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卷一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吴云。此篇言保合天真。则能长有天命。乃上医治未病也。志云。上古。谓所生之来。天真。天乙所生之真元也。简按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又上古结绳而治。老子云。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渔父篇。真者。

  精诚之至也。荀子。真积力久。黄庭经曰。积精累气以为真。

  昔在

  书尧典序。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孔颖达正义云。郑玄云。书以尧为始。独云昔在。使若无先之典然也。诗云。自古在昔。言在昔者。自下本上之辞。言昔在者。从上自下为称。故曰使若无先之者。据代有先之。而书无所先。故云昔也。

  弱而能言

  史记正义。引潘岳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吴云。弱。始生百日之称。未知所本。

  幼而徇齐

  高云。徇。循同。简按礼记曲礼。十年曰幼。通雅云。史。黄帝幼而齐。注。。迅也。齐。疾也。家语。作齐。大戴礼。作慧齐。智按尔雅。宣徇。遍也。。乃徇之讹。言圣哲遍知而神速也。考王。徇。训疾。马本作齐。并非也。西都赋注。引孔安国尚书传注。徇。循也。

  长而敦敏

  郑注乐记。敦。浓也。王注训信。未见所据。

  成而登天

  成。王注为鼎之成。未允。马云。史记正义。以十五为成。则不宜曰登天。若训为道之成。则登天亦或有之。张云。谓治功成。登天。史记。家语。大戴礼。并作聪明。盖从昔在黄帝至此。略记帝始末。为小序。犹书序耳。此篇。全元起本。在第九卷。王移冠篇首。固宜矣。

  张以登天为升遐。(礼记檀弓。告丧曰天王登遐。易明夷。初登于天。竹书纪年曰。帝王之殁曰陟。陟。升也。

  谓升天也。)而黄帝登云天。出于庄子。史记封禅书。载鼎湖骑龙之事。而论衡子华子。辨其虚诞。盖其说之来远矣。故马吴诸注。皆从王说。

  天师

  马云。天。乃至尊无对之称。而称之为师。又曰天师。简按黄帝称天师。见庄子徐无鬼。韩诗外传。及说苑云。黄帝即位。宇内和平。思见凤凰之象。以召天老。天老。盖天师耳。

  皆度百岁

  马云。度。越也。简按玉篇。度。与渡通。过也。

  人将失之耶

  千金。作将人失之耶。

  岐伯

  汉司马相如传。诏岐伯使尚方。注。张揖曰。岐伯者。黄帝太医。属使主方气也。又艺文志。

  大古有岐伯俞。吴云。岐。国名。伯。爵也。简按又有雷公。而未知黄帝时有五等之爵。

  对曰

  甲乙序例云。诸问。黄帝及雷公。皆曰问。其对也。黄帝曰答。岐伯之徒。皆曰对。简按朱子论语注云。凡君问。皆称孔子对曰者。尊君也。

  其知道者

  马云。凡篇内言道者五。乃全天真之本也。

  和于术数

  马云。法天地之阴阳。调人事之术数。术数所该甚广。如呼吸按跷。及四气调神论。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阴阳应象大论。十损八益。灵枢本神篇。长生久视。本篇下文饮食起居之类。简按广雅。数。术也。庄子天道。有术数存焉。释文。引李注云。数。术也。史记仓公传。问善为方数者。索隐云。数。音术数之数。抱朴子云。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王注欠详。

  起居有常

  家语王肃注。起居。犹动静也。

  以酒为浆

  吴云。古人每食。必啜汤饮。谓之水浆。以酒为浆。言其饮无节也。简按周礼。有浆人。

  孟子。箪食壶浆。汉鲍宣传。浆酒藿肉。张衡思玄赋。斟白水为浆。孝子传。辇义浆以给过客。皆其证也。

  以妄为常

  吴云。上古之人。不妄作劳。今则以妄为常。言其不慎动也。

  醉以入房

  汉艺文志。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

  说文。房。室在旁也。

  以耗散其真

  新校正引甲乙。耗。作好。似是。今甲乙作耗。

  不知持满

  范蠡云。持满者与天。荀子宥坐篇。子路云。持满有道乎。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

  潘之恒黄海云。皆谓之三字。句法甚妙。前人注多不解。愚以为谓之者。语之也。语之。云何也。即下八字是也。言圣人之教不择人。而皆语之以避虚邪贼风之有时。惟通文意者自解之。不必令俗辨。时。即八节八风之时。注解是。简按据潘氏此说。不必根据全元起太素。而改易字句。自通。

  恬虚无

  老子曰。恬淡为上。庄子曰。恬无为。淮南子曰。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

  所以养德也。李善洞箫赋注。广雅曰。恬。静也。说文曰。。安也。又曰。。安也。盖澹淡通用。

  美其食

  新校正云。别本。美。一作甘。简按此盖本于老子。千金。亦作甘。

  其民故曰朴

  新校正云。曰。作日。为是。又唐人日曰二字。同一书法。详见于顾炎武金石文本记。

  嗜欲

  甲乙。嗜。作色。

  愚智贤不肖

  灵本藏篇云。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

  故合于道

  新校正云。全元起。作合于道数。千金同。

  人年老

  卫气失常篇。人年五十以上为老。曲礼。说文。并云。七十曰老。

  天数然也

  吴云。天畀之数。汪云。天癸之数也。

  女子七岁

  褚氏云。男子为阳。阳中必有阴。阴之中数八。故一八而阳精升。二八而阳精溢。女子为阴。阴中必有阳。阳之中数七。故一七而阴血升。二七而阴血溢。阳精阴血。皆饮食五谷之实秀也。

  天癸

  张云。天癸者。天一之气也。诸家俱即以精血为解。然详玩本篇。谓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是皆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分明先至后至。各有其义。焉得谓天癸即精血。精血即天癸。本末混淆。殊失之矣。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

  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阴气阴精。譬之云雨。云者。阴精之气也。雨者。阴气之精也。

  未有云雾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云雾不浓。而雨雪足者。然则精生于气。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气乎。可无疑矣。质疑录云。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云云。简按甲乙作天水。吴氏诸证辨疑。妇人调经论云。天癸者。天一生水也。当确张说耳。管子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家语云。男子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二八十六岁而化。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二七十四而化。(又见大戴礼。)韩诗外传云。男子八岁而龆。十六而精化小通。女子七岁而龀。十四而精化小通。

  (通雅云。小通。言人道也。)亦可以互证焉。又按王注。任冲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之从事。故云天癸也。此似指为月事。马氏因讥之。然应象大论。调此二者。王注。调。谓顺天癸性。而治身之血气也。知其意亦似与张意略符焉。(马氏直为阴精。张氏已辨其误。志聪高氏并云。天癸。天一所生之癸水也。乃全本于张注。薛氏原旨云。天癸者。非精非血。乃天一之真。故男子亦称天癸。亦复同。)

  太冲脉

  新校正云。太素。甲乙。作伏冲。简按冲脉起于胞。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伏冲之名。盖因此欤。阴阳离合论王注。太冲者。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

  月事

  济人论云。灵秘曰。女子自生日起。至五千四十八日。而天癸至。由是身中血脉周流。如地之水脉浸润。乃一月一经。外应潮候。(出月令广义每月令。按五千四十八日。约十三年半。)

  真牙

  简按真。与通。仪礼既夕礼。右左。疏云。。谓牙两畔最长者也。释文。。丁千反。

  后魏书徐之才传。武成生牙。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

  丈夫

  大戴礼。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制万物者也。王充论衡云。人形一丈。正形也。名男子为丈夫。又云。不满丈者。失其正也。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张云。阳气。亦三阳气也。甲乙无竭字。并似是。

  颁白

  马云。颁。斑同。简按孟子。颁白者。赵岐注。颁。斑也。头半白斑斑者也。

  形体皆极

  东京赋。马足未极。薛注。极。尽也。

  受五脏六腑之精

  简按此正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一脏取决于胆。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文法同。

  乃能泻

  白虎通云。肾之为言。泻也。以窍泻也。

  筋骨解堕

  马云。懈惰同。简按甲乙作懈惰。礼月令。季秋之月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

  不过尽八八

  马云。此言年老而有子者。王注以为所生之男女。其寿止于八八七七之数者。非。韩氏医通云。男八岁至六十四。女七岁至四十九。即大衍自然之数。简按阳主进。阴主退。天道之常理。盖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加九之阳数。则为六十四。乃进之极也。减六之阴数。则为四十九。乃退之极也。故男女真阴。

  至于此而尽矣。亦天地之常数也。

  真人

  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匕目八。所以乘载之。徐锴曰。真者。仙也。化也。匕者。

  化也。反人为匕。从目。卤莽不能识。。隐也。八。乘风云也。庄子云。真人。伏戏黄帝不得友。淮南子云。

  真人者。性合于道。能登假于道。精神反于至真。是谓真人。

  提挈天地

  淮南子。提挈天地。而委万物。高诱注。一手曰提。挈。举也。

  至人

  庄子云。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又云。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子云。天地之间。

  有二十五人也。上五。有神人真人道人至人圣人。次五。有德人贤人智人善人辨人云云。

  淳德

  张云。淳。浓也。简按思玄赋。何道真之淳纯。注。不浇曰淳。

  八远之外

  淮南地形训云。九州之外。乃有八。亦方千里。八之外。乃有八。亦方千里。注。

  。犹远也。

  被服章

  高云。服。衣也。章。冠也。张云。五服五章。尊德之服。皋陶谟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简按孔安国注云。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高注。以章为章甫(殷冠)之义。误也。此三字。新校正为衍文。当然耳。

  举不欲观于俗

  观。古玩切。高云。其举动也。不欲观于习俗。是也。

  以恬愉为务

  淮南子云。恬愉无矜。注。恬愉。无所好憎也。

  辨列星辰

  书尧典。历象星辰。注。辰。日月所交会之地也。左传昭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王注非是。

  逆从阴阳

  张云。阳主生。阴主死。阳主长。阴主消。阳主升。阴主降。故贤人逆从之。王注近迂。

  将从上古

  张云。将。随也。简按汉书郊祀歌。九夷宾将。

  [卷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高删大论二字。云。君臣问答。互相发明。则曰论。无君臣之问答。则曰篇。余皆仿此。吴云。此篇。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简按司马迁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纪纲。故四时之大顺不可失。宋姜锐着养生月录一卷。采本篇首一段文。附逐月服饵药方。尊生者宜识之。

  发陈

  发散陈敷之义。张训陈为故。然据下蕃秀容平等。则以气象而言。王注为是。

  万物以荣

  尔雅。木谓之华。草谓之荣。

  广步于庭

  志云。广。宽也。缓也。简按仓公曰。车步广志。以适骨肉血脉。巢源。作阔步于庭。

  被发

  庄子云。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史记。箕子披发阳狂。

  春气之应

  吴云。天道发生。人事应。故曰应。

  夏为寒变

  志云。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反变而为寒病。简按巢源。作夏变为寒。

  华英

  张云。言神气也。

  秋为疟

  张云。心属火。王于夏。夏失所养。故伤心。心伤则暑气乘之。至秋而金气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疟。简按疟。

  即疟耳。详见于疟论。

  冬至重病

  简按据前后文例。四字恐剩文。

  容平

  志云。容。盛也。万物皆盛实。而平定也。简按容。盛也。见说文。即盛受之义。非盛实之谓。王马张并为容状之容。乃与发陈蕃秀闭藏自异旨。圣济经注云。容而不迫。平而不偏。是谓容平。此说似是。五常政大论。以金平气为审平。说苑曰。秋者天之平。

  与鸡俱兴

  志云。鸡鸣早而出埘晏。与鸡俱兴。与春夏之早起少迟。所以养秋收之气也。

  冬为飧泄

  张云。肺伤则肾水失其所生。故当冬令。而为肾虚飧泄。简按飧。本作餐。又作。说文。

  餐。吞也。玉篇。飧。水和饭也。释名。飧。散也。投水于中自解散也。列子说符注。。水浇饭也。盖水谷杂下。犹水和饭。故云飧泄也。

  若伏若匪

  宋本。匪。作匿。无今详以下七字注。简按匿得押韵。

  春为痿厥

  吴云。肾气既伤。春木为水之子。无以受气。故为痿厥。痿者。肝木主筋。筋失其养。

  而手足痿弱也。厥。无阳逆冷也。

  清净光明者也

  净。马本张本作静。李云。当作静。简按天气清净以下。至未央绝灭。王注为言天以例人。马吴张并同。特志聪云。上节论顺四时之气。而调养其神。然四时顺序。先由天气之和。如天地不和。

  则四时之气。亦不正矣。故以下复论天地之气焉。今考经文。王注虽取义深奥。却似混淆不明。当以志聪说为得焉。

  云雾不精

  诗疏云。有云则无露。无云乃有露。尔雅云。天气下地气不应曰。地气发天不应曰雾。

  精。晴同。史天官书。天精而景星见。注。精。即晴。汉书京房传。阴雾不精。高云。精。犹极也。未详何义。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王吴志高并以表下为句。马张李则以命下为句。吴云。阴阳二气。贵乎交通。若交通之气。不能表扬于外。则万物之命。无所施受。无所施受。则名木先应而多死。张云。独阳不生。

  独阴不成。若上下不交。则阴阳乖。而生道息。不能表见于万物之命。故生化不施。简按吴说似是。故。固同。

  菀

  张云。菀。郁同。马云。。稿同。简按诗小弁。菀彼柳斯。释文。菀音郁。志云。菀。茂木也。。禾秆也。误。

  未央绝灭

  张云。央。中半也。阴阳既失其和。则贼风豪雨。数为残害。天地四时。不保其常。是皆与道相违。故凡禀化生气数者。皆不得其半。而绝灭矣。简按诗小雅。夜未央。注。夜未半也。王训央为久。

  未见所出。

  身无奇病

  吴云。谓无寒变疟飧泄痿厥之类也。马云。本经。有奇病论。大奇病论。○简按自天气者清净。至生气不竭。一百二十四字。与四气调神之义不相干。且文意不顺承。疑佗篇错简也。

  心气内洞

  马云。内洞者。空而无气也。灵五味论。有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正与内洞之义相似。

  简按外台引删繁论。载本篇文。作内消。

  肺气焦满

  张云。肺热叶焦。为胀满也。简按盖谓肺胀喘满等证。王云。焦。谓上焦。误也。

  独沉

  甲乙。作浊沉。新校正云。太素。作沉浊。简按据上文焦满。甲乙为是。吴云。肾气独沉。令人膝重。是也。滑云。沉痼而病也。

  太阴不收少阴不藏

  简按以太阳少阳例推之。此以时令而言之。乃太阴少阴。疑是互误。灵阴阳系日月云。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春秋繁露云。

  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高云。夫四时之太少阴阳者。乃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阳养阴。以从其根。简按高氏此解。贯通前章。

  尤为切当。王注诸家。及朱彦修说。并似失章旨焉。千金脾劳门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本矣。肝心为阳。脾肺肾为阴。逆其根则伐其本云云。与高意符焉。神仙传。魏武帝问养生大略。封君达对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以契造化之妙。全本此篇。

  浮沉生长之门

  马云。言生长则概收藏。滑云。浮沉。

  犹出入也。

  苛疾

  礼记。疾痛苛痒。郑注。苛。疥也。管子。常之巫审于死生。能去苛病。注。烦苛之病。杨慎云。苛。小草也。(出说文)今但知为苛刻之苛。盖苛疾。烦苛之小疾。王云。苛者。重也。张云。苛。虐也。皆为苛罚苛政之苛。吴云。同。尤非也。

  愚者佩之

  李冶古今云。王注。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佩服而已。冰说非也。佩。背也。古字通用。果能佩服于道。是亦圣人之徒也。安得谓之愚哉。滑云。佩。当作悖。吴云。佩。

  与悖同。古通用。简按古今之说是。

  不治已病治未病

  灵逆顺篇。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七十七难。金匮要略首篇。甲乙经五脏变篇。皆可参考。

  铸兵

  宋本。兵。作锥。志高亦同。并误也。

  [卷一]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夫自古通天者

  王注六节脏象云。通天者。谓元气。即天真也。然形假地生。命惟天赋。故奉生之气。

  通系于天。禀于阴阳。而为根本也。宝命全角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此其义也。简按此解颇明备。

  生之本本于阴阳

  志云。凡人有生。受气于天。故通乎天者。乃所生之本。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

  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简按吴以生字接上句。未稳贴。

  六合

  高诱注淮南云。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故曰六合。一曰。四方上下为六合。

  九州

  淮南坠形训云。神农大九州。桂州迎州神州等是也。至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

  分为九州。王注所载九州。见书禹贡。

  十二节

  志云。骨节也。两手两足。各三大节。简按王注为十二经。非也。春秋繁露云。天数之微。

  莫若于人。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四十二。十二节相待。而形体立矣。天有四时。每一时有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受。而岁数终矣。六节脏象论。无五脏十二节五字。此节之义。当考灵邪客篇。淮南天文训。

  其气三

  高云。凡人之生。各具五行。故其生五。五行之理。通贯三才。故其气三。简按六节脏象论云。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此其气三。成三才。则高注难从。而王马吴并云。

  天气地气运气。张则云。三阴三阳。俱未允焉。太平经云。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出后汉书襄楷传注。

  其气三。或此之谓与。杨上善太素注云。太素分为万物。以为造化。故在天为阳。在人为和。在地为阴。(出弘决外典钞。)三十一难杨玄操注云。天有三元之气。所以生成万物。人法天地。所以亦有三元之气。以养身形。六十六难虞庶注云。在天则三元五运。相因而成。在人则三焦五脏。相因而成也。素问曰。其气三。其生五。此之谓也。

  数犯此者

  志云。人禀五行之气而生。犯此五行之气而死。有如水之所以载舟。而亦能覆舟。故曰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

  张云。天色深玄。故曰苍天。简按诗。彼苍者天。王为春天误。

  传精神

  张吴并云。传。受也。

  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马吴诸注。伤下句。简按据王注。八字一句为是。

  阳气者若天与日

  马云。本篇所重。在人卫气。但人之卫气。本于天之阳气。惟人得此阳气以有生。

  故曰生气通天。惟圣人全此阳气。苛疾不起。常人则反是焉。灵枢禁服篇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者。信哉。

  本篇凡言阳气者七。谆谆示人以当全此阳气也。

  不彰

  高云。若失其所。则营运者不周于通体。旋转者不循于经脉。故短折其寿。而不彰着于人世矣。

  简按史记五帝本纪。帝挚立。不善崩。索隐曰。古本。作不着。音张虑反。犹不着明。

  阳因而上

  高云。天气清净。明德惟藏。故天之默运于上也。当以日光明。是故人身之阳气。因之而上。阳因而上。其体如天。卫外者也。其体如日。此阳气之若天与日也。

  因于暑汗

  王注云。此则不能静慎。伤于寒毒。至夏而变暑病也。此说非也。朱震亨详辨之。当考格致余论。

  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张云。暑有阴阳二证。阳证因于中热。阴证因于中寒。此节所言。言暑之阳者也。

  故为汗出烦躁。为喘。为大声呼喝。若其静者。亦不免于多言。盖邪热伤阴。精神内乱。故言无伦次也。

  汗出而散

  张云。热病篇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此之谓也。简按张云。此言暑之阴者。非也。志云。天之阳邪。伤人阳气。两阳相搏。故体如燔炭。阳热之邪。得吾身之阴液而解。故汗出而散也。高云。若伤暑无汗。则病燥火之气。故体如燔炭。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

  朱氏格致余论云。湿者土浊之气。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而气清。其体虚。

  浊气熏蒸。清道不通。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物以蒙冒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因于湿。首如裹。各三字为句。文正而意明。高云。大筋连于骨内。短则屈而不伸。小筋络于骨外。弛长则伸而不屈。○朱氏新定章句。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因于湿。(句)首如裹。(句)湿热不攘。(句)大筋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云云。简按马张志高并循原文而释。吴及九达。薛氏原旨等。从朱氏改定。

  弛长

  弛。宋本。作。按弛。同。说文。弓解也。张璐曰。先搐瓜蒂散。次与羌活胜湿汤。

  因于气为肿

  张云。卫气营气脏腑之气。皆气也。一有不调。皆能致病。因气为肿。气道不行也。

  简按高云。气犹风也。阴阳应象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因于气为肿者。风淫末疾。

  四肢肿也。此注难从。震亨云。脱简。误。

  四维相代

  高云。四维相代者。四肢行动不能。彼此借力而相代也。简按马张并以四维为四肢。是也。王注筋骨血肉。未允。志聪汪昂并云。四时也。亦未详何据。痹论云。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四维相代。

  与此同义。震亨以为衍文。误。

  阳气者烦劳则张

  王氏溯洄集云。夫阳气者。人身和平之气也。烦劳者。凡过于动作皆是也。张。

  主也。谓亢极也。精。阴气也。辟积。犹积叠。谓怫郁也。衣褶谓之襞积者。亦取积叠之义也。积水之奔散曰溃。都。犹堤防也。。水流而不止也。夫充于身者。一气而已。本无异类也。即其所用所病而言之。于是乎始有异名耳。故平则为正。亢则为邪。阳气则因其和以养人而名之。及其过动而张。亦即阳气亢极而成火耳。阳盛则阴衰。故精绝。水不制火。故亢火郁积之甚。又当夏月火旺之时。故使人烦热之极。若煎迫然。气逆上也。火炎气逆。故目盲耳闭。而无所用。此阳极欲绝。故其精败神去。不可复生。若堤防之崩坏。而所储之水。奔散滂流。莫能以遏之矣。夫病至于此。是坏之极矣。王氏乃因不晓都字之义。遂略去此字。

  而谓之若坏。其可乎哉。又以此病。纯为房患。以胀为筋脉胀。以为烦闷。皆非是也。简按圣济总录。

  载人参散。治煎厥气逆。头目昏愦。听不闻目不明。七气善怒。(人参。远志。赤茯苓。防风。各二两。芍药。

  麦门冬。陈皮。白术。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再服。)

  辟积

  辟与襞同。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师古注。襞积。即今之裙褶。高云。重复也。汪昂云。如衣襞积。并本于王履之解。张云。病也。误。

  溃溃乎若坏都

  马云。都所以坊水。简按礼檀弓。其宫而猪焉。郑玄注。猪。都也。南人谓都为猪。

  郦道元水经注。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张高为都城之都。误。

  乎

  。考韵书。音聿。从子曰之曰。水流也。又奔。疾貌。卷末释音。古没切。音骨。

  烦闷不止也。此从日月之日。书洪范。陈其五行。注。。乱也。义盖取于此。又考韵书。。波浪声。又涌波也。由此观之。义不太远。然于坏都。则字似衬。

  大怒则形气绝

  马云。形气经络。阻绝不通。奇病论云。胞之络脉绝。亦阻绝之义。非断绝之谓。

  高本形下句。注云。形者。悻悻然见于其面也。气绝者。怒则气上不接于下也。简按高注误。

  薄厥

  吴云。薄。雷风相薄之薄。汪云。薄。迫也。简按圣济总录。赤茯苓汤。治薄厥暴怒。怒则伤肝。气逆胸中不和。甚则呕血鼽衄。(赤茯苓。人参。桔梗。陈皮。各一两。芍药。麦门冬。槟榔。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不计时候。)

  其若不容

  马云。胸腹胀。真若有不能容物者矣。吴云。纵而不收。其若不能为容止矣。志云。筋伤而弛纵。则四体若不容我所用也。简按吴志似是。王意亦当如此。

  汗出偏沮

  马云。人当汗出之时。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

  吴云。沮。止也。张云。沮。伤也。坏也。志高并云。湿也。简按沮。王为沮泄之义。诸注不一。考千金作袒。

  又养生门云。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巢源。引养生方同。)灵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乃其作袒似是。下文曰汗出见湿。曰高粱之变。

  曰劳汗当风。皆有为而发疾者。其义可见也。

  痤痱

  说文。痤。小肿也。玉篇。疖也。韩非子。弹痤者痛。巢源云。肿一寸至二寸。疖也。痱。

  玉篇。热生小疮。巢源云。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疹。寒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又巢源。有夏月沸疮。盖痱。即沸。从者。痤。详下文王注。

  高粱

  孟子。膏粱之味。赵岐注。细粱如膏者也。朱注。膏。肥肉。粱。美谷。简按山海经。都广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郭璞注。言味好皆滑如膏。外传曰。膏粱之子。刘会孟云。嘉谷之米。炊之皆有膏。盖赵注较优。王注与赵同。

  足生大丁

  足。新校正读为饶。吴为能。张为多。潘楫医灯续焰云。足生者。必生也。并为是。春秋繁露云。阴阳之动。使人足病喉痹。足字用法。正与此同。巢源云。丁疮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令人恶寒。四肢强痛。兼忉忉然牵疼。一二日疮便变焦黑色。肿大光起。

  根强。全不得近。酸痛。皆其候也。

  受如持虚

  张云。热侵阳分。感发最易。如持空虚之器以受物。

  王注。俗曰粉刺。粉刺见肘后。千金作粉滓。巢源云。嗣面者。面皮上有滓如米粉者。是也。又外台有粉。玉篇。。与同。字书。。并是查字。巢源又云。查疽。隐脉赤起。如今楂树子形。亦是风邪客于皮肤。血气之所变生也。是即外台所谓面。其时生鼻上者。谓之酒。与王注粉刺之自异。

  志云。面鼻赤瘰也。此亦面。与王注异。(王注按豆。即豌豆。见唐六典注。)

  柔则养筋

  高云。上文大怒气绝。至血菀而伤筋。故曰。阳气者。精则养筋。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柔。而筋无所养也。

  大偻

  吴云。为寒所袭。则不能柔养乎筋。而筋拘急。形容偻俯矣。此阳气被伤。不能柔筋之验。

  简按脉要精微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大偻义正同。高云。背突胸窝。乃生大偻。

  此乃龟背。恐非是。

  马云。鼠之属。志云。金匮所谓马刀侠瘿。简按说文。颈肿也。慧琳藏经音义。引考声云。

  。久疮不瘥曰。巢源。有九三十六。李入门云。。即漏也。经年成漏者。与痔漏之漏相同。但在颈则曰瘰漏。在痔则曰痔漏。又云。凡痈疽久则脓流出。如缸瓮之有漏。

  留连肉腠

  王注。久瘀内攻。结于肉理。知肉腠即肉理。金匮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仪礼公食大夫礼。载体进奏。注。奏。谓皮肤之理也。又乡饮酒礼。

  皆右体进腠。注。腠理也。阴阳应象大论王注。腠理。谓渗泄之门。高云。肉腠或空或突而如嵝。而难愈也。汪以四字接下句。而释之云。

  寒气留连于肉腠之间。由俞穴传化。而薄于脏腑。则为恐畏惊骇。此阳气被伤。不能养神也。此说恐非是。

  俞气化薄

  吴云。俞。输同。有传送之义。马云。各经皆有俞穴。(此非井荥输经合之输。凡一身之穴。皆可曰俞。)邪气变化根据薄。传为善畏及惊骇之疾。畏主心肾。(阴阳应象云。喜伤心。恐胜喜。又恐伤肾。思胜恐。)骇主肝言。(金匮真言云。其病发惊骇。)简按王以俞为背俞。恐非也。

  营气不从

  马云。唯阳气不固。则营气者。阴气也。营气不能与卫气相顺。而卫气逆于各经分肉之间。

  亦生痈肿之疾矣。吴云。不从。不顺也。肉理。腠理也。简按楼氏纲目改定。乃生大偻。营气不从。逆于肉理。

  乃生痈肿。陷脉为。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楼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十二字。旧本元误在及惊骇之下。夫阳气因失卫。而寒气从之为偻。然后营气逆而为痈肿。痈肿失治。然后陷脉为。而陷留连于肉腠焉。盖其所改定。虽不知古文果然否。其说则颇明备。故附存于此。

  魄汗

  吴云。魄。阴也。阴汗不止。张云。汗由阴液。故曰魄。马云。肺主藏魄。外主皮肤。故所出之汗。亦可谓之魄汗也。简按数说并误。魄白古通。礼记内则。白膜作魄膜。淮南修务训云。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战国策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楚策)阴阳别论。魄汗未藏。王注流汗未止。

  形弱而气烁

  马云。魄汗未尽。穴未闭。形体弱而气消烁。乃外感风寒。致穴已闭。当发为风疟。

  疟论。言疟之为证。非独至秋有之。四时皆能成疟也。简按王注有至于秋秋阳复收之言。故论及之。

  风疟

  此即疟耳。必非有一种风疟者。金匮真言云。秋善病风疟。又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刺疟云。风疟。发则汗出恶风。疟论云。夫疟皆生于风。俱可证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张云。凡邪伤卫气。如上文寒暑湿气风者。莫不缘风气以入。故风为百病之始。

  上下不并

  吴云。阳谓之上。阴谓之下。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谓之并。言风寒为病之久。则邪气传变。阳自上而阴自下。谓之不并。是水火不相济。阴阳相离。简按王解并字为交通。与吴之意符焉。

  良医

  王充论衡云。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能治百病。谓之良。故良医服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疾。

  阳气当隔

  马云。隔者。乖隔不通之谓也。简按隔。非噎隔之隔。王马并引三阳结谓之隔。恐非也。

  反此三时

  志云。平旦日中日西也。

  形乃困薄

  马云。未免困窘而衰薄矣。

  起亟也

  吴。改为守也。马云。营气藏五脏之精。随宗气以营运于经脉中。而外与卫气相表里。卫气有所应于外。营气即随之而起。夫是之谓起亟也。张云。亟。即气也。阴阳应象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亟。音气。志云。阴者主藏精。而阴中之气。亟起以外应。阳者主卫外。而为阴之固也。汪云。起者。

  起而应也。外有所召。则内数起以应也。如外以顺召。则心以喜起而应之。外以逆召。则肝以怒起而应之之类也。简按数说未知孰是。汪解似易晓焉。且王意亦似当然。

  并乃狂

  张云。并者。阳邪入于阳分。谓重阳也。简按与王注异义同意。

  阳不胜其阴

  高云。阴寒盛也。阴寒盛则五脏气争。争。彼此不和也。

  陈阴阳

  张云。犹言铺设得所。不使偏胜也。吴云。陈。设也。简按王陈读循。未详所据。

  气立如故

  张云。人受天地之气以立命。故曰气立。然必阴阳调和。而后气立如故。首节所谓生之本于阴阳者。正此两节之谓。简按王云。真气独立。似明切焉。

  风客淫气

  王注痹论云。淫气。谓气之妄行者。简按说文。淫。浸淫随理也。徐云。随其脉理。而浸渍也。马云。风来客之。浸淫以乱营卫之气。则风薄而热起。似不妥贴。

  因而饱食

  张云。此下三节。皆兼上文风客淫气而言也。风气既淫于外。因而饱食。则随客阳明云云。

  简按下文有三因字。故有此说。

  肠为痔

  吴云。肠中沫。壅而为痔。简按续字汇。。肠间水。盖本于本篇而释者。窃考本是癖。以其肠间辟积之水。故从水作。外台癖饮。或作饮。与庄子之义迥别。肠二字。素灵中凡十见。多指赤白滞痢而言。唯本篇云。肠为痔。盖古肠垢脓血。出从谷道之总称。王下一而字。云肠而为痔。吴乃扩其意以释之。固是也。张云。为肠为痔。而下痢脓血也。此似卤莽读去者。马云。其肠日常积。

  渐出肛门而为痔。此岂以为襞之义乎。难从。

  因而强力

  吴张并从王注。而为强力入房。马志高则为强用其力。简按下文云。肾气乃伤。则王注似为得矣。

  阳密乃固

  巢源。作阴密阳固。(出十二卷冷热病候)考下文云。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则巢源误。志云。此总结上文之义。而归重于阳焉。

  是谓圣度

  高云。上文云。圣人陈阴阳。内外调和。故复言因而和之。志云。是谓圣人调养之法度。

  因于露风

  马云。此上文见雾露之谓。王注以露为裸体者。非。志云。露。阴邪也。风。阳邪也。

  在天阴阳之邪。伤吾身之阴阳。而为寒热病矣。张云。因露于风者。寒邪外侵。阳气内拒。阴阳相薄。故生寒热。简按张注与王意稍同。

  洞泄

  阴阳应象。作飧泄。论疾诊尺。作后泄肠。知洞泄即是飧泄。邪气脏腑病形云。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甲乙作洞泄。盖洞筒同。说文。筒。通箫也。徐云。通洞无底。汉元帝吹洞箫。注。与筒同。

  水谷不化。如空洞无底。故谓之洞泄。巢源。洞泄者。痢无度也。水谷痢候。引本篇文详论之。当参考。又见小儿洞泄下利候。王氏准绳云。餐泄。水谷不化而完出。是也。史记仓公传。风。(太平御览。作洞风。)即此也。或饮食太过。肠胃所伤。亦致米谷不化。此俗呼水谷利也。邪气留连。盖至夏之谓。高云。邪气留连。

  至夏乃为洞泄。

  疟

  千金。作ht疟。(说具于疟论。)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张云。湿土用事于长夏之末。故秋伤于湿也。秋气通于肺。湿郁成热。则上乘肺金。故气逆而为咳嗽。简按溯洄集云。湿乃长夏之令。何于秋言。盖春夏冬。每一时各有三月。故其令亦各就其本时而行也。若长夏则寄旺于六月之一月耳。秋虽亦有三月。然长夏之湿令。每侵过于秋而行。故曰秋伤于湿。(秋令为燥。然秋之三月。前近于长夏。其不及则为湿所胜。其太过则同于火化。其平气则又不伤人。

  此经所以于伤人。止言风暑湿寒。而不言燥也。或问余曰。五运六气七篇所叙。燥之为病甚多。何哉。余曰。

  运气七篇。与素问诸篇。自是两书。作于二人之手。其立意各有所主。不可混言。王冰以为七篇参入素问中。

  本非素问元文也。余今所推之义。乃是素问本旨。当自作一意看。)此当只以秋发病为论。湿从下受。故于肺为咳。谓之上逆。夫肺为诸气之主。今既有病。则气不外运。又湿滞经络。故四肢痿弱无力。而或厥冷也。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冬生咳嗽。既言过时。则与本篇之义。颇不同矣。(简按安道此论极精。兹揭其要。当熟玩全篇。)

  痿厥

  张云。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上文言因于湿者。大筋短。小筋长。短为拘。弛长为痿。所以湿气在下。则为痿为厥。痿多属热。厥则因寒也。

  温病

  论疾诊尺。作瘅热。溯洄集云。寒者。冬之令也。冬感之偶不即发。而至春其身中之阳。虽始为寒邪所郁。不得顺其渐升之性。然亦必欲应时而出。故发为温病也。又云。春为温病者。盖因寒毒中人肌肤。

  阳受所郁。至春天地之阳气外发。其人身受郁之阳。亦不能出。故病作也。(韩祗和曰。冬时感寒郁阳。至春时再有感。而后发。余谓此止可论温病之有恶寒者耳。其不恶寒者。则亦不为再感而论发也。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也。)马云。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者。为病暑。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伤寒论云。冬感于寒。至春变为温病。则温之为义明矣。杨玄操释五十八难之温病。以为是疫疠之气者。非也。

  肝气以津

  马云。肝气津淫而木盛。张云。津。溢也。

  脾气乃绝

  志云。肝多津液。津溢于肝。则脾气乃绝其转输矣。简按即是本王注意。

  大骨气劳

  马云。即上节之所谓高骨也。玉机真藏论。亦谓之大骨。汪昂云。高骨。腰间命门穴上有骨高起。张云。劳困剧也。

  喘满

  汉石显传。忧满不食。注。满。懑同。王注。令人心闷。盖满读为懑也。

  胃气乃浓

  简按王注。脾气不濡。胃气强浓。此盖脾约证。伤寒论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是也。张云。脾气不濡。则胃气留滞。故曰乃浓。浓者。胀满之谓。已觉欠理。汪昂云。按酸咸甘辛。言其害。而不及其利也。味苦。言其利。而未及其害也。古文不拘一例。不必穿凿强解。是以胃气浓为利。甚误。

  沮弛

  张云。沮。坏也。志云。遏抑也。简按王训润。恐非是。

  精神乃央

  新校正云。央。乃殃也。马云。央者。半也。四气调神论。有未央绝灭。此言精神仅可至半也。简按二说并通。王训久。恐误。又按五味偏过生疾。其例不一。言脾气者二。言心气者亦二。肝气。

  肾气。胃气。各一。而不及肺气。未详何理。抑古文误邪。

  凑理

  广雅。凑。聚也。汲冢周书。周于中土。以为天下之大凑。盖会聚元真之处。故谓之凑。以其在肌肉中。又从肉作腠。文心雕龙。凑理无滞。吴注举痛论云。腠。汗孔也。理。肉纹也。疟论。汗空疏腠理开。知是以腠为汗孔者误。

  气骨以精

  宋本。作骨气。高云。五味和。则肾主之骨以正。肝主之筋以柔。肺主之气。心主之血以流。脾主之凑理以密。诚如是也。则有形之骨。无形之气。皆以精粹。可谓谨道如法。生气通天。而长有天命矣。

  [卷一]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马云。灵枢二十五人篇。有金柜藏之。其柜从木。义盖同也。简按汉高帝纪。如淳云。金匮。犹金ht也。

  师古曰。以金为匮。保慎之义。

  天有八风

  灵九宫八风篇。大弱风。谋风。刚风。折风。大刚风。凶风。婴儿风。弱风也。以上八风。萧吉五行大义。引太公兵书。与吕览及白虎通所载异。

  经有五风

  马云。风论有五脏风。岂八风之外。复有五风乎。八风发其邪气。入于五脏之经。而发病已。简按吴云。经。风论也。非是。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

  吴接上句。云。此所谓得四时之胜。而变病也。简按以下三十二字。文义不顺承。恐他篇错简。此一节。又见六节脏象论王氏补文中。

  俞

  吴云。输同。五脏之气至此。而转输传送也。简按经文。俞输通用。玉篇。。五脏也。

  史记。五脏之输。注。经穴也。项氏家说云。。象水之窦。即窬字也。见难经汇考。

  病在脏

  王马张并云。心脏。志云。夏时阳气发越在外。脏气内虚。故风气乘虚而内薄。

  病在四肢

  马云。上文言腰股。而此言四肢者。以四肢为末。如木之枝。得寒而凋。故不但腰股为病。而四肢亦受病也。高云。支。肢同。余篇仿此。

  故春善病衄

  志云。以下三故字。皆顶上文东风生于春节而言。高本。衄。作ht。注云。音忸。

  今讹衄非。简按诗风。女子善怀。笺。善。犹多也。。作为是。说文。鼽。病寒鼻窒也。释名。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礼月令。民多鼽嚏。吕览作鼽窒。高诱注。鼽。鼻也。灵经脉篇。

  实则鼽窒。虚则鼽衄。王氏乃为(ht同。鼻液也。)之义。未详所据。衄。说文。鼻出血也。篇海。ht。

  通作衄。说文无ht字。高氏改用俗字。非。

  秋善病风疟

  高云。秋病肩背。俞在肩背。故秋善病风疟。风疟者。寒栗而肩背振动也。简按疟论云。

  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可见疟邪自肩背始也。肩背振动之解欠详。

  冬善病痹厥

  马云。冬气者。病在腰股。又在四肢。故痹病厥病。从之而生矣。

  按跷

  史记扁鹊传。石桥引。索隐云。桥。谓按摩之法。说苑。子越扶形。子游矫摩。灵病传篇。

  乔摩灸熨。盖跷。九兆切。与矫通。桥乔并同。易说卦。坎为矫。疏。使曲者直为矫。使直者曲为。盖跷乃按摩矫揉之谓。王注似迂。楼氏纲目云。按跷二字非衍文。其上下必有脱简。即冬不藏精者。春必温病之义也。

  春不病颈项

  吴本无春字。简按前文无病颈项之言。此五字恐剩文。

  仲夏不病胸胁

  吴本无仲字。非。

  飧泄而汗出也

  此六字。新校正云。疑剩文。是。○李冶古今云。按本经生气通天论云。春伤于风。

  夏乃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冬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由是而言。春夏秋冬。无论启闭。政宜随时导引。以开通利导之。但勿发泄使至于汗出耳。窃疑本经当云冬不按跷。春必鼽衄。或病颈项。

  春不按跷。仲夏必病胸胁。长夏必病洞泄寒中。夏不按跷。秋必风疟。秋不按跷。冬必痹厥。其飧泄而汗出也一句。飧字当析之为勿令二字。如此则辞旨俱畅。可为通论矣。大抵导引。四时皆可为之。惟不得劳顿至于汗出。而苟劳顿至于汗出。则非徒无益。或反以致他疾。不特于闭藏之时为不可。虽春夏发生长育之时亦不可。

  王太仆不悟本经舛漏。坚主冬不按跷。谓按跷则四时俱病。

  盖为纸上语所牵。而肆为臆说也。利害所系甚重。予于是乎有辨。简按李说反似肆为臆说。然其理固不可掩。

  故备录此。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张云。人身之精。真阴也。为元气之本。精耗则阴虚。阴虚则阳邪易犯。故善病温。此正谓冬不按跷。则精气伏藏。阳不妄升。则春无温病。又何虑乎鼽衄颈项等病。简按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程应旄注云。太阳初得之一日。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因邪气早已内蓄。

  其外感于太阳。特其发端耳。其内蓄之热。固非一朝一夕矣。盖自冬不藏精而伤于寒。时肾阴已亏。一交春阳发动。即病未发。而周身经络。已莫非阳盛阴虚之气所布。所云至春发为温病者。盖自其胚胎受之也。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吴云。冬宜闭藏。失之则如上条所论。夏宜疏泄。逆之而汗不出。则暑邪内伏。遇秋风凄切。金寒火热。相战为疟。张云。以上二节。一言冬宜闭藏。一言夏宜疏泄。冬不藏精则病温。

  夏不汗泄则病疟。阴阳启闭。时气宜然。此举冬夏言。则春秋在其中矣。

  此平人脉法也

  吴云。脉法。犹言诊法也。马云。此皆因时为病。脉亦宜知。乃平病患之脉法也。

  张云。脉法者。言经脉受邪之由然也。简按以上三说。并属曲解。新校正云。详此下义。与上文不相接。盖疑其有阙文者。良然。

  平旦

  四书脉云。平者。中分之意。乃天地昼夜之平分也。(平明。平晓。义同。)说文。旦。明也。

  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简按顾炎武日知录云。平旦者。寅也。可疑。李云。平旦至日中。自卯至午也。是。

  黄昏

  月令广义云。日落。天地之色玄黄。而昏昏然也。又曰昏黄。简按日知录云。黄昏者。戌也。

  亦可疑。李云。日中至黄昏。自午至酉也。

  合夜

  简按犹暮夜。言日暮而合于夜也。盖定昏之谓。(淮南子。日至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

  是谓定昏。)李云。合夜至鸡鸣。自酉至子也。此乃以黄昏合夜为一。其以相去不远。均为酉刻也。马则为灵营卫生会篇所云合阴之义。然合阴即人定。(亥也)张则为子前。并不可从。

  鸡鸣

  张云。子前为阴中之阴。子后为阳中之阳。李云。鸡鸣至平旦。自子至卯也。简按国小绀珠日知录之类。并以丑为鸡鸣。今张李二氏。以子为鸡鸣者。因以一日分四时。而子午当二至。卯酉当二分。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也。虽鸡未尝以子而鸣。然理固不得不然矣。

  背为阳腹为阴

  张云。人身背腹阴阳。议论不一。有言前阳后阴者。如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也。有言前阴后阳者。如此节所谓背为阳腹为阴。是也。似乎相左。观邵子曰。天之阳在南。阴在北。地之阴在南。阳在北。天阳在南。故日处之。地刚在北。故山处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东南。然则老子所言。言天之象。故人之耳目口鼻动于前。所以应天。阳面南也。本经所言。言地之象。故人之脊骨肩背峙于后。所以应地。刚居北也。矧以形体言之。本为地象。故背为阳。腹为阴。而阳经行于背。阴经行于腹也。天地阴阳之道。

  当考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象天。阳在东南。方图象地。阴在西北。其义最精。燎然可见。简按程子曰。

  一身之上。百理具备。甚物是没底。背在上。故为阳。胸在下。故为阴。至如男女之生。已有此象。

  膀胱三焦

  王引灵枢文。与宣明五气注同。今灵枢中无所考。本藏篇云。肾合三焦膀胱。本输篇云。

  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此与王所引义略同。(三焦详义。出五脏别论。)

  冬病在阴夏病在阳

  高云。冬病在阴。肾也。下文云。阴中之阴。肾也。夏病在阳。心也。下文云。

  阳中之阳。心也。知冬病在阴。夏病在阳。则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矣。

  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高云。春病在阴。肝也。下文云。阴中之阳。肝也。秋病在阳。肺也。下文云。

  阳中之阴。肺也。知春病在阴。秋病在阳。则知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矣。

  雌雄

  张云。即牝牡之谓。吴云。五行皆有雌雄。如甲为雄。乙为雌。肝为雌。胆为雄也。志云。雌雄。脏腑也。

  相输应也

  吴云。转输传送。而相应也。志云。输应。交相授受也。

  收受

  吴云。五方之色。入通五脏。谓之收。五脏各藏其精。谓之受。张云。言同气相求。各有所归也。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

  白虎通云。肝。木之精也。东方者。阳也。万物始生。故肝象木色青而有枝叶。

  开窍于目

  白虎通云。肝。目之为候。何。目能出泪。而不能纳物。木亦能出枝叶。不能有所内也。

  五行大义云。肝者。木脏也。木是东方显明之地。眼目亦光显照了。故通乎目。

  其病发惊骇

  新校正。疑为衍文。是。据下文例。当云故病在头。

  其味酸

  洪范。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郑注。木实之性。正义云。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是木实之性然也。月令。春云其味酸。是也。

  其畜鸡

  五行大义云。郑玄云。鸡属木。此取其将旦而鸣近寅木。故又振羽翼。有阳性也。贾谊新书云。鸡。东方之牲也。

  其谷麦

  月令郑注云。麦实有孚甲。属木。

  上为岁星

  五行大义云。岁星。木之精。其位东方。主春。以其主岁。故名岁星。简按上。上声。

  是以春气在头也

  坊本。气。误作风。简按据文例。当云知病之在筋。

  其音角

  月令正义云。角。是扣木之声。汉律历志云。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

  其数八

  月令郑注云。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

  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木生数三。成数八。但言八者。举其成数。正义云。按尚书洪范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故其次如是也。郑注易系辞云。

  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按原文此语再见。其一。此下有以益五行生之本句。)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

  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是郑氏之意。但言八者。

  举其成数者。金木水火。以成数为功。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推余方之例。此八字系于错出。当在上为岁星之后。

  其臭臊

  马云。礼月令。其臭膻。膻。与臊同。简按月令正义云。通于鼻者谓之臭。在口者谓之味。

  臭则气也。说文。臊。豕膏臭也。膻。羊气也。五行大义云。春物气与羊相类。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白虎通云。心。火之精。南方尊阳在上。卑阴在下。礼有尊卑。故心象火。色赤而锐也。

  开窍于耳

  汪昂云。耳为肾窍。然舌无窍。故心亦寄窍于耳。是以夜卧闻声。而心知也。简按此似曲说。而亦有理。

  其味苦

  洪范。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月令。夏云其臭焦。其味苦。郑注。焦气之味。正义云。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

  其畜羊

  月令。春食麦与羊。郑注。羊。火畜也。时尚寒。食之以安性也。简按王云。言其未。非。

  其谷黍

  志云。黍。糯小米也。性温而赤色。故为心之谷。简按五行大义云。黍。色赤性热。又云。

  黍。舒散属火。

  上为荧惑星

  五行大义云。荧惑。火之精。其位南方。主夏。以其出入无常。故名荧惑。

  是以知病之在脉也

  张云。心主血脉也。

  其音征

  汉律历志云。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张云。土王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属土之义。其气相通。简按白虎通云。脾。土之精。故脾象土色黄也。

  故病在舌本

  志云。灵枢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是脾气之通于舌也。

  高云。灵枢经脉篇云。脾是动则病舌本强。故病在舌本。简按前文例。当云病在脊。

  其味甘

  洪范。土爰稼穑。稼穑作甘。郑注。甘味生于百谷。正义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也。月令云。其味甘。其臭香。是也。

  其畜牛

  月令中央郑注。牛。土畜也。正义云。易。坤为牛。是牛属土也。简按王注牵强。

  其谷稷

  张云。稷。小米也。粳者为稷。糯者为黍。为五谷之长。色黄属土。简按月令中央。食稷与牛。郑注。稷。

  五谷之长。

  上是镇星

  五行大义云。镇星。土之精。其位中央。主四季。以其镇宿不移。故名镇星。汉天文志。

  填星中央。季夏土。

  其音宫

  汉律历志云。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经。

  其数五

  志云。五。土之生数也。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于生数。简按沈括笔谈云。洪范五行。数自一至五。先儒谓之。此五行生数。各益以土数。以为成数。以谓五行非土不成。故水生一而成六。火生二而成七。木生三而成八。金生四而成九。土生五而成十。(简按此皇氏之说。见月令正义。云。此非郑义。今所不取。)唯黄帝素问。土生数五。成数亦五。盖水火木金。皆待土而成。土更无所待。故止一五而已。画而为图。其理可见。为之图者。设木于东。设金于西。火居南。水居北。土居中央。四方自为生数。各并中央之土。

  以为成数。土自居其位。更无所并。自然止有五数。盖土不须更待土而成也。合五行之数为五十。则大衍之数也。此亦有理。今考土举生数。而水火金木举成数者。不特本经已。礼月令亦然。沈氏何不及此。

  其臭香

  五行大义云。元命苞曰。香者土之乡气。香为主也。许慎云。土得其中和之气。故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

  白虎通云。肺。金之精。西方亦金成万物也。故象金色白。

  开窍于鼻

  白虎通云。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山亦有金石累积。亦有孔穴。出云布雨。以润天下。

  雨则云消。鼻能出纳气也。

  故病在背

  吴云。上言秋气者。病在背。

  其味辛

  洪范。金曰从革。从革作辛。郑注。金之气。正义云。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为金之气味。月令。秋云其味辛。其臭腥。是也。

  其畜马

  周礼六牲。马其一也。穆天子传。有献食马之文。郭璞注云。可以供厨膳者。

  其谷稻

  志云。稻色白而秋成。故为肺之谷。(详出汤液醪醴。)

  太白星

  五行大义云。太白。金之精。其位西方。主立秋。金色白。故曰太白。

  其音商

  汉律历志云。商者。章也。物成章明也。

  其臭腥

  五行大义云。西方杀气腥也。许慎云。未熟之气腥也。西方金之气象此。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白虎通云。肾。水之精。北方水。故肾色黑。

  开窍于二阴

  白虎通云。水阴。故肾双窍为之候。能泻水。亦能流濡。

  故病在溪

  张兆璜云。溪者。四肢之八溪也。冬气伏藏。故溪为之病。(八溪。见五脏生成篇。谓肘膝腕也。)简按上文云。冬气者。病在四肢。此说得之。

  其味咸

  洪范。水曰润下。润下作咸。郑注。水卤所生。正义云。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

  卤味乃咸。月令。冬云其味咸。其臭朽。是也。

  其畜彘

  月令冬郑注。彘。水畜也。扬雄方言云。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关东西或谓之彘。

  其谷豆

  月令夏郑注。菽。实孚甲坚合。属水。

  上为辰星

  五行大义云。辰星。水之精。其位北方主冬。是天之执正。出入平时。故曰辰星。

  其音羽

  汉律历志云。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覆之也。

  其臭腐

  月令。冬。其臭朽。郑注云。水之臭。正义云。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五行大义云。

  水受垢浊。故其臭腐朽也。

  故善为脉者

  吴云。脉。犹言诊也。

  一逆一从

  马云。反四时者为逆。顺四时者为从。志云。此总结经脉之道。生于五脏。连于六腑。

  外合五方五行阴阳六气。表里循环。有顺有逆。高云。一逆一从。诊脉法也。由举而按。是为逆。从按而举。

  是为从。简按数说未知孰是。高注似凿。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张云。气交变大论曰。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此之谓也。高云。非其人勿教。人难得也。非其真勿授。真难遇也。得人得真。自古难之。勿教勿授。自古秘之。

  金匮真言。此之谓也。

  [卷一]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吴云。天地之阴阳。一人身之血气。应象者。应乎天地。而配乎阴阳五行也。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淮南子云。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纲纪

  诗大雅。纲纪四方。传。张之为纲。理之为纪。疏。纲者网之大绳。纪者别理丝数。

  变化之父母

  月令正义云。先有旧形。渐渐改者。谓之变。虽有旧形。忽改者。谓之化。又天地阴阳营运则为化。春生冬落则为变。又自少而壮。自壮而老。则为变。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为化。书泰誓曰。

  天地万物父母。

  神明之府也

  淮南泰族训云。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

  治病必求于本

  志云。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

  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简按此句。诸家并衍王义。而志聪注。最为明备。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高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高云。阴阳者。万物之纲纪。故阴静阳躁。静而有常则为纲。躁而散殊则为纪。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高云。阴阳者。生杀之本始。故阳生而阴长。阳杀而阴藏。简按王注神农曰。与天元纪大论文同。此二句。诸家殊义。如李氏则举三说。然新校正说。最为确当。

  阳化气阴成形

  高云。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故阳化气。阴成形。言阳化而为气。阴变而为形。李云。

  阳无形。故化气。阴有质。故成形。马云。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李云。冬寒之极。将生春夏之热。冬至以后。自复而之干也。夏热之极。将生秋冬之寒。夏至以后。自而之坤也。马云。吾人有寒。寒极则生而为热。如今伤寒而反为热证者。此其一端也。

  吾人有热。热极则生而为寒。如今内热已极。而反生寒栗者。此其一端也。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马云。热气主阳。阳主上升而不凝。故清气生焉。清气生阳。宜在上。今反在下。

  则生飧泄。盖有降而无升也。简按圣济总录云。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又曰。久风为飧泄。夫脾胃。

  土也。其气冲和。以化为事。今清浊相干。风邪之气久而干。故冲气不能化。而食物完出。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食。

  故不化泄出也。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利也。今考说文云。飧。也。从夕甫声。是与飧字自异。总录夕食之说。未见所出。详义已见于前。

  浊气在上则主胀

  马云。浊气主阴。宜在下。今反在上。则生胀。盖有升而无降也。张云。胀。

  胸膈满也。简按圣济总录云。内经曰。浊气在上。则生胀。夫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二者不可相干。今浊气在上。为阴气干扰。而清阳之气。郁而不散。所以塞而胀满常若饱也。广韵。。昌真切。肉胀起也。

  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吴云。反作。倒置也。逆从。不顺也。张云。作。为也。志云。此吾人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论阴阳体位。各有上下。马云。按自阳化气以下。即当着人身说者。观下清气浊气之为在下在上生病。口气紧顶。则阳化气四句。不得泛说。简按千金肾脏门云。阴阳翻作。阳气内伏。阴气外升。知是反翻通。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高云。地气上为云。而曰云出天气。自上而下。然后自下而上也。天气下为雨。

  而曰雨出地气。从下而上。然后从上而下也。阴阳上下。既神且明。简案性理大全。朱子云。雨如饭甑有盖。

  其气蒸郁。而汗下淋漓。则为雨。

  清阳出上窍

  马云。如涕唾气液之类。

  浊阴出下窍

  马云。如污秽溺之类。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志云。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阴浊之精血。走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志云。四肢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肢。而混浊者归于六腑也。饮食之有形为浊。饮食之精气为清。简按以上三段。对言清阳浊阴。而其义各殊。王注不太明。

  阳为气阴为味

  张云。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此以药食气味言也。

  味归形形归气

  张云。归。根据投也。(出诗曹风毛传。)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归于形。形之存亡。由气之聚散。故形归于气。志云。阴为味。阴成形。地食人以五味。以养此形。故味归形。阳化气。诸阳之气。通会于皮肤肌腠之间。以生此形。故形归气。

  气归精精归化

  张云。气者。真气也。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人身精血。由气而化。故气归于精。精者。坎水也。天一生水。为五行之最先。故物之初生。其形皆水。由精以化气。由气以化神。是水为万物之原。故精归于化。简按家语云。男子十六。精化小通。(通雅。小通。言人道也。)并为化生之义。

  又按上文云。阳为气。阴为味。吴云。臊焦香腥腐为气。酸苦甘辛咸为味。此固然矣。故形归气。气归精。精食气。气生形。气伤精之气字。似与五味对言。而为五气之气。然至下文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而穷矣。故姑从张氏之义。

  精食气形食味

  张云。食。如子食母乳之义。气归精。故精食气。味归形。故形食味。马云。所谓气归精者。以精能食万物之气也。精赖气而生。犹云食此气耳。(主物之气言。)所谓味归形者。以形能食万物之味也。形赖味而滋。犹云食此味耳。

  化生精气生形

  马云。所谓精归化者。以化生此精也。化为精之母。故精归于化耳。所谓形归气者。

  以气生此形也。气为形之父。故形归于气耳。(指人身之气言。)简按以上四句。乃解前文四句之义。故马氏下所谓字而释之。

  精化为气

  张云。谓元气由精而化也。上文既云气归精。是气生精也。而此又曰。精化气。是精生气也。二者似乎相反。而不知此正精气互根之妙。以应上文天地云雨之义也。李云。气本归精。气为精母也。此云精化为气者。精亦能生气也。如不好色者。气因以旺也。

  气伤于味

  张云。上文曰味伤形。则未有形伤而气不伤者。如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之类。

  是皆味伤气也。马云。凡物之味。既能伤人之形。独不能伤人之气乎。左传。晋屠蒯曰。味以行气。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马云。气味太浓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而益壮矣。(如用参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马云。何以壮火之气衰也。正以壮火能食吾人之气。故壮火之气自衰耳。何以少火之气壮也。正以吾人之气。能食少火。故少火之气渐壮耳。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马云。惟壮火为能食人之气。此壮火所以能散吾人之气也。食则必散。散则必衰。故曰壮火之气衰。惟吾人之气。为能食少火之气。此少火所以能生吾人之气也。食则必生。生则必壮。故曰少火之气壮。按此节。分明论万物有阴阳气味。而吾人用之。有为泄为通。为发泄为发热。及衰壮生散之义。

  王注不明。与前后阴阳气味俱无着。非本篇之大旨也。简按壮火少火。承上文发热以喻之。气薄喻少火。浓喻壮火。马注为稳贴。汪氏则訾马注云。是桂附永无用之期也。盖概论已。再按张氏辈。漫然以火为阳气。其义虽似精微。与前后文。不相承接。故不可从矣。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张云。此下言阴阳偏胜之为病也。阴阳不和。则有胜有亏。故皆能为病。简按马以此以下。接前文。为气味大过生病之义。志同。并不可凭。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张云。此即上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义。盖阴阳之气。水极则似火。火极则似水。阳盛则隔阴。阴盛则隔阳。故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辨。此而错认。则死生反掌。重。平声。

  寒伤形热伤气

  张云。寒为阴。形亦属阴。寒则形消。故伤形。热为阳。气亦属阳。热则气散。故伤气。

  气伤痛形伤肿

  吴云。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

  风胜则动

  马云。振掉摇动之类。

  寒胜则浮

  吴云。寒胜则阳气不运。故坚痞腹满。而为虚浮。

  湿胜则濡泻

  集韵。濡。儒遇切。音孺。沾湿也。奇效良方云。泄泻。人为一证耳。岂知泄。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赤水玄珠云。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简明医要云。濡泻。粪或若水。考王注。即水谷利。与飧泄无别。

  寒暑燥湿风

  此五气配四时中央也。左传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乃别是一家之言。内经无六气之说。

  而运气家。五气之外加火。配乎三阴三阳。以为六气。夫火者五行之一。岂有其理乎。

  化五气

  高云。心气主喜。肝气主怒。脾气主悲。肺气主忧。肾气主恐。以生喜怒悲忧恐。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张云。喜怒伤内。故伤气。寒暑伤外。故伤形。举喜怒言。则悲忧恐同矣。举寒暑言。则燥湿风同矣。简按寿夭刚柔云。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庄子在宥云。人大喜耶毗于阳。大怒耶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楼英云。此上二节。经旨似有相矛盾。既曰寒暑伤形。又曰寒伤形。热伤气者。何也。盖言虽不一。而理则有归。夫喜怒之伤人。从内出。而先发于气。故曰喜怒伤气也。寒暑之伤人。从外入。而先着于形。故曰寒暑伤形也。分而言之。则怒之气从下上。而先发于阴。故曰暴怒伤阴。喜之气从上下。而先发于阳。故曰暴喜伤阳。寒则人气内藏。则寒之伤人。先着于形。故曰寒伤形。暑则人气外溢。则暑之伤人。先着于气。故曰热伤气也。

  满脉去形

  张云。言寒暑喜怒之气。暴逆于上。则阳独实。故满脉。阳亢则阴离。故去形。此孤阳之象也。脉经曰。诸浮脉无根者死。有表无里者死。其斯之谓。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张云。重者。重叠之义。谓当阴时而复感寒。阳时而复感热。或以天之热气。伤人阳分。天之寒气。伤人阴分。皆谓之重。盖阴阳之道。同气相求。故阳伤于阳。阴伤于阴。然而重阳必变为阴证。重阴必变为阳证。如以热水沐浴身反凉。凉水沐浴身反热。因小可以喻大。下文八句。即其征验。此与上文重寒则热。寒极生热。义相上下。所当互求。

  故曰

  王子芳云。引生气通天论之文。以证明之也。

  春必病温

  宋本。作温病。简按论疾诊尺云。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

  春必生瘅热云云。正与此节同义。○张云。按此四节。春夏以木火伤人。而病反寒。秋冬以寒湿伤人而反热。

  是即上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之义。

  秋伤于湿

  汪昂云。喻嘉言改作秋伤于燥。多事。

  端络

  张云。端。正也。络。联系之义。高云。端。直。络。横也。

  论理人形

  (至)

  皆有表里

  马云。人有形体。则论理之。(如骨度脉度等篇。)人有脏腑。则列别之。(如灵枢经水肠胃海论等篇。)人有经脉。则端络之。(如经脉等篇。)脉有六合。则通会之。(如经别等篇。)气穴所发。各有其处。且有其名。(如气穴论。)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如气穴气府骨空等篇。)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如皮部论等篇。)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如本篇下节所云。)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如血气形志。有太阴与阳明为表里之谓。)志云。分部者。皮之分部也。皮部中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顺有逆。各有条理也。

  肝生筋

  五行大义云。元命苞曰。筋有枝条。象于木也。

  其在天为玄

  易文言。天玄而地黄。据下文例。在天以下二十三字。系于衍文。且与肝脏不相干。宜删之。

  在色为苍

  苍。草色也。王谓薄青色。可疑。

  在声为呼

  志云。在志为怒。故发声为叫呼。简案王云。亦谓之啸。盖啸。蹙口而出声也。唐孙广有啸旨之书。恐与叫呼不同。

  在变动为握

  张云。握。同搐搦。筋之病。志云。变动。脏气变动于经俞也。握者。拘急之象。筋之证也。

  在志为怒

  志云。肝者。将军之官。故其志在怒。

  悲胜怒

  下文属忧于肺。据文例。此悲当作忧。新校正之说未允当。

  心生血

  志云。血乃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故血者神气也。

  心主舌

  五行大义云。火于五行不常见也。须之则有。

  不用则隐。如舌在口内。开口即见。闭口则藏。

  在体为脉

  说文。脉。血理分行体中者。从ht从血。。脉或从肉。。籀文。玉篇。脉。莫革切。

  血理也。一曰筋脉。脉。同上。五行大义云。脉。是血之沟渠。通流水气。

  在变动为忧

  张云。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足故忧。志云。心独无俞。故变动在志。心气并于肺则忧。

  在窍为舌

  吴云。舌惟有窍。故辨百味。简按此说奇。当从王义。

  热伤气

  苦伤气二气字。根据太素作脉。义极稳。

  脾生肉

  五行大义云。肉是身上之土地。

  在声为歌

  志云。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

  在变动为哕

  张云。哕。于决切。呃逆也。马云。灵枢口问篇。帝有问哕问噫之异。王注以哕为噫者非。宣明五气篇志注。哕。呃逆也。哕哕。车銮声。言呃声之有伦序。故曰哕。简按说文。哕。气牾也。杨上善解为气忤。盖同义。(气忤。坊本作气折。宋本作忤。是。)

  西方生燥

  志云。西方主秋金之令。故其气生燥。

  肺生皮毛

  管子云。肺生革。

  在声为哭

  虞庶注难经云。肺属金。金。商也。商。伤也。主于秋。秋。愁也。故在志则悲哭。此之谓也。(秋者。愁也。出尚书大传。)

  热伤皮毛寒胜热

  据太素。热作燥。寒作热。热作燥。为是。

  在声为呻

  张云。气郁则呻吟。肾之声也。志云。呻者。伸也。肾气在下。故声欲太息。而伸出之。

  寒伤血燥胜寒

  据太素。血作骨。燥作湿。为是。张云。

  若以五行正序。当云湿胜寒。但寒湿同类。不能相胜。故曰燥胜寒也。诸所不同如此。盖因其切要者为言也。

  此说却难凭。

  咸伤血

  据太素。血作骨。为是。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志云。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转。

  而人之阴阳。亦同天地之气。昼夜循环。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马云。王注释天元纪大论云。征。信也。验也。兆。先也。言水火之寒热彰信。

  阴阳之先兆也。吴云。阴阳不可见。水火则其有征而兆见者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能始二字难解。高云。易曰。坤以简能。干知大始。(出于系辞。原文云。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宋注。知。犹主也。文少异。)此之谓也。今姑从之。

  腠理闭

  高。闭。作开。简按若作开。则至下文汗不出而穷矣。

  仰

  马云。喘息粗气。不得其平。故身为之仰。。俯也。张云。喘粗不得卧。故为仰。(。

  俯同。音仆。又音免。)

  烦冤

  马云。冤。音婉。张云。冤。郁而乱也。高云。屈抑也。简按楚辞。蹇蹇之烦冤。王逸注。

  冤。屈也。

  能冬不能夏

  马云。能。音耐。礼记礼运。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其耐作能盖古以能耐通用。灵阴阳二十五人篇。亦有能作耐。简按家语。食水者善游能寒。汉晁错传。能暑能寒。

  身寒汗出

  张云。阳衰则表不固。故汗出。脉要精微论亦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身常清

  集韵。清。与清同。寒也。

  更胜之变

  张云。更胜。迭为胜负也。即阴胜阳病。阳胜阴病之义。

  病之形能也

  吴云。病之见证。谓之病形。能冬能夏。谓之病能。马云。帝以法阴阳为问。而伯以阴阳偏胜为病者言之。正以见阴阳不可不法也。简按吴说误。能与态同。详见病能论。

  七损八益

  王注欠详。诸家亦无确说。本邦前辈所解。殆似得经旨。因备录于下。曰。天真论云。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衰。此女子有三损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六八阴气衰于上。

  七八肝气衰。八八肾气衰齿落。此丈夫有四损也。三四合为七损矣。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天癸至。三七肾气平均。四七筋骨坚。此女子有四益也。丈夫八岁肾气实。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四八筋骨隆盛。此丈夫有四益也。四四合为八益矣。

  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吴云。知七损八益盛衰之期。而行持满之道。则阴寒阳热。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次也。下文遂言早衰之节。简按王注。用。谓房色。义难晓。

  年四十

  吴云。此言早衰之节也。志云。男子以八为期。故四十而居半。简按五八肾气始衰。乃二八八八之中。故谓半也。

  阴痿

  吴云。痿。与萎同。草木衰而萎也。阴痿。阴事弱也。简按巢源。作阴萎。汉书胶西于王端传。阴痿。一近妇人病数月。师古注。痿。音萎。

  气大衰

  千金。作气力大衰。

  故同出而名异耳

  吴云。同得天地之气以成形。谓之同出。有长生不寿之殊。谓之名异。简按千金。

  无故字。老子第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高云。察同者。于同年未衰之日。而省察之。智者之事也。察异者。于强老各异之日。而省察之。愚者之事也。

  身体轻强

  王弘义云。上文曰。体重。耳目不聪明。此节曰。耳目聪明。身体强健。又见其阴阳互相资益之妙。

  恬之能

  千金。能。作味。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千金。作纵欲快志得于虚无之守。张云。从欲。如孔子之从心所欲也。快志。

  如庄子之乐全得志也。虚无之守。守无为之道也。

  天不足西北

  淮南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西。故水潦尘埃归焉。河图括地象云。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注。天不足西北。

  是天门。地不满东南。是地户。

  天有精地有形

  马云。在上为天。其气至精。在下为地。其体成形。简按春秋繁露。气之清者为精。

  庄子。形本生于精。

  天有八纪

  高云。春夏秋冬。二分二至。八节之大纪也。

  地有五里

  高云。五里。东南西北中。五方之道里也。马云。里。当从理。简按里理。盖古通用。不必改。

  上配天以养头

  灵邪客篇。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中傍人事

  志云。节五味。适五志。以养五脏之大和。

  天气通于肺

  张云。天气。清气也。谓呼吸之气。清气通于五脏。由喉而先入肺。太阴阳明论曰。喉主天气。

  地气通于嗌

  甲乙。嗌。作咽。张云。地气。浊气也。

  谓饮食之气。浊气通于六腑。由嗌而先入胃。嗌。咽也。太阴阳明论曰。咽主地气。其义皆同。嗌。音益。

  谷气通于脾

  甲乙。千金。及五行大义。谷作。简按王注。谷空虚。诸家亦为山谷之气。盖地气既为水谷之气。若以谷为。则义相重。故从原文。然其说率属牵强。宜从甲乙等。而为水谷之气。谷。古通用。汉王莽传。风迅疾。注。即谷风也。

  为水注之气

  张云。言水气之注也。如目之泪。鼻之涕。口之津。二阴之尿秽。皆是也。虽耳若无水。而耳中津气。湿而成垢。是即水气所致。气至水必至。水至气必至。故言水注之气。简按外台引删蘩论。

  作水注之于气。又五行大义引本经。作九窍为水。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祸去矣。今由此则注乃法之讹。

  气乃纪之误。而之上有天字。文义似顺承矣。然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祸去矣三句。与下文故不法天之纪。

  不用地之理。则灾祸至矣三句。虽语意相反。然却是重复。萧氏引他书文。极为精核。不知是古文果如此否。

  张氏以倒字法释之。颇觉允当。姑从之。

  暴气象雷

  赵府本。熊本。气。作风。马云。一本作暴风。于雷字不通。宜从气字。张云。天有雷霆。火郁之发也。人有刚暴。怒气之逆也。故语曰。雷霆之怒。

  水谷之寒热

  吴云。五味贵于中和。寒则阴胜。热则阳胜。阳胜生热。阴胜生寒。皆能害乎肠胃也。

  简按王说执拘。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志云。阴阳气血。外内左右。交相贯通。故善用针者。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简按义见灵枢终始禁服四时气篇。及六十七难。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张云。缪刺之法也。

  以我知彼

  志云。以我之神。得彼之情。

  见微则过

  宋本。则。作得。高云。过。失也。病始于微萌。而得其过失之所在。简按张云。则。度也。盖读为测者非。○徐云。从阴引阳二句。言在上者治下。在下者治上。以我知彼。欲体察也。以表知里。

  达内外也。过与不及。总结上文。观夫阴阳左右表里之过与不及也。善用针者。不待病形已具。方知过与不及。

  若微见征兆。便知其过。其明如此。用针岂有危殆哉。

  善诊者

  马云。诊。视验也。诊之为义。所该者广。凡望闻问切等法。皆可以言诊也。简按孔平仲杂说云。诊不止脉也。视物可以为诊。后汉王乔传。诏尚方诊视。是也。

  审清浊而知部分

  吴云。色清而明。病在阳分。色浊而暗。病在阴分。又面部之中有五部。以五行之色推之。

  视喘息听音声

  张。志。引金匮要略。详解之。当参考。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

  甲乙。规上。有视字。主。作生。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

  谓按尺肤而观滑涩。按寸口而观浮沉也。尺。非寸关尺之尺。古义为然。

  以治无过

  甲乙。治下。有则字。为五字一句。是也。

  因其轻而扬之

  徐云。因。从其所因也。因其邪气轻浮于表。而用气轻薄之剂。而发扬之。如伤寒一二日用葛根之类。是也。

  因其重而减之

  张云。重者实于内。故宜减之。减者。泻也。

  因其衰而彰之

  张云。衰者。气血虚。故宜彰之。彰者。补之益之。而使气血复彰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张云。此正言彰之之法。而在于药食之气味也。以形精言。则形为阳。精为阴。

  以气味言。则气为阳。味为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故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实中而补之。简按诸注以形为阴。故于温之之义而支矣。张注详备。今从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马云。谓吐之使上越也。

  竭之

  张云。竭。祛除也。谓涤荡之疏利之。可以治其下之前后也。李云。承气抵当之类。徐云。如湿气胜而为濡泻等证。用五苓散之类。又如积痢在下。而为里急后重等证。用承气汤牵牛散之类。引而竭之也。

  中满者泻之于内

  吴云。中满。腹中满也。此不在高不在下。故不可越。亦不可竭。但当泻之于内。

  消其坚满。是也。李云。内字与中字照应。

  渍形以为汗

  吴云。谓天气寒腠理密。汗不易出。则以辛散之物。煎汤渍其形体。覆而取汗也。徐云。热邪内郁。宜于汗解。因其腠理干燥。而汗不得出者。以温水微渍形体。使之腠理滋润。以接其汗之出也。

  今用热汤围浴。而出汗者。是也。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张云。前言有邪者。兼经络而言。言其深也。此言在皮者。言其浅也。滑云。

  二汗只是一义。然渍字轻。发字重也。简按滑注。似与经旨相乖矣。

  其悍者按而收之

  吴云。悍。卒暴也。按。谓按摩也。言卒然暴痛悍之疾。则按摩而收之。

  收。谓定其悍也。简按张以按为察。李为制伏酸收。用如芍药之义。并非。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李云。审病之阴阳。施药之柔刚。简按柔剂刚剂。见史仓公传。此说为是。

  血实宜决之

  张云。决。谓泄去其血。如决水之义。

  气虚直ht引之

  甲乙。ht。作掣。吴云。ht。掣同。气虚。经气虚也。经络之气有虚。必有实处。宜掣引其实者。济其虚者。刺法有此。张云。掣。挽也。气虚者。无气之渐。无气则死矣。故当挽回其气。而引之使复也。如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是皆掣引之义。简按张注虽明鬯。不如吴氏之于经旨而切矣。(字书。ht。音誓。牛两角竖者名ht。)

《素问识》 相关内容:

前一:序
后一:卷七

查看目录 >> 《素问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