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凡例

  一、野史從來不廢。是編悉紀明末遺事。其先帝朝事無關於鼎革者,茲不盡載。另有崇禎紀事一刻,大書而特書之。至新朝大政,洋洋灑灑,別載國史紀略,以自附於矇誦瞽議之義。

  一、明運告終,實由流寇,蹂躪海內,幾十餘年。自秦晉而蔓延楚豫,以及吳蜀燕京。茲特詳考歲月,條貫而詳悉之。所幸皇清入關,伸義復仇。往致史相公書有云:國家定鼎燕都,乃得之於闖賊,而非得之於明朝也;固已為萬世之定案矣。

  一、江南、浙東、八閩、兩粵,俱不書帝、書上,僅稱年號,以尊王也。其當日章奏,稱呼仍舊,仿前史例也。考崇信錄云:年號是紀時事,帝號乃誦君德。觀於章奏書冊中紀年年號從不抬頭,可以想矣。即清朝封事,亦多稱其年號,但斥之耳。

  一、集中敘載人物之賢否、言行之臧否,要皆考據邸報,採擇見聞,不敢虛美隱惡,以重穢史之咎。

  一、殉難諸賢,在北都者,易名卹贈,炳耀千秋;其在東南抗節諸公,亦奉聖明有詳訪確議之旨,蓋聲其罪未始不憫其心、殺其身未嘗不高其義也。並應直書,以見癡忠。

  一、南渡事多未備,止記耳目所及。如浙事得之許子浹紀事、閩事本之家大人紀略、粵事悉之瞿常熟家傳暨華方若新書,總俟後之君子考核論定云爾。

  流綺氏又識。

《明季遺聞》 相关内容:

前一:自序
后一:卷一

查看目录 >> 《明季遺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