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易部 > 八字预测 > 命理珍宝 >

第38期 忌神的三种制法

第38期 忌神的三种制法

  官杀作忌神时,有三种制法。其一,若是弱的忌神要旺制;其二,若是旺的忌神要弱制;其三是忌神若略偏旺,要平衡制。我们在《命理指要》中主要讲的是第三种情形,即平衡制法。这三种制忌神之法通于情理,也就是说,当敌人弱小时,我们要将敌彻底制服,让敌人一见你就投降,叫他做“贼神”;当敌人略强时,我们的方略是与他相制衡,不让敌人侵害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化敌为友(即用印去化杀为用);当敌人过分强大我过愈弱小时,我们又不想从敌,那我们的策略就是想法唬弄敌人,也就是弱制法。前面讲过山西王阎锡山的命就属于旺忌神弱制,他一生也是在与各种敌人周旋,这种办法极易生存,在旧中国军阀林立的时代,能统治山西36年之久。而和珅的命:庚午、乙酉、庚子、壬午,午火弱可壬与子水没有将它彻底制死(年上还有),这样官星做不了“贼神”,只能算是平衡制法,到庚寅运日主临绝而忌神火生旺,翻船是必然的结果。可见不在乎忌神衰旺程度,全在于如何制法或制得是否得当。

  例,乾造:己丑 丙寅 庚午 壬午

  大运: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此造官杀极旺,但五阳不从势,不能从官杀。又透壬水也不许日主从。这么旺的官杀靠己丑化是化不过来的(己丑处于宾位,也不能化),故还是要靠壬水来制。这样就是旺忌神弱制的命格。辛酉运杀星得化,升教委主任,副厅级职务。

  例,1528年乾造戚继光命:戊子 癸亥 己巳 乙亥

  大运: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1岁起运

  以俗看,此造财旺坏印,日主不能从,何能贵?但细看,此造之贵妙在戊癸合,为旺忌神弱制,巳火受制无力,但它的原身(戊禄在巳,巳原神为戊)透年,弱制群财,使他能够在极危险的环境生存(当时奸臣严蒿当道),可见戚本人决不仅是一个刚猛的武将,还是一个通晓政治的谋略家。

  坤造,撤切尔夫人:乙丑 丙戌 庚午 辛巳

  大运: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撤氏更为特别,别人都是用食伤来弱制众杀,她去用羊刃来弱制。辛金为羊刃,入主邻身,合制群杀。可见她的手腕是用看似强硬的姿态来合作周旋于群僚之间,这可能叫温柔的一刀吧。行辛卯运,用神辛到位,擢权首相;到壬辰运与众杀不和,马岛战争失利后不久但下野。

  旺忌神弱制不仅可以适用于制官杀,还可以适用于制财与制伤食,我们上例中戚继光造就是弱劫制财。再如一例,坤造:戊午 癸亥 寅庚 戊寅

  大运:壬戌 辛酉 庚申

  庚虽弱但不能从,财多身弱,妙得戊癸合,伤官被弱制,旺财中含的印透干护身。命局变贵。出生家庭很好,正读财经学院,从命中看她将来一定是个出色的会计师。

  再例:戊子 癸亥 庚戌 丙子

  大运: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首选看此造不能从,因日主虽弱,但伤食与官杀都没有气势,不能从。这样的话此造就有两种忌神:戌中火官杀克身为忌,在时干虚透,为忌神虚透而吉。癸水旺而泄身为忌,妙得戊癸合,被弱制。这样不管是大运是去忌神水还是去忌神火,都为好运。丙寅运为领导做秘书,合弱忌神水为吉,但旺官压身,不能当权;到丁卯运,

  卯戌绊忌神戌,等于将火库闭了,木同时泄了水气,故官职连升;至戊辰运冲去忌神戌,将官杀之根去了,又合绊忌神癸,升地委书记,正向副省级努力。

  作业:乾造:戊午 丁巳 乙酉 壬午

  说说此造的毛病在哪,能成为贵命吗?

  思考:本节讲忌神的三种制法,喜神有几种扶法呢?

  第三十八期作业答案

  作业:乾造:戊丁乙壬

        午巳酉午

  说说此造的毛病在哪,能成为贵命吗?

  思考:本节讲忌神的三种制法,喜神有几种扶法呢?

  答:此造初看严然贵格,忌神酉金得旺火制服,似乎仕途无量。细看有严重的毛病,局中丁壬合,旺火用神被弱制。旺忌神喜弱制,同样旺用神怕弱制,故而此人性格小气,心胸陕窄。初行火地能得父亲蔽荫,到金地可能就差了,成不了大气。

  喜神有弱喜神与旺喜神之分。弱喜神扶而无用,只当闲神看,用作对忌神的合化转化。旺喜神则可生扶。

查看目录 >> 《命理珍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