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17

 髙名衡更生吟【无卷数】
  名衡字平仲号鹭矶沂州人崇祯进士官监察御史以守城功晋兵部左侍郎壬午靖节死
  【臣】等谨案名衡于乾隆四十一年
  赐諡忠节是编乃其巡按河南时李自成攻开封在围
  城中作
  纪坤花王阁賸稿一卷
  坤字厚斋献县人崇祯间诸生
  姜采敬亭集十卷补遗一卷附録一巻
  采字如农莱阳人崇祯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建言谪宣州卫国亡流寓苏州以殁
  申佳允忠愍诗集六卷
  佳允字孔嘉永年人崇祯进士官至太仆寺丞
  【臣】等谨案佳允于明亡殉难
  世祖章皇帝赐諡忠愍
  朱芾煌文嘻堂诗集三卷
  芾煌字子衷号玉瑠别号濡须江渔无为州人崇祯进士官兵部武选司郎中
  欧阳铉野获园集二卷
  铉字子玉江西龙泉人崇祯进士官休宁县知县
  董养河罗溪阁韵语【无卷数】
  养河字叔防闽县人
  李永昌画响【无卷数】
  永昌字周生徽州人
  马宏道采菊杂咏一卷
  宏道字人伯号退山苏州人
  吴梦旸射堂诗钞十四卷
  梦旸字允兆归安人
  陈邦仪弹剑草【无卷数】
  邦仪字开甫高安人崇祯间诸生
  周道仁乐府一卷
  道仁字以修乌程人
  【臣】等谨案是编拟汉魏乐府凡一百三章原附于所刋孙一元太白山人藁后者
  董应扬黉中草一卷 蜀中草一卷
  应扬字于廷武进人官翰林待诏
  顾徳基七十二诗一卷
  徳基字用晦常熟人
  释克新元释集一卷
  克新姓余氏字仲铭自号江左外史又称为雪庐和尚鄱阳人元末住嘉兴水西寺
  释德祥桐屿集四卷
  徳祥字麟洲号止庵钱塘人洪武中住持径山
  释睿畧松月集一卷
  睿畧字道号简庵苏州人洪武时人
  释宗贤僦寮集一卷
  宗贤字月堂杭州人
  释斯学幻华集二卷
  斯学字悦支号庾山万厯间海盐慈防寺僧
  陈氏绣佛斋草一卷
  陈氏天台人崇祯间布衣冯元鼎妻年二十余夫死守节
  【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诗集之后有歌词一门今从四库全书之例改为词曲列于集类之末又章奏一门已于史类着録故不复载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七
  经籍考
  集【总集上】
  宋史艺文志总集类四百三十五部一万六百五十七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总集类一百六十二部九千八百一十卷宋
  常挺诸儒性理文锦八卷
  挺字方叔连江人嘉祐进士累官吏部尚书防知政事
  邓忠臣同文馆唱和诗十卷
  忠臣字慎思湘阴人熈宁进士官考功郎
  【臣】等谨案同文馆本以待髙丽使人元祐间忠臣等同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録同舎唱和之作彚为一编其相为酬答者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干耿南仲商倚曹辅桞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十一人又有曰益曰向不着姓者二人已不可考
  二程文集十三卷附録二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此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之长沙于原文颇有改削朱子深以为不可元至治间谭善心重刋悉从朱子更正并以朱子论胡本错误诸书别为二卷附之于后
  宋文选三十二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张邦基墨庄漫録称崔伯易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是书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矣所选皆北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
  邵浩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
  浩字叔义金华人
  【臣】等谨案是集録苏轼与弟辙及门下诸人属和之诗始名曰蘓门酬唱后更名坡门酬唱
  蒲积中古今嵗时杂咏四十六卷
  积中里贯无考
  【臣】等谨案宋绶有嵗时杂咏二十卷积中因其原本续为此书所増惟宋人之诗而目类一仍其旧自一卷至四十二卷为元日至除夕二十八目后四卷则凡祗题月令而无节序之诗皆附焉
  董棻严陵集九卷
  棻东平人逌之子绍兴间知严州
  朱子南岳唱酬集一卷附録一卷
  朱子见史类
  【臣】等谨案朱子与张栻林用中同游南岳倡和成编用中字择之号东屏古田人尝从朱子游是集作于乾道二年
  孙绍逺声画集八卷
  绍逺字稽仲自署曰谷桥爵里无考
  【臣】等谨案钱曽读书敏求记谓其书不着编者名氏今本卷首有淳熈丁未十月绍逺自序谓择前贤之为画而作者编为一集名之曰声画则为绍逺编集确有明证
  桑世昌囘文类聚四卷补遗一卷
  世昌淮海人世居天台
  魏齐贤叶芬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一百十卷
  齐贤字仲贤自署钜鹿人棻字子实自署南阳人【臣】等谨案是编皆録宋代之文题曰五百家而卷首所列姓氏实五百二十家朱彞尊常防此书惜无人为之删繁举要葢病其冗杂也
  袁説友成都文类五十卷
  説友字起岩建安人隆兴进士官至同知枢宻院防知政事
  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
  叔夏庐陵人绍兴中乡贡进士
  【臣】等谨案叔夏是编因周必大所校文苑英华而作自序称必大命以校讐用功甚多散在本文览者难徧因荟萃其説大防分承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全不必遽改三例用意谨严考核精宻其不轻易防古书亦于此可见
  林表民天台续集别编六卷 赤城集十八卷
  表民字逢吉临海人仕履无考
  【臣】等谨案表民父师蒧増修李庚原本为天台前集表民则辑补前集为别编师蒧又増补李庚原本为续集马考并已着録此续集别编又表民所辑以补其阙赤城集亦表民所编据吴子良序称分门防粹并诗为一今本有文无诗
  汤汉妙絶古今四卷
  汉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是编甄辑古文起春秋左氏传讫眉山苏氏凡二十一家
  李龏唐僧宏秀集十卷
  龏见诗集类
  【臣】等谨案是编乃选唐代释子之诗凡五百首前有寳祐六年龏自序自皎然以下凡五十二人
  赵师秀众妙集一卷
  师秀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是集録唐代五七言律自沈佺期讫王贞白凡七十六人
  陈起江湖小集九十五卷江湖后集二十四卷
  起字宗之钱塘人开书肆于睦亲坊亦号陈道人【臣】等谨案江湖小集所録自洪迈迄林同凡六十二家内惟姚镛周文璞吴渊许棐四家有赋及杂文余皆诗也起以刻江湖集得名永乐大典所载有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诸名大抵皆同时之人随得随刻往往一人之诗散见数集之内今从永乐大典裒辑合为一编统名之曰江湖后集二十四卷以补世传江湖集本之缺云
  章樵注古文苑二十二卷
  樵字升道临安人嘉定进士厯官知涟海军授朝散郎知处州
  刘元髙三刘家集一卷
  元髙咸淳中官御史里贯未详
  【臣】等谨案元髙是编乃辑其先世刘涣刘恕刘羲仲诗文涣字凝之天圣进士以太子中允致仕恕字道元涣之子举进士官和川翁源二县羲仲恕之子三世并刚直有史才而恕最优司马光尝称其博闻强记细大之事皆有稽考云
  周弼三体唐诗六卷
  弼见别集类
  柴氏四隠集三卷
  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诗文合集望见子类随亨字瞻屺登文天祥榜进士厯知建昌军事元亨字吉甫与随亨同举进士官朝散大夫荆湖参制元彪字炳中号泽臞居士尝官察推宋亡俱遁迹不仕时称柴氏四隠
  论学绳尺十卷
  魏天应编林子长注天应号梅墅自称乡贡进士子长号华峰官京学谕皆闽人
  郑虎臣吴都文粹九卷
  虎臣字景兆吴县人官防稽尉
  古文集成前集七十八卷
  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
  【臣】等谨案是编葢南宋书肆本也所録自春秋以逮南宋计文五百余首而宋文居十之八
  罗黄裳发防宏纲三卷
  黄裳池州人咸淳中官番禺守
  谢枋得文章轨范七卷
  枋得见别集类
  吴渭月泉吟社诗一卷
  渭字清翁号濳斋浦江人官义乌令入元退居吴溪
  陈仁子文选补遗四十卷
  仁子见别集类
  苏门六君子文粹七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旧本传为陈亮所辑今无可考史称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为苏门四学士此称六君子者益以陈师道李廌二人也
  三国志文类六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编今流传有宋刋本考宋艺文志载此书注云集者不知名则当时已无可考矣
  诗家鼎脔二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卷首题词署曰倦叟无可考
  十先生奥论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集程子张耒杨时朱子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凡十六人之论分类编之题曰十先生所未详也且据其原目凡前后续集各十五卷此本止四十卷佚去尚多其作者不知凡防谨识俟考
  两宋名贤小集一百五十七卷
  旧本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思世隆俱见子类【臣】等谨案是编所録宋人诗集始于杨亿终于潘音共一百五十七家有绍定三年魏了翁序即寳刻丛编序更易书名其为伪托无疑
  何无适倪希程诗准三卷附録一卷 诗翼四卷无适希程爵里俱未详
  羣公四六续集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大全赋防五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启劄锦绣一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宋遗民録一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金
  元好问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 唐诗鼔吹十卷
  好问见子类
  【臣】等谨案好问中州集録金一代之诗在宋末江湖诸之上考集中小传皆兼评其乐府是二编本合而为一今仍之不别入词曲类焉唐诗鼔吹皆唐人七言律诗凡九十六家其门人中书左丞郝天挺注
  段克己成己二妙集八卷
  克己字复之号遯庵稷山人尝举进士成己字诚之号菊轩至大进士授宜阳主簿并入元不仕
  元
  方囘瀛奎律髓四十九卷
  囘见子类
  杜本谷音二卷
  本见别集类
  冯子振释明本梅花百咏一卷
  子振字海粟攸州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明本姓孙氏号中峯钱塘人居吴山圣水寺
  【臣】等谨案是编乃子振与明本倡和之作有七言絶句一百首后附春字韵七律一百首仅有明本和章而子振原唱已佚
  房祺河汾诸老诗集八卷
  祺平阳人官大同路儒学教授自称横汾隠者
  金履祥濂洛风雅六卷
  履祥见经类
  周南瑞天下同文集五十卷
  南瑞里贯无考
  祝尧古赋辨体八卷外集二卷
  尧上饶人延祐进士官无锡州同知
  元朝野诗集【无卷数】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所録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一名元风雅考当时别有元风雅二十四卷乃傅习孙存吾所辑视此较为完备顾嗣立元诗选序载有蒋易元风雅一书或即其残本欤
  吴宏道中州启劄二卷
  宏道字仁卿金台人江西省检校掾史
  圭唐欸乃集二卷
  许有壬及其弟有孚子桢倡和之诗有壬见别集类有孚桢始末俱未详
  陈桱尺牍筌蹄三卷
  桱见史类
  赵景良忠义集七卷
  景良字秉善南丰人
  【臣】等谨案南丰刘壎作补史十忠诗一卷其子麟瑞撰昭忠逸咏凡四卷景良合二集为一编又采宋末遗老诸作续为二卷总名之曰忠义集
  汪泽民张师愚宛陵羣英集十二卷
  泽民字叔志婺源人延祐进士累官礼部尚书至正中贼防宁国被执不屈死赠江浙行中书省左丞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师愚字仲愚宁国人两领乡荐
  苏天爵元文类七十卷目録三卷
  天爵见史类
  傅习孙存吾元风雅二十四卷
  习字説卿清江人仕履无考存吾字如山庐陵人尝为儒学正
  【臣】等谨案是编前集十二卷习所采辑后集十二卷存吾所采辑
  杨士宏唐音十四卷
  士宏字伯谦襄城人
  左克明古乐府十卷
  克明豫章人自序题至正丙戌则顺帝时人也
  武夷山诗集一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缪思防等庚辛唱和诗一卷
  思防里贯未详
  【臣】等谨案至正庚子辛丒间思防等游嘉兴景徳寺分韵唱和之作共二十六人
  顾瑛玉山名胜集【无卷数】 草堂雅集十三卷 玉山纪游一卷
  瑛见诗集类
  赖良大雅集八卷
  良字善卿天台人
  【臣】等谨案是编良所裒辑杨维桢删定去取颇称精宻盖维桢工于诗故鉴别终不茍焉又每人之下略注字号里贯元末诗人无集行世者亦颇赖以考见
  元音遗响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则张逹刘绍诗也三人皆元遗民而他书罕见故其出处莫详布字子申逹字季充皆旴江人绍字子宪黎川人
  刘履风雅翼十四卷
  履字坦之上虞人入明不仕号草泽闲民
  【臣】等谨案是编首为选诗补注八巻取文选各诗删补训释而各断以己意次为选诗补遗二卷取古歌謡词以补文选之缺次为选诗续编四卷取唐宋诸家诗词之近古者以为文选嗣音其去取大防本于真徳秀文章正宗其训释体例则悉以朱子诗集传为凖
  谭金孙残本诸儒奥论策学统宗二十三卷
  金孙字叔金号存理里贯未详
  周砥马治荆南倡和集一巻
  砥字履道无锡人从张士诚死于兵治字孝常冝兴人入明官建昌知府
  【臣】等谨案周砥马治诗同一集人隔两朝遂无时代可归今以治虽入明而诗作于元砥死于兵未尝入明故以砥为主而附于元人之末
  赠言小集一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释圆至唐诗説二十一卷
  圆至见别集类
  释寿宁静安八咏诗集一卷
  寿宁字无为号一庵上海人居于邑西之静安寺
  明
  世宗宸章集録一卷 辅臣赞和诗集一卷 翊学诗一卷
  【臣】等谨案以上三编系嘉靖五年六年七年赐大学士费宏杨一清等御制诗诸臣依韵和进随时编録者
  偶桓乾坤清气集十四卷
  桓字武孟号清翁因眇一目又自号瞎牛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
  孙原理元音十二卷
  原理宁波人仕履无考
  郑太和麟溪集十二卷别编二卷
  太和字顺卿浦江人世称义门郑氏
  叶翼余姚海隄集一卷
  翼宁波人始末未详
  【臣】等谨案翼祖恒字敬常元天厯间为余姚判官筑隄捍海民赖其利至正末诏封仁功侯立庙祠之当时名人多有序纪诗文翼共编为一集
  沈易五伦诗五卷
  易字翼之华亭人
  【臣】等谨案是集前有钱惟善序其原目称内集五卷外集七卷今外集缺
  孔克学江陵百咏诗一卷
  克学字习之曲阜人尝为荆州府学官
  朱升风林类选小诗一卷
  升见经类
  【臣】等谨案是集所録始于汉魏终于晩唐分三十八体皆五言絶句也
  刘仔肩雅颂正音五卷
  仔肩字汝弼鄱阳人
  髙棅唐诗品彚九十卷拾遗十卷
  棅见诗集类
  广州四先生诗四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乃明初广州黄哲李徳王佐赵介四人诗也哲字庸之以荐授翰林待制厯官东平通判有雪蓬集徳字仲修官义宁知县有易庵集佐字彦举本河东人元末侍父官南雄遂占籍南海洪武中以荐授给事中有聼雨轩瀛洲二集介字伯贞不求仕进洪武中屡荐皆辞免后以其子纯官监察御史赠如其官有临清集
  周希孟周希防姑苏杂咏二卷
  希孟希防里贯俱无考
  【臣】等谨案是集乃希孟希防同编上卷为髙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南老字正道号拙逸子明初人
  文章类选四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凝真子序并庆府图章以史攷之盖庆王防也太祖第十六子好学有文就藩宁夏序称暇日与诸儒将昔人所集文选文粹文鉴翰墨全书事文类聚诸书所载之文类而选之分五十八体
  钱氏三华集十八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为明初无锡钱子正及弟子义侄仲益合刻诗也子正録苔轩集六卷子义种菊庵集四卷仲益锦树集八卷初各自为书后仲益族子公善合刻子正子义出处无考仲益以元末进士知华亭县后为翰林院修撰见于魏序中朱彛尊载仲益永乐初以翰林编修转周王府长史与序互有异同
  王宾虎邱诗集一卷
  宾见别集类
  袁表马燮闽中十子诗三十卷
  表字景从燮字用昭皆福州人
  【臣】等谨案闽中十子为福清林鸿长乐陈亮高廷礼闽县王防唐泰郑定王褒周元永福王偁侯官黄元皆明初人也
  宋绪元诗体要十四卷
  绪字公传以字行余姚人预修永乐大典授官不就辞归
  邹缉等燕山八景图诗一卷
  缉吉水人永乐中官左春坊左中允
  【臣】等谨案是编乃缉等唱和之作凡诗百二十首皆缉首唱胡广等十二人和之
  吴讷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
  讷见史类
  懐悦士林诗选一卷
  悦字用和嘉兴人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
  瞿暹兴观集一卷附三村遗诗杂著一卷
  暹钱塘人仕履无考
  金庠桥门聼雨诗一卷
  庠苏州人永乐进士官监察御史
  朱绍朱积鼔吹续编九卷
  绍字善继积字善庆皆江阴人
  【臣】等谨案是编盖续唐诗鼓吹而作皆宋元明人七言律诗
  杜桓桞黄同声集二卷
  桓字宗表徽州人仕履无考
  周泰周氏存存稿十卷周寀续稿三卷
  泰宷里贯始末俱无考
  【臣】等谨案泰宷所编皆其先世遗集
  沧海遗珠四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前有正统元年杨士竒序称都督沭公所选又称其字曰景颙黔宁王之仲子考明史沐英次子晟字景茂序盖误称所録凡二十人之作皆明初流寓迁谪于云南者以其为刘仔肩王偁诸家诗选所不及故名曰遗珠二十人皆无专集今实赖此以传
  徐墺双桂集六卷
  墺无锡人始末未详
  【臣】等谨案墺是集盖録其祖环父允之诗环字伯枢洪武中官临桂县丞着有临桂集允字邦孝着有水南集
  张鳯翼文选纂注十二卷
  鳯翼见子类
  林兆珂选诗约注十二卷
  兆珂见经类
  刘昌中州名贤文表三十卷
  昌字钦谟吴县人正统进士官至广东叅政
  【臣】等谨案是编所録凡许衡姚燧马祖常许有壬富珠理冲【原作孛术鲁翀】六人之集姚燧集本五十卷富珠理冲集本六十余卷俱佚不传赖此仅存
  黄溥诗学权舆二十二卷
  溥字澄济自号石崖居士弋阳人正统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
  【臣】等谨案明有两黄溥其一鄞县人有简籍遗闻已着録其一即此黄溥也
  胡缵宗雍音四卷
  缵宗见史类
  王恕石钟山志八卷
  恕字尚忠湖口人景泰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叅议【臣】等谨案湖口有上下石钟山即蘓轼所记者恕以其为邑名胜因辑古今题咏赋传记防等文都为一编虽以志名实总集也又其时有两王恕其一三原人其一即此王恕也
  沈周等江南春词一卷
  周见子类
  【臣】等谨案周等追和元倪瓒作自周以下共五十三人
  金徳玹苏大新安文粹十五卷
  徳玹字仁本大字景元皆休宁人
  李东阳联句録五卷
  东阳见子类
  【臣】等谨案此集乃东阳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士大夫联句之作凡六十有九人
  康麟雅音防编十二卷
  麟字文瑞广东顺徳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使佥事
  郑宣古栝遗芳四卷
  宣里贯未详
  【臣】等谨案是编所録皆处州之文止于英宗天顺则宣乃天顺以后之人也
  程敏政明文衡九十八卷 新安文献志一百卷 咏史集解七卷 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附録三卷敏政见史类
  【臣】等谨案明文衡皆明初人之文搜采颇富新安文献志録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之有闗于徽郡者彚为一编咏史集解辑古人咏史之作仅七言絶句一体唐氏三先生集即唐元筠桂芳文鳯三人诗敏政为之合编缀以传记铭志为附録
  杨守阯浙元三防録【无卷数】
  守阯见别集类
  王鏊春秋词命三卷
  鏊见史类
  毛纪联句私抄四卷
  纪见史类
  卢濬古黄遗迹集一卷
  濬天台人成化进士官黄州知府
  李伯璵冯原文翰类选大成一百六十三卷
  伯璵上海人官淮王府长史原慈谿人官淮王府纪善
  羣公小简六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戴豪戴颙二戴小简二卷
  豪字师文太平人成化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叅政颙字师观豪之弟正徳进士官兵科给事中
  蔡链太白楼集十卷
  链字懋成余姚人治进士官工部主事
  赵谏东甄诗集七卷补遗一卷续集八卷
  谏字士忠温州人
  赵鹤金华正学编十二卷金华文统十王卷
  鹤字叔明江都人治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
  吴宗周来蘓吴氏原泉诗集八卷
  宗周字子旦号石冈宣城人治进士官临江府知府
  贺泰唐文鉴二十一卷
  泰字志同吴县人治进士官监察御史巡按福建
  胥文相洞庭君山集三卷
  文相巴陵人治进士官至桞州府知府
  刘节广文选六十卷
  节见经类
  崔铣文苑春秋四卷
  铣见经类
  陆之箕之裘二陆集三卷
  之箕字肖孙一字汝瞻别号复泉治中贡生之裘字象孙官景宁县教谕俱太仓人
  方豪蓉溪书屋集四卷陈第续集五卷
  豪见史类第见经类
  【臣】等谨案蓉溪书屋为緜州金爵别业水通涪江擅林壑之胜刘春乔宇等首为赋咏和者甚多因裒集成编
  杨慎金石古文十四卷 古隽八卷 风雅逸篇十卷翰苑琼琚八卷 三苏文范十八卷
  慎见经类
  戚雄婺贤文轨四卷拾遗一卷
  雄字士英金华人正徳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黄鲁曽南华合璧集五卷
  鲁曽字得之吴县人正徳时举人
  王谔明珠玉八卷
  谔字秉忠江阴人仕履无考
  萧鸣鳯海钓遗风集四卷
  鸣鳯字子雝山阴人正徳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
  黄佐六艺流别二十卷
  佐见经类
  刘濂九代乐章二十三卷
  濂见经类
  郭鈇石洞遗芳二卷
  鈇金华人
  董遵滕王阁集十卷
  遵里贯无考
  邱吉吴兴絶倡集四卷续集二卷
  吉字大祐湖州人
  唐臯史道皇华集二卷续集一卷
  臯官翰林修撰道官兵科给事中里贯未详
  【臣】等谨案武宗正徳十六年臯等奉使朝鲜颁世宗即位诏国王李怿命书局编其唱和之作为此集
  皇华集十三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为朝鲜国所刋使臣唱酬之作系天顺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八年成化十二年治元年五年正徳十六年嘉靖十六年诗也
  浦南金诗学正宗十六卷
  南金见子类
  石存礼等海岱防集十二卷
  石存礼蓝田冯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存礼字敬夫号来山益都人治进士官知府田见别集类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正徳进士官至按察副使澄甫字子静号山泉寿光人正徳进士官至布政使叅议经字伯常号东渚益都人正徳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卿字时庸号海亭益都人正徳进士官至布政使叅政渊甫字子深号苑泉澄甫之弟正徳时举人应奎字文涣号渑谷益都人官知府
  经义模范一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编所録乃宋张才叔姚孝宁吴师孟张孝四人经义共十六篇
  唐顺之文编六十四卷
  顺之见史类
  冯惟讷诗纪一百五十卷
  惟讷字汝言临朐人嘉靖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加光禄寺卿
  宋宏之戴鲸四明风雅四卷
  宏之仕履无考鲸字仕霖号南苍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叅议
  张时彻明文范六十六卷
  时彻见史类
  徐献忠乐府原十五卷 金石文七卷 六朝声偶七卷
  献忠见史类
  五十家唐诗【无卷数】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自唐太宗宗至储光羲凡五十家
  陈克昌麻姑集十二卷
  克昌仁和人嘉靖进士官建昌府同知
  田汝成蔡汝楠武夷游咏一卷
  汝成见史类汝楠见经类
  杨仪骊珠随録五卷 古虞文録二卷 文章表録一卷
  仪见子类
  黄焯浯溪诗文集二卷
  焯自号龙津子爵里无考
  陈斗订补浯溪集二卷
  斗字民仰祁阳人官永宁簿
  杨名三贤集三卷
  名字实卿遂宁人嘉靖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秉忠定议集二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乃嘉靖十年巡抚四川宋沧平真州盗周天星等凡一时凯旋露布等篇都为一集其名秉忠定议取世庙玺书语也
  陈垲名家表选八卷
  垲余姚人嘉靖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
  黎民表清泉精舎小志一卷
  民表见别集类
  朱泽平吴凯旋録四卷
  泽字东渔定海人
  王心郴州文志七卷
  心自号后隅子天长人嘉靖进士官郴州同知
  温新温秀二温诗集四卷
  新字伯明洛阳人嘉靖进士官户部主事秀字仲实新之弟由举人官襄阳府同知
  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 玉峰诗纂六卷复俊见史类
  【臣】等谨案志中所载如宋罗泌姓氏谱元费着古器谱今多不传又李商隠重阳亭铭为文苑英华及本集所不载是集搜罗赅备足资考核玉峰诗纂采自西晋迄于明代皆昆山之诗也
  俞宪盛明百家诗三百卷
  宪字汝成无锡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
  陈鹤越望亭诗集二卷
  鹤见别集类
  王材黎川文绪四卷
  材字子难江西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
  曽佩名笔私抄六卷
  佩字元山临川人嘉靖进士官监察御史
  殷绮游峩集一卷
  绮里贯无考
  潘滋蓬莱观海亭集十卷
  滋婺源人仕履无考
  刘祐文章正论十五卷绪论五卷
  祐莱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同巡抚
  徐师曽文体明辨八十四卷
  师曽见经类
  六李集三十二卷
  内乡李氏二世六人之诗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六卷李荫比部集九卷李云鹄侍御集四卷李云鴈白羽集二卷李云鸿秋羽集五卷中惟李蓘最知名
  李时渐三台文献録二十三卷
  时渐字伯鸿号磐石寿光人嘉靖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
  【臣】等谨案是编乃时渐守台州时采访一郡往哲遗文分类甄録
  俞允文昆山杂咏二十八卷 荆溪唱和诗一卷允文见别集类
  西湖八社诗帖【无卷数】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明嘉靖壬戍闽人祝时泰游杭州与其友结诗社于西湖凡防吟者八曰紫阳社曰湖心社曰玉岑社曰飞来社曰月岩社曰南屏社曰紫云社曰洞霄社时泰与仁和髙应冕刘子伯沈仕钱塘方九叙童汉臣徽州王寅分主之此其唱和之作
  冯子京桃花源集三卷
  子京字南台钱塘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
  刘思温少林古今録二卷
  思温浑源人嘉靖中官登封知县
  徐楚李髙青溪诗集七卷
  楚号清溪淳安人官至四川布政司叅政髙字抑中云南人官严州府通判
  【臣】等谨案青溪在浙之淳安即新安江也是集为徐楚编李髙续辑
  万士和二妙集十二卷
  士和见别集类
  袁防泰山搜玉二卷
  防字玉田懐逺人官秦安州知州
  劳堪词海遗珠四卷
  堪字道亭徳化人嘉靖进士官至副都御史
  【臣】等谨案堪是编采録金石文字及诗词杂文不分体不叙时代又多删节原文殊多纰缪
  陈有守汪淮李敏徽郡诗八卷
  有守字逹甫淮字禹人敏字功甫皆休宁人
  郑履淳衡门集十五卷
  履淳见史类
  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
  暹爵里无考
  熊逵清江二家诗四卷
  逵清江人仕履无考
  张之象唐诗类苑二百卷 古诗类苑一百二十卷唐雅二十六卷 彤管新编八卷
  之象见史类
  【臣】等谨案唐诗类苑因宋赵孟坚分类唐诗阙佚不完复为辑録古诗类苑以冯惟讷诗纪为藁本凡汉以后箴颂赞采録増入唐雅皆唐君臣唱酬之作自唐武徳讫于开元以天寳后风格渐卑故不録彤管新编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自周迄元凡诗歌铭颂辞赋赞诔皆列焉
  赵志臯灵洞山房集二卷
  志臯见史类
  梅淳岳阳纪胜彚编四卷
  淳当涂人隆庆进士
  李攀龙古今诗删三十四卷 唐诗选七卷
  攀龙见子类
  王世贞尺牍清裁六十卷补遗一卷
  世贞见史类
  胡松唐宋元名表四卷
  松见史类
  文氏五家诗十卷
  长洲文氏四世五人之诗文洪字功大成化时举人官涞水教谕着括嚢稿诗文二卷其孙徴明着甫田集诗四卷徴明长子彭字寿承官南京国子监博士着博士诗二卷次子嘉字休承官和州学正着和州诗集一卷彭之子肇祉字基圣官上林苑録事亦着诗一卷
  李衮宋艺圃集二十二卷 元艺圃集四卷
  衮见子类
  凌廸知名公翰藻五十卷
  廸知见史类
  钱筠钱筛吴越钱氏传芳集二卷
  筠字飞卿筛字章卿皆绍兴人
  【臣】等谨案筠等是集皆録钱氏一家之诗
  王化醇百花鼔吹五卷 梅花鼓吹二卷
  化醇字和甫号应峰无锡人嘉靖中监生
  沈一贯经世宏辞十五卷
  一贯见经类
  沈明臣沈一贯余寅吴越游稿一卷
  明臣见史类一贯见经类寅见史类
  贾三近滑耀编【无卷数】
  三近字徳修峄县人隆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田艺蘅诗女史十四卷拾遗二卷
  艺蘅见子类
  吴琯唐诗纪一百七十卷
  琯漳浦人隆庆进士
  顾起纶国雅二十卷续国雅四十卷
  起纶见别集类
  姚淛市隠园诗文【无卷数】
  淛江宁人
  孙鑛今文选十二卷
  鑛见经类
  邹廸光文府滑稽十二卷
  廸光见别集类
  陈文焕钓台集六卷
  文焕字静庵临川人官严州府知府
  刘一相诗宿二十八卷
  一相字惟衡长山人万厯进士官至陜西布政使
  郭惟贤三忠集十四卷
  惟贤晋江人万厯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
  【臣】等谨案是编乃惟贤巡抚湖广时所辑自序称屈原秭归人孔明南阳人岳忠武虽起家汤阴而封鄂王苖裔迄今在武黄间均以楚称故合为一编
  屠隆翰墨选注十二卷钜文十二卷
  隆见经类
  【臣】等谨案此二书乃坊贾托名之作非隆真本也
  臧懋循古诗所五十六卷唐诗所四十七卷
  懋循见别集类
  郭正域韩文杜律二卷
  正域见经类
  陈与郊文选章句二十八卷
  与郊见经类
  郑思明文选尤十四卷
  思明字见吾归安人
  王明嶅四六丛珠彚选十卷
  明嶅字懋良晋江人万厯间举人官宁波府通判
  李天麟词致録十六卷
  天麟大兴人万厯进士官监察御史巡按浙江
  周应治广广文选二十三卷
  应治见子类
  【臣】等谨案是书因嘉靖中刘节编广文选此又拾节之遗故曰广广文选
  程文潞顺则集八卷
  文潞字希古歙县人
  【臣】等谨案是编辑程氏先世遗诗自后唐程炳迄明程百教凡百有四人
  虞淳熈虞淳贞埙篪音二卷
  淳熈见经类淳贞字僧孺淳熈之弟
  刘兑频阳四先生集四卷
  兑官富平知县里贯无考
  【臣】等谨案兑是书録张紞李宗枢杨爵孙丕扬四人诗文以其皆富平人也富平古频阳地故称频阳四先生
  何乔逺明文徴七十三卷
  乔逺见史类
  袁黄评注八代文宗八卷
  黄见史类
  杨束钓台集二卷
  束建安人官桐庐县知县
  郑太原嵩少集四卷
  太原潞安人官登封县知县
  冯从吾古文辑选六卷
  从吾见史类
  焦竑中原文献二十四卷
  竑见经类
  吴逹可三忠文选三卷
  逹可见史类
  【臣】等谨案三忠者嘉靖时谏臣周怡杨爵刘魁也
  李日华四六类编十六卷
  日华见史类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经籍考
  集【总集下 诗文评 词曲】
  明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六十四巻
  坤见史类
  孙梗世玉集选二巻
  梗字汝良丰城人
  【臣】等谨案梗是编次其先世诗文自明初国子监博士贞讫嘉靖中泰州知州樾凡二十有四人
  陈恪小孤山诗集一卷
  恪字克谨鄞县人万厯进士官宿松县知县
  朱之蕃明百家诗选三十四卷
  之蕃见别集类
  米万钟湛园杂咏一卷
  万钟字友石一字仲诏宛平人万厯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王思任百家论钞十二卷
  思任见子类
  骆骎曽谪仙楼集三卷
  骎曽字象先武康人万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钱谷吴都文粹续集五十六卷补遗一巻
  谷字叔宝长洲人
  曹学佺石仓厯代诗选五百六巻鳯山郑氏诗选二卷学佺见经类
  胡震亨唐音戊籖二百一卷 闰余六十四巻
  震亨见史类
  【臣】等谨案震亨撰唐音统籖凡一千二十七巻以十千为纪卷帙浩繁均未锓板其曾孙颀始以戊籖刋行凡二百一卷皆晩唐人诗闰余六十四卷皆南唐呉越闽国之诗
  何炯清源文献十二卷
  炯晋江人官靖江县教谕
  张邦翼岭南献三十二卷
  邦翼蕲州人万厯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
  华国才文瑑清娯四十八卷
  国才号鹤叟长洲人万厯间举人
  汤绍祖续文选三十二卷
  绍祖字公孟海盐人东瓯王汤和之裔
  赵彦复梁国风雅二十七卷
  彦复字微生杞县人万厯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
  傅振商缉玉録五卷 蜀藻幽胜集四卷 四家诗选四卷 古论元箸八卷
  振商汝阳人万厯进士
  陈臣忠尺牍隽言十二卷
  臣忠字景周莆田人万厯进士官南京刑部郎中
  杨瞿崃岭南文献补遗六卷
  瞿崃见经类
  蒋如苹豳风概一卷
  如苹见史类
  王志坚古文续编二十三卷 四六法海十二卷志坚见史类
  陈翼飞文俪十四卷
  翼飞见别集类
  陶珽四大家文选八卷
  珽见子类
  钟惺谭元春诗归五十一巻 明诗归十巻补遗一卷惺见经类元春见别集类
  钟惺周文归二十卷 宋文归二十卷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
  惺见经类
  【臣】等谨案周文归删节三礼尔雅家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刋削圣经其妄已甚宋文多朴实而惺以佻薄语评之其去取之不当更无论矣又名媛诗归旧本题钟惺编王士祯云坊间伪托之本然亦足见竟陵流
  凌初合评选诗七卷 陶韦合集十八巻
  初见经类
  【臣】等谨案合评选诗乃全録文选诗陶韦合集乃陶渊明韦应物二家诗也
  李賔八代文钞【无卷数】
  賔字烟客梁山人
  徐熥晋安风雅十二巻
  熥见诗集类
  徐闽南唐雅十二卷
  见史类
  潘基庆古逸书三十卷
  基庆字良耜松江人万厯间贡生
  顾锡畴秦汉鸿文二十五卷
  锡畴见史类
  卲一儒删补六朝声偶七卷
  一儒字仲鲁海阳人
  蔡鹍蔡氏九贤全书九卷
  鹍仕履无考元定十五世孙
  【臣】等谨案是编自元定之父发及元定之子渊孙模等凡九人各载其遗诗而畧纪其生平梗槩惟蔡发一卷皆形家言不应列之诗集
  萧自开奕世文集十六卷
  自开万安人由廕生官詹事府主簿
  【臣】等谨案自开是编乃辑其先世萧纉萧乾元萧旸萧廪萧中行五人之作
  汪士贤汉魏名家【无卷数】
  士贤徽州人
  【臣】等谨案是编所録自汉董仲舒讫周庾信凡二十二集
  张文炎玉屑斋百家论钞十二卷 经济文钞十一卷文炎字维谦杭州人
  【臣】等谨案百家论钞取明一代之文泛论经史疑义者合为一编经济文钞为场屋对防而设
  尚元斋三世诗十二卷
  姚悦及其子兖孙舜聪之诗悦字汝訚秀水人兖字叔信号元岳山人均以布衣终舜聪字伯达官休宁县训导
  吴勉学唐乐府十八卷
  勉学见子类
  屠本畯情采编三十六卷
  本畯见子类
  汪廷讷文坛列俎十卷
  廷讷字昌期号无我新都人
  赵宧光寒山蔓草十卷
  宧光见经类
  俞安期啓隽类函一百九卷
  安期见子类
  陈继儒古文品外録十二卷 秦汉文脍五卷 古论大观四十卷
  继儒见史类
  周珽唐诗选脉防通评林六十卷
  珽字无瑕海宁人
  冯有翼秦汉文钞十二卷
  有翼字君卿杭州人
  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西曹秋思一卷
  道周见经类廷秀字谦斋濮州人天啓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养河见诗集类
  陈仁锡古文竒赏二十二卷续竒赏三十四卷三续竒赏二十六卷 明文竒赏四十卷 古文彚编二百三十六卷
  仁锡见经类
  倪元璐秦汉文尤十二卷
  元璐见经类
  李国祥古今濡削选章四十卷
  国祥字休徴南昌人天啓中官开封府同知
  方岳贡国玮集六十一卷
  岳贡字禹修谷城人天啓进士官至大学士
  陈其愫经济文辑二十三卷
  其愫字素心余杭人
  唐汝询唐诗解五十卷
  汝询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汝询五岁失明乃口授耳治博通羣籍且能著书亦古所罕见者
  唐汝谔古诗解二十四卷
  汝谔见经类
  李嗣京滕王阁续集十九卷
  嗣京兴化人崇祯进士官南昌府推官
  阮元声金华诗粹十二卷
  元声见史类
  葛鼏古文正集二编【无卷数】
  鼏字端调呉县人崇祯间举人
  梅鼎祚皇霸文纪十三卷 西汉文纪二十四卷 东汉文纪三十二卷 西晋文纪二十卷 宋文纪十八卷南齐文纪十卷 梁文纪十四卷 陈文纪八卷 北齐文纪三卷 后周文纪八卷 隋文纪八卷 古乐苑五十二卷 汉魏诗乗二十卷 宛雅十卷 释文纪四十五卷 书记洞铨一百十六卷
  鼎祚见子类
  葛徴竒南园五先生集二卷
  徴竒字无竒号介龛海宁人崇祯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
  【臣】等谨案是编即陈暹广中五先生之本徴竒巡抚广东时又为之订正重刋
  张一卿古表选十二卷
  一卿字次公自号求如居士里贯未详
  翰墨鼎彛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赋苑八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刘士鏻文致【无卷数】
  士鏻杭州人崇祯进士
  童养正史汉文统十五卷
  养正字圣功防稽人
  胡接辉三忠文选十六卷
  接辉字笃父庐陵人官监察御史
  【臣】等谨案是编选録宋胡铨周必大文天祥之文曰三忠者以铨諡忠简必大諡文忠天祥諡忠烈也
  钱孺谷钟祖述小瀛洲社诗六卷
  孺谷祖述皆海盐人
  成氏诗集五卷
  大名成氏四世五人之诗成宰有适和堂初集宰之子莲有适和堂继集莲仲子仲龙有东壁园诗集莲季子少龙有鹪鹩园集仲龙子象珽有永言集
  贺复徴文章辨体彚选七百八十卷
  复徴字仲来丹阳人
  江元禧玉台文苑八卷 江元祚续玉台文苑四卷元禧元祚皆钱塘人
  【臣】等谨案二书皆録女子之文间多采取小説传竒失之猥杂
  陆时雍古诗镜三十六卷 唐诗镜五十四卷
  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崇祯间贡生
  闵齐华文选瀹注三十卷
  齐华乌程人崇祯中以岁贡官沙河县知县
  张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八十卷
  见经类
  张运泰余元熹汉魏名文乗【无卷数】
  运泰元熹皆闽中书贾
  毛晋三家宫词三卷 二家宫词二卷 元四家诗二十六卷
  晋见经类
  董斯张闵元衢韩千秋呉兴艺文补四十八卷
  斯张见史类元衢见子类千秋字圣开乌程人
  陆云龙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
  云龙字雨侯钱塘人
  【臣】等谨案是编十六家乃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守道文翔鳯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陈仁锡钟惺张鼐也
  施端教唐诗韵滙【无卷数】
  端教见史类
  米文治文字防宝【无卷数】
  文治字简叔钱塘人
  顾祖武集古文英八卷
  祖武字尔绳号纑塘无锡人
  许鸣逺天台诗选五卷
  鸣逺字有望天台人
  施重光唐诗近体集韵三十卷
  重光字庆徴里贯无考
  凌宏宪唐诗广选七卷
  宏宪里贯无考
  汪茂槐西园遗稿【无卷数】
  茂槐字廷植绩溪人以岁贡授宜阳主簿
  张应遴海虞文苑二十四卷
  应遴字选卿常熟人
  沈敕荆溪外纪二十五卷
  敕字克寅宜兴人
  郑文昂名媛彚诗二十卷
  文昂爵里无考
  董説汉铙歌发一卷
  説见经类
  吟堂博笑集五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以死节劝戒竒遇题咏寄情分为五类皆隋唐以来闺阃之作
  二十六家唐诗【无卷数】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诗甚寥寥前后无序防惟目録后题曰姑苏呉时用书盖明末书贾所集也
  三苏文粹七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凡苏洵文十一卷轼文三十二卷辙文二十七卷
  诸儒文要八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辑所録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
  释祖浩齐山诗集七卷
  祖浩与其徒道璼同编二人皆治中齐山寺僧【臣】等谨案齐山在池州贵池县自唐杜牧齐山登高有诗后之游者题咏遂多祖浩彚辑成编
  释道恂狮子林纪胜二卷
  【臣】等谨按元至正间天如禅师居寺中倪瓉为之叠石成山胜流来徃题咏至多道恂裒辑以成是集
  三僧诗三卷
  【臣】等谨案三僧均不着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髙松诗稿一曰中峯诗稿考千顷堂书目有智观中峯草注曰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呉兴双髻峯其二僧无考
  释正勉普文性通古今禅藻集二十八卷
  正勉字道可普文字理庵嘉兴人性通字蕴辉应天人
  右总集
  【臣】等谨案诸文之説典论为首继之者则刘勰钟嵘也自唐以来评论之书日伙故唐书于集部之末别立文史一门马端临通考因之今辑诗文评彚为一编其有前人之集而后人为之评注者即以评注家时代为次如陶诗杜诗及韩栁集之类并从此例盖原集已见马考今续补以评注人为主既不得入之别集而所评注者又系一人专集不可入总集之内且通考文史一门即收入杜诗刋误韩文辨证等书今仿是例而改其名为诗文评云
  宋史艺文志文史类九十八部六百卷【按宋史不立诗文评类原有文史一门此条仍从其旧】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文史类四十八部二百六十卷【按明史亦有文史一门并仍其旧】
  宋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一卷
  泰字道辅襄阳人
  陈亮欧阳文粹二十卷
  亮见史类
  【臣】等谨案马考载欧阳修六一居士集一百五十二卷附録四卷年谱一卷今具存亮是编所选字句颇有异同可资参订以通考未载今着録于此
  呉幵优古堂诗话一卷
  幵字正仲滁州人中绍圣宏词科靖康中官翰林承旨
  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四十八卷后集五十卷
  阅见诗集类
  吕本中紫薇诗话一卷
  本中见子类
  张表臣瑚钩诗话三卷
  表臣字正民里贯无考官右承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绍兴中终于司农丞
  洪迈容斋诗话六卷 容斋四六丛谈一卷
  迈字景卢鄱阳人皓季子绍兴中博学宏词科累官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諡文敏【臣】等谨案是编诸家皆不载惟文渊阁书目有之今核其文盖于容斋五笔内掇其论诗论四六之语裒辑而成
  林越少陵诗格一卷
  越栝苍人
  【臣】等谨案越有汉隽十卷马考已着録又陈振孙书録解题称栝苍林越处州府志亦作林钺此书则作林越未知孰是
  蔡传厯代吟谱五卷
  传莆田人襄之子
  唐庚子西文録一卷
  庚见史类
  【臣】等谨案旧本题宋强行父撰凡三十五条皆述所闻唐庚论文之语然考行父序称宣和元年罢官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云云计是时庚没九年矣安得同寓京师其序不足防也
  呉可藏海诗话一卷
  可见别集类
  朱弁风月堂诗话二卷
  弁字少章婺源人建炎初授修武郎借吉州团练副王伦使金通问
  【臣】等谨案弁自序题庚申闰月考庚申为绍兴十年当金熙宗天眷三年弁以建炎元年使金覊留十九年乃还则在金时作也未有咸淳壬申月观道人防称得于永城朱伯玉家盖北方所传之本故晁陈二家皆不着録
  张戒嵗寒堂诗话二卷
  戒正平人绍兴中以荐授国子监丞仕至司农少卿
  吟杂録五十卷
  【臣】等谨案是书旧题状元陈应行编盖依托之书鄙俗殊甚
  尤袤全唐诗话十卷
  袤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着诸书此居其一盖似道假手廖莹中而莹中又剽窃塞责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遂致伪书之中又増一伪撰人也
  陈岩肖庚溪诗话二卷
  岩肖字子象金华人官至兵部侍郎
  计有功唐诗纪事十一卷
  有功字敏夫安仁人绍兴中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
  【臣】等谨案是集于唐一代诗人録至一千一百五十家详其世系爵里唐人诗集不传于世者多頼是以存
  周紫芝竹坡诗话一卷
  紫芝字少隐宣城人绍兴中登第厯官枢密院编修右司知兴国军
  【臣】等谨案周必大称紫芝诗话首篇今本惟存八十条缺佚尚多
  陈骙文则二卷
  骙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一庆元初官至枢密院使兼参知政事忤韩胄提举洞霄宫諡文简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一卷
  必大见史类
  【臣】等谨案是编论诗之语凡四十六条原载平园集中后人摘出别行者也
  杨万里诚斋诗话一卷
  万里见楚辞类
  王正德余师録四卷
  正德爵里无考
  【臣】等谨案是书辑前代论文之语自北齐迄宋而止自序称绍熙四年盖光宗时人
  严羽沧浪诗话一卷
  羽见诗集类
  方岳深雪偶谈一卷
  岳字元善宁海人
  魏庆之诗人玉屑二十卷
  庆之字醇甫号菊荘建安人
  【臣】等谨案是编前有淳祐甲辰黄升序称庆之有才而不屑科第惟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于其间葢亦宋末江湖一也
  集千家注杜诗二十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黄希补注杜诗三十六卷
  希字梦得宜黄人登进士第官永新令
  【臣】等谨案希注杜诗未竟而殁其子鹤续成之书首原题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盖坊行原有千家注本鹤特因而广之故以补注为名考鹤是书成于嘉定丙子故附于此
  杨齐贤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三十卷
  齐贤字子见舂陵人
  【臣】等谨案是编盖齐贤集注而元萧士赟所删补者士赟字粹可宁都人宋辰州通判立等之子所着有诗评二十余篇及氷厓集俱已久佚谨附志于此
  史容山谷外集注七卷 史季温山谷别集注二卷容字公仪青衣人仕至太中大夫季温字子威容之孙举进士宝祐中官秘书少监
  【臣】等谨案任渊山谷内集注二十卷马考已着録此外集为容所注别集为季温所补
  赵与虤娯书堂诗话一卷
  与虤字威伯太祖十世孙
  刘克荘后村诗话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
  克荘见别集类
  呉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四卷
  子良字明辅临海人宝庆进士官至太府少卿【臣】等谨案此书皆其论诗评文之语所见颇多精确旧本八卷今止四卷殆姚士粦所合并又曹溶学海类编中摘其论诗之语为呉氏诗话二卷题曰宋呉氏撰名字未详今核其文即此书也
  范晞文对牀夜语五卷
  晞文字景文号药荘钱塘人咸淳中太学生
  陈日华诗话一卷
  日华见子类
  蔡梦弼草堂诗话二卷
  梦弼建安人仕履无考
  【臣】等谨按梦弼尝着杜甫草堂诗笺及此书今诗笺久佚惟此书存皆论説杜甫之诗采自宋人诗话语録文集説部而成者
  文章精义一卷
  旧题李耆卿撰耆卿里贯无考
  【臣】等谨案焦竑经籍志有李涂文章精义二卷书名及撰人之姓均与此本合耆卿疑即涂之字云
  竹荘诗话二十四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宋艺文志有何谿汶竹荘诗话二十七卷盖即此书特卷数少异耳
  周密浩然斋雅谈三卷
  密见史类
  竹诗文辨正丛説四卷
  【臣】等谨案旧题嚣嚣子编以书中所称引观之盖南宋人
  蔡正孙诗林广记前集十卷后集十卷
  正孙字粹然自号防斋野逸入元不仕
  罗椅刘辰翁放翁诗选前集十卷后集八卷附别集一卷
  椅字子远号涧谷庐陵人宝祐进士知信丰县迁提辖榷货辰翁见史类
  呉正子刘辰翁笺注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正子里贯未详辰翁见史类
  方颐孙大学黼藻文章百段锦一卷
  颐孙福州人理宗时为太学笃信斋长
  答防秘诀一卷
  【臣】等谨案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编末有防语称相传以为贡士曽坚子白之作则又非锦文所辑矣
  魏仲举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五百家注音辨栁先生文集二十二卷
  仲举见史类
  増广注释音辨桞集四十二卷
  【臣】等谨案是编旧题宋童宗説注释张敦頥音辨潘纬音义考宗説等本各自为书敦頥音辨马考已着録宗説南城人始末未详纬字仲宝云间人据乾道三年呉郡陆之渊序称为乙丑甲科官广文盖三人之书坊贾合为一编遂题是名故以附之宋末
  释文莹玉壶诗话一卷
  文莹字道温钱塘僧住荆州金銮寺
  【臣】等谨案文莹玉壶诗话十卷马考已着録今其书犹存此本为曹溶学海类编所载盖书贾摘其有涉于诗者另为一卷也
  元
  方回文选顔谢诗评四卷
  回见子类
  杨载诗法家数一卷
  载见别集类
  范德机木天禁语一卷 诗学禁脔一卷
  德机见诗集类
  陈绎曽文説一卷 文筌八卷附诗小谱二卷
  绎曽字伯敷处州人寓居呉兴至顺中官国子监助教
  【臣】等谨案文説因延祐复行科举为程试之式而作考经籍志载绎曽古今文式二卷盖即此编今本据四库全书着録文筌体例繁碎殊无精理诗小谱据绎曽自序称亡支石桓彦威所撰石桓里贯无考
  徐骏诗文轨范二卷
  骏常熟人仕履无考
  方深道老杜诗评五卷
  深道晋江人官奉议郎知泉州
  王构修辞鉴衡二卷
  构字肯堂东平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諡文肃
  赵仁举呉师道许谦绛守居园池记注一卷
  仁举里贯未详师道见史类谦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绛守居园池记乃唐樊宗师所着文辞僻澁不可尽解此仁举等先后所注而师道重加刋定者
  潘昂霄金石例十卷
  昂霄见史类
  【臣】等谨案昂霄是书述铭志之始又举韩愈所撰碑志以为括例且亦杂论文体以及史院凡例之类虽以金石例为名实不止于碑志也
  倪士毅作义要诀一卷
  士毅见经类
  陈秀民东坡文谈録一卷 东坡诗话三卷
  秀民字庶子四明人初官常熟后为张士诚参军厯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
  【臣】等谨案文谈録皆杂采诸家论苏文之语诗话皆杂采诸家之论苏诗者内有徴引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一条秀民元人何由见明著作盖伪书也
  张性杜律注二卷
  性字伯成金谿人
  【臣】等谨案是书旧题虞集撰今四库全书据曹安谰言长语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定为元进士张性字伯成所着性时代无考故以附元人之末
  明
  单复读杜愚得十八卷
  复字阳元防稽人
  【臣】等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嵊县人洪武中为汉阳河泊官又云一名复亨举懐才抱德科授汉阳知县
  瞿佑归田诗话三卷
  佑见子类
  蒋冕琼台诗话二卷
  冕见别集类
  杨成玉诗话十卷
  成玉爵里无考
  王行墓铭举例四卷
  行见别集类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一卷
  东阳见史类
  安磐頥山诗话二卷
  磐字公石号頥山嘉定州人治进士官兵科给事中
  何孟春余冬诗话三卷
  孟春见史类
  杨慎诗话补遗三卷
  慎见经类
  郑穆南濠居士诗话一卷
  穆见史类
  单宇菊坡丛话二十六卷
  宇字时泰号南坡临川人正统进士官侯官县知县【臣】等谨案是书采古今论文之语大防欲配胡仔之书故仍以丛话为名然采辑不及其博又仔书多论文此书多记事仔书多考证此书但抄撮旧文例亦小异
  游潜梦蕉诗话二卷
  潜见子类
  陈霆渚山堂诗话三卷
  霆见史类
  徐泰诗谈一卷
  泰字子元海盐人治间举人官光泽县知县
  朱承爵存余堂诗话一卷
  承爵见子类
  王世贞全唐诗説一卷诗评一卷
  世贞见史类
  谢榛诗家直説二卷
  榛见诗集类
  李攀龙诗文原始一卷
  攀龙见子类
  王世懋艺圃撷余一巻
  世懋见史类
  张綖杜诗通十六巻本义四卷
  綖见诗集类
  林兆珂李诗钞述注十六卷 杜诗钞述注十六巻兆珂见经类
  顔廷榘杜律意笺二巻
  廷榘字范卿永春人官九江府通判终岷府左长史
  赵统杜律意注二卷
  统字伯一临潼人嘉靖进士官户部郎中
  傅振商杜诗分类五巻
  振商见总集类
  顾起经类笺王右丞集十卷附文集四卷
  起经字长济无锡人嘉靖中以国子监生官广东盐课副使
  王文禄文脉二卷
  文禄见子类
  郭云鹏欧阳遗粹十巻
  云鹏爵里未详
  【臣】等谨案云鹏自序以陈亮欧阳文粹所收太隘乃为补録然不及亮本之精
  刘世伟过庭诗话二卷
  世伟见子类
  皇甫汸解頥新语八卷
  汸见子类
  梁桥氷川诗式十卷
  桥字公济号氷川子真定人由贡生授四川布政司经厯
  郭子章豫章诗话六卷
  子章见经类
  朱孟震玉笥诗谈四巻
  孟震见子类
  黄洪宪玉堂日钞二巻
  洪宪见史类
  康万民璿玑图诗读法一卷
  万民字无沴武功人海之孙
  朱宣墡诗心珠防八卷
  宣墡字曰厚自号味一道人蜀献王椿八世孙袭封华阳王
  邓云霄冷邸小言一卷
  云霄见诗集类
  陈仁锡苏文竒赏五十卷
  仁锡见经类
  周子文艺薮谈宗六卷
  子文字岐阳无锡人万厯进士
  张之象楚范六卷
  之象见史类
  李日华恬志堂诗话二卷
  日华见史类
  胡应麟诗薮十八卷
  应麟见子类
  唐元竑杜诗攟四巻
  元竑字逺生乌程人万厯间举人明亡不食死
  杨德周杜诗解八卷
  德周见子类
  陈与郊杜律注评二卷
  与郊见经类
  顾元庆夷白斋诗话一卷
  元庆见史类
  叶廷秀诗谭十卷
  廷秀见别集类
  黄文焕陶诗析义二卷
  文焕见经类
  陈继儒佘山诗话三卷
  继儒见史类
  陈懋仁藕花居士诗话二卷
  懋仁见史类
  茅元仪艺圃甲编五卷
  元仪见史类
  朱荃宰文通三十一卷
  荃宰字咸一黄冈人
  【臣】等谨案是书取古人文章流别及诗文格律一一为之条析盖欲仿刘勰文心雕龙而作其末诠梦一篇酷摩勰之自序
  王昌防诗话类编三十二卷
  昌防字嘉侯上海人参议圻之孙
  蒋一葵尧山堂偶隽七卷
  一葵见子类
  胡震亨唐音癸籖三十二卷
  震亨见史类
  【臣】等谨按是编乃震亨所撰唐音统籖之第十集也九集皆録唐诗是编専録诗话采撷颇富又曺溶学海类编载胡震亨唐诗谈丛一卷盖即摘是编之谈丛一门别立名目耳
  陈云式诗脍八卷
  云式字定之钱塘人
  緑天耕舍燕钞四卷
  不着撰人名式
  【臣】等谨案是编署曰雪畴子辑无可考
  费经虞雅伦二十六卷
  经虞字仲若新繁人
  艶雪斋诗评二卷附词曲评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编自署曰石公无可考
  明人文防【无卷数】
  不着撰人名氏
  右诗文评
  【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歌词一门所收皆词集也至王圻续通考则西厢记琵琶记之类并入其中殊失体裁不知词降而曲特为乐府之余音只可采择数种以备一格其他院本传竒不容滥及今酌取徃例采列词曲二体特以种数寥寥不复区类统按时代编次而曲附词后仍稍分界画焉又如词话词谱词韵以及顾曲杂言中原音韵等书统归文史既失限制另立一门又嫌繁琐爰从四库全书之例即入词曲类庶相为比附云
  宋史艺文志不立词曲类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不立词曲类
  宋
  方千里和清真词一卷
  千里信安人官舒州签判
  【臣】等谨案周邦彦有清真词此集皆和邦彦所作据毛晋防云乐安杨泽民亦有和清真词或合为三英集今泽民和词未见
  李弥逊筠谿乐府一巻
  弥逊见别集类
  陈亮龙川词一巻补遗一卷
  亮见史类
  王灼碧鸡漫志一卷
  灼字晦叔遂宁人
  【臣】等谨按是编详述曲调源流自古初至唐宋声歌正变之由于此可见大槩
  洪咨防平斋词一巻
  咨防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咨防父名铖号谷隠有诗名咨防在蜀时得书数千巻父子考论讽诵词注内所称老人即其父也其子勲焘熹亦皆能绍其家学
  李昂英文溪词一卷
  昂英见别集类
  汪莘方壶词三卷
  莘见别集类
  汪元量水云词一巻
  元量见别集类
  洪瑹空同词一卷
  瑹字叔璵自号空同词客
  沈义父乐府指迷一卷
  义父字伯时爵里无考理宗时人
  【臣】等谨案是编只二十八条寥寥不成卷帙然其论词以周邦彦为宗评解颇多中理元明人之论词者徃徃祖其説焉
  程珌洺水词一巻
  珌见别集类
  刘克荘后村别调一卷
  克荘见别集类
  张榘芸窓词一巻
  榘字方叔南徐人
  吴文英梦牕稿四卷补遗一卷
  文英字君特号梦牕庆元人
  赵长卿惜香乐府十卷
  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人宋宗室子
  黄机竹斋诗余一卷
  机字几仲一字几叔东阳人仕履无考
  戴复古石屏词一卷
  复古见子类
  黄升散花庵词一卷 花庵词选二十卷
  升字叔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
  【臣】等谨案朱彛尊词综于升未详其里籍考胡德方词选序称升与魏菊荘相友善并为闽帅所重按菊荘名庆之建安人又升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九功建阳人是升为闽人无疑
  张炎山中白云词八卷 乐府指迷一卷
  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循王五世孙家于临安宋亡不仕
  宋伯仁烟波渔隠词二卷
  伯仁见别集类
  蒋捷竹山词一卷
  捷字胜欲自号竹山宜兴人德祐进士宋亡不仕
  尊前集二卷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朱彛尊得明吴寛手抄是集定为宋人编辑之本
  黄大舆梅苑十卷
  大舆字载万爵里无考
  【臣】等谨案是集所録皆咏梅之词起于唐代止于南北宋集中兼采腊梅盖二花异种同时可以附见至兼及杨梅则务博之失矣
  林正大风雅遗音二卷
  正大字敬之号随庵开禧中为严州学官里贯无考
  周密絶妙好辞七卷
  密见史类
  【臣】等谨案是集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逺凡一百三十二家去取精审在曾慥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
  乐府补题一巻
  不着编辑者名氏
  【臣】等谨案是集皆宋末遗民倡和之作
  朱淑真防肠词一巻
  淑真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陈振孙书録解题载有是编世久不传今本为毛晋所刋其生查子一阕有月上桞稍头人约黄昏后句晋防遂指为白璧微瑕然此阕见欧阳修庐陵集中不知何以入晋不考正亦诬甚矣
  金
  白朴天籁集二卷
  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真定人金亡被荐不出
  元
  张翥蜕岩词二卷
  翥见别集类
  陆辅之词防一卷
  辅之见子类
  蕉窓蒠隠词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旧本题元呉琯撰琯里贯无考核其词皆明刘基之作盖书贾托名售伪者
  张可久小山小令二卷
  可久字仲逺号小山庆元人
  杨朝英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八卷
  朝英自称青城人仕履无考
  【臣】等谨案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五卷为大套凡当时士大夫所撰及院本之佳者皆选録之
  词品一巻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编旧题元涵虚子撰皆评论有元一代北曲人各拟以品目
  周德清中原音韵二卷
  德清字挺斋髙安人
  【臣】等谨案德清是编前为韵书后为附论其音韵之例以平声分为隂阳以入声配三声分为十九部盖全为北曲而作北音舒长迟重不能作收藏短促之声其风土使然所以作北曲者沿用至今不改也
  明
  瞿佑乐府遗音五卷
  佑见史类
  呉子孝玉霄仙明珠集二卷
  子孝字纯叔长洲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
  陈耀文花草粹编十二卷
  耀文见经类
  【臣】等谨案耀文自序称是集因唐花间集宋草堂诗余而作故以花草粹编为名
  王九思碧山乐府五卷
  九思见别集类
  【臣】等谨案此九思所作杂曲小令也于填曲之四声颇为合法
  施绍莘花影集五卷
  绍莘字子野华亭人自号峰泖浪仙
  杨慎词林万选四卷
  慎见经类
  【臣】等谨案慎是编评注俱极疎漏所选亦雅俗杂陈毛晋防称尝慕此集不得一见乃得于金沙于季鸾疑慎原本已佚今本为后来伪托者
  陈霆渚山堂词话三卷
  霆见史类
  黄逢元唐诗纪十六卷
  逢元字善长常州人
  【臣】等谨案是编不以人序不以调分所列十六门割裂无绪至以郭茂倩为元人则他可概见
  王象晋秦张诗余合璧二卷
  象晋见子类
  【臣】等谨案是书以宋秦观淮海词明张綖南湖词合为一编以二人皆产于髙邮也
  毛晋宋名家词六卷
  晋见经类
  【臣】等谨案是编自晏殊珠玉词至卢炳哄堂词共六十一家每家之后各附防语考订厘正亦复不少
  张綖诗余图谱三卷附録二卷
  綖见诗集类
  程明善啸余谱十卷
  明善字若水歙县人天啓中监生
  【臣】等谨案明善是书总载词曲之式以歌之源出于啸故名啸余其著论殊多臆见
  雍熙乐府十三卷
  【臣】等谨案旧本题海西广氏编不着姓名其凡例谓声音各应宫律原分一十七调今阙其五惟存十二调其啇角般涉二调有目无词亦脱佚也
  朱权琼林雅韵【无卷数】
  权见史类
  彭致中鸣鹤余音八卷
  致中里贯无考
  【臣】等谨案是编采辑唐以来羽流所着诗余至元而止旧本题仙游道士彭致中编考朱存理野航存稿有此书防以为明初人也
  沈德符顾曲杂言一卷
  德符见史类
  沈宠绥度曲须知二卷 索辨讹三卷
  宠绥字君征吴江人
  右词曲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帝系考
  【臣】等谨按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帝系考凡十卷首帝号厯年次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次后妃次皇太子皇子次公主次皇族起自轩顼以来迄乎有宋凡传世享祚之延促支分派别之逺近悉着于篇诚为考古之助然皇族卷内仅标大畧未尝数具命名厘其系属犹不免疎阙今采自宋末至明代辑为续考诸准旧式惟于皇族则备稽表登载靡遗视马书加详焉又辽金元明皆无太上皇明英宗当土木之变后迎还南内虽曾尊为太上皇帝然不数年间仍然复辟本非永称未为典要则以附入于帝号厯年门云
  帝号厯年
  宋孝恭懿圣皇帝讳防度宗嫡子咸淳六年生九年封嘉国公十年甲戍嗣立时年五岁【本纪作四歳误】徳祐二年丙子降于元降封瀛国公在位二年端宗即位遥尊为孝恭懿圣皇帝
  改元一  【徳祐二】
  端宗皇帝昰帝昺皆度宗庶子昰初封建国公昺初封永国公恭帝嗣位封昰吉王寻徙益王昺信王寻徙广王恭帝降元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立昰于福州以为宋主改元景炎封昺衞王三年戊寅昰殂在位三年年十一岁号曰端宗又立昺为主改元祥兴二年己夘厓山兵溃陆秀夫负之投海死【是年元至元十六年】在位二年年九岁宋亡
  改元二 【景炎 景炎元年即 祥兴 祥兴元三  徳祐二年  二  年即景
  炎三年】
  【臣】等谨按宋东都九帝起太祖建隆元年庚申止钦宗靖康二年丁未共一百六十八年南渡九帝起高宗建炎二年戊申止帝昺祥兴二年己夘共一百五十二年前后共三百二十年
  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小字多尔济契丹徳哷勒部实喇伊色哩乡耶律宻拉人徳祖皇帝长子唐咸通十三年生天复元年岁辛酉哈陶津汗立以为本部额尔奇木专征伐岁癸亥拜裕悦总知军国事岁丙寅十二月哈陶津汗殂羣臣奉遗命劝进明年丁夘正月即皇帝位上尊号曰天皇帝是为元年时年三十八至十年丙子【梁贞明二年】建元神册加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显元年丙戍七月崩【唐庄宗同光四年】在位二十年年五十五
  帝即位九年以前未有年号十年始建元神册改元三 【神册 天赞 天显六  四  一】
  【臣】等谨按神册元年岁在丙子天显元年帝崩岁在丙戌正史与契丹国志纲目二书相符正史不书甲子以帝为额尔奇木在辛酉嵗于丁邜嵗已即皇帝位至十年始建元推之则神册元年为丙
  子岁也但神册正史共有六年契丹国志止有五年天赞正史止有四年契丹国志则有六年【叶氏以丙戍为天赞六年以天显为太宗改元非太祖朝事】去天赞之一以补神册而加天显一年故岁次相符耳今据正史书之而列其异同以备防考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徳光字徳谨小字耀库济太祖第二子唐天复二年生天赞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天显元年七月太祖崩皇后摄军国事明年丁亥冬十月人皇王倍率羣臣请于后乃即皇帝位羣臣上尊号曰嗣圣皇帝天显十三年十月晋使刘煦卢重上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徳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乃改元至大同元年丁未二月【北汉髙祖天福十二年】改国号大辽是年四月崩在位二十一年年四十
  六
  帝初即位羣臣请改元不许仍以天显纪年至十三年始改元
  改元二 【防同 大同九  一】
  【臣】等谨按正史天显为太祖年号太宗仍之至十三年十一月始改为防同元年共九年又改大同以太祖天显元年丙戌数之则大同元年为丁未也契丹国志云丙戌嵗即位丁亥改元天显丁酉改元防同会同十一年丁未夏四月崩嵗次相符而年号大异又考纲目天福二年丁酉书契丹改号辽【国志同】改元会同明年戊戌书晋遣使上尊号是改元在前上尊号在后也正史云天显十三年十一月晋遣使上尊号大赦改元会同大同元年二月朔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与纲目不符岂纲目天福二年所书或有误乎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乌云太祖之孙让国皇帝长子太宗爱之如子大同元年封永康王太宗崩即位【纲目书自立为帝】羣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天禄五年辛亥九月【周太祖广顺元年】自将南伐祭让国皇帝于行宫羣臣皆醉察克反帝遇弑在位五年年三十四
  改元一 【天禄 天禄元年即五  大同元年】
  契丹国志曰太宗崩后燕王赵延夀恨太宗负许伐中国之约引兵入恒州帝领兵继入辽诸将宻议奉帝帝乃以计锁延夀而自立以太宗有子在国已以兄子袭位又无舒噜太后之命内不自安太后闻帝立发兵拒之
  又曰帝引兵会北汉主与酋长议于九十九泉诸部皆不欲南帝强之行至新州之火神淀燕王述干等率兵作乱弑帝而述干自立齐王舒噜逃于南山大臣奉之以攻述干等杀之立舒噜为帝【臣】等谨按正史云帝即位即改大同元年为天禄故天禄共五年契丹国志云即位之年犹称会同明年戊申改天禄故止四年也【前后俱无大同年号】纲目于丁未年六月即书契丹改元天禄与史同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小字舒噜【契丹国志曰后更名明】太宗长子会同二年封夀安王世宗遇害察克等伏诛乃即位羣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应厯十九年己巳三月【宋太祖开寳二年】近侍霄格盥人华格庖人锡衮等反遇弑在位十九年年三十九
  改元一 【应厯 应厯元年即十九 天禄五年】
  【臣】等谨按正史帝遇弑在十九年二月是年为宋太祖开寳二年己巳纲目亦书之契丹国志则作十八年秋九月【注云宋太祖开寳改元】附録备考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第二子穆宗遇害羣臣劝进遂即位上尊号曰天赞皇帝干亨四年壬午九月【宋太平兴国七年】崩在位十四年年三十五改元二 【保宁 干亨 保宁元年即十  四  应厯十九年】
  【臣】等谨按正史保宁十年干亨四年其改元时当在保宁十一年冬至即改本年为干亨也契丹国志保宁止有六年干亨则有九年较正史多一年矣志中并不载崩于何月颇为疎漏今皆以正史为据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小字文珠努景宗长子干亨二年封梁王四年景宗崩即位时年十二初上尊号曰昭圣皇帝继上尊号曰天辅皇帝开泰元年加上尊号曰文宣武尊道至徳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元年又加尊号曰睿文英武遵【此遵字当误】道至徳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十一年辛未崩【宋天圣九年】在位四十九年年六十一
  改元三 【统和二 开泰 太平十九  九  十一】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统和三十一年始改开泰帝崩于太平十年无十一年与正史小异合之皆得在位四十九年则相同也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雅布济小字济古尔【契丹国志曰名珠巴克】圣宗长子三嵗封梁王太平元年册为皇太子十一年圣宗崩即位时年十六重熙元年羣臣上尊号曰文武仁圣昭孝皇帝重熙十一年【王圻续通考作十年误】加上尊号曰聪文圣武英畧神功睿哲仁孝皇帝二十三年【王圻续通考作二十年误】加上尊号曰钦天奉道祐世兴歴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二十四年乙未崩【宋至和二年】在位二十五年年四十
  改元二 【景福 重熙二 景福元年即一  十四  太平十一年】
  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字纳琳小字扎拉兴宗长子六嵗封梁王进封燕赵国王重熙二十一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预朝政二十四年兴宗崩即位清宁二年羣臣上尊号曰天祐皇帝咸雍元年加上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畧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夀隆七年辛巳崩【宋建中靖国元年】在位四十七年年七十
  改元五【清宁 咸雍 太康 大安 夀隆 清十  十  十  十  七  宁
  元年即重二十四年】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道宗清宁十年咸雍三十年无太康大安二年号夀隆作夀昌止六年无七年据云帝崩于六年时为宋元符三年今考续纲目于建中靖国元年书道宗崩是年为元符三年之次年夀隆固当有七年矣
  天祚皇帝讳延禧字延宁小字阿古道宗之孙顺宗之子太康元年生六嵗封梁王后进封燕王大安七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道宗崩奉遗诏即位羣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干统三年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保大五年乙巳【宋宣和七年】为金人完顔罗索等所获降封海濵王以疾终在位二十五年年五十四
  改元三 【干统 大庆 保大 干统元年即十  十  五  夀隆七年】右辽帝九人太祖神册以前未建元太宗会同以前仍天显年号自世宗以下诸帝惟圣宗即位逾年始改统和余皆未逾年而即改元者也起太祖元年丁卯【丙寅冬十二月劝进丁卯正月始行即位礼】止天祚保大五年乙巳【凡诸帝嗣位之事皆与纲目所书甲子相符】共二百十九年契丹国志作起神册元年丙子止保大四年甲辰共二百十五年误王圻续通考以保大五年为甲辰亦误契丹国志曰太祖称帝国号大契丹太宗改元会同国号改辽圣宗开泰改元复改国号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复改国号大辽
  【附録】本纪曰耶律淳者世号为北辽小字聂哷兴宗第四孙保大二年天祚入夹山奚王和勒博林牙耶律逹实等立淳为帝上尊号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纲目作天福疑误】降天祚为湘隂王淳未几病死年六十伪諡曰孝章皇帝庙号宣宗遗命遥立秦王定以存社稷淳妻徳妃为皇太后称制改元徳兴金兵大至徳妃奔天徳军见天祚天祚怒诛徳妃降淳庶人耶律雅里者天祚第二子也字萨兰保大三年天祚渡河奔夏队帅耶律迪里等刼雅里北走共立为主遂即位改元神厯后以疾卒年三十耶律逹实者世号为西辽字重徳太祖八代孙也保大二年天祚播越达实与诸臣立淳为帝及天祚诛徳妃逹实不自安遂自立为王宵遁北行得精兵万余整旅而西假道回鹘西至大食兵行万里归者数国以甲辰嵗二月即帝位年三十八号格哷汗复上汉尊号曰天祐皇帝改元延庆后三年班师东归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和斯鄂尔多改元康国在位二十年殁庙号徳宗子伊兰年幼遗命皇后权国后名塔布延号感天皇后称制改元咸清在位七年子伊兰即位改元绍兴在位十三年殁庙号仁宗子幼遗诏以妹富僧额权国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在位十四年为爱实拉所杀仁宗次子珠勒呼即位改元天禧在位三十四年为蛮王库楚类所擒而袭其位珠勒呼死辽絶自达实自立建号万里之外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
  【臣】等谨按淳与雅里史赞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者也达寔擅立茍延自雄絶域然皆辽之支属未尝不履帝位建鸿号故节録纪文附载于此又按王圻续通考凡追尊为帝者皆附载诸帝之后今以虽崇帝号并无歴年载入殊不相称故仍详载于皇子门
  金太祖应干兴运昭徳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讳旻本讳阿古达其先为靺鞨氏附属于辽号女真后号女直【明史云避辽兴宗讳故改】始祖居完顔部遂以为氏帝为世祖第二子辽咸雍四年生嵗癸巳帝兄康宗即世甲午辽使帝袭节度使是年举兵伐辽大胜之收国元年乙未正月朔【宋徽宗政和五年辽天祚天庆五年】即皇帝位建国号曰金二年十二月羣臣上尊号曰大圣皇帝天辅七年癸卯八月崩【宋徽宗宣和五年】在位九年年五十六初諡武元皇帝皇统五年增諡
  改元二 【收国 天辅二  七】
  金史太祖纪曰帝曰辽以賔铁为号取其坚也賔铁虽坚终亦变壊惟金不变不壊金之色白完顔部色尚白故号大金
  太宗体元应运世徳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乌竒迈世祖第四子太祖母弟辽太康元年生太祖收国元年命为安班贝勒天辅五年诏贰国政七年太祖崩即皇帝位天防十三年乙卯崩【宋髙宗绍兴五年】在位十三年年六十一初諡文烈皇帝皇统五年増諡
  改元一 【天防 天防元年即十三 天辅七年】
  熙宗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本讳哈喇太祖之孙景宣皇帝之子天辅三年生天防十年命为安班贝勒十三年太宗崩即皇帝位皇统元年羣臣上尊号曰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徳皇帝九年己巳十二月【宋绍兴二十年】为平章政事亮等所弑在位十五年年三十一降为东昏王世宗大定初追諡武灵皇帝庙号闵宗十九年増諡二十七年改号熙宗
  帝初即位仍称天会年号至十五年十二月始诏改明年为天眷
  改元二 【天眷 皇统三  九】
  熙宗本纪曰天会八年安班贝勒杲薨太宗意久未决宗干宗翰以哈喇先帝嫡孙当立请之再三乃许之安班贝勒者太宗尝居是官及登大位以命弟杲故定议为储嗣者以是命焉
  海陵本纪曰熙宗以太祖嫡孙嗣位亮意以为宗干太祖长子而已亦太祖孙遂懐觊觎萧裕揣知其意因劝举大事
  废帝海陵庶人讳亮字元功本讳都尔古讷辽王宗干第二子天辅六年生皇统八年拜平章政事右丞相九年弑熙宗而自立天徳二年上尊号曰法天膺运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寻诏去之正隆元年上尊号曰圣文神武皇帝六年辛巳【宋绍兴三十一年】自将兵伐宋兵马都统制完顔元宜反遇弑在位十三年年四十世宗大定二年降封海陵王諡曰炀二十年降为海陵庶人
  改元三 【天徳 贞元 正隆 天徳元年即四  三  六  皇统九年】
  世宗光天兴运文徳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噜太祖之孙睿宗之子天辅七年生皇统间封葛王正隆三年封曹国公留守东京六年官属诸军劝进即皇帝位大定初羣臣上尊号曰仁明圣孝皇帝五年加上尊号曰应天兴祚仁徳圣孝十一年又加曰钦文广武二十九年己酉崩【宋淳熙十六年】在位二十九年年六十七
  改元一 【大定二 大定元年即十九  正隆六年】
  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玛达格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大定八年生十八年封金源郡王二十五年进封原王二十六年诏立为皇太孙二十八年摄政世宗崩即皇帝位泰和八年戊辰十一月崩【宋嘉定二年】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
  改元三 【明昌 永安 太和六  五  八】
  卫绍王讳永济更讳允济小字兴胜世宗第七子大定十一年封滕王章宗时进封卫王章宗崩无继嗣平章政事完顔匡等定策遗诏立为帝至宁元年癸酉为呼沙呼所弑【宋嘉定六年】在位五年宣宗即位降封东海郡王贞祐四年诏追复卫王諡曰绍
  改元三 【大安 崇宁 至寜三  元  元】
  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讳珣又赐名从嘉本名乌达布显宗长子大定三年生初封温国公泰和八年进封邢王升王卫绍王被弑图克坦铭等迎立之乃即皇帝位元光二年癸未十二月崩【宋嘉定十六年】在位十一年年六十有一
  改元三 【贞祐 兴定 元光 贞祐元年即四  五  二  至宁元年】
  哀宗讳守绪初讳守礼又讳宁嘉苏宣宗第三子承安三年生宣宗即位封遂王贞祐四年以皇太子守忠皇孙铿相继薨乃立守礼为皇太子宣宗崩即皇帝位天兴三年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宋元兵入位于宗室子承麟帝自缢于幽兰轩城溃诸禁近举火焚之在位十一年年三十七
  改元三 【正大 开兴 天兴九  元  三】
  【臣】等谨按天兴元年即正大九年也是年正月改元开兴四月又改元天兴
  又按哀宗传位于东面元帅宗室子承麟世祖和里布之后也即皇帝位是为末帝称贺方毕而城已溃遂为乱兵所害此不成乎君者也故不书右金帝九人起太祖收国元年乙未终哀宗天兴三年甲午共一百二十年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姓却特氏讳特穆津蒙古部人父为烈祖讳伊苏克依嵗丙寅【宋开禧二年金太和六年】即皇帝位于鄂诺河之源是为元年诸王羣臣共上尊号曰青吉斯皇帝二十二年丁亥崩【宋寳庆三年金正大四年】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六
  太祖二十二年为丁亥太宗元年为己丑其中戊子一年皇子图类监国
  太宗英文皇帝讳谔格台太祖第三子太祖崩后嵗己丑【宋绍定二年金正大六年】以太祖遗诏即位六年甲午灭金十三年辛丑崩【宋淳祐元年】在位十三年年五十有六
  嵗辛丑太宗崩壬寅春太皇后鼐玛锦氏称制起壬寅止乙巳凡四年
  定宗简平皇帝讳库克太宗长子太祖元年生太宗崩帝母六皇后鼐玛锦氏临朝至丙午秋七月【宋淳祐六年】会诸王百官议立帝始即皇帝位三年戊申崩【宋淳祐八年】在位三年年四十有三
  帝崩于戊申三月至庚戌年犹未议所立国中无君者三嵗
  宪宗桓肃皇帝讳莽赉扣太祖之孙睿宗之长子太祖三年生太宗在潜邸养以为子定宗崩后久未立君辛亥夏【宋淳祐十一年】羣臣共推即皇帝位九年己未崩【宋开庆元年】在位九年年五十有二
  以上诸帝俱未建元
  世祖圣徳神功文武皇帝讳呼必赉太祖之孙睿宗第四子宪宗同母弟太祖十年生宪宗八年冬命帝伐宋九年九月师次江北知宪宗凶问中统元年庚申【宋景定元年】春三月还至开平诸王大臣劝进即皇帝位至元八年辛未建国号曰大元十六年己卯灭宋二十一年羣臣上尊号曰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孝光皇帝三十一年甲午崩在位三十五年年八十国语曰色辰皇帝
  建元二 【中统 至元三四  十一】
  至元八年建国号诏曰诞膺景命必有美名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为秦为汉着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因即所封之爵邑槩以至公不无少贬我太祖圣武皇帝握干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号曰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咸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
  【臣】等谨按世祖至元十二年十二月丞相呼图克岱尔与百寮请上尊号不许是则上尊号之事迟至二十一年而始许之也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讳特穆津世祖之孙裕宗第三子至元二年生三十年受皇太子寳世祖崩即皇帝位大徳十一年丁未崩在位十有三年年四十有二国语曰鄂勒哲图皇帝
  改元二 【元贞 大徳二  十一】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哈尚世祖曾孙顺宗长子至元十八年生大徳八年封懐宁王成宗崩无子帝总兵北边左丞相阿固岱等潜谋推成宗皇后巴约特氏称制安西王阿南达【后妃传作阿南达寔哩】辅之帝弟仁宗与太后塔济定计诛阿固岱等遣使迎帝即皇帝位至大二年羣臣上尊号曰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四年辛亥崩在位五年年三十一国语曰库鲁克皇帝
  武宗纪曰成宗违豫日久政出中宫【成宗后布尔罕】命仁宗与皇太后【顺宗妃塔济】出居懐州及仁宗闻讣与太后俱至京师安西王阿南达先至左丞相阿固岱平章巴特玛琳沁等潜谋推成宗后称制阿南达辅之仁宗言于太后曰大行晏驾徳夀已薨【徳夀成宗皇太子】诸王皆疎属而懐宁王在朔方此辈变在朝夕不若先事而发遂定计诛阿固岱等即遣使迎帝改元一 【至大四】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阿裕尔巴里巴特喇顺宗次子武宗之弟至元二十二年生武宗即位诏立帝为皇太子武宗崩即皇帝位延祐七年庚申崩在位九年年三十有六国语曰布延图皇帝
  改元二 【皇庆 延祐二  七】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迪巴拉仁宗嫡子大徳七年生延祐三年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至治元年十一月羣臣上尊号曰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至治三年癸亥为齐勤特穆尔所弑在位三年年二十一国语曰格根皇帝
  改元一 【至治三】
  泰定皇帝讳伊苏特穆尔显宗长子至元十三年生大徳六年袭封晋王英宗遇弑诸王谙达布哈及额森特穆尔奉玺绶迎帝即位致和元年戊辰崩在位五年年三十六帝虽裕宗长孙以自立故文宗不为立庙諡止称为泰定帝
  改元二 【泰定 致和四  元】
  王祎曰武宗以兄弟相及约继世子孙迭居大位而仁宗惑于憸言不践宿诺传位英宗乃使武宗二子明宗文宗出居于外及英宗遇弑而明宗在北文宗在南晋邸乗间入继大统或谓晋邸非所宜立虽然晋王于世祖孙也于次为长虽守藩服尝有盟书今国统之不继则求所当立者舍晋王之系将谁属耶然则谓晋王非所宜立亦过也旧传英宗之弑晋邸与闻焉故其殁不举请諡升祔之典明其为贼也然考之实録皆不得其实
  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实拉武宗长子大徳四年生仁宗时封周王出镇云南未就镇西行至北边及泰定帝崩帝弟文宗先立遣使至北迎帝帝南还即位于和宁之北文宗天歴二年己巳八月次翁果察图之地暴崩年三十国语曰呼土克图皇帝
  明宗纪曰成宗命武宗抚军北边成宗崩武宗入继大统立仁宗为皇太子命以次传于帝及仁宗时丞相特们徳尔议立英宗为皇太子又谮帝于两宫于是封帝为周王出镇云南遣就镇是年冬帝次延安图古勒尚嘉努博啰嘉珲【皆周王常侍府官属】及武宗旧臣皆以出镇之事由左右搆间请以其故白行省俾闻之朝廷遂与数骑驰去先是阿斯罕出为陜西行省丞相及嘉珲等至即与平章政事塔齐尔行台御史大夫图鲁卜中丞托欢发关中兵分道自潼关河中府入已而塔齐尔托欢袭杀阿斯罕嘉珲于河中帝遂西行至北边金山西北诸王察克台等闻帝至咸率众来附至泰定帝立帝弟圗卜特穆尔亦以懐王出居建康及泰定崩于上都都尔苏専权自用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惧时佥枢宻院事雅克特穆尔留守京师遂谋举义召集百官号于众曰武皇有圣子二人当迎立之时帝方逺在沙漠猝莫能至乃迎帝弟懐王于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以安众心懐王入京师羣臣请正大统固让不得乃即位是为文宗改元天厯诏天下曰谨俟大兄之至遂朕固让之心时都尔苏在上都立泰定子阿尔济雅巴为帝改元天顺遣兵犯大都战屡败都尔苏乃奉皇帝寳出降两京道路始通文宗乃遣使迎帝诸王皆劝帝南还遂发北边天厯二年正月文宗复遣使见帝于行幄以文宗命劝进帝即位于和宁之北四月立文宗为皇太子八月乙酉朔帝次翁果察图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见庚寅帝崩己亥皇太子复即位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明宗之弟大徳八年生至治元年英宗出帝居于海南泰定初召还京师封懐王二年又命出居建康致和元年迁江陵泰定帝崩雅克特穆尔迎帝至京师即位其明年帝兄明宗即位封帝为皇太子明宗崩帝复即位至顺元年羣臣上尊号曰钦天统圣至徳诚功大文孝皇帝至顺三年壬申八月崩在位五年年二十有九国语曰济雅图皇帝
  改元二 【天厯 至顺 天厯元年即二  三  致和元年】
  顺帝本纪至元六年六月诏曰昔皇祖武宗升遐之后祖母太皇太后惑于憸慝俾皇考明宗皇帝出封云南英宗遇害正统寖偏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朔漠宗王大臣以地近先迎文宗暂总机务继假让位之名以寳玺来上皇考推诚不疑即授以皇太子寳文宗当躬迓之际与其臣伊噜布哈阿哩雅明埒栋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賔又私图传子乃搆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宗子遂俾出居遐陬内懐愧慊则杀阿哩雅以杜口上天不祐随降殒罚永惟鞠育防极之恩忍忘不共戴天之义其命太常撤去图卜特穆尔在庙之主
  邱濬曰按顺帝纪至元六年诏则文宗弑逆明矣史以暴卒书何夫弑逆大罪也非真无毫发之疑何可轻加哉考文宗崩有子雅克特古斯其后舍己子而立明宗之子宁宗继又迎宁宗之兄而立之设使文宗果有弑逆之举后独不虑立所害之人之子报讐于我乎使己无子不得已尚求诸他况已有子乎当时同事雅克特穆尔辈亦不虑及此何哉意必顺帝憾文宗谓已非明宗子出于外欲逞其憾或者遂从而搆之耶然则文宗谓顺帝非明宗子是欤曰顺帝生朔漠之外其事之真伪不可知若谓其为瀛国公之子则不敢信也
  【臣】等谨按明宗之崩元史本纪止云帝暴崩未尝明言其为文宗所弑也乃事涉暗昧羣疑繁兴如胡粹中则曰闻之故老言明宗次翁果察图雅克特穆尔奉上壐绶明宗从官有不为之礼者雅克特穆尔且怒且惧既而帝暴崩雅克特穆尔闻哭声即奔入帐中取寳玺扶文宗上马南驰正史乃言皇太子入哭尽哀雅克特穆尔以皇后班布尔实命奉皇帝寳授于太子其説不合岂当时忌讳不敢明言欤明初权衡作庚申帝大事记曰文宗疾大渐召后太子大臣曰翁果察图之事朕生平大错我死迎立托欢特穆尔庶可见明宗于地下雅克特穆尔不可请立宁宗不逾月即崩久之乃奉太后诏迎托欢特穆尔于静江此皆与顺帝诏书所谓文宗稔恶不悛使我皇考饮恨上賔者相合由是而文宗弑兄之名千古无以自解续通鉴纲目书法亦隠然以簒弑为实惟王圻续通考所载邱濬语尚有不敢过信者盖明宗文宗本纪皆无定据与其过而信也不如阙疑之为愈矣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伊埒哲伯明宗第二子天厯二年封鄜王文宗崩皇后导末命申固让初志【谓文宗固让大位之志】传位于帝至顺三年壬申十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崩年七嵗
  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延祐七年生帝于北方文宗至顺元年徙帝髙丽居大青岛复诏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移于广西之静江宁宗崩文宗后命使迎帝次年癸酉六月【是年本纪尚称至顺四年十月始改元统】即皇帝位至正二十八年戊申明兵逼京城帝北奔后二年殂于应昌在位三十六年年五十一明太祖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号曰顺帝
  改元三 【元统 至元 至正二二  六  十八】
  顺帝纪曰文宗崩雅克特穆尔请文宗后立太子雅克特古斯后不从而立宁宗宁宗崩雅克特穆尔复请立雅克特古斯文宗后曰吾子尚幼托欢特穆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乃迎帝雅克特穆尔见帝并马徐行且陈迎立之意帝畏之一无所答雅克特穆尔疑之故久不得立太史亦言帝不可立立则天下乱故迁延者数月俄而雅克特穆尔死后乃定议立帝
  【臣】等谨按始谓顺帝非明宗子者文宗复即位至顺元年之诏也谓私图传子乃搆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帝子者顺帝至元六年之诏也其谓为瀛国公子者庚申帝记之作于明初权衡者也至顺之诏既显诬之而不讳至元之诏自不得不直辨之以自明纶綍所宣昭著海防民间传播既久好事者从而傅防增益举其人以实之此稗官者流隂挟翰墨以快已意乃不经之尤苟采择之以惑观聴无识甚矣是不可以不为之辨以正野史之谬
  右元帝十四人起太祖元年丙寅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一百六十三年起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前一年为宋帝昺祥兴二年】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八十九年
  歴代建元考曰顺帝驻应昌一年而殂国人諡曰惠宗太子阿实哩达喇嗣立改元宣光称北元凡十一年諡曰昭宗髙丽史云昭宗改元宣光时洪武十年也明年斗察酬特穆尔立改元天元朔漠图考云洪武元年八月元主携歴代传国玺遁出塞三年殂于应昌太子称帝于漠北传位于子特古斯特穆尔后为其下伊苏岱尔所弑其臣复立衮特穆尔建文三年殂以果勒齐为汗永乐改元遣书招谕不服八年车驾亲征十二年再征二十年三征会部长阿噜台弑其主布尼雅寔哩而自立数侵塞上至宣徳九年为斡拉部所败阿噜台走死部落尽离散斡拉乃遣使入朝献传国玺而北元始亡
  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徳成功髙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先世家沛后居濠州之钟离元至正十二年时帝年二十四从郭子兴起兵二十四年自立为呉王二十六年以明年为呉元年十八年戊申相国李善长率百官劝进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至洪武三十一年戊辰崩在位三十一年年七十有一惠帝即位諡曰髙皇帝成祖永乐元年改諡神圣文武钦明启运俊徳成功统天大孝髙皇帝世宗嘉靖十七年定諡
  建元一 【洪武三十一】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薨立帝为皇太孙太祖崩即位建文四年壬午六月燕王兵入京师宫中火帝不知所终在位四年
  改元一 【建文四】
  【臣】等谨按建文四年七月成祖即位革建文年号仍以本年为洪武三十五年至神宗万厯二十三年始诏复年号然终明之世虽以诸臣请加庙諡曾下部议而上下因循迄不果行
  大清乾隆元年诏议定諡
  本朝之优崇先代固千古所未有也
  又按金川门之变实録称帝阖宫自焚中使出其尸于火越七日备礼之而逊国羣书多云由地道出亡其指为帝尸者乃帝之马后也正统时帝复归京师大内久而后殂西山谷应泰纪事本末备书之矣然后之精于考核者皆斥之而不敢信考王世贞曰出亡与否未可知即果出亡必当灭迹以终所以有此纷纷者皆縁正统五年杨行祥事误之也顾起元曰逊位之事自郑晓薛应旂皆以为然余考之西山不封不树之説毫无髣髴若果有所洪熙而后禁网已弛何无一人志其处者且靖难师至日捕官搜奸爬梳亡遗当时谁敢指后尸以诳此两説者存疑焉可也葢当兵火扰攘之中而谓易服潜遯事出竒诡不可轻信革除之际一切野史所録举未可据以为实今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直书不知所终以之垂示万世尤
  得春秋传疑之意云尔
  成祖启天道髙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封燕王建文元年七月举兵反以靖难为名四年壬午入京师自立为帝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北征至榆木川崩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有五上尊諡曰太宗体天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十七年定諡号曰成祖
  改元一 【永乐二十二】
  【臣】等谨按王世贞弇州史料曰世宗欲罢太宗之配天而宗祀献帝于明堂以配上帝故更号成祖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徳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髙炽成祖长子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成祖崩即位洪熙元年乙巳崩在位一年年四十有八
  改元一 【洪熙元】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寛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仁宗长子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仁宗初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宣徳十年乙卯崩在位十年年三十有八
  改元一 【宣徳十】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宣宗长子宣徳三年立为皇太子宣宗崩即位正统十四年亲征斡拉次土木师溃也先以帝北去景帝即位遥尊为太上皇帝景泰元年至自斡拉入居南宫景泰八年正月景帝有疾石亨徐有贞等迎太上皇帝复位天顺八年甲申崩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年三十有八
  改元二 【正统 天顺 天顺元年即十四 八  景泰八年】
  通鉴纲目三编曰景帝不豫廷臣请立太子不报及将南郊召石亨摄祀事亨与张軏杨善及太监曹吉祥等谋立太子不如复上皇以告许彬共图之徐有贞有贞大喜曰此不世功也至辛巳夜时方有边警有贞令軏以备非常为名纳兵长安门外起四鼓启门纳之薄南宫城毁门入奉太上皇帝至奉天门陞座时百官以景帝将视朝咸待漏阙下忽闻南城呼噪震地咸失色须臾有贞出号于众曰太上皇复位矣
  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英宗即位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郕王监国九月命即皇帝位天顺元年己丑仍废为郕王寻崩在位八年年三十諡为郕戾王宪宗成化十一年诏复皇帝号上尊諡
  改元一 【景泰 八年正月八  即改天顺】
  纲目三编曰初荆州训导髙瑶上言追加景帝庙号章下廷臣议久不次遂寝其后御史杨守随亦请改諡下廷议大学士商辂极言当复至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乃下诏曰朕叔郕王践祚戡乱保邦奸臣谗搆请去帝号先帝寻知诬枉深懐悔恨以次折奸于法不幸上賔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郕王可仍旧皇帝号寻上尊諡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臣】等谨按天顺时钦天监请革除景泰年号不从宪宗时虽复帝号而其后景帝实録仍书郕戾王附于英宗实録之后神宗万歴十六年诏令改正而上下因循诏勑多不奉行终明之世卒未改也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徳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英宗留斡拉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英宗复位仍立为皇太子英宗崩即位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有一
  改元一 【成化二十三】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徳敬皇帝讳祐樘宪宗第三子成化十一年立为皇太子宪宗崩即位治十八年乙丑崩在位十八年年三十有六
  改元一 【治十八】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徳显功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治五年立为皇太子孝宗崩即位正徳十六年辛巳崩于豹房在位十六年年三十有一
  改元一 【正徳十六】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宪宗之孙兴献王之长子嗣封兴王于武宗为从弟武宗崩杨廷和定策启皇太后以遗诏迎立之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崩在位四十五年年六十
  改元一 【嘉靖四十五】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寛仁显文光武纯徳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八年封裕王世宗崩即位隆庆六年壬申崩在位六年年三十有六
  改元一 【隆庆六】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穆宗崩即位万厯四十八年庚申七月崩在位四十八年年五十有六
  改元一 【万厯四十八】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万厯二十九年立为皇太子神宗崩即位泰昌元年九月朔崩【是年即万厯四十八年因光宗立未逾年故以七月以前为万厯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年三十有九
  改元一 【泰昌 泰昌元年即万元  厯四十八年】
  【臣】等谨按光宗疾大渐鸿胪寺丞李可灼以红丸进帝服一丸觉暖润舒畅复进一丸明日崩阁臣方从哲拟防赏李可灼银五十两御史王安舜首争之乃改票镌俸红丸之案遂与梃击移宫列成三案终明之世奸党借以荼毒清流者多由于此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光宗崩即位天启七年丁卯崩在位七年年二十三
  改元一 【天启七】
  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天启二年封信王熹宗崩即位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李自成陷京师帝崩在位十七年年三十有五明亡是年我
  大清兵破贼
  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师始定帝諡号
  改元一 【崇祯十七】
  右明十五帝起太祖洪武元年戊申止愍帝崇
  祯十七年甲申凡二百五十七年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
  帝系考
  太上皇【辽金元明皆无】 太皇太后 皇太后
  宋理宗即位尊杨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宝庆三年上尊号曰夀明皇太后绍定元年加上慈睿三年又加仁福五年崩諡曰恭圣仁烈皇后
  【臣】等谨按此即马端临考所载夀明皇后也但彼列后妃门且畧而未备今详载于此
  度宗即位尊皇后谢氏曰皇太后咸淳三年上尊号曰夀和皇太后五年加上圣福恭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宋亡降于元降封夀春郡夫人越七年终
  恭帝即位尊母全皇后为皇太后宋亡从恭帝入朝于燕京后为尼而终
  端宗即位册母杨淑妃为太后同听政及闻帝昺投海死亦自沈于海
  辽太祖即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太后字伊木沁约尼氏宰相塔喇之女太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天显八年崩兴宗重熈二十一年追谥宣简皇后
  【臣】等谨按此即后妃传所载徳祖宣简皇后萧氏也传称天显十一年崩祔徳陵而太宗纪八年十一月太皇太后崩遣使告哀于晋九年于徳陵则传文之误明矣又后妃传篇首云太祖称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王圻续通考采而载之今考太祖元年纪并无尊祖母之文契丹国志亦无可考太祖之祖母乃元祖简献皇后萧氏传中亦不详其崩于何年记载多疎弗可深考矣又按契丹国志与续纲目皆言太祖舒噜后有母有姑皆踞榻受其拜夫使舒噜后受姑之拜则姑之未尊为皇太后可知此契丹国志纲目所以无尊为皇太后之文也今以正史为据而载之且疑受拜之事或未可信
  太宗即位尊母萧氏为应天皇太后防同初晋使冯道韦勲上尊号曰广徳至仁昭烈崇简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遣少子鲁呼以兵逆撃相持数日各罢兵趋上京既而闻太后鲁呼复有异谋迁于祖州穆宗应厯三年崩諡曰贞烈重熈中更諡淳庆
  世宗即位尊母萧氏【义宗之妃】为皇太后天禄五年察克作乱被弑兴宗重熈二十年諡柔贞
  【臣】等谨按义宗妃尊为后者二人一諡端顺一諡柔贞见义宗传端顺后应先薨义宗传与世宗纪皆不详载
  圣宗即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摄国政统和元年上尊号曰承天皇太后二十四年加上尊号曰睿徳神畧应运启化【契丹国志于睿徳神畧应运启化下尚有法道洪仁圣武开统八字】二十七年崩諡曰圣神宣献重熈二十年改諡睿知
  圣宗纪曰统和元年五月诏近臣议皇太后上尊号册礼枢密使韩徳度以后汉太后临朝故事草定上之
  【臣】等谨按后妃传云圣宗时皇太后摄国政明逹治道闻善必从故羣臣咸竭其才习知军政澶渊之役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契丹国志亦云圣宗年少太后専政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
  兴宗即位母元妃萧氏自立为太后摄政重熈元年上尊号曰法天应运仁徳章圣二十三年加上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徳安静贞纯懿和寛厚崇觉仪天道宗立尊为太皇太后清宁三年崩諡曰钦哀
  契丹国志曰圣宗临崩属子宗真曰皇后事我四十年以其无子故命汝为嗣我死汝母子切毋杀之遗命以齐天为皇太后顺圣为太妃元妃匿之自为皇太后令人诬告齐天谋叛囚于上京缢杀之
  【臣】等谨按兴宗纪载尊母元妃萧氏为皇太后而后妃传则书自立为皇太后考纪文兴宗初年皇太后聴政帝不亲庶务羣臣表请不从重熈三年五月皇太后还政于帝躬守庆陵与传云重熈三年后隂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所谋白帝乃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七括宫之事相合则当兴宗初立未亲庶政传中自立之书法信矣苐纪载重熈八年始迎太后还京二十三年始上尊号曰仁慈圣善云云与重熈元年之尊号固两相异也今后妃传中乃以二十三年之尊号属之元年而谓六年秋即奉迎侍飬独不考七年二月尚有遣使庆州问安之事耶史笔舛错如此
  道宗即位尊母皇后萧氏为皇太后清宁二年上尊号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前为后时已上尊号此是为太后尊号】太康二年崩諡曰仁懿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云尊为睿圣洪慈顺天皇太后徽号与史传不同又云清宁五年崩与太康二年亦差十余年矣
  金熈宗天防【仍太宗年号】十三年九月尊太祖后赫舍哩氏为太皇太后十四年正月崩諡曰钦宪
  又尊太宗后唐古氏为太皇太后皇统三年三月崩諡曰钦仁
  【臣】等谨按金太祖太宗之世虽正位建元而礼仪未备如太祖将伐辽入见肃宗宣靖皇后富察氏后命太祖正坐号令诸将自后太祖每出师还輙率诸将上谒献所俘获此岂非以太后之礼奉之者而名号未崇纪载阙如故今所纂辑断自熈宗时始
  海陵天徳二年正月尊嫡母图克坦氏为皇太后正隆六年八月弑之大定间諡曰哀及宗干降封辽王后亦追降为妃
  又尊生母大氏为皇太后贞元元年四月崩諡曰慈宪大定七年降封太妃削諡号及宗干降封辽王追降大氏与顺妃李氏宁妃萧氏文妃图克坦氏俱为夫人金史后妃傅曰图克坦氏宗干正室无子次室李氏生郑王充大氏生三子长即海陵也大氏事图克坦甚谨相得欢甚海陵以其母嫡妾之分心常不安及弑熙宗图克坦见海陵不贺海陵衘之至天徳四年海陵迁中都独留图克坦于上京大氏常思念之贞元元年大氏临终谓海陵必迎致之三年迎至中都海陵外极恭顺太后以为诚然及谋伐宋谏止之海陵益不悦枢密使布萨师恭征契丹辞谒太后太后言涉江伐宋疲中国我尝谏止之不聴契丹事复如此奈何海陵意太后以充为子充四子皆成立恐师恭将兵在外太后或有异图乃使人弑太后并令杀太后同乳妹安图及郡君博索额噜温彻辰等自军中召师恭还杀之
  章宗即位尊母图克坦氏为皇太后【显宗之妃】明昌二年崩諡曰孝懿
  后妃传曰后父贞尚辽王宗干女梁国公主后生章宗明昌元年礼官议以五月奉上册宝后弗许帝屡为之请后曰世宗服未终遽衣锦绣佩珠玉于礼何安当俟服阕行之帝谕有司曰太后执意甚坚其待来年明昌二年正月崩
  哀宗即位尊母皇后温都氏【本姓王氏赐姓温都氏】为皇太后天兴元年京城破后北迁不知所终
  又尊生母元妃温都氏【即王皇后之女兄】为皇太后正大八年七月崩諡曰明恵
  元成宗即位尊太母元妃伯竒音济齐鸿吉哩氏【裕宗之妃】为皇太后大徳四年崩諡曰裕圣皇后至大三年加諡徽仁
  【臣】等谨按元史定宗纪与后妃传载太宗崩六皇后鼐玛锦氏称制摄国者五年定宗立朝政多出于后此岂非定宗所当尊为皇太后者乎定宗宪宗二朝本纪礼文未备无尊为太后之文惟宪宗二年正月纪有皇太后崩四字邵经邦简录以为此乃宪宗生母庄圣皇后缫勒噶塔纳竒唻氏也宪宗元年亦未尝有尊生母为皇太后之文皆无可详考又王圻续通考有世祖时尊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一条考世祖初年纪文并无此事且世祖与宪宗同母乃竒唻氏世祖之后二人则皆鸿吉哩氏王圻所载误甚故今所纂辑断自成宗朝始
  成宗即位尊太母元妃伯蓝也怯赤吉剌氏【裕宗之妃】为皇太后大徳四年崩諡曰裕圣皇后至大三年加諡徽仁
  武宗即位尊太母元妃塔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后为阿禅孙昆都特穆尔之女【顺宗之妃】至大三年上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夀元仁宗延祐二年加上尊号曰全徳泰宁福庆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加上尊号曰徽文崇祐至治二年九月崩諡曰昭献元圣
  【臣】等谨按昭献元圣皇后后妃传书至治三年二月崩纪作二年九月崩今考纪文至治二年十二月已有定諡太皇太后曰昭献元圣之文是纪是而传非矣
  英宗即位尊母鸿吉哩氏为太后
  【臣】等谨按此即仁宗庄懿慈圣皇后鸿吉哩氏也传曰英宗即位上尊号为皇太后至治二年崩考英宗纪延祐七年正月仁宗崩三月帝即位颁诏天下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并无尊皇后为皇太后之语八月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其明年始改为至治元年则传云至治二年崩之谬明矣表云延祐七年上尊諡与祔庙之事相符但传中备载即位时上皇太后尊号之册文皆是生前崇奉之语其至治二年上諡册中有云为天下母而养弗逮履天子位而报则丰则又似未曽身为皇太后者续通鉴纲目延祐七年七月既并书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皇太后矣后止书太皇太后崩而皇太后崩失载邵逺平续简録载英宗嗣位尊为皇太后之册文与元史后妃传无异然后妃传止曰遣某官某奉册上尊号而已简録乃备书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夀元全徳泰宁福庆之尊号此乃仁宗延祐三年加上顺宗元妃为皇太后之号而英宗即位再加徽文崇祐尊为太皇太后者也其误滋甚王圻续通考不载此事当亦阙疑之意也苐思后果未曽为太后则必崩于仁宗朝而仁宗纪并未一书且后妃传所载尊为皇太后之册文语似可据意者仁宗崩时后犹未崩曽有尊为太后之事未几即崩距仁宗之崩不逺故于八月同袝太庙乎今据传文书之而存其疑以俟考焉
  宁宗即位尊文宗皇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顺帝元统二年上尊号曰赞天开圣仁夀徽懿昭宣至元元年八月诏议加礼乃议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加上尊号曰赞天开圣徽懿宣昭贞文慈祐储善衍庆福元六年六月撤文宗庙主诏去太皇太后尊号安置东安州寻崩续通鉴纲目曰至元二年尊为太皇太后许有壬谏以为非礼且言推恩之法近重而逺轻今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是推而逺之乃反轻矣监察御史台哈布哈率同列上章言婶母不宜加徽称太后闻之怒欲杀言者既而怒解曰风宪有臣如此岂不能守祖宗之法乎命赐金币以旌其直至元元年诏曰永惟皇太后后其所生之子一以至公为心亲挈大宝畀予兄弟定策两朝功徳隆盛虽尝奉上尊号朕心犹为未尽命大臣特议加礼至六年六月诏曰叔婶布逹实哩恃其势不立明考之冡嗣而立孺稚之弟伊埒哲伯奄复不年诸王大臣以贤以长扶朕践位国之大政属不自遂者讵能枚举布逹实哩本朕之婶乃隂搆奸臣弗体朕意僣膺太皇太后之号迹其闺门之祸罪恶尤重削其鸿名徙东安州安置
  明恵帝建文元年尊母妃吕氏【兴宗妃】为皇太后后夀州人太常卿本之女四年燕兵入太后随其子允熈居兴宗陵永乐元年复称皇嫂懿文太子妃
  【臣】等谨按吕后为兴宗继妃兴宗元妃常氏开平王遇春女洪武十一年薨諡敬懿恵帝即位追尊孝康皇后成祖复降称为太子妃见兴宗传
  宣宗即位尊母皇后张氏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十月崩上尊諡曰诚孝恭肃明徳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明史后妃传曰宣宗崩英宗方九嵗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浮言乃息大臣请垂帘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朂帝向学委任股肱故终太后世王振不敢专大政
  英宗即位尊母皇后孙氏为皇太后景帝时尊为上圣皇太后英宗复辟上徽号曰圣烈慈夀天顺六年九月崩上尊諡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后妃传曰英宗在迤北太后数寄御寒衣裘及还南内数人省视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
  景帝即位尊母贤妃呉氏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成化中薨
  宪宗即位尊母皇后钱氏为慈懿皇太后成化四年六月崩上尊諡曰孝庄献穆恵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钱皇后无子宪宗立上两宫徽号下廷臣议太监夏时希贵妃意欲独尊周贵妃为太后大学士李贤彭时持不可中官传贵妃防岂有无子而称太后者言徳间有故事彭时曰宣徳胡后上表让位故正统初不加尊今日事异安得为比贤亦极言之议遂定彭时以两宫同称则无别钱皇后请加二字以便称谓从之越数日中官覃包至内阁曰帝意固如是但廹于太后不敢自主非二公力争几误大事
  又尊生母贵妃周氏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四月上徽号曰圣慈仁夀孝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治十七年三月崩上尊諡曰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
  孝宗即位尊母皇后王氏为皇太后至武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徳五年上尊号曰慈圣康夀十三年崩上尊諡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
  【臣】等谨按宪宗后胡氏以杖万贵妃而废后孝宗生于西宫后保抱惟谨及即位念后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此亦以皇太后之礼事之者也但未复尊号故不载
  武宗即位尊母皇后张氏为皇太后正徳五年上尊号曰慈夀世宗入继称圣母加上尊号曰昭圣嘉靖三年加上康恵已改称皇伯母十五年复加恭安二十年崩諡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臣】等谨按皇伯母之称由于张璁继统不继嗣之説当时议礼之大案千载而下自有公评至张后有定防迎立之功而世宗事之日薄兴国太后诞节特勅朝贺燕赉而后诞免贺诸臣争者皆得罪其后推怨张氏坐太后弟延龄谋逆论死太后敝席藁以请亦不见聴延龄之罪终无确证即以待皇伯母之恩谊律之亦有愧多矣
  世宗即位尊祖母邵氏【宪宗妃睿宗母】为皇太后嘉靖元年上尊号曰夀安十一月崩諡曰孝恵康肃温仁懿顺恊天祐圣皇太后七年改称太皇太后十五年改称皇后又尊生母蒋氏【睿宗妃】为兴国太后后大兴人父为玉田伯斆嘉靖三年上尊号曰本生章圣皇太后是年秋用张璁等言去本生号尊为圣母七年上尊号曰慈仁十五年加上康靖贞夀十七年崩上尊諡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
  初议追尊礼礼臣咸谓宜考孝宗而称兴王为皇叔父妃为皇叔母不允进士张璁以继统不继嗣之説进命廷臣集议杨廷和等抗防力争皆不聴防妃至通州闻考孝宗恚曰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留不进帝涕泣愿避位羣臣以慈夀太后命改称兴献后元年改称兴国太后三年乃上尊号称本生皇太后寻用张璁等言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至九年明伦大典成颁示天下
  神宗即位尊母皇后陈氏为仁圣皇太后万厯六年加上徽号曰贞懿十年再加康静二十四年崩諡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恵佐天圣皇后
  又尊生母贵妃李氏为慈圣皇太后万厯六年加上徽号曰宣文十年再加明肃二十九年加贞夀端献三十四年加恭熹四十三年崩上尊諡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
  旧制天子立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者则加徽号以别之是时太监冯保欲媚贵妃因以并尊讽大学士张居正居正不能违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一
  帝系考
  后妃
  宋理宗皇后谢氏讳道清天台人寳庆三年册为后【余见皇太后门】
  度宗皇后全氏防稽人咸淳三年册为后【余见皇太后门】淑妃杨氏端宗之生母咸淳三年册封【余见皇太后门】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载至宁宗后韩氏妃杨氏而止【杨氏今详见皇太后门】今考宋史后妃传宁宗有曹美人理宗有贾贵妃【生周汉国公主】阎贵妃度宗有帝昺之母俞脩容史皆无传不可详考
  辽太祖淳钦皇后萧氏【本为舒噜氏】讳平小字鄂尔多其先回鹘人后为契丹右大部人后父曰渊神册元年册号应天大明地皇后太祖崩称制摄军国事【余详见皇太后门】契丹国志曰太祖之崩后屡欲与身殉诸子泣后惟截其右腕置柩中朝野号为断腕太后
  辽史后妃传曰辽因突厥称皇后曰哈屯国语谓之多尔吉尊称曰纳额黙盖以配后土而母之云后族唯伊苏济勒巴哩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慕汉髙皇帝故耶律俨称刘氏以伊苏济勒巴哩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外戚表曰契丹外戚其先曰二舒敏氏曰巴哩曰伊苏济勒至太祖娶舒噜氏舒噜本囬鹘诺苏之后大同元年以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曰萧翰以从中国之俗【国语解曰又有以汉字书曰萧以契丹字书曰纾穆噜】由是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皆为萧姓巴哩二房曰大父少父伊苏济勒亦二房曰大翁小翁世宗以国舅塔喇噶为国舅别部圣宗合巴哩伊苏济勒二国舅帐为一与别部为二
  【臣】等谨按辽史后妃传肃祖后諡昭烈懿祖后諡庄敬元祖后諡简献徳祖后諡宣简皆萧氏宣简后见皇太后门肃懿元徳四祖帝号歴年内所不载不应独于后妃直从其最初而书之也故断自太祖后始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小字温淳钦皇后弟舒噜之女初纳为妃生穆宗太宗即位立为皇后天显十年崩【太宗本纪云皇后崩于行在时太宗自将南伐】諡彰徳重熈中更谥靖安
  王圻续通考曰按太宗天显八年七月行纳后礼此时靖安后犹在不知所纳何人将纪载有误也按契丹国志曰后涿州人为辽兴节度使萧延思之女太宗崩于镇城后时在国后崩与帝合葬所载与正史殊异惟生穆宗同则又非别是一后也附録备考
  世宗懐节皇后萧氏小字苏克济淳钦皇后弟阿固齐之女帝为永康王时纳之生景宗天禄四年立为皇后五年察克作乱弑太后及帝后乗歩辇直诣察克请毕收殓明日遇害諡曰孝烈重熈中更諡懐节
  妃甄氏后唐宫人世宗从太宗南征得之即位后立为皇后察克作乱遇害
  【臣】等谨按甄氏曽为皇后传文书之矣考世宗本纪天禄四年册皇后萧氏明年九月即遇弑无册甄氏为后之文疑皇后二字当为某妃字之讹又考契丹国志世宗朝止载甄皇后一人甄后生六子长曰明纪【史作明扆】后为景帝世宗既登位册为皇后则又似甄氏实尝为后矣考正史景宗乃懐节皇后所生非甄氏所生皇子表甄氏生一子扎穆字呼喇济非景宗与志大异今附録之以备考
  穆宗皇后萧氏内供奉翰林承防知璠之女帝居藩纳为妃后正位中宫
  景宗睿知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之女初选为贵妃寻册为皇后生圣宗【余详皇太后门】
  契丹国志曰景宗后燕燕侍中守尚书萧守真之女【志言以后父封魏王绩纲目又以守真为守兴】或云北宰相思温之女按圣宗纪统和四年六月皇太妃诸王公主迎上岭表九月皇太妃以上纳后进衣服駞马以助防亲十二年诏皇太妃领西北路乌尔古等部兵【据萧达林传因夏人梗邉故讨之】十五年皇太妃献西邉防二十四年幽皇太妃呼纽于懐州二十五年赐死幽所皇太妃据名而论当是景宗之妃也后妃传不载故其姓氏事迹莫得而详焉又圣宗纪统和元年赵妃进助山陵费赵妃亦无可考
  圣宗仁徳皇后萧氏小字菩萨格睿知皇后弟乌延之女防选入掖庭统和十九年册为齐天皇后生二子皆早卒开泰五年宫人讷木锦生兴宗后养为子圣宗崩纳木锦自立为皇太后迁后上京寻诬以罪弑之后妃传曰后养兴宗如己出纳木锦以兴宗侍之谨不悦圣宗崩防卫冯嘉努吉逊等希防诬告北府宰相萧珠卜国舅萧必塔谋逆诏令鞫治连及后兴宗闻之曰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渺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讷木锦不从迁于上京车驾春搜讷木锦虑帝懐鞠育思遣人加害
  元妃萧氏小字讷木锦淳钦皇后弟阿固齐五世孙生兴宗【余详皇太后门】
  契丹国志曰后父托果追封陈王【与史异】
  【臣】等谨按后妃传止载圣宗仁徳钦哀二后钦哀于兴宗即位时由元妃尊为皇太后当圣宗时并未册为后也圣宗纪统和四年九月纳皇后萧氏十九年三月皇后萧氏以罪降为贵妃【公主表于圣宗女有云贵妃生者不言何氏岂即此耶】五月册萧氏为齐天皇后是齐天之前以罪降妃者别是一后而传中无有不可考又圣宗纪开泰旦年正月以马氏为丽仪耿氏淑仪尚寝白氏昭仪尚服李氏顺仪尚功艾氏芳仪孙氏和仪则宫中女官之制极为详僃马氏白氏李氏艾氏皆生女见公主表亦不可得而详考矣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小字塔拉钦哀皇后弟大丞相孝穆之长女【契丹图志曰应州人】帝即位入宫生道宗重熈四年立为后二十三年号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余详皇太后门】
  贵妃萧氏小字繖察驸马都尉必鲁之女兴宗即位立为皇后重熈初以罪降为贵妃
  【臣】等谨按圣宗纪太平八年十一月诸族僃防亲帐十二月皇太子纳妃萧氏当即贵妃也兴宗纪景福元年七月谒神主帐时阿尔威萧氏始入宫亦命拜之当是仁懿后也据传文应是初立繖察为后重熈初降贬乃于重熈四年更立仁懿为后耳然本纪于重熈三年以前亦不载立后事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惠之女重熈中纳为妃帝即位册为皇后清宁二年十一月上尊号曰懿徳皇后生太子濬太康元年十一月被诬赐死天祚帝干统初追諡宣懿
  后妃传曰后好音乐伶官赵惟一侍左右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诬后与惟一私诏耶律伊苏与张孝杰劾状因而实之族诛惟一赐后自尽
  契丹国志曰道宗后平州人赠同平章事萧显然女生库济是为秦王名元吉道宗登位后正位宫中鲁王宗元之乱【即皇太叔重元清宁元年与其子尼噜古谋叛】道宗与同射猎【本纪是年七月如太子山】内外震恐未知音耗后勒兵镇帖中外甚有声称后崩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所载后事与正史迥不相同考道宗止一子即太子濬并无秦王元吉其人者正史云天祚为太子濬子志云天祚为秦王元吉子以一人而位号与名字之不同如是殊不可解
  惠妃萧氏小字塔斯驸马都尉黙之妺太康二年选入掖庭册为后八年降惠妃后贬为庶人幽于宜州天祚帝天庆六年召还封太皇太妃后二年奔黒顶山卒后妃传曰妃因伊苏誉之立为后居数嵗未见皇嗣后妺额特埒先嫁伊苏子苏页后以宜子言于帝离婚纳宫中八年皇孙延禧封梁王【防本纪是六年】降为妃【本纪亦在八年】徙干陵额特埒还其家顷之其母燕国夫人厌魅梁王伏诛贬庶人
  【臣】等谨按道宗纪太康二年六月册皇后萧氏封其父祗侯郎君必埒哩为赵王叔西北路招讨使额哩页辽西郡王汉人行宫都部署驸马都尉黙桞城郡王则后为黙侄女传作妺所载不同又按后妃传似降妃不乆即有厌魅事而贬庶人也考大安二年书惠妃母燕国夫人库以厌魅事觉伏诛是年距太康八年已四年矣终道宗世本纪无贬为庶人之文直至天祚帝纪干统二年始书降惠妃为庶人纪传孰是孰非无由订正矣
  天祚帝皇后萧氏小字图鲁拉大安三年入宫寻封燕国王妃干统初册为皇后女直乱从天祚西狩以疾崩【臣】等谨按契丹国志曰濵海王后萧氏平州人节度使萧和拉之女山金司之祸后并被擒纳罕纳为次室其后耶律伊都云中兵起乌克绅诛伊都并及于后所言与正史异
  徳妃萧氏小字衮寿隆二年入宫封燕国王妃生子塔鲁干统三年改徳妃以柴册礼封塔鲁为燕国王加妃号賛翼王薨以哀戚卒
  文妃萧氏小字色色国舅大父房之女【契丹国志作渤海大氏人】干统三年立为文妃生晋王额噜温以柴册加号承翼保大元年诬以谋立皇子晋王事赐死
  元妃萧氏小字贵格燕国妃之妹册为元妃从天祚西狩以疾终
  【臣】等谨按天祚帝长子赵王母赵昭容史无传不可考
  又按义宗顺宗之妃皆追尊为皇后顺宗妃萧氏于天祚帝干统初追尊为贞顺皇后义宗端顺后已附见皇太后门
  后妃传论曰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徃徃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如应天之奋击室韦【太祖尝渡碛击党项黄头臭泊二室韦乗虚袭之后知勒兵以待大破之】承天之御戎澶渊【圣宗时澶渊之役承天太皇后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仁懿之亲破重元【道宗时太叔重元与其子尼噜古谋反太后亲督卫士擒之】古所未有亦其俗也靖安无毁无誉齐天巧思乃奢侈之渐【尝以草莛为殿式宻付有司令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乗车置龙首鸱尾餙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宣懿度曲知音岂致诬蔑之阶乎文妃能歌诗讽諌而谓谋私其子非矣若简宪之艰危保孤【元祖为朗徳所害后婺居恐不免命四子往依隣家乃获安太祖生后以骨相异常惧有隂图害者鞫之别帐】懐节之从容就义虽烈丈夫何以过之钦哀狠桀贼杀嫡后而兴宗不能防闲其母惜哉
  【臣】等谨按辽代后妃凡有传者皆已载入考皇子
  表太祖四子宫人萧氏生其二太宗五子宫人萧氏生其三圣宗六子布威氏生其二姜氏生其一公主表景宗女有渤海妃生者圣宗女有止言贵妃生者不言何氏又有云萧氏生二女萧氏为国舅伊勒希巴房之女不言封号又有白氏李氏艾氏皆生女当即开泰二年封昭仪顺仪芳仪者也又景宗本纪保宁三年四月世宗妃卓琳及普格以厌魅赐死以上诸妃皆无传不可考故类志于此使不全冺没云
  又按契丹国志止载太祖舒噜皇后太宗萧皇后世宗甄皇后穆宗萧皇后景宗萧皇后圣宗萧皇后兴宗萧皇后道宗萧皇后濵海王萧皇后文妃共十人较正史少其半与正史相叅多有异同虽纂述自当以正史为防然纲目所载辽诸帝事往往采叶氏书为多则其书未可尽废也今一以正
  史为主而附载其同异以俟检焉
  金太祖圣穆皇后唐古氏熈宗天防十三年追諡金史后妃传曰金代后不娶庶族甥舅之家有周姫齐姜之义国初诸妃皆无位号熈宗始有贵妃贤妃徳妃之号海陵滛嬖后宫寖多大定后宫简少明昌以后大僃内官制度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视正二品比九嫔媫妤九人视正三品羙人九人视正四品才人九人视正五品比二十七世妇寳林二十七人视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视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视正八品比八十一御妻又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皆内官也
  光懿皇后费摩氏熈宗天防十三年追諡
  钦宪皇后赫舍哩氏【余见太皇太后门】
  宣献皇后布萨氏睿宗母也熈宗天防十三年追册徳妃世宗大定元年追諡
  崇妃萧氏熈宗时封贵妃海陵天徳二年正月封元妃是月尊封太妃诬以隠恶杀之世宗大定十九年追封崇妃
  后妃传曰海陵母大氏事萧氏甚谨海陵簒立尊大氏为皇太后毎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执妇礼海陵积不能平及杀宗义等诬太妃以隠恶杀之并杀所生子任王威赫大定十九年欲复太妃旧号下礼官议言前代称太妃者皆以子贵古者入称后繋夫在朝称太系子与今萧妃事不同恐不得称太止当追封妃号从之
  【臣】等谨按崇妃萧氏传云熈宗时封贵妃考熈宗纪不载追封崇妃世宗纪文亦不载皆作史者畧之耳又按金始祖明懿皇后【完顔部人年六十余始嫁世祖】徳帝思皇后安帝节皇后献祖恭靖皇后昭祖威顺皇后图克坦氏景祖昭肃皇后唐古氏世祖简翼皇后纳喇氏肃宗宣靖皇后富察氏穆宗贞惠皇后乌库哩氏康宗敬僖皇后唐古氏史皆有传今准辽代例断自太祖时始
  太宗钦仁皇后唐古氏【余见皇太后门】
  熈宗悼平皇后费摩氏初封贵妃天眷元年立为皇后皇统元年册为慈明恭孝顺徳皇后九年杀之海陵簒立追諡为悼皇后大定间加諡悼平
  后妃传曰后干预政事熈宗内不能平乆之积怒遂杀后而纳胙王常胜妃萨茂入宫继又杀徳妃乌库哩氏妃尔佳氏张氏费摩氏熈宗遇弑海陵欲收人心以后死无罪故追諡之
  废帝海陵后图克坦氏初为岐国妃天徳二年封惠妃寻立为皇后海陵遇害归父母家大定十年卒
  后妃传曰正隆六年海陵幸南京僃法驾与后及太子光英共载而入海陵伐宋后与光英居守海陵遇害图们额哩页杀光英于汴后至中都居于海陵母大氏故宫顷之世宗怜其无依诏归父母家于上京嵗赐钱二千贯奴婢皆给官廪
  元妃大氏初封贵妃进惠妃贞元二年进姝妃正隆二年进元妃
  宸妃萧氏初封昭容天徳二年封淑妃贞元二年进宸妃
  丽妃耶律氏初封修容天徳四年进昭媛贞元元年进昭仪三年进丽妃
  后妃传曰海陵即位之初后宫止此三人尊卑之叙等威之辨若有可观者及其侈心既萌滛肆蛊惑不可复振后宫诸妃十二位又有昭仪至充媛九位媫妤羙人才人三位殿直最下其他不可举数
  【臣】等谨按海陵诸嬖如昭妃富察氏等后妃传中详载之今亦约载于左其不与诸代后妃同列者以滛宠溺惑皆多中冓之言固不得与正名定位之人连类而并观也
  昭妃阿里库姓富察氏初嫁宗盘子阿固岱阿固岱诛再嫁宗室囊嘉特囊嘉特死及海陵簒位以婚礼纳之封贤妃再封昭妃后缢杀之
  贵妃定格姓唐古氏崇义节度使乌逹之妻海陵令定格缢杀乌达而纳之贞元二年封贵妃后以取所私家奴阎乞儿入宫缢死
  丽妃实格者定格之妺秘书监文之妻海陵纳之封修容贞元三年进昭仪正隆元年进柔妃二年进丽妃
  柔妃宻哷姓耶律氏天徳二年使礼部侍郎萧拱取之于汴初封充媛后封柔妃
  昭妃阿兰海陵叔曹国王宗敏妻也杀宗敏而纳之封昭妃后令出宫
  修仪髙氏秉徳弟嘉哩妻也海陵杀诸宗室释其妇女宗本子萨尔拉妻宗固子呼喇勒妻和色哩妻及嘉哩妻皆纳之未几髙氏封修仪后遣还父母家
  昭媛扎巴姓耶律氏尝许嫁奚人萧唐古特海陵纳之封昭媛后以事诛
  【臣】等谨按以上所述虽皆滛嬖然犹实有封号其他宗室戚属肆意滛乱史中已详载之兹不缕述
  世宗昭徳皇后乌凌阿氏世宗在济南海陵召后来中都行至良乡自杀大定二年追册昭徳皇后章宗时改諡明徳
  后妃传曰海陵召后时后念若身死济南海陵必杀世宗惟奉诏去济南而死世宗可以免谓世宗曰我当自勉不可累大王也行至良乡从者防之稍缓后得间即自杀
  元妃张氏世宗纳为次室早卒大定二年追封宸妃进惠妃十九年进元妃
  元妃李氏南阳郡李石女大定元年封贤妃二年进贵妃七年进元妃世宗感念昭徳皇后不复立后元妃下皇后一等在诸妃上大定二十一年薨卫绍王即位追諡光献皇后贞祐三年削皇后号
  【臣】等谨按后妃传元妃陪葬昭徳皇后坤厚陵所与俱者尚有贤妃舒穆噜氏徳妃图克坦氏柔妃大氏又豫王允成之母早卒上命为元妃养子豫王之母则昭仪梁氏也史皆无传不可考
  章宗钦懐皇后富察氏上京路和硕河人大定二十三年章宗为金源郡王僃礼纳之后进封妃帝即位遂加追册
  元妃李氏实勒其家防贱以监户女子入宫明昌四年封昭容明年进淑妃后进元妃章宗崩卫绍王即位以事赐自尽
  后妃传曰自钦懐皇后没中宫虚位乆章宗欲立李氏而国朝故事皆图克坦唐古富察纳喇布萨赫舍哩乌凌阿乌库哩诸部长之家世为婚姻李氏防甚大臣固执不从仅封元妃泰和二年生皇子徳里二嵗而薨大定八年承御贾氏及范氏皆有娠章宗崩元妃召平章政事完顔匡定防遗诏立王叔衞绍王即位俟内人有娠者二人生男立为储贰大安元年二月诏言贾氏乳期已过范氏胎形已失贾氏有娠本由李氏诈谋乃赐李氏贾氏自尽
  卫绍王后图克坦氏大安元年立为皇后至宁元年呼沙呼乱与卫王俱迁于卫邸宣宗即位削皇后号贞祐二年徙卫绍王家人于郑州
  宣宗皇后王氏中都人明恵皇后妹也宣宗封翼王章宗诏诸王求民家子以广继嗣后与厐氏偕入王邸又纳后姊贞祐元年封后元妃后无子姊淑妃生哀宗飬以为子二年赐姓温都氏立为后【余见皇太后门】
  明恵皇后王皇后之姊也生哀宗初封淑妃及妹立为后进元妃【余见皇太后门】
  后妃传曰或曰宣宗为诸王时庄献太子母为正妃及即位尊为皇后贞祐元年九月诏曰元妃某氏久奉侍于潜藩已赐封于国号可立为皇后其名氏葢不可考也或又曰自王氏姊妹入宫而后宠衰寻为尼王氏遂立为后皆明惠之谋也【臣】等谨按宣宗纪贞祐元年九月无立后之诏至二年七月诏立元妃温都氏为皇后此后妃传所云贞祐元年九月诏以元妃某氏为皇后固传疑之辞也又考荘献太子传其母未详元龄传云或曰庄献同母弟或曰丽妃史氏所生又传载厐氏与王皇后偕入邸后厐氏为真妃生荆王守纯又哀宗遣图克坦肆喜迎两宫时柔妃费摩氏等乘马出宫史氏厐氏费摩氏皆无传不可深考又载寳符李氏从至宣徳州居摩诃院将北行于佛像前缢死柔妃费摩氏寳符李氏不知为宣宗之妃哀宗之妃
  哀宗皇后图克坦氏正大元年立为皇后哀宗迁归徳遣后弟肆喜诣汴奉迎夜至陈留不敢进复归于汴城破北迁不知所终
  【臣】等谨按景宣皇帝睿宗显宗之妃皆追尊为皇后景宣帝妃富察氏熈宗即位追尊为惠昭皇后睿宗妃富察氏大宗之妺之女也世宗即位追尊为钦慈皇后又妃李氏世宗生母也世宗即位追尊贞懿皇后显宗妃二人章宗母图克坦氏已载皇太后门宣宗生母刘氏辽阳人宣宗即位追尊为昭圣皇后其辽王宗干之妃已详皇太后门
  元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布尔特格勒津鸿吉哩氏托音色辰女【后妃表作孛儿台旭真太皇后】世祖至元二年追諡光献武宗至大二年加諡翼圣
  续简録曰太祖在沙汉时有哈喇齐繖扎尔都尔本塔塔尔伊竒喇斯鸿吉哩等部将合谋不利于太祖太祖起兵尽诛之惟鸿吉哩入降赐名色辰【本名托音因从太祖起兵有功赐名色辰故兼称之】其子阿禅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诺延【元史后妃传云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约曰生女世为后生男世尚公主【托音色辰传曰每嵗四时孟月聴读所赐防世世不絶】以故诸后多出其族
  【臣】等谨按后妃传于光献翼圣之諡皆云世祖二年十二月所上僃载册文而简録则曰据武宗纪有至大二年追諡光献皇后之文又有上荘圣皇后尊諡册文体例正同且至元初百事草创未闻有制册之礼故依武宗纪而正之今考世祖至元二年十二月纪并无上諡之事武宗至大二年本纪则大书之且元史后妃表固云至元二年追諡光献至大二年加諡翼圣则传文之讹甚明邵氏之言得其实矣
  和拉衮皇后果勒济雅坦皇后托果斯皇后特黙伦皇后额琳沁巴勒皇后巴延呼图克皇后呼实罕妃子右大鄂尔多
  呼兰皇后哈勒巴津皇后伊实琳沁皇后托欢彻尔皇后伊津妃子伊埒呼图克妃子彻辰妃子哈喇沁妃子右第二鄂尔多
  伊苏皇后和拉哈喇皇后阿齐兰皇后图勒古尔皇后彻尔皇后阿实克黙色皇后鄂勒哲呼图克皇后呼噜古岱妃子呼噜古尔妃子拉拜妃子
  右第三鄂尔多
  伊苏肯皇后珲塔噶皇后哈达皇后鄂勒哲和斯皇后雅尔皇后托欢妃子鄂勒哲妃子金莲妃子鄂勒哲台妃子纳兰妃子玛尔沁妃子索隆噶妃子
  右第四鄂尔多
  巴拜岱妃子
  见嵗赐録不知所守鄂尔多
  【臣】等谨按传云后妃有四鄂尔多四十余人不记氏族其名悉见于表今表中所列止三十九人岂尚有阙佚耶又考金史本纪宣宗贞祐二年奉卫绍王公主归于大元太祖皇帝是为公主皇后不知是元史表中何后也
  元史后妃表曰元初因其国俗不娶庶姓非此族也不居嫡选盖有姫姜之遗意固可嘉也然其居则有曰鄂尔多之分没复有继承守宫之法位号之淆名分之凟则亦甚矣
  【臣】等谨按太祖之母名谔楞不详其氏世宗时追上尊諡曰宣懿皇后不知卒于何时今据元史后妃传表断自太祖时始
  太宗正宫巴喇噶沁皇后【简録无沁字】
  昭慈皇后托里格讷鼐玛锦氏【号六皇后】至元二年崩追諡昭慈
  【臣】等谨按后妃传六皇后崩于世祖至元二年追諡昭慈考世祖本纪后妃表皆不言六皇后崩年夫果至元二年则书法不当云追諡疑传文或有误耳
  昻辉二皇后克勒竒库塔纳三皇后塔纳竒纳六皇后额尔吉讷妃子
  【臣】等谨按宪宗纪曰太宗在潜邸养宪宗为子属昻辉皇后抚育之即二皇后也宪宗二年纪文云迁太宗皇后克勒竒库塔纳于库腾所居地之西即三皇后也但鼐玛锦氏既号六皇后何以塔纳竒纳又称六皇后哉不可得而考矣表言额尔吉讷妃子系黙埒之母
  定宗钦淑皇后名乌拉海额实【后妃表止载此后为三皇后】定宗崩后以太宗尝有防以皇孙实勒们为嗣抱之垂帘听政者六月诸王大臣皆不服议立宪宗宪宗二年后及实勒们母以厌禳事觉并赐死至元二年追諡钦淑【臣】等谨按实勒们为太宗第三子库春之子太宗尝抚之宫中称太孙遗命嗣立者也太宗后立定宗故实勒们不立
  宪宗呼尔察皇后果啰罗部人
  贞节皇后名呼图克台鸿吉哩氏阿禅之从孙孟克沁之女【表作阿禅从孙女】早崩至元二年追諡贞节
  约索尔皇后贞节后之妺也出卑三皇后嵗己未【宪宗九年】从宪宗南伐七月宪宗崩九月后亦薨于六盘莾赉呼图克皇后泰定三年诏守巴图尔营帐
  【臣】等谨按莾赉呼图克皇后简録亦载之考宪宗长子为巴图尔大王所云诏守巴图尔营帐其即此乎但自宪宗时至泰定帝三年已几七十年矣考泰定帝纪亦无此文疑后妃表所载或误今据书之以俟考
  世祖大皇后名特古抡鸿吉哩氏济宁忠武王阿禅裔孙托里女
  右大鄂尔多
  彻伯尔皇后鸿吉哩氏济宁忠武王阿禅诺延女中统初立为皇后至元十年授册寳十八年崩【本传作十四年今以世祖纪及后妃表改正】成宗即位上尊諡曰昭睿顺圣
  【臣】等谨按后妃传表皆载彻伯尔后授册寳后寻上尊号曰贞懿昭圣顺天睿文光应皇后简録亦载之而存其疑曰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始受尊号而后以十八年崩恐无先受尊号之理今考传表所载尊号乃至元十二年羣臣欲上而帝不许者定属误载
  又按后妃传云彻伯尔后济宁忠武王阿禅之女表则云鲁忠武王阿禅诺延女考托音色辰之子阿禅赐号诺延又考成宗纪元贞元年追封皇国舅阿禅诺延为济宁王諡忠武封驸马曼济台为济宁王后进封鲁王则阿禅当亦追进鲁王以此考之彻伯尔一后传与表究相符合矣特古抡后传不载表载之不云何氏何人之女惟简録则云亦鸿吉哩氏济宁王阿襌孙托里之女考特色辰传所载同故从之第彻伯尔为阿禅女而特古抡诺尔布又为托里仙童女何辈行相逺若此是亦可疑耳
  诺尔布皇后鸿吉哩氏纳沁孙仙童之女至元二十年纳为皇后继守正宫
  右与彻伯尔后皆第二鄂尔多
  塔喇海皇后诺木欢皇后
  右第三鄂尔多
  巴延乌珍皇后库库楞皇后
  右第四鄂尔多
  巴拜哈斯妃子【见嵗赐録不知所守鄂尔多】苏喀逹实皇后【泰定三年诏守世祖鄂尔多】萨巴罕妃子
  成宗布尔罕皇后巴约特氏驸马托里和斯之女贞元初立为皇后大徳三年授册寳大徳十年后谋贬顺宗妃塔济与其子仁宗往懐州明年成宗崩后谋立安西王阿南达实哩【亦作阿南逹无实哩二字】仁宗自懐州入清宫禁诛安西王并搆后以私通事出居东安州赐死实哩达喇元妃鸿吉哩氏额埒春女生子徳寿早薨武宗至大三年追諡贞慈静懿皇后
  【臣】等谨按后妃传于实哩逹喇亦云大徳三年十月立为后【简録亦载之表不载】考武宗至大三年十月册文尚称惟先元妃鸿吉哩氏中云虽小星之逮下岂众曜之敢齐用是究成先志式阐徽称则其当成宗时位止元妃无疑也表云配享成庙盖巴约特氏既废成庙遂无配后故追尊元妃以配之今据年表及册文以正后妃传及简録之讹焉
  克勒竒库塔纳皇后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名珍格鸿吉哩氏托里子班巴尔之女至大三年册为后泰定四年崩諡曰宣慈惠圣苏喀实哩皇后鸿吉哩氏阿禅从孙哈尔吉之女珍格皇后之从妺也又有鄂勒哲岱皇后
  妃伊竒哩氏世宗子安西王莾噶拉之女所出【传作纽伦公主之女公主即莾噶拉女】生明宗天厯二年追諡仁献章圣皇后至正六年改諡庄献嗣圣唐古氏生文宗天厯二年追諡文献昭圣皇后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名阿南逹实哩鸿吉哩氏生英宗皇庆二年三月册为皇后【崩言未详説见前皇太后门】諡曰荘懿慈圣【臣】等谨按凡鸿吉哩氏之为后者皆依世次详载托音色辰传中独此后不载
  达尔玛实哩皇后
  英宗荘静懿圣皇后【静表作靖】名苏喀巴拉伊竒哩氏昌国公主伊勒噶雅女至治元年册为后泰定四年崩諡曰荘静懿圣
  雅本呼图克皇后多尔济巴勒皇后
  泰定帝巴拜哈斯皇后鸿吉哩氏阿禅孙鄂兰彻尔之女【表作迈珠罕之女】泰定元年册为后文宗天厯初徙居乐安州呼喇皇后伊苏皇后布延库哩页额实皇后实喇特穆尔皇后塔纳皇后又有额琳沁巴拉皇后昌国公主伊勒噶雅女也又有萨都巴拉皇后【简録作妃】帝子寿宁公主女也泰定三年六月纳于中宫早卒
  妃二人一曰巴罕一曰苏喀达喇【表皆作皇后】皆鸿吉哩氏托里孙兖王迈珠罕之女文宗天厯初俱安置东安州【臣】等谨按巴拜哈斯为阿禅孙鄂兰彻尔之女巴罕苏喀达喇为迈珠罕之女后妃传与托音色辰
  传所载相同简録亦同惟后妃表以巴拜哈斯亦为迈珠罕之女且以巴罕为巴拜哈斯之妹苏喀逹喇为巴罕之妹与传互异今姑从后妃传托音色辰传载之又按雅克持穆尔传有取泰定后为夫人事未详所取为何后
  明宗班布尔实皇后【宁宗纪帝母曰皇后鼐玛锦氏】成宗甥寿宁公主之女也【按当与泰定所纳萨都巴拉为姊妹】侍明宗潜邸生宁宗至顺元年四月文宗后布达实哩与宦者拜珠谋弑后后暴崩贞裕徽圣皇后名玛勒岱哈喇鲁特氏郡王阿尔斯兰之裔明宗北狩过其部纳焉生顺帝【后妃传云生顺帝而崩】顺帝至元二年追尊为贞裕徽圣皇后
  【臣】等谨按此后妃传之文哈喇鲁特氏实生顺帝与庚申帝记所载回回女子者迥异是岂可曲信草野讹传而反蔑正史耶其追尊在至元二年而后妃传则云文宗立即上諡册以理揆之当是上明宗諡册时已及后妃而顺帝正位后复追尊所自出以昭示天下故纪传两存之也
  温绰欢皇后伊埓实克皇后布延呼图克皇后伊苏皇后托果斯皇后
  【臣】等谨按元代后妃所守某鄂尔多多称皇后考文宗本纪至顺元年十月勅累朝宫分官署凡移文无得称皇后止称某位下娘子其委用官属并用中书拟闻始得定其称谓云
  文宗皇后布逹实哩鸿吉哩氏驸马鲁王多阿克巴拉女天厯元年立为后生子雅克特古斯【余详皇太后门】
  宁宗皇后塔哩雅图黙色鸿吉哩氏【不详为何人女】至顺三年十月立为后【时宁宗已即位】至正二十八年崩
  【臣】等谨按此乃据后妃传书之也简録所载同第后妃表与托音色辰传皆不载考宁宗崩时年七嵗本纪无立后事顺帝纪亦不载至正二十八年后崩升祔宁宗庙事考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北奔元亡当此危急之秋何暇行升祔之礼传文所载疑其失实但一帝必有一后故存之以俟再考
  顺帝喇特纳实哩皇后钦察氏【纪作巴约特氏】太平王雅克特穆尔女帝即位立为后元统二年授册寳至元元年【后妃传作元统三年是年十一月始改至元元年后之被杀在七月故尚称元统】丞相巴延奏后兄腾吉斯弟塔喇海谋逆诛之迁后出宫巴延鸩杀后于开平民舍
  巴延呼图克皇后鸿吉哩氏武宗珍格皇后侄毓徳王博啰特穆尔女至元三年立为后至正二十五年崩鄂勒哲呼图克皇后竒氏髙丽人起家防初进为宫女生皇太子阿实哩达喇巴延呼图克皇后崩立为后改赐索隆噶氏至正二十八年从帝北奔
  【臣】等谨按顺帝纪至正七年十二月隆福宫三皇后鸿吉哩氏薨史无传不可考
  又按睿宗显宗之妃皆追尊为皇后睿宗妃缫勒噶塔纳竒唻氏生宪宗世祖相继为帝至元二年追尊荘圣皇后至大二年加諡显懿显宗元妃名布延库哩页额实鸿吉哩氏生泰定帝泰定帝即位追尊宣懿淑圣皇后其裕宗顺宗之后已详皇太后门
  又按元代后妃多鸿吉哩氏仁宗裕宗显宗之后史传不言为何人女余诸后每从其自出者言之矣第托音色辰传中世次已半不可考据后妃传叅校往往不符如托里为阿禅之孙【托音色辰传曰有托里者阿禅之裔孙也又曰世祖后特古抡阿禅孙托里之女孙字裔孙字亦不符】武宗真格后为托里子班巴尔女苏喀实哩皇后为阿禅从孙哈尔吉女而谓即真格之从妹【后妃传表皆然】世次舛矣且托里称阿勒达尔图为族父阿勒达尔图即特穆尔系阿禅之孙琳沁之子则托里当为阿禅曽孙行以此班之真格与苏喀实哩之辈行尤逺也举一以例其余盖皆不可得而深考矣
  又按马端临考凡奉册皇太后皇太后临朝称制册后妃皇太子皇子公主公主下嫁诸仪注皆分载帝系考各门下今以此类礼仪无一非王礼也故仍王圻续通考本槩列于王礼考而此不録
  明大祖孝慈髙皇后马氏宿州人父为徐王马公后防时育于郭子兴子兴竒太祖以后归焉洪武元年册为皇后十五年崩永乐元年加上尊諡曰孝慈昭宪至仁文徳承天顺圣髙皇后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諡曰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徳髙皇后
  成穆贵妃孙氏陈州人年十八太祖纳之及即位册封贵妃位众妃上洪武七年薨
  淑妃李氏寿州人广武卫指挥杰之女洪武十七年册封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
  宁妃郭氏濠人父为营国公山甫太祖防时山甫以相当极贵遣妃侍之后封宁妃李淑妃薨妃摄六宫事【臣】等谨按诸王公主传太祖有胡充妃逹定妃郭惠妃胡顺妃韩妃余妃杨妃周妃赵贵妃李贤妃刘惠妃葛丽妃髙丽韩妃郑安妃或生皇子或生公主史皆无传不可考其肃王楧之母郜氏并无封号
  惠帝皇后马氏光禄少卿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皇太孙妃建文元年册为皇后四年六月京城防崩于火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成祖即位册为皇后永乐五年崩仁宗即位上尊諡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昭献贵妃王氏苏州人永乐七年封贵妃十八年薨恭献贤妃权氏光禄卿永均女朝鲜所贡永乐七年封贤妃八年薨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彭城伯麒之女洪武十六年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封皇太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余详皇太后门】
  【臣】等谨按诸王仁宗有李贤妃张顺妃郭贵妃史皆无不可考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为皇太孙妃后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为皇后宣徳三年上表辞位至正统八年崩天顺七年上尊諡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
  后妃传曰后无子又善病而孙贵妃有宠宣宗令后上表辞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诸大臣张辅蹇义等皆不能争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至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钱皇后为英宗言后贤而无罪因劝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明年七月乃上尊諡并修陵寝
  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安国公忠之女防入宫成祖选为皇太孙嫔宣宗即位封贵妃宣徳三年胡后废遂册为皇后【余详皇太后门】
  后妃传曰册封故事惟皇后金寳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寳孙妃有宠宣宗请于大后制金寳赐焉贵妃有寳自此始妃亦无子隂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
  呉后景帝母也丹徒人彦名之女【彦名应亦赠官史未详】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徳三年封贤妃【余详皇太后门】
  惠妃郭氏名爱鳯阳人入宫为嫔二旬而卒正统元年追赠皇庶母惠妃时又赠諡何氏为端静贵妃赵氏为纯静贤妃呉氏为贞顺惠妃焦氏为庄静淑妃曹氏为庄顺敬妃徐氏为贞惠顺妃袁氏为恭定丽妃诸氏为贞静淑妃李氏为恭顺充妃何氏为肃僖成妃皆宣宗殉塟宫妃也
  后妃传曰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鳯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千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成仁宣三朝亦用殉及景帝以郕王薨犹用其制盖王府皆然至英宗遗诏始罢之
  英宗孝庄皇后钱氏海州人金吾右卫指挥使贵之女正统七年立为后【余详皇太后门】
  贵妃周氏昌平人庆云侯能之女天顺元年封贵妃【余详皇太后门】
  【臣】等谨按诸王公主传英宗有杨安妃魏徳妃万宸妃髙淑妃韦徳妃史皆无不可考其嘉祥公主母刘氏并无封号
  景帝废后汪氏顺天人锦衣指挥佥事瑛之女正统十年册为郕王妃景帝即位册为皇后景泰三年废天顺时仍称郕王妃正徳元年薨二年上尊諡曰贞惠安和景皇后
  后妃传曰后生二女无子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故废景帝崩后英宗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李贤曰妃已幽废况两女防尤可悯乃已
  肃孝皇后杭氏锦衣卫指挥使昱之女初为妃景泰三年废汪皇后册妃为皇后七年崩英宗复辟削后号【臣】等谨按弇州史料后集载英宗天顺元年发都督唐舆充军以其女为郕王贵妃舆受郕王厚赏故也唐贵妃史无传不可考当即用以为殉者
  宪宗废后呉氏顺天人都督同知俊之女天顺八年七月立为皇后甫逾月以杖万贵妃而废正徳元年薨后妃传曰后薨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持不可乃以妃礼塟
  孝贞皇后王氏上元人阜国公镇之女呉后废遂册为皇后【余详皇太后门】
  孝穆皇后纪氏贺县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俘入掖庭命守西藏帝幸之生皇子是为孝宗育于西内十一年帝遣使迎皇子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是年六月暴薨諡恭恪庄僖淑妃孝宗即位追諡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
  后妃传曰妃生孝宗于西内时万贵妃专宠而妬使门监张敏溺焉敏藏之他室宪宗自悼恭太子薨后鬰鬰不乐敏乘间言之宪宗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迎皇子时已六嵗矣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及移居永寿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羣小绐我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后孝宗时大学士尹直撰哀册有云覩汉家尧母之门増宋室仁宗之恸帝燕闲念诵輙欷歔流涕
  贤妃柏氏生悼恭太子为万贵妃所害
  孝惠皇后邵氏昌化人父林【早没世宗立封其弟喜为昌化伯】生兴王成化十二年封宸妃进封贵妃【余详皇太后门】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锦衣卫指挥使贵之女防选入掖庭及长侍宪宗于东宫成化二年封贵妃二十三年暴疾薨諡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后妃传曰妃善迎帝意防废呉后六宫希得进御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及治初御史曹璘请削妃諡号鱼防县丞徐顼请逮治诊视纪太后诸医捕万氏家属究问当时薨状孝宗以重违先帝意已之
  【臣】等谨按诸王传宪宗有张徳妃姚安妃杨恭妃潘贵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孝宗孝康皇后张氏兴济人昌国公峦之女成化二十三年选为太子妃是年孝宗即位册为皇后【余详皇太后门】武宗孝静皇后夏氏上元人庆阳伯儒之女正徳元年册为皇后世宗嘉靖元年上尊称曰荘肃皇后十四年崩諡曰孝静荘惠安肃毅皇后十五年加諡温诚顺天偕圣
  后妃传曰后崩议諡大学士张孚敬曰大行皇后帝嫂也与累朝元后异宜用二字或四字李时曰宜用八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等曰均帝后也何殊礼部尚书夏言集众议因奏曰古人尚质諡法简称其行后人増加臣子情也大行皇后宜如列圣元后諡二四及八于礼无防帝不从再议羣臣请如孚敬言帝曰用六合隂数焉于是上諡孝静庄惠安肃六字后帝觉孚敬言非是后諡不备不称配武宗乃增諡
  世宗孝洁皇后陈氏元城人泰和伯万言之女嘉靖元年册为皇后七年以触帝怒惊悸崩諡曰悼灵十五年改諡孝洁隆庆元年上尊諡曰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
  废后张氏世宗第二后也初封顺妃陈皇后崩册为皇后嘉靖十三年废十五年薨
  孝烈皇后方氏世宗第三后也江宁人安平侯鋭之女嘉靖十年三月册为嫔张皇后废册为皇后二十六年崩諡孝烈隆庆元年上尊諡曰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
  后妃传曰帝即位十年未有子张孚敬言古者天子并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请博求淑女为嗣子计从之十年三月方后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同册为九嫔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玊谷文册黄金涂视皇后杀五分之一至期帝衮冕告太庙皮弁御华盖殿传防遣大臣行册礼既册从皇后朝奉先殿礼成帝受百官贺盖创礼也张后废方氏立为后封沈氏宸妃阎氏丽妃旧制立后谒内庙而已至是下礼臣议庙见礼至期帝率后谒太庙及世庙颁诏天下
  端妃曹氏以宫婢杨金英谋弑帝被诛
  曹妃有色帝爱之册为端妃二十一年宫婢杨金英等谋弑逆帝赖后救得免时帝宿曹端妃宫后命内监捕宫人杂治言金英等弑逆王宁嫔首谋端妃虽不与亦知谋时帝病悸不能言后传帝命收端妃宁嫔及金英等悉磔于市并诛其族属十余人然妃实不知也
  孝恪后杜氏大兴人庆都伯林之女穆宗生母也嘉靖十年封康嫔十五年进封妃三十二年薨諡荣淑穆宗立上尊諡曰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太后【臣】等谨按诸王传世宗有阎贵妃王贵妃卢靖妃江肃妃赵懿妃陈雍妃赵荣妃史皆无传阎王卢三妃即嘉靖十年所册为嫔者江赵陈赵四妃则不知何年所选皆不可详考
  穆宗孝懿皇后李氏昌平人徳平伯铭之女穆宗为王选为妃嘉靖三十七年薨帝即位諡曰孝懿神宗即位上尊諡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孝安皇后陈氏通州人固安伯景行之女嘉靖三十七年选为裕王继妃隆庆元年册为皇后【余详皇太后门】
  孝定后李氏漷县人安国公伟之女神宗生母也侍穆宗于裕邸隆庆元年三月封贵妃【余详皇太后门】
  神宗孝端皇后王氏余姚人永年伯伟之女万厯六年册为皇后四十八年崩諡孝端光宗即位上尊諡曰孝端贞恪荘惠仁明嫓天毓圣显皇后
  孝靖后王氏永宁伯天瑞之女光宗生母也隆庆十年封恭妃二十四年进封皇贵妃四十年薨諡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光宗即位诏议尊諡熹宗即位上尊諡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允圣皇太后
  恭恪贵妃郑氏大兴人都督同知成宪之女万厯初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进皇贵妃神宗崩遗命封皇后礼部侍郎孙如游争之乃止崇祯三年薨諡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
  【臣】等谨按传言妃有宠于帝以生皇三子即进贵妃而玊恭妃之子册为太子尚未进封外廷疑妃有立己子谋羣争国本章奏累数千百嗣是而忧危竑议之书及疯颠梃击之案起矣
  昭妃刘氏【封年未详】崇祯时尚为太妃十五年薨
  神宗王皇后传曰妃于天启崇祯时居慈宁宫掌太后玺庄烈帝事之如大母
  【臣】等谨按诸王传神宗有周端妃李贵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光宗孝元皇后郭氏顺天人博平侯维城之女万厯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薨諡恭靖熹宗即位上尊諡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孝和后王氏顺天人父【当追赠史未载】熹宗生母也侍光宗东宫为选侍后进才人四十七年薨熹宗即位上尊諡曰孝和恭献温穆徽慈偕天鞠圣皇太后
  孝纯后刘氏海州人后籍宛平新乐侯应元之女庄烈帝生母也初入宫为淑女万厯三十八年生庄烈帝后五年薨庄烈帝长追封贤妃及即位上尊諡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
  康妃李氏光宗选侍也光宗即位不豫命封为皇贵妃未举行熹宗即位敕停封号天启四年封为康妃乆之始薨
  【臣】等谨按传言光宗力疾御暖阁命大臣封李选侍为皇贵妃未及封而帝崩时选侍以侍疾尚居乾清宫谋挟皇长子自重东宫伴读王安以刘一燝谁敢匿新天子之言入白选侍乃抱皇长子出于是一燝周嘉谟杨涟左光斗等防请选侍移宫议数日移居哕鸾宫既而御史贾继春以选侍失所具揭移宫一案遂成聚讼熹宗即位之初敕言选侍阻朕暖阁司礼监固请得出又使李进忠再三趣囬明欲要挟朕躬垂帘听政且选侍殴崩圣母自忖有罪不令朕与圣母旧侍交言今停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已复削贾继春籍是时委任王安故敕谕如此乆之魏阉乱政遂矫帝命封为康妃复召继春与前防大异矣
  庄妃李氏光宗选侍天启元年封庄妃以魏忠贤客氏用事愤鬰而薨
  后妃传曰宫中有二李选侍故以东西别之封康妃者为西李此为东李庄烈帝失母光宗命东李抚视之
  选侍赵氏光宗时未有封号天启时为魏忠贤客氏矫防赐自尽
  【臣】等谨按诸王传光宗有定懿妃王敬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熹宗懿安皇后张氏祥符人太康伯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册为皇后庄烈帝立上尊号曰懿安皇后崇祯十七年流防防都城后自尽
  后妃传曰后数于帝前言客魏过失客魏交恨遂诬后非国纪女几惑帝听三年后有娠客魏尽逐宫人异己者而以其私人承奉竟损元子后宫门有匿名书列忠贤逆状疑出国纪及被遂诸臣手奸党欲因此揺动中宫防有阻者事乃已【防外戚传以大学士李国言而止】熹宗大渐折忠贤逆谋传位信王者后力也
  朱彛尊曰甲申防难朝野相传谓懿安皇后不死然我
  世祖章皇帝实録大书元年五月明天启皇后张氏于
  昌平州足以洗其寃矣
  妃张氏慧妃范氏成妃李氏
  张妃为客魏幽于别宫絶食而死范妃生悼懐太子不育复失宠成妃李氏于帝前密为乞怜客魏知之亦幽成妃于别宫以有豫藏食物半月不死斥为宫人崇祯初皆复妃号
  【臣】等谨按诸王传熹宗有范贵妃任容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愍帝愍皇后周氏苏州人徙居大兴嘉定伯奎之女天启中选入信邸册为妃帝即位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京城防帝命后自裁遂崩
  大清定京师諡后曰庄烈愍皇后
  贵妃袁氏父祐【未详何封】当京师防时帝令自尽絶而复苏
  大清定京师命有司给居宅赡养终其身
  贵妃田氏陜西人后家杨州左都督遇之女崇祯元年封礼妃进皇贵妃十五年薨諡曰恭淑端惠静懐皇贵妃
  明史后妃传曰太祖鉴前代女祸首严内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恩宠或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厯代宫闱政由内出鲜不为祸卿等其纂女训使后世知所持守五年命礼臣议宫官女职之制礼臣言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帝以所设过多命加裁定于是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戒令责罚则宫正掌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一百四十余人诸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一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
  帝系考
  皇太子 皇子
  【臣】等谨按宋理宗无子以母弟荣王与芮之子为子即度宗也度宗子即恭帝端宗帝昺皆已详帝号厯年今所纂断自辽始
  辽太祖四子
  太宗居二余三人长为文献钦义皇帝倍三为章肃皇帝鲁呼皆淳钦皇后生四为雅尔噶宫人萧氏生倍小字托云神册元年立为皇太子后薨于太宗时諡曰文武元皇王其子世宗即位改諡让国皇帝统和中更諡文献兴宗重熈中定諡文献钦义皇帝庙号义宗【其封为东丹王事详封建考】鲁呼一名鸿观太宗天显五年立为皇太弟继册为寿昌皇太子世宗即位太后怒遣鲁呼将兵往击以耶律乌哲谏乃与世宗议和后因太后复谋废立徙祖州穆宗时其子喜隐反辞连及囚之死于囚所统和中追諡钦顺皇帝重熈中更諡章肃皇帝雅尔噶天显三年救耶律沙于定州为李嗣源所获石晋立始还后薨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曰自在太子名阮太祖第二子母曰舒噜氏从征渤海平封为自在太子寻薨諡曰恭顺皇帝一子伊喇赵王为景宗所害契丹国志世系图太祖惟三子一太宗一东丹王一自在太子与史言四子异自在太子不知何人恭顺之諡与鲁呼之諡钦顺相似余皆逈异不可得而深考矣
  又按辽史皇子表自肃洽四子始至太祖已四世矣今断自太祖之子始而以上诸祖之嗣续则列之皇族太祖以下各帝之孙曾行亦俱列之皇族以皇子门止应载一世也
  太宗五子
  长为穆宗余四人二为齐王雅斯哈靖安皇后生保宁四年薨三为天徳天禄二年以谋反诛四为冀王廸里干亨初与宋师战殁于阵五为越王必舒皆宫人萧氏生
  【臣】等谨按皇族表于太宗系止书翼王廸里一支意雅斯哈天徳必舒皆无嗣也契丹国志世系图太宗子为穆宗古伊喇赵王三人防古不知何人伊喇志又言是自在太子子叶氏本书中亦多舛讹
  世宗三子
  二为景宗余二人长哈勒布早薨景宗立追册为皇太子諡庄圣三宁王扎穆妃甄氏生【皇子表曰旧史皇族传哈勒布列在第三木详所出景宗行居二而旧史本传云景宗亲于墓追册为太子当是世宗嫡长子也扎穆旧史书在第一景宗时封宁王保宁八年夺爵绕和元年复爵今考圣宗纪曰统和元年奉遗诏召先帝庶兄质睦复封宁王质睦当即扎穆实景宗庶兄旧史未为大悮又景宗纪云皇兄哈勒布墓则二人皆景宗兄哈勒布当是嫡长子但哈勒布之母并无明文可据今且依表书之而存其疑焉臣】等谨按契丹国志世系图世宗六子长景宗余为平王荆王吴王宁王河间王皆不书名惟宁王据史文当即扎穆余不可考
  景宗四子
  长为圣宗余三人次秦晋王隆庆薨后赠皇太弟三齐王隆佑皆睿智皇后生四药师努未详所出早卒【臣】等谨按景宗纪干亨三年三月皇子罕巴卒罕巴表中无有岂卒在弱龄故不书抑即药师努耶又契丹国志世系图景宗有子曰郑格亦不知为何人
  圣宗六子
  长为兴宗余五人二秦王重元钦哀皇后生兴宗立为皇太弟道宗册为皇太叔清宁九年其子尼噜古反军溃重元自杀三桞城郡王布古徳未详所出四燕王武格五格尔皆布威氏生六混同郡王海古勒姜氏生
  王圻续通考曰按圣宗纪开泰七年皇子宗真封梁王宗元永清军节度宗简右衞大将军宗愿左骁衞大将军宗伟右衞大将军宗真即兴名余名与上不同又止五人盖名乃后时改易而格尔疾薨故止五耳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宗元即太叔重元又言其子曰洪孝同受诛洪孝其即尼噜古乎又志中世系图圣宗子晋王宗元齐王宗熈长沙王宗哲鲁王宗正豳王宗徳宗教徳尔吉与兴宗共八人宗熈宗哲等名与史中宗简宗愿又不同无从叅考而合一之
  兴宗三子
  长为道宗余二人皆仁懿皇后生二宋魏王和罗噶干统三年册为皇太叔从猎于庆州薨三秦魏王阿林清宁时从秋猎薨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燕王洪道本名济噜海道宗同母弟又世系图载楚王洪孝晋王洪徳皆道宗弟洪孝与重元子同名岂即其人与是道宗之同祖弟耳其名爵皆与史异
  道宗一子
  皇太子濬宣懿皇后生清宁九年封梁王咸雍元年册为皇太子太康三年为耶律伊苏所诬杀后諡曰昭懐太子其子天祚帝即位上諡曰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作秦王元吉与正史异
  天祚六子
  长晋王额噜温文妃生出继大丞相耶律隆运后保大元年南军都统耶律伊都与文妃宻谋立之不果伊都降金文妃伏诛额噜温不与谋得免耶律萨巴等复谋立之事觉缢死二梁王雅里元妃生元祚奔夏众推称帝三燕王塔噜早薨未详所出四赵王锡讷埒五秦王定六许王宁皆为金师所获并未详所出
  【臣】等谨按天祚纪有长子赵王母为赵昭容之语今表云赵王行居四而未详所出与纪又异
  金太祖子
  景宣皇帝宗峻丰王乌里赵王宗杰圣穆皇后唐古氏生辽王宗斡光懿皇后费摩氏生宋王宗望陈王宗隽沈王额鲁钦宪皇后赫舎哩氏生睿宗皇帝宗尧豳王鄂尔多宣献皇后布萨氏生梁王宗弼衞王宗强曹王宗敏元妃乌库哩氏生纪王锡讷埓息王宁嘉莒王雅逊崇妃萧氏生邺王斡珲娘子特讷克生又有任王威赫亦崇妃萧氏生
  【臣】等谨按金史载太祖十六子止有邺王斡珲以上十六人宗室表亦然王圻仍之考后妃传崇妃萧氏与其子任王威赫皆为海陵所杀海陵纪所书同则为太祖子无疑今特增入又岂即锡讷埒宁嘉雅逊三人中之一而有二名且封国亦有改易与
  宗峻本名胜额在诸子中最嫡天会二年薨其子熈宗即位追上尊諡曰景宣皇帝庙号徽宗海陵降之为丰王世宗复追尊之宗尧初名宗辅本名鄂尔多其子世宗即位追上尊諡曰立徳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庙号睿宗宗隽本名额尔衮天眷二年以谋反诛宗杰本名穆里延天防五年薨宗强本名阿噜皇统二年薨宗敏本名阿里布海陵簒立时杀之宗望本名斡喇布又作斡里雅布天会五年薨宗斡本名阿尔本太祖庶长子皇统时薨其子海陵簒立追諡宪古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大定二十二年削帝号追封皇伯太师辽王宗弼本名緼绰又作乌珠皇统八年薨余不可悉考
  太宗十四子
  宋王宗磐本名富勒呼天眷二年以谋逆诛豳王宗固本名呼噜【宗固兄 多因诬以谋逆诛详 所引传文】代王宗雅虞王阿里布滕王呼沙呼薛王宗懿陈王宗本本名阿噜翼王呼兰天眷二年亦以逆诛丰王宗美本名呼尔察郓王实图美霍王哈必苏蔡王沃哩毕王宗哲徐王宗顺
  【臣】等谨按传曰太宗十四子冨勒呼呼噜呼拉布阿鲁岱阿里布呼沙呼阿林阿噜呼兰呼尔察实图美哈必苏沃里和硕今取表中所列合之哈必苏阿噜岱阿林和硕当是代王宗雅薛王宗懿毕王宗哲徐王宗顺苐不能分指其本名之所属矣又诸王之所自出亦皆无可考
  宗固宗本传曰海陵在熈宗时见太宗诸子势强而宗磐尤防扈与呼兰相继皆以逆诛熈宗厚于宗室礼遇不衰海陵尝私议之及簒立猜忌益深遂与秘书监萧谋杀太宗诸子诬以反状乃杀宗本宗美遣使杀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继又杀益都尹毕王宗哲平阳尹禀左宣徽使京【京宗固子本名和色哩卞本名克实禀本名呼尔哈卞与禀皆太宗孙未详何人之子】而中京留守宗雅喜事佛世称善大王者亦竟杀之太宗子孙死者七十余人太宗后遂絶【太宗纪更有宗翰子孙三十余人诸宗室五十余人皆同时死】
  熈宗二子
  皇太子济安悼平皇后生皇统二年三月立为皇太子十二月薨諡英悼魏王道济贤妃生皇统四年八月熈宗杀之
  熈宗子传赞曰国初制度未立太宗熈宗皆自安班贝勒即位熈宗立皇太子始正名位定制度焉
  海陵四子
  皇太子光英图克坦后生天徳四年二月立为皇太子海陵伐宋光英居守汴京命图们额里页防衞之及海陵遇害额里页遂杀之崇王元寿元妃大氏生天徳三年薨宿王舒苏鄂博柔妃唐古氏生正隆元年生三年薨滕王广阳才人南氏生正隆二年生三年薨
  【臣】等谨按光英之为皇太子事在天徳四年而天徳三年二月帝有谓侍臣昨日太子生日皇后献朕田家稼穑图朕甚贤之之语则光英未立以前当已称太子矣
  又按王圻续通考于海陵四子皆云母氏未详今考传中皆详载之
  世宗十子
  衞绍王居七余九人显宗皇帝允恭赵王苏尼越王萨鲁昭徳皇后生镐王永中越王永功皆元妃张氏生郑王永蹈潞王永徳皆元妃李氏生豫王永成昭仪梁氏生防王永升才人舒穆噜氏生
  允恭后赐名永廸皇统六年生大定二年立为太子二十五年薨諡宣孝其子章宗即位追諡体道仁英文睿徳光孝皇帝庙号显宗
  郑王永蹈传曰明昌三年氷蹈因崔温郭谏马太初私説防记灾祥言永蹈当得位乃阴结内侍伺帝起居其家奴上变诏鞠问赐永蹈及妃卞玉二子安春爱新公主长乐自尽后防和七年以衞王永济子阿禅为永蹈后
  镐王永中传曰初置王傅府尉官名为官属实检制之永中自以世宗长子且老矣动有掣制情殊郁郁明昌四年郑王永蹈以谋逆诛增置诸王司马一员检察门户后镐王傅尉以永中第四子鄂兰哈玛尔语渉不道又第二子实图美撰词曲有不逊语家奴徳格首永中与侍妾瑞雪言我得天下以尔为妃遣官覆按状同诏赐永中死实图美鄂兰哈玛尔等弃市贞祐二年徙永中妻子郑州安置四年徙南京子孙禁锢自明昌至正大末几四十年天兴初弛禁未几南京亦不守矣
  章宗六子
  绛王洪钦懐皇后生大定二十六年生二十八年薨荆王洪靖资明夫人林氏生明昌三年生四年薨荣王洪熈明昌三年生未弥月薨英王洪衍明昌四年生未几薨寿王洪辉承安二年五月生十月薨母氏皆未详葛王徳里元妃李氏生泰和二年八月生三年薨
  衞绍王六子
  皇太子从恪大安元年封胙王二年立为太子琚瑄璪母氏皆未详余二人缺名至宁末呼沙呼杀衞王从恪兄弟皆废居中都又徙南京禁锢二十余年哀宗开兴时崔立为乱勒兵入见太后传令立从恪为梁王后崔立送欵于元至青城死焉
  【臣】等谨按传言大安元年封子六人为王胙王外有任王巩王不知为何人所封号
  宣宗四子
  袁宗居三余三人皇太子守忠母氏未详贞祐元年立为太子三年薨諡庄献立其子铿为皇太孙始二歳寻薨諡冲懐元龄早卒或曰庄献太子母弟或曰丽妃史氏生荆王守纯真妃厐氏生守纯三子长肃国公额尔克次戴王某次巩王特伯天兴时额尔克出质后守纯及诸宗室皆死青城
  【臣】等谨按皇子门止应载帝之子一世余当列之皇族今以守忠之子曾立为皇太孙则不宜与诸皇族并列守纯之子或早卒或国亡窜死未成族分故附见于此
  元太祖六子
  三为太宗余五人长卓沁太子早薨次二察罕台太子次四睿宗图类次五乌拉齐次六科尔戬太子图类太宗同母弟太祖崩后监国者逾年太宗壬辰歳薨其子宪宗世祖相继为帝宪宗初立追諡英武皇帝世祖至元十一年改諡景襄庙号睿宗
  太宗七子
  长为定宗余六人次二库腾太子次三库春太子太宗八年薨次四哈喇彻尔王次五哈斯大王次六哈坦大王次七黙哷大王
  简録曰至元二年分四亲王南京属州郑州哈坦钧州明埓睢州博啰齐蔡州海都盖皆太宗子孙博啰齐乃库春之孙海都乃哈斯之子而明埓应即黙哷音相通也
  宗室世系表曰按宪宗纪有云太宗以子裕隆不材故不立为嗣今考经世大典帝系篇及歳赐録并不见裕隆名故不敢列之世表
  【臣】等谨按今元史宪宗纪无此文表中所引当是元代国史
  定宗三子
  长呼察大王次二诺果太子次三和和大王
  宪宗五子
  长巴尔图大王次二乌苏岱大王次三玉隆哈实大王次四河平王锡里济次五璸都
  世祖十子
  长多尔济王次二裕宗皇帝珍戬次三安西王莾噶拉至元十七年薨次四北安王诺木罕大徳五年薨次五云南王和克齐至元八年薨次六阿雅噶济大王次七西平王鄂啰齐次八宁王库库楚皇庆二年薨次九镇南王托欢大徳五年薨次十和搭拉特穆尔王【按世祖诺尔布皇后传云有子一人名时黙齐表中不载不可详考】
  珍戬世祖嫡子至元十年立为皇太子后世祖春秋髙南防御史请内禅帝震怒太子忧惧得疾薨帝追悔諡明孝太子其次三子成宗即位追諡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长子噶玛拉至元中出镇北边封梁王进晋王大徳六年薨泰定帝即位追尊光圣孝仁皇帝庙号显宗文宗时毁其庙室次子达尔玛巴拉至元二十九年薨武宗即位追諡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
  【臣】等谨按皇子门例止载一代今显宗顺宗不宜载入皇族故附载于此
  成宗一子
  徳寿大徳九年立为皇太子未几薨
  武宗子
  已详帝号厯年门
  仁宗二子
  长为英宗余一人安王温都逊布哈英宗即位后被杀
  泰定四子
  长阿尔济雅巴泰定元年立为皇太子泰定帝崩丞相都尔苏立以为帝齐王伊噜特穆尔举兵围上都都尔苏奉之出降后不知所终次二晋王巴特玛雅尔藏布次三苏苏太子次四允丹藏布太子俱早薨
  明宗二子
  已详帝号厯年门
  文宗三子
  长喇特纳达哈至顺元年封燕王寻立为皇太子次年薨次二雅克特古斯初名古噜达喇顺帝至元六年被放髙丽为从臣伊彻察喇所弑次三太平讷太子早薨
  顺帝三子
  长阿实哩达喇至元十三年立为太子后从帝奔应昌不知所终余二子早世名无考
  【臣】等谨按简録附载明洪武三年元主之子苏都尔降于明不知即顺帝子否也
  明太祖二十六子
  成祖居四余二十五人太子标奏王樉晋王防周王橚皆髙皇后生楚王桢胡充妃生齐王槫潭王梓达定妃生鲁王檀郭宁妃生蜀王椿代王桂谷王橞郭惠妃生湘王栢胡顺妃生辽王植韩妃生庆王防余妃生宁王权杨妃生岷王楩韩王松同妃生潘王模赵贵妃生唐王桱李贤妃生郢王栋刘惠妃生伊王防葛丽妃生肃王楧母郜无名号赵王杞安王楹皇子楠皆未详所生母
  长子标太祖为吴王立为世子洪武元年立为皇太子二十二年薨諡曰懿文太子其子惠帝即位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成宗即位复降称太子【臣】等谨按史料止称二十四子岂以赵王杞生三歳而殇皇子楠逾月而殇故畧之与王圻续通考引天潢玉牒亦有称二十四子者然王圻仍以二十六子为实又王圻封建考内所载诸王之母间有不同如以鲁王为郭贵妃生岷王为湘王同母亦胡顺妃生又代王之母郑晓云徐妃武寕王女或曰下邳人考代王传王妃乃武宁王徐达女也王圻之言误矣
  惠帝二子
  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年七嵗矣莫知所终文圭年二歳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始释出之未几卒
  【臣】等谨按文圭之出在天顺复辟时聼居鳯阳婚娶出入自便年已五十七歳矣未几卒史不言其有子史料有録建庶人后人数之语岂文圭或有子抑兴宗子允熥允熞允熈之后裔与史传中无可详考王圻封建考亦云文圭卒建文嗣絶又附载传信録言成祖入宫时建文有防子老妪教之牵成祖衣哭跪而求食成祖育诸宫中此所载当不足信
  成祖四子
  长为仁宗余三人汉王髙煦赵王髙燧俱文皇后生髙爔未详所生母
  仁宗十子
  长为宣宗余九人越王瞻墉襄王瞻墡昭皇后生郑王瞻峻蕲王瞻垠淮王瞻墺李贤妃生荆王瞻堈张顺妃生滕王瞻垲梁王瞻垍衞王瞻埏郭贵妃生【臣】等谨按王圻封建考既以髙煦为成祖次子髙燧为成祖三子又以仁宗子瞻峻瞻墉瞻墡瞻堈瞻墺瞻防【即滕王名与史异】瞻垍瞻埏八人皆以为成祖子而云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封子八人为王独不思成祖崩于是年之七月至十月仁宗已即位故封其子为王乎王圻之舛误甚矣
  宣宗子
  已详帝号厯年门
  英宗九子
  长为宪宗余八人崇王见泽周皇后生徳王见潾皇子见湜吉王见浚忻王见治万宸妃生许王见淳王惠妃生秀王见防髙淑妃生徽王见沛韦徳妃生【臣】等谨按明史云英宗九子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云英宗十子于史传所载九人外多荣王一人考郑汝璧皇明世系亦无荣王明史徳王传曰见潾于景泰三年封荣王天顺元年封为徳王则荣王即徳王也春明梦余録列为二人误矣至史料仅书英宗七子今考其所不载者见湜见泽也见湜固早卒而见泽于成化十年就藩汝宁治十八年始薨其子袭爵史料亦缺之是不可解
  景防帝一子
  见济杭妃生始为郕王世子景防三年立为太子是年薨諡曰懐献天顺元年仍降称世子
  宪宗十四子
  孝宗居三余十三人皇第一子万贵妃生悼恭太子祐极柏贤妃生兴献帝祐杭岐王祐棆雍王祐橒邵后生益王祐防衡王祐楎汝王祐梈张徳妃生寿王祐榰姚安妃生泾王祐橓申王祐楷杨恭妃生荣王祐枢潘端妃生皇第十子王敬妃生第一子第十子皆未名殇
  【臣】等谨按春明梦余録作宪宗十三子缺第一子而以皇十子为皇八子与史异考録中载崇祯时谕徳许士柔上言帝系防内亦有宪宗纯皇帝十有三子之语史料虽云十四子而所列仍止十三人无第十子疑十三子为得其实耳
  祐杭第四子也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正徳十四年薨諡曰献王薨二年而世子入嗣大统是为世宗初追尊为兴献帝嘉靖三年加称为本生皇考孝穆献皇帝防去本生字七年明伦大典成加上尊諡曰恭睿渊仁寛穆纯圣献皇帝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加尊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号知天守道洪徳渊仁寛穆纯圣恭献敬文孝皇帝庙号睿宗
  孝宗二子
  长为武宗余一人蔚王厚炜
  世宗八子
  穆宗居三余七人哀冲太子载基阎贵妃生庄敬太子载壑王贵妃生景王载圳卢靖妃生頴王载□江肃妃生戚王载□赵懿妃生蓟王载防陈雍妃生均王载□赵荣妃生
  穆宗四子
  神宗居三余三人宪懐太子翊钺孝懿李后生潞王翊镠孝定李后生靖王翊铃母氏无考
  神宗八子
  长为光宗余七人福王常洵沅王常治郑贵妃生瑞王常浩周端妃生惠王常润桂王常瀛李贵妃生邠王常淑永思王常溥母氏无考
  光宗七子
  长为熹宗五为庄烈帝余五人简王由防王皇后生齐王由楫王选侍生懐王由模李选侍生湘王由栩定懿妃生惠王由橏敬妃生
  熹宗三子
  懐冲太子慈然母氏未详悼懐太子慈焴范贵妃生献懐太子慈炅任容妃生
  愍帝七子
  太子慈烺懐隐王慈烜定王慈烱周皇后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懐王及皇七子皆田贵妃生传曰慈烺将选婚以寇警暂停京师防贼获太子伪封宋王后不知所终及由崧在南京时有自北来称太子者騐之以为驸马都尉王昺孙王之明者伪为之系狱中袁继咸刘良佐黄徳功皆上防争而左良玉兵起以救太子为名真伪莫能知也后降于我
  大清定王永王乱后不知所终慈烜慈焕皆早薨悼懐
  王及皇七子皆早殇名俱无考
  【臣】等谨按春明梦余録云穆宗二子神宗潞王神宗五子光宗福王惠王桂王瑞王崇祯帝三子皇太子永王定王以史传证之其缺畧多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
  帝系考
  公主
  宋理宗一女
  周汉国公主贾贵妃生景定二年下嫁杨太后之侄孙节度使镇四年薨諡端孝
  【臣】等谨按通考已载至寜宗女祁国公主今所采止理宗一女而已
  辽太祖一女
  济古尔下嫁淳钦皇后弟萧舒噜防为奥姑未封而卒
  辽国史语解曰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
  太宗女
  罗卜科下嫁北府宰相萧思温应厯间封国长公主保宁中进封燕国大长公主绰哈下嫁北府宰相萧哈里未封卒
  【臣】等谨按表云太宗二女考萧哈里传曰天禄间娶明王安图女阿雅翁主应厯初察克乱阿雅连坐继娶绰哈翁主本汉书诸侯女之称故不曰尚而曰娶则绰哈当亦非太宗女也今且依表列之而据传以志其误
  世宗三女
  皆怀节皇后生长和克丹下嫁侍中萧卓琳保宁间封秦国长公主次观音下嫁萧实喇保寜间封晋国长公主三萨喇下嫁萧斡里未封卒
  【臣】等谨按圣宗纪统和元年正月公主和克丹进助山陵费四月幸公主和克丹第又怀节皇后传察克作乱时后生防古公主方在蓐防古公主余无可考
  景宗四女
  睿圣皇后生三女长观音女下嫁北府宰相萧继先初封魏国公主进封齐国景福中封燕国大长公主次长夀女下嫁宰相萧巴雅尔封呉国公主统和初进卫国改魏国长公主三延夀女下嫁萧恒德封越国公主薨后追封赵国四淑格渤海妃生下嫁卢俊不谐改适萧实讷无封号
  王圻曰按圣宗统和元年二月以皇女长夀公主下嫁国舅布希子乌里十月以公主淑格下嫁国舅详衮珠克七年四月国舅太师萧达兰为子巴雅尔请上皇女延夀公主许之今考之公主表所适之人不同岂名异而人则一乎此不可晓矣
  圣宗十四女
  长雅克贵妃生【贵妃不言何氏】下嫁萧必鲁封随国公主进秦国兴宗时封宋国长公主二伊木沁钦哀皇后生下嫁萧绰班改适萧哈里不谐改适萧呼敦又不谐乃适韩国王萧惠开防七年封魏国公主后进秦国长公主改封秦晋国清宁初加大长公主三硕格钦哀皇后生下嫁萧孝忠封越国公主进晋国景福初封晋蜀国长公主清宁初加大长公主四吹巴勒萧氏生下嫁萧孝先封南阳郡主进封公主太平末东京大延琳反遇害五陶格萧氏生【与吹巴勒同母】下嫁萧扬鲁封长宁郡主进封公主六塔纳萧氏生【与吹巴勒同母】下嫁萧双寛封平原郡主进封荆国公主七玖格马氏生下嫁萧琏封浔阳郡主进封公主八长夀大氏生下嫁大力秋大力秋坐大延琳事伏诛改适萧缫固封临海郡主进封公主九巴格白氏生下嫁刘三嘏封同昌县主进封公主十实格白氏生下嫁奚王萧果济封三河郡主进封公主十一丕绅白氏生下嫁刘四端封仁夀县主进封公主十二泰格白氏生下嫁萧呼哩十三赛格李氏生下嫁萧托云封金乡郡主进封公主【按萧托云传主本封金乡公主以杀家婢降封郡主与表异】十四兴格艾氏生下嫁萧旺禄
  兴宗二女
  皆仁懿皇后生长巴戬下嫁萧萨巴不谐改适萧阿苏以妇道不脩徙中京又嫁萧沃聂封魏国公主重熈末徙封晋国加长公主次乌拉台下嫁萧额哩页封郑国公主清宁间加长公主夀隆间加大长公主
  道宗三女
  皆宣懿皇后生长色克只下嫁萧末封郑国公主咸雍中徙封魏国二嘉哩下嫁萧托卜嘉封齐国公主进赵国三托里下嫁萧绰哈绰哈得罪离之改适萧特黙初封越国公主干统初进封秦晋大长公主又徙封梁宋国从天祚出奔后为金人所获
  公主表曰托卜嘉坐昭怀太子事被害其弟额都温欲逼尚嘉哩公主公主以其党伊苏恶之未几额都温伏诛天祚初伊苏用事公主每以匡救为心竟诛伊苏
  昭怀太子一女
  延夀下嫁萧罕嘉努封楚国公主徙许国干统初进赵国加秦晋国长公主
  天祚六女
  一为额哩音文妃生封蜀国公主元妃【即后也】生三女宫人生二女俱阙名凡六人俱为金人所获
  【臣】等谨按金史宗望传曰太祖嘉宗望功以辽蜀国公主额哩音赐之又言望宗破辽时辽主女古裕额哩音乌里页大敖拉次敖拉皆降则天祚六女止缺一人名耳第额哩音外俱不能分考其行次及所生母矣
  又按辽代王姫皆下嫁萧氏之族列传与表互有详畧如逆臣萧翰传天禄二年尚帝妹额伯哩公主【疑为义宗女】萧呼敦传与秦国长公主不谐复尚齐国公主萧托果传应厯初始入侍诏尚朴谨公主又萧奉先传有驸马萧昱之名烈女耶律努妻萧氏传有其母呼都克公主之语求之表中俱不可考又据萧必塔传尚秦晋王公主萧阿拉重熈末尚秦晋国公主而萧托云之孙额都温尚三韩郡王赫噜女古裕公主则知辽代凡诸王之女亦得称公主也
  附録下嫁属国主
  圣宗统和七年以王子帐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下嫁夏国王李继迁【王本作五年又作李继迁为子求婚与史异不知何据今从史】兴宗景福元年以兴平公主下嫁夏国王李德昭子元昊后不谐公主薨遣使持诏问之天祚帝干统二年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夏国王李干顺
  圣宗统和十四年髙丽王治乞为婚姻以驸马萧恒德女下嫁之
  王圻曰恒德女不封公主史失之耳
  圣宗太平元年大食国王遣使为其子防格请婚以王子班郎君和索哩女噶老封公主降之
  【臣】等谨按以上诸公主王圻仿通考汉代下嫁单于之例题曰和番公主且云西夏髙丽虽辽属国而叛服不常终非所乐与婚也故总谓之和番今按汉时娄敬之防葢以中国之力不足制外夷故借舅甥之情以息干戈之扰辽时西夏髙丽岂能与辽抗衡况大食国之更小者乎故仍王本载之而削去和番之名且论其时势之不同如此
  金太祖女
  长名乌噜下嫁图克坦定格定格死其弟恭【本名舍音】强尚之海陵时恭妾呼达譛乌噜于海陵后被杀一下嫁实嘉努实嘉努自防养于太祖及长以女妻之一号毕国公主下嫁乌尔古额琳一为梁国大长公主余未详
  【臣】等谨按乌库哩元忠传曰世宗大定十五年元忠为大兴府有僧犯法皇姑梁国大长公主为请元忠不听世宗为太祖孙则皇姑当为太祖女矣世宗本纪大定十八年御史中丞刘仲晦侍御史李瑜坐失纠察大长公主削官一阶大长公主不言何国王圻续通考云睿宗妹梁国公主下嫁布萨揆考揆本传世宗大定十五年尚韩国大长公主非梁国也
  世戚传曰图克坦纳喇唐古富察费摩赫舎哩布萨皆贵族也天子娶后必于是公主下嫁必于是
  太宗女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曰太宗女鄂国公主下嫁多科阿林今考图克坦绎传曰绎祖萨噶尔玛克国初有功授隆安府路合扎穆昆多科阿林眀安又曰绎母鄂国公主又曰绎家世贵宠自曾祖照至绎尚公主者四世所言止此而已绎父名某鄂国公主为何帝女并未详王圻以多科阿林为人名而即以为绎之父又以鄂国主为太宗女皆不知其何所据
  熈宗姊妹【景宣帝女】
  景宣皇帝女下嫁图克坦赛音
  【臣】等谨按思恭传父赛音尚熈宗妹当是景宣女也
  熈宗女
  一为代国公主下嫁唐古辩一为郑国公主下嫁富察鼎夀一为冀国公主【章宗钦怀皇后传后为郑国公主女就食于姨冀国公主】一为第七女沈国公主下嫁图克坦绎一下嫁图克坦富均努
  【臣】等谨按富察鼎夀传其长子希卜苏凡三尚定国景国道国公主皆不知为何帝女王圻本作世宗女不知何据又胙王元传有皇统七年富察额古德子尚主事不知所尚何主
  海陵姊妹【辽王女】
  辽王宗斡女辽国长公主都本下嫁富察阿固岱主薨继尚邓国长公主崔格【二公主内当有一人即庆宜公主】一为嘉祥县主下嫁图克坦克宁【县主疑是后时降号】一为平阳长公主海陵同母女弟也下嫁图克坦贞【按世宗时降永平县主后妃传称梁国公主乃章宗时追封之号】
  【臣】等谨按富察阿固岱传不言其子为某富察鼎夀传云鼎夀为海陵女弟庆宜公主子亦不言其父为某考后妃传海陵之嬖彻辰为富察阿固岱女海陵姊【与女弟又不符】庆宜公主所生海陵本纪所载同则鼎夀与彻辰同母当即阿固岱之子也苐阿固岱传以辽国公主为海陵姊邓国公主不言为姊为妹鼎夀传以庆宜公主为海陵女弟后妃传又以为海陵姊故不能定庆宜之为辽国为邓国耳王圻续通考以辽国邓国庆宜为三人则误矣
  海陵女
  一下嫁乌库哩谊【谊本名雄名宣宗纪以驸马雄名第赐呼沙呼即谊第也】一为荣国公主下嫁珠苏尔一下嫁萧玉子
  图克坦额哷楚克曰海陵将弑熈宗欲得额哷楚克为内应遂许以女娶其子海陵既立以荣国公主下嫁其子珠苏尔又萧玉传曰海陵谓玉曰朕始得天下常患太宗诸子方强頼社稷之灵卿发其奸朕无以报使朕女为卿男妇
  世宗姊妹
  睿宗女楚国长公主下嫁唐古德温冀国长公主下嫁乌库哩尼玛哈
  世宗女
  长为鲁国大长公主下嫁乌库哩元忠【按张景仁传言元忠尚豫国公主当是公主初封豫国后进鲁国】一为第二女唐国公主下嫁图克坦思恭一为息国公主下嫁图克坦公弼一为第四女呉国公主下嫁唐古贡一为第五女蜀国公主下嫁唐古鼎一为第七女宛国公主下嫁乌凌阿复一为韩国大长公主郑王永蹈同母妹下嫁布萨揆一为泽国公主长乐与郑王谋叛赐自尽一为第十四女下嫁赫舍哩志宁子诸神努一为卫国公主下嫁富察通子富色里
  【臣】等谨按诸神努所尚者为第十四女则世宗之女固有十余人也今所搜辑不能得其全矣
  章宗姊妹
  显宗女邺国公主下嫁乌库哩谊谊初尚海陵女海陵女卒又尚邺国公主【乌库哩谊传邺国又云薛国】
  【臣】等谨按乌库哩元忠传其子谊尚显宗长女薛国公主事在大定十八年之前及谊传又云大定二十一年尚显宗女广平郡主章宗时进邺国长公主合而观之似薛国邺国为二人皆谊先后所尚也然谊传云大定八年尚海陵女海陵女卒大定二十一年尚广平郡主则中间又无更尚一主之事父子二人之传互异若此不可解矣
  卫绍王女
  岐国公主归于元
  【臣】等谨按宣宗本纪曰贞祐二年奉卫绍王公主归于元余未详考元史太祖九年金主求和奉卫绍王女岐国公主以献则其国名可徴矣
  宣宗女
  温国公主
  宣宗纪曰帝初即位封皇女温国公主【余未详臣】等谨按以上所载诸帝公主皆史有眀文者也外此尚有数人史不言何帝女王圻以其时事考之而断以为某帝女者葢以汉唐宋定制帝女为公主帝之女兄弟为长公主帝之诸姑为大长公主金史当亦循此称谓故耳苐恐辽金诸史未必体例画一若此故统列于后而节録纪传之文以示传疑云
  曹国公主
  【臣】等谨按世宗纪大定十二年有曹国公主家奴犯事之事不言何帝女疑即世宗女
  邢国公主下嫁布萨安贞
  【臣】等谨按布萨揆与其子安贞传皆言尚邢国公主而不言何帝女其尚主在章宗时王圻本属之显宗女者以长公主之名定之耳
  郜国公主下嫁乌凌阿琳
  【臣】等谨按本传不言何帝女王圻以为章宗女
  升国公主
  【臣】等谨按章宗纪曰防和二年四月幸升国长公主第问疾王圻以为显宗女
  沂国公主
  【臣】等谨按宣宗本纪曰兴定三年闰三月以沂国公主薨辍朝疑即宣宗女
  又按赫舍哩志寜传尚梁王宗弼女永安县主乌库哩布察呼传尚宋王宗望女昭寜公主实库则知金代诸王之女固亦有称公主者矣
  又按金史公主世戚皆无表世戚有传亦不详备凡某帝之有防女以及軰行之尊卑长防之次序生卒之年月徃徃缺畧考熈宗天眷二年八月定公主郡县主及驸马官品其制度亦弗可考当海陵弑熈宗后宗室且斩艾殆尽其于公主可知矣今据王圻续通考而遍考正史纪传以补其缺焉又按百官志诸王诸公主所封国号皆掌于吏部又有封公主之县号三十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夀光灵仙夀阳钟秀恵和永宁闻喜秀容宜芳真宁嘉祥金乡华原【志中所列未符三十之数】今考之诸公主封号皆不见
  元太祖女
  昌国大长公主浩沁必济下嫁昌王巴图巴图初尚太祖妹昌国大长公主特穆尔特穆尔卒以浩沁必济为继室赵国大长公主阿拉克必济下嫁赵王布页赫髙昌公主伊埒哈屯下嫁伊都呼巴哩珠阿勒坦德济伊都呼者髙昌国主之号也
  太宗女
  苏哷肯公主下嫁萧宁忠武王阿禅之孙纳罕
  定宗女
  赵国大长公主伊哷黙色下嫁布贝赫长子赵王凖布哈巴克巴噶尔公主下嫁巴哩珠阿勒坦德济曽孙伊都呼和尔齐哈喇德济
  宪宗女
  昌国大长公主巴雅尔罕【和琳传作巴雅尔罕表作巴雅尔】下嫁昌王扎古喇沁次子和琳【表止作适扎古喇沁子今从简録】
  【臣】等谨按简録采刘国杰传而云其子托欢尚宪宗女未详何名今考刘传托欢乃尚宪宗孙女也邵氏之言误矣
  世祖姊妹【睿宗女】
  鲁国大长公主伊苏布哈下嫁济寜忠武王阿禅子旺沁塔玛噶公主下嫁北平王镇国子尼古尔台布页赫之从侄也
  世祖女
  乌尔戬公主下嫁和琳从弟布哈【公主表作特济根子布哈与和琳传异】鲁国大长公主嚢嘉特章下嫁纳沁子额埒春后又适特穆尔弟曼济台赵国大长公主伊埓下嫁布页赫次子赵王阿尔布哈呼图克济延额实公主下嫁髙丽王王愖【愖后改名暙又改名昛】成宗即位封皇姑安平公主
  【臣】等谨按托音色辰传曰阿禅之地纳沁袭万戸从世祖征伐皆以其子额埒春等十人自从额埒春尚鄂勒哲公主【未详何帝女似世祖女而无眀文故不载入】鄂勒哲公主薨继尚囊嘉特章公主额埒春卒无子其弟曰特穆尔袭万户特穆尔卒其子二人皆防乃以其弟曼济台袭万戸亦尚囊嘉特章公主至成宗即位封皇姑鲁国大长公主今公主表中乃作初适纳沁子特穆尔误矣又表于睿宗女塔玛噶公主作适巴哈弟鄃王尼古尔岱此赵国伊埒公主作适巴哈子赵王阿尔布哈巴哈当即布页赫也传载布页赫与镇国为从兄弟尼古尔台系镇国之子为布页赫之从侄与阿尔布哈为再从兄弟今表一曰巴哈弟一曰巴哈子亦误
  成宗姊妹【裕宗女】
  赵国大长公主呼图克坦额实下嫁赵王阿尔布哈子竒尔济苏防古台公主下嫁岐王拜特穆尔成宗大德十年封鄄国大长公主仁宗延祐四年加封皇姑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纳木喀巴拉下嫁曼济台为继室
  【臣】等谨按表以竒尔济苏为凖布哈子误古台公主表云郓国大长公主古台适阿尔布格子宁濮郡王昌吉大长公主僧格巴拉适阿尔布格子岐王托克托穆尔纪表互异若此未知孰是
  成宗女
  昌国大长公主伊勒噶雅下嫁和琳子昌王阿实克赵国大长公主阿哩雅实哩下嫁竒尔济苏为继室
  武宗仁宗姊妹【顺宗女】
  鲁国大长公主僧格喇实下嫁阿勒达尔【即额埒春之弟特穆尔赐名阿勒达尔】之长子鲁王多阿克巴拉武宗初封皇妹大长公主仁宗皇庆间封皇姊大长公主天厯间加号皇姑徽文懿福真夀大长公主
  【臣】等谨按多阿克巴拉阿勒达尔子也额埒春无子故其弟阿勒达尔袭万户简録以多阿克巴拉作额埒春长子误
  仁宗女
  库库楞公主下嫁托音色辰孙托罗海为继室
  防定帝姊妹【显宗女】
  蓟国大长公主布达实哩下嫁沈王【即髙丽王】王謜【即王璋也臣】等谨按防定三年以帝师兄索诺木藏布尚公主锡王爵未知所尚何主不可考
  明宗女
  布达锡勒公主顺帝至正元年加封皇姊眀恵贞懿大长公主
  简録曰顺帝纪至元元年封裕罗勒公主为皇姊昌国大长公主则疑其为明宗之女也
  【臣】等谨按以上诸公主皆合纪传与表而可考其为何帝之女者也外此表传所载有可考其为诸皇子之女者并有不可考其为何人女者仍循表中诸公主封位合叙于左
  昌国大长公主伊竒喇斯下嫁巴图子特济根继室以察喇亦封昌国大长公主【皆不知何帝女公主表有巴图诸人传及简録皆无】又昌国大长公主安图太宗子库春女下嫁巴图子缫勒噶【表有缫勒噶传有库春】又有伊孙展公主亲王阿齐台之女太宗命妻缫勒噶子扎古喇沁【传表皆有】又有王子赛音珠卜女【简録云皇子内无此名未知何系】哈达罕公主下嫁扎古喇沁长子伊埒台【传有表无】又有宪宗孙女布哷齐公主下嫁和琳为巴雅尔罕公主之继室亦称昌国大长公主又有纽抡公主安西王防果勒女下嫁和琳从弟索隆噶【表传皆有索隆噶乃和琳从弟布哈之弟也表中止云和琳弟文木明晰今从传】又宪宗曽孙女满达勒公主亦下嫁和琳子阿实克为伊埒哈雅之继室【按泰定帝元年封巴拄实哩之继母为皇妹昌国大长公主今以世次考之宪宗之曽孙女与防定为姊妹行故亦称皇妹非显宗之女也表传皆有表中但言宪宗孙女且不言所适】又有鲁尔干公主下嫁巴哈弟【巴哈即巴围】苏都尔格继室以罗垒公主又有布延库哩页额实公主下嫁苏都尔格子布琳济达又有雅克哈雅公主下嫁巴拉实哩又有裕罗勒公主【简録疑为明宗之女】下嫁巴拉实哩子实喇卜多尔济【以上表皆有传皆无并未详何帝女】凡此皆下嫁巴图之族而表列之昌国公主位者也赵国大长公主额琳沁【木详何帝女】下嫁凖布哈子嚢嘉特【表有传无】又有和和公主下嫁凖布哈弟竒凌彻尔【表有传无布页赫传中止有三人曰凖布哈阿尔布哈珠尔布哈无所谓竒凌彻尔者】又有晋王女喇特纳巴喇公主下嫁竒尔济苏子专【竒尔济苏传有表无】又有阿实克图噜公主【不详何帝女】下嫁阿尔布哈子鄃忠襄王摩和纳【表有传无传中有摩和纳袭髙唐王事未云尚主】又有僧格巴拉公主【不详何帝女】下嫁囊嘉特子满济勒噶【表有传无】凡此皆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之族而表列之赵国公主位者也鲁国长公主鄂勒哲【未详何帝女】下嫁额埒春【在尚囊嘉特章公主之前传表皆有表以额埒春为旺沁子误】太祖孙女色彻肯公主下嫁旺沁弟纳沁【表有传无】又有多尔济巴勒公主下嫁多阿克巴拉子阿哩雅实哩至顺间封肃雍贤宁公主【表传皆有】又有博诺公主下嫁多阿克巴拉弟僧格巴拉至顺间封郓安大长公主元统元年加号皇姑大长公主【表传皆有】又有博廸苏公主【未详何帝女】下嫁阿禅裔孙满济勒噶【表传皆有】又有台呼布延图公主下嫁阿禅次子之裔孙绰哈【表传皆有】又有鄂克沁公主下嫁和和之孙布扎尔【表传皆有】又有布尔罕公主下嫁托罗海【在尚库库楞公主之前表传皆有】凡此皆色辰之族而表列之鲁国公主位者也图们娄公主下嫁齐呼勒驸马昂吉拜呼公主下嫁齐呼勒孙辉图驸马彻辰公主下嫁图弟【图弟疑当作辉图弟表中脱去辉字】阿尔布格驸马大长公主僧格巴拉下嫁阿尔布格子岐王托克托穆尔【恐有误详成宗姊妹防古台公主条下】咱雅巴拉公主下嫁某【表缺其名以上皆从传采载余无可徴未详何帝女】凡此皆表列之郓国公主位者也太宗孙女布尔罕公主下嫁和尔齐哈喇子纳琳德济公主薨以其妹巴拜彻尔公主继之又薨复以安西王阿南达女乌尔戬公主尚之【表有巴尔珠阿勒坦德济传亦有】又有库腾太子孙女多尔济斯满公主【表作库腾之女误】下嫁纳琳德济长子特穆尔布哈【表传皆有按叶盛水束日记曰髙昌王世勲碑特穆尔布哈长子布达实哩嗣髙昌王尚阿哈额森呼图克公主令传中无有】凡此皆巴尔珠阿勒坦德济之后而表列之髙昌公主位者也世祖孙营王额森特穆尔女仆国长公主额琳沁巴勒下嫁髙丽王王焘主薨以魏王阿穆尔克女曹国长公主戬通继之又显宗之子梁王松山女【缺一字】国公主下嫁焘弟暠凡此皆髙丽王妃而表列之髙丽公主位者也又有额苏抡公主位二人额苏抡公主下嫁阿陶绰斯满公主下嫁阿陶弟呼图克特黙根公主位三人特黙根公主下嫁察呼巴延章公主下嫁察呼子额森伊埓肯公主下嫁额森子特们德尔多罗干公主位二人多罗干公主下嫁巴图绰斯满公主下嫁巴图子阿穆尔图烈公主位三人图烈公主下嫁阿尔斯兰子额森布哈巴拜公主下嫁额森布哈子哈纳德勒特克【缺一字】公主下嫁哈纳德勒子拉喀雅尔鼐延安公主位六人和拉公主下嫁哈达库库罕公主下嫁伊木沁世祖孙女托克托呼公主下嫁图们岱尔延安公主下嫁延安王额布根又有二公主逸其名一下嫁巴尔黙色一下嫁萨兰皆延安公主位更有仅称某公主不云其位何属者则有世祖孙女英夀大长公主托克托呼【按简録云托克托呼元统二年封皇姑英夀大长公主不详何帝女公主表内世祖孙女托克托呼适图们岱尔又载英夀大长公主托克托呼亦称为世祖孙女】鄂勒哲台公主下嫁永宁王玛展更有仅称公主而逸其名者八人一下嫁达春一下嫁达春子卓竒雅巴一下嫁卓竒雅巴子拜哈喇一下嫁拜哈喇子达巴一下嫁塔布岱一下嫁塔布岱曽孙达繖一下嫁达繖子哈坦一下嫁哈坦子多欢【以上皆从表采载余无可考】盖合诸王之女而统称公主人数繁多记载缺畧不可得而详核矣
  【臣】等谨按元史云秦汉以来惟帝姫得号公主而元则诸王之女亦概称焉故公主表中以所封国号为纲前后各公主封号同者皆从类叙王圻续通考所载全与表同第考各朝公主皆以某帝为纲分代登载不应于元代而独异其体且公主之称终当以帝之姑姊妹女子子而得至诸王之女系属畧踈者岂宜概称故仍循各代例以诸帝之亲属为纲其系踈与未详为何帝女者别为类叙于后元史于公主有表无传惟错见于帝纪及诸人列传中简録彚为一卷今据之而仍取史文校叅其互有疑误者则稍为订正云
  明太祖姊妹
  太原长公主下嫁王七一早卒七一赠驸马都尉曹国长公主下嫁李贞早卒贞封曹国公
  【臣】等谨按二公主皆太祖即位后追册为公主者王圻续通考云皆太祖姊也
  明史公主列传曰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皆受金册禄二千石壻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曽孙女曰县君元孙女曰乡君壻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逓减有差
  太祖十六女
  长临安公主洪武九年下嫁韩国公李善长子祺永乐十九年薨【按王圻续通考曰善长赐死后公主寻薨与史异】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殷永乐时进封长公主宣德时薨【按王圻续通考主后称大长公主与春明梦余録同当不误但云二十三年永乐无二十三年王本误矣】崇宁公主洪武十七年下嫁牛城未防薨【王圻续通考作第三女未详】安庆公主宁国公主同母妹洪武十四年下嫁欧阳伦汝宁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吉安侯陆仲亨子贤【史作陆贾王圻续通考作陆贤春明梦余録亦作贤故从之】怀庆公主成穆孙贵妃生洪武十五年下嫁永春侯王宁大名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滦城侯李坚宣德元年薨福清公主郑安妃生洪武十八年下嫁凤翔侯张龙子麟永乐十五年薨夀春公主洪武十九年下嫁頴国公傅友德子忠二十一年薨十公主早薨【王圻续通考亦未详】南康公主二十一年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观正统三年薨【王圻续通考云主于正统十一年薨与史异】永嘉公主郭恵妃生洪武二十二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镇景防六年薨世宗时追諡贞懿十三公主早薨含山公主髙丽妃韩氏生洪武二十七年下嫁尹清天顺六年薨【王圻续通考十三公主十四公主皆未详十四公主即今所书含山公主也】汝阳公主永嘉公主同母妹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谢达仁宗即位进称大长公主寳庆公主太祖最防女永乐时下嫁赵辉【春明梦余録作煇】宣徳八年薨【史载赵辉成化十二年卒与王圻续通考同王圻续通考云公主于正统中薨与史异】
  传曰洪武九年二月定制公主未受封者嵗给纻丝纱绢布线【纻丝纱罗各一十疋绢页布棉布各三十疋绵二百两见史料】已封赐庄田一区嵗徴租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春寿公主为太祖所爱赐呉江县田一百二十余顷皆上腴嵗入八千石逾他主数倍及薨赐明噐仪仗以
  又曰仁宗即位汝阳公主以属尊与宁国懐庆大名南康永嘉含山寳庆七主皆进称大长公主自后诸帝即位进加长公主大长公主皆如制
  福成公主南昌王女庆阳公主城王女皆太祖侄女洪武元年册为公主福成主下嫁王克恭庆阳主下嫁黄琛【庆阳公主王本云永乐二年薨】
  传曰福成庆阳皆成祖从姊或谓太祖从姊者误
  惠帝姊妹【兴宗女】
  江都公主洪武二十七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璿洪武时称江都郡主建文元年进公主永乐初复降为郡主以忧卒宜伦郡主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第三公主无考南平郡永乐十五年薨未下嫁
  【臣】等谨按史言兴宗四女第三女无考王圻续通考止云二女江都公主为长女第二女未详其缺畧多矣
  成祖五年
  永安公主下嫁广平侯袁容永乐十五年薨【按传云永乐十五年主薨停容侯禄宣宗即位复故卒王圻续通考云主以宣徳元年薨容以宣徳四年卒与史异】永平公主下嫁富阳侯李让正统九年薨【王圻续通考云宣徳初封长公主正统初加大长公主】安成公主文皇后生下嫁西宁侯宋晟子琥正统八年薨【按王圻续通考云正统元年进加大长公主八年薨与史合惟以为下嫁宋瑛则误矣】咸宁公主安成主同母妹永乐九年下嫁宋琥弟西寕侯瑛正统元年薨常宁公主下嫁西平侯沐英子昕正统六年薨
  【臣】等谨按史载成祖五女王圻续通考作七女永安永平二主所载同其安成公主云为成祖第三女洪武三十五年下嫁宋瑛又以仁宗女清河公主真定公主皆云成祖女清河公主永乐四年下嫁驸马李铭真定公主下嫁驸马王谊正统十二年薨余二公主无考防今明史考之王圻续通考之讹甚矣
  仁宗七女
  嘉兴公主昭皇后生宣徳三年下嫁井源正统四年薨庆都公主宣徳三年下嫁焦敬正统五年薨清河公主宣徳四年下嫁李铭八年薨【王圻续通考误作成宗女】真定公主李贤妃生宣徳四年下嫁王谊景泰元年薨【王圻续通考误作成宗女】徳安公主早殇延平公主徳庆公主俱未下嫁薨
  【臣】等谨按仁宗之女王圻续通考全阙
  宣宗二女
  顺徳公主正统元年下嫁石璟【按顺徳主传云璟于成化十四年奉祀南京逾年卒但书驸马之卒年王圻续通考主以八年薨璟以成化十五年卒叅订相合】常徳公主章皇后生正统五年下嫁薛桓成化六年薨【王圻续通考云主于正统十二年下嫁后进大长公主】
  英宗八女
  重庆公主与宪宗同母天顺五年下嫁周景治十二年薨【按重庆王圻续通考作惠庆史传云景以治八年卒主又后四年而薨王圻续通考作主以治元年薨景以八年卒亦异景王圻续通考作璟】嘉善公主王惠妃生成化二年下嫁兵部尚书王骥孙増治十二年薨淳安公主成化二年下嫁蔡震【史于淳安主薨年未详王圻续通考云治十二年薨今考王圻续通考所载驸马蔡震之卒年赠官赐諡皆与史合则主之薨年当亦不误】崇徳公主杨安妃生成化二年下嫁兴济伯杨善孙伟治二年薨【王圻续通考云主后进大长公主】广徳公主万宸妃生成化八年下嫁樊凯二十年薨宜兴公主魏徳妃生成化九年下嫁马诚正德九年薨隆庆公主髙淑妃生下嫁游防十五年薨嘉祥公主刘妃生成化十三年下嫁黄镛十九年薨【王骥孙增王骥传作其孙添史料亦作添杨善孙伟杨善传作其孙増史料亦作増疑公主传内有误】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崇德广德宜兴嘉庆嘉祥皆称长公主据史逓列之数宜兴爲第六主隆庆第七主王圻则以隆庆为六宜兴为七
  景帝一女
  固安公主英宗复辟降郡主成化五年年已长以阁臣奏下嫁王宪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成化二年下嫁治四年主薨
  宪宗五女
  仁和公主治二年下嫁齐世羙【王圻续通考作齐世英】嘉靖二十三年薨永康公主治六年下嫁京山侯崔元【王圻续通考主累进大长公主嘉靖十一年薨】德清公主治九年下嫁林岳林岳卒于正德十三年主孀居三十一年始薨长防公主成化二十三年薨仙逰公主治五年薨【臣】等谨按史传宪宗止五女王圻云六女长仁和次永康次德清皆称长公主第四女无考五为长防六为仙逰
  孝宗三女
  太康公主早薨永福公主嘉靖二年下嫁邬景和【王圻续通考云嘉靖四年主薨】永淳公主下嫁谢诏【王圻续通考云嘉靖元年下嫁未防主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孝宗女全阙而云睿宗有四女长宁为长善化为二皆早薨又以孝宗女永福为三永安为四永安即下嫁谢诏之永淳主也取以相证大不符矣
  世宗姊妹【睿宗女】
  长宜公主善化公主皆早薨
  世宗五女
  常恵公主思柔公主皆早薨宁安公主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归善公主早薨嘉善公主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许从诚四十三年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世宗二女以宁安为成平云是长女以嘉善为安泰云是第二女且云安泰于隆庆五年薨与史云四十三年薨亦异
  穆宗六女
  蓬莱公主太和公主皆早薨寿阳公主万厯九年下嫁侯拱长永宁公主下嫁梁邦端万厯三十五年薨【按史未详下嫁之年而但书主于三十五年薨王圻续通考称长公主而缺永宁封号云万厯十年下嫁梁驸马  月余卒以史文参考  驸马早卒也】瑞安公主神宗同母妹万厯十三年下嫁万炜【王圻续通考作十五年】崇祯时加大长公主十七年炜与其庶子长祚祚皆殉难延庆公主万厯十五年下嫁王昺【王圻续通考作十六年】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于蓬莱太和二公主外皆缺封号其皆称长公主者在神宗朝固宜然也苐作穆宗七女而以史所载神宗之女下嫁杨春元者亦作穆宗女并称长公主当有误
  神宗十女
  荣昌公主万厯二十四年下嫁杨春元夀宁公主万厯二十七年下嫁冉兴譲崇祯十七年兴让死于贼静乐云和云梦灵邱仙居防顺香山天台八公主皆早薨
  光宗九女
  怀淑公主七嵗而薨余五公主皆早薨宁德公主下嫁刘有福遂平公主天启七年下嫁齐賛元乐安公主下嫁巩永固
  传曰当贼防都城时乐安公主已薨未葬永固以黄绳缚子女五人繋柩旁曰此帝甥也不可汚贼手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
  【臣】等谨按春明梦余録云崇祯初追封皇姊悼淑公主至辛巳年五月御札追封慎嫔所生皇十妹为悼温公主是年七月又定十妹名徽姃九妹名徽妱明史中皆不载
  熹宗二女
  皆早世
  愍帝六女
  坤仪公主周皇后生早薨长平公主年十六选周显尚主未婚都城防帝挥剑斫断主左臂又斫昭仁公主越五日长平主复苏
  大清顺治二年上书愿归空门
  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逾年病卒
  赐余三公主早世无考
  【臣】等谨按春明梦余録载崇祯时皇女乐安长公主名徽娖乐安既为长公主徽娖之名亦与徽姃徽妱相类则当即光宗女而下嫁巩永固者也乃称为皇女且与愍帝子慈炯慈照同列误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
  帝系考
  皇族
  【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厯代皇族止标大畧其于宋代亦惟书某字軰若干人未尝一一数其命名稽其世系而胪列之也况当末季天属絶少求诸史文竟无可采故直断自辽始而凡辽金以下各代正史宗室世系表中所列人数无不备登其有错出于列传而表中不书者亦皆増入视马氏考为加详焉庶前代宗潢支派之盛衰可按籍而考矣
  辽皇族有五院六院横帐之分五院有额尔竒木房六院有郎君房额尔竒木房部锡里房横帐有孟父房仲父房季父房统谓之三父房自徳祖族属号三父房始称横帐乃宗室之尤贵者葢分益亲则名益贵也国族皆姓耶律有谓始兴之地曰世里译者以世里为耶律【契丹国志曰世里上京东二百里之地名也以所居之地为姓译之则曰耶律】又有言以汉字书曰耶律以契丹字书曰伊喇
  太祖元年诏皇族承约尼氏九帐散为十帐
  二年正月始置特哩衮典族属以皇弟萨喇为之即宗正职也【互见职官考】
  六年以皇弟蘓为南府宰相
  南府宰相自诸弟搆乱府之名族多罹其祸故其位久虚至是告于宗庙而后授之宗室为南府宰相自此始
  【臣】等谨按置特哩衮典族属及宗室为南府宰相皆取其初定制之事书之后不再书
  太宗天显五年三月皇弟鲁呼请赦宗室锡里郎君以罪系狱者诏从之
  兴宗重熈十一年赈恤三父族之贫者
  【臣】等谨按辽史加恩皇族之事止有以上数条故循通考例载之
  又按王圻续通考全録皇族表原文今据皇族表与皇子表互证已多舛讹及检列传相叅则更多世数可证而表中皆阙者故以皇族表为主而叅皇子表与列传条列之如左
  肃祖系
  肃祖四子懿祖居二余三人一世学顺是为五院额尔竒木房噶拉是为六院郎君房辖哩亦为六院房学顺后五院额尔竒木达噜噶 达噜噶子北院大王图勒锦【按表中以达噜噶为四世图勒锦为五世今考图勒锦传云学顺之孙其父达噜噶则当为二世三世矣但疑曽元軰亦皆可统谓之孙故未敢改正而阙其世数以存疑焉】 九世噶拉后侍中辰嘉努【传云噶拉八世孙】 又不知世次太子太傅棠【表云不知世次亦不载房分考本传亦六院郎君房噶拉之后】
  【臣】等谨按皇子表有辖哩皇族表无意辖哩无嗣故阙之与
  懿祖系
  懿祖四子元祖居三余三人一世六院额尔竒木房呼喇六院部锡里房尼固察又简献皇帝【即元祖】兄实黙克【皇子表作苏拉与实黙克异】 二世呼喇子额尔竒木阿固齐裕悦希达【希达见逆臣传阿固齐其异母兄也】 实黙克子乌苏三世希达子特哩台 乌苏子阿勒达尔裕悦赫噜迪里伊济【表缺从本传増传曰廸里父乌苏兄赫噜弟伊济葢赫噜为乌苏长子也但乌苏为实黙克子而廸里传又云博果济额尔竒木之后岂实黙克即博果济与传表中皆无可考】四世赫噜子塔拉萨喇 伊济子哈里【表缺从伊济传増】五世赫噜孙太师色珍 廸里孙和克【表缺从和克传増其父未详】 六世色珍子格尔【色珍格尔表皆列之不知世次之类今考色珍传系裕悦赫噜之孙格尔其庶子也色珍父无可考】 和克子穆尔古【表缺从本传増】 又不知世次六院族北院额尔竒木实讷齐其侄为右皮室详衮隆科大王佛徳 又六院尼固察后政事令特烈【本传云尼固察之后】 又尼固察后北院大王赫噜赫噜弟南院大王乌页 又伊伯格勒亦尼固察后【表缺从方伎传増】
  【臣】等谨按懿祖子元祖外止三人皇子皇族载呼喇尼固察二人皆同余一人皇子表作苏拉皇族表作实黙克絶不相符且懿祖子皆元祖兄弟何独于实黙克而冠以简献帝兄岂其与元祖为同母兄弟乎实黙克表不书为何房当亦称六院房也
  元祖系
  元祖四子徳祖居四余三人一世玛鲁【早卒】楚国王页穆是为横帐孟父房隋国王舒噜是为横帐仲父房孟父房二世页穆子徳哷勒部额尔竒木和尔郭
  勒济摩绰春布里 三世和尔郭勒济子塔玛辖实哷【官名】舒苏 春布里子廸里【廸里表无今从安图传増】 摩绰子漆水郡王托云【表列之不知世次之类今从本传改】 四世廸里子北院枢宻使安图【表作春布里子误今从本传改】 五世安图侄萨结【表作三世误今从安图传改】 仲父房二世舒噜子华格哈斯乌苏【表止华格无乌苏哈斯乌苏从干与休格传増哈斯从逆臣传増哈斯舒噜之庶子】 三世华格子罕扎【从表】 乌苏子裕悦斡裕悦休格【从本传】四世休格子果巴果实【表无果巴从传増】 五世休格孙玛格【从本传其父未详】 斡孙学古额布勒【从本传表作乌尔古巴误】 果啰资忠昭【资忠传曰兄果啰弟昭不言世次今从表列之于五世】 孟父房不知世次特哩衮硕格 裕悦乌哲 乌哲庶子党项节度唐古 乌哲四世孙节度瑠嘉努 瑠嘉努子昭徳节度孟简【乌哲下世数从唐古与文学孟简传増】 又特哩衮和啰木萨噶迪里 廸里之孙萨喇苏 北院宣徽使达鲁 右皮室详衮希达 南院大王善补 侍中华格裕悦鸿观【本传云华格弟】 北院宣徽使玛鲁 玛鲁子南京宣徽使努克特【从本传】 又燕王贵音 贵音子裕悦仁先特哩衮许王义先南面林牙信先【仁先传云三人皆贵音子】 仁先子托卜嘉【表无从传増】 仲父房不知世次北院大王达鲁 北面林牙哈瑠 定武节度仙童 西北招讨使托卜嘉 开逺节度穆济【表缺从本传増】 又太祖从侄不知所出者裕悦罗卜科 罗卜科子西平郡王贤适 贤适子大同节度观音【从贤适传臣】等谨按皇子表有玛鲁皇族表无岂早卒未成房分耶罗卜科贤适皇族表不属之孟仲两房而特标曰太祖从侄不知所出或者为玛鲁之后未可知也表列乌哲为第五世唐古为第六世瑠嘉努八世孟简九世考列传唐古为乌哲子瑠嘉努为乌哲四世孙则二人固非中间止隔一世者矣今皆据传改正
  徳祖系
  徳祖六子【据皇族表当是七子】太祖居长余五人【据皇族表当是六人】一世埒克左大相达喇许王伊徳实明王安图南府宰相苏又有托音【耶律雅克传曰季父房之后四世祖托音太祖异母弟也】以上所传并为横帐季父房 二世埒克子萨布中京留守巴哩 伊徳实子瑠格布格和科里希斯 安图子察克 三世达喇孙镇国节度和卓 伊徳实孙中书令阿里【表列阿里于三世是伊徳实孙也但不详为何人子】 苏之孙尚父诺衮 四世托音后太师呼鲁苏 五世诺衮孙北院枢宻使博廸【其父未详】 特哩衮布库【本传云苏之四世孙其父未详】呼鲁苏子特哩衮雅克 六世博廸子北院枢宻
  使实黙 布库子特哩 雅克子徳斯徳年扎克【表无从奸臣传増】 七世伊徳实后混同郡王额特埒【表列之八世今按本传云伊徳实六世孙则当为七世也】 其季父房不知世次者平章廸里 中京路案问使和尚 林牙果嘉果嘉子漆水郡王托卜嘉【从传増】 又南府宰相锡里哈【锡里哈见能吏传曽为南府宰相】 锡里哈子乌尔古部节度布库 又北面大王特黙 又有扎拉其子先锋都监章努【表作张努今按章努传曰天祚亲征女直萧呼图克为先锋都统章努为都监则章张字通用明矣今俱改章努扎拉表缺今从章努传増】 又检校太师乌津乌津子林牙庶成郡林牙庶箴【庶成弟】庶箴子富鲁【富鲁表无从传増】 又有阿固齐【表列之章努一軰今不可考】其孙朗【逆臣传朗为阿固齐孙】
  【臣】等谨按皇子表徳祖止六子太祖居长苏居六皇族表于苏之右又有托音是共七子矣二表不符疑皇子表有误
  太祖系
  一世让国皇帝倍章肃皇帝鲁呼特哩衮雅尔噶二世倍子平王隆先晋王道隐隆科刷【刷衣缺从传増】 鲁呼子宋王喜隐卫王宛 雅尔噶子南府宰相廸里舒噜北院大王希达 三世隆先子辰格 喜隐子留礼夀 自倍兄弟以下皆系横帐
  【臣】等谨按皇子表元祖子后为孟仲父房徳祖子后为季父房自太祖子已下并系横帐房是三父与横帐各分房分也皇族表于孟父房上即冠以横帐考耶律佛徳传曰旧制肃祖以下宗室称院徳祖号三父房称横帐国语解所言同又考皇族表亦止言横帐五院六院更不别出三父房则知自元祖及太祖以后皆为横帐而就中元徳二祖之族属则于横帐中更别称三父房也
  太宗系
  一世冀王廸里 二世斡格
  景宗系
  一世皇太弟隆庆齐国王隆祐 二世隆庆子魏国王察克豳王苏克陈王谢嘉努辽西郡王埒富漆水郡王苏色 隆祐子周王呼都克魏王赫噜 三世苏色子祗候郎君旺嘉努罗汉努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曰晋王宗懿原名察克只隆庆之子始封中山王改王晋察克疑即察克封爵与正史不同又按圣宗本纪开泰七年五月封皇侄宗范昭义军节度使宗熙镇国军节度使宗亮绛州节度使宗弼濮州观察使宗奕曹州防御使宗显宗萧皆为防御使夫圣宗之侄当是景宗系隆庆隆祐子也而名皆不同无从叅对
  圣宗系
  一世重元燕王武格 二世重元子尼噜古 五世武格后廸里珠拉珠拉后称帝
  【臣】等谨按珠拉称帝天祚本纪不载萧特烈传及续纲目皆书之萧特烈传以珠拉为兴宗之孙续纲目以为圣宗孙皆与表异
  兴宗系
  一世和啰噶 二世漆水郡王实都匡义节度逺秦晋国王淳淳后称帝
  【臣】等谨按以上凡皇族之可考于正史表传及契丹国志者皆订正而数载之矣又列传中如都沁古图鲁卜【兄弟三人】六院部人其祖为博果济【传云博果济于约尼时再为本部额尔竒木疑即呼喇子额尔竒木阿固齐】乌鲁斯为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吼亦六院部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吼子曰博勒博吼之五世孙曰廸里【吼传曾以功加采访使廸里传曰采访使吼五世孙彼此相符】又博果济亦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其子曰约啰又有曰纽斡哩曰哈尔吉曰徳哷传中皆云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又有纳延亦云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其父曰斡其季父曰卓克算凡此诸人疑皆懿祖系二世额尔竒木阿固齐之后但表俱不载且二人并无传故不可考聊类志本末以见存疑之意云
  金制皇兄弟皇子为亲王给二品俸宗室封一字王者给三品俸
  大宗正府掌敦睦纠率宗属以皇族中属亲者充泰和中避睿宗讳改为大睦亲府【互见职官考】
  熙宗皇统四年诏以去年所得宋币赐始祖以下宗室海陵正隆二年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命追取存亡诰身存者二品以上死者一品叅酌削降公私文书但有王爵字者立限毁抹坟墓碑志并发而毁之
  世宗大定十二年十一月帝谓宰臣曰宗室中有不任官事者若不加恩泽于亲亲之道未朕欲授以散官量与廪禄未知前代何如左丞石琚曰陶唐亲九族周家睦九族见于诗书皆美事也
  十六年正月诏宗室未附玉牒者并于编次
  四月诏定宗室子程试等第
  十七年正月帝谓宰臣曰宗室中年髙徃徃未有官称其先皆有功于国朕欲稍加以官使有名位可称如何对曰亲亲报功先王之令则
  五月尚书奏定皇家免以上亲燕飨班次并从唐制二十四年帝如上京五月宴宗戚于皇武殿
  帝以上京祖宗兴王之地故与诸王徃焉时宴饮极欢赐诸王妃主宰执百官命妇各有差宗戚皆沾饮起舞竟日乃罢至二十五年正月朔宴妃嫔亲王公主文武从臣于光徳殿宗室宗妇及五品以上命妇与坐者千七百余人赏赉有差四月宴宗室宗妇于皇武殿大功亲赐官三阶小功二阶缌麻一阶年髙属近者加宣武将军及封宗女赐银绢各有差宗室妇女及羣臣故老以次起舞进酒帝曰吾来数月未有一人歌本曲者吾为汝等歌之命宗室子弟叙坐殿下者皆坐殿上聴帝自歌其词道王业之艰难及继述之不易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歌毕泣下羣臣宗戚奉觞上夀于是诸夫人更歌本曲如私家之防既醉帝复续调至一皷乃罢
  【臣】等谨按帝于族属卫士有不娴女直语者必谆谆致训皆所以思缔造之艰难守土风之朴素而动以水源木本之思也其幸上京加恩宗族致为周渥至于亲歌本曲慨念祖宗能使人孝弟之意油然而生以视汉髙故沛之游大风之咏胜之逺矣小尧舜之名洵非诬也
  二十五年四月以防宁府【即上京地】官一人兼大宗正丞以治宗室之政【互见职官考】
  二十二年徙河间宗室于平州
  至二十三年十二月帝谓宰臣曰海陵自以不道恐上京宗室起而图之故不问疎近并徙之南岂非以汉光武宋康王之疎庶得继大统故有是心过虑若此何其谬也
  【臣】等谨按海陵命防宁府毁旧宫殿诸大族第宅甚至上京山陵亦皆迁徙则其尽徙宗室于南更不待言矣海陵纪中不载徙宗室事偶轶之也河间之宗室岂即海陵所徙者与
  章宗明昌元年六月定亲王家人有犯其长史府掾失觉察故纵罪【互见刑考】
  八月勅玛竒以王家免之亲特收充尚书省祗郎仍为永制
  三年遣谕诸王府傅尉曰朕分命诸王出镇葢欲政事之暇有以自适耳然虑其举措或违于理所以分置傅尉使劝道弥缝不入于过失若公余游宴不至过度亦复何害今闻尔等用意太过凡王门细碎之事无妨公道者一一干与賛助之道岂当如是宜各思职分事举其中无失礼体仍就谕诸王使知朕意
  四年诸王府增置司马一人
  时以郑王永蹈谋叛故也
  承安五年三月大睦亲府进重修玉牒九月修玉牒成【臣】等谨按本纪修玉牒乃一年内之事云王圻续通考云五年【五年上脱承安年号】九月修玉牒成太和六年三月进重修玉牒与本纪异
  是年又定王族收养异姓男为子者徒三年姓同者减二等立嫡违法徒一年【互见刑考】
  哀宗天兴元年四月释镐厉王卫绍王二族禁锢聴自便
  【臣】等谨按百官志中有卫绍王家属镐厉王家属提举同提举各一人葢专为禁锢二族而设金史宗室表曰金人初起完顔十二部其后皆以部为氏史臣记録有称宗室者有称完顔者完顔亦有二有同姓完顔葢疎族若实图美都古噜讷是也有异姓完顔葢部人若罕都是也大定以前称宗室明昌以后避睿宗讳称内族其实一而已宣宗诏宗室皆称完顔不复识别焉大定防和之间袒免以上亲皆有属籍以叙授官大功以上薨卒辍朝亲亲之道行焉贞祐以后谱牒散失矣
  始祖系
  徳祖外余一人一世斡鲁 八世孙赛音【匡之兄表缺从匡传増】申王完顔匡【本名苏色】 又不知世次完顔经实【哀宗时奉御表缺从忠义传増】
  始祖兄弟系
  始祖讳函普从髙丽偕其弟博和哩来其兄阿库纳独留髙丽太祖时呼实黙以哈斯罕来归自谓阿库纳之后呼实黙父曰托卜嘉子曰果实又有和卓亦阿库纳苖裔和卓子曰布呼富色克额哩页额哩页与呼实黙同时归朝博和哩四世孙济噜海济噜噶子实图美阿索美都古噜讷【即完顔忠】实图美子察逊【表缺从传増】实实思敬【思敬本名萨哈】思敬孙乌呼肯札塔【表缺从传改】又有完顔萨布亦博和哩之后萨布子安春侄鄂伦【表皆缺从萨布庆善努传増】
  【臣】等谨按思敬传曰思敬为实图美之子希卜苏之弟今考金元人重名者极多实图美希卜苏皆别有一人希卜苏与思敬支派不合思敬传当作实图美子实实之弟或刋刻偶误耳
  徳宗系
  安帝外余一人一世为博啰 三世和硕 四世和卓
  安帝系
  献祖外余四人一世信徳锡赫特锡里布锡里库二世锡哩库子博诺 三世锡赫特孙巴达 又博勒和安帝五世孙其后博硕 威泰 博索 乌哲库 又有杲【本名萨里罕】 安帝六代孙其父和勒博其子宗安【表缺从传増】
  【臣】等谨按博勒和传曰子博硕袭明安天眷二年为防州副都统子威泰广威将军博索官特进子乌哲库又言博勒和与子博索俱为穆昆又言太宗赐博勒和衣一袭并赐其子博硕博硕博索既为其子余二人当亦皆其子也表以博索一人为其子乌哲库一人为其孙而缺博硕威泰
  献帝系
  昭祖外余六人一世巴图阿布哈图库次都古噜讷 萨里罕萨克苏其后无考
  昭祖系
  景祖外余五人一世乌肯彻伯赫伯勒赫斡里延和硕台 二世乌肯彻之子希卜苏伯赫子咱斡【表缺从传増】 三世希卜苏子呼沙呼【表缺从传増】 咱斡子汉国公昂【本名璸都】 四世希卜苏孙宗亨【本名托卜嘉】宗贤【本名色哩其父无考疑即呼沙呼子而传无明文故缺之】 昂子宗浩
  【臣】等谨按希卜苏传尾云子呼沙呼天防中为真定留守子托卜嘉即宗亨也金史一人数子者徃徃皆称子某子某似托卜嘉亦为希卜苏子矣今以宗亨宗贤其命名之軰行相同表皆作希卜苏之孙自当不误
  又有实古纳昭祖曾孙也实古纳子阿噜岱阿噜岱子襄【本名安】襄子思烈【思烈表缺从传増】 又有崇成为昭祖元孙
  景祖系
  世祖肃宗穆宗外余六人一世韩国公和卓沂国公噶顺代国公赫色本虞国公满丕隋国公鄂兰哈玛尔郑国公满都布 二世和卓子金源郡王萨哈斡鲁噶顺子豫国公昱【本名富察努】 满丕子满都布们都鄂兰哈玛尔子晏【本名鄂伦】赛音【赛音表讹作满丕子今从传改正】 满都布子穆里延 三世萨哈子晋王宗翰【本名尼玛哈】扎巴台宗宪【本名阿兰】 斡鲁子萨巴 赛音子宗尹【本名阿里罕】鄂兰哈玛尔孙宗宁【本名阿多古其父未详】 晏子伊埒讷
  宗道【本名巴克实】 们都子素赫【表缺从们都传増】 四世宗宁子防 宗尹子尼楚赫【表缺从传増】 素赫子萨哈连【表缺从増】 五世萨哈曾孙佛们【表缺从逆传増】 宗翰孙秉徳色克图哩嘉哩【图哩嘉哩表缺从逆臣増】 萨哈连子惟镕【表缺从増】 昱曾孙阿噜 六世惟镕子从杰【表缺从増】又有伊克系出景祖不知世次伊克子阿里布固纳额尔古讷 萨塔 约罕【约罕阿里布兄也表缺从阿里布増】 固纳子喜格 萨塔子芬彻 又有阿里布亦系出景祖不知世次其子言方言即逆臣乌达乌达子乌达布【表无从増】乌达布子塘【本名乌雅鄂博表无从増】
  【臣】等谨按阿里布子方曰初阿噜当授穆昆未封而薨乌达受之乌达死乌达布袭之又考乌雅鄂博其父为乌达布祖为乌达曾祖为阿里布则方传所云当授穆昆之阿噜即是阿里布非别有一人也
  世祖系
  康宗太祖太宗外余八人一世魏王威泰辽王杲【本名舎音】卫王乌色鲁王乌哲汉王阿库纳鲁王楝摩沂王扎拉郓王昻【本名乌达布】 二世杲子宗义【本名博济】 佛门博勒库 阿噜 威赫 阿古尔 乌色子宗永 乌哲子实图美 楝摩子宗叙【本名徳夀】 昻子郑嘉鹤夀【本名沃哩布】 三世实图美子璋【本名呼宻】 郑嘉子承晖【本名福兴】 威泰孙呼尔察【表缺从宗义传増父未详】 四世承晖从兄子永怀【以下表皆缺从承晖传増】 五世永怀子苏色
  宗义与杲传曰海陵已杀太宗子孙尤忌舎音诸子盛强时左副元帅杲【本名萨里罕】在汴京都元帅府令史约索迎合海陵意诈为萨里罕与其子宗安家书谋反并及平章宗义尚书穆里延于是遣人杀萨里罕于汴萨里罕亲属坐是死者二十余人潞王乌哲孙页噜萨里罕于汴亦被杀【潞王乌哲疑即鲁王乌哲无可详考故页噜亦不采入】又杀宗义穆里延宗安及魏王威泰孙呼尔察杀舎音子孙百余人穆里延子孙二十余人舎音防子阿古尔得赦不死时天徳二年事也
  又有承【本名博索】系出世祖诸孙末帝承麟之兄也承麟子格尔【表缺从博索传増】又有世祖之孙衷【本名绰哈】其祖为巴噶布琳其父乌里【表缺从衷増】
  【臣】等谨按传为世祖曾孙其祖巴噶布琳封郓王是当为世祖子也世祖子封郓王者名昻其本名亦与巴噶布琳异岂别是一人而表与传俱失载抑岂即昻而本名又互异与是不可解
  肃祖系
  一世讷古库富勒呼其后无考
  穆宗系
  一世朂【本名乌页】昌【本名达兰】芬彻富尔丹算卓 二世朂子宗秀【本名锡里库】 昌子威泰乌达布【表缺从昌増】 又穆宗孙哈布尔【其父未详】 三世哈布尔子齐【本名素赫】
  康宗系
  一世宗雄【本名摩啰欢】腾格彻威赫 二世宗雄子额哩页富勒呼安塔哈【又名鄂勒欢】雅尔坚 阿林 三世富勒呼子和勒端 宗雄孙富徳【表作额哩页孙今据宗雄富徳改正其父未详】 四世和勒端子云辟 又有常春呼喇勒呼喇呼噜彻珍帕克巴 恩楚皆摩啰欢孙其父无考【臣】等谨按威赫传内有兄摩啰欢子和勒端之名似和勒端为宗雄子也又安塔哈传曰初袭父明安后以明安让兄子和勒端是和勒端为宗杰弟也宗雄传曰富勒呼袭明安卒其子和勒端袭是和勒端之袭受之于父非安塔哈所让诸传相参往往不尽符合
  太祖系
  一世景宣皇帝睿宗皇帝辽王宗斡宋王宗望梁王宗弼丰王乌里赵王宗杰陈王宗隽沈王额鲁豳王鄂尔多卫王宗强曹王宗敏纪王实讷埒息王宁嘉莒王燕孙邺王斡珲 二世景宣子胙王元【本名常胜】扎拉 睿宗子沃哩布 宗斡子代王了【本名实图美】兖【本名梧桐】襄【本名承庆】衮【本名富勒坚】 宗望子齐【本名舒苏】京【本名呼噜】荆王文【本名呼喇】 宗弼子韩王亨【本名伯特】 宗杰子邓王奭宗强子荣王爽【本名阿林】克实阿苏 宗敏子舒国公褒【本名萨哈连】宻国公阿里罕 三世邓王奭子阿兰达兰充子塔纳永元【本名元努】额布勒阿里布 兖子阿哈襄子应国公乐善【本名和尚】 齐子耀珠 胙王元子
  育【本名和卓表无从胙王传増】 亨子扬徳【徳表作宗弼子今按宗弼传止曰子伯特亨传曰正隆六年杀亨妃图克坦氏次妃大氏及子徳第三人则是亨子也】
  世宗纪及宗望子京传曰大定五年夀王京谋反狱成世宗特免其死除名安置岚州楼烦后帝谓太子及赵王曰京尝谋逆不除恐为后患天下大器归于有徳海陵失道我乃得之但务修徳余何足虑大定十二年文又谋反事觉亡命被获伏诛
  太宗系
  太宗子十四人惟宗本有子曰阿里库又有北京留守卞平阳尹禀皆太宗孙不称谁子当海陵剪除之后嗣续皆絶
  熙宗海陵系
  皆止一世已详皇子门
  世宗系
  卫绍王外余九人一世显宗皇帝镐王永中赵王苏尼越王萨鲁越王永功豫王永成防王永升郑王永蹈潞王永徳 二世显宗子郓王琮【本名承庆】瀛王瓌【本名罕都】霍王瓒【一名从彛本名阿林】嬴王【一名从宪本名乌里】温王玠【本名摩啰欢】 永中子瑜【本名实古纳】璋【本名实图美】玘【本名阿索美】瑑【本名鄂兰哈玛尔】 永功子璐【本名福孙】璹【本名夀孙】琳【本名尼玛哈】 永成子玮【本名仁夀】瑭【本名仁安】 永升子璡【本名罕都】 永蹈子安春爱绅 永徳子琰【本名鄂伦】
  章宗卫绍王系
  止一世已详皇子门
  宣宗系
  已附见皇子门
  【臣】等谨按以上诸宗室凡其系出某帝有可征者皆本列传増入以补史表之缺畧外此有传中仅言是宗室子而世系无考者表中仅载宗贤与尼楚赫一支余皆不载今亦皆据各传类列其名于左
  宗贤【本名阿噜太祖从侄表有】 果布【昭祖族人据本传】 珠噜【据本传】实古纳呼实哈【据呼实哈传实古纳为呼实哈之兄附见呼实哈传】 特进达兰【特进官名据本传】 阿噜【据本传】 乌楞古【亦作乌楞古贝勒据本传】阇格【附见乌楞古传以上表皆无】 尼楚赫其子古云【本名达兰】 尼楚赫弟玛竒玛竒子乌色又巴尔斯亦尼楚赫弟【表列巴尔斯于尼楚赫上一世误今据本传改正 以上表皆有】 托克索【据本传】 伊喇道【本名安据本传】 乌苏埒克其子实图美【据实图美传】 承【本名华沙布据本传】 完顔额尔克同名者二人一曰草火额尔克一曰板子额尔克【据本传 传曰时有两额尔克皆内族一每得贼好以草火燎之一尝误以官中牙牌为板子故各以是目之】 阿噜岱【附见额尔克传】 萨哈连【据本传】 完顔罗索同名者三人以长防别之号大罗索中罗索小罗索【据本传】 布古徳【据忠义本传】 绰哈【附见布古徳传】 珊延【据忠义本传】 玖珠【据忠义本传】 从坦【据忠义本传】 诚绰木【列女阿尔古传以上表皆无】
  元始祖系
  始祖为勃端察尔其子孙一世巴噶哩台哈必齐二世玛哈多丹 三世济农达尔罕纳沁【济农达尔罕兄弟七人惟纳沁之名可举余俱阙】 四世济农达尔罕子海都 五世拜星呼尔 柴布尔罕努尔 尼古察乌尔图徳格六世拜星呼尔子敦巴该 柴布尔罕努尔子昭
  纳苏【昭纳苏辍耕録亦作拜星呼尔子今从表】 七世敦巴该子噶济古海古勒齐哩克坦 浩沁 哈喇勒岱 格实衮噶布勒汗【共兄弟六人】 八世噶布勒汗【辍耕録作噶布勒】子
  科尔戬巴勒喀巴尔丹 呼图克喇嘛鼐尔 和尔拉尔干 哈坦巴图鲁 多托额彻济 呼兰巴图鲁 九世巴尔丹四子其一为烈祖神元皇帝余为防库图呼雅克 聂尔科达实 达尔扎自始祖子至此已九世其后系出某某而世次莫考者则有乌察乌尔图为纳沁之后【简録纳沁子孙后为乌察乌尔图部余如锡济尔敖拉以下亦皆添部字则是其子孙为某部耳非即人名也今从表与辍耕録书之故无部字】 锡济尔敖拉为尼古察乌尔图徳格之后 岱尔超图为昭纳苏之后 纳克和尔为噶济古之后 大巴勒喇实为海古勒齐哩克坦之后 小巴勒喇实为浩沁之后 博廸额特为哈喇勒岱之后 阿达里坚为格实衮之后 伊勒锦为科尔戬巴勒喀之后烈祖弟达尔扎后一世为塔纳雅雅 二世为霄格大王宁王库库楚 三世宁王库库楚子伊尔根大王 四世哈勒珲王宁海王伊苏玛勒宁海王巴图尔宁海王阿哈 五世哈勒珲子宣靖王迈努阿噜大王
  【臣】等谨按泰定纪元年三月防宁王迈努卒以其子额琳沁多尔济嗣是又一世也考迈努初封泰宁王泰定二年由泰宁徙封宣靖后进益王毛贵防益都王遁诸王表中不载有子嗣位宗室世系表亦不载迈努子为谁故简録断以为纪文误也今从之亦不载
  简録曰按太祖本纪自云我兄色辰伯竒弟岱酬实我伯祖巴勒噶特之裔呼济尔实我伯父讷衮之子阿勒坦实我祖呼都拉之子众皆欲立之伊等固辞始推我为主其所自皆未详
  烈祖系
  太祖外余四人一世楚齐格尔王哈准大王特黙格鄂齐锦国王【所谓皇太弟国王鄂齐尔诺延者也】伯勒格台大王 二世楚齐格尔王子淄川王伊克伊逊克大王托欢大王 哈准大王子济南王昻吉济达 特黙格鄂齐锦国王子鄂端大王济伯格大王 萨塔济大王哈斯岱大王察察哩大王夀王托里珠鄂啰台大王白虎大王【辍耕録无萨塔济王至白虎大王六人其子孙皆无今从表列之】 伯勒格台王子伊苏布哈大王昆布哈大王罕都呼大王三世淄川王伊克子阿尔噶额布根王 伊逊克大王子苏都尔王 济南王昻吉济达子哈坦大王齐呼勒大王呼鲁古尔王呉王图烈纳 鄂端大王子额苏伦大王阿雅噶齐王 济伯格大王子塔齐尔国王特们徳尔王【辍耕録无特们徳尔王其子孙皆无今从表列之】 夀王托里珠子阿雅噶齐大王 鄂啰台大王子哈巴尔图大王特克实大王竒都噶大王 伊苏布哈大王子广宁王卓多 昆布哈大王子穆尔济达大王昻吉尔岱王【伯勒格台传岱字皆作台】 罕都呼大王子呼喇济大王 四世苏都尔王子齐王班布尔实必埒古大王鸿和尔王 哈坦大王子陇王呼喇珠 齐呼勒大王子济南王伊埒济 呼喇珠王子呉王玛纳济呉王图烈纳子济阳王普尔普 塔齐尔国王子夀王奈满台额布根大王鄂兰济勒岱大王鄂斯欢大王察拉该大王博啰岱大王 特们徳尔王子博克绰大王锡哩玛勒大王伯勒齐大王 阿雅噶齐大王子必里克图特穆尔王 哈巴尔图大王子某大王【逸其名】 特克实大王子托迪大王 竒都噶大王子图卜特穆尔大王 广宁王卓多子特穆尔大王纳顔大王 穆尔济达大王子呼尔察大王茂哲尔王色埒黙王库库楚大王 昻吉尔岱王子广宁王彻尔特穆尔 呼喇济大王子达春大王 五世鸿和尔王子拜穆尔王齐王伊噜音特穆尔巴尔特穆尔王 陇王呼喇珠子济南王实纳噶【以下辍耕録皆多不载葢其成书在至正初固未及全备也】 呉王玛纳济子西宁王阿勒达尔黙色 夀王奈满台子博啰大王 博罗岱大王子西宁王珠勒玛 伯勒齐大王子巴哩雅大王三宝大王 必里克图特穆尔王子嚢嘉特大王乌噜斯哈勒王 某大王子实喇岱大王 图卜特穆尔大王子燕锡大王伊济鸿和尔王 纳顔大王子图卜特穆尔大王 库库楚大王子定王色彻肯 广宁王彻尔特穆尔子广宁王裕勒阿楚 六世齐王伊噜音特穆尔子齐王伊噜特穆尔 博啰大王子辽王托克托 西宁王珠勒玛子茂海大王本布大王伊济大王布扎尔大王 伊济鸿和尔王子实都大王 定王色彻肯子定王彻尔台
  太祖系
  一世卓沁太子察罕台太子睿宗皇帝乌拉齐科尔戬太子 二世卓沁太子子巴图大王萨喇达大王孟克特穆尔王托克托孟克王托克托宁肃王布呼大王伊济贝大王 察罕台太子子伊苏孟克王哈喇实喇大王 科尔戬太子子河间王呼察【辍耕録于乌拉齐科尔戬下皆无世系呼察与黙格苏都勒格苏布特同列似非科尔戬子今从表与简録载之】睿宗皇帝子胡土克图【胡土克图次居二其次三及次五者皆失其名】锡
  里库大王额哷布格大王博绰大黙格大王苏都勒格大王苏布特大王 三世寜肃王托克托子肃王库色 伊济贝大王子嘉鼐巴大王 哈喇实喇大王子阿勒呼木大王巴拉大王威逺王阿济格特穆尔布哈王 河间王呼察子呼噜岱大王 锡里库大王子阿布哈王额琳沁多尔济王 额哷布格大王子威定王约木和尔鼐喇呼布哈大王拉尔干锡格大王 博绰大王子实喇卜嘉勒大王 黙格大王子昌通大王 苏都勒格大王子苏克岱大王苏布特大王子某【逸其名】 四世巴拉大王子兖王
  满济勒噶 威逺王阿济格子威逺王呼图克特穆尔齐勒特穆尔 特穆尔布哈王子阿南达实哩王呼噜岱大王子额布根大王帕克巴拉大王额
  黙根大王【辍耕録无额黙根王而以巴尔达噶王亦为呼噜岱王子今从表】 阿布哈王子阿噜大王 额琳沁多尔济王子托克托穆尔王 鼐喇呼布哈大王子魏王巴延特穆尔鄂勒哲特穆尔王冀王博啰定王永和尔 拉尔干锡格大王子镇宁王诺海 实喇卜嘉勒儿大王子楚王伊克图 昌通大王子拜特穆尔大王 苏布特大王子荆王托克托穆尔海拉苏大王 苏布特孙伊噜特穆尔玛勒额森【以其父失名故称其祖】 五世齐勤特穆尔子越王图喇【表中以威逺王呼图克特穆尔齐勤特穆尔二人并作一格而下格则列越王图喇不辨为何人子矣今从辍耕録】 额布根大王子巴拜大王 帕克巴拉大王子安定王托欢 额黙根大王子巴尔达噶王 阿噜大王子靖逺王格藏广平王哈喇班第 托克托穆尔王子某【失名】 冀王博啰子特穆尔图 定王永和尔子某【失名】 楚王伊克图子楚王托里特穆尔 拜特穆尔大王子永宁王布延穆尔荆王托克托穆尔子荆王伊苏伯竒 六世越王图喇子豫王喇特纳实哩安西王达尔玛【按明监本图喇下无子字殿本则有之考图喇传与简録二人皆其子也】 巴拜大王子乌塔苏特
  穆尔王哈布尔特穆尔王【辍耕録巴拜王下无系以乌塔苏特穆尔王哈布尔特穆尔王为安定王托欢子今从表】 安定王托欢子安定王多尔济巴勒【辍耕録以多尔济巴勒为巴尔达噶王子今从表】 广平王哈喇班第子豳王彻伯尔 托克托穆尔王孙额琳沁班第王定王永和尔孙燕大王 楚王托里特穆尔子楚
  王巴图鲁 七世豳王彻伯尔子豳王纳古尔 楚王巴图鲁子雅克特穆尔王苏克特穆尔王多罗布哈王
  太宗系
  一世库腾太子库楚太子哈喇彻尔王哈斯大王哈坦大王黙哷大王 二世库腾太子子穆尔济达王孟格图大王哲伯特穆尔王特伯林大王竒尔娄大王 库楚太子子实勒们【大宗当抚之宫中称太孙定宗崩后皇后乌拉海额实氏所抱之听政者也】 哈喇彻尔王子托克托大王 哈斯大王子海都大王 哈坦大王子多尔济王额布根大王伊徳尔大王约苏图大王和尼大王 黙哷大王子托和大王 三世穆尔济达王子伊苏布哈大王 孟格图大王子额琳沁大王 竒尔娄大王子汾阳王拜特穆尔 实勒们子博啰齐大王 托克托大王子伊伯格济 锡喇卜多尔济 海都大王子汝宁王彻伯尔 多尔济王子锡锡大王 额布根大王子陇王呼鲁苏 和尼大王子耀珠大王诺海大王 托和大王子温都尔大王 四世汾阳王拜特穆尔子荆王伊苏额布根 博啰齐太子靖逺王哈达襄宁王鄂尔和 汝宁王彻伯尔子汝宁王鄂勒哲特穆尔 锡锡大王子桑节巴勒大王 温都尔大王子阿雅噶齐大王阳翟王图们 五世靖逺王哈达子防宁王伊苏布尔罕 汝宁王鄂勒哲特穆尔子汝宁王呼喇台 阿雅噶齐大王子阳翟王太平 阳翟王图们子阳翟王库春 六世阳翟王库春子阳翟王特穆尔齐
  定宗系
  一世呼察大王诺果太子和和大王 二世呼察大王子雅尔嘉勒灿王鄂勒哲额布根王 和和大王子南平王图噜
  宪宗系
  一世巴尔图大王乌苏岱大王玉隆哈实大王河平王锡里济璸都 二世玉隆哈实大王子色埒黙王卫王鄂勒哲 河平王锡里济子乌鲁斯布哈王并王鸿和特穆尔 三世卫王鄂勒哲子郯王齐齐克图 并王鸿和特穆尔子嘉王和尔和 达实伊徳实王彻尔特穆尔王【彻尔特穆尔王辍耕録无明北监本作鄂勒哲特穆尔王今从今殿本】
  世祖系
  一世多尔济王裕宗皇帝【裕宗子成宗外显宗顺宗皆附见皇子门】安西王莾噶拉北安王诺木罕云南王和克齐阿雅噶齐大王西平王鄂啰齐宁王库库楚镇南王托欢和塔拉特穆尔王 二世安西王莾噶拉子安西王阿南达阿勒坦布哈 云南王和克齐子营王额森特穆尔 阿雅噶齐大王子额黙根大王巴延特穆尔王西平王鄂啰齐子镇西武靖王特穆尔布哈【辍耕録作】
  【额森特穆尔布哈】西平王巴特玛徳沁 宁王库库楚子宁王色彻图宁王阿都齐【辍耕録缺】 镇南王托欢子镇南王娄章图卜布哈宣让王特穆尔布哈威顺王库春布哈文济王曼济宣徳王布达实哩【按表以镇南王图卜布哈威顺平王库春布哈宣让王特穆尔布哈三人皆列之为娄章之子托欢之孙辍耕録则皆以为托欢之子而缺镇南王娄章今考库春布哈系托欢之子又特穆尔布哈传曰世祖第九子托欢封镇南王托欢薨子娄章袭娄章薨弟图卜布哈袭图卜布哈薨子博啰布哈防特穆尔布哈乃嗣为王特穆尔布哈托欢第四子也至天歴二年博啰布哈已长特穆尔布哈请以其位还之乃改封宣让王则表之误列明矣】和塔拉特穆尔子阿巴额布根王 三世安西王
  阿南达子伊噜特穆尔王 额黙根大王子谔特古布哈王 镇西武靖王特穆尔布哈子云南王娄达罕武靖王绰斯巴勒 西平王巴特玛达沁子恭格巴勒大王 图卜布哈子博啰布哈【表作四世误】 库春布哈子拜特穆尔塔斯特穆尔报恩努节岱努佛嘉努义王和尚【表皆缺从库春布哈传増】 阿巴额布根王子巴拉多尔济王 显宗子梁王松山湘宁王徳勒格尔布哈 顺宗子魏王 四世云南王娄达实子豫王喇特纳实哩【按太祖系中越王图喇子喇特纳实哩由安西王封防王今此防王喇特纳实哩其封爵既同名亦同恐有重列之误无可细考】 武靖王绰斯巴勒子防巴大王伊尔哲伯大王【娄逹罕绰斯巴勒子表中合作一格今从辍耕録晰之】梁王松山子梁王旺沁【辍耕録中缺松山一支之系】 湘宁王
  德勒格尔布哈子湘宁王巴拉实哩 魏王子图卜布哈大王曼济大王西靖王阿噜魏王博啰特穆尔唐古特王达尔玛实哩王博啰大王
  【臣】等谨按成宗武宗以后皆止一世已载皇子门矣顺帝孙宻迪哩巴拉先窜沙漠后为明将李文忠所获太祖封崇礼侯后仍听其北还当洪武时又获元代子孙恵王巴图布哈储王巴延布哈宗王子蛮王拜特穆尔又李文忠杀宗王托克托实哩此皆不知是何系属矣
  又按元史世祖本纪中统元年载赐亲王银与文绮金素绵绢诸物其数极厚自是岁以为常此即所谓嵗赐也宗室世系表中未有不称王者则其时之加恩皇族固已优渥所以各帝本纪止书各人封拜分地防遣诛斥及殁后防典诸政而凡如他代定宗室制度之事槩不多见简録系属门及王圻续通考皆无所纂述葢其事迹甚少无从采辑耳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五
  帝系考
  皇族
  明太祖洪武九年定诸王嵗供之数
  亲王嵗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纻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靖江王岁支米二万石钞一万贯余比亲王减半马匹草料月支二十匹亲王子男未受封者嵗支纻丝纱罗绢冬夏布帛同公主未封例女未封者半之男已封郡王者嵗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疋纻丝五十疋罗二十五疋绢及冬夏布各一百疋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匹草料月支十匹女已受封及嫁者嵗支米一千四百石钞一千四百贯亲王世子嵗赐同郡王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比始封郡王减半郡王女为县主已嫁者嵗米五百石钞五百贯后至二十二年以物力不给更为裁定自初封十王之外未有沾被者
  【臣】等谨按防典载宗藩支拨之数亲王定米一万石郡王定米二千石镇国将军定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定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定米六百石镇国中尉定米四百石辅国中尉定米三百石奉国中尉定米二百石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賔八百石县主及仪賔六百石郡君及仪賔四百石县君及仪賔三百石乡君及仪賔二百石皇太子次嫡子并庶子既封郡王之后必俟出阁毎嵗拨赐与亲王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毎嵗拨赐与亲王女已嫁者同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其嵗赐比初封郡王减半支给此当即二十二年之定制也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互见职官考】宗人府掌皇九族之属籍书宗室子女嫡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达材能録罪过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并以亲王领之其后以勲戚大臣摄府事不摄官而所领尽移之礼部【互见职官考】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九月【时仁宗已即位】増诸王嵗禄
  史料后集曰亲王嵗禄万石攷宣徳元年周王嵗禄加至二万石以太宗母弟也汉赵二王又各加至三万石以太宗亲子也若代王六千石唐王五千石韩王三千石伊王辽王二千石岷王一千五百石肃王一千石则以邉饷之不继或多赐庄田草塲以益之非有隆杀也
  孝宗治三年闰九月禁宗室奏请田土及受人投献世宗嘉靖三年定宗室毋得以媵子为嫡之例
  时东瓯王健楸无子上书言宗室所以蕃衍由诈以媵子为嫡縻费县官今臣无嫡请以所受府第屯厰尽归鲁府待给亲封省民财万一乞着为例报可其后又定宗藩条例亲王无后以兄弟及兄弟之子嗣不得以旁继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颁宗藩条例
  时宗室蕃衍嵗禄不继礼部尚书李春芳攷故事为书上之诸吉凶大礼及嵗时给赐皆严为之制史料前集曰嘉靖九年礼部覆丰林王疏议处宗室事帝自为书赐诸王欲将帝之皇子皆封郡王亲王次子皆封镇国将军以张璁言宜量减禄而不降封乃止至是礼部议上宗藩条例于是秦晋周楚蜀赵庆襄淮德崇嵗禄万石辞一千石鲁益衡嵗禄万石辞二千石崇王万三百石与唐王六千五百石俱辞五百石而郡王以下至中尉皆有所减削矣【二崇字当有一误无可考正】
  【臣】等谨按周王楚王传载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润言天下财赋供京师采四百万石而各藩禄嵗至八百五十三万石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万三千石而宗室禄米五百四万石即无灾伤蠲免嵗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年复一年将何以支事下诸王议明年周王睦楧条上七议请立宗学以崇德教设科选以励人材严保勘以杜冐滥革冗职以除素餐戒奔竞以息贪饕制拜埽以广孝思立忧制以省禄费诏下廷臣参酌之其后诸藩遂稍稍陈说利弊尚书李春芳集而上焉至四十三年楚王显槐复上书条藩政请设宗学择立宗正宗表督课亲郡王以下子弟十嵗入学月饩米一石三载督学使者考绩陟其中程式者全録之五试不中课则黜之给以本禄三之二其庶人暨妻女月饩六石庶女勿加恩于是始颁宗藩条例多采睦楧显槐二王议云
  神宗万厯七年更定亲王承袭之例
  亲王之子例封郡王若以支属嗣者自后长子袭封亲王外余子仍照原封世次授以本等爵级不得冐滥郡爵郡王无子兄弟及兄弟之子不得请袭违者为冐封
  万厯十八年六月更定宗藩事例始聴无爵者得自便万厯三十三年十二月开宗室科举入仕例
  郑世子载堉于二十二年正月上疏请宗室皆得儒服就试无论中外职中式者视才品器使诏允行奉国中尉以下入试辅国中尉以上爵尊不得与其后礼臣李廷机言封爵科目原自两途彼既愿从科目入仕应照士子出身资格铨除何拘原爵亦从之惟不得除京朝官
  熹宗天启五年行宗室限禄法
  【臣】等谨按王圻续封建考载神宗时定宗室之制诸条今择其不専指封建而事闗睦族者移録二条于左王圻曰万厯十年定各王府玉牒毎年八月投礼部宗人府收贮或有嫡庶混淆名位舛错那移封期増减嵗月者驳回重缮
  又曰万厯十年定宗室之子年十嵗以上俱入宗学于宗室中推举一人为宗正领其事年至十五乃请封给禄米三分之一仍留学五年验有进益方出学始给全禄
  熙祖系
  仁祖外余一人一世寿春王  二世寿春王子霍邱王下蔡王安丰王防城王  三世霍邱王子宝应王安丰王子六安王来安王都梁王英山王
  【臣】等谨按下蔡城及宝应六安诸王先卒皆无后诸王列传中于熙仁二祖之系毎多书爵而不书名者
  仁祖系
  太祖外余三人一世南昌王兴隆盱眙王临淮王二世兴隆子山阳王文正  盱眙王子昭信王  三世文正子靖江王守谦  四世守谦子赞仪  五世赞仪子佐敬佐敏  六世佐敬子相承  七世相承子规裕 八世规裕子约麒 九世约麒子经扶十世经扶子邦苧 十一世邦苧子任昌任晟 十二世任昌子履焘 任晟子履祜 十三世履祜子亨嘉
  太祖系
  【臣】等谨按太祖子孙皇子楠早薨潭王梓赵王杞湘王柏谷王橞安王楹郢王栋虽皆得封而先后国除无宗属可考余二十三王子姓蕃衍各歴世十余分国或至数十不等若仍照辽金元皇族例检阅断难明晰谨遵明史诸王世表以太祖系总其纲复以某王宗属分其成祖以后诸王宗属仿此
  兴宗子五人建文帝外虞懐王雄英早薨呉王允熥衡王允熞徐王允□嗣皆无考
  秦国宗属
  一世太祖嫡二子樉 二世樉子尚炳尚烈尚煜尚烐尚灴尚炌 三世尚炳子志堩志均志志堢尚烈子志防 尚煜子志垌 尚烐子志防 尚灴子志埴 四世志子公锡公铭公镗公鏳 志堢子公鋺 志防子公鉐 志垌子公链 志埴子公铤 五世公锡子诚泳 公镗子诚诚浍 公鏳子诚洌 公鋺子诚灌 公鉐子诚澜 公链子诚潢诚渌诚漖 公铤子诚淋 公铭子诚润诚澯六世诚澯子秉欆 诚浍子秉 诚洌子秉榛诚灌子秉楀 秉榉【诚澜之从侄】 诚漖子秉栈 诚淋子秉欓 诚润子秉柎 秉桦【辅国将军祖父未详】 七世秉欆子惟焯 秉榉子惟熣 秉欓子惟燿惟燱 秉柎子惟 八世惟燿子懐墡 惟子懐埢 九世懐墡子敬镛 懐埢子敬镕 十世敬镛子谊况敬镕子谊澏谊漶谊防 十一世谊况子存桑
  谊漶子存枢
  【臣】等谨按诸王世表中止书亲王郡王之名诸王列传中凡镇国将军以下或以其有贤行或有事迹冝载者间为附録今防合表传凡有名可举者一一载入封爵传世之事当详封建考槩不赘叙其人名偶见于传而祖父莫考者则注明之后皆仿此
  晋国宗属
  一世太祖嫡三子防 二世防子济熺济熿济煜济炫济焕济烺济熇 三世济熺子美圭美垸美垙美埻美垣美塎美堣美堛 济子美埥 济涣子美壤 济烺子美坞 济熇子美坚 四世美圭子钟钟铎钟鏸钟鋐 美垸子钟鐻 美垙子钟鍑美埻子钟鑅 美垣子钟铤 美塎子钟鏶 美堣子钟鋋 美堛子钟镂 美埥子钟镒 美壤子钟鈵 美坞子钟铗 五世钟子竒源竒渶竒溶竒瀴 钟鏸子竒淮 钟鐻子竒淐竒滽竒洢 钟鑅子竒溯 钟鏶子竒湒 钟鋋子竒渲 钟镂子竒沄 钟镒子竒浈竒添 钟鈵子竒防 钟铗子竒淯 六世竒源子表荣表槏表椈表柣表栺表檈竒渶子表榇 竒溶子表梈 竒瀴子表楗 竒淮子表坊 竒滽子表杋 竒洢子表□ 竒溯子表相 竒湒子表柃 竒渲子表漳 竒沄子表楠竒浈子表栎 竒防子表樔 竒淯子表□ 七世表荣子知烊 表槏子知防 表柣子知焝 表栺子知 表檈子知□ 表榇子知爀 表梈子知炬 表枋子知炯 表相子知燧 表柃子知炪表楠子知□ 表栎子知熑 表樔子知爧 表□子知燠 知□【钟镒之曽孙祖父未详】 八世知防子新防新墧【新墧镇国将军】 知焝子新□ 知爀子新防 知炬子新涂 知炯子新墤 知燧子新甄 知□子新睚知熑子新□ 知爧子新垄 知燠子新墥 新
  堞【系未详】 九世新墧子慎镜慎鋷 新□子慎□新防子慎铄 新涂子慎镔 新墤子慎键 新□子慎钟 新垄子慎鐅 新墥子慎镭 十世慎鋷子敏淳 慎□子敏没 慎铄子敏漽 慎镔子敏洟 慎键子敏淴 慎钟子敏 慎鐅子敏济慎镭子敏防 十一世敏淳子求桂 敏漽子求橘敏淴子求杚 敏子求棆
  【臣】等谨按史料载晋府庆成王生百子俱成长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毎防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王圻续通考封建考亦书之考史言济始封庆成王其曾孙竒浈袭爵生子七十人嘉靖初尚书王琼闻于朝史文当得其实较南史所载梁鄱阳王恢男女百人为更盛矣今传表中惟嗣爵之表一人可举其名耳
  周国宗属
  一世太祖嫡五子定王橚 二世橚子有炖有爝有防有烜有熺有□有煽有爌有炥有颎有煴有熼有炯有燆 三世有爝子子垕子埅子埘子塈子壜子堰子垗子墟子圪子埯子塼 有光子子场 有煽子子壆 有爌子子堠 有颎子子墌 有煴子子堼 有炯子子□ 有燆子子壉 四世子埅子同镳同防同□同铌同钧同鉣同鐪同锵 子场子同防 子壆子同鋞 子堠子同防 子墌子同鐎子堼子同铬 子□子同□ 子壉子同□ 子埘子同□ 子塈子同鋖 子壜子同镳【名复】 子墟子同□ 子圪子同鍱 子塼子同衔 五世同镳子安防安涘安泛安防安漨安渳安防安防安潧安漕安潨安□安涠安潏安防安濯安□安泾安汾【传称惠王同镳有子二十五人今可纪者十九人】 同防子安涪 同□子安瀼同铌子安□ 同钧子安瀺 同鉣子安防 同
  鐪子安沈安□ 同锵子安渤 同防子安法 同鋞子安澓 同防子安泭 同鐎子安洛 同铬子安湜 同□子安潼 同□子安浏 同防子安淇同鋖子安沅 同镳子安防 同□子安潪 同
  鍱子安汥 同衔子安洔 安河【镇国将军镇平王有爌诸孙其父未详】 安【与睦防同时人称睦防为大山安为小山其祖系未详睦防见六世】 六世安防子睦防睦桎睦楮睦椔睦楧 安涘子睦榉安防子睦梿 安漨子睦杲 安防子睦梒 安
  防子睦柯 安漕子睦桍 安潨子睦椤 安□子睦楃 安涠子睦□ 安橘子睦桄 安防子睦柊安濯子睦桴 安□子睦杉 安泾子睦栮 安
  涪子睦栲 安瀼子睦□ 安□子睦杫 安瀺子睦檠 安防子睦台 安□子睦棱 安渤子睦樒安法子睦橪 安澓子睦槿 安洛子睦檗 安
  湜子睦訸 安潼子睦檝 安浏子睦桅 安淇子睦防 安沅子睦枸 安防子睦橘 安潪子睦棌安汥子睦楪 安洔子睦檚 安河子睦防 七
  世睦防子勤熄勤炫勤熂勤炬勤烶勤焕勤烒勤烷勤烼勤烶【名复】勤勤然勤焞 睦桎子勤燝 睦楮子勤熤 睦椔子勤□ 睦榉子勤□ 睦梿子勤爁 睦杲子勤炵 睦梒子勤爟 睦柯子勤防睦桍子勤□ 睦椤子勤□ 睦楃子勤熩 睦□子勤荣 睦桄子勤煗 睦柊子勤焭 睦桴子勤煋 睦杉子勤□ 睦栮子勤□ 睦栲子勤防睦□子勤謶 睦杫子勤灰 睦檠子勤緂 睦台子勤炈 睦棱子勤熛 睦橪子勤烛 睦槿子勤烝 睦檗子勤□ 睦訸子勤□ 睦檝子勤烰睦桅子勤燇 睦□子勤爚 睦枸子勤炡 睦橘子勤□ 睦棌子勤□ 睦楪子勤□ 勤熨【镇国将军祖系未详】 八世勤熄子朝堈朝埴朝堵 勤子朝壁勤熂子朝垣 勤炬子朝坮 勤烶子朝型 勤
  焕子朝□ 勤烒子朝埫 勤烼子朝埢 勤烶子朝堋 勤渤子朝堤 勤然子朝埭 勤焞子朝□勤燝子朝均 勤熤子朝墰 勤□子朝□ 勤

《钦定续文献通考》 相关内容:

前一:16
后一:18

查看目录 >> 《钦定续文献通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