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子部 > 道释 > 藏要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八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三十

  附錄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尊者世親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分别隨眠品第五之二

  諸有情類於此事中隨眠隨增名繫此事.應說過去現在未來何等隨眠能繫何事。

  頌曰.

  若於此事中. 未斷貪瞋慢. [一]過現若已起.

  未來意徧行. 五可生自世. 不生亦遍行. [二]餘過未徧行.

  現正緣能繫。

  論曰.且諸隨眠總有二種.一者自相謂貪瞋慢.二者共相謂見疑癡.事雖有多此說

  所繫.如應未斷流至後門。若此事中有貪瞋慢.於過去世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

  注:

  [一]三本此句開爲半頌.

  [二]三本次二句合爲一句.

  ********************

  此事.以貪瞋慢是自相惑非諸有情定遍起[一]故。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瞋慢三.遍於

  三世乃至未斷皆能繫縛.未來五識相應貪瞋若未斷可生唯繫未來世.未來五識

  相應貪生若未斷不生亦能繫三世。所餘一切見疑無明去來未斷遍縛三世.由此

  三種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縛故.若現在世正緣境時隨其所應能繫此事。應辯

  諸事過去未來爲實有無方可說繫.若實是有則一切行恆時有故應說爲常.若實

  是無如何可說有能所繫及離繫耶。毗婆沙師定立實有.然彼諸行不名爲常.由與

  有爲諸相合故.爲此所立決定增明應略標宗顯其理趣.頌曰.

  三世有.由說.  二.有境.果故. 說三世有故.  許說一切有。

  論曰.三世實有.所以者何.由契經中世尊說故.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過去色非有.

  不應多聞聖弟子衆於過去色勤修厭捨.以過去色是有.故應多聞聖弟子衆於過

  去色勤修厭捨.若未來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弟子衆於未來色勤斷欣求.以未來色

  注:

  [一]三本次分四段.牒釋未來意徧行一頌.

  ********************

  是有.故應多聞聖弟子衆於未來色勤斷欣求。又具二緣識方生故.謂契經說識二

  緣生.其二者何.謂眼及色廣說乃至意及諸法.若去來世非實有者能緣彼識應闕

  二緣。已依聖教證去來有.當依正理證有去來.以識起時必有境故.謂必有境識乃

  得生無則不生.其理決定.若去來世境體實無是則應有無所緣識.所緣無故識亦

  應無。又已謝業有當果故.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惡二業當果應無.非果生時有現

  因在。由此教理毗婆沙師定立去來二世實有。若自謂是說一切有宗決定應許實

  有去來世.以說三世皆定實有.故許是說一切有宗。謂若有人說三世實有方許彼

  是說一切有宗.若人唯說有現在世及過去世未與果業.說無未來及過去世已與

  果業.彼可許爲分别說部.非此部攝。今此部中差别有幾.誰所立世最善可依。頌曰.

  此中有四種. 類.相.位待異. 第三約作用. 立世最爲善。

  論曰.尊者法救作如是說由類不同三世有異.彼謂諸法行於世時由類有殊非體

  ********************

  有異.如破金器作餘物時形雖有殊而顯無異.又如乳變成於酪時捨味勢等非捨

  顯色.如是諸法行於世時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唯捨得類非捨得體。尊者

  妙音作如是說.由相不同三世有異.彼謂諸法行於世時過去正與過去相合而不

  名爲離現未相.未來正與未來相合而不名爲離過現相.現在正與現在相合而不

  名爲離過未相.如人正染一妻室時於餘姬媵不名離染。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位

  不同三世有異.彼謂諸法行於世時至位位中作異異說.由位有别非體有異.如運

  一籌置一名一置百名百置千名千。尊者覺天作如是說由待有别三世有異.彼謂

  諸法行於世時前後相待立名有異.如一女人名母名女。此四種說一切有中.第一

  執法有轉變故應置數論外道朋中.第二所立世相雜亂三世皆有三世相故.人於

  妻室貪現行時於餘境貪唯有成就.現無貪起何義爲同.第四所立前後相待一世

  法中應有三世.謂過去世前後刹那應名去來中爲現在.未來現在類亦應然.故此

  ********************

  四中.第三最善.以約作用位有差别.由位不同立世有[一]異.彼謂諸法作用未有名爲

  未來.有作用時名爲現在.作用已滅名爲過去.非體有殊。此已具知.彼應復說.若去

  來世體亦實有.應名現在何謂去來。豈不前言約作用立。若爾.現在有眼等根.彼同

  分攝有何作用。彼豈不能取果與果。是則過去同類[二]因等旣能與果應有作用.有半

  作用世相應雜。已略推徵.次當廣破.頌曰.

  [三]何礙用.云何. 無異世便壞. 有誰未生滅. 此法性甚深。

  論曰.應說若法自體恆有應一切時能起作用.以何礙力令此法體所起作用時有

  時無.若謂衆緣不和合者此救非理許常有[四]故.又此作用云何得說爲去來今.豈作

  用中而得更立有餘作用.若此作用非去來今而復說言作用是有.則無爲故應常

  非無.故不應言作用已滅及此未有法名去[五]來。若許作用異法體者可有此失.然無

  有異故不應言有此過失。若爾所立世義便壞.謂若作用卽是法體.體旣恆有用亦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立世最爲善句.

  [二]原刻作同.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三]陳本此下開爲一頌.字句多異.

  [四]陳藏二本次牒頌文云何一語.

  [五]三本次牒頌文無異世便壞句.

  ********************

  應然.何得有時名爲過未.故彼所立世義不成。何爲不成.以有爲法未已生名未來.

  若已生未已滅名現在.若已滅名過[一]去。彼復應說若如現在法體實有.去來亦然.誰

  未已生誰復已滅誰有爲法體實恆有.如何可得成未已生已滅.先何所闕彼未有

  故名未已生.後復闕何彼已無故名爲已滅.故不許法本無今有有已還無.則三世

  義應一切種皆不成立。然彼所說恆與有爲諸相合故行非常者.此但有虚言生滅

  理無故.許體恆有說性非常.如是義言所未曾有.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許法體恆有

  而說性非常.性體復無别此真自在作。又彼所言世尊說故去來二世體實有者.我

  等亦說有去來世.謂過去世曾有名有.未來當有有果因故.依如是義說有去來.非

  謂去來如現實有。誰言彼有如現在世。非如現世彼有云何。彼有去來二世自性。此

  復應詰.若俱是有如何可言是去來性.故說彼有但據曾當因果二性.非體實有.世

  尊爲遮謗因果見據曾當義說有去來.有聲通顯有無法故.如世間說有燈先無有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有誰未生滅句.梵本文略.

  ********************

  燈後無.又如有言有燈已滅非我今滅.說有去來其義亦應爾.若不爾者去來性不

  成。若爾何緣世尊依彼杖髻外道說業過去盡滅變壞而猶是有.豈彼不許業曾有

  性.而今世尊重爲說有。依彼所引現相續中與果功能密說爲有.若不爾者.彼過去

  業現實有性.過去豈成.理必應爾.以薄伽梵於勝義空契經中說眼根生位無所從

  來.眼根滅時無所造集.本無今有有已還無.去來眼根若實有者.經不應說本無等

  言.若謂此言依現世說.此救非理.以現世性與彼眼根體無别故.若許現世本無今

  有有已還無.是則眼根去來無體義已成立。又彼所說要具二緣識方生故去來二

  世體實有者.應共尋思.意法爲緣生意識者.爲法如意作能生緣.爲法但能作所緣

  境.若法如意作能生緣.如何未來百千劫後當有彼法.或當亦無爲能生緣生今時

  識.又涅槃性違一切生立爲能生不應正理.若法但能爲所緣境.我說過未亦是所

  緣。若無如何成所緣境。我說彼有如成所緣。如何成所緣。謂曾有當有非憶過去色

  ********************

  受等時如現分明觀彼爲有.但追憶彼曾有之相.逆觀未來當有亦爾.謂如曾現在

  所領色相如是追憶過去爲有.亦如當現在所領色相如是逆觀未來爲有.若如現

  有應成現世.若體現無則應許有緣無境識其理自成。若謂去來極微散亂有而非

  現理亦不然.取彼相時非散亂故.又若彼色有同現在唯有極微散亂爲異.則極微

  色其體應常.又色唯應極微聚散竟無少分可名生滅.是則遵崇邪命者論棄背善

  逝所說契經.如契經說眼根生位無所從來乃至廣說.又非受等極微集成如何可

  言去來散亂.然於受等追憶逆觀亦如未滅已生時相.若如現有體應是常.若體現

  無遠應許有緣無境識理亦自成。若體全無是所緣者.第十三處應是所緣。諸有達

  無第十三處.此能緣識爲何所緣.若謂卽緣彼名爲境.是則應撥彼名爲無。又若緣

  聲先非有者此能緣識爲何所緣.若謂卽緣彼聲爲境求聲無者應更發聲.若謂聲

  無住未來[一]位未來實有如何謂無.若謂去來無現世者此亦非理其體一故.若有少

  注:

  [一]原刻作住.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

  分體差别者本無今有其理自成.故識通緣有非有境。然菩薩說世間所無我知我

  見無是處者.意說他人懷增上慢亦於非有現相謂有.我唯於有方觀爲有.若異此

  者則一切覺皆有所緣.何緣於境得有猶豫或有差别.理必應然.以薄伽梵於餘處

  說.善來苾芻汝等若能爲我弟子無諂無誑有信有勤.我旦教汝令暮獲勝我暮教

  汝令旦獲勝.便知有是有非有是非有有上是有上無上是無上。由此彼說識有境

  故有去來者.亦不成因。又彼所言業有果故有去來者理亦不然.非經部師作如是

  說卽過去業能生當果.然業爲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别令當果生.破我品中當廣顯

  示。若執實有過去未來.則一切時果體常有.業於彼果有何功能.若謂能生.則所生

  果本無今有其理自成.若一切法一切時有.誰於誰有能生功能。又應顯成[一]雨衆外

  道所黨邪論.彼作是說有必常有無必常無.無必不生有必不滅。若謂能令果成現

  在.如何令果成現在耶.若謂引令至餘方所.則所引果其體應常.又無色法當如何

  注:

  [一]原刻錯兩.今依麗刻改.

  ********************

  引.又此所引應體本無.若謂但令體有差别.本無今有其理自成。是故此說一切有

  部若說實有過去未來.於聖教中非爲善說.若欲善說一切有者.應如契經所說而

  說。經如何說。如契經言梵志當知.一切有者唯十二處或唯三世如其所有而說有

  言。若去來無.如何可說有能所繫及離繫耶。彼所生因隨眠有故.說有去來能繫煩

  惱.緣彼煩惱隨眠有故.說有去來所繫縛事.若隨眠斷得離繫[一]名。毗婆沙師作如是

  說.如現實有過去未來.所有於中不能通釋.諸自愛者應如是知法性甚深非尋思

  境.豈不能釋便撥爲無.有異門故此生此滅.謂色等生卽色等滅.有異門故異生異

  滅.謂未來生現在世滅.有異門故卽世名生.以正生時世所攝故.有異門故說世有

  生.未來世有多刹那故。[二]傍論已了今應思擇諸事已斷彼離繫耶.設事離繫彼已斷

  耶。若事離繫彼必已斷.有事已斷而非離繫。斷非離繫.其事云何。頌曰.

  於見苦已斷 餘遍行隨眠. 及前品已斷. 餘緣此.猶繫。

  注:

  [一]勘藏本次下牒頌此法性甚深句.陳梵二本文略.

  [二]陳本卷第十五.

  ********************

  論曰.且見道位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諸事已斷.見集所斷遍行隨眠若未

  永斷能緣此者於此猶繫.及修道位隨何道生九品事中前品已斷餘未斷品所有

  隨眠能緣此者於此猶繫.斷非離繫.如是應知。何事有幾隨眠隨增。若隨事别答便

  費多言論.是故應造略毗婆沙.由此雖勞少少功力而能越渡大大問流.謂法雖多

  略爲十六種.卽三界五部及無漏法.能緣彼識名數亦然.但應了知何法何識境.易

  思何事何隨眠隨增.此中且應知何法何識境。頌曰.

  見苦集修斷. 若欲界所繫. 自界三.色一. 無漏識所行.

  色自下各三. 上一.淨識境. 無色通三界. 各三.淨識緣.

  見滅道所斷. 皆增自識行. 無漏三界中. 後三.淨識境。

  論曰.若欲界繫見苦見集修所斷法各五識緣.謂自界三卽如前說.及色界一卽修

  所斷.無漏第五皆容緣[一]故。若色界繫卽前所說三部諸法各八識緣.謂自下三皆如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色自下各三兩句.梵本文略.

  ********************

  前說.及上界一卽修所斷.無漏第八皆容緣[一]故。若無色繫卽前所說三部諸法各十

  識緣.謂三界三皆如前說.無漏第十皆容緣[二]故。見滅見道所斷諸法.應知一一增自

  識緣.此復云何.謂欲界繫見滅所斷爲六識緣.五卽如前增見滅斷.見道所斷爲六

  識緣.五亦如前.增見道斷.色無色界見滅道斷.隨應爲九十一識[三]緣。若無漏法爲十

  識緣.謂三界中各後三部.卽見滅道修所斷識.無漏第十皆容緣故。爲攝前義復說

  頌言.見苦卽修斷.欲色無色繫.應知如次第.五八十識緣.見滅道所斷.各增自識緣.

  無漏法應知.能爲十識境。如是了知十六種法爲十六識所緣境已.今應思何事何

  隨眠隨增若。别疏條恐文煩廣.故我於此略示方隅.且有問言所繫事內樂根有幾

  隨眠隨增.應觀樂根總有七種.謂欲界一卽修所斷.色界五部.無漏第七.一切無漏

  非諸隨眠之所隨增如前已說.此中前六隨其所應欲修所斷.及諸遍行色界一切

  隨眠隨增。若有問言緣樂根識復有幾種隨眠隨增.應觀此識種有十二.謂欲界四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無色通三界兩句.

  [二]次牒見滅道所斷兩句.

  [三]次牒無漏三界中兩句.

  ********************

  除見滅斷.色界五部.無色界二卽見道諦及修所斷.無漏第十二皆能緣樂根.此隨

  所應欲界四部.色界有爲緣.無色界二部及諸遍行隨眠隨增。若復有問言緣緣樂

  根識復有幾種隨眠隨增.應觀此識總有十四.謂前十二更加二種卽無色界見苦

  集斷.如是十四識能緣緣樂根.此隨所應欲色如上無色四部隨眠隨增。準此方隅

  餘應思擇。若心由彼名有隨眠.彼於此心定隨增不。此不決定.或有隨眠謂與心相

  應及緣心未斷.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依此義門應作是說.頌曰.

  有隨眠心二. 謂有染無染. [一]有染心通二. 無染局.隨增。

  論曰.有隨眠心總有二種.有染無染心差别故.於中有染或有隨增.謂相應緣隨眠

  未斷.相應已斷則不隨增.仍說有隨眠以恆相應故.若無染者.唯局隨增.緣此隨眠

  必未永斷.此唯據隨增名有隨眠故。如上所說十種隨眠次第生時.誰前誰後。頌曰.

  [二]無明.疑.邪.身.

  注:

  [一]三本缺此有染心通二無染局兩語.

  [二]陳藏二本此句開爲半頌.次句同.梵本文略.

  ********************

  邊見.戒.見取. 貪.慢.瞋.如次. 由前引後生。

  論曰.且諸煩惱次第生時.先由無明於諦不了.不欲觀苦乃至道諦.由不了故次引

  生疑.謂聞二途便懷猶豫爲苦非苦.乃至廣[一]說.從此猶豫引邪見生.謂邪聞思生邪

  決定撥無苦諦乃至廣說.由撥無諦引身見生.謂取藴中撥無苦理.便決定執此是

  我故.從此身見引邊見生.謂依我執斷常邊故.從此邊見引生戒取.謂由於我隨執

  一邊.便計此執爲能淨故.從戒禁取引見取生.謂計能淨已必執爲勝故.從此見取

  次引貪生.謂自見中情深愛故.從此貪後次引慢生.謂自見中深愛著已情生高舉

  凌懱他故.從此慢後次引生瞋.[二]謂自見中深愛恃已.於他所起違己見中情不能忍

  必憎嫌故.有餘師說.於自見解取捨位中起憎嫌故.見諦所斷貪等生時緣自相續

  見爲境故.如是且依次第起說.越次起者前後無定。諸煩惱起由幾因緣。頌曰.

  由未斷隨眠. 及隨應境現. 非理作意起. 說惑.具因緣。

  注:

  [一]二本次分八段.牒釋邪身邊見等一頌一句.

  [二]原刻錯前.今依麗刻改.

  ********************

  論曰.由三因緣諸煩惱起.且如將起欲貪纏時.未斷未遍知欲貪隨眠故.順欲貪境

  現在前故.緣彼非理作意起故.由此力故便起欲貪.此三因緣.如其次第卽因境界

  加行三力.餘煩惱起類此應[一]知.謂此且據具因緣說.或有唯託境界力生.如退法根

  阿羅漢等。卽上所說隨眠幷纏經說爲漏暴流軛取.漏謂三漏.一欲漏二有漏三無

  明漏.言暴流者謂四暴流.一欲暴流二有暴流三見暴流四無明暴流.軛謂四軛.如

  暴流說.取謂四取.一欲取二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語取.如是漏等其體云何。頌曰.

  欲煩惱幷纏. 除癡.名欲漏. 有漏上二界. 唯煩惱除癡.

  同無記.內門. 定地故.合一. 無明諸有本. 故别爲一漏.

  暴流軛亦然. 别立見利故. 見不順住故. 非於漏獨立.

  欲有軛幷癡. 見分二名取. 無明不别立. 以非能取故.

  論曰.欲界煩惱幷纏除癡.四十一物總名欲漏.謂欲界繫根本煩惱三十一幷十[二]纏

  注:

  [一]陳藏二本次牒頌文具因緣一語.

  [二]二本次牒頌文有漏上二界兩句.

  ********************

  色無色界煩惱除癡.五十二物總名有漏.謂上二界根本煩惱各二十六。豈不彼有

  惛沉掉舉二種纏耶.品類足中亦作是說.云何有漏謂除無明.餘色無色二界所繫

  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今於此中何故不說。迦濕彌羅國毗婆沙師言.彼界纏少.不自

  在故。何緣合說二界隨眠爲一有[一]漏。同無記性.於內門轉.依定地生.由三義同故合

  爲一.如前所[二]說.名有貪因.卽是此中名有漏義。準此三界十五無明義至已立爲無

  明漏。何緣唯此别立漏[三]名。無明能爲諸有本故。暴流及軛體與漏同.然於其中見亦

  别立.謂前欲漏卽欲暴流及欲軛.如是有漏卽有暴流及有軛.析出諸見爲見暴流

  及見軛[四]者.謂猛利故令住名漏如後當說.見不順彼性猛利故由此於漏不[五]獨立名

  但可與餘合立爲漏.如是已顯二十九物名欲暴流.謂貪瞋慢名有五種.疑四纏十.

  二十八物名有暴流.謂貪與慢各十.疑八.三十六物名見暴流.謂三界中各十二見.

  十五物名無明暴流.謂三界無明各有[六]五。應知四軛與暴流同。四取應知體同四軛.

  注:

  [一]次牒同無記內門兩句.

  [二]原刻作欲.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三]次牒無明諸有本兩句.

  [四]三本次牒頌文見不順住故兩句.

  [五]原刻作猛.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六]三本次牒頌文欲有軛并癡兩句.

  ********************

  然欲我語各幷無明見分爲二.與前軛别.卽前欲軛幷欲無明三十四物總名欲取.

  謂貪瞋慢無明各五.疑有四.幷十纏.卽前有軛幷二界無明三十八物總名我語取.

  謂貪慢無明各十.疑有八.於見軛中除戒禁取餘三十物總名見取.所除六物名戒

  禁取。何緣别立戒禁取耶。由此獨爲聖道怨故.雙誑在家出家衆故.謂在家衆由此

  誑惑計自餓等爲生天道故.諸出家衆由此誑惑計捨可愛境爲清淨道故。何緣無

  明不别立[一]取。能取諸有故立取名.然諸無明非能取故.謂不了相說名無明.彼非能

  取非猛利故.但可與餘合立爲取。然契經說欲軛云何.謂諸欲中.欲貪.欲欲.欲親.欲

  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隨.欲著.纏壓於心.是名欲軛.有軛見軛應知亦

  爾.又餘經說欲貪名取.由此故知於欲等四所起欲貪名欲等取。如是已辯隨眠幷

  纏經說爲漏暴流軛取.此隨眠等名有何義。頌曰.

  [二]微細.二隨增. 隨逐.與隨縛.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無明不别立二句.

  [二]三本此二句各開爲半頌.次文同.

  ********************

  住.流.漂.合.執. 是隨眠等義

  論曰.根本煩惱現在前時.行相難知.故名微細.二隨增者.能於所緣及所相應增惛

  滯故.言隨逐者.[一]謂能起得.恆隨有情常爲過患.不作加行爲令彼生.或設劬勞爲遮

  彼起而數現起.故名隨縛.由如是義故名隨[二]眠。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轉於生

  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爲漏。極漂善品.故名

  暴流。和合有情.故名爲軛。能爲依執.故名爲取。若善釋者應作是言.諸境界中流注

  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爲漏.如契經說.具夀當知.譬如挽船逆流而上設大功用行尚

  爲難.若放此船順流而去雖捨功用行不爲難.起善染心應知亦爾.準此經意於境

  界中煩惱不絕說名爲漏。若勢增上.說名暴流.謂諸有情若墜於彼.唯可隨順無能

  違逆.涌泛漂激難違拒故。於現行時非極增上.說名爲軛.但令有情與種種類苦和

  合故或數現行.故名爲軛。執欲等故.說名爲取。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注:

  [一]原刻錯諸.今依麗刻改.

  [二]三本次牒住流漂合執頌.

  ********************

查看目录 >> 《藏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