉宥都虞候辛约屯
兵西陵镠率八都兵渡江窃敌军号斫其营营中惊
扰因焚之汉宥等皆走汉宏复遣将黄珪何肃屯诸
暨萧山镠皆攻破之与汉宏遇战大败之杀何肃辛
约汉宏易服持脍刀以遁追者及之汉宏曰我宰夫
也举刀示之乃免四年僖宗遣中使焦居璠为杭越
通和使诏昌及汉宏罢兵皆不奉诏汉宏遣其将朱
褒韩公玫施坚实等以舟兵屯望海镠出平水成及
夜率奇兵破褒等于曹娥埭进屯丰山施坚实等降
遂攻破越州汉宏走台州台州刺史执汉宏送于镠
斩于会稽族其家镠乃奏昌代汉宏而自居杭州光
启三年拜镠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昌越州观察使
是岁毕师铎囚高骈淮南大乱六合镇将徐约攻取
苏州润州牙将刘浩逐其帅周宝宝奔常州浩推度
支催勘官薛朗为帅镠遣都将成及杜棱等攻常州
取周宝以归镠具军礼郊迎馆宝于樟亭宝病卒棱
等进攻润州逐刘浩执薛朗剖其心以祭宝然后遣
其弟銶攻徐约约败走入海追杀之昭宗拜镠杭州
防御使是时杨行密孙儒争淮南与镠战苏常间久
之儒为行密所杀行密据淮南取润州而镠亦取苏
常唐升越州威胜军以董昌为节度使封陇西郡王
杭州武威军拜镠都团练使以成及为副使及字弘
济与镠同事攻讨谋多出于及而镠以女妻及子仁
琇镠乃以杜棱阮结顾全武等为将校沈崧皮光业
林鼎罗隐为宾客景福二年拜镠镇海军节度使润
州刺史干宁元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越州
董昌反昌素愚不能决事临民讼以骰子掷之而胜
者为直妖人应智王温巫韩媪等以妖言惑昌献鸟
兽为符瑞牙将倪德儒谓昌曰曩时谣言有罗平鸟
主越人祸福民间多图其形祷祠之视王书名与图
类因出图以示昌昌大悦乃自称皇帝国号罗平改
元顺天分其兵为两军中军衣黄外军衣白铭其衣
曰归义副使黄竭切戒昌以为不可昌大怒使人斩
竭持其首至骂曰此贼负我好圣明时三公不肯作
乃自求死耶投之圊中昌乃以书告镠镠以昌反状
闻昭宗下诏削昌官爵封镠彭城郡王浙江东道招
讨使镠曰董氏于吾有恩不可遽伐乃以兵三万屯
迎恩门遣其客沈滂谕昌使改过昌以钱二百万犒
军执应智等送军中自请待罪镠乃还兵昌复拒命
遣其将陈郁崔温等屯香严石侯乞兵于杨行密行
密遣安仁义救昌镠遣顾全武攻昌斩崔温昌所用
诸将徐珣汤白袁邠等皆庸人不知兵遇全武辄败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
其裨将剌羽有隙剌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全武执
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昌顾其左右曰吾与钱公俱
起乡里吾尝为大将今何面复见之乎左右相对泣
下因瞑目大呼投水死昭宗以宰相王溥镇越州溥
请授镠乃改威胜军为镇东军拜镠镇海镇东军节
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赐铁券恕九死镠如越州
受命还治钱塘号越州为东府光化元年移镇海军
于杭州加镠检校太师改镠乡里曰广义乡勋贵里
镠素所居营曰衣锦营婺州刺史王坛叛附于淮南
杨行密遣其将康儒应坛因攻睦州镠遣其弟銶败
儒于轩渚坛奔宣州昭宗诏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
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镠
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
木曰衣锦将军天福二年封镠越王镠巡衣锦城武
勇右都指挥使徐绾与左都指挥使许再思叛焚掠
城郭攻内城镠子传瑛及其将马绰陈为等闭门拒
之镠归至北郭门不得入成及代镠与绾战斩首百
余级绾屯龙兴寺镠微服逾城而入遣马绰王荣杜
建徽等分屯诸门使顾全武备东府全武曰东府不
足虑可虑者淮南尔绾急必召淮兵至患不细矣杨
公大丈夫今以难告必能闵我镠以为然全武曰独
行事必不济请择诸公子可行者镠曰吾尝欲以元
婚杨氏乃使随全武如广陵绾果召田頵于宣州
全武等至广陵行密以女妻元亟召頵还頵取镠
钱百万质镠子元瓘而归天佑元年封镠吴王镠建
功臣堂立碑纪功列宾佐将校名氏于碑阴者五百
人四年升衣锦城为安国衣锦军梁太祖即位封镠
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客有劝镠拒梁命者镠笑曰
吾岂失为孙仲谋耶遂受之太祖尝问吴越进奏吏
曰钱镠平生有所好乎吏曰好玉带名马太祖笑曰
真英雄也乃以玉带一匣打球御马十匹赐之江西
危全讽等为杨渥所败信州危仔昌奔于镠镠恶其
姓改曰元开平二年加镠守中书令改临安县为安
国县广义乡为衣锦乡三年加守太保杨渥将周本
陈章围苏州镠遣其弟锯镖救之淮兵为水栅环城
以铜铃系网沈水中断潜行者水军卒司马福多智
而善水行乃先以巨竹触网淮人闻铃声遂举网福
乃过入城中其出也亦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
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大败之本等走擒其将闾丘
直何明等四年镠游衣锦军作还乡歌曰三节还乡
兮挂锦衣父老远来相追随牛斗无孛人无欺吴越
一王驷马归干化元年加镠守尚书令兼淮南宣润
等道四面行营都统立生祠于衣锦军镠弟镖居湖
州擅杀戍将潘长惧罪奔于淮南二年梁郢王友珪
立册尊镠尚父末帝贞明三年加镠天下兵马都元
帅开府置官属四年杨隆演取虔州镠始由海路入
贡京帅龙德元年赐镠诏书不名唐庄宗入洛镠遣
使贡献求玉册庄宗下其议于有司群臣皆以谓非
天子不得用玉册郭崇韬尤为不可既而许之乃赐
镠玉册金印镠因以镇海等军节度授其子元瓘自
称吴越国王更名所居曰宫殿府曰朝官属皆称臣
起玉册金券诏书三楼于衣锦军遣使册新罗渤海
王海中诸国皆封拜其君长明宗初即位安重诲用
事镠致书重诲书辞嫚重诲大怒是时供奉官乌昭
遇韩玫使吴越既还玫诬昭遇称臣舞蹈重诲乃奏
削镠王爵元帅尚父以太师致仕元瓘等遣人以绢
表间道自陈安重诲死明宗乃复镠官爵长兴三年
镠卒年八十一谥曰武肃子元瓘立元瓘字明宝少
为质于田頵頵叛于吴杨行密会越兵攻之頵每战
败归即欲杀元瓘頵母尝蔽护之后頵将出语左右
曰今日不胜必斩钱郎是日頵战死元瓘得归镠卧
病召诸大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
公等自择之诸将泣下皆曰元瓘从王征伐最有功
诸子莫及请立之镠乃出管钥数箧召元瓘与之曰
诸将许尔矣镠卒元瓘立袭封吴越国王玉册金印
皆如镠故事王延政自立于建州闽中大乱元瓘遣
其将仰诠薛万忠等攻之逾年大败而归元瓘亦善
抚将士好儒学善为诗使其国相沈崧置择能院选
吴中文士录用之然性尤奢侈好治宫室天福六年
杭州大火烧其宫室迨尽元瓘避之火辄随发元瓘
大惧因病狂是岁卒年五十五谥曰文穆子佐立佐
字佑立时年十三诸将皆少佐佐初优容之诸将稍
不法佐乃黜其大将章德安于明州李文庆于睦州
杀内都监杜昭达统军使阚璠由是国中皆畏恐王
延羲延政兄弟相攻卓俨明朱文进李仁达等自相
篡杀连兵不解者数年仁达附于李景已而又叛景
兵攻之仁达求救于佐佐召诸将计事诸将皆不欲
行佐奋然曰吾为元帅而不能举兵邪诸将皆吾家
素畜养独不肯以身先我乎有异吾议者斩乃遣其
统军使张筠赵承泰等率兵三万水陆赴之遣将誓
军号令齐整筠等大败景兵俘馘万计获其将杨业
蔡遇等遂取福州而还由是诸将皆服佐立七年袭
封吴越国王玉册金印皆如元瓘开运四年佐卒年
二十谥曰忠献弟俶立俶字文德佐卒弟倧以次立
初元瓘质于宣州以胡进思戴恽等自随元瓘立用
进思等为大将佐既年少进思以旧将自待甚见尊
礼及倧立颇卑侮之进思不能平倧大阅兵于碧波
亭方第赏进思前谏以赏太厚倧怒掷笔水中曰以
物与军士吾岂私之何见咎也进思大惧岁除画工
献钟馗击鬼图倧以诗题图上进思见之大悟知倧
将杀己是夕拥卫兵废倧囚于义和院迎俶立之迁
倧于东府俶历汉周袭封吴越国王赐玉册金印世
宗征淮南诏俶攻常宣二州以牵李景俶治国中兵
以待景闻周师将大举乃遣使安抚境上皆戒严苏
州候吏陈满不知景使以谓朝廷已克诸州遣使安
抚矣亟言于俶请举兵以应俶相国吴程遽调兵以
出相国元德昭以为王师未必渡淮与程争于俶前
不可夺程等攻常州果为景将柴克宏所败程裨将
邵可迁力战可迁子死马前犹战不顾程等仅以身
免周师渡淮俶乃尽括国中丁民益兵使邵可迁等
以战船四百艘水军万七千人至于通州以会期吴
越自唐末有国而杨行密李&#据有江淮吴越贡赋
朝廷遣使皆由登莱泛海岁常飘溺其使显德四年
诏遣左谏议大夫尹日就吏部郎中崔颂等使于俶
世宗谕之曰朕此行决平江北卿等还当陆来也五
年王师征淮正月克静海军而日就等果陆还世宗
已平淮南遣使赐俶兵甲旗帜&#驼羊马钱氏兼有
两浙几百年其人比诸国号为怯弱而俗喜淫侈偷
生工巧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
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吏各
持其簿列于廷凡一簿所负唱其多少量为笞数已
则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犹积数十多者至笞百余人
尤不堪其苦又多掠得岭南商贾宝货当五代时常
贡奉中国不绝及世宗平淮南宋兴荆楚诸国相次
归命俶势益孤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
尝来朝厚礼遣还国俶喜益以器服珍奇为献不可
胜数太祖曰此吾帑中物尔何用献为太平兴国三
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其后事具国史
  宋
  钱俶
按宋史吴越世家俶字文德杭州临安人本名弘俶
以犯宣祖偏讳去之祖镠因黄巢之乱据有吴越昭
宗授以杭越两藩节制封彭城郡王历梁后唐加吴
越国王卒子元瓘嗣元瓘卒子佐嗣佐卒弟倧嗣为
其大将胡进思所废遂迎立俶事具五代史俶即元
瓘之弟九子也母越国恭懿夫人吴氏晋开运中为
台州刺史数月有僧德诏语俶曰此地非君为治之
所当速归不然不利俶从其言即求归国未几有进
思之变汉干佑初授东南面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
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越
等州大都督吴越国王赐号翊圣广运同德保定功
臣赐以金印玉册三年江南遣其将查文徽攻福州
俶发兵擒文徽献捷加尚书令周广顺初授诸道兵
马元帅二年授天下兵马元帅改赐推诚保德安邦
致治忠正功臣六月丁母忧起服世宗即位授天下
兵马都元帅显德三年世宗征淮南令俶以所部分
路进讨俶遣偏将吴程围毗陵陷关城擒刺史赵仁
泽路彦铢围宣城俄俶军战败复失常州会李景上
表求割地内附诏俶班师五年夏四月杭州灾府舍
悉为煨烬将延及仓庾俶命酒祝曰食为民天若尽
焚之民命安仰火遂止世宗闻之遣内侍诏恤问
是岁淮南内属遣翰林学士陶谷司天监赵修己使
俶赐羊马橐&#自是以为常七月又遣合门使曹彬
赐俶兵甲旗帜六年恭帝嗣位赐崇仁昭德宣忠保
庆扶天翊亮功臣建隆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俶
舅宁国军节度吴延福有异图左右劝俶诛之俶曰
先夫人同气安忍置于法言讫呜咽流涕但黜延福
于外终全母族自太祖受命俶贡奉有加常数二年
遣使赐俶战马二百羊五千橐&#三十干德元年以
白金万两犀牙各十株香药一十五万斤金银真珠
&#瑁器数百事来贡改赐承家保国宣德守道忠正
恭顺功臣是冬郊祀遣其子惟浚入贡开宝五年改
赐开吴镇越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封其妻孙氏
为贤德顺穆夫人未几遣幕吏黄夷简入贡上谓之
曰汝归语元帅常训练兵甲江南强倔不朝我将发
师讨之元帅当助我无惑人言云皮之不存毛将安
傅特命有司造大第干熏风门外连数坊栋宇宏
丽储偫什物无不悉具因召进奏使钱文贽谓之曰
朕数年前令学士承旨陶谷草诏比来城南建离宫
令赐名礼贤宅以待李煜及汝主先来朝者以赐之
诏以草示文贽遂遣文贽赐俶战马及羊谕旨于俶
七年五月赐俶袭衣玉带玉鞍勒马金器二百两银
器三千两锦绮千段是冬讨江南遣内客省使丁德
裕赍诏以俶为升州东面招抚制置使赐战马二百
匹旌旗剑甲令德裕以禁兵步骑千人为俶前锋尽
护其军李煜贻书于俶其略曰今日无我明日岂有
君一旦明天子易地酬勋王亦大梁一布衣耳俶不
答以书来上八年俶率兵常州加守太师诏俶归
国俶遣大将沈承礼等率兵水陆随王师平润州遂
进讨金陵上尝召进奏使任知果令谕旨于俶曰元
帅克毗陵有大功俟平江南可暂来与朕相见以慰
延想之意即当遣还不久留也朕三执圭币以见上
帝岂食言乎江南平论功以俶大将沈承礼孙承佑
并为节度使为防御使者一人刺史六人九年二月
俶与其妻孙氏子惟浚平江军节度使孙承佑来朝
上遣皇子兴元尹德昭至雎阳迎劳俶将至车驾先
幸礼贤宅按视供帐之具及至诏俶居之对于崇德
殿贡白金四万两绢五万匹赐袭衣玉带金器千两
白金器三千两罗绮三千段玉勒马即日宴长春殿
俶又贡白金三万两绢三万匹乳香三万斤贺平江
左贡白金五万两钱十万贯&#百八十万两茶八万
五千斤犀角象牙二百株香药三百斤车驾幸其第
又贡白金十万两绢五万匹乳香五万斤以助郊祀
三月庚午诏曰古者宗工大臣特被隆眷或剑履上
殿或书诏不名率由丰功待以殊礼今我兼其名数
用奖勋贤辉映古今允为优异咨尔吴越国王钱俶
德隆宏茂器识深远抚奥区于吴会勒洪伐于宗彝
昨以江表不庭王师致讨委方面之兵柄克常润之
土宇辅翼帝室震迭皇灵而乃执圭来庭垂绅就列
罄事君之诚&#为群后之表仪爰峻徽章以旌元老
可特赐剑履上殿书诏不名以俶妻贤德顺穆夫人
孙氏为吴越国王妃令惟浚诏赐之宰相以为异
姓诸侯王妻无封妃之典太祖曰行自我朝表异恩
也俶献白金六万两绢六万匹为谢太祖数诏俶与
其子惟浚宴射苑中惟诸王预坐每宣谕俶俶拜谢
多令内侍掖起俶感泣又尝一日召宴独太宗秦王
侍坐酒酣太祖令俶与太宗秦王叙昆仲之礼俶伏
地叩头涕泣固让乃止会将以四月幸西京亲雩祀
俶恳请扈从不许留惟浚侍祠令俶归国太祖宴饯
于讲武殿赐窄衣玉束带玉鞍勒马玳瑁鞭金银锦
彩二十余万银装兵八百事谓俶曰南北风土异宜
渐及炎暑卿可早发俶涕泣言愿三岁一朝太祖曰
川陆迂远当俟诏旨即来觐也俶将发京师特赐导
从仪卫之物率皆鲜丽令自礼贤宅陈列至迎春苑
自俶之至逮于归国太祖所赐金器万两白金器又
数万两白金十余万两锦绮绫罗绸绢四十余万匹
马数百匹他物不可胜计俶既归国尝视事功臣堂
一日命坐于东偏谓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
不违颜咫尺俶岂敢宁居乎太宗即位加食邑五千
户俶贡御衣通天犀带绢万匹金器&#瑁器百余事
金银扣器五百事涂金银香台龙脑檀香床银假果
水晶花凡数千计价值巨万又贡犀角象牙三十株
香药万斤干姜五万斤茶五万斤俶又请岁增常贡
诏不许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孙氏卒遣给事中程羽
吊祭九月上言乞所赐诏书呼名不许三年三月来
朝遣判四方馆事梁迥至泗州迎劳惟浚先在阙下
上遣至雎阳候俶俶先遣孙承佑入奏事上即遣承
佑护诸司供帐劳俶于郊又令齐王廷美宴俶于迎
春苑俶至对于崇德殿赐袭衣玉带金银器玉鞍勒
马锦彩万匹钱千万宾佐崔仁冀等赐金银带器币
鞍马有差即日宴俶长春殿令刘鋹李煜预坐俶贡
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绫二万匹绵十万屯
茶十万斤建茶万斤干姜万斤越器五万事锦缘席
千金银画舫三银饰龙舟四金饰乌樠木御食案御
床各一金樽罍盏斝各一金饰&#瑁器三十事金扣
藤盘二金扣雕象俎十银假果树十事翠毛真珠花
三丛七宝饰食案十银樽罍十盏斝副焉金扣越器
百五十事雕银俎五十密假果剪罗花各二十树银
扣大盘十银装鼓二七宝饰胡琴五弦筝各四银饰
箜篌方响羯鼓各四红牙药器二十二事乳香万斤
犀角象牙各一百株香药万斤苏木万斤上又尝召
俶及其子惟浚宴后苑泛舟池中上手酌酒以赐俶
俶跪饮之其恩待如此四月会陈洪进纳土俶上言
曰臣伏有恳诚贮于肺腑幸因入觐辄敢上闻盖虞
神道之害盈必冀天慈之从欲臣近蒙朝廷赐以剑
履上殿诏书不名仍以本道领募卒徒常营戈甲特
建国王之号俾增师律之严皆所以假其宠名托于
邻敌方令幅员无外名数洞分岂可冒居自罹公议
合从省罢以正等威除本道军士器甲臣已曾奏纳
外其所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职名望皆
许解罢凡颁诏命愿复名呼庶圣朝无虚授之恩微
臣免疾颠之祸优诏不许五月乙酉俶再上表臣庆
遇承平之运远修肆觐之仪宸眷弥隆宠幸皆极斗
筲之量实觉满盈丹赤之诚辄兹披露臣伏念祖宗
以来亲提义旅尊戴中京略有两浙之土田讨平一
方之僭逆此际盖隔朝天之路莫谐请吏之心然而
禀号令于阙庭保封疆于边侥世家承袭已及百年
今者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削平诸夏凡在率滨
之内悉归舆地之图独臣一邦僻介江表职贡虽陈
于外府版籍未归于有司尚令山越之民犹隔陶唐
之化太阳委照不及蔀家春雷发声犹为聋俗则臣
实使之然也罪莫大焉不胜大愿愿以所管十三州
献于阙下执事其间地里名数别具条析以闻伏望
陛下念奕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倾向特降明诏允兹
至诚诏答曰卿世济忠纯志遵宪度承百年之堂构
有千里之江山自朕纂临聿修觐礼睹文物之全盛
喜书轨之混同愿亲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
楼橹既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尽献于天府举宗
效顺前代所无书之简编永彰忠烈所请宜依丁亥
诏曰汉宠功臣聿着带河之誓周尊元老遂分表海
之邦其有奄宅勾吴早绵星纪包茅入贡不绝于累
朝羽檄起兵备尝于百战适当辑瑞而来勤爰以提
封而上献宜迁内地别锡爰田弥昭启土之荣俾增
书社之数吴越国王钱俶天资纯&#世济忠贞兆积
德于灵源书大勋于策府近者庆冲人之践祚奉国
珍而来朝齿革羽毛既修其常贡土田版籍又献于
有司愿宿卫于京师表乃心于王室眷兹诚节宜茂
宠光是用列西楚之名区析长淮之奥壤建兹大国
不远旧封载疏千里之疆更重四征之寄畴其爵邑
施及子孙永夹辅于皇家用对扬于休命垂厥百世
不其伟欤其以淮南节度管内封俶为淮海国王仍
改赐宁淮镇海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即以礼贤
宅赐之惟浚为节度使兼侍中惟治为节度使惟演
为团练使惟愿暨侄郁昱并为刺史弟仪信并为观
察使将校孙承佑沈承礼并为节度使礼貌隆盛冠
绝一时是岁七月中元京城张灯令有司于俶宅前
设灯山陈乐以宠之八月令两浙发俶缌麻以上亲
及管内官吏悉归朝凡舟一千四十四艘所过以兵
护送杭州贡俶乐人凡八十有一人诏以三十六人
还杭州四十五人赐俶俶上表谢上亲画付中书送
史馆四年二月宴苑中俶被病拜不能起上命以银
装肩舆送归因以赐之四月从征太原赐羊三百酒
十斛俶小心谨恪每晨趋行阙人未有至者俶必先
至假寐以待旦上知之谓俶曰卿已中年宜避风冷
自今入谒不须太早也特辍御前二大烛以赐之令
先赴前顿上尝赐从臣食于中路顿并赐卫士羊臂
臑&#酒观其饮啖上见其雄壮因顾俶俶进曰所谓
如虎如貔如熊如罴者也会刘继元降上御连城台
诛军中先亡命太原者顾谓俶曰卿能保全一方以
归于我不致血刃深可嘉也俶顿首谢俶中途被足
疾车驾亲临问令太医然艾以灸疾寻愈还京策勋
宰相进拟加食邑万户实封千户上即改白麻倍加
食邑二万户实封二千户五年八月俶被病上临问
赐白金万两钱千万绢万匹金器千两赐其子惟浚
惟治白金各万两是冬车驾幸大名府诏俶乘肩舆
即路六年又被病赐告久之上遣中使赐俶文楸棋
局水精棋子乃谕旨曰朕几务之余颇曾留意以卿
在假可用此遣日八年十二月上言曰臣以蕞尔之
躯蒙被恩宠赋禄百万兼职数四元帅之任实本于
兵权国王之号盖屏于帝室尚书总百揆之重中书
掌八柄之繁维师冠于上台开府当于极品臣之孱
琐罔克负荷邦国之制式着等威名器之间固有涯
分徒速罪戾以取颠隮伏望圣旨特从省罢不许表
三上下诏曰分茅胙土所以彰世及之荣大辂繁缨
所以表名器之重至若褒宠勋德度越典帝咨于旧
章爰推异数乃有体好谦之德形固让之辞敦谕再
三确乎不拔用曲至公之论式光知止之风淮海国
王钱俶方岳炳灵风云通感奄有勾吴之地不忘象
魏之心扫境来朝举宗宿卫籍其土宇入于朝廷式
昭职员胙之淮海居天子二老之任启真王万户之
封并加宠章用答忠顺而乃屡形表疏愿避官荣发
于深衷诚不可夺若以灵台偃伯武库櫜兵天下一
家书轨之无外五侯九伯征伐之不行愿寝元帅之
名勉徇由衷之请其乃世祚明德存于带砺之盟帝
赉良弼宠以台辅之任极驭贵之爵增衍食之封非
足&#庸适以昭德勉膺渥泽克副眷怀可罢天下兵
马大元帅余如故雍熙元年改封汉南国王四年春
出为武胜军节度改封南阳国王俶久被病诏免入
辞将发赐玉束带金唾壶盆等俶四上表让国王
改封许王端拱元年春徙封邓王会朝廷遣使赐生
辰器币与使者宴饮至暮有大流星堕正寝前光烛
一庭是夕暴卒年六十俶以天成四年八月二十四
日生至是八月二十四日卒复与父元瓘卒日同人
皆异之上为废朝七日追封秦国王谥忠懿仍正衙
备礼发册曰皇帝若曰昊穹眷佑贤哲挺生禀象纬
之纯精负经纶之盛业作民父母为国翰垣其存也
冠中台而长诸侯其没也峻徽章而崇礼命咨尔故
安时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武胜军节度邓
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尚书
令兼中书令使持节邓州诸军事行邓州刺史上柱
国邓王食邑九万七千户食实封一万六千九百户
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钱俶嗣祖考之令德奠东南
之奥区开国承家本仁祖义以忠孝而保社稷以廉
让而化人民勤翊戴于累朝克惠绥于一境世传威
略志慕声明当武库戢兵洞阅诗书之府洎秣陵问
罪雄张掎角之师致区宇之同文赖忠良之协力逮
于纂绍益享崇高蕴明哲而保身务倾输而竭节尽
献土壤来归阙廷予嘉乃功荐锡殊宠而道隆简退
志尚谦冲屡辞郄縠之权难夺范宣之让朕深惟勋
旧俾就养颐爰出殿于大邦庶聿臻于&#寿式紧元
老永辅眇躬何天道之难谌而梁木之斯坏长沙既
往空存甲令之勋征虏云亡但见云台之像赗赙从
于异等嗟悼废于临朝宁酬柱石之勋未极君臣之
分庸加典则以厚始终今遣使大中大夫尚书工部
侍郎上柱国汾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赐紫金鱼
袋郭贽持节册赠尔为秦国王呜呼德无不报予敢
忘于格言魂而有知尔尚钦于天命呜呼哀哉命中
使护其丧归葬洛阳自镠至俶世有吴越之地仅百
年管内诸州皆子弟将校授任而后请命于朝有至
使相者俶任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四十年为元帅
三十五年及归朝卒子惟演惟济皆童年召见慰劳
并起家诸卫将军善始令终穷极富贵福履之盛近
代无比然甚俭素自奉尤薄常服大帛之衣帏帐茵
褥皆用紫絁食不重味颇知书雅好吟咏在吴越日
目编其诗数百首为正本集因陶谷奉使至杭州求
为之序性谦和未尝忤物在藩日每朝廷使至接遇
勤厚所上乘舆服物器玩制作精妙每遣使修贡必
罗列于庭焚香再拜其恭谨如此崇信释氏前后造
寺数百归朝又以爱子为僧善草书上一日遣使谓
曰闻卿善草圣可写一二纸进来俶即以旧所书绢
图上之诏书褒美因赐玉砚金匣一红绿象牙管笔
龙凤墨蜀笺盈丈纸皆百数属久病家居有黄门赵
海被酒造其第求见因出药数丸谓俶曰此颇疗目
疾愿王即饵之俶即饵焉既去家人皆惶骇不测俶
曰此但醉耳又何疑哉后数日上闻大惊捕海系狱
决杖流海岛初俶为胡进思所立废其兄倧徙越州
资给丰厚进思屡请除之恐为后患俶泣曰若杀吾
兄吾终不忍汝欲行其志吾当退避贤路进思惭而
退俶虑进思害倧遣亲将薛温为倧守卫戒之曰委
汝以保全废王苟有非常汝当以死扞之温至越旬
余有二卒夜持刃逾垣入倧阖户拒之呼声达于外
温领徒而入毙二卒于庭中乃进思之所遣也进思
因忧惧疽发背卒后左右屡有以倧为言俶终拒之
倧居越州二十余年卒俶自建隆以来贡奉不绝及
用兵江左所贡数十倍先是镠与战士多赐己姓后
俶归朝皆称同宗淳化三年诏令复本姓又浙中刘
氏避镠讳改为金氏亦令还故景德中有司请以礼
贤宅为司天监真宗以先朝所赐不许大中祥符八
年子惟演等复表上之诏赐钱五万贯仍各赐第一
区子惟浚惟治惟演惟灏惟溍惟济惟渲至韶州团
练使惟灏贺州团练使惟溍至左龙武将军奖州刺
史惟演自有传
  钱惟浚
按宋史吴越世家惟浚字禹川俶嫡子也裁数岁俶
表授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大使检校太保钤辖两
浙管内土客诸军事建隆元年加检校太傅三年领
建武军节度干德初加检校太尉是年冬来朝因侍
祀南郊六年复来朝侍郊祀命兵部员外郎知制诰
卢多逊迎劳之开宝二年授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
西道观察处置两浙制置营田发运等使未几来朝
太祖召宴苑中令黄门奏萧韶乐与诸王同席而坐
赐白玉带珠缀衣水晶鞍勒御马赐赉巨万计月余
遣归辞日又赐袭衣玉带金鞍勒马四年又来朝因
侍祀南郊宠待殊等及大兵征金陵惟浚从父下毗
陵以功加平章事九年随俶入朝俶先归留惟浚扈
从郊祀西洛太宗即位加兼侍中太平兴国二年丁
母妃孙氏忧起复加镇东大将军右金吾卫大将军
员外置同正俶将入朝惟浚先奉方物来贡诏户部
郎中侯涉至泗州迎劳之赐赉无算并增其食邑三
年随俶来朝俶尽献浙右之地改封淮海国王徙惟
浚淮南节度是冬郊祀恩加检校太师从平太原及
从征幽蓟又从幸大名雍熙元年郊祀改山南东道
节度四年徙镇安州惟浚虽再移镇常留京师端拱
初籍田封萧国公俄俶薨起复加兼中书令惟浚与
俶诸子共进钱金绫罗犀玉带笏犀角象牙丁香金
玉马脑鞍勒金玉珠翠首饰乐器博具器皿什物马
橐&#牛驴车凡数十万计俶妻俞氏又进金银十余
万犀二十株通犀&#犀玉带二十二条水晶佛像十
二事惟浚又进女乐十人上不纳各赐锦彩三十段
遣还之淳化初杭州以钱氏家庙所藏梁唐以来累
朝所赐玉册竹册各三副铁券一来上上悉以赐惟
浚明年春得疾暴卒年三十七废朝二日追封邠王
谥安僖中使典丧事子守吉守让守吉至西京作坊
使守让字希仲以荫累迁供备库使天禧四年录诸
国之后加领荣州刺史改东染院使卒守让颇勤学
为文章退居多闭关读书屡献歌颂真宗优诏褒奖
有集二十卷子恕娶曹王元偁女长安县主
  钱惟治
按宋史吴越世家惟治字和世废王倧之长子倧初
迁于越而惟治生俶爱之养为己子幼好读书八岁
授两浙牙内诸军指挥使判军粮营田事又改德化
军使迁检校太保台州团练使干德四年四月制授
宁远军节度检校太傅仍兼衙职与惟浚节旄同日
而至国人荣之王师讨江南惟治从俶率兵下常州
策勋改奉国军节度俶入朝命惟治权发遣军国事
俶还令奉币入贡抚谕命赐甚厚惟治又献涂金银
香狮子香鹿凤鹤孔雀宝装髹合扣金磁器万事吴
缭绫千匹辞日赐袭衣玉带涂金鞍勒马金银器缯
彩逾万计太宗嗣位进检校太尉太平兴国三年俶
再入觐又权国事一夕&#中火惟治率兵临高下视
令亲信十数辈仗剑申令敢后顾者斩顷之火息妻
族有隶帐下者恃亲犯法惟治命杖背于府门俶既
纳土朝廷命考功郎中范旻知杭州惟治奉兵民图
籍帑廪管钥授旻与其弟惟渲惟灏归朝次近郊遣
内侍护诸司供帐迎劳至京师即日召对长春殿赐
衣服金带鞍勒马器币改领镇国军节度五年八月
车驾幸俶第召见惟治赐白金万两惟治善草隶尤
好二王书尝曰心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
家藏书帖图书甚众太宗知之尝谓近臣曰钱俶儿
侄多工草书因命翰林书学贺丕显诣其第遍取视
之曰诸钱皆效浙僧亚栖之迹故笔力软弱独惟治
为工耳惟治尝以锺繇王羲之唐元宗墨迹凡七轴
为献优诏褒答雍熙三年大出师征幽州命惟治知
真定军府兼兵马都部署前一日曲宴内殿惟治献
诗帝览之悦酒半遣小黄门密谕北面之寄至则训
兵享士颇勤政务设厨馔于城门以待使传初惟浚
虽俶嫡嗣然俶以其放荡无检故器惟治再俾权国
务尝一夕俶暴疾孙妃悉敛符钥付惟治后惟浚知
之甚恚恨洎入朝惟浚止奉朝请而委惟治藩任焉
俶薨召还起复检校太师移病就第百日有司请罢
奉特诏续给累上表请罢节镇优诏不许惟治既病
心恍惚家事不肃咸平初僮奴以奸私杀人于庭事
连闺阃真宗为停按鞫止授监门卫上将军其子驾
部员外郎丕责授郢州团练副使晚年颇贫匮景德
中其弟惟演献文上对宰相称其公王之后能苦心
翰墨令记其名因曰钱氏继世忠顺子孙可念如闻
惟治颇贫乏尤可轸恻特转右武卫上将军月给奉
十万累加左骁卫上将军左神武统军大中祥符七
年七月卒年六十六赠太师初有司援统军陈承昭
孟班例当赠东宫保傅上以俶奉土归国优其赠典
又闻群臣家贫乏者不欲官给丧事为罢诏葬录其
四子官及外弟子婿亲校并甄擢之惟治好学聚图
书万余卷多异本慕皮陆为诗有十卷书迹多为人
藏秘晚年虽病废犹或挥翰真宗尝语惟演曰朕知
惟治工书然以疾不欲遣使往取卿为求数幅进来
翌日写圣制诗数十章以献赐白金千两初镇四明
尝梦神人披甲自称西岳神谓惟治曰公面有阙文
即捧土培之后领华州节钺三十年子丕字简之幼
好学雍熙中俶上言欲求举进士太宗以其世家子
特召试内署授秘书丞赐金紫累迁驾部郎中尝知
新淦县又知衡州惟治卒以将作少监起复俄为三
司户部判官卒于光禄少卿
  孟元&#
按宋史西蜀世家孟昶子元&#字遵圣幼聪悟善隶
书年十四僭封秦王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判六军诸
卫事尝自书姚崇口箴刻诸石昶赐以银器锦彩广
政二十一年领武德军节度二十四年加兼侍中二
十五年立为皇太子宋师将至以元&#为元帅精卒
万余旌旗用文&#以锦绸其杠是日微雨元&#虑沾
湿令解去俄雨止复&#之旌帜数千皆倒系杠上识
者异之及闻剑门陷遂奔东川数日弃军遁归入朝
与昶同日宣制检校太尉泰宁军节度昶卒赐元&#
羊五百口酒五百壶元&#献马二百匹白玉水晶鞍
勒副之移镇贝州在镇十余年亦有治迹太平兴国
初移镇定州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四年从平太原
就命为镇州驻泊兵马钤辖又从征幽州率所部攻
城之西面会班师遣与军器库使药可琼深州刺史
念金&#左龙武将军赵延进殿前都虞候崔翰四方
馆使梁回翰林使杜彦圭帅兵帅兵归屯定州俄契
丹入寇元&#与诸将校破之徐河以功封滕国公入
为左龙武军统军判右金吾卫仗未几知滑州淳化
初病求换濒淮一小郡养疾移知滁州卒年五十五
赠侍中初元&#在贝州凡民输税者皆令出算规
其余羡以备留使之用人烦苦之景德中都官员外
郎孔揆使河北表论其事诏除之有子十五人隆记
隆诂隆说隆诠并进士及第
  李从誧
按宋史南唐世家李煜弟从誧本名从谦伪封吉王
后降封谔国公随煜归朝为右领军卫大将军迁右
龙武大将历知随复成三州上表改名淳化五年上
言贫不能自给求外任以本官充武胜军行军司马
月给奉钱三万子仲偃大中祥符八年举进士

 勋爵部艺文一
  十八侯铭        后汉班固
  酇侯萧何
&#&#相国弘策不追御国维纲秉统枢机文昌四友
汉有萧何序功第一受封于酇
  将军舞阳侯樊哙
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兴汉破楚
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
  将军留侯张良
赫赫将军受兵黄石规图胜负不出帷幄令惠瞻仰
安全正朔国师是封光荣旧宅
  太尉绛侯周勃
懿懿太尉惇厚朴诚辅翼受命应节御营历位卿相
土国兼并见危致命社稷以宁
  将军平阳侯曹参
蹇蹇相国允忠克诚临危处险安而匡倾兴代之际
济主立名身履国土秉御干桢
  丞相户牖侯陈平
洋洋丞相势谲师旅扰攘楚魏为汉谋主六奇解厄
扬名于后
  南宫侯张敖
堂堂张敖耳之遗萌以诚佐国序迹建忠功成德立
袭封南宫垂号万春永保无疆
  卫尉曲阳侯郦商
衍衍卫尉德行循规遭兄食其陨殁于齐横耻愧景
刎颈自献金紫褒表万世不&#
  将军颍阳侯灌婴
煌煌将军辅汉久长威震吕氏奸恶不扬寇攘殄尽
躬迎代王功显帝室万世益章
  将军汝阴侯夏婴
斌斌将军鹰武是扬内康王室外镇四方诸夏乂安
流及要荒声骋海内苗嗣纪功
  将军阳陵侯傅宽
休休将军如虎如罴御师勒陈破敌以威灵金曜楚
火流乌飞将命仗节功绩永垂
  将军信武侯靳歙
斤斤将军忠信孔雅出身六师十二匹旅折冲扞难
遂宁天下金龟章德建号传后
  丞相安国侯王陵
明明丞相天赋挺直刚德正行不枉不曲功业成着
荣显食邑距吕奉主昭然不惑
  将军襄平侯韩信
桓桓将军辅主克征奉使全璧身诎项营序功差德
履让以平转北而游云中以倾
  将军棘津侯陈武
岩岩将军带武佩威御雄乘险难困不违仇灭主定
四海是桢功成食土德被遐迩
  曲成侯虫达
晏晏曲成舆从龙腾安危从主赤曜以升赫赫皇皇
道弥光明惟德御国流及后萌
  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
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赵距吕志安君身征诣行所
如意不全天秩邑土勋乃永存
  将军青阳侯王吸
邑邑将军育养烝徒建谋正直行不匿邪入军讨敌
顶定天都佩雀双印百里为家
  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     蔡邕
诏制左中郎将蔡邕今封邕陈留雍丘高阳乡侯下
印绶符策假限食五百户岁五十万谷臣稽首受诏
怔营喜惧精魄播超恍惚如梦不敢自信臣伏惟糠
&#小生学术虚浅少窃方正长历宰府备数典城着
作东观无状取罪捐弃朔野蒙恩徙还退伏畎亩复
阶朝谒进察宪台遂充机密令守巴郡还备侍中车
驾西还执鞭跨马及看轮毂升舆下轸扶接圣躬既
至旧京出备郎将中外所疑对越省闼群臣之中特
见褒异讫无鸡犬鸣吠之用常以汗墨愧负恩宠诚
不意悟猥与公卿以下录功受赏命服金紫爵至通
侯非臣草莱功劳微薄所当被蒙臣十四世祖肥如
侯佐命高祖以受爵赏统嗣旷绝除在匹庶臣孑遗
苗裔复蒙显封前功轻重不侔惭惶累息无心怡宁
唐虞之朝犹美三让臣者何人受而不让臣不胜战
悼怵惕诣阙拜章上所假高阳侯印绶符策伏受罪
诛臣得微劳被受爵邑光宠荣华耀熠祖祢非臣小
族陋宗器量褊狭所能堪胜非臣力用勤劳有所当
受诚无安宁甘悦之情国宪上行下不敢逆苟顺恩
旨退省金龟紫绂之饰非臣容体所当服佩中读符
策诰戒之诏非臣才量所能祗奉历日弥久震惧益
甚臣闻高祖受命元功翊德者与共天下爵土故曰
使黄河若带太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夫山河
至大犹谓之小重功轻赏如此其至也是以战攻之
事大有陷坚破敌斩将搴旗之功小有馘截首级履
伤涉血之难勤苦军旅连年累岁首如蓬葆体如漆
干劳瘁辛苦如此其重也以受爵土谁曰不宜今者
圣朝迁都应顺天人奔走之役臣仆职分宜然臣事
轻葭莩功薄蝉翼恐史官录书臣等在功臣之列陷
恩泽之科垂名后叶作戒末嗣非本朝之德政御臣
之长策臣是以宵寝晨兴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
息吸且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鼯鼠饮河不过满腹小
人之情求足而已臣不胜大愿
  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    前人
臣忝自参省资非哲人藩屏之用器非殿邦佐君之
才忧心灼&#耳目昏瞀忪蒙蔽罔累息屏气臣闻稷
契之俦以德受命功德靡堪让所不如昔之范丐不
忘礼让其下化之春秋釆焉臣虽小丑不足勖励以
蹑高踪以诗人斯亡之戒观见符策君国之诲两印
双绂并在鞶带至德元功器量弘大犹且踧踖无心
宁止况臣蝼蚁无功德而散怠葺阘何以居之且晏
婴辞邯殿之邑张良辞三万之户书籍纪之以为异
美夫人君无弄戏之言宪法有诬罔之劾臣不敢违
戾饰虚以距上旨疑确之诚与神明通谨奉章诣阙
顿首敢固以请息伏惟留省
  加魏公曹操九锡文     三国志
建安十八年夏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
节策命公为魏公曰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
迁于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之祀社稷无位
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
之命将坠于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曰惟祖
惟父股肱先王其孰能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
保乂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
其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臣释位以谋王
室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于本朝也后及黄
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剪之以宁东
夏此又君之功也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君则致讨克
黜其难遂迁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
地鬼神于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袁术僭逆肆于淮
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蕲阳之役桥蕤授首棱威南
迈术以陨溃此又君之功也回戈东征吕布就戮乘
辕将返张杨殂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
也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当
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
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俾
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济师洪河拓定四
州袁谭高干咸枭其首海盗奔迸黑山顺轨此又君
之功也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
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刘表背诞不供贡
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
之功也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
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境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
也鲜卑丁零重译而至单于白屋请吏率职此又君
之功也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之以明德班叙海内宣
&#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怀慝敦
崇帝族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虽伊尹格于
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朕闻先王&#建明
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
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不静惩难念功
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
于穆陵北至于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祚太师
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
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
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坏繄二国是赖今君称丕显
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导扬弘烈绥爰九域莫不率
俾功高于伊周而赏卑于齐晋朕甚恧焉朕以眇眇
之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非君攸济
朕无任焉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
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锡君元
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昔在周室毕公毛
公入为卿佐周邵师保出为二伯外内之任君实宜
之其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又加君九锡其敬听朕
命以君经纬礼律为民轨仪使安职业无或迁志是
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元牡二驷君劝分务本穑人
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是用锡君冕之服赤舄
副焉君敦尚谦让俾民兴行少长有礼上下咸和是
用锡君轩县之乐六佾之舞君翼宣风化爰发四方
远人革面华夏充实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研其明
哲思帝所难官才任贤群善必举是用锡君纳陛以
登君秉国之钧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是用
锡君虎贲之士三百人君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
干纪莫不诛殛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龙骧虎视旁
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
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
诚感于朕思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魏国置
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往钦哉
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
高祖之休命
  魏诸臣劝进书


    同前
 魏书载公令曰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
 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刱定王业其
 功至大吾何可比之前后三让于是中军师王凌
 谢亭侯荀攸前军师东武亭侯锺繇左军师凉茂
 右军师毛玠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建武将军清
 苑亭侯刘若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惇扬武将军
 都亭侯王忠奋威将军乐乡侯刘展建忠将军昌
 乡亭侯鲜于辅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程昱大中大
 夫都乡侯贾翊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都亭侯
 薛洪南乡亭侯董蒙关内侯王粲傅巽祭酒王选
 袁涣王朗张承任藩杜袭中护军国明亭侯曹洪
 中领军万岁亭侯韩浩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
 仁领护军将军王图长史万潜谢奂袁霸等劝进
 曰
自古三代胙臣以土受命中兴封秩辅佐皆所以褒
功赏德为国藩卫也往者天下崩乱群凶豪起颠越
跋扈之险不可忍言明公奋身出命以徇其难诛二
袁篡盗之逆灭黄巾贼乱之类殄夷首逆芟拨荒秽
沐浴霜露二十余年书契以来未有若此功者昔周
公承文武之迹受已成之业高枕墨笔拱揖群后商
奄之勤不过二年吕望因三分有二之形据八百诸
侯之势暂把旄钺一时指麾然皆大启土宇跨州兼
国周公八子&#为侯伯白牡骍刚郊祀天地典策备
物拟则王室荣章宠盛如此之弘也逮至汉兴佐命
之臣张耳吴芮其功至薄亦连城开地南面称孤此
皆明君达主行之于上贤臣圣宰受之于下三代令
典汉帝明制今比劳则周吕逸计功则张吴微论制
则齐鲁重言地则长沙多然则魏国之封九锡之荣
况于旧赏犹怀玉而被褐也且列侯诸将幸攀龙骥
得窃微劳佩紫怀黄盖以百数亦将因此传之万世
而明公独辞赏于上将使其下怀不自安上违圣朝
欢心下失冠带至望忘辅弼之大业信匹夫之细行
攸等所大惧也
  魏诸臣再劝进书


   同前
 公敕外为章但受魏郡攸等复曰
伏见魏国初封圣朝发虑稽谋群寮然后策命而明
公久违上指不即大礼今既虔奉诏命副顺众望又
欲辞多当少让九受一是犹汉朝之赏不行而攸等
之请未许也昔齐鲁之封奄有东海疆域井赋四百
万家基隆业广易以立功故能成翼戴之勋立一匡
之绩今魏国虽有十郡之名犹减于曲阜计其户数
不能参半以藩卫王室立垣树屏犹未足也且圣上
览亡秦无辅之祸惩曩日震荡之艰托建忠贤废坠
是为愿明公恭承帝命无或拒违
  魏公谢封十郡加九锡书    同前
臣蒙先帝厚恩致位郎署受性疲怠意望毕足非敢
希望高位庶几显达会董卓作乱义当死难故敢奋
身出命摧锋率众遂值千载之运奉役日下当二袁
炎沸侵侮之际陛下与臣寒心同忧顾瞻京师进受
猛敌常恐君臣俱陷虎口诚不自意能全首领赖祖
宗灵佑丑类夷灭得使微臣窃名其间陛下加恩授
以上相封爵宠禄丰大弘厚生平之愿实不望也口
与心计幸且待罪保持列侯遗付子孙自托圣世永
无忧责不意陛下乃发盛意开国备锡以贶愚臣地
比齐鲁礼同藩王非臣无功所宜膺据归情上闻不
蒙听许严诏切至诚使臣心俯仰逼迫伏自惟省列
在大臣命制王室身非己有岂敢自私遂其愚意亦
将黜退令就初服今奉疆土备数藩翰非敢远期虑
有后世至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报塞厚恩天
威在颜悚惧受诏
  让费亭侯表        魏武帝
臣伏读前后策命既录臣庸才微功乃复追述先臣
幽赞显扬见得思义屏营怖惧未知首领所当所授
故古人忠臣或有连城而不辞或有一邑而违命所
以然者欲必正其名也又礼制诸侯国土已绝子孙
有功者当更受封不得增袭其有所增者谓国未绝
也或有所袭者谓先祖功大也数未极无故断绝故
追绍之也臣自三省先臣虽有扶辇微劳不应受爵
岂逮臣三叶若录臣关东微功皆宗祖之灵佑陛下
之圣德岂臣愚陋所能克堪
  又让封表          同前
臣诛除暴逆克定二州四方来贡以为臣之功萧相
国以关中之劳一门受封邓禹以河北之勤连城食
邑考功效实非臣之勋臣祖父中常侍侯时但从辇
扶翼左右既非首谋又不奋戟&#受封爵暨臣三叶
臣闻易豫卦曰利建侯行师有功乃当进立以为诸
侯也又讼卦六三曰食旧德或从王事谓先祖有大
德若从王事有功者子孙乃得食其禄也伏惟陛下
垂乾坤之仁降云雨之润远录先臣扶掖之节采臣
在戎犬马之用优策褒崇光曜显重非臣尪顽所能
克堪
  让增封武平侯表       同前
伏自三省姿质顽素材志鄙下进无匡辅之功退有
拾遗之美虽有犬马微劳非独臣力皆由部曲将校
之助陛下前追念先臣微功使臣续袭爵土祖考蒙
先照之荣臣受不赀之分未有丝发以自报效昔齐
侯欲更晏婴之宅婴曰臣之先容焉臣不足以继之
卒违公命以成私志臣自顾省不克负荷食旧为幸
虽上德在弘下有因割臣三叶累宠皆统极位义在
殒越岂敢饰辞
  让增封表          同前
无非常之功而受非常之福是用忧结比章归闻天
慈无已未即听许臣虽不敏犹知让不过三所以仍
布腹心至于四五上欲陛下爵不失实下为臣身免
于苟取
  让九锡表          同前
臣功小德薄忝宠已过进爵益土非臣所宜九锡大
礼臣所不称惶悸怔营心如炎灼归情写实冀蒙听
省不悟陛下复诏褒诱喻以伊周未见哀许臣闻事
君之道犯而勿欺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
殒无从加臣待罪上相民所具瞻而自过谬其谓臣

  谢袭费亭侯表        同前
不悟陛下乃寻臣祖父厕豫功臣克定寇逆援立孝
顺皇帝谓操不忘获封茅土圣恩明发远念桑梓曰
以臣为忠孝之苗不复量臣才之丰否既勉袭爵邑
忝厥祖考复宠上将鈇钺之任兼领大州万里之宪
内比鼎臣外参二伯身荷兼绂之荣本枝赖无穷之
祚也昔大彭辅殷昆吾翼夏功成事就乃备爵锡臣
束修无称统御无绩比荷殊宠策命褒绩未盈一时
三命交至双金重紫显以方任虽不识义庶知所尤
  请封荀彧为万岁亭侯表    同前
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
国勋是故曲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士先于本阳
珍策重计古今所尚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
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
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
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
左右机近忠恪祇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
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请增封荀彧表        同前
昔袁绍侵入郊甸战于官渡时兵少粮尽图欲还许
书与彧议彧不听臣建宜住之便恢进讨之规更起
臣心易其愚虑遂摧大逆覆取其众此彧睹胜败之
机略不世出也及绍破败臣粮亦尽以为河北未易
图也欲南讨刘表彧复止臣陈其得失臣用反&#遂
吞凶族克平四州向使臣退于官渡绍必鼓行而前
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后若南征委弃兖豫利既
难要将失本据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谋殊
功异臣所不及也是以先帝贵指踪之功薄搏获之
赏古人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捷前所赏录未副彧
巍巍之勋乞重平议酬其户邑
  议田畴让封教        同前
昔夷齐弃爵而讥武王可谓愚暗孔子犹以为求仁
得仁畴之所守虽不合道但欲清高耳使天下悉如
畴志即墨翟兼爱尚同之事而老聃使民结绳之道
也外议虽善为复使令司隶以决之
  封功臣令          同前
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
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
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

  枣祗子处中封爵令      同前
故陈留太守枣祗天性忠能始共举义兵周旋征讨
后袁绍在冀州亦贪祗欲得之祗深附托于孤使领
东阿令吕布之乱兖州皆叛惟范东阿完在由祗以
兵据城之力也后大军粮乏得东阿以继祗之功也
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
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施行后祗白以为僦牛输谷
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大不便反复来说孤犹以
为当如故大收不可复改易祗犹执之孤不知所从
使与荀令君议之时故军祭酒侯声云科取官牛为
官田计如祗议于官便于客不便声怀此云云以疑
令君祗犹自信据计画还白执分田之术孤乃然之
使为屯田都尉施设田业其时岁则大收后遂因此
大田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以隆王室祗兴
其功不幸早没追赠以郡犹未副之今重思之祗宜
受封稽留至今孤之过也祗子处中宜加封爵以祀
祗为不朽之事
  与荀彧书          同前
 太祖录彧前后功表封彧万岁亭侯彧固辞无野
 战之劳太祖与彧书彧乃受
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
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夫功未
必皆野战也愿君勿让
  报荀彧书          同前
 初太祖与袁绍相拒兵少粮尽图欲还许及绍破
 败以河北未易图欲南征刘表彧并谏止因表上
 二策复增彧邑千户彧深辞让太祖以书报之
君之策谋非但所表二事而已前后谦冲欲慕鲁连
先王乎此圣人达节者所不也昔介子推有言窃
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君密谋安众光显于孤者以百
数乎以二事相还而复辞之何取谦亮之多耶
  策孙权九锡文       魏文帝
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威
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启
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
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
后王之元龟也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
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
深睹历数达见废兴远遣行人浮于潜汉望风影附
抗疏称藩兼纳纤絺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
忠肃内发款诚外昭信着金石义盖山河朕甚嘉焉
今封君为吴王使使持节太常高平侯贞授君玺绶
第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
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锡君青土苴以
白茅对扬朕命以尹东夏其上故骠骑将军南昌侯
印绶符策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绥安东
南纲纪江外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
辂各一元牡二驷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锡君
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是用锡
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
以居君运其才谋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
忠勇&#奋清除奸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振
威陵迈宣力荆南枭灭凶丑&#人斯得是用锡君鈇
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是用锡君彤弓一彤
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肃为基恭勤为德是用
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钦哉敬副训典以服朕命
以勖相我国家永终尔显烈
  册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    同前
盖河洛写天意符谶述圣心昭晰着明与天谈也故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孙将军归心国朝忠
亮之节同功佐命而其子当为魏将军着在图谶犹
汉光武受命李氏为辅王梁孙咸并见符纬也斯乃
皇天启佑大魏永令孙氏仍世为佐其以登为东中
郎将封县侯万户昔周嘉公旦祚流七汉礼萧何
一门十侯今孙将军亦当如斯若夫长平之荣安丰
之宠方斯蔑如
  爵论            王粲
依律有夺爵之法此谓古者爵行之时民赐爵则喜
夺爵则惧故可以夺赐而法也今爵事废矣民不知
爵者何也夺之民亦不惧赐之民亦不喜是空设文
书而无用也今诚循爵则上下不失实而功劳者劝
得古之道合汉之法以货财为赏者不可供以复除
为赏者租税损减以爵为赏者民劝而费省故古人
重爵也
  又             前人
爵自一级转登十级而为列侯譬犹秩自百石转迁
而至于公也而近世赏人皆不由算级从无爵封为
列侯原其所以爵废古也司马法曰赏不逾时欲民
速观为善之利也近世爵废人有小功无以赏也乃
积累焉颁事足乃封侯非所以速为而及时也上观
古比高祖功臣白起卫鞅皆稍爵为五大夫客卿庶
长以至于侯非一顿而封也夫稍稍赐爵与功大小
相称而俱登既得其义且侯次有绪使慕进者逐之
不倦矣
  为郑冲劝晋王笺       阮籍
冲等死罪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冲等眷眷
实有愚心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
来矣昔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耳一佐成汤遂荷阿衡
之号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泽曲阜奄有
龟蒙吕尚磻溪之渔者耳一朝指麾乃封营丘自是
以来功薄而赏厚者不可胜数然贤哲之士犹以为
美谈况今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
天下朝无阙政人无谤言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
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羌戎东驰回首内向东诛
叛逆全军独&#禽阖闾之将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
威加南海名摄三越宇内康宁苛慝不作是以殊俗
畏威东夷献舞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开国
光宅显兹太原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
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土嘉祚巍巍如此内外协同
靡靡违由斯征伐则可朝服济江扫除吴会西塞
江源望祀岷山回戈弭节以麾天下远无不服迩无
不肃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
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岂不盛乎至公
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哉冲等不通大体
敢以陈闻
  加公孙渊九锡诏      吴大帝
故魏使持节车骑将军辽东太守平乐侯天地失序
皇极不建元恶大憝作害于民海内分崩群生堙灭
虽周余民靡有孑遗方之今日乱有甚焉朕受历
数君临万国夙夜战战念在弭难若涉渊冰罔知攸
济是以把旄杖钺剪除凶虐自东徂西靡遑宁处苟
力所及民无灾害虽贼虏遗种未伏辜诛犹系囚枯
木待时而毙惟将军天姿特达兼包文武观时睹变
审于去就逾越险阻显致赤心肇建大计为天下先
元勋巨绩侔于古人虽昔窦融背弃陇右卒占西河
以定光武休名美实岂复是过钦嘉雅尚朕实欣之
自古圣帝明王建化垂统以爵褒德以禄报功功大
者禄厚德盛者礼崇故周公有夹辅之劳太师有鹰
扬之功&#启土宇兼受备物今将军规万年之计建
不世之略绝僭逆之虏顺天人之肃济成洪业功无
与比齐鲁之事奚足言哉诗不云乎无言不雠无德
不报今以幽青二州十七郡七十县封君为燕王使
持节守太常张弥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
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元土苴以白茅爰契尔
龟用锡&#社方有戎事典统兵马以大将军曲盖麾
幢督幽州青州牧辽东太守如故今加君九锡其敬
听后命以君三世相承保绥一方宁集四郡训及异
俗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元牡二
驷君务在劝农啬人成功仓库盈积官民俱丰是用
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正化以德敬下以礼敦
义崇谦内外咸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
怀保边远远人回面莫不影附是用锡君朱户以居
君运其才略官方任贤显直措枉群善必举是用锡
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戎马整齐威震遐方纠虔天刑
彰厥有罪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
外禽讨逆节折冲掩难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
弓十玈矢千君忠勤有效温恭为德明允笃诚感于
朕心是用锡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钦哉敬兹训典
寅亮天工相我国家永终尔休
  议遣王公之国对      晋荀勖
如诏准古方伯选才使军国各随方面为都督诚如
明旨至于割正封疆使亲疏不同诚为隹矣然分裂
旧土犹惧多所摇动必使人心忽扰思惟窃宜如前
若于事不得不时有所转封而不至分割土域有所
损夺者可随宜节度其五等体国经远实不成制度
然但虚名其于实事略与旧郡县乡亭无异若造次
改夺恐不能不以为恨今方了其大者以为五等可
须后裁度凡事虽有久而益善者若临时或有不解
亦不可忽
  与汝南王亮书        傅咸
 亮辅政为太宰欲取悦众论诛杨骏之功督将侯
 者千八十一人咸为御史中丞致书
咸以为太甲成王年在蒙幼故有伊周之事圣人且
犹不免疑况臣既不圣主非孺子而可以行伊周之
事乎上在谅暗听于冢宰而杨骏无状便作伊周自
为居天下之安所以至死其罪既不可胜亦是殿下
所见骏之见讨发自天聪孟观李肇与知密旨耳至
于论功当归&#于上观等已数千户县侯圣上以骏
死莫不欣悦故论功宁厚以叙其欢心此群下所宜
以实裁量而遂扇动东安封王孟李郡公余侯伯子
男既妄有加复又三等超迁此之熏赫震动天地自
古以来封赏未有若此者也无功而厚赏莫不乐国
有祸祸起当复有大功也人而乐祸其可极乎作此
者皆由东安公谓殿下至止当有以正之正之以道
众亦何所怒乎众之所怒在于不平耳而今皆更倍
论莫不失望咸之愚冗不惟失望而已窃以为忧又
封骏之时殿下在外实所不综今欲委重故令殿下
论功论功之事实未易可处莫若坐观得失有居正
之事宜也
  汉高祖功臣颂        陆机
相国酇文终侯沛萧何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太子
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楚
王淮阴韩信梁王昌邑彭越淮南王六黥布赵景王
大梁张耳韩王韩信燕王丰卢绾长沙文王吴芮荆
王刘贾太傅安国懿侯王陵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
相国舞阳侯沛樊哙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太
仆汝阴文侯沛夏侯婴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代
丞相阳陵景侯魏傅宽车骑将军信武肃侯靳歙大
行广野君高阳郦食其中郎建信侯齐刘敬大中大
夫楚陆贾太子太傅稷嗣君薛叔孙通魏无知护军
中尉随何新成三老董公辕生将军纪信御史大夫
沛周苛平国君侯公右三十一人与定天下安社稷
者也颂曰
茫茫宇宙上墋下黩波振四海尘飞五岳九服徘徊
三灵改卜赫矣高祖肇载天禄沉迹中乡飞名帝箓
庆云应辉皇阶授木龙兴泗滨虎啸丰谷彤云昼聚
素灵夜哭金精仍颓朱光以渥万邦宅心骏民效足
堂堂萧公玉迹是因绸缪睿后无竞惟人外济六师
内抚三秦拔奇夷难迈德振民体国垂制上穆下亲
名盖群后是谓宗臣平阳乐道在变则通爰元爰默
有此武功长驱河朔电击壤东协策淮阴亚迹萧公
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永言配命因心则灵穷神观化
望影揣情鬼无隐谋物无遁形武关是辟鸿门是宁
随难荥阳即谋下邑销印惎废推齐劝立运筹固陵
定策东袭三王从风五侯允集霸楚实丧皇汉凯入
怡颜高览弭翼凤戢托迹黄老辞世却粒曲逆宏达
好谋能深游精杳漠神迹是寻重元匪奥九地匪沉
伐谋先兆挤响于音奇谋六奋嘉虑四回规主以足
离项于怀格人乃谢楚翼实摧韩王窘执胡马洞开
迎文以谋哭高以哀灼灼淮阴灵武冠世策出无方
思入神契奋臂云兴腾迹虎噬凌险必夷推坚则脆
肇谋汉滨还定渭表京索既扼引师北讨济河夷魏
登山灭赵威亮火烈势逾风扫拾代如遗偃齐犹草
二州肃清四邦咸举乃眷北燕遂表东海克灭龙且
爰取其旅刘项悬命人谋是与念功惟德辞通绝楚
彭越观时弢迹匿光民具尔瞻翼尔鹰扬威凌楚域
质委汉王靖难河济即宫旧梁烈烈黥布耽耽其眄
名冠强楚锋犹骇电睹几蝉蜕悟主革面肇彼枭风
翻为我扇天命方辑王在东夏矫矫三雄至于垓下
元凶既夷宠禄来假保大全祚非德孰可谋之不臧
舍福取祸张耳之贤有声梁魏士也罔极自贻伊愧
俯思旧恩仰察五纬脱迹违难披榛来洎改策西秦
报辱北冀悴叶更辉枯条以肄王信韩孽宅土开疆
我图尔才越迁晋阳卢绾自微婉娈我皇跨功逾德
祚尔辉章人之贪祸宁为乱亡吴芮之王祚由梅鋗
功微势弱世载忠贤肃肃荆王董我三军我图四方
殷荐其勋庸亲作劳旧楚是分往践厥宇大启淮濆
安国违亲悠悠我思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剑
永言固之淑人君子实邦之基义形于色愤发于辞
主亡与亡永命是期绛侯质木多略寡言曾是忠勇
惟帝攸叹云骛灵丘景逸上兰平代禽豨奄有燕韩
宁乱以武毙吕以权涤秽紫宫征帝太原实惟太尉
刘宗以安挟功震主自古所难勋耀上代身终下藩
舞阳道迎延帝幽薮宣力王室匪惟厥武总于鸿门
披闼帝宇耸颜诮项掩泪寤主曲周之进于其哲兄
俾率尔徒从王于征振威龙蜕摅武墉城六师实因
克荼禽黥猗欤汝阴绰绰有裕戎轩肇迹荷策来附
马烦辔殆不释拥树皇储时乂平城有谋颍阴锐敏
屡为军锋奋戈东城禽项定功乘风藉响高步长江
收吴引淮光启于东阳陵之勋元帅是承信武薄代
扬节江陵夷王殄国俾乱作惩恢恢广野诞节令图
进谒嘉谋退守名都东规白马兆距飞狐即仓敖庾
据险三涂輶轩东践汉风载徂身死于齐非说之辜
我皇实念言祚尔孤建信委辂被褐献宝指明周汉
铨时论道移帝伊洛定都&#镐柔远镇迩实敬攸考
抑抑陆生知言之贯往制劲越来访皇汉附会平勃
夷凶剪乱所谓伊人邦家之彦百王之极旧章靡存
汉德虽朗朝仪则昏稷嗣制礼下肃上尊穆穆帝典
焕其盈门风晞三代宪流后昆无知睿敏独昭奇迹
察侔萧相贶同师锡随何辩达因资于敌纾汉披楚
维生是绩皤皤董叟谋我平阴三军缟素天下归心
袁生秀朗沉心善照汉&#南振楚威自挠大略渊回
元功响效邈哉惟人何识之妙纪信诳项轺轩是乘
摄斋赴节用死孰惩身与烟消名与风兴周苛慷慨
心若怀冰形可以暴志不可凌贞轨偕没亮迹双升
帝畴尔庸后嗣是膺天地虽顺王心有违怀亲望楚
永言长悲侯公伏轼皇媪来归是谓平国宠命有辉
震风过物清浊效响大人于兴利在攸往弘海者川
崇山惟壤韶濩错音衮龙比象明明众哲同济天网
剑宣其利鉴献其朗文武四充汉祚克广悠悠遐风
千载是仰

 勋爵部艺文二
  封豫章郡公加号诏


 宋傅亮
 义熙二年十月论匡复功封唱义谋主镇军将军
 刘裕为豫章郡公天子重申前令加侍中进号车
 骑将军固让三年二月天子遣太常葛籍授公策
有扈滔天夷羿乘衅乱节干纪实挠皇极贼臣桓元
怙宠肆逆乃摧倾华霍倒拔嵩岱五岳既夷六地易
所公命世英纵藏器待时因心资敬誓雪国耻慨愤
陵夷诚发宵寐既而岁月屡迁神器已远忠孝幽寄
实贯三灵尔乃介石胜机宣契毕举诉苍天以为正
挥义旅而一驱奔锋数百势烈激电百万不能抗限
制路日直植城遂使冲鲸溃流暴鳞奔汉庙胜远加
重氛载涤二仪廓清三光返照事遂永代功高开辟
理微称谓义感朕心若夫道为身济犹縻厥爵况乃
诚德俱深勋贯天人者乎是用建兹邦国永祚山河
言念载怀匪云足报往钦哉俾屏余一人长弼皇晋
流风垂祚晖烈无穷其降承嘉策对&#朕命
  封刘裕为宋公诏       前人
夫嵩岱配极则干道增辉藩岳作屏则帝王成务是
以夏殷资昆彭之伯有周倚齐晋之辅鉴诸前典仪
刑万代翼治扶危靡不繇此太尉公命世天纵齐圣
广渊明烛四方道光宇宙爰自

二字
初迪则投勤王
国妖蝥孔炽则功存社稷固以四维是荷万邦攸赖
者矣暨桓元僭逆倾荡四海公深秉大节灵武霆震
弘济朕躬再造王室每惟勋德铭于厥心遂北清海
岱南夷百越荆雍稽服庸岷顺轨&#黜方难式遏寇
虐及阿衡王猷班序内外仰兴绝风傍嗣逸业秉礼
以整俗遵王以垂训声教远被无思不洽爰暨木居
海处之酋被发雕题之长莫不忘其陋险九译来庭
此盖播诸徽策靡究其详者也曩者永嘉不纲诸夏
幅裂终古帝居沦胥戎卤永言园陵率土同慕公明
发遐慨抚机电征亲董侯伯棱威致讨旗旝首涂则
八表响震偏师先路则多垒云彻旧都载清五陵复
礼百城屈膝千落影从自篇籍所载生民以来勋德
懋功未有若此盛者也昔周吕佐睿圣之主因三分
之形把旄仗钺一时指麾皆大启疆宇跨州兼国其
在桓文方兹尤俭然亦显被宠章光锡殊品况乃独
绝百代顾邈前烈者哉朕每弘鉴古训思遵令图以
公深秉冲挹用阙大礼天人引领于兹六载况今禹
迹齐轨九隩同文司勋抗策普天增伫遂公高挹大
愆国章三灵眷属朕实祗藉便宜显达群望允崇盛
典其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
锡之礼加玺绶远游冠位在诸侯王上加相国绿綟

  进宋公为宋王        前人
朕闻先王之莅天下也上则大宝以尊德下则建侯
以褒功是以成勋告就文命有元圭之锡四海来王
姬旦飨龟蒙之封夫翼圣宣绩辅德弘猷礼穷元赏
宠章希世况&#保冲昧独运陶钧者哉朕以不德遭
家多难云雷作屯夷羿窃命失位京邑遂播蛮荆艰
难卑约制命凶丑相国宋公天纵睿圣命世应期诚
贯三灵大节宏发拯朕躬于巢幕回灵命于已崩固
已道穷北面晖格八表者矣及外积全国之勋内累
戡黎之伐芟夷强妖之始蕴崇奸猾之源显仁藏用
之道六府孔修之绩莫不云行雨施能事毕举谅已
方轨于三五不容于典策者焉自永嘉丧师&#踰十
纪五都分崩然正朔时暨唯三秦悬隔未之暂宾至
令羌虏袭乱淫虐三世资百二之易守恃函谷之可
关庙算韬略不谋之日久矣公命世抚运阐曜威灵
内研诸侯之虑外致上天之罚故能仓兕甫训则许
郑风偃征钺未指则瀍洛雾披俾旧阙元阳复集万
国之轸东京父老重睹司隶之章俾朕负扆高拱保
大洪烈是用远鉴前典延即群谋敬授殊锡光启疆
宇乘马之制有陋旧章徽称之美未穷上爵岂足以
显报懋功允塞民望藩辅王畿长辔六合者乎实以
公每秉谦德卑不可逾难进之道以宠为戚是故降
损盛制且有后命也自兹迄今洪勋弥卲棱威九河
魏赵底服回辕崤潼连城冰泮遂长驱灞浐悬旍龙
门逆虏姚泓系颈就擒百稔梗秽涤于崇朝祖宗遗
愤雪于一旦远涉禹迹方行天下至于海外罔有不
服功固万世其宁惟永岂金石雅颂所能赞扬实可
以告于神明勒铭嵩岱者已朕又闻之周道方远则
鸑鷟鸣岐二南播德则麟驺呈瑞自公大号初发爰
暨告成灵祥炳焕不可胜纪岂伊素雉远至嘉禾近
归而已哉朕每仰鉴元应俯察人谋进惟道勋退惟
国典岂得遂公冲挹而久蕴盛策便宜敬行大礼允
副幽显之望其进宋公爵为王以徐州之海陵东安
北琅邪北东菀北东海北谯北梁豫州之汝南北颍
川北南顿凡十郡益宋国其相国扬州牧领征西将
军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
  宋公九锡策文        前人
朕以寡昧仰缵洪基夷羿乘衅荡覆王室越在南鄙
迁于九江宗祀绝飨人神无位提挈群凶寄命江浒
则我祖宗之业奄堕于地七百之祚剪焉既倾若陟
渊海罔知攸济天未绝晋诞育英辅振厥弛维再造
区兴亡继绝俾昏作明元勋至德朕实赖焉今将
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乃者桓元肆僭滔天泯夏拔
本塞源倾倒六位庶僚俯首四方莫恤公精贯朝日
气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复皇邑奉帝歆神
此公之节始于勤王者也授律群后溯流长骛薄伐
峥嵘献捷南郢大憝折首群逆毕夷三光旋采旧物
反正此又公之功也出藩入辅弘兹保弼阜财利用
繁殖生民编户岁滋疆宇日启导德明刑四境有截
此又公之功也鲜卑负众僭盗三齐狼噬冀青虔刘
沂岱介恃遐阻仍为边毒公搜乘秣驷敻入远疆冲
橹四临万雉俱溃窃号之虏显戮司寇拓土三千申
威龙漠此又公之功也卢循妖凶伺隙五岭乘虚肆
逆侵覆江豫旍拂寰内矢及王城朝野丧沮莫有固
志家献徙卜之计国议迁都之规公乘辕南济义形
于色嶷然内湛视险若夷掳略运奇英谟不世狡寇
穷&#丧旗宵遁俾我畿甸拯于将坠此又公之功也
追奔逐北扬旍江濆偏旅浮海指日遄至番禺之功
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鱼溃鸟散元凶远迸传首万里
海南肃清荒服来款此又公之功也刘毅叛涣负衅
西夏凌上罔主志肆奸暴附丽协党扇荡王畿公御
轨以刑消之不日苍兕电溯神兵风扫罪人斯得荆
衡清晏此又公之功也谯纵怙乱寇窃一隅王化阻
阂三巴沦溺公指命偏师授以良图凌波浮湍致届
井络僭竖伏锧梁岷革偃此又公之功也马休鲁宗
阻兵内侮驱率二方连旗称乱公投袂星言研其上
略江津之师势逾风电回&#沔川实繁震慑二叛奔
迸荆雍来苏元泽浸育温风潜被此又公之功也永
嘉不竞四夷擅华五都幅裂山陵幽辱祖宗怀没世
之愤遗氓有匪风之思公远齐伊宰纳隍之仁近同
小白灭亡之耻鞠旅陈师赫然大号分命群帅北徇
司兖许郑风靡巩洛载清伪牧逆藩交臂请罪百年
榛秽一朝扫济此又公之功也公有康宇内之勋重
之以明德爰初发迹则奇谟冠古电击强妖则锋无
前对聿宁东畿大造黔首若乃草昧经纶化融于岁
计扶危静乱道固于苞桑辨方正位纳之轨度蠲削
烦苛较若画一淳风美化盈塞宇宙是以绝域献琛
遐夷纳贡王略所宣九服率从虽文命之东渐西被
咎繇之迈于种德何以尚兹朕闻先王之宰世也庸
勋尊贤建侯胙土褒以宠章崇其徽物所以协辅皇
家永隆藩屏故曲阜光启遂荒徐宅营丘表海四履
有闻其在襄王亦赖匡霸又命晋文备物光锡惟公
道冠前烈勋高振古而殊典未加朕甚懵焉今进授
相国以徐州之彭城沛兰陵下邳淮阳山阳广陵扬
州之高平鲁泰山十郡封公为宋公锡兹元土苴以
白茅爰定尔居用建&#社昔晋郑启藩入作卿士周
邵保傅出总二南内外之重公实兼之命使持节太
尉尚书左仆射晋宁县五等男湛授相国印绶宋公
玺绂使持节兼司空散骑常侍尚书阳遂乡侯泰授
宋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十左竹使符第一至第
十左相国位并不总礼绝朝班居常之名宜与事革
其相国总百揆去录尚书之号上送所假节侍中中
外都督太傅太尉印绶豫章公印策进扬州牧领征
西将军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公纪纲礼度万
国是式乘介蹈方罔有迁志是以锡公大辂戎辂各
一元牡二驷公抑末敦本务农重积采蘩实殷稼穑
惟阜是用锡公冕之服赤舄副焉公闲邪纳正移
风改俗陶钧品物如乐之和是用锡公轩悬之乐六
佾之舞公宣&#王化导扬休风华夷企踵远人胥萃
是用锡公朱户以居公官方任能网罗幽滞九皋辞
野髦士盈朝是用锡公纳陛以登公当轴处中率下
以义式遏寇雠清除苛慝是用锡公虎贲之士三百
人公明罚恤刑庶狱详允放命干纪罔有攸纵是用
锡公鈇钺各一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纮括囊四海折
冲无外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公
温恭孝思致虔禋祀忠肃之志仪刑万方是用锡公
秬鬯一卣圭瓒副焉宋国置丞相以下一遵旧仪钦
哉其祗服往命茂对天休简恤庶邦敬敷显德以终
我高祖之嘉命
  与沈林子书


     前人
 高祖践阼封林子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固辞不
 许亮与林子书
班爵酬勋历代常典封赏之发简自帝心主上委寄
之怀实参休否诚心所期同国荣戚政复是卿诸人
共弘建内外耳足下虽存挹退岂得独为君子耶
  谢封康乐侯表       谢灵运
昔强氐暴虐恃僭历纪既噬五都志吞六合遂陷没
河倾覆南汉凌藉纪郢跨越淮泗于时策画惟疑地
险已谢咸&#君臣同泯有生无余亡祖奉国威灵董
符戎重尽心所事&#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逮
至臣身值遭泰路日月改晖荣落代运输税唐化生
幸无已不悟天道下济鸿钧曲成乃眷遐绩式是兴
征分虎纽龟复显茅土鸣玉拖绂班景元勋泽洽往
德恩覃来裔永惟先踪远感崩结岂臣弱所当忝
承臣闻至公无私甄善则一皇恩远被残代可侔是
以信陵之贤简在高祖之心望诸之道复获隆汉之
封观史叹古钦兹盛美岂谓荣渥近沾微躬倾宗殒
元心识其会酬恩答厚罔知所由
  谢子竣封建城侯表     颜延之
伏见策书降锡息竣开国建城县侯爵逾三等户越
兼千生邀洪礼身茂盛世阖宗革听尽室改观诚惭
末品误参其泰臣闻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忠教善信
臣实负其前诰能仕志政竣固暗于明试徒以数遇
会昌消忧启圣幸与灵祚福德共从义勋分赏执珪
登朝析金受邑庆重虑愆恩往惧积非臣髦蔽所任
图报岂竣庸薄所能奉服
  为宣城公拜章       齐谢朓
惟天为大日星度其象谓地盖厚河岳宣其气斯冕
旒所以贞观职所以代终惭下穆而上尊岂南征
而北怨何以克咏九歌载宣七德铭彼旗常勒斯钟

  封江冠军等诏       梁江淹
门下缔基纬业序功攸急开历阐祚酬庸为先故以
式蔼曩书载炳前轨文仲等或诚亮艰危效彰屯诐
皆绩干两宣勤图兼立宜各分珪社酬厥劳谧
  为萧让剑履殊礼表      前人
臣公言近仰局威灵辞移理夺故欲冒忝传识必避
殊礼不悟复凝令诏雕饰非常镜睇未周金火交虑
臣闻宠以昭贤不滥才外之华荣以丽身岂谋分表
之渥哲后所以佥授贞臣所以慎荷故行珪行玉尚
无轻颁一爵一号犹宜详品况剑舄升陛赞唱异仪
殆为对越神体抗礼天极汉魏旧载唯斯称重虽英
衮造朝贤武满世蒙此典者乃旷古时降耳谅由功
饶赏结名高器深金蝉绿绶未足蔼其采琼佩朱绂
不足宣其荣方加以履殿优以勿趋虽至第为上公
贵为皇王伫望兹礼犹邈如也臣何燀业宠兼昔人
受以惧覆悔岂有及复闻殊旨增其忧迮抱此愚款
以宾为请伏愿天鉴顺臣所守则虽殁九幽传荣万
叶矣
  为萧太傅让前部羽葆鼓吹表  前人
臣闻国容军礼旌羽昭其华品骑第乘鸾蕤蔼其饰
所以炎耀仙都崇丽神境世教以之垂彩民听以之
流文故勒岫铭海之功鞞革写其咏龛难夷邦之业
箫管凝其声朱鹭元云既锡上德华山芳树以颁奇
勋爰及台贤位高藩戚名沿恩照宠垂私赏皆为发
吹后阵岂曰兼奏前轩兹典罕行此礼实旷臣窃服
已弘叨光无限才局秩远常衔炯耀安可二葆同整
双弄顿惊览躬惕然特贻厚谬伏愿明烁日月靡忘
情鉴将停盛饰遂臣慊心则涵惠既饶恭锡多矣
  为萧太傅谢舆驾亲幸表    前人
臣公言近以神舆将降昌启丹辞重被还旨未垂闿
允谦尊弥光褒优愈临惭疚既积敢忘谦请臣乘幸
藉私岂曰无僭攀霞镜月非复常所此必让德信在
于兹但恩严交泊固守莫从免默恭典伊荥加戚宁
容爰枉鸾驾式惊臣府访心验己谅以不夷求物校
迹誓无此义且古今异饰紫青变礼取诸臣躬未觌
其安伏愿陛下赐止冕辂时停云驾则俗践知方臣
蹈厚泰
  为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
                前人
非常之册分天而降冠古之典开河而出遥然以惭
魂交象魏臣闻日月权舆二仪所以克灵君臣设极
三统所以式固惟生与位谓之大宝辨诸文而尊卑
既炳观群龙而贵贱可正虽复殷因于夏王资于帝
至乎建侯分职体国经野其揆一焉是以二周之始
山河逾广两汉之初封赏弥盛然表东海者实牧野
之日瞻鲁邦者乃负图之辰西都英相信命世之功
关中上宰亦龛乱之力秬鬯彤弓本西伯之赏虎贲
戎路又晋公之典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
斯礼也臣实鄙才靡识大体徒以忠贞为概而劳不
足铭虽以丹素为诚而功无可勒岂有经天纬地之
略探隐照寂之智哉抑亦何术以堪盛休是以览云
际而怀古凭轩榥而未宁也伏惟陛下神华驭世理
无不镜赐臣待谤今职守其私满则天下有道庶人
不疑矣
  为萧让九锡第二表      前人
臣公言臣近厉心磬辞写情毕议眇望神藻鉴见丹
襟而帝阍以秘纶诰方明中外卷容左右轸虑臣以
为丽天秉经君上之彝宪仪地执纬臣下之恒轨故
皇极载凝庶士交慎昔者重黎效官裁居炎冥之职
羲叔能任方掌日月之序至乎御龙勤夏未闻冠俗
之爵大彭翼商岂见超世之典以古先哲后如兹之
慎赏也臣乃谬贻国寄志在靖难若夫野战虹霓伏
顺者易为威城攻鲸虺奉国者理必全云气薄蚀下
民咸贵更明恃险舆马舟中皆可异议故昌邑有归
邸吴楚无旋师斯激芬杨蕤物同其幸焚恶去丑世
共其庇实为仰凭俯顺之效臣亦何力之有焉窃谓
禄为十郡必俟禹迹之勤锡以九命乃须周公之美
况吕梁不凿而器重元珪越裳未献而赋拟千乘京
关识其崇贵畿服知其忝冒镜前修而惭形觌往德
而耸虑畏崖之请取譬深水审量之祈呈照皦景伏
愿陛下远牵雄范近览英规凭霞停诏临风辍恩岂
伊愚臣方被昌化具日遗氓咸蒙其赖矣
  为萧谢百僚敦劝表      前人
臣公言臣款诚素履频载缣翰天饰高奖累降史笔
即日尚书臣某等至重宣诏旨猥辱百僚省睇未交
心灵已悸臣闻良宰谋朝不必借威贞臣卫主修己
则足故骄满之失取镜函关谦侧之美见照伊阙臣
本庸人识无远度值开辟之辰遭搀抢之运奸回内
奰则戮力琼都诸侯放命则抗节瑶祀秉号仗义幸
不辱威皆为冕旒遥鉴之明群士画图之助臣宁望
伊挚叔旦之爵吕牙申甫之赏哉方欲谢簪东都濯
冠汾阳不悟盛礼华典复臻于兹静默回环祇畏踯
躅犹谓遇聪明之朝当时雍之世陛下咏尧风之化
歌卿云之时日月华采万方获性迭虑仰祈必蒙题
品而威严窈绝斯冀遂阻銮舆玉驾复许敦幸重臣
愆悔无地自安便当谨恭鸿命竭身为限
  萧相国让进爵为王表     前人
臣结虑归请三辰未镜倾魂仰视九天弥阻重炳徽
策再晰光诰理晦情震若涉严渊臣业不出世绩未
逮古谬藉明政陈力就列艰多智寡翊赞罔树若乃
洪范不修锺缀旒之日九乱政当摧轴之辰虽沥
命奉时祸提下亟防明之陋贻惭昔人杜险之蔽取
愧前英故十万之师无集&#街之邸千金之贵恒单
白藏之府戈船发于江湖戎车出于石城然后云彻
席卷虔刘巨祸臣实恧焉不悟上赏亟降华爵必集
虽延首紫局翘意辰居执为守约之志既谢简鉴避
贤辞智之请终无开允故受任专征远迩知宠肇封
四履侯甸推礼昔虞思勤夏不列殊物之锡晋叔匡
周岂颁上公之典燕藩懿亲裁蒙衮舄之荣梁国戚
属方忝旌旗之贵而臣包括庶揆纳仪刑盖出近
古非三代之远体也乃逾九命爰超五等域中之称
丽天作则探情顾抱岂所允安者哉伏愿陛下一检
丹崖遂臣慊心无使怵迫深贻疵戾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      前人
臣无佐夏匡殷之功威晋服楚之绩业不题于宗器
声靡记于彝典而超居上礼邈乘峻爵静念隆替焦
原非譬臣以为众官咸事帝谟所以式序群后克让
王献所以载穆况臣访德语勤未洎伊稷之能藉灵
怀宠仍滥周召之秩故驻魂仰请沥意归闻理竭素
牒事罄丹史具徽太微备简玉绳而才輶志浅隔景
绝照朱轮之使日月亟纡金鸾之尊旦夕将拂巡情
览识岂伊宁处今便肃典内轩恭服外屏大夫有命
古或无违王假有庙今臣为叨三省空懦震据于心
  为齐王谢冕旒诸法物表    前人
臣王言以轩冕云跸既非常之饰宫悬玉戚乃配天
之礼故呈襟效虑必期蠲亮重被还旨芳讯愈越镜
伏殊私情影远震昔大启营丘未修树羽之赏光宅
曲阜始兼龙旗之贵况道狭庆隆身薄器尊粉绣争
辉藻火竞耀夫太常图列星之采华盖观古人之情
所以耸绝百县崇隔万宇凤阁因此而神琼都由兹
而丽故丑功惭德违议避荣诚不遥孚理无敻达遂
贻器诰爰断辞表惊栗迟回祈鉴何地便当肃对王
休敬昭异宠佩服盛文以慨以惧
  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     前人
臣某言写沥愚丹已续前表猥降前诏未垂镜恕一
省惊斩再悸魂府静躬自察启居匪地臣闻日薄星
回昊天无以爽其节山盈川冲厚地不能亏其度岂
不灵铸有限神极无爽况世道恒沦人彝剽夺数满
必沿虚饰小故乱大臣才非古贤任钧左戚祚开山
河兼金迭组爵侈常班宠溢前达以荣以渥且惭且
腼虽嘉铭鼎之恭更惧循墟之速矧乃三司业贵上
将地崇录务广河汾寄深珪宇方启剑卫增肃既
惊朝野足震城邑殷周富士犹难其人汉魏多才亦
罕兼职且麟阁之臣尚有位不及铉全器之侯犹或
任不并台名爵无假前世之雄规车旗勿滥中叶之
英轨况鸿诰郁集懋册顿萃谅非虚薄轻所膺符今
殷夏既声封国式固故天地燀耀日月更辉陛下停
若镜之明流如云之爱方求士于版岩宜思贤于屠
肆而私臣以闱庙宠臣以帷鼎位兼文武职内外
非所以发梦渭滨储精河薮镌金刻石既不可诠舆
歌里诵其谓臣何仰缘大道方行苍祗宅气威灵所
烛九功咸诛宁于庸臣独隔恩耀誓守愚衷重扣云
日如蒙恩宥实生之幸不任慊款之诚
  为萧骠骑谢甲仗入殿表    前人
臣某言臣即日被&#赐给甲仗五十人入禁仪武殿
饰冠畴典局荷此盛恩五情铭载臣闻国之利器在
祀与戎兰锜之设实允储方故官骑辰居羽林天部
瞰城龙塞言伏鬼方臣股肱之力不足以染丹青横
草之勤宁可以镂金石而鱼服象弭一旦虚授诞锡
金珪方兹为绚黄河如带比今非赏故异宠之袭心
魄共惊不世之服苍祗同灼虽攀灵河汉骏奔明哲
惭迹骇衷无情以处
  为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二表  前人
臣某言以铉司崇贵衮位渊严非德非功无忝无溢
故誓魂肆请舒衷仰谒不能曲流慈照遂乃徒洽恩
奖周览未交灵爽以惧臣历古沿图循远访绘未尝
不丽选衮台妙简槐采者也鲁郑之贤戚曹萧之勋
彦吴邓之盛功王锺之素业孔明之居蜀茂弘之在
晋佥曰伊人是以处无懦色臣官逢昌世运渐明时
频烦紫渥绸缪璇命身薄施厚感厉愈深遂负机绳
之托猥集衡梁之任风轨不树徽猷罕宣无以式剪
寇兆载弭奸萌致虹沴阻于上京霓妖扇于下国实
赖藩伯鞠旅侯甸入守搀抢旬始烟祛雾卷故皇道
威棱之由神纬昭昌之效臣岂有探敻察幽之智攻
城野战之力哉今迹无小功事贻大赏愧寤终朝惭
梦流夜咨此庸弱何以任忝伏惟淮泗犹梗赵魏未
宾中原久芜神州方翳思乐盛猷愿厉声颂将陪云
骖以北狩扈朝服以济师乃为少雪庸诚微谢天眷
耳宁容遽窃茂爵轻颁鸿名者乎伏愿圣渥遐覃赐
以矜宥霈焉垂仁穆然惠德血祈旦亮慊志夕满虽
蹈疵戾犹深抃跃
  为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三表  前人
臣某言撰心求私精衷请亮情不感神理无动天诏
饰既降辞表是绝朱绂方臻金铉未宥魄虑再驰诜
然改席臣局志久战浅概已领具烦寸管备黩尺史
旷旬浃景祈指遂宜犹谓设品分职实以仰铨璧纬
列宠县荣故乃俯酌瑶陛迹联盈缺道协兴降上睿
所以佥举前英所以详能今若第随私贵爵与私富
紊荡邦经断折民纪岂可还风中叶逖听遐代者也
臣才乏往贤绩谢古烈妖锋孽火将炎天地幸郊甸
或静江山以閟文轩华剑既荣既峻侯封桂食又盈
又满禄高诮厚任重责深弱节兼诚誓思不浅伏愿
隆慈特垂明愍臣奉国犹家虑公若私秉轴之钧心
希在治不任恳恳之情
  为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  前人
殊命宝典郁降云天采诏绮轩光流城震惊华礼
神气交越臣才谢深英气惭远度进寡兵车召陵之
盟退靡朝歌河内之会无束马山戎之绩悬车流沙
之功故望宠未安践荣加惧况纳陛朱户事绝群班
金玺绿绶仪参鸿典闻命屏营以忧以坠近申微款
日月之鉴既阻方惧难慊兰芳之旨愈峻遂致百辟
卿后踟蹰于魏阙銮辂旗旗方幸于臣府怅然遥虑
将贻厚戾文章徒单迄无蠲省而天威咫尺丹怀罔
固辄肃恭文物翘拜荣礼违距以深追憎怵迫德輶
宠盛于斯为微非臣鄙虚所能酬对
  谢封建昌侯表        沈约
陛下投袂万里拯厥涂炭臣虽心不吠尧而迹沦桀
犬此则王业始基臣所不与徒荷日月之私竟无蒸
烛之用天命元鸟非止今日受命作周其来久矣虽
复备数乐推与同讴颂而诚微弱草效阙纤尘遂班
山河之誓叨佐命之赏亦何以慰悦帷帐酬报爪牙
  刘领军封侯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南国是式事昺兴周原鹿启土义昭洪汉领军
舅亲德之重朝野式瞻在昔中兴任推心膂哀疚眇
然未堪多难允赖徽猷嗣隆宝业及衅起不虞咫尺
宫禁内参嘉谟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宗社
克固实倚高谟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况忠勋至戚义
兼于此者乎宜锡圭裂壤允副佥属可封开国县侯
食邑二千户主者施行
  王亮等封侯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尚书左仆射亮中领军南乡侯南徐州大中正
莹守史部尚书志&#时宗民秀徽望允集协赞朝机
彝伦是寄秉文经武任惟腹心方赖嘉谟克弭时难
宜疏爵建社与国同休亮莹可各封一千五百户开
国县侯本官中正如故志封千户开国县侯本官如
故主者速施行
  常僧景等封侯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庐陵王中兵参军事宣合将军军主新除右军
常僧景车骑江夏王参军事宣合将军新除右军中
郎将薛元嗣安东庐陵王参军事振武将军徐元称
假宁朔将军庐陵王国侍郎延明主帅殷系宗前军
将军宣合格虎队主马广或气略强果或志识贞济
或忘家奉国诚着夷险方寄戎昭克清时难宜命爵
启土以奖厥劳可封一千户开国县侯本官新除驱
使悉如故主者施行
  封三舍人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辅国将军骁骑将军南高平太守兼中书通事
舍人沈徽孚给事中骁骑将军临淮太守兼中书通
事舍人王咺之宁朔将军南濮阳太守兼中书通事
舍人裴长穆并以素冑清才服勤禁省契阔劬劳自
顷多难军国务殷内参帷幄外济师旅忠规款志义
感朕心宜锡茅社同莅赏册可封三百户开国县伯
本官郡驱使并如故主者速施行
  封申希祖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申
希祖志气沈隐才略开济在昔多难任参心膂爰及
中兴忠款弥着契阔艰虞尽其心力逮獯猃侵斥武
节&#胜残寇外殄危城独困休庸茂绩朕有嘉焉宜
锡茅土以酬勤烈可封开国伯食邑五百户本官如
故主者施行
  封李居壬等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新除太子左卫率军贞主李居壬志识开敏器
怀贞济尽力禁门诚着夷险新除太子右卫率军主
潮阳县开国男胡松性业详固才用果烈新除都督
青冀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柏和刚
正款率屡着勤效新除左中将军主鸿选气质强果
秉心壮宣并反&#南辕以赴危难身先士卒剪此鲸
鲵功勤硕茂宜隆赏典居壬可封一千户开国县侯
松可增封为七百户和可封五百户开国县伯选可
封三百户开国县男新除持节刺史将军主男并如
故主者施行
  封徐世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骁骑将军彭城令徐世檦才略贞济志怀义烈
忠节内款勋勤外着御侮折冲任惟心膂顷奸慝潜
煽危机骤发夷凶弭难实有力焉宜命赏畴庸锡兹
土宇可封开国县子食邑三百户
  封左兴盛等诏
为齐
帝作
  前人
门下逆竖王敬则纵兵内侮陵斥畿甸辅国将军前
军将军事左兴盛直合将军刘山阳受律前驱焱勇
争路或衡至首&#或陷悬中麾元恶枭至氛梗载廓
赏不逾时义弘前典可封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并进
位一阶主者速施行
  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一  任昉
一昨被司徒符印称诏旨许臣兄贲所请以臣绍封
南康郡公臣世属启圣运偶时来尚德畴庸先锡土
宇臣贲载世承家兄居长德而量已夙退内事园蔬
以臣行达幽明早酷荼苦贲天伦冥至友爱淳深非
直引瘠推温故能逃迹让位鞠育提养以及人次事
死让生尚均脱屣取信十室本若锱铢乃远谬推恩
近沾庸薄能以国让弘义有归匹夫难夺守以弗二
昔武始迫家臣之策陵阳感鲍子之言张以诚请丁
为理屈且大宗绝绪命臣出缵傍统禀承在昔理绝
终天永怀情事触感崩裂伏惟陛下俯权孤门哀荣
之重爰夺臣贲一至之轻察其丹款特赐停绝至公
允穆微臣克幸
  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二  前人
近冒披款庶蒙哀亮奉被还诏未垂矜允伏读周遑
罔置心诚臣本凡劣身名不限摽一善不足以验风
流存小让不足以弘进止若乃富埒千驷贵有邦家
二者之来不期而止中人犹其趄凡近固宜勉勖
直以门绪有归长德无二若使贲高延陵之风臣忘
子臧之节是废德举岂曰能贤陛下留心孤门特深
追远故臣穷必呼天凭威咫尺贲婴疾沉固公私废
礼逢不世之恩遂良已之志确然难夺有理存焉臣
既承先旨出继傍统受命有资反身何奉叙心感悼
义迫穷诚贲息霁年将志学礼及趋拜且私门世适
二三攸序若天眷无已必降殊私乞臣霁奉膺珪社
伏愿陛下圣慈曲垂矜慎如蒙哀允施重含育
  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   前人
臣蓁言昨被司徒符仰称诏旨许臣兄贲所请以臣
袭封南康郡公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臣贲世载承
家允膺长德而深鉴止足脱屣千乘遂乃远谬推恩
近萃庸薄能以国让弘义有归匹夫难夺守以勿贰
昔武始迫家臣之策陵阳感鲍生之言张以诚请丁
为理屈且先臣以大宗绝绪命臣出纂傍统禀承在
昔理绝终天永惟情事触目崩陨若使贲高延陵之
风臣忘子臧之节是废德举岂曰能贤陛下察其丹
款特赐停绝不然投身草泽苟遂愚诚耳不任丹慊
之至谨诣阙拜表以闻臣诚惶诚恐
  为萧侍中拜袭封表      前人
诏书拜臣袭封竟陵郡王臣以凡庸素乏才植皇朝
尚德诏爵惟贤遂复出修职贡入颁卿士但有道之
守海外重扃藩篱近甸无劳击柝仰阅旧章俯增私
感报国承家岂云万一
  陈公九锡诏        陈徐陵
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氲崇建人皇必凭洪宰故贤
哲之后牧伯征于四方神武之君大监治乎万国又
有一匡九合渠门之赐以隆戮带围温行宫之宠斯
茂时危所以贞固运泰所以光熙斯乃千载同风百
王不刊之道也太傅义兴公允文允武乃圣乃神固
天生德康济黔首昔在休期早隆朝寄远逾沧海大
极交越皇运不造书契未闻中国其亡兵凶总至哀
哀&#类譬彼穷牢悠悠上天莫云斯极否终则泰元
辅应期救此将崩援兹已溺乘舟履辇架险浮深经
略中途毕歼群丑洎乎石头姑孰流髓履肠一朝指
撝六合清晏是用光昭下武翼亮中都雪三后之勍
雠夷三灵之巨慝尧治禹佐未始能阶殷相周师固
非云拟重之以屯剥余象荆楚大崩天地无心乘舆
委御五湖荐食竞谋诸夏八方&#跱莫有匡救强臣
致命黜我冲人顾影于荼孺之魂甘心于&#卿之辱
却按下髻求哀之路莫从窃铁逃责容身之地无所
公神兵奄至不日清澄惟是孱蒙再膺天禄斯又巍
巍荡荡无得而称焉加以仗兹忠义屠彼祅逆震部
夷氛稽山罢祲番禺蠡泽北鄙西郊歼厥凶徒罄无
遗种斯则兆民之命修短所县率土之基兴亡是赖
于是刑礼兼训沿革有章中外咸平遐迩宁一用能
使阳光合魄曜象呈晖栖阁游庭抱仁含信宏勋该
于厚地大道格于元天羲农炎昊以来卷领垂衣之
世圣人济物未有如斯者也夫备物典策桓文是膺
助理阴阳萧曹不让未有功高于宇县而赏薄于伊
周凡厥人祇固怀延伫实由公谦撝自牧降损为怀
嘉数迟回永言增叹岂可申兹雅尚久废朝猷宜戒
司勋敬升鸿典且重华大圣妫汭惟贤盛德之祀无
忘公侯之门必复是以殷嘉亶甫继后稷之官尧命
羲和纂重黎之位况其本枝攸建宜誓山河者乎其
进公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陈公备九锡之礼加
玺绂远游冠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其镇卫大将军
扬州牧如故
  进武帝为长城公诏      前人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皇王盛则所谓元龟司空公南
徐州剌史长城县开国侯讳志华寅亮风度弘远体
文经武明允笃诚曩者率五岭之强兵诛四海之雠
敌固以勒功彝鼎书勋太常克定京师勤劳自重自
镇抚扮榆永宁丰沛东凉既息北蔡无归代马燕犀
气雄天下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方欲大讨于秦崤敦
修于舆睦叶谋上相爰纳朕躬思所以敬答忠勋用
申朝典可进爵为长城县公
  册陈公九锡文        前人
大哉干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
故惟天为大陟配者钦明惟王建国翼辅者齐圣是
以文武之佐磻溪蕴其玉璜尧舜之臣河镂其金
版况乎体得一之鸿姿宁阳九之危厄拯横流于碣
石扑燎火于昆岑驱驭于韦彭跨蹍于秦晋神功行
而靡用圣道运而无名者乎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
朕命日者昊天不吊锺乱于我国家网漏吞舟边裔
内赑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足圆颅万不遗一太清
否亢桥山之痛已深大宝屯如平阳之祸相继上宰
膺运康救兆民鞠旅于滇池之南扬旌于桂岭之北
悬三光于已坠谧四海于群飞屠猰于中原斫鲸
鲵于蒙泛荡宁上国光启中兴此则公之大造于皇
家者也既而天未悔祸夷丑荐臻南夏崩腾西京荡
覆群凶孔炽藉乱乘间推纳藩枝盗假神器冢司昏
烧旁引寇雠既见贬于桐宫方谋危于汉阁皇运已
殆何殊赘旒中国摇然非徒如线公赫然投袂匡救
本朝复莒齐都平戎王室朕所以还膺宝历重履宸
居挹建武之风猷歌宣王之雅颂此又公之再造于
皇家者也应务之初登庸惟始三川五岭莫不窥临
银洞珠宫所在宁谧孙卢肇衅越&#为灾番部阽危
势将沦殄公赤旗所指祅垒洞开白羽纔撝凶徒纷
溃非其神武久丧南藩此又公之功也大同之末边
政不修李贲狂迷窃我交爱敢称大号骄恣甚于尉
佗据有连州雄豪炽于梁硕公英雄算电扫风行
驰御楼船直跨沧海新昌典彻备履艰难苏历嘉宁
尽为京观三山獠洞八角蛮陬逖矣水宇之乡悠哉
火山之国马援之所不届陶璜之所未闻莫不惧我
王灵争朝边候归琛天府献状鸿胪此又公之功也
自寇虏清江宫闱幽辱公枕戈尝胆提剑抚心气涌
清霄神飞紫闼而番禺连率本自诸夷言得其朋是
怀同恶公仗此忠诚乘机剿定执沛令而衅鼓平新
野而据鞍此又公之功也世道初艰方隅多难勋门
桀黠作乱衡嶷兵切池隍众兼夷獠公以国盗边警
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
头悬南土黔黎重保苏息此又公之功也长驱岭峤
梦想京畿缘道酋豪递为榛梗路养渠率全据大都
蓄聚逋逃方谋阻乱百楼不战云梯之所未窥万弩
齐张高&#之所非敌公龙骧虎步啸叱风云山靡坚
城野无强阵清祅氛于赣石灭沴气于雩都此又公
之功也迁仕凶慝屯据大皋乞活类马腾之军流民
多杜弢之众推锋转斗自北徂南频岁稽诛实惟勍
虏公坐挥三略遥制六奇义勇同心貔貅骋力雷&#
电击谷静山空列郡无犬吠之惊藂祠罢狐鸣之盗
此又公之功也王师讨卤次届沦波兵乏兼储士有
饥色公回麾蠡泽积谷巴丘亿庾之咏斯丰壶浆之
迎是众军民转漕曾无砥柱之难舻舳相望如运敖
仓之府犀渠贝冑顾蔑雷霆高槛层楼仰扪霄汉故
使三军勇锐百战无前承此兵粮遂殄凶逆此又公
之功也若夫英图迈俗义旅如云湓垒猜携用淹戎
略公志唯同奖师克在和鹄塞非虞鸿门是会若晋
侯之誓白水如萧王之推赤心屈礼交盟人祗感咽
故能使舟师并路远近朋心此又公之功也姑孰襟
要崤函阻凭寇虏据其关梁大盗负其扃鐍公一校
裁撝三雄并奋左贤右角沙溃土崩木甲殪于中原
毡裘赴于江水他他藉藉万计千群鄂&#之隘斯开
夷庚之道无塞此又公之功也义军大众俱集帝京
逆竖凶徒犹屯皇邑若夫表裹山河金汤险固疏龙
首以抗殿剪华岳以为城杂卤凭焉强兵自若公回
兹地轴抗此天罗曾不崇朝俾无遗&#军容甚穆国
政方修物重睹于衣冠民还瞻于礼乐楚人满道争
睹于叶公汉老衔思俱欢于司隶此又公之功也内
难初静诸侯出关外郡传烽鲜卑犯塞莫非沮渠当
户中贵名王冀马迾于淮南胡笳动于徐北公舟师
步甲野横江歼厥群羝遂殚封狶莫不絓木而止
戎车靡遗遇泞而旋归骖尽殪此又公之功也公克
黜祸难劬劳皇室而孙&#之党翻启狄心伊洛之间
咸为卤戍虽金陵隹气石垒天严朝暗戎尘夜喧胡
鼓公三筹既画八阵斯张裁举灵&#亦抽金仆咸俘
丑类悉反高墉异李广之皆诛同庞元之尽赦此又
公之功也任约叛涣枭声不悛戎羯贪婪狼心无改
穷庐毡幕抵北阙而为营乌孙天马指东都而成阵
公左甄右落箕张翼舒扫是搀抢驱其猃狁长狄之
种埋于国门椎髻之酋烹于军市投秦坑而尽沸噎
滍水而不流此又公之功也一相居中自折彝鼎五
湖小守妄怀同恶公夙驾兼道秉羽杖戈玉斧将挥
金钲且戒祅酋震慑遽请灰钉爇榇以表其含弘焚
书以安其反侧此又公之功也贼龛凶横陵虐具区
阻兵安忍凭灾怙乱自古虫言鸟迹浑沌洪荒凡或
虔刘未此残酷公虽宗居汝颍世寓东南育圣诞贤
之乡含章挺生之地眷言桑梓公私愤切卓尔英状
丞规奉算戮此大憝如烹小鲜此又公之功也乱离
未久群盗孔多浙左凶渠连兵构逆岂止千兵五校
白雀黄龙而已哉公以中军无率选是亲贤奸寇途
穷漼然冰泮刑溏之所文命动其大威雷门之间勾
践行其严戮英规圣迹异代同风此又公之功也同
姓有扈顽凶不宾凭借宗盟图危社稷观兵汇泽势
震京师驱率南蛮已为东帝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
胜于樽俎之间寇贾樊滕浮江下濑一朝剪扑无待
甸师万里澄清非劳新息此又公之功也豫章祅寇
依凭山泽缮甲完聚多历岁时结从连横爰洎交广
吕嘉既获吴濞已摐命我还师征其不恪连营尽拔
伪党斯擒曜圣武于匡山回神旌于蠡泒此又公之
功也自八纮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公
武灵已畅文德又宣折简驰书风猷斯远至于苍苍
浴日杳杳无雷北洎丈夫之乡南逾女子之国莫不
屈膝膜拜求吏款关此又公之功也京师祸乱亟积
寒暄双阙低昂九门寥豁宁秦宫之可顾岂鲁殿之
犹存五都簪弁百僚卿士胡服缦缨咸为戎俗高冠
厚履希复华风宋微子麦穟之歌周大夫黍离之叹
方之于斯未足为悲矣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兴构
宫闱具瞻遐迩郊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复闻
太始之风流重睹永平之遗事此又公之功也公有
济天下之勋重之以明德凝神体道合德符天用百
姓以为心随万机而成务耻一物非唐虞之民归含
灵于仁寿之域上德不德无为以为夏长春生显仁
藏用忠信为宝风雨弗仁惠为基牛羊勿践功成
治定乐奏咸云安上治民礼兼文质物色丘园衣裾
里巷朝多君子野无遗贤菽粟同水火之饶工商
猗顿之旅是以天无蕴宝地有呈祥潏露卿云朝团
晚映山车泽马服驭登闲既景焕于图书方葳蕤于
史 高勋逾于象纬积德冠于嵩华固无德而称者
矣朕又闻之前王宰世茂赏尊贤式树藩长总征群
伯二南崇绝四履遐旷泱泱东海祚土维齐岩岩泰
山俾侯于鲁抑又勤王反郑夹辅迁周召伯之命斯
隆河阳之礼咸备况复经营宇宙宁唯断鳌足之功
弘济苍生非直凿龙门之险而畴庸报德寂尔无闻
朕所以垂拱当宁载怀惭悸者也今授公相国以南
豫州之陈留南丹阳宣城扬州之吴兴东阳新安新
宁南徐州之义兴江州之鄱阳临川十郡封公为陈
公锡兹青土苴以白茅爰定尔邦用建冢社昔姬奭
分陕俱为保师晋郑诸侯咸作卿士兼其内外礼实
攸宜今命使持节兼太尉王通授相国印绶陈公玺
绂使持节兼司空王玚授陈公茅土金兽符第一至
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相国秩逾三铉任总百
司位绝朝班礼由事革其以相国总百揆除录尚书
之号上所假节侍中貂蝉中书监印章中外都督太
傅印绶义兴公印策其镇卫大将军扬州牧如故又
加公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公礼为桢干律等衔策四
维皆举八柄有章是用锡公大辂戎辂各一元牡二
驷以公贱宝崇谷疏爵待农室富京坻民知荣辱是
用锡公衮冕之服赤舄副焉以公调理阴阳燮谐风
雅三灵允降万国同和是用锡公轩县之乐六佾之
舞以公宣导王猷弘阐风教光景所照鞮象必通是
用锡公朱户以居以公抑扬清浊褒德进贤髦士盈
朝幽人虚谷是用锡公纳陛以登以公嶷然廊庙为
世镕范折冲四表临御八荒是用锡公武贲之士三
百人以公执兹明罚期在刑措象恭无赦干纪必诛
是用锡公斧钺各一以公英猷远量跨厉嵩溟包一
车书括囊寰宇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
矢千以公天经地义贯彻幽明春露秋霜允恭粢盛
是用锡公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陈国置丞相以下一
遵旧式往钦哉其恭循朕命克相皇天弘建邦家允
兴洪业以光我高祖之休命
  为陈太傅让表        沈&#
奏六代之舞不能祚天具百神之歌无以动圣延首
当阍转增危栗百川沸腾百室如毁释位同谋诸侯
总至盟书会府余臣一人若使幅巾衡巷口绝平吴
朝游赤松暮过济北出就侯服入禠龙章则四郊有
垒谁守社稷如其雄戟在前强弩自卫负孺子之图
饰缘鹡之鼎军威重于护将国礼贵于寒门则臣道
尚卑孰云非逼臣所以出谢公卿入训妻子拜长陵
之园谒太祖之庙不以九族违恩义不以百姓负国
家所期陛下与北极同寿朝廷与南山同固

 勋爵部艺文三
  加齐王九锡策文     北齐魏收
于戏敬听朕命夫唯天为大列晷宿而垂象谓地盖
厚疏川岳以阜物所以四时代序万类骈罗庶品得
性群形不夭然则皇王统历深视高居拱默垂衣寄
成师相此则夏伯殷尹竭其股肱周成汉昭无为而
治顷者天下多难国命如旒则我建国之业将坠于
地齐献武王奋迅风云大济艰危爰翼朕躬国为再
造经营庶土以至勤忧及文襄承构愈广前业康邦
夷难道格穹苍王纵德应期千龄一出惟几惟深乃
神乃圣大崇霸德实广相猷虽冥功妙实藐绝言象
摽声示迹典礼宜宣今申后命其敬虚受王抟风初
举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时雨滂流下识廉耻仁加水
陆移风易俗自齐变鲁此王之功也仍摄天台总参
戎律策出若神威行朔土引弓窜迹松塞无烟此又
王之功也逮光统前绪持衡匡合华戎混一风海调
夷日月光华天地清晏声接响随无思不偃此又王
之功也逖矣炎方逋违正朔怀文耀武授略申规淮
楚连城漼然桑落此又王之功也关岘衿带跨蹑萧
条肠胃之地岳立鸱跱偏师纔指涣同冰散此又王
之功也晋熙之所险薄江雷迥隔声教迷方未改命
将鞠旅覆其巢穴威略风腾倾慑南海此又王之功
也群蛮跋扈世绝南疆摇荡边陲亟为尘梗怀德畏
威向风请顺倾陬尽落其至如云此又王之功也胡
人别种延蔓山谷酋渠万旅广袤千里凭险不恭恣
其桀黠有乐淳风相携叩款粟帛之调王府充积此
又王之功也茫茫涉海世敌诸华风行鸟逝倏来忽
往既饮醇醪附同胶漆毡裘委仞奇兽衔尾此又王
之功也秦川尚阻作我仇雠爰挹椒兰飞书请好天
动其衷辞卑礼厚区宇乂宁遐迩毕至此又王之功
也江阴告祸民无适归萧宗子弟尚相投庇如鸟还
山犹川赴海荆江十部俄而献割乘此会也将混来
方此又王之功也天平地成率土咸茂祯符显见史
不停笔既连百木兼呈九尾素过秦雀苍比周乌此
又王之功也搜扬管库衣冠获序礼云乐云销沉俱
振轻傜彻赋矜狱宽刑大信外彰深仁远洽此又王
之功也王有安日下之大勋加以表光明之盛德宣
赞洪猷以左右朕言昔旦奭外分毛毕入佐出内之
任王宜总之人谋鬼谋两仪协契锡命之行义申公
道以王践律蹈礼轨物苍生元首安志率心归道是
以锡王大路戎路各一元牡二驷王深重民天唯本
是务衣食之用荣辱所由是用锡王衮冕之服赤舄
副焉王深广惠和易调风化神祗且格功德可象是
用锡王轩悬之乐六佾之舞王风声振赫九域咸绥
远人率俾&#走委赆是用锡王朱户以居王求贤选
众草莱以尽陈力就列罔非其人是用锡王纳陛以
登王英图猛概抑扬千品毅然之节肃是非违是用
锡王武贲之士三百人王兴亡所系制极幽显&#行
天讨罪人咸得是用锡王鈇钺各一王鹰扬豹变实
扶下土狼顾鸱张罔不弹射是用锡王彤弓一彤矢
百卢弓十卢矢千王孝弟之至通于神明率民兴行
感达区宇是用锡王秬鬯一卣珪瓒副焉往钦哉其
祗顺往册保弼皇家用终尔休德对扬我太祖之显

  上庸公陆腾勒功碑    北周王褒
在昔洞庭彭蠡三苖有远窜之君太室阳城九州无
同姓之国是知周卫设险所务非山川河岳作固所
宝惟休德至于三峡蹇产九折峥嵘高峰寻云深谷
无景秦开汉闭虽阻荷戟之虞魏塞晋通终因束马
之利我大周开辟宇宙混同文轨御六气于天枢顿
八纮于地络彭濮未恭邛笮不讨外凭剑道之难内
负铜梁之厄大将军上庸公仗国威灵奉辞伐罪长
戟万队巨舰千舳板楯酋豪斯褕君长历稔逋寇累
代稽诛廓清江源荡涤巴濮若夫荆门千里蜀置永
安之宫巴水三回吴阻夷陵之县巫峡使君之滩沦
波洽没建平督邮之道栈径威纡路阻蛮陬途横夷
落擅强专险轻法侮吏天子爰诏有司公奉天讨星
言载途指日遄迈册授公大将军信州剌史韩信召
拜军中致设坛之礼卫青出征临河闻后距之令夫
锺鼎大礼之器昭德必书金石不朽之质庸勋斯树
某等乃建碑于某地敢作颂云遐观命氏眇求世禄
龙图纪河鸿渐于陆霸楚传姓命吴启族君子笃生
降灵惟岳朝阳擢彩荆山曜璞巴庸自擅彭濮称王
南泊僰道西通夜郎内凭玉垒外阻铜梁介视荒服
斗绝边疆赫赫南仲堂堂方叔天子命我遐征越逐
窦氏车骑去病冠军封山刊石镌铭刻勋远隔年代
悬感风云盛德必纪千载斯文
  请功臣袭封表        庾信
臣闻以法施民必传祀典以劳定国必有承家孙叔
敖祭酹无闻有伤良相汝叔齐裔嗣绝没实贬贤臣
谨案大统十六年格先有封爵死于王事绝嗣者听
以支子继袭非死王事不许承封前牒五等功臣皆
是勤劳王室身当患难扞御灾祸翼赞大猷一日遇
疾身捐馆舍不幸无嗣享祀便绝于礼则不足于义
则有伤未求上林之猎已削其侯不服襜褕之衣先
除其国伏惟皇帝崇德旌庸兴亡继绝闻鼓鼙而思
将帅画云台而念旧臣岂有功存社稷而无后可守
事尽忠贞而无祠可祭周于藩屏为约事在世功汉
以山河为誓义存长久臣闻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
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窃以殷朝继及无废小
宗周室兴亡贵存身后绍高密者累叶岂专邓禹之
正裔嗣平阳者重世何必曹参之嫡孙愚谓生有其
劳死非王事虽在支庶&#听承袭幸使伯有之魂不
能为厉若敖之鬼庶其无馁而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为周帝加隋王九锡诏   隋李德林
天大地大合其德者圣人一阴一阳调其气者上宰
所以降神载挺陶铸群生代苍苍之工成巍巍之业
假黄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
冢宰隋国公应百代之期当千龄之运家隆台鼎之
盛门有翊赞之勤心同伊尹必致尧舜情类孔丘宪
章文武爰初入仕风流映世公卿仰其轨物搢绅谓
为师表入处禁闱出居藩政芳猷茂绩问望弥远住
平东夏人情未安燕南赵北实为天府拥节杖旄任
当连率柔之以德导之以礼畏之若神仰之若日芳
风美迹歌颂独存淮海榛芜多历年代作镇南鄙选
众惟贤威震殊俗化行黔首任掌钩陈职司邦政国
之大事朝寄更深銮驾巡游留台务广周公陕西之
任仅可为伦汉臣关内之重未足相况及天崩地坼
先帝升遐朕以眇年奄经荼毒亲受顾命保乂皇家
奸人乘隙潜图宗社无君之意已成窃发之期有日
英规潜运大略川回匡国庇民罪人斯得两河遘乱
三魏称兵半天之下汹汹鼎沸祖宗之基已虑生人
之命将怠安陆作衅南通吴越蜂飞虿聚江汉骚然
巴蜀鸱张翻将问鼎秦涂更阻汉门重闭筹画帷帐
建出师车诸将禀其谋壮士感其义不违时日咸得
清荡九功远被七德允谐百僚师师四门穆穆光景
照临之地风云去来之所允武允文幽明同德骤山
骤水遐迩归心使朕继踵上皇无为以治声高宇宙
道格天壤伊尹辅殷霍光助汉方之蔑如也昔营丘
曲阜地多诸国重耳小白锡用殊礼萧何优赞拜之
仪番君越公侯之爵姬刘以降代有令谟宜崇典礼
宪章自昔可授相国总百揆去都督内外诸军事大
冢宰之号进公爵为王以隋州之崇业郧州之安陆
城阳温州之宜人应州之平靖上明顺州之淮南士
州之永川昌州之广昌安昌申州之义阳淮安息州
之新蔡建安豫州之汝南临 广宁初安蔡州之蔡
阳郢州之汉东二十郡为隋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加玺绶远游冠相国印绿綟
绶位在诸侯王上隋国置丞相已下一依旧式
  九锡第二诏         前人
伊周作辅不辞殊礼之锡桓文为霸允应异物之典
所以表格天之勋彰不代之业相国隋王前加典策
式昭大礼固守谦光丝言未綍宜申显命一如往旨
王功必先人赏存后己退让为本诚乖朕意宜命百
辟尽诣王宫众心克感必念允纳如有表奏勿复以

  凌烟阁勋臣赞二十二首


唐吕温
 我二后受成命抚兴运轧坤轴撼干枢鼓元气而
 雷域中腾百川而雨天下云收雨霁如再开辟荡
 荡与太极同功贞观十七年太宗以功成理定秉
 为而不有之道让德于祖考推劳于群臣念匡济
 于艰难感风雨于畴昔所以摅之无穷乃诏有司
 拟其形容图画于凌烟阁者二十有四人盖象乎
 二十四气之佐天生物茂昭勋德也昔者尧以九
 官致理周以十乱反正高皇以三杰祚汉光武以
 二十八将中兴若夫错综勋贤牢笼今古雄四代
 而高视者其惟圣唐乎至若唐莒公刘渝公之伦
 探元符建帝图首戴神尧举晋阳而活天下此则
 大禹之拯溺也魏郑公以致君为己任谏若不及
 謇謇左右秉心宣猷此则咎繇之扬言也虞永兴
 紏合群儒旁求百代明备王礼克谐帝乐使我大
 国焕乎其有文章此则夷夔之制作也长孙赵公
 举大义除二凶安宗庙定社稷以振我丕赫无疆
 之休此则周公之匡救也英卫受天勇智雄武佐
 圣鼓行海内麾定四方此则太公之鹰扬也房杜
 元机朗识并运帷幄神发响效成天功此则萧
 何之指纵子房之决胜也尉迟秦程刚毅木讷气
 镇三军力摧大敌匹马孤剑为王前驱此则吴汉
 之朴忠贾复之雄勇也其余皆榱栋殊材黼黻异
 制俦诸古烈罔有惭德皇王之业于斯为盛其始
 也文为经武为纬智斯作忠斯述其末也大不逼
 小不遏退者全来者达控而纵之使自用之推而
 引之使自尽之不设笼槛以观寥廓之致不顿缰
 锁以极权奇之变执一德而众力展悬大信而群
 情竭高祖聚之以义太宗用之以道高宗终之以
 仁传圣万代享其功利此非盛欤昔陆机袁宏为
 晋人而歌功于汉魏作者犹或称之况乎游圣代
 观国光目睨凌烟而颂声不作温不揣贱劣有亹
 然之志辄尽所蓄各为赞一章上以见王业之艰
 难中以明圣贤之相须次以朗前哲之光韵末以
 耸后人之盛节侯君集张亮负勋跋扈自陷大逆
 敢没其名用彰天罚庶使伐劳怀贰者知惧春秋
 之义异姓为后故以河间元王为赞首云
太极构天本由一气大人创业资我族类堂堂河间
仁勇是经遹骏有声为唐宗英暴隋天亡群盗猖狂
我伐用张时惟哲王武有烈光为爪牙肺肠经纶八
方自南徂东晏海澄江使我父帝天下化家为邦用
竭尔力宠臻其极言不伐色不德以逊以默柔嘉惟
则佐高祖建大绩如周旦奭与太宗守大成如汉间
平宜君宜王盘石无疆
河间
王孝恭

梁公先觉龙卧待君长彗流光扫天布新义师雷兴
公跃其鳞杖策千里来排帝阍婉婉梁公实懿实聪
实光实融羽翼义忠若鸾若鸿大风动地儒服从容
静运胸中弛张折冲左右太宗夷屯廓蒙定高祖功
功告武成翊开太平我虽忘劳时靡有争网罗遗贤
推毂群英玉不韬光兰无沉馨飞鸿出冥振鹭在庭
济济多士太宗以宁太宗宁矣公无事矣阙衮有补
惟仲山甫经营四方方叔召虎大邦钧轴至则委汝
闲居台辅撝默自处亦莫敢余侮高朗令终于呼梁

房梁
公元龄

穆穆莱公奇资粹灵蕴元和气为大国桢乘时能恢
唐室天开故人相携直上泰阶更为阴阳迭作日月
佐明四海赞育万物二人同心王度是钦如玉如金
德音愔愔万有千古永称房杜如周申甫
杜莱
公如晦

堂堂魏公崇节大志乔干直耸摩天自致遭风云时
得霸王器一言委质有死无二抚我则后各尽其志
浮沉变通吾道不穷龙战既息皇建其极俾补职
其绳则直谔谔嶷嶷危言正色保太宗德弼违替否
日月不蚀黜汉霸杂行周王道人或有言秉德不挠
礼兴乐崇德洽道丰保合太和昭明有融起四年中
复三代风言出化成神哉厥功尹躬佐商有耻于汤
公以其心匡饬圣唐为唐宗臣致唐无疆致唐无疆
永式万邦
魏郑
公征

赵国之先发祥朔土乃祖乃父受天之祜有女而圣
为天下母有子而贤为唐室辅圣贤同契千载一睹
丕显赵公允文允武克忠克仁实有大勋高祖受命
太宗归尊翼翼干干恪居于藩群孽乱嗣争窥神器
鸿业将坠公揭大义一匡天地人到于今家受其赐
帝将传圣爰有顾命汝忠汝诚莫与汝京与我圣子
守唐太平公相高宗有太宗余风刑措财丰八荒来
同和气大融妖星袭月祸起中宫公将正言以正帝
躬力屈群邪诚阻天聪黜非其尤令闻无穷
长孙赵
公无忌

岁寒阴凝冰雪皑皑有鸟择木先阳春来猗与莒公
王佐之才间运未开登潜龙台代万姓请命与天为
媒扶龙而兴振起云雷权舆帝图经始唐基始覆一
篑勃焉巍巍易失者时难知惟几知几其神莒公元

唐莒
公俭

河出昆仑来润中夏连山合沓横拥其泒巨灵勃然
手拆大华决流东注功并造化粤我圣唐将举晋阳
帝命是将往拯溺于四方亦既载&#亦既秉钺强凶
当路拒不得发渝公慷慨感义激节用奇制变大事
立决雷奋电越天衢八达则莫我敢遏如巨灵破山
河势始豁赫矣渝公与神齐烈迹如仙掌&#&#不灭
刘渝
公政会

有隋之末群盗炽爇帝怒震发五星从太白焕照参
野将有圣人兵定天下金精下射猛毅感激李公矫
矫从此奋迹跃于中原王者则获壮士不死唐威载
赫帝曰汝杰致天之罚手付金钺俾往式遏不庭则
杀如&#发发如火烈烈摧枯烁雪应鼓如截远若荆
巫险若江湖强若匈奴莫不率从莫不震恭车书混
同氛祲荡空卫侯之功功则维何威明惠和策勇驾
智驰驱仁义仁义旷荡帝王之将万古式瞻铁山巉

李卫
公靖

横流莫极大乱无象英公杰出应运为将与楚楚伯
与汉汉王天时人事随我所向长蛇纵&#东据河洛
婪婪封豕来济同恶虓吼连声如雷如霆万里震惊
时维英公谅我太宗斩豕以钺取蛇于穴群秽殄灭
乃定九鼎乃开明堂奄有大邦金甲同光告成于皇
皇业用昌帝命英公北伐猃狁雷鼓殷殷旄头几殒
扫雪黑山布唐阳春五原草绿不见南牧岛夷未庭
天子亲征其锋维英莫拒莫抗是震是荡破东海浪
天下既和解鞍投戈服委蛇华发皤皤始终三朝
无玷可磨
李英
公绩
夔公峥嵘金虎之精应时而生与运俱行&#帝元戎
震唐大声明目张胆前无金城别建龙节中分虎旅
启行万里乘气一鼓剑挥雷电&#卷风雨先驰咸阳
镇定天府天府既定唐集大命入扬王庭出握兵柄
薄伐猃狁朔风不竞徂征岛夷东海如镜义始忠卒
元勋之盛
刘夔
公弘基

泰山未明云&#幽崖日观赫开舒为丹霞昔我太原
贤杰潜屯帝出于震烂其盈门邳公炳焉实耀其间
功参造化谋协先天执殳前驱捧毂南辕以劳以旧
佐命之先
长孙邳
公顺德

英英永兴华德素行以文富国以道佐命天下既定
为唐儒宗东观石渠始生古风秉精绎思假道书圃
驰骋百代出入三古开羲皇心听尧舜语归来帝侧
献可替否帝告永兴与鸿硕之伦阐六籍三坟建乐
章礼文先师是宗先圣是崇于廓辟雍辟雍沉沉天
子所临或弦或歌讲古述今其徒八千缨弁森森
&#羌髳咸咏德音羽林孤儿亦垂青襟洋洋声教无
远不洎日月所照皆成文字&#开古始扫荡浇季实
我群儒成太宗之志英英永兴宜曰文懿
虞永兴
公世南

侁侁鄂公百炼龙泉沉翳未宣气冲斗间佩非其人
跃出大川神武获焉提之上天天地之内指麾无前
熊威虎力隐若敌国刚毅木讷安刘必勃武德之屯
手拔祸根扫除氛昏捧出白日耀乎天门功成名遂
高谢戎事烈烈猛志化为和气深地高堂颐性保常
屑琼饮露静奏清商商为臣励事君鄂公之德之勋
尉迟
鄂公恭

隋氏不君忠贤莫用桐生朝阳有集惟凤舍彼颓厦
&#为新栋辂车元开国有宋武德之暮群孽内&#
巍巍宋公耸节高步不吐不茹不来不去屹崛中立
为天一柱从容而言社稷遂安持诚秉忠光辅二君
激浊扬清育人如身道至广莫我敢群镜至大不容
纤尘雪山倚空冰壑照人耿介绝邻为唐贞臣
萧宋
公瑀

有倬郯公仡仡而仁侁侁而纯实太宗信臣太宗守
藩内难未夷图之则安舍之则危帝临安危机以惧
以疑以蓍为有知是筮是咨郯公嶷然排闼折蓍抗
愤正词用人事定天意身为元龟不识不知顺帝之
则以定社稷郯公之力公之云亡帝念其勤若痛其
身天怀发中哭不避辰君臣之间敻古未闻
张郯
公谨

五运相推土火革期隋化为唐忠臣不知犹驱义徒
奋拒王师指心誓天摩顶待时人归有德四海皆叛
春日满川孤冰未泮亡家徇国方寸不乱力屈势穷
排空落翰东南恸哭血尽魂断仗忠就擒万国瞻叹
帝曰尔通古之烈士孝于其亲谁不欲子俾侯于蒋
授以师纪感恩不死宣力如彼佐唐挟隋名教之美
屈突
蒋公通

维岳降神佐唐生申忠贞自天孝友如春德为邦基
行厚人伦肃肃雍雍真王者臣庆因归妹光诞天配
婚媾之中云龙潜会建功南海廓我无外谅武拨乱
弼文开泰遏彼庸蜀荐锺浇季文翁之化皆扫于地
申公攸徂有教无类父子兄弟望风相愧勃兴儒雅
大复礼义西南颂声到今不坠名登元勋理冠群吏
全才大器于铄厥懿
高申
公士廉

温温殷公初若懦夫铜印试吏褒衣为儒大风驱云
忽与之俱遭逢真宰参造化谟天地既辟厥功有赫
从王龚行佐帝光宅远展骥足高挥凤翮以永终誉
垂于竹帛
殷勋
公开山

洛汭之役龙战未决秦公应变临阵电拔锐气尽来
我盈彼竭成败反掌存亡奄忽虎来风壮鳌转山没
遂作心膂爰从讨伐崩围陷陈&#迸冰裂翕如鹗耸
纵若鲸突功成国定万古壮骨
秦胡
公叔宝

卢公倬然动轶几先转祸为福攀龙上天缤翻鹏翼
积风乃耸桓桓将军大敌则勇雷崩山谷貔虎顿伏
&#倒溟波鲸鲵蹉跎见危而进当仁不让干城三朝
身老气壮
程卢
公知节

褒公虎臣先运而臻谒帝太原许唐以身拥剑驾气
腾风跃云积累忠仁光有厥勋建旄北伐细柳宵屯
风谧霜凝严扃达晨天子之使驻车军门安众秉威
此真将军侁侁桓桓克壮有闻
段褒
公志元

群动相食血流中原谯公夷陵豺虎与邻列境连城
火炎烟昏皎其一邦如玉不焚三光忽开万象皆新
谁有天下平生故人引忠归诚豹变蠖伸金石之契
移为君臣奕奕煌煌为龙为光元戎启行大&#央央
式遏大江奄征南方恩斯勤斯两不相忘
许谯
公绍

  赐陈敬瑄太尉铁券文    乐明龟
维中和三年岁次癸卯十月甲午朔十六日己酉皇
帝赐功臣剑南西州节度副大使管内观察处置统
辖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指挥诸道
兵马供军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兼中书令成都
尹上柱国颍川郡食邑三千户食实封四百户陈敬
瑄铁券曰烹巨龟者鼎大于沧海斩长鲸者剑倚于
青天既立异勋勉膺殊宠李晟免其十死子仪成其
九功镂以金镛赐其铁契后来继者岂在他人岁寒
知松柏之心国难见忠贞之节五山镇地一柱擎天
气压乾坤量含宇宙自居环卫出拥旌幢论清政而
水镜无光吐赤城而朝霞失色手持玉节身镇锦城
扶干纲则万国安心组坤维则百蛮绕指三川饮化
一境归仁朕以税驾褒斜省方邛蜀匍匐而来迎凤
辇驱驰而速建龙宫百辟来朝万方入贡夏禹涂山
之会未盛于斯汉高沛国之欢无以过此戮阡能疾
如剪草除莠升易若焚巢不让武侯之勋无愧文翁
之化海东献款云南披诚九谷丰澄三农务盛济赡
军国拯接朝廷内竭家财外罄公帑千官感惠一国
推功今则巨猾奔逃神州克复将归上国即别成都
致朕身安由卿忠荩前封公爵后赐郡王询于众情
未惬群望今赐卿铁券赦其十死望泰山而立誓指
黄河以为盟山无尽时河无竭日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永远贵昌并皆如此

 勋爵部艺文四

  小雅彤弓三章



此天子燕有功诸侯而锡以弓矢之乐歌也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
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
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
一朝&#之



  裳裳者华四章



此天子美诸侯之辞盖以答瞻彼洛矣也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
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
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
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
是以似之



  桑扈四章



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采菽五章



此天子所以答鱼藻也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
路车乘马又何予之元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旗其旗淠淠
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
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
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泛泛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
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自劾诗         汉韦元成
 汉书曰元成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
 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
 皆削爵为关内侯元成自伤贬黜父爵作诗自劾
 责
赫矣我祖侯于豕韦赐命建伯有殷以绥厥绩既昭
车服有常朝宗商邑四牡翱翔德之令显庆流于裔
宗周至汉群后历世肃肃楚傅辅翼元夷厥驷有庸
惟慎惟祗嗣王孔佚越迁于邹五世旷僚至我节侯
维我节侯显德遐闻左右昭宣五品以训既致位
惟懿惟奂厥赐祁祁百金洎馆国彼扶阳在京之东
惟帝是留政谋是从绎绎六辔是列是理威仪济济
朝享天子天子穆穆是宗是师四方遐迩观国之辉
茅土之继在我俊兄惟我俊兄是让是形于休厥德
于赫有声致我小子越留于京惟我小子不肃会同
&#彼车服黜此附庸赫赫显爵自我坠之微微附庸
自我招之谁能忍愧寄之我颜谁将遐征从之夷蛮
于赫三事匪俊匪作于蔑小子终焉其度谁谓华高
企其齐而谁谓德难励其庶而嗟我小子于贰其尤
坠彼令声申此择辞四方群后我监我视威仪车服
唯肃是履
  戒子孙诗          前人
 汉书元帝即位以元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
 史大夫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
 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元成复作诗着
 复玷缺之艰难因以戒示子孙
于肃君子既令厥德服此温恭棣棣其则咨予小子
既德靡逮曾是车服荒嫚以坠明明天子俊德烈烈
不遂我遗恤我九列我既兹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
供事靡惰天子我监登我三事顾我伤坠爵复我旧
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司直御事
我熙我盛群公百僚我嘉我庆于异卿士非我同心
三事维艰莫我肯矜赫赫三事力虽此毕非我所度
退其罔日昔我之坠畏不此居今我度兹戚戚其惧
唯我后人命其靡常靖共尔位瞻仰靡荒慎尔会同
戒尔车服无惰尔仪以保尔域尔无我视不慎不整
我之此复唯禄之幸于戏后人惟肃惟栗无忝显位
以蕃汉室
  赠士孙文始        魏王粲
 三辅决录注曰士孙萌字文始少有才学年十五
 能属文初董卓之诛也萌父瑞知王允必败京师
 不可居乃命萌将家属至荆州依刘表去无几果
 为李傕等所杀及天子都许昌追论诛董卓之功
 封萌为淡津亭侯与山阳王粲善萌当就国粲作
 诗以赠萌
天降丧乱靡国不夷我暨我友自彼京师宗守荡失
越用遁违迁于荆楚在漳之湄在漳之湄亦克晏处
和通箎埙比德车辅既度礼义卒获笑语庶兹永日
无厥绪虽曰无时不我已同心离事乃有逝止
横此大江淹彼南汜我思弗及载坐载起惟彼南汜
君子居之悠悠我心薄言慕之人亦有言靡日不思
矧伊嬿婉胡不凄而晨风夕逝托与之期瞻仰王室
慨其永叹良人在外谁佐天官四国方阻俾尔归藩
作式下国无曰蛮裔不虔汝德慎尔所主率由嘉则
龙虽勿用志亦靡忒悠悠淡澧&#彼唐林虽则同域
邈其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允矣君子不遐厥心
既往既来无密尔音
  投赠哥舒开府翰      唐杜甫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
每惜河隍弃新兼节制通知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胡人愁逐北宛马又从东
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飞熊
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少年行           王维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武功天子临轩赐侯
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闻晋公自蔡州入觐      韩愈
南伐旋师太华东天书夜到册元功将军旧压三司
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
营中长惭典午非材职得就闲官即至公
  平蔡州          刘禹锡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四夷闻风皆失
据天子受贺登高楼奴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
抔土南峰无火楚泽闲夜行不&#穆陵关策勋礼毕
天下泰猛士按剑看恒山
  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  明高启
妖儿初下含元殿天子仍居少阳院诸藩从此拥连
城朝贡皆停事攻战岐王已去梁王来长安宫阙生
蒿莱天目山前异人出金戈双举风烟开罗平恶鸟
啼初起犀弩三千射潮水归来父老拜旌旗酾酒捶
牛宴乡里绮裘骏马骄春风锦袍玉带真英雄诏书
特赐誓终始黄金镂字旌殊功虎符龙节彤弓矢后
嗣犹令赦三死尽言恩宠冠当时天府丹书未逾此
摩挲旧物四百年古色满面凝苍烟天佑宰相署名
在寻文再读心茫然古来保族须忠节受此几人还
复灭王家勋业至今传不在区区一方铁人生富贵
知几时泰山作砺徒相期行人曾过表忠观风雨断
藓埋残碑
  铁券歌          汤引绩
 海虞之奚川钱理容偕弟理平谨重博雅人也系
 出武肃谱牒可考一日出诸贤题先世铁券诗以
 示且欲再发其意因为一歌用塞其请
罗平逆鸟窥唐鹿太宗泉下英灵哭锦树将军握槊
来祅氛一扫干纲肃半边古瓦黄金镂翰苑文章铺
锦绣宰臣擎出凤凰城儿孙永世承天佑堂堂坐控
十三州长驱铁骑射潮头扰攘中原糜在釜东南民
庶不曾忧邯郸未待三方寤大集朝臣封府库举家
齐上汴河船回首钱塘宛如故虏骑纷纷压旧畿海
门倏见双龙飞冯夷借玩水仙府幸从鱼网获全归
归来五庙咸登荐锈蚀刮磨光彩见珍袭谁同简子
书宝全自别桑公砚昭代真人爵群武首法宏模锡
吾祖多感宽洪美弟兄拉向奚川看家谱
  诸将入朝         何景明
阙下千官侍凤楼苑中天子建龙斿豹房虎圈先班
赏武帐前边赐姓侯
  赠顾小侯          郑琰
甲第连云瞰帝城画帘绣箔照朱甍新开驰道千金
埒旧领团营七校兵方士房中龙虎鼎侍儿花底凤
凰笙燕山二月春初好玉勒朝朝待晓莺

 勋爵部纪事一
汉书高祖本纪秦二世二年六月沛公如薛与项梁
共立楚怀王孙心为楚怀王九月沛公项羽与将军
吕臣引兵而东徙怀王自盱台都彭城吕臣军彭城
东项羽军彭城西沛什级∵后九月怀王并吕臣项
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将砀郡兵
以羽为鲁公封长安侯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

秦二世三年二月沛公从砀北攻昌邑未下西过高
阳郦食其为里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
度乃求见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郦生不拜
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
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沛公以
为广野君以其弟商为将将陈留兵六月与南阳守
齮战犨东大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走保城守宛沛
公引兵过宛西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
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
是沛公乃夜引军从他道还偃旗帜&#明围宛城三
市南阳守欲自刭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
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
守宛宛郡县连城数十其吏民自以为降必死故皆
坚守乘城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
宛宛必随足下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有强宛之
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
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足下通
行无所累沛公曰善七月南阳守齮降封为殷侯封
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
卢绾传绾丰人也与高祖同里绾亲与高祖太上皇
相爱及生男高祖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
高祖绾壮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
同日壮又相爱复贺羊酒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避
宅绾常随上下及高祖初起沛绾以客从入汉为将
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
食饮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
亲幸莫及绾者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项籍死
使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还从击燕王臧荼
皆破平时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上欲王绾为群
臣觖望及虏臧荼乃下诏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
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绾皆曰太尉长安侯
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上乃立绾为燕王
诸侯得幸未有如燕王者
张汤传汤子安世安世子延寿延寿子勃勃子临临
薨子放嗣侯鸿嘉中上欲遵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
放以公主子开敏得幸放取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
上为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取妇
皇后嫁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两宫使者冠盖不绝
赏赐以千万数放为侍中中郎将监平乐屯兵置莫
府仪比将军与上卧起宠爱殊绝常从为微行出游
北至甘泉南至长杨五莋斗鸡走马长安中积数年
是时上诸舅皆害其宠白太后太后以上春秋富动
作不节甚以过放时数有灾异议者归咎放等于是
丞相宣御史大夫方进奏放骄蹇纵恣奢淫不制前
侍御史修等四人奉使至放家逐名捕贼时放见在
奴从者闭门设兵弩射吏距使者不肯内知男子李
游君欲献女使乐府音监景武强求不得使奴康等
之其家贼伤三人又以县官事怨乐府游侥莽而使
大奴骏等四十余人群党盛兵弩白昼入乐府攻射
官寺缚束长吏子弟斫破器物宫中皆&#走伏匿莽
自髡钳衣赭衣及守令史调等皆徒跣叩头谢放放
乃止奴从者支属并乘权势为暴虐至求吏妻不得
杀其夫或恚一人妄杀其亲属辄亡入放第不得幸
得勿治放行轻薄连犯大恶有感动阴阳之咎为臣
不忠首罪名虽显前蒙恩骄逸悖理与背畔无异臣
子之恶莫大于是不宜宿卫在位臣请免放归国以
销众邪之萌厌海内之心上不得已左迁放为北地
都尉数月复征入侍中太后以放为狂出放为天水
属国都尉永始元延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放玺书
劳问不绝居岁余征放归第视母公主疾数月主有
瘳出放为河东都尉上虽爱放然上迫太后下用大
臣故常涕泣而遣之后复征放为侍中光禄大夫秩
中二千石岁余丞相方进复奏放上不得已免放赐
钱五百万遣就国数月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王莽传按金匮辅臣皆封拜以太傅左辅骠骑将军
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封安新公大司徒就德侯平晏
为太傅就新公少阿羲和京兆尹红休侯刘歆为国
师嘉新公广汉梓潼哀章为国将美新公是为四辅
位上公太保后承承阳侯甄邯为大司马承新公丕
进侯王寻为大司徒章新公步兵将军成都侯王邑
为大司空隆新公是为三公大阿右拂大司空卫将
军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广新公京兆王兴为卫
将军奉新公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立国将军成
新公京兆王盛为前将军崇新公是为四将凡十一
公王兴者故城门令史王盛者卖饼莽案符命求得
此姓名十余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
视神焉始建国四年二月莽至明堂授诸侯茅土下
书曰予以不德袭于圣祖为万国主思安黎元在于
建侯分州正域以美风俗追监前代爰纲爰纪维在
尧典十有二州卫有五服诗国十五抪遍九州殷颂
有奄有九有之言禹贡之九州无并幽周礼司马则
无徐梁帝王相改各有云为或瞻其事或大其本厥
义着明其务一矣昔周二后受命故有东都西都之
居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
为新室西都邦畿连体各有采任州从禹贡为九爵
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千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
以俟有功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
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众户二千有五百
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
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成五差备具合当
一则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
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
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
三人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
为任十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诸国
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与州部众郡晓
知地理图籍者共校治于寿成朱鸟堂予数与群公
祭酒上卿亲听视咸已通矣夫褒德赏功所以显仁
贤也九族和睦所以褒亲亲也予永惟匪解思稽前
人将章黜陟以明好恶安元元焉以图簿未定未授
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
作者
后汉书刘元传地皇四年二月更始即帝位建元曰
更始元年五月伯升拔宛六月更始入都宛城尽封
宗室及诸将为列侯者百余人九月拔洛阳十月更
始北都洛阳申屠建李松自长安传送乘舆服御又
遣中黄门从官奉迎迁都二年二月更始自洛阳而
西既至居长乐宫升前殿李松与棘阳人赵萌说更
始宜悉王诸功臣朱鲔争之以为高祖约非刘氏不
王更始乃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
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
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后遂立王匡为比阳王王凤
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
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
穰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
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
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
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唯朱鲔辞曰臣
非刘宗不敢干典遂让不受乃徙鲔为左大司马刘
赐为前大司马使与李轶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以
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秉内任
张纯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
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放为成帝侍中纯
少袭爵土哀平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遭值篡伪
多亡爵土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建武初先来诣
阙故得复国五年拜大中大夫使将颍川突骑安集
荆徐扬部督委输监诸将营后又将兵屯田南阳迁
五官中郎将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
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

陈蕃传蕃迁光禄勋时封赏逾制内宠猥盛蕃乃上
疏谏曰臣闻有事社稷者社稷是为有事人君者容
悦是为今臣蒙恩圣朝备位九列见非不谏则容悦
也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而闻追录河南尹邓万世父
遵之微功更爵尚书令黄&#先人之绝封近习以非
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
其功至乃一门之内侯者数人故纬象失度阴阳谬
序稼用不成民用不康臣知封事已行言之无及诚
欲陛下从是而止又比年收敛十伤五六万人饥寒
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
计鄙谚云盗不过五女门以女家贫也今后宫之女
岂不贫国乎是以倾宫嫁而天下化楚女悲而西宫
灾且聚而不御必生忧悲之感以致并隔水旱之困
夫狱以禁止奸违官以称才理物若法亏于平官失
其人则王道有缺而令天下之论皆谓狱由怨起爵
以贿成夫不有臭秽则苍蝇不飞陛下宜采求失得
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赏各有
所归岂不幸甚帝颇纳其言为出宫女五百余人但
赐&#关内侯而万世南乡侯
赵典传典转大鸿胪时恩泽诸侯以无劳受封群臣
不悦而莫敢谏典独奏曰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
忝下辱乱象干度且高祖之誓非功臣不封宜一切
削免爵土以存旧典帝不从
三国魏志田畴传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
先遣使辟畴又命田预喻指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
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
一来而君若恐勿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
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谘议明
日出令曰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即举茂才拜为蓨
令不之官随军次无终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
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太祖患之以问畴
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
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
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
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
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坛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
便掩其不备蹋顿之守可不战而禽也太祖曰善乃
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
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
去也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
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单于身
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
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畴自以始为
居难率众遁逃志义不立反以为利非本意也固让
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
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太祖亦
不问畴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太祖赐
畴车马谷帛皆散之宗族知旧从征荆州还太祖追
念畴功殊美恨前听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
王法大制也于是乃复以前爵封畴畴上疏陈诚以
死自誓太祖不听欲引拜之至于数四终不受有司
劾畴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太祖重其事
依违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畴同于
子文辞禄申胥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尚书令荀彧
司隶校尉锺繇亦以为可听太祖犹欲侯之畴素与
夏侯惇善太祖与惇曰且往以情喻之自从君所言
无告吾意也惇就畴宿如太祖所戒畴揣知其指不
复发言惇临去乃拊畴背曰田君主意殷勤曾不能
顾乎畴答曰是何言之过也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
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纵
国私畴畴独不愧于心乎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
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言未卒涕泣横流
惇具答太祖太祖喟然知不可屈乃拜为议郎
吴志孙权传嘉禾元年冬十月魏辽东太守公孙渊
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藩于权并献貂马权大
悦加渊爵位二年春正月诏曰朕以不德肇受元命
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
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
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
东太守燕王久嗋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于国其路
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
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
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书
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
其明下州郡咸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今普天
率土备闻斯庆三月遣舒综还使太常张弥执金吾
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
海授渊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以为渊未可
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综权终不
听渊果斩弥等送其首于魏没其兵资权大怒欲自
征渊尚书仆射薛综等切谏乃止
周瑜传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
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引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
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
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
瑜子引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
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
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
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
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
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捍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
故汉高祖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
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
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
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
之臣死而无悔也况于瑜身没未久而其子引降为
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引
归诉乞&#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
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
有之诚所不忘昔引年少初无功劳横授精兵爵以
侯将盖念公瑾以及于引也而引恃此酗淫自恣前
后告喻曾无悛改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引成就岂
有已哉迫引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
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
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
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
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引病死瑜兄子峻亦以
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
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
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晋书贾充传充妇广成君郭槐性&#忌初充子黎民
年三岁乳母抱之当合黎民见充入喜笑充就而拊
之槐望见谓充私乳母即鞭杀之黎民恋念发病而
死后又生男过期复为乳母所抱充以手摩其头郭
疑乳母又杀之儿亦思慕而死充遂无子嗣及薨槐
辄以外孙韩谧为黎民子奉充后郎中令韩咸中尉
曹轸谏槐曰礼大宗无后以小宗支子后之无异姓
为后之文无令先公怀腆后土良史书过岂不痛心
槐不从咸等上书求改立嗣事寝不报槐遂表陈是
充遗意帝乃诏曰太宰鲁公充崇德立勋勤劳佐命
背世殂殒每用悼心又嗣子早终世嗣未立古者列
国无嗣取始封支庶以绍其统而近代更除其国至
于周之公旦汉之萧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盖
尊显勋庸不同常例太宰素取外孙韩谧为世子黎
民后吾退而断之外孙骨肉至近推恩计情合于人
心其以谧为鲁公世孙以嗣其国自非功如太宰始
封无后如太宰所取必以己自出不如太宰皆不得
以为比
应詹传王敦作逆詹与建威将军赵引等击败之斩
贼率杜发枭首数千级贼平封观阳县侯食邑一千
六百户赐绢五千匹上疏让曰臣闻开国承家光启
土宇唯令德元功乃宜封锡臣虽忝当一队策无微
略劳不汗马猥以疏贱伦亚亲密暂厕被练列勤司
勋乞回谬恩听其所守不许
魏书游明根传明根子肇袭爵新泰伯历尚书右仆
射肃宗初近侍群官豫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已下
并加封邑时封肇文安县开国侯邑八百户肇独曰
子袭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以自处固辞不应
论者高之
周书赵肃传大统十三年除廷尉少卿明年元日当
行朝礼非有封爵者不得预焉肃时未有茅土左仆
射长孙俭白太祖请之太祖乃召肃谓曰岁初行礼
岂得使卿不预然何为不早言也于是令肃自选封
名肃曰河清乃太平之应窃所愿也于是封清河县
子邑三百户
隋书杨素传素封郢国公言于上曰里名胜母曾子
不入逆人王谊前封于郢臣不愿与之同于是改封
越国公
樊子盖传大业十年冬车驾还东都帝谓子盖曰元
感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耳析珪进爵宜有令谟
是日下诏进爵为济公言其功济天下特为立名无
此郡国也赐缣三千匹奴婢二十口

 勋爵部纪事二
唐书裴寂传始高祖论太原首功诏尚书令秦王尚
书左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恕二死左骁卫大将军
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军窦
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
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
恪库部郎中武士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
迁左屯卫长史许世绪等十四人恕一死武德九年
十月太宗又定功臣封户时文静已死乃自寂而下
差功大小第之总四十三人寂户千五百长孙无忌
王君廓尉迟敬德房元龄杜如晦户千三百长孙顺
德柴绍罗艺赵郡王孝恭户千二百侯君集张公谨
刘师立户千李绩刘弘基户九百高士廉宇文士及
秦叔宝程知节户七百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
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户六百钱九陇樊兴公孙
武达李孟尝段志元庞卿恽张亮李药师杜淹元仲
文户四百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
三宝户三百寂等三十人已见于传自赵文恪等十
八人功不甚显然参附议始事班班见当世今次第
其名总出左方云
大唐新语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
功臣赵公长孙无忌河间王孝恭莱公杜如晦郑公
魏征梁公房元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郧公
张亮陈公侯君集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渝公
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绩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
人于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
及侯君集谋反伏诛太宗与之决流涕谓之曰吾为
卿不复上凌烟阁矣
酉阳杂俎武攸绪天后从子年十四潜于长安市中
卖卜一处不过五六日因徙升中岳遂隐居服赤箭
伏苓贵人王公所遗鹿裘藤器上积尘萝弃而不用
晚年肌肉始尽目有紫光昼见星月又能辨数里外
语安乐公主出降上遣玺书召令勉受国命蹔屈高
标至京亲贵候谒寒温之外不交一言封国公及还
山敕学士赋诗送之
李邺侯外传肃宗之在灵武也常忧诸将李郭等皆
已为三公宰相崇重既极虑收复后无以复为赏也
泌对曰前代爵以报功官以任能自尧舜以至三代
皆所不易今收复后若赏以茅土不过二三百户一
小州岂难制乎肃宗曰甚善因曰若臣之所愿特与
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绝粒无家禄位与茅土
皆非所要为陛下帷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
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肃宗
大笑
北梦琐言唐干宁中凤翔李茂贞华州韩建邠州王
行瑜拥兵胁君诛戮宰辅焚烧宫阙初帝西幸凤翔
昭宗出居石门莎城太原克用领蕃汉马步入京三
镇大惧是年破邠州斩王行瑜昭宗嘉奖倚赖命延
王丕丹王允诏赐李公衣服兼令二亲王设拜以
兄事之近古未有也仍封晋王以宠之延王才识过
人聪悟辨慧在晋阳留宴累月每献酬乐作必为晋
王起舞后为韩建所杀
辍&#录吾乡钱叔琛氏赟乃武肃王之诸孙也其家
在郡城外东北隅亭台沼沚联络&#带犹是先朝赐
第与余相友善尝出示所藏铁券形宛如瓦高尺余
阔二尺许券词黄金商嵌一角有斧痕盖至元丙子
天兵南下时其家人窃负以逃而死于难券亦莫知
所在越再丙子渔者偶网得之乃在黄岩州南地名
泽库深水内渔意宝物试斧击之则铁焉因弃诸幽
一村学究与渔邻颇闻赐券之说买以铁价然二人
皆不悟其字乃金也有报于叔琛之兄者十斛谷易
得青毡复还诚为异事时余就录券词一通叔琛又
出武肃当日谢表&#并录之昨晚检阅经笥偶得于
故纸中转首已三十余年矣人生能几何哉谩志于
此词云维干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
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
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置制发运
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闽
越等州诸军事兼闽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
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朕闻铭邓骘之勋
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德策勋古
今一致顷者董昌僭伪为皆镜水狂谋恶惯染齐
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
灵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瓯越于涂炭之
上师无私焉保余杭于金汤之间政有经矣志奖王
室绩冠侯藩溢于旗常流在丹素虽锺繇刻五熟之
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
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山有如拳之日
唯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
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表云恩主
赐臣金书铁券一道臣恕九死子孙三死者出于睿
眷形此纶言录臣以丝发之劳赐臣以山河之誓镌
金作字指日成文震动神祗飞扬肝胆伏念臣爰从
筮仕迨及秉麾每自揣量是何叨忝所以行如履薄
动若持盈惟忧福过祸生敢忘慎初护末岂期此志
上感宸聪忧臣以处极多危虑臣以防微不至遂开
圣泽永保私门屈以常则宥其必死虽君亲嘱念皆
云必恕必容而臣子为心岂敢伤慈伤爱谨当日慎
一日戒子戒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乘此而贾祸
圣主万岁愚臣一心
湘山野录唐昭宗以钱武肃平董昌拜为镇海镇东
节度使中书令赐铁券罗隐为撰谢表迨庄宗入洛
又遣使贡奉恳请玉册金券有司定议非天子不得
用后竟赐之镠即以节钺授其子元瓘自称吴越国
王名其居曰殿官属悉称臣又于衣锦军大建玉册
金券诏书三楼遣使册东夷诸国封拜其君长几极
其势禅贯休尝以诗投之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
霜寒十四州之句镠爱其诗遣客吏谕之曰教和尚
改十四为四十方与见休性褊介谓吏曰州亦难添
诗亦不改然闲云野鹤何天而不飞耶遂飘然入蜀
镠后果为安重诲奏削王爵以太师致仕重诲死明
宗乃复镠爵位
五代史朱友谦传友谦字德光许州人也初名简以
卒隶渑池镇有罪亡去为盗石濠三乡之间商旅行
路皆苦之久之为陕州军校陕州节度使王珙为人
严酷与其弟珂争河中战败其牙将李璠与友谦谋
共杀珙附于梁梁太祖表璠代珙璠立友谦复以兵
攻之璠得逃去梁太祖又表友谦代璠梁兵西攻李
茂贞太祖往来过陕友谦奉事尤谨因请曰仆本无
功而富贵至此元帅之力也且幸同姓愿更名以齿
诸子太祖益怜之乃更其名友谦录以为子太祖即
位徙镇河中累迁中书令封冀王太祖遇&#友珪立
加友谦侍中友谦受命而心常不平已而友珪使召
友谦入觐友谦不行乃附于晋友珪遣招讨使韩勍
将康怀英等兵五万击友谦晋王出泽潞以救之遇
怀英于解县大败之追至白径岭夜秉炬击之怀英
又败梁兵乃解去友谦会晋王于猗氏友谦醉寝晋
王帐中晋王视之顾左右曰冀王虽甚贵然恨其臂
短耳末帝即位友谦复臣于梁而不绝晋也贞明六
年友谦遣其子令德袭同州逐节度使程全晖因求
兼镇末帝初不许已而许之制命未至友谦复叛始
绝梁而附晋矣末帝遣刘鄩等讨之鄩为李存审所
败晋封友谦西平王加守太尉以其子令德为同州
节度使庄宗灭梁入洛友谦来朝赐姓名曰李继麟
赐予巨万明年加守太师尚书令赐铁券恕死罪以
其子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令锡忠武军节度使诸子
及其将校为刺史者十余人恩宠之盛时无与比是
时宦官伶人用事多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
焉宦官伶人皆怒唐兵伐蜀友谦阅其精兵命其子
令德将以从军及郭崇韬见杀伶人景进言唐兵初
出时友谦以为讨己阅兵自备又言与崇韬谋反且
曰崇韬所以反于蜀者以友谦为内应友谦见崇韬
死谋与存乂为郭氏报冤庄宗初疑其事群伶官日
夜以为言友谦闻之大恐将入朝以自明将吏皆劝
其毋行友谦曰郭公有大功于国而以谗死我不自
明谁为我言者乃单车入朝景进使人诈为变书告
友谦反庄宗惑之乃徙友谦义成军节度使遣朱守
殷夜以兵围其馆驱友谦出徽安门外杀之复其姓
名诏魏王继岌杀令德于遂州王思同杀令锡于许
州夏鲁奇族其家属于河中鲁奇至其家友谦妻张
氏率其宗族二百余口见鲁奇曰朱氏宗族当死愿
无滥及平人乃别其婢仆百人以其族百口受刑张
氏入室取其铁券示鲁奇曰此皇帝所赐也不知为
何言语鲁奇亦为之&#友谦死其将史武等七人皆
坐友谦族诛天下冤之
苏州府志钱元字德辉吴越王镠第四子仪状瑰
杰风神俊迈干化二年改刺苏州累授中吴建武军
节度使苏常润三州团练使佐正匡国功臣大彭郡
开国侯加检校太师同平章事中书令守太傅彭城
郡王治苏三十年俭约镇静郡政循理天福二年弟
元瓘袭位元觐之燕于宫中元瓘举酒为寿曰先
王之位兄宜嗣之俾小子至是皆兄推戴之力元
俯伏曰王功德高茂先王择贤而立敢忘忠顺因相
顾感泣兄弟讫无间言七年诏封广陵郡王未受命
卒谥宣义
枫&#小牍顷从临安得见石晋授文穆王玉册文曰
惟天福八年岁次癸卯十月丙午朔六日辛亥皇帝
若曰在天成象拱辰分将相之星惟帝念功启土列
侯王之国朕所以法昊穹而光宅稽典礼以疏封而
况世着大勋时推令器探宝符而嗣位杖金钺以宣
威羽翼天朝藩篱东夏宜列诸侯之上特隆一字之
封简自朕心&#于舆论咨尔保邦宣化忠正翊戴功
臣起复镇国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
员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州越州大都督充镇海镇
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兼两浙
盐铁制置发运营田等使上柱国吴越国王食邑一
万七千户实封四千户钱佐为时之瑞命世而生负
经文纬武之才蕴开物成务之志英华发外精义入
神亚夫继社稷之勋顾荣擅东南之美眷言祖考志
奉国朝清吴越之土疆执桓文之弓矢天资厥德代
有其人荷基构以克家事梯航而述职殊庸斯在信
史有光是举彝章爰行盛典土茅符节方推翼世之
贤黻冕辂车更重策勋之礼斯为异数允属真王今
遣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子宾客上柱国太原县
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玫使副正议大夫行尚书吏
部郎中柱国赐紫金鱼袋赵熙等持节备礼册尔为
吴越国王于戏周宠元臣四履锡命汉封异姓八国
始王指河岳以誓功俾子孙而袭爵尔纂服旧业朕
考据前文勿亡必复之言更广无穷之祚懋昭前烈
尔惟钦哉
闻见近录太祖即位患方镇犹习故常取于民无节
而意多跋扈一日召便殿赐饮款曲因问诸方镇尔
在本镇除奉公上之外岁得自用为钱几何方镇具
陈之上谕之曰我以钱代租税之入以助尔私尔&#
归朝日与朕相宴乐何如方镇再拜即诏给侯伯随
使公使钱虽在京亦听半给州县租赋悉归公上民
无苛敛之患至今侯伯尚给公使钱以此也
太祖即位方镇多偃蹇所谓十兄弟者是也上一日
召诸方镇授以弓&#人驰一骑与上私出固子门大
林中下马酌酒上语方镇曰此处无人尔辈要作官
家者可杀我而为之方镇伏地战恐上再三喻之伏
地不敢对上曰尔辈是真欲我为主耶皆再拜称万
岁上曰尔辈既欲我为天下主尔辈当尽臣节今后
无或偃蹇方镇复再拜呼万岁与饮尽醉而归
挥麈前录仁宗以大中祥符七年由庆国公出合隆
兴初汤特进封庆国公明清常以故事启之遂上章
辞不敢受改封荣国公王将明白蒙亨宣和间皆封
庆公而不辞岂一时忘之耶
元史哈剌哈孙传仁宗之入也阿忽台有勇力人莫
敢近诸王秃刺实手缚之以功封越王三宫尽幸其
第赐与甚厚以庆元路为其食邑哈剌哈孙力争之
曰祖宗之制非亲王不得加一字之封秃剌疏属岂
得以一日之功废万世之制哉帝不听
辍耕录世皇取江南次黄河苦乏舟楫夜梦一老叟
曰陛下欲渡河当随我来引至一所指曰此即是已
帝遂以物标识之乃觉历历可记明日循行河浒寻
梦中所见处果是方惊顾问忽有人进曰此间水浅
可渡时帝征梦中语因谓曰汝能先涉否其人乃行
大军自后从之无一不济帝欲重旌其功对曰富与
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遂封为答剌罕与五品
印拨三百户以食之今其子孙尚有存者此事杨元
诚太史瑀所云
答剌罕译言一国之长得自由之意非勋戚不与焉
太祖龙飞日朝廷草创官制简古惟左右万户次及
千户而已丞相顺德忠猷王哈剌哈孙之曾祖启昔
礼以英材见遇擢任千户锡号答剌罕至元壬申世
祖录勋臣后拜王宿卫官袭号答剌罕
圣君初政记洪武初欲作铁券而不得其制有言吴
越王钱氏子孙居浙东者家传唐昭宗赐镠之券犹
存乃遣使觅得按其制作焉
遵闻录濮真者国初时都督佥事也征高丽被执其
王欲降之真怒骂而死上嘉其忠追封乐浪公谥忠
襄表其门曰班超群将志迈雄师时真子玙甫生数
月即襁褓中封为西凉侯年方幼因趋朝为多士蹋
伤母夫人以闻上命御用监镌一王字牌悬玙冠上
每朝使人知所逊避
绍兴府志宣温字彦温会稽人少颖悟好学襟度怡
旷家贫处之裕如洪武中被召条对甚悉及问汉高
祖杀功臣光武全功臣优劣何如温对曰高祖杀功
臣功臣自杀光武全功臣功臣自全上悦其言
列朝诗集郭钰字景南营国第八子定襄之父也年
十三作悯农诗大旱为霖赋传播都下太祖召见敷
对详明极眷爱之与李曹公景隆王驸马宁倡和为
诗方孝孺尤器重其人赠定襄伯
列朝诗集刘廌字士端诚意伯基之孙江西右参政
琏之子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袭封明年以其叔合门
使事有连上赦之贬秩归里筑室于里第西鸡山之
下命曰盘谷洪武丁丑谴戍甘肃越三月太祖上宾
赦还建文及太宗皆欲用之以奉亲守墓力辞永乐
某年卒于家
寓圃杂记正统十一年太师英国公暨侯伯二十余
人早朝毕奏曰臣等皆武夫不谙经典愿赐一日假
诣国子监听讲上命以三月三日往于是太师率诸
侯伯至日到监始茶汤果饼之类甚丰祭酒李先
生时勉命诸生立讲五经各一章讲罢设酒馔奉款
诸侯伯让曰受教之地皆就列坐惟太师与先生抗
礼饮甚欢太师屡辞先生曰秀才家饭不易措置愿
太师少宽后命诸生歌鹿鸣之诗宾主雍雍抵暮而

江宁府志徐承宗中山武宁王曾孙明太祖赐中山
第于秦淮之滨榜曰大功坊世家焉承宗沉静简雅
有祖风袭爵为魏国公天顺改元守备南京号令严
肃宗族家众罔敢挠法者内守备诸司咸敬惮之居
十六年人未见其坐立倾侧喜怒横发至今传颂以
为得大臣之体卒葬钟山祖茔之次

 勋爵部杂录
三国志注魏略载魏三公奏曰臣闻枝大者披心尾
大者不掉有国有家之所慎也昔汉承秦弊天下新
定大国之王臣节未尽以萧张之谋不备录之至使
六王前后反叛已而伐之戎车不辍又文景守成忘
战戢役骄纵吴楚养虺成蛇即为社稷大忧盖前事
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吴王孙权幼竖小子无尺寸之
功遭遇兵乱因父兄之绪少蒙翼卵昫伏之恩长含
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地罪恶积大复与关羽更相
觇伺逐利见便挟为卑辞先帝知权奸以求用特以
于禁败于水灾等当讨羽因以委权先帝委裘下席
权不尽心诚在恻怛欲因大丧寡弱王室希托董桃
传先帝令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及见驱逐方更折
节邪辟之态巧言如流虽重驿累使发遣禁等内包
隗嚣顾望之奸外欲缓诛支仰蜀贼圣朝含弘既加
不忍优而赦之与之更始猥乃割地王之使南面称
孤兼官累位礼备九命名马百驷以成其势光宠显
赫古今无二权为犬羊之姿横被虎豹之文不思静
力致死之节以报无量不世之恩臣每见所下权前
后章表又以愚意采察权旨自以阻带江湖负固不
服狃挟累世诈伪成功上有尉佗英布之计下诵伍
被屈强之辞终非不侵不叛之臣以为晁错不发削
弱王侯之谋则七国同衡祸久而大蒯通不决袭历
下之策则田横自虑罪深变重臣谨考之周礼九伐
之法平权凶恶逆节萌生见罪十五昔九黎乱德黄
帝加诛项羽罪十汉祖不舍权所犯罪衅明白非仁
恩所养宇宙所容臣请免权官鸿胪削爵士捕治罪
敢有不从移兵进讨以明国典好恶之常以静三州
元元之苦其十五条文多不载
大唐新语萧何封酇侯先儒及颜师古以为赞为南
阳筑阳之城筑阳今属襄州窃以凡封功臣多就本
土盖欲荣之也张良封留侯是为成例案班固何须
穿凿更制别音乎
李氏刊误周制五等爵以封诸侯以其有功加地进
律以是所封之国固定非处一方近者凡所封邑必
取得姓之地所以畴庸进爵有违王度窃以萧何封
酇侯萧之得姓不在于酇曹参封平阳侯曹之得姓
不在平阳国朝房元龄封梁公房之得姓不在于梁
杜如晦封莱公杜之得姓不在于莱古典悉然不可
悉数其误也始于幸蜀之年中书主者不旧制故

却扫编功臣号起于唐德宗时朱泚之乱既平凡从
行者悉赐号奉天元从定难功臣其后凡有功者咸
被赐寖相踵为故事本朝循此制宰相枢密使初拜
赐焉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初除或未赐遇加恩乃有
之刺史以上止加阶勋勋高者亦或赐中书枢密赐
推忠协谋同德佐理余官则推诚保德奉义翊戴掌
兵则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则纯诚顺化每以二字协
意或造或因取为美称宰臣初加即六字余并四字
其进加则二字或四字多者有至十余字又有崇仁
佐运守正忠亮保顺宣忠亮节之号文武迭用焉中
书枢密所赐若罢免或出镇则改亦有不改者其诸
班直禁军将校赐拱卫供奉之号遇加恩但改其名
不过两字元丰中神宗既累却群臣尊号之请大臣
将顺因请并罢功臣之名诏从之近岁始复以赐大
将皆创为之名非复旧制矣
国朝之制食邑满万户乃封国公惟见任宰相与官
为三公者则通计实封满万便封国公杜正献公既
致仕因郊祀当加恩而食邑未满万户特诏封祁国
公盖异礼也其后遗表有曰非万户而忝赐履之封
自三少而席司成之重盖谓是云
本朝封爵徒为虚名户累数万虽号实封者亦初无
其实故有司亦不甚以为轻重若非自请则文臣例
封文安武臣例封武功宗室例封天水名号重复不
可稽考予以为虽异于古之裂地而封者然驭贵之
意则均也谓宜略依古制非有功不封已封之县不
再以封则庶几稍重矣故事文臣官至卿监官武臣
官至横行而勋加至上柱国乃加封邑其后罢勋官
而寄禄纔至奉直大夫横行以上便加封邑则宜其
众也
玉堂杂记故事食邑千户以上封侯若拜相虽旧爵
卑食邑少亦径封侯盖五等伯子男用县名至侯则
升郡当降旨时未知所封何郡第云进封开国侯而
已秦丞相薨后初拜沈守约该左相万俟元忠右
相沈爵归安县万俟爵阳武县各从其乡也既相合
升郡侯而学士院遂进沈为归安郡万俟阳武郡初
非郡名其误甚矣当时偶不知改久之因进书转官
方能厘正至今遇恩升郡臣僚院吏及吏部尚复差
舛谓如元系吴兴县开国伯则合云进封吴兴郡开
国侯却云吴兴郡进封开国侯殊无义理予每为正
西溪丛语唐初功臣皆云图形凌烟阁而河间元王
孝恭碑乃作戢武阁岂凌烟先名戢武而后改之邪
又段志元碑亦云图形戢武阁
东坡志林王介甫先封舒公后改封荆诗曰戎狄是
膺荆舒是惩识者谓宰相不学之过也
鼠璞高帝未封诸将往往坐沙中语留侯欲帝封平
生所憎以安之遂封雍齿为什邡侯群臣喜曰雍齿
尚侯我属无患矣留侯此策亦有所本古史载晋文
公过曹里凫须盗其资而亡公馁介子推割股以食
之至是里凫须请见曰君去国久臣民多过自危凫
须为贼大矣君诚使骖乘游于国中百姓见之自安
文公悦而从之臣民皆曰里凫须不诛吾何惧也岂
留侯之策与此暗合耶
皇朝盛事河间忠武王张玉子定兴忠烈王辅孙宁
阳恭靖王懋凡三代王东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阴武
愍王勇又再世而定襄恭靖王希忠继之亦可称三
代也
中山王首佐太祖定天下功业爵位朝班庙享皆第
一封魏国公世世承袭嗣公辉祖既殉节以终次子
增寿复以龙潜翊戴赠爵上公封国于定一门两公
往往对握二都兵政诸勋贵无敢埒者又三女一为
文皇后一为代简王妃一为安惠王妃
太师英公张辅子懋复为太师俱加阶特进俱勋左
柱国俱再知经筵事俱再监修国史足称东第之冠
其次则朱保公永为太师子晖为太保孙会昌侯继
宗为太傅子铭为太保
贤奕关云长封汉寿亭侯汉寿本亭名今人以汉为
国号止称寿亭侯误矣汉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万
户以上或不满万户为县凡封侯视功大小小为亭
侯次乡县郡侯云长汉寿亭侯盖初封也今印谱有
寿亭侯印盖亦不知此而乃伪为之耳
日知录功臣表萧何九世孙禹王莽始建国元年更
为萧乡侯莽败绝曹参十世孙宏举兵佐军(
本传云先降河
北)
诏封平阳侯十一世侯扩嗣今见非光武之薄于
酇侯而厚于平阳也非有功不侯高帝法也
红阳侯王泓以与诸刘结恩父丹降为将军战死(
见元
后传)
富平侯张纯以先来诣阙
见后汉
书本传
皆得绍封
 按功臣侯复封者三人恩泽侯复封者四人高昌
 侯董永归德侯襄平昌侯王获三人功状无考而
 周承休侯常自以周后
而杜宪赵牧并以先降梁王不得嗣光武命功之典
如此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并无侯国以在
畿内故也然功臣侯表有阳陵侯傅宽高陵侯王虞
人恩泽侯表有高陵侯翟方进并左冯翊县名功臣
侯表平陵侯苏建平陵侯范明友右扶风县名而高
陵下曰琅邪二平陵下曰武当则知此乡名之同于
县者而非三辅也若后汉则新丰侯单超新丰侯段
颎京兆县夏阳侯冯异栎阳侯景丹临晋侯杨赐并
左冯翊县好时侯耿弇槐里侯万修槐里侯窦武槐
里侯皇辅嵩栒邑侯宋弘郿侯董卓并右扶风县而
嵩传云食槐里美阳两县八千户盖东都之后三辅
同于郡国矣
后汉封国之制有乡侯有都乡侯传中言都乡侯者
甚多皇甫嵩封槐里侯忤中常侍赵忠张让削户六
千更封都乡侯贝瑗有罪诣狱谢上遣还东武侯印

上文作
东武阳侯
诏贬为都乡侯是都乡侯在列侯之下
也赵忠以与诛梁冀功封都乡侯
单超传但言
乡侯今从本传

熹八年贬为关内侯
本传作关中
侯今从单超传
是都乡侯在关
内侯之上也
 关内侯无食邑如淳以为但爵其身见史记高后
 纪注 吴志孙贲封都亭侯子邻嗣进封都乡侯
 是都乡侯在都亭侯之上
良贺卒帝封其养子为都乡侯三百户是都乡侯亦
必有所封之地而不言者史略之也乡侯都亭侯亭
侯或言地或不言地亦同此
 皇后纪都亭侯注凡言都亭者城内亭也 宋书
 百官志县侯第三品乡侯第四品亭侯第五品关
 内侯第六品而无都乡侯都亭侯
七国虽称王而其臣不过称君孟尝君平原君信陵
君春申君是也秦则有称侯者如穰侯应侯文信侯
而蔡泽但为刚成君汉兴列侯曰侯关内侯曰君孔
霸以师赐爵关内侯号成君其薨也谥曰烈君(
孔光
传)

通典献帝建安初封曹操为费亭侯亭侯之制自此
始也恐不然灵帝以解渎亭侯入继桓帝纪封单超
等五人为县侯尹勋等七人为亭侯列传中为亭侯
者甚多大抵皆在章和以后丁綝言能薄功微得乡
亭厚矣樊宏愿还寿张食小乡亭则建武中似已有
亭侯矣
 楚汉春秋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裴松之曰高
 祖时封皆列侯未有乡亭之爵疑为不然蜀志中
 山靖王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按汉书
 作陆城侯志文衍一亭字
汉书王莽传改大郡至分为五郡县以亭为名者三
百六十以应符命文
称周文王为文君焦氏易林文君燎猎吕尚获福号
称太师封建齐国汉张衡思元赋文君为我端蓍兮
利飞遁以保名称晋文公为文君楚辞惜往日介子
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淮南子晋文君大布之
衣羊之裘又云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称宋文
公为文君墨子昔者宋文君鲍之时称楚庄王为庄
君荀子庄君之称齐庄公为庄君墨子昔者齐庄
君之时称鲁昭公为昭君焦氏易林干侯野井昭君
丧居称齐景公为景君宋何承天上陵篇指营丘感
牛山爽鸠既没景君叹称宋襄公为襄君周庾信入
彭城馆诗襄君初建国称宋元公为元君庄子宋元
君夜半而梦

查看目录 >> 《古今图书集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