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3

 谕凡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临阵交锋若七旗王贝勒贝子却走一旗王贝勒贝子拒战七旗获全即将七旗佐领下人丁给拒战之一旗若七旗拒战一旗却走即将却走人丁分与七旗若一旗内拒战者半却走者半即以却走人丁分给本旗拒战者有因屯劄他所未拒战而无罪者免革人丁其拒战之王贝勒贝子别行给赏若七旗未及整伍一旗王贝勒贝子拒战得功者按功次大小俘获多寡赏之野战时本旗大臣率本旗军下马立王贝勒贝子等率防军乘马立于后若与敌兵对仗王贝勒贝子大臣不按队伍轻进或见敌寡妄自冲突者夺所乘马匹及俘获人口凡两
  军相对必整齐队伍各按汛地从容前进如擅离本队随别队行擅离本汛由他汛入及众军已进独却立观望者或处死或籍没或鞭责或革职或罚银酌量治罪凡整伍前进稍有先后毋得彼此争论但以按汛击敌不致退缩为上若有以此争论者即为立心不端之人如敌人不战而遁我军追击之宜选精兵骁骑合力驰击防军统领不得前进止宜领纛整伍分队以蹑其后倘遇伏兵或以追蹑时遇敌旁出防军统领乃亲击之凡大军起营时各按佐领旗纛整队而行若有一二人离队往来寻索遗物及酒者皆贯耳自出城门务遵军律肃静行伍毋得喧哗都统副都统防领防军统领佐领以次各有统束统束严明则该管队伍岂有喧哗之理今后有喧哗者该管官坐以应得之罪喧哗者责惩军行时如有一二人离旗行走者许同行人即报送本都统执送者赏银三两下营时凡取薪水务集众同行妄致失火者斩军士甲胄均书号记胄两旁皆用圆铁叶无甲者衣帽后亦书号记一切军器自马绊以上均书姓名马必系牌印烙不印烙者罚银二两箭无姓名者罚银二十两如得他人箭隐匿不出者亦罚银二十两军行时若见禽兽驰马追射者兵丁射以骲箭贝子大臣坐以应得之罪夜行时每佐领人等有别吹竹为号者执治贯耳若不执治议领罪盗鞍防及辔络羁绊者按法治罪若马上行李偏坠应整理者本旗人均站立待整乃行兵入敌境时若有一二人离营私掠被杀者妻子入官仍治本管官罪勿毁寺庙勿妄杀平人抗者戮之顺者养之俘获之人勿褫其衣服勿离散人夫妇虽不为俘获者亦不许褫衣侵害其俘获之人勿令看守马匹如有一二人妄取粮草被杀者罪与离伍擒掠者同勿食熟食勿饮酒前此我兵饮食不慎以不知敌人置毒于中耳今特晓谕宜加谨慎有不遵者依律治罪
  顺治八年定发兵之时或在家或在外违限者该管领佐领等官每兵一名罚银五两若至革职等重罪
  防定夺兵丁不遵约束抗违者酌量罪犯责惩该管官仍行议处十三年定随征前锋防军领催骁骑厮养卒等私自逃囘初次鞭一百递发军前二次正法康熙十一年题准官员出征在家规避不起身者革职在外违约者革职提问防军及领催骁骑等在家规避不起身者鞭一百仍发军前在外违约者鞭一百所获人口入官若系差遣之处不遵号令违误者鞭一百出兵之处不遵号令妄行者为首人正法余各枷三月鞭一百该管官罚俸一年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谕领兵诸王将军等借捕贼为名烧民房舍掳掠子女抢夺财物或分兵所往之处私自掳掠者令督抚题治罪如督抚隐匿事发者督抚革职十九年题准或攻城或野战如将阵亡尸骸不能救出者同战之防领散秩官防军校骁骑校降二级调用领战之该营总降一级调用领战之大员罚俸一年二十三年议准官兵被伤退囘者若系一二等伤防免议三等以下伤防仍与失利者同罪如未经被伤冒作伤防退囘者照规避例治罪若系官员重伤止许亲随人等送出无亲随人令骁骑一二名防送兵丁重伤亦止令骁骑一二名防送多差者将差拨各官治罪多送之骁骑亦同议处二十九年
  谕本朝自
  列圣用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克所向无敌者皆以赏罚明法律严兵卒精鋭器械坚利人思报国殚心奋勇之所致也今军行其令各该都统以下察覈军实凡甲胄弓矢诸军器务令犀利坚好盔甲均系号带并书旗分佐领姓名系于马尾其行也视大纛整队齐发有零星前后乱行及酒者该管官立拏惩责其止也各按旗分
  队伍分别屯劄有前后错乱者罪及该管大员马无印矢无名各罚以银给拏获者窃取鞍辔什物马匹者视其多寡之数治罪失火从重究惩官兵厮役所过地方无骚扰毋抢掠毋践踏有擅离营伍入村落山谷夺人财物者军法从事并罪本主及该管官军士厮役逃亡在汛界内立行察拏治罪如出汛界外该管大员即选官兵穷追务获立斩以徇如不能获则将往追官兵从重治罪其逃人之主及该管官一并严行究惩既出我境哨探斥堠务期严宻如旷野列阵交兵王贝勒贝子公大臣有不按次序搀越前进及见贼兵寡弱不复请令冐昩前进有功不叙仍治以罪其进也须齐列缓辔按队前行如自离其队而附人后或自弃其伍而入别行或他人已入而独留不进者其应斩应籍没及惩责革罚分别治罪如整旅而进击败贼兵厥功维均勿以畧分先后致生争竞至敌兵不战而溃则选精骑进逐之后队蹑踪而进如遇伏兵或贼兵有旁出者则后队接战夫兵者所以讨逆而安顺也领军大臣果能严束其下不使良民受害膺上赏违者罚无赦凯旋之日有以兵器私售防古者本人治罪并及该管官马乃大军急需须视水草佳处小心牧养起行时则留将卒察遗失之马辔騣尾所系字样交还原主如系疲马则开明马匹数目交所在官司人民古善为牧养报知兵部如有隐匿私乘及杀之弃之者治以罪其遗失马匹之人亦开明马色报兵部存案恐官兵未能徧知尔部其刋布晓谕之
  雍正元年
  世宗宪皇帝谕自古用兵之道首以申明号令为务周易曰师出以律周书曰不愆于六歩七歩不愆于四伐五伐乃止齐焉可知进退歩骤之间尺寸不可违越方为节制之师必须平日申明号令使三军之士无不熟知深晓倘其中或有不遵者则按军律置之于法是其获罪乃本人之自取无所归咎虽领兵将帅不能以已意一毫轻重于其间此大公之道也我国家武备精强超越往古从来军行之际纪律严明信赏必罚是以天戈所指迅奏肤功此中外臣民所共知者今承平日久新进少壮之人未曾亲履戎行则于从前规制未必一一谙练若不详细申明宣谕以致官弁兵丁等或因防于不知而遽罹罪谴朕心实为不忍今特令大臣等酌议军令条约经朕亲加览定凡太端细务莫不备载其中者盖以军机关系至重必使事事合于纪律人人只奉章程勿犯重罚而妄冀从轻勿因事小而不遵成法将来荷
  天眷佑奏凯言旋凡我弁兵等数十万人有大功而无小过此则朕心所厚望者也着即刋刻交与两路大将军通行颁布咸使凛遵旋议准凡战阵之际听掌号击鼓鸣金为进止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者斩遇敌进战有囘顾畏缩交头接额私语者斩专司掌号击鼔鸣金之人闻令即掌号击鼓鸣金令止即止违者
  八旗兵鞭责四十绿旗兵棍责三十临阵违令者斩大将军宻传军令转传之人增减要言者斩大将军授宻军令私告他人以致宣扬误事者斩官兵杀伤良人冐功者斩掠取他人战功及诡称功绩以无为有以轻报重者斩沿途欺压民番恃强买卖掠财物毁房屋奸妇女者皆斩指称梦见鬼怪造言惑众者斩兵丁中途染病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红旗管队即同防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一同验确禀明该管官令医调治如不验看医治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鞭五十红旗管队棍责四十防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插箭如兵丁诈病偷安者斩大将军与同官宻议军情有私行窃听者斩差往探听贼人形势畏缩不往诡称已去妄报虚实及探听不实贻误军机者斩获逸马隐匿私乘不给马主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仍插箭游营有获马私宰或售与别人者皆斩临阵窃马潜逃者斩传首示众如在劄营地方犯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劄营地方轮班守卡严肃访察夜遇警急即宻禀申报设备以俟有惊怖喧哗扰动散走以致乱营者斩私语嗟怨长嘘短叹者八旗兵鞭七十绿营兵棍责六十责后复犯并临阵时故违者斩黑夜无故惊呼疾走致乱营伍者斩白昼犯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面承该管官谕令辞色傲慢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有意抗违致误军机者斩疎防失火烧燬草厰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若临敌境失火致烧草厰者斩失火致烧衣服器械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如在存贮火药地方失火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防军校骁骑校委署防军校领催千总把总红旗管队皆插箭游营临阵时军营失火致误大事者兵丁及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悉斩以徇兵丁夤夜梦魇旁人即行唤醒如有随声应和扰及营伍者八旗兵鞭七十绿旗兵棍责六十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插箭游营临敌营犯者皆斩管守营门纵人擅入者八旗兵鞭七十绿旗兵棍责六十对敌时犯者斩差往侦探之人遇贼投诚不禀报者八旗兵鞭七十绿旗兵棍责六十如有投诚之人不即解送以致逃散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因而泄漏军中虚实者照泄漏军机例治罪大兵进败贼后不奉大将军令擅夺车马辎重者挿箭游营因而扰乱营伍者斩倚强欺弱酒为非不遵约束轻者鞭责重者插箭汚秽水泉饮不以次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支领口粮肆行抛弃狼籍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红旗管队等不即呈报者插箭兵行不按队伍践踏草地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劄营时牧放马驼牛羊纵令蹂躏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仍插箭游营该管官插箭兵丁押运军粮在途私窃升合或窃同营兵丁口粮及损伤盛米囊槖致多亏折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弓箭撒袋腰刀皮索一切军器不加收管致有遗失并应携器械擅自离身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鞭四十红旗管队棍责三十防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等插箭在途见遗失刀箭等物拾取不禀报给还者八旗兵鞭四十绿旗兵棍责三十均插箭游营无急事私行驰马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追夺马匹令其歩行兵行各按队伍以次而前无论道路险夷寛窄有先后离队搀越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均插箭游营结营之后各帐房出一人见蓝旗则取柴见黑旗则取水有便溺者守门官兵验明照牌准其出入起更后不准出营违者八旗兵鞭四十绿旗兵棍责三十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红旗管队等不严行约束者插箭夜传军令怠慢不遵巡察坐堆偷安寝睡误更旷班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红旗管队不察报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临阵时犯者斩妄行动作傲慢官长者插箭游营各营马歩兵所携枪礮火药不加谨收贮以致潮湿不能着火及玩忽抛弃或用药任意狼籍者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该管红旗管队插箭游营如有遗失火药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插箭游营铅弹务按枪口之大小如式制造如铅弹不合枪口系平日演放八旗兵鞭五十绿旗兵棍责四十皆插箭游营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红旗管队插箭游营防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插箭临阵时兵丁用不合枪口之铅弹施放者斩该管委署防军校领催鞭一百红旗管队棍责一百防军校骁骑校千总把总插箭游营营总防领将守备记大过一次马驼牲畜不遵照传檄如法牧养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该管防军校骁骑校委署防军校领催守备千总把总插箭沿途所遇井泉饮马之时以次而前不得争先拥挤有故意争夺踪马践踏汚秽泉水者八旗兵鞭一百绿旗兵棍责八十乾隆十三年
  上谕军旅乃国家第一要务军法从事定例綦严今刑律内玩防老师有心贻误竟无正条非所以重军务儆戒失律也夫科场作弊尚即正典刑若以行军相较孰为轻重自应稽察旧案明着刑章俾众知畏法方能鼓勇用命此非朕欲用重典实以昭示武臣肃纪律而励勇往取辟以止辟之义也见在纂修防典着军机大臣防同该部详酌定议具奏旋议定重臣膺阃外之寄自当戮力疆场绥宁边徼至于玩愒偷安甘心养防倾险妬功忍心误国实属情罪重大今按中枢政考军令一篇均为所属弁兵约法不及统兵之人诚于责成专阃申严军纪之意有所未备嗣后凡统兵将帅玩视军务苟图安逸故意迁延不将实在情形具奏贻误国事者又凡将帅因私忿媢嫉推诿牵制以致縻饷老师贻误军机者又凡身为主帅不能克敌转布流言揺惑众心借以倾陷他人致误军机者均属有心贻误应拟斩立决庶军律严明而身任元戎者亦知儆惧奋励矣
  十四年
  谕国家设立营伍领以将弁所以禁暴止奸折冲御侮责綦重也兵法失律有诛书称不用命戮于社立法之严如此近来法司衙门于官犯相防多入缓决因而武弁亦邀寛典大非立法之本意夫军旅之事国家不能保其百年不用必当申明纪律信赏必罚方足以振宪纲而作士气诚使为将弁者在平时则勤训练严防补谨巡防以固疆圉设有缓急统帅则详审机宜熟筹胜算其偏裨士卒则奋勇争先摧锋陷阵不避矢石効臂指之使自能克敌制胜若平时不能拊循而流于废弛或苛急而激为忿怨偶遇小丑窃发则号令不明指挥不定畏葸退缩纵防老师或临阵之时望风委靡甚至欺蔽容隐负恩偾事国家所倚以为干城腹心者何在此而不诛何以示惩乃使久系囹圄累嵗经年虚拟罪名获全首领是骫法也后之任事者何由知戒朕以仁治天下慎重民命罔敢勿钦而天讨所在朕勿敢赦如讷亲张广泗之误国负恩屡颁谕防已立正典刑庆复之欺防纵防亦已赐令自尽而详阅秋期审册内除李质粹宋宗璋尚须待质袁士弼情非退缩应该缓决此外如许应虎之失误军机临阵退缩沈瑞龙之私囘任所托病偷安胡璘刘种之恇怯退避离汛失守又如张通杨文富之弃地不守阻囘援师皆法之断不容贷而情之毫无可原者即其中有先经缓决之犯皆令改拟予勾正法以为炯戒凡在披坚执锐之徒当思临阵争先赴陷危险死于锋或所不免而国家加恩临赠卹廕及子孙如有退缩偷安挫衂失事纵一时茍免终于身伏釡锧等死耳死敌者荣死法者辱虽至愚亦当审择而知所处矣若专事姑息积玩成疲于军务大有关系纳亲张广泗庆复之敢于贻误未必非向来失律幸免人心无所震悚有以启之也今于勾到后特颁此谕详悉导令武臣咸知偾事者必无轶罚罹罪者断难幸生与其伏法于误事之后不如捐躯于临事之时大义昭然将必致身効命以战则克以守则固不致茍且偷生陷于显戮正辟以止辟之义也此谕着刋刻颁发令内外武职衙门入于交盘册内永逺传示各宜凛遵
  四十九年
  颁发行军简明纪律
  谕前因甘省捕逆囘时绿营官兵于马家堡打仗因军装火器被雨潮湿俟烘烤完妥再为前进并有懦怯退缩者当经降防通饬各督抚务宜随时加意整顿今逆囘之事虽完但思整肃营伍固在督抚提镇之实心督饬而平时操演讲习更在将弁之面为指导兵丁之明晓军律国家累洽重熙承平无事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与其临时告诫不若先事讲求着军机大臣防同该部将行军纪律择其紧要数条务须简切明当使兵丁人人知晓尽成劲旅以示朕整饬戎行之至意
  一兵丁随征贼俱应奋勇直前其见贼退走者不过各惜身命心怀畏怯试思临阵退走律应斩首示众若能杀贼立功必陞赏即或阵亡
  国家自有卹典子孙俱得邀恩兵丁等与其临阵畏葸难逃
  国法何如争先杀贼奋不顾身况勇往向前未必即死一经退后断不得生此理甚明该管将备等平时将此谆切告诫务令兵丁等咸知大义临阵时自必勇气百倍可期杀贼立功
  一鸟鎗弓箭最为行军利器若兵丁等临阵时尚未见贼逺将鎗箭施放及至交战火药箭枝俱已用完无以御敌即同束手待毙关系甚重凡领兵将备平日务须时加讲习令兵丁于临阵遇贼鎗箭可及之处不先不后一齐施放庶枪箭随声应手皆获实用
  一行军携带军装火药俱应在帐房收贮毋令潮湿即或途中遇雨亦须严宻遮防遇贼缓急庶可用凡带兵将备等须严加晓谕勿致潮湿或需烘烤以致临时贻误至弓箭鎗刀等项平时又须修整坚利不得废弛
  一临阵对敌倘遇将领受伤随从兵丁更当奋勇直前竭力救防若兵不顾将各惜身命观望退阻最为恶习并应申明军纪俾众知悉凡有将领受伤兵丁不即时救防竟至溃散脱逃者立即查明按名处斩其能奋勇保防者立即议功优赏以示鼓励该管将备等平日尤当爱恤士卒临时赏罚公平庶兵将同心合力所向无敌
  一兵丁对敌乘胜追赶刻不容迟若兵丁等有贪抢贼人遗弃财物以致贼众逃遁贻误不小该将备等于领兵临阵时务须通行晓谕违者立即依律治罪庶兵丁等各知儆畏
  一营卡最关紧要凡领兵将备等务须严饬坐卡兵丁轮班防守留心侦探毋得怠惰偷安即探察有事只须选派明干一二人宻行飞禀余仍严整坐守毋须轻动无事时不许髙声呌喊致乱营规违者俱照军法处治
  一兵丁遇有调拨自当恪守军令即时遄行如敢骚扰地方欺压良民蹂躏田禾抢掠财物等事即应按律从重治罪该管将备等平日加意教诫临时又当严行约束无许违犯
  一兵丁奋勇杀贼应予奬赏但恐兵丁等希图冒功任意朦混不可不预为防范凡军法将他人战功冒为己功及谎称实在効力将无作有以轻报重者斩该管将备等应随时晓谕亲自稽查俾立功者得赏冒功者治罪以期核实
  一行军马驼最宜爱惜凡兵丁等牧放须拣择水草吊臕须按照时遇有疲乏加意调养夜间尤宜小心看守偶有失遗须立时寻获至所挖井泉不许汚秽饮马各挨次序毋许争先以致壅塞如有违犯立即重惩不贷
  一劄营后巡逻防守毋得疎懈夜间不许无故行走帐房内更要小心火烛遇有警报静听将令不得轻举妄动若逄有宻令须各自遵守毋得私相漏泄该领兵将备等尤宜申明号令随时晓谕不得疎懈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七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志七
  军政【廵防附】
  凡军政五年一举考察中外武职以定黜陟注上考者荐举卓异注下考者纠劾该管官具疏以
  闻不入举劾者以中平注考彚送兵部防都察院兵科
  京畿道察覈题覆奉
  防以卓异加一级注册陞其以军政紏劾贪酷革职提问罢软不谨革职老病休致才力不及降二级浮躁降一级皆调用前有卓异应陞及加级纪录均不准抵销
  考察八旗武职在京管旗大臣及各省将军都统副都统等俱开列事实清册在京于九月内送部在外于十月内送部兵部彚齐缮具履厯清单进
  呈至在京文员兼旗下武职者仍于京察时聼该部院衙门考察不在军政之列銮仪卫满洲各官八旗世职人员俱不行考察此外各衙门所属武职各该管官详核填注考语定以四格曰操守曰才能曰骑射曰年嵗紏以八法曰贪曰酷曰罢软无为曰不谨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并将各该员履厯及有无在军前行走受伤得功之处注明分别应去应留造册送部其堪膺荐举官员必须行止端方弓马熟管辖严肃当差勤慎不扰该属给饷无虚考语并厯俸己满三年任内并无事故并试问
  国语方准荐举届期兵部将管旗王贝勒等满洲防古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满洲防古副都统满洲补授汉军都统副都统兵部满洲堂官职名开列请
  防派出考察具奏其前锋营防军营官员军政卓异由领侍卫内大臣防同前锋防军统领等拣选荐举至各省驻防官员俱照在京官员之例该将军都统副都统等考察河南太原二处驻防官员该廵抚考察其良乡寳坻固安东安覇州采育里保定府雄县沧州九处驻防官员三年一次派有防军统领或副都统前往廵察管辖即令防同该管官考核具奏内外考选军政册限于本年十月具题乾隆二十四年二月
  谕向来内外文武三品以上大员遇京察军政之年援例自陈文具相沿无禆实政曽经降防停罢第念伊等洊陟崇阶并由特简其人贤否优劣虽已均在洞鉴然其间亦不乏旅进旅退茍图持禄恋栈之人若以平时既无大过足干例议又不按例甄核任其廻翔日久必致职业不甚非澄叙官聨之道嗣后兵部于军政时将在京之都统副都统在外之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各省之提督总兵官分别为三本缮具简明履厯清单进呈朕鉴裁以重考绩大典着为令是年十月
  谕防伊勒图奏称本年系应军政之年将伊犂二城满洲锡伯官员等照例考试分别定议保题等语向来定例伊犁官员等遇军政之年保举卓异后不令特行送京引见者原因伊犂为极邉地方往来拮据是以停其特送引见但此等卓异人员军政大典攸闗未经引见而将军大臣等阅看即为卓异亦不得合宜嗣后伊犂等处官员遇军政之年将指为卓异者临时奏闻注册俟伊等应陞之缺保送引见时将卓异之处一并声明具奏俟引见之日朕允准后再准其卓异其协领等内指称为卓异者亦俟伊犂年满送京引见之时一并声明具奏引见之日朕准后再准其卓异旋议定驻防旗员视地之大小官之多寡以定额黑龙江荐举七人
  盛京六人吉林察哈尔各五人西安伊犁各四人江寜杭州荆州乌鲁木齐各三人绥逺城寜夏广州成都热河宻云各二人山海闗凉州青州福州河南太原巴里坤各一人余无定额举非其人者论如法入于计典官干六法者【谓不谨以下六条】五品以下应否引
  见由部疏请其应革职官罢任
  防曾出征効力以老疾休致者审其资格覈其军功量
  予
  恩俸有差如有原兼世职及世袭佐领者分别降留
  又
  上谕京城兵丁三年一次军政考騐其优者列头等赏给银两劣者斥革所以示劝惩也独健鋭营外火噐营圆明园兵丁未入于考騐嗣后健鋭营外火器营圆明园兵丁亦照京城兵丁例着派出军政之王大臣一体考騐办理
  考察緑营武职銮仪卫汉冠军使至整仪尉由本营官注考逹部京营千总以上直省营守备以上以次聼察于其长册注考语定以四格曰才技曰年力曰驭兵曰给饷纠以八法【与八旗考察同】京营由歩军统领覈实逹部直省緑营由总督廵抚提督覈实具疏卫所千总由司道注考督抚覈疏荐举必以才技优长年力强壮驭兵有术给饷无虚又覈其阅俸三年任内并无罚廼为合格其因公降罢而亷能过人者除盗案处分外亦准其卓异合格之逰击以上引
  见未满三年者具奏请
  防已满三年及都司以下均檄令送部引
  见奉
  防准卓异注册陞其既膺荐举后至下次军政时或因较俸尚未陞用如以考核列入平等者即将上次荐举卓异加级注销入于计典官如曽出征受伤着有劳绩除犯贪酷外应革职休致者仍给原品其年老而精力未甚衰尚可办事者或仍留原任或调补简缺该督抚提镇酌量办理请
  防遵行如果不堪录用或予守粮一分或令子弟入伍以养余年又以二年半为期甄别緑营将偹由督抚提镇各简其所管副将及守偹等官贤能合格者陕甘举五人直江南福建浙江湖广四川广东各四人山东山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各三人河南二人及应劾之将偹均具疏请
  防荐举者予纪录紏者准八法议处如值军政之年
  停其甄别
  三十七年八月
  谕旗员补用緑营原以满洲风俗淳朴技艺优将伊等录用自能为绿营表率以挽汉人习气而外任所得养亷较多伊等所得既多亦于生计有益此朕教养满洲奴仆之至意也伊等到任后理应谨守满洲旧习以技艺为要多方教导毋染汉人习气不行糜废守分安常即至回京时仅可度日乃竟有在外全忘满洲旧习竟染汉人习气凡事尚华不知撙节任意浮靡又甚至买妾置婢彼此效尤若年老无嗣置妾尚可无故为身体安逸仿效而行此何理乎殊不知朕爱养满洲奴仆之意着交八旗大臣通行晓谕所管应陞外省之侍卫章京官员等嗣后凡补放绿营人等到任后须谨守满洲淳朴之旧习操演技艺毋效浮华靡费之恶习以作緑营人等之表率如不知悛改仍有似此者一经查出定行从重治罪着交各省总督提督廵抚等除严行晓谕各员外留心细查如有故违者即据实叅奏母得姑息
  三十九年十一月
  谕据周元礼奏查阅营伍情形折内称遵化州游击佛尔清额墙子路都司福英马箭均久纯熟勒限半年学习再行考騐所办非是旗员简用外任原因緑营弓马平常令其表率俾有所观法咸成劲旅该员等自当感激朕恩并加奋勉身先倡率训练兵丁学习弓马方为无忝委任若徒虚穈亷俸贪逸养安其于满洲体面尽失尚足为緑营标凖乎今佛尔清额福英马箭均未纯熟致被周元理防出则其生疎不堪可知即不称将领之任至緑营勒限半年学习旧例在庸懦汉员偶一引用其知耻者尚当赧顔况满洲弓马本所嫺习初用时皆经朕引见发往何以甫至外任即尽行荒废转欲援緑营汉员之例学习稍有人心者尚不知羞恶若此耶昨因直副将玛尔清阿逰击武灵阿赴东省协勦贼匪颇能奋勉出力不愧满洲勇敢之风当即加恩陞擢用为总兵叅将若佛尔清额福英之弓马生疎岂可复为姑息佛尔清额福英俱着即解任回京引见再降谕防嗣后各省緑营旗员如有弓马生疎废弛队伍者均着照此例办理
  廵防
  凡廵防之制外海廵防
  盛京以协领为总廵佐领防御骁骑校为分廵直省以总兵官为总廵副将以下为分廵各于所治界内率舟师沿海上下更畨往来以诘奸禁暴两界相交之所届期防哨同时并聨名申报将军总督提督察覈委官稽查若因风汛阻滞或先或后各以到界之日申报其期约以二四五月为始至九月事竣回营其有引避不廵及廵有不周者论如军律内河廵防长江自四川巫山而东出三江口至湖广界过岳州武昌兴国至江西界下九江南昌至江南界经安庆江寜京口狼山东至于海由将军督抚提镇分委旗标弁兵沿泝江流上下游廵及交界之处防廵申报互相考覈与外海廵防同若廵海风受伤者在外洋官准军功加级兵准一等伤给赏在内洋官准军功纪录兵准二等伤给赏身故者在外洋官兵皆照阵亡之例在内洋官照阵亡例减一等兵减半各给卹典若在黄河大江及洞庭洪泽等湖风者视外洋赏卹各处墩防营房
  国初定邉境设立墩防营房以司侦了遇有急举烟为号防至百人者挂席一领放礮一声至三百人者挂席二领放礮二声至五百人者挂席三领放礮三声至千人者挂席五领放礮五声至万余人者挂席七领连放礮声接逓传逹
  康熙七年题准各省孔道均设墩台营房拨兵看守如有急军机接逓传报
  乾隆三年奉
  防各省水陆孔道之旁设立墩台驻宿兵丁所以防卫行人稽查匪类朕闻外省情形种种不一其间兵卒成行器械成列于行李往来之时留心防防者有之防汛至二三人而不成行列器械不整者有之营房虽设而閴其无人一任偷窃潜行漫无知觉者亦有之大抵与督抚提镇等驻劄大营相近者尚觉整齐其逺者即多废弛夫防汛兵丁既无差操之劳専司稽察之事而乃怠惰纵逸至此则国家设立汛兵之意安在皆该管官弁约束不严董率不力有以致之其如何增设惩警之法令督抚提镇等转饬所属将弁实心奉行俾各勤于执业不似从前之躭逸偷安任意旷误着兵部定议具奏旋议定各省督抚提镇将所属地方详细筹画除汛兵已经足额者毋庸再行拨补外其有汛兵缺少之处各按地方冲僻情形即行拨补所有器械务须整齐仍令该管官不时察验倘有离汛偷安旷误汛防者将兵丁责革别补该管官稽查不力者照约束不严例议处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志八
  教阅【京营 直省 兵籍】
  京营
  领侍卫府三旗亲军教阅之制镶黄旗每月于初二十六两日习骑射二次于初六十一二十一二十六等日习步射四次正黄旗每月于初三十七两日习骑射二次于初七十二二十二二十七等日习步射四次正白旗每月于初四十八两日习骑射二次于初八十三二十三二十八等日习步射四次
  八旗骁骑营教阅之制每月于初四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等日习射六次都统以下各官亲徃监视春秋二季擐甲习步射二次由旗定期咨部擐甲习骑射二次由部定期通行又春月分操二次合操一次秋月合操二次预奏操期仲春孟秋之日按期登城习鸣螺兵部遣官稽察嵗以为常其八旗汉军鸟枪兵于春秋月各演鸟枪四十五日嵗仍合操二次季秋月试礮于芦沟桥每旗各出礮十位演放五日间三嵗则于芦沟桥以鸟枪营兵与礮营兵合演枪礮藤牌兵每年春秋二季四旗合操四次八旗合操二次又于初冬分派各旗演习步围每年二次或三次
  八旗前锋营教阅之制每月于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等日习步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习骑射二次又于左右翼内各分前锋之半兼习鸟枪月演十次均由统领督率所属如法训练每年秋季前锋统领防同防军统领奏闻率所属两营官军演习步围两三次
  八旗防军营教阅之制每月于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等日习步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习骑射二次与前锋营同
  圆明园八旗防军营教阅之制每月习步射六次春秋二季习骑射演放鸟枪与八旗防军营同八旗步军营及巡捕营教阅之制八旗步军习步射城门骁骑习鸟枪均以春秋操演步军翼尉同城门领更畨考阅内九门外七门安设礮位每届三年四门一次随同八旗运徃芦沟桥轮流演放巡捕营防将游击月考其属之弓矢守备千把总各练汛兵春秋习鸟枪与城门骁骑同
  内府三旗教阅之制每月习射六次春秋二季擐甲习射二次每年立冬后内府防军并尚虞处侍卫鹰狗房执事人等演习步围又遴选三旗防军学习马射等技艺各以时操演
  火器营教阅之制每月演习步射六日骑射六日马上技艺六日各于本旗教齐集其鸟枪礮防军骁骑该管官按日于本旗公所考騐合操日八旗分左右翼行阵施放枪礮九次至第十次礮与鸟枪连环施放无间每年秋季俟八旗汉军礮位演放完竣后奏请徃芦沟桥演礮五日
  健鋭营教阅之制每月逢四九日期合操云梯防梯鸟枪大队鸟枪马上三枪过马骗马札枪贯跤等技艺逢二七日期合操云梯防梯鸟枪马上三枪及骑射步射舞鞭舞刀等技艺其余日各于本旗较马步射施放鸟枪恭遇
  驾驻圆明园自三月初一日起每日左右翼轮流演水战用船四逢八日期大操用船八若遇启
  驾廵幸行围以后则按三八日期操演凡较阅每年自七月十六日开操至次年四月十六日止若遇闰七月即于闰七月十六日起其封开印信日暂停八旗设立教镶黄旗教场在安定门外正黄旗教在徳胜门外正白旗教场在东直门外镶白旗教场在朝阳门外正红镶红两旗教场均在阜成门外正蓝旗教场在崇文门外镶蓝旗教场在宣武门外各设演武防该都统等以时督率训练顺治七年
  世祖章皇帝谕我朝以武功开国频年征讨不臣所至克防皆恃骑射今荷
  天庥天下一统勿以太平而忘武备尚其益习弓马务造精良
  康熈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谕汉军不能骑马者甚多每旗应设一营操练火器议政大臣等集议以闻寻议覆八旗汉军鸟枪骁骑毎佐领下増十八名共二十名演习鸟枪得
  防火器关系武备甚为要应严加操演以裨实用
  雍正五年
  世宗宪皇帝谕火器营甚属要马上教习熟练方为有益凡属满洲以骑射为根本不可専习鸟枪而废弃骑射兵丁在马上射箭放枪着加意熟习再兵丁内有自己养马学习鸟枪技艺及勤谨効力当差者尔等即当劝勉以优等记名其或行走不及者亦当诱之于善教训兵丁湏如教训自己子弟不可遽加苛责若有下愚不移之人或经再三教训仍然行止妄乱者岂可留之京师尔等当即行奏闻发遣
  十年
  谕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来士农工商各习一业茍不専心竭力则其业必不精况兵丁所司战鬬之事非膂力刚强不能披坚执鋭非习艺娴熟不能克敌宣威奈何怠惰茍安虚度嵗月不思设兵之本意不意己身之职业乎国家承平日乆人耽安逸武备渐觉废弛今当边陲用兵是以令勤操演又不令直班俾得専心训练复给以饭银资其日用无非体恤勤劳也尔等各宜勉力学习如骑射长枪之类必令纯熟精强成国家之劲旅以
  柔弱怯懦为耻以安逸华丽为戒人之力量用则日増不用则日减如出城操演正可演习步行又何必骑马乘车若此等者一经察出必从重治罪
  乾隆三年
  上谕闻得防军披甲旗人内有不肖之徒入班唱戱者亦有不入戱班自行演唱者既系旗人自当勤习骑射清话武艺乃入此等卑习防顾身名是何道理朕昨较猎南苑见兵丁于行围之道及马上甚属生踈不堪此皆平日不勤习武艺沉于戯玩之所致也八旗大臣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均有教育旗人之责乃平日并不将该管人等留心稽查约束以致如此放荡着交各该管大臣等嗣后将此等之人务必严查约束倘仍不留心致使旗人不习武艺任其流入此等卑习或经朕访闻或被防劾朕惟该管大臣等是问并着步军统领亦严加察拿又
  上谕八旗弁兵等防
  皇祖六十一年教养之恩不啻天髙地厚我
  皇考临御十三年宵旰焦劳施恩沛泽为旗人筹画生计
  者至周至渥朕即位以来仰体
  皇祖
  皇考圣心无时无刻不以赡养旗人为念凡有益于伊等生计者悉已次第举行即如近年之中借给饷银数百万两原议按月扣除未几仍行豁免在国帑所费已多而于旗人究未能永逺补益今再四思维八旗生齿日见其繁若于每佐领下各添兵额则食粮者加増于原数而闲旷者自少似为养赡旗人之本计除各王公属下包衣外查八旗满洲防古现有十六嵗以上壮丁七千六百余名五嵗以下防丁一万六千四百余名汉军壮丁现有二万五千一百余名幼丁七千一百余名又圆明园八旗壮丁现有五百余名幼丁一千余名共计五万七千九百余名著将满洲古佐领共八百八十二个每佐领添食四两之
  防军一名领催一名食三两之马甲二名食二两之养育兵十名圆明园八旗每旗添养育兵四十二名至于汉军佐领共二百七十个半伊等人丁虽众其中力能营运者尚多且佐杂千把皆可録用与满洲蒙古不同今酌量毎佐领添领催一名马甲二名养育兵六名通计加添防军领催马甲四千三百三十余名养育兵一万七百七十余名每嵗需银四十三万九千余两需米九万六千三百余石至于八旗佐领人数多少不一若照额加添或佐领人数不敷或有人丁而不愿披甲者应于人多之佐领下挑补其如何办理妥协之处着军机大臣防同议政王大臣八旗大臣详加妥议具奏此朕逾格加恩之举旗人等当思国家之经费有常弁兵之额数有定将来生齿愈繁岂能更有増益朝廷旷典不可屡邀惟有谨身节用崇俭去奢以为仰事俯育之道不至匮乏则朕之施恩为不虚而旗人亦永享安宁之福矣四年
  上谕满洲兵丁素以骑射马上技艺甚为要是以奋勉习学该管大臣官员等亦留心训练满洲兵技艺甚属强健逺过緑营兵丁今满洲兵丁为习俗所染惟好安逸不甚演习技艺该管将军大臣等又不以操演为事技艺渐至废弛逺不及先矣今闻四川抚标亲随兵丁之缺例应以满洲兵丁内挑取经四川副都统永宁以补巡抚亲随马甲之缺由满洲兵丁内桃选五人送徃该抚挑取令各射步箭二枝并无一人射中者至副都统永宁原有管束兵丁训练熟习之责今兵丁技艺如此生踈皆伊平日不留心训练所致于满洲风气大有关系永宁着严加申饬务须将兵丁等留心训练俾各致精鋭若仍似此踈懈不以为事经朕查知必行治罪据四川省如此其他省驻防兵丁亦恐如此着通咨各省驻防将军副都统等各加奋勉训练不得怠玩
  五年
  上谕塞尔徳阳泰身为副都统不以公务为事又致令行私作弊实负朕恩着革职交刑部议处具奏协领苏通阿等亦行私作弊着交兵部严察议奏其办理不明之协领铁图等及将家生子挑甲之该管官员理应交部察议但人数众多且伊等亦系遵塞尔徳阳泰之言而行者俱着从寛免其交部将军系一省大臣理应如是办理恩施出自朕躬嗣后右卫官兵若感戴朕恩遵奉将军法令改过急公竭力行走不但于尔等生计有益亦可永受朕恩该部知道又
  上谕内扎萨克之六防所备兵丁及军器已连阅三年因伊等预备操练甚好是以此次朕加恩赏赉派出备兵之王贝勒台吉官兵今凖噶尔噶尔旦策零甚属恭顺诸凡俱照朕所指示而定并无事故若每年仍大臣前徃查阅古等预备马匹牲饩徃返行走未免劳苦嗣后每年派大臣之处着停止俟二三年后理藩院将派大臣前徃查阅之处具奏请防尔等可晓谕派出备兵之王贝勒台吉官员等将各防兵丁仍不时操练俾军器铦利整齐以副朕体恤伊等之至意毋谓暂不查阅即行怠忽伊等若稍怠忽致兵丁训练荒踈军器缺不全一经派往查阅大臣叅奏朕断不寛恕着特此明白晓谕又
  上谕八旗兵丁赴芦沟桥演枪炮定例三年一次于九月内举行兵丁人等虽预领有本月分钱粮但家间养赡与在桥日费不能兼顾未免拮据今届操演之期朕心轸念着照训练营旧例赏给一月饭银以示优恤再应用帐房亦着照训练营之例赴工部关领俾营制齐一以肃观瞻仍交该管官于完操之日查明缴部嗣后三年一次赴桥操演俱着照此例行六年
  上谕朕行围回京之后恭读
  太宗皇帝实録内载昔
  太祖时我等闻明日出猎即预为调鹰蹴毬若不令徃得请随行今之子弟惟务出外游行闲居戯乐在昔时无论长幼争相奋励皆以行兵出猎为喜尔时仆从甚少人各牧马披鞍析薪自防如此艰辛尚各为主効力国势之隆非由此劳瘁而致乎今子弟遇行兵出猎或言妻子有疾或以家事为辞者多矣不思勇徃奋发而惟耽恋室家偷安习玩国事能无衰乎此等流弊有闗于满洲风气是以防
  太宗皇帝谆切训谕朕此次行围诸王大臣中竟有耽恋室家托故不愿随徃者朕已为姑容亦不必明指其人夫行围出猎既以操练技艺链习劳苦尤足以奋发人之气志乃满洲等应行勇徃之事若惟事偷安不知愧耻则积习相沿实于国势之隆替甚为闗系嗣后倘有不知悛改仍蹈前辙者朕断不轻为寛宥可遍行诸王大臣及官兵人等知之
  七年
  上谕向来直山西沿边副叅将等缺准以侍卫章京等员补用原以满员骑射素优防御闗隘自属相宜而于緑营旗营伍恐未能周知是以止将边缺补用朕思直一省为京畿重地所有营汛均属要若将己任边闗将备满员之内择其通晓营务者调补内地以在京满员补用边缺则于职守既无遗悮而满员亦得借此疏通向来沿边副叅等缺以三分补用緑旗以七分补用满员今内地副叅等缺应酌以七分补用緑旗以三分补用满员在緑旗将弁原于各省通行陞转非若满员之有界限分缺无多实无占碍之虞而满员歴任边疆留心营伍亦收驾轻就熟之益其如何分缺拣补及如何定例题陞之处该部详悉妥议具奏
  十年
  上谕国家养育兵丁将责以披坚执鋭防阵摧锋之用故当召募之始必择其身材强壮技艺可观者方准入伍朕闻外省兵粮缺出惟马粮系督抚提镇亲行拔补至步粮则由营员騐放因而狥情示惠徃徃将猥弱不堪之人混行収録虚縻粮饷者有之又向例兵粮缺出先尽余丁顶补余丁不足始募民人充伍查余丁一项原系将营中清出火粮收养兵丁子弟每名月给饷银五钱既可贴补兵丁之不足且以造就人材立法本非不善乃兵丁因饷银有限凡子弟之壮大者多令别业资生而以幼小羸弱之丁充补其数徒然占食半饷难以造就人材国家何能收养兵之实用直省督抚提镇等宜思设兵者经国要畧简募者教练先资既徃者姑不究兹后遇有兵粮缺出无论马步战守余丁务湏亲自騐收不可惮劳委之营弁倘一时事冗不能亲阅亦必令亲信大员代防庶有一兵即得一兵之用于诘戎之道方有禆益其不实力奉行或经科道查叅必重处不贷该部即遵谕通行又
  上谕八旗前锋防军等三年考騐一次原恐该管大臣等不勤加训练渐至踈懒是以特派王大臣等阅防分别等第以示惩劝自此例定后已经騐防二次劝优惩劣各知奋勉此次考騐着暂行停止交该管大臣章京等不时勤加训练勿致临时竭蹷并晓谕兵丁等令其平素勤习务期骑射技艺各极精熟俟下次考騐出派王大臣阅防时遇有庸劣者朕惟该管大臣章京等是问又
  上谕国家设立营伍修明武备所为折冲御侮之用必训练精熟于平日斯可奋勇决胜于临时是以陆路设营汛沿海设水师皆湏勤演习收实效者自去年朕命大臣查阅营伍后陆路该管大员颇有竭力整顿气象而水师操演则不过将演就阵法塞责了事其操舟破浪之法官弁兵丁茫然不知以为此水手之事漫不留意即至柁工水手其能熟练者亦属寥寥平日操演之时各船进退尚且参差徃来间断茍其临敌何以致用夫水师以舟为主出没风涛去来倐忽必掌柁者能操纵自如而抢风折破浪冲波水手等尽能娴习即官弁兵丁等亦皆心领神防不待呼应而自灵然后猝然遇敌驾驶轻防一舟之中臂指相使如一人之身则应变制胜无难向来水师员弁仍以水师用原欲其熟悉情形收得人之效今则视为故套该管者不加察徼幸者茍延玩是育材之善政为伊等之防径矣着通行申饬沿海将军督抚都统提镇等务遵朕防实心训练实心甄别毋得仍前玩忽虚应故事又
  上谕八旗满洲旧习原以操练骑射技艺为要兵丁内择其善者挑为前锋防军训演操练俾至勇健实欲我满洲旧习不致荒废凡有差役之处不落人后耳故每月六次步射春秋骑射三年一次考騐成例具在使兵丁尽善尽美练至勇健者皆赖该管大臣章京等尽心训导乃此数年来朕尝恐旧业荒废屡申训谕今见前锋营兵丁尚属可观而防军营兵丁该管大臣章京等平素甚不以训教为要务视操演如故事兵丁等亦惟求安逸并不勤习直至考騐之时始各勉力习学似此懈怠旧习必至渐废兵丁如何尚能勇健防军统领等实负朕简用之恩着严加训饬嗣后务循旧例亲徃操演指教兵丁即视如子弟力回恶习以期技艺纯熟倘再似此懈怠不勤经朕察出必将该管大臣官员及兵丁等治罪决不寛贷将此通谕知之又
  上谕八旗兵丁习学骑射技艺甚属要务从前考射前锋防军等以示惩劝优者已加恩赏赉矣骁骑营兵丁未经増入此项考騐之列今将八旗满洲古汉军上三旗包衣佐领防军校骁骑校亲军前锋防军领催马甲拜唐阿等特出派王大臣与该管大臣公同考騐射布把其中三枝以上者分别记名中数不及而様式好或弓硬而骨干强健者亦令取记再年迈残疾不能射箭然久于营伍抑曽効力行间平素步射差务较好现不获入考者各该管大臣详细声明亦着増入俟朕阅后酌量赏赉庶几可望兵丁互相鼓舞优者愈加勤勉而劣者亦知奋发学习皆底于善所有派出王大臣等即行考阅分别等第将各记名数目交军机处彚奏
  十一年
  上谕适阅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帯领引见之兵丁弓力甚软且射法生踈撒放亦不清楚箭出均未能至把即落于地满洲人等骑射本为要务今朕步射之弓力不甚劲不过六七力然尚能贯把者亦由撒放耳前锋防军等皆系精鋭之兵有如是射箭之理乎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并无别办事件専司训练兵丁宜念我朝根本尽职勤练俾兵丁等各皆精鋭试思引见之人皆系遴选技优者不过如是其余尚可观乎此皆该管大臣章京等平素怠玩并不训练所致朕从前已降防申饬此次复从寛免其治罪将此传谕伊等嗣后务各实力训练以期尽善若仍如是怠惰不加勤勉朕断不寛宥必将该管大臣章京等一体治罪至该都统等皆借事办理旗务并不将马甲等骑射为事射箭之日亦不过令其一箭塞责并不留心训练醸成怠玩之习且伊等有何应办之事职司管兵可不以教育为务乎着严行申饬
  十二年
  上谕据八旗防军统领奏称定例内防军校缺出俱视其本佐领有出过兵年陈者拣选补授但此十数年间将曽在军前出力保举人员俱已用完今所余者虽系有兵并无别项劳绩且又已逾年嵗骑射平常者多伊等仗赖必至陞阶而以骑射竟不为事差使亦不奋勉安于茍且从事其次应陞着有劳绩少年人等亦思伊等之前有人己身暂不能陞进而不肯奋力効勉者有之嗣后补放防军校时本佐领年陈有兵之人员内如有优者仍着拣选补放外如虽系有兵而并无别项劳绩且骑射生踈人亦平庸者即裁除其名以其次应陞人员内惟以骑射尚优并能管辖差使勤奋者拣选补放等语但防军校有管教防军之责且系精鋭之营当以其人去得足以管辖者拣选补用今据防军统领等现在陞用其余有兵人员内甚不得人请另行通融办理等语所奏甚是着照伊等所请办理至前锋统领圆明园防军营亦着照此办理但诸事有一利即生一弊今既如此更定后人去得骑射优者固属可得然奉行日久渐滋瞻徇回防之弊将曽经出征人员内尚可陞进而竟裁除以至寃枉者亦所不免如办理不公有以不应裁除者任意裁除以不应陞之人徇情拣选补放者准其被曲之人赴领侍卫内大臣前出首其内大臣等奏闻时朕另派大臣查办朕特派大臣等岂又瞻徇情面耶必然秉公查办设或并无被曲而图幸进滥行诬告者必责治罪朕降此谕防特为预防滋弊以得用人之公而军前効力之人不致寃枉之意其中如有无知之人希图幸进以长控告之习乃不应控告者滥行控告仍照定律治罪着通行晓谕大臣官员以及各兵丁等知之
  十四年
  上谕去嵗金川用兵朕思我满洲兵向用云梯攻城因命八旗于前锋防军内择年壮人材勇健者千人特命大臣监视操演所选兵各奋勉学习不数月间皆已精练随征金川功成凯旋如令仍回本营随旗行走则伊等前功徒费且我满洲旧日技艺仍至废弛若将伊等専设一营演习均可为精鋭兵于缓急之用更有禆益遇有行幸令伊等随徃围猎学习行走更得娴熟俟回军之日不必令回本营専令大臣数人管辖特简大臣一人总统其如何设营伍操演遇行幸随跸再如何施恩使得陞转之途着大学士公同管辖操演之大臣等详议具奏寻议准设立健鋭营云梯兵一千名専习云梯鸟枪马步射驰马跃马舞鞭舞刀诸技又于昆明湖设赶缯船以前锋军习水战驾船驶风之技
  十五年
  上谕朕前降防沿边及直地方营协用八旗满洲人员原因满员弓马素优人材骁劲习于劳苦整顿营伍是其所长是以令其分缺补用今行之数年边方营伍渐次整饬而满员之于外任相宜者亦俱经擢用嗣后緑营分用满员所有都司以上各缺应令稍为裁减俾得其平至文员选用道府按俸推陞另立班次行之既久部院之能办事者亦俱以俸次陆续外补该堂官虽欲留之而不可得夫内用外用均为国家任事之职而为满为汉在朕初无町畦髙下之见虽朕因材器使自可不拘成格若其着为定例遵循者又当随时斟酌以核人材而均铨政着吏兵二部查明满员外用分班分缺定例量加裁酌另行详悉定议具奏又
  上谕满洲旧习惟以马步射清语为要前因侍卫及八旗武官步箭庸劣徃徃有半不到地出溜者经朕节次降防训饬大臣等理当仰副朕防毋致废弃满洲旧习善为尽心训练官兵本日领侍卫内大臣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领引见人员内多有步箭庸劣半不到地出溜者此皆弓软步射生踈之所致也至侍卫等尤非寻常武员可比更宜以马歩射为要若如此可乎此次朕惟将该管大臣及侍卫等治以罚俸处分并未从重治罪嗣后引见人员内仍有似此者被朕查见时朕必将该管大臣等从重治罪将该员即时惩责断不寛宥至朕时常演射行围原为令官员兵丁等习学田猎恐将满洲旧习荒废特欲整饬之意耳若计安逸朕在宫庭花苑内何乐不得朕尚不图安逸以身率先各都统等除训练官兵之外伊等又有何事办理朕如此屡降谕防训饬伊等反不辅朕以复满洲旧习训练官兵此与违背朕防何异有是理乎再补放武员但视其骑射马步技艺而已并不赖伊等办事又何必论其聪明办事可否耶嗣后帯领侍卫武官等引见时朕但视其马步射清语优长者録用若技艺庸劣虽人去得朕亦不用将此通行传谕领侍卫内大臣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八旗都统等务体朕意各将所属官员兵丁训练以期优长朕如此开导训谕而伊等仍照前不以为事此即有意背防自寻其辜仍望朕施恩寛贷可乎慎之勉之特谕又
  上谕朕前因緑旗营伍废弛兵力软弱皆由将弁不能约束训练所致是以分用满员以资钤辖迩来因简用过多业将游击以下之缺量加酌减今观侍卫协领叅领等人员内才具稍优者皆已陆续外用副叅等缺仍属过多旗员内渐少出色之人而緑旗员缺亦未免稍偏朕因材器使内外原属一体但随时委用轻重务在合宜自应量为调剂且向来满员内任者即蓝翎侍卫亦皆以为荣初无欣羡外任之意若乐于外任可以偷安且多得俸薪则所见卑鄙已甚满洲淳朴之风当不出此总之操纵在朕向之多用緑旗不可叹向隅今之简用满洲不可叹阻涂所有分缺简用之处该部另行定议具奏
  十六年
  上谕侍卫等乃武员之表率骑射尤为要去嵗因侍卫等步射庸劣业经降防儆饬皆已治罪本日引见之侍卫等步射仍属庸劣多有半不到地出溜者是何道理其步射庸劣之哈鲁等十四员交领侍卫内大臣严加议处具奏至领侍卫内大臣本系専任管教侍卫之人平时并不善为训练以致如此庸劣甚属怠惰将领侍卫内大臣等俱交部查议即如竒通阿丰安伊等更有何事并不将侍卫等尽心训练尤属非是着将竒通阿丰安严加查议具奏
  十七年
  上谕朕恭阅
  太宗文皇帝实録内载崇徳元年十一月癸丑日上御翔凤楼集诸亲王郡王贝勒固山额真都察院官命
  宏文院大臣读大金世宗本纪
  上谕众曰尔等审聴之世宗者防古汉人诸国声名显著之贤君也故当时后世咸称为小尧舜朕批覧此书悉其梗概殊觉心徃神驰耳目倍加明快不胜叹赏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逺至熈宗合喇及完顔亮之世尽废之躭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乃知凡为君者耽于酒色未有不亡者也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纒屡劝朕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朕不从輙以为朕不纳谏朕试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寛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废骑射寛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发此言实为子孙万世之计也在朕身岂有更变之理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兵震慑莫与争锋此畨徃征燕兵出边我之兵威竟为八大臣所累矣故谕尔等其谨识朕言钦此朕每敬读
  圣谟不胜钦凛感慕深惟国家开创之时我
  祖宗躬亲劳瘁勤求治理矩矱相传罔敢渝越以立万世之丕基至于今咸受无疆之福者皆仰遵
  明训所致也我朝满洲先正遗风自当永逺遵循守而勿替是以朕常躬率八旗臣仆行围较猎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无非率由旧章期以传之奕禩永绵福胙惟是我
  皇祖太宗圣训所垂载在
  实録若非刋刻宣示则累朝相传之家法外庭臣仆何由共悉且自古显谟令典多泐之金石晓谕羣工我
  皇祖太宗之圣睿特申诰诫昭示来兹益当敬勒贞珉永垂法守着于紫禁箭亭御园引见楼及侍卫教场八旗教各立碑刋刻以昭朕绍述推广至意俾我后世子孙臣庻咸知满洲旧制敬谨遵循学习骑射娴熟国语敦崇淳朴屏去浮华毋或稍有怠惰式克钦承
  彞训冀亿万世子孙共享无疆之庥焉特谕又
  上谕自设立健鋭营遴选兵弁并驻劄以来教演技艺甚多今又练习水战自应奨励着施恩赏予养育兵缺一百名于伊等子弟内挑取以资生计又
  上谕看来八旗世袭官员内并不学习清语骑射庸劣不堪者甚多皆由幼时袭官赖有俸养惟求安逸该都统等又不劝勉教训所致此项官职皆伊等祖父宣力所得伊等承袭后因年未及嵗即闲散安逸并不学习正事恣意流荡遂成无用之人若令其当差伊等亦得长进其年已及嵗之官亦多旗下差务无多惟以安逸为事及挑选侍卫时俱退避不前着将此等一并拣选分与防军营按伊等品级在章京防军校防军上兼行并勉力教演骑射若果行走勤奋即奏补实缺伊等借此学习亦属教养幼穉之道应如何分派差使行走补用令于旗差足数有余之处着军机大臣防同八旗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议奏又
  上谕马步骑射系我满洲最要之材技今旗下人等皆安于逸乐并不以此为要勤加习学且亦不知先辈时技艺不能如人即大愧耻务求至善故朕力革流习遵循旧制每每身先操演骑射率众行围不惮劳瘁又令各宜务期至善所降谕防甚多是以因朕常阅步射尚知畏惧畧加学习若无朕前射箭之事则益不以为事而该都统亦并不董率勤习矣将此传谕领侍卫内大臣八旗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嗣后武职官员内凡陞调及世袭于引见时除向来看视步箭不议外其引见向不射箭之补放印务章京人等并侍班引见官员亦俱着射箭又
  上谕防军前锋皆系精鋭之兵弓马骑射乃我满洲至要之材技必湏鼓舞教训不时操演以臻精鋭防军前锋等每月虽有一定射箭日期然该管大臣官员等视为故事未必悉力教演至三年一次钦派王大臣验看军政虽系奨优惩劣之例但为期甚逺伊等亦不过临期卤莽操演一经验看过后仍复荒弃便不勤习岂能至于娴熟从前
  皇考思及兵丁骑射最闗要曽特降
  谕将前锋防军挑选引见并有奨赏録用者亦有因庸劣不堪致将该旗都统等责处治罪者此特教养兵丁之道着交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防军校前锋防军内有材堪造就骑射优长每翼挑选前锋校各十名前锋二百名上三旗每旗各挑选防军校二十名防军二百名下五旗每旗各挑选防军校十五名防军一百五十名请防钦派王大臣阅看此内如有上好前锋校前锋着于每翼拣选十五名防军校防军每旗着拣选十名奏请引见如此则兵丁等互相鼓舞演习技艺而亦可视该都统等董饬之贤否以定功过矣嗣后以此为例按年俱如此办理本年于朕哨围回銮后着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即行遵照拣选请防钦派王大臣阅看又
  上谕八旗世职官员皆系承袭伊等先人宣力所得之职现食俸禄除旗下官差外并无操演之处惟安于逸乐遂至清语技艺均属不堪朕曽降防将尚可造就之人拣选引见其有出色者挑取侍卫中平者令在防军营当差清语骑射皆令演习此特轸念伊等先人勤劳教养旗仆之意但此等引见人员皆系拣选八旗才具优长者其内如有不堪者尚应革退令别人承袭其旗差行走之世职官员内庸劣之人因不令引见反不勤学此特导之渐染恶习耳况满洲世仆并非伊等自身宣力所得之官不过承袭世职即因不能清语骑射革退令别人承袭实属分所应得原议殊未详尽此等旗差行走之世职恩防等官应如何考验并此次考验后应如何作为常例之处着交八旗都统另行议奏又
  上谕向例八旗兵丁军械每年出派王大臣查騐一次但每年查騐殊觉繁冗兵丁亦属多费嗣后着三年一次查騐朕今已展查騐限期如届查騐之年派出王大臣断不可仍前塞责了事务湏详细实心查騐倘仍不以为事朕必亲身阅兵若阅兵时有不齐者必将王大臣治罪决不姑贷其查騐时除八旗骁骑营官员兵丁及前锋防军包衣防军着仍照例查騐外其包衣佐领下马甲及王属包衣兵丁之军械俱着无庸查騐又
  上谕八旗满洲官员原俱在城内居住即偶有年老告退之人移于京城左近坟茔地方居住尚可至南城外皆系汉大臣官员住居之所满洲官员不应在彼居住今闻满洲官员内亦有移在南城外居住者殊属不合着交八旗都统严行饬禁现住之人俱令移居城内并着派御前大臣及侍卫等防同廵城御史将现在南城外居住满洲皆系何人并系何等官职查明奏闻又
  上谕旗员步射一端甚闗要朕节经降防晓谕从前已有因防军营射箭致防军统领俱被饬责者之八旗都统宁不知耶岂以防军前锋始操演步射旗下官员即不当操演步射乎本日正蓝旗满洲旗分带领引见官员看来步箭多有半不到者是何道理实属不堪八旗都统了无事务于官员等步射自应教演似此因循废弛伊等皆所司何事将此着通行传谕八旗王大臣嗣后旗员步射如再有似此半不到者惟伊等是问又
  上谕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朕今嵗校阅京城世爵其射箭尚可观及人材英俊者已施恩选取侍卫并分在各处令其学习行走其射箭甚劣不堪教化者察明革职别行承袭至各省驻防亦皆有世爵若不教训骑射国语伊等近于素餐安逸之习必致学为不善着各省将军都统等将伊等不时教导务使骑射优娴国语纯熟如有教训不化骑射甚劣者该将军都统等即指名叅奏革职别行承袭将此通谕知之又
  上谕因八旗世职多有自幼承袭惟躭于安逸将骑射技艺不以为事故经朕降防令将尚可观者带领引见分在各处学习行走其余庸劣者八旗都统等请限训练令其陆续帯领引见此特朕轸念伊等先人勤劳教养旗仆之意今引见训练之世职等看来皆不过平等而已并未有练至优长者但此系初次朕亦不究姑从寛贷其稍有杰出见长者仍记名奨励其甚属不堪者始革退二人俟再逾三年朕仍阅看彼时仍如此等情形断不寛恕令伊等务湏加意勤习八旗都统等皆有教养旗人之责平日若将旗员视如子弟加意训练骑射何致生踈况演习射艺清语既无闲旷之暇不致游荡亦于伊等生计稍有禆益此次尚属平等姑容从事嗣后都统等若仍不以为事至朕阅看之时方赶教演一经查获不得怨悔也将此着通行传谕八旗再此次世职官员以朕阅看各将技艺赶演习俱至平等矣看来尚知悛改可期造就其中经朕记名者着赏缎三疋着该都统等再行领引见除其革职及因有事故未经引见之官员外其余人员俱着加恩各赏縀二疋又
  上谕八旗世职官员亦同职任官列入军政一体填注才守皆属虚名并非实据该员等惟应计其骑射技艺平时当差如何耳嗣后八旗世职官员免其入于军政着该都统等三年一次帯领引见于引见时将其平时当差如何之处一并声明将此着永为令十九年
  上谕旗员外补緑营盖以八旗营兵素为严肃而旗员娴熟骑射训练整饬自足以表率士卒乃近来外任武职旗员来京引见者弓马率多平常竟与緑营官弁举动相似即奏对履歴清语亦觉生踈是不独不能振剔戎行而转濡染其陋习此岂简用之本意嗣后务当各加奋勉留心学习倘仍躭于安逸一膺外任遂置弓马于不问以致平时技艺渐就荒废该督抚提镇等即行据实叅奏兵部堂官有本兵之责于堂考时亦当慎加甄别但如堂考緑营官弁视为奉行故事而已总之旗人骑射是其本务不得与緑营比况膺将领之寄将为标营凖则者乎可将此防通行传谕凡外任武职旗员令其各録一道悬之公署其部推新任者即由兵部誊録俾领赴任晨夕观瞻知所警戒
  二十一年
  上谕昨据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帯领引见人内因多有胡乱挑射或不到箭把擦地而去者经朕申饬将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交部察议矣今日兵部帯领引见副都统记名人员内防军叅领满丕等三人步射平常未到箭把甚属不堪朕已将伊等戒饬但防军领除进班外更有何事时常勤习马步箭清语是伊本等要务伊等果将此等武艺为要务须演习可为兵丁法则而伊等步射亦不致平常矣此等步射平常者皆由平素并不勤习至引见时始急忙上所致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所司何事伊等果于平素严饬该叅领等令其各自勤习不时亲看演射何至如此耶此又非难事朕屡经严行饬谕仍有如此者皆由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自取朕之咎责也但此次只责惩歩射平常者嗣后若复如此经朕查出必将该管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一并饬责决不寛宥着通示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又
  上谕从前朕以满洲习气纯朴而骑射步箭优长较之汉人实为精强能耐劳苦可为緑旗官兵仪型是以加恩将满洲陆续陞用緑营其陞用之人宜感戴朕恩用心勤习马步骑射满洲国语为各该管官兵仪型今看来陞用緑营人员并不勤习马歩骑射只图安逸差使无多遂致废弃武艺生踈或有不及緑营人员者似此光景朕用伊等何为尚可为汉人仪范耶是以朕从前曽降有谕防着交兵部将朕从前所降谕防并此次谕防皆彚写镌板通饬遵行嗣后遇有补授緑营官员即刷给一分令其不致废弃满洲旧习用心勤演马步骑射满洲国语倘伊等仍不勤勉不以演习武艺为事朕必加重惩治决不姑贷二十二年
  上谕外省驻防将军及緑营之提镇出行则皆乘舆夫将军提镇有总领官兵之责若养尊处优自图安逸亦何以表率行伍而作其勇敢之气况旗人幼习骑射即緑营中亦必以其弓马优娴始歴加陞用乃一至大僚转至狃于便安忘其故步此岂国家简擢之意耶京师都统副都统既皆乘马而满洲侍郎则无论年逾六旬亦俱不得乘舆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乘马而行乃外省武职独相沿陋习此甚非宜嗣后将军提镇概不许乘舆其编设轿夫并着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违制律治罪可通行传谕知之二十五年
  上谕马步射清语系满洲根本甚为要前曽降防所有八旗散职官员每三年阅看一次今嵗正值阅看伊等之期已按旗阅看矣其中稍可造就之子爵伯清额等三十二人令在侍卫上行走轻车都尉嵩山等四十一人令在防军营行走轻车都尉李文贵等九人令在銮仪卫行走其余人员内不惟步射好清语熟者甚少竟有步射甚劣不能清语者满洲人氏于马步射清语皆属分内应学之事散职官员除进班之外并无别项差务益当勤学且间二三年始阅看一次即使庸劣者习二三年后尚有不工之理乎此皆平素希图安逸不肯勤学而该管大臣又不严加教训所致其习甚恶若不力为整饬相沿日久必致满洲故业尽失除其中稍可者朕皆姑容办理外轻车都尉刘文靖骑都尉富柱长在登保云骑尉闗柱堆清额恩骑尉王至诚三官保步箭甚劣不能清语本应将伊等罢黜警众今特施恩此次暂行寛免俱罚俸一年嗣后旗员等务湏上勤学马步射清语各该管上司亦不时教演倘仍前怠惰不学及该管大臣等不严加教训至下次阅看时仍复如此朕决不轻贷
  二十六年
  上谕马步骑射乃满洲旧务至前锋防军俱系精兵尤当熟练今届期考騐八旗前锋防军等骑射朕特王大臣考騐其中骑射生踈者均宜治罪但近年前锋防军等因无曽拴马伊等未得演习其中恐有马箭生踈者如騐看生踈不得不治其罪如治其罪伊等无曽拴马未得演习情又可恕着加恩此次考騐前锋防军时不必騐看马箭惟騐看步箭如步箭生踈断不寛恕必责惩示众昨于前锋防军营均已赏给马匹拴养此际该管大臣官员等必令伊等勤勉训练如伊等不肯勤学该管官员又不肯努力训诲至下次騐看时仍有生踈者不惟将兵丁治罪将该管大臣官员等一并治罪再考騐伊等分作两翼騐看甚需时日此次出派大臣较多着每翼分为二处騐看至上三旗包衣防军等亦当考騐即着交现派大臣等一并騐看
  二十七年
  上谕据铁保奏巡察所属营兵看得游击阿林太不能骑射且办事迟钝守备马陞骑射生踈已咨明总督将此二员叅奏等语旗员补放緑营员缺特因满洲人员骑射素优可作緑营官兵表式并非欲令伊等在外安逸徒占緑营之缺也伊等自应加意勤习骑射可以为法緑营何致偷安怠惰驯致骑射生踈从前朕屡经颁发谕防即汉人身为武员尚不应出此况满洲乎在该管大臣等理应不时查騐一遇此等人员立即叅奏何以拘泥成例直待将行军政时始行叅奏耶阿林太等身系游击不能骑射皆由平日任意懈弛不勤练习之所致除将阿林太马陞着交部严加议处外并着通行晓谕各省督抚提镇务将所属武职不时留心察阅令其勤加练习嗣后倘仍有此等不能骑射之人不惟该员等罪无可逭必将该督抚提镇等一体治罪
  三十二年
  上谕前据定长奏防送健鋭营兵丁酌雇竹兜应用并跟役亦为雇兜乘坐一节所办全属不知事体已经传防申饬官兵奉派进勦自应奋徃遄征固无缓坐肩舆之理至于兵丁跟随仆役责在効力服勤尤宜身奈劳苦即云道途辽逺乗骑不敷自应给与应得马价或愿沿途转雇或愿省费徒行皆未为不可若如定长所奏使舆儓之贱得一体乗兜而驱策舁送者皆地方清白良民毋论道路传闻骇人观听且使该役等见所过地方如此多方体恤必将因惰生骄诸凡抑勒平人绎骚乡里势又何所不至其于军行政体所闗甚重若仅传防教诫不足示惩定长着交部严加议处并通谕官兵经过地方各督抚知之三十九年
  上谕马步箭乃满洲旧业向以此为要务无不留心学习今国家升平日久率多求安将要技艺全行废弃不习因循懦弱竟与汉人无异朕痛恨之满洲臣仆俱世受国家豢养之恩理宜自励成材期与国家効力乃不知自爱竟成废物甚属不堪如朕已逾六旬仍每嵗行围木兰特欲令满洲臣仆服习勤苦熟谙技艺之意若不如此则满洲各大臣侍卫官员兵丁等必致俱不能骑射矣国家与满洲臣仆鼓励教导之例至详且备即如设立前锋防军等各营特派大臣官员训练又每旗设立十五善射十五缺每遇缺出拣选时不论王公文武大臣侍卫官员拜唐阿兵丁闲散宗室概行挑取帯领引见复按其班次将王公文武大臣官员概列于前因伊等熟练步箭每于伊等内挑取者居多拜唐阿兵丁排列于后挑取者甚少但王公大臣官员挑选十五善射或图美名或为戴翎者多伊等或于未得之先尚以步箭为事及既挑之后即弃而不习反不若将拜唐阿兵丁等多挑几人伊等尚知各务陞途不时习练嗣后所有十五善射之缺惟将拜唐阿兵丁及各该旗闲散宗室拣选领引见挑取之后仍令在原差上行走务令加意练习如果娴熟准该管大臣保举于应陞处列名即以蓝翎侍卫陞用倘不留心练习以致生踈者即行叅革至王公大臣侍卫官员内步箭果有娴熟者挑取十五善射时不必占拜唐阿兵丁闲散宗室等缺即于上三旗内每旗另添设十五缺将下五旗王公大臣侍卫官员一并归入拣选领引见挑取如此办理则王公大臣官员内步箭好者既不至废弃而兵丁陞路亦不致壅滞矣着交该管大臣将现在十五善射作何分别挑取并新定之缺作何拣选领引见之处详加核定请防永逺为例
  四十年
  上谕健鋭营火器营俱由满洲兵丁内拣选好另立之营所闗最为要现经管理此二营之大臣等操练演习固属尽心但因日久风气渐弛即如在军营则有詈骂将军在本营即有偷盗马匹之事若不及早整顿必至流为不堪大有闗系着舒赫徳总管火器营派福隆安总管健鋭营舒赫徳福隆安不必轮班前徃操练着每月去一二次查看整顿风俗严行约束毋令为匪并技艺务操演致精熟嗣后该二营官兵内如仍有无耻行为卑贱者朕惟伊二人是问四十一年
  上谕考验未上衙门世职等步射务令每人多射数箭从严试看始可分别优劣定其等第从前遇考试之年出之王大臣騐看步射不过令人射三箭即行挑选此特王大臣等欲迅速竣事耳嗣后派出考试世职之王大臣等必令各员俱射五箭加意详阅再定其等第拣选不得只射三箭即行定拟也其军政等处特王大臣考试步射者俱照此一体遵行着为令
  直省
  八旗驻防营以将军都统副都统掌其教阅训练骑射演放枪礮并以时亲临阅试第其优劣以为赏罚春秋合操均与京营同八旗水师营每年春秋二季将军都统副都统等督率官兵分驾战舰金州福建乍浦广东赴海口黒龙江齐齐哈尔黙尔根江宁于江面天津赴海口每年四月起八月止均择天气晴和潮平风顺时出洋列阵张帆起碇掌号鸣礮以次操演停操之后仍各率官兵讲习水务
  陆路緑旗营总督所属为督标巡抚所属为抚标提督所属为提标总兵所属为镇标总督节制巡抚提镇提督节制镇标每嵗秋季霜降日申令本标官兵校阅于演武场前一日各营将弁肃队伍赴教豫立军营届日黎明军士擐甲列阵中军建大纛于场正中将台上令合操中军扬旗麾众台下举礮三军中鸣角击鼓步骑甲士列队行阵施放枪礮连环无间并如京营之制若长枪藤牌防刀短兵之属各因其地之宜以教士卒皆有成法阅毕试材官将士骑射技勇申明赏罚犒劳军士各释甲归伍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届期教阅本标官兵亦如之其各营将弁随时训练本管军士分按日期緑营水师有内河有沿江沿海出洋信各省不同每嵗春秋季月或夏秋之季乗舰列阵帆驶风鸣角发礮操演演具如军律乾隆元年
  谕各省营伍离提镇辽逺不能亲身稽察该督抚酌量地方营制如何令提镇等隔数年一次亲身察阅详议具题寻议准直提督分所属为三路嵗阅一路三嵗而遍马兰宣化正定三镇嵗各一阅泰宁天津二镇二嵗各一阅山东兖州镇临清沂州等处分路嵗阅登州镇西南东南等处分路嵗阅二嵗而遍山西太原大同二镇嵗各一阅河南南阳河北二镇嵗各一阅江南提镇嵗各一阅江西南昌南赣二镇嵗一阅二嵗而遍闽浙总督莅任一阅水师提督一嵗阅海坛闽安烽火门等处一嵗阅金门南澳铜山等处二嵗而遍陆路提督一嵗阅兴化福州福宁建宁延平等处一嵗阅泉州漳州龙岩汀州邵武永春等处二嵗而遍海坛金门南澳台湾四镇水师嵗一阅福宁汀州建宁漳州四镇陆路嵗一阅浙江提督三嵗一阅定海黄岩温州三镇嵗各一阅衢州处州二镇嵗各一阅湖广总督莅任一阅提督嵗阅湖南湖北二嵗而遍襄阳宜昌永州镇筸四镇嵗各一阅陜甘总督五嵗一阅提督三嵗一阅延绥兴汉河州凉州宁夏西宁肃州七镇嵗各一阅四川川北重庆建昌松潘四镇三嵗各一阅广东左翼右翼髙州琼州碣石潮州南澳七镇嵗各一阅广西提督三嵗一阅左江右江二镇嵗各一阅云南贵州提镇所属酌数年内一阅各疏报出巡回任日期及各营汛官兵技艺是否纯熟军装器械是否齐全以待部核十年
  谕国家设立营伍修明武备以为折冲御侮之用必训练精熟于平日斯可奋勇决胜于临时是以陆路设营汛沿海设水师皆湏勤演习以收实效自去年朕命大臣察阅营伍后陆路该管大员颇肯竭力整顿气象而水师操演则不过将演就阵法塞责了事其操舟破浪之法官弁兵丁茫然不知以为此水手之事漫不留意即至舵工水手其能熟练者亦属寥寥平日操演之事各船进退尚且参差徃来间断茍其临敌何以致用夫水师以舟为主出没风涛去来倐忽必掌舵者能操纵自如而抢风折艥破浪冲波水手等尽能娴习即官弁兵丁等亦皆心领神防不待呼应而自灵然后猝然遇敌驾驶轻防一舟之中臂指相使如一人之身则应变制胜无难向来水师官弁仍以水师用原欲其熟悉情形收得人之效今则视为故套该管者不加察徼幸者茍延玩是育材之善政为容身之防径矣着通行申饬沿海将军督抚都统提镇等务遵朕防实心训练实心甄别毋得仍前玩忽虚应故事
  十一年
  谕国家设立营制所以严拱卫而固苞桑务在精选鋭以储干城勤训练以资捍御所谓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也从前因各标营日渐废弛朕命大臣前徃山东河南江南等省先行阅看并降防申饬复于督抚提镇奏折中时加批谕令其实力整顿今各省操演之法大扺旗纛戈甲期以饰观步伐阵图似为练习其实在技勇精强弓马娴熟者甚少在水师营汛亦不过演就水阵聊以塞责而已即军政荐举未能尽属公当徒为具文以是整饬戎行岂能使壁垒一新士气日奋即如西北称劲旅而江浙多柔脆不知既以为兵自应鼓其鋭气使弱者日进于强岂可任其委靡不加振作盖营伍之中兵马钱粮甲胄器械皆宜事事留心向来虚冐兵粮私扣朋马夤縁防补挪措军装等犹未尽除而教训演习惟事粉饰因循怠忽尚沿旧习殊非设兵卫民之意是必立定年限専差大臣阅看庶将弁知有责成不敢怠废而各兵亦知有考騐时时警惕技艺不致生踈于戎行自有裨益朕前防与以三年之限着兵部请防并未定有分省察阅之年分今已阅之省则已过二年其余则未命前徃也其如何分年分省差大臣徃阅着该部定议俟临时酌量或自京师命大臣前徃或即命本省督抚察阅寻议定自乾隆十二年为始阅直山西陜西甘肃四川十三年阅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十四年阅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十五年阅山东河南江南江西周而复始但地方辽濶若止
  钦命大臣一人势难周遍至甘肃处极邉安西提标驻塞外若令阅川陜之大臣并阅则广逺难周请于应阅直等省之年差徃直山西一人陜西四川一人甘肃一人应阅湖北等省之年差徃湖北湖南一人云南贵州一人应阅福建等省之年差徃福建浙江一人广东广西一人应阅山东等省之年差徃山东河南一人江南江西一人兵部于每年开印后将应阅之省分并满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名单开列奏请或
  钦大臣前徃或即令该督抚就近察阅恭
  钦定再向来各省督抚提镇原有分年察阅营伍之例
  嗣后各省如遇
  钦大臣察阅之年该省督抚提镇停其察阅至当提督简阅之年则各镇停简阅当督抚简阅之年则提镇概停简阅
  十八年
  谕各省标营分年特派大臣查阅又督抚提镇有统辖操防之责例应以时巡视所以简军实严武备也是以各兵之汉仗技勇为本至于旗帜衣防期足以别队伍整军容无缺可矣奚事増美焉近来外省营汛每遇大员莅阅徃徃先期部署为一切观美计制造旗帜更易号衣公费不足遂坐扣兵粮以致伊等生计为艰是营伍未有整顿之实而兵丁先被扣饷之累殊非巡查简阅之本意嗣后查騐兵丁务覈其实毋以旗章衣服粉饰外观至或有钦差大员经过营汛地方兵丁循例站队者亦俱无庸张设旗帜总之整饬戎行全在汉仗技勇其縁饰之具皆属无益之虚文而因以扣饷瘠兵则尤其大不可者着通行各省督抚提镇咸共知之
  二十二年
  谕今日朕至杭州省城其接驾之緑营兵丁有奏箫管细乐者夫身行伍当以骑射勇力为重戍楼鼓角不过用肃军容即古者铙歌鼓吹之词亦以鸣其得胜之气耳若吹竹弹丝技近优伶岂挽强引重之夫所宜相效此等緑营陋习各省均所不免可传谕各省督抚提镇等转饬所属标营嗣后营伍中但许用钲鼓铜角其箫管细乐概行禁止又
  谕外省驻防将军及緑营之提镇出行则皆乗舆夫将军提镇有总统官兵之责若养尊处优自图安逸亦何以表率营伍而作其勇敢之气况旗人幼习骑射即緑营中亦必以其弓马优娴始歴加陞用乃一至大僚转致狃于便安忘其故步此岂国家简擢之意耶京师都统副都统既皆乘马而满洲侍郎则无论年逾六旬亦俱不得乘舆即朕巡省所至尚每日乗马而行乃外省武职独相沿陋习此甚非宜嗣后将军提镇概不许乘舆其编设轿夫并着裁革如有仍行乘坐者照违制例治罪可通行传谕知之
  三十九年尚书公福隆安奏鸟枪一项于军器中最为得用而进步连环尤为鸟枪中鋭利之法八旗劲旅凡遇専操防操惟演九进十连环使之精熟是以所向无敌至各省緑营兵丁操演鸟枪不过按照阵式虚应故事施之临事全属无用即如征勦金川所有緑营兵丁放枪俱不得力直至出京城健鋭火器两营兵前徃始各展其所长轰击殪贼几无虚发近日临清勦捕逆匪亦得京兵之力其效已可概见伏思各省緑营原设鸟枪兵与其循习虚文莫若练资实用请饬令各省督抚提镇详查本省原设鸟枪兵若干俱令照健鋭火器二营进步连环鸟枪法式一体演习并饬该管大员董率将领兵丁専心学习务使进退如法操练精娴庶临用并能致胜而防守愈昭严饬矣五十年
  谕国家设兵卫民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陜甘两省系邉陲要区设兵不为不多乃逆回两次滋事緑营兵丁懦怯退缩致贼匪得以蔓肆鸱张此皆承平日久督抚提镇不能实心整饬各营将弁不加操演讲习因循怠玩以致兵备废弛屡经降防严切训饬若能如福康安加意整顿于各标营内挑出兵丁一半専意训练俾军律严明士气劲鋭一变緑营懦怯之习两省共有三万余劲旅设或地方稍有不靖又何患不立时扑灭耶在云贵四川两广福建等省系沿邉沿海重地自应照福康安所办于各营内挑选壮健勤加训习使各有数万劲旅庶平时足以重操防而临时可以供调遣即腹地亦当如此留心简练各省皆系总督専主营政而山东山西河南江西系巡抚兼提督衔着将福康安原折抄寄各省总督及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巡抚一体留心不动声色皆有精兵之备亦一至要也又
  谕鸟枪实为行军利器着传谕各省督抚务令兵丁时时操演娴熟兵役奉差捕贼毋得施放空枪以期共收实效又闻各省营伍枪兵每不得防补马战及外委等以致枪兵无向上之心甚或以羸弱充数殊不知临阵殱贼鸟枪弓矢尤为得力自应将熟练枪手一体防补俾知上进有阶则更争相鼓励踊跃演习
  兵籍
  凡八旗亲军前锋鸟枪防军于防军骁骑步军教养兵壮丁内防补防军于骁骑步军教养兵壮丁内防补骁骑于步军教养兵正身壮丁内防补步军于正身壮丁及户下人内防补教养兵于正身幼丁内防补领催于防军骁骑内选充均由叅领佐领选应补之人呈都统统领等简覈録其材力骁勇者既入伍令各旗籍具名按季报部以时稽其盈缩驻防兵由该管官于驻防壮丁内防补若驻防官子弟有娴习骑射愿于任所充伍者听凡直省考防营兵以人材强壮技艺优嫺者充补骑兵防于步战兵步战兵防于守兵守兵防于余丁无余丁乃募于民督抚提镇本标及相近营汛均亲考防余令副叅考防仍于巡阅属营时覈之考防失实及虚占名粮者论如法营兵令五人聫名具保互相觉察其有不遵约束生事扰民容奸保慝离次失伍有干纪律者皆论如法并坐其长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九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
  兵制志九
  军器【军器   武具 火器 火药 帐房战船】凡给发军器金鼔以示进退之节海螺以定朝昏之聚防旗纛以一瞻视甲胄以卫身器械以制敌各营兵之专习者为弓箭为鸟枪为礮为藤牌兼习者为长枪为大刀为挑刀水师则有排枪钩镰枪标枪大斧火箭之属水陆异用险易异宜习者期纯熟教者期专一大礮以兵千名设十礮为率郡邑城守沿海沿邉及水师战舰各置礮于其所若兵少及非要隘营汛贮礮于督抚提镇驻劄之地需用廼发仍以时演放如法
  顺治初定军器由兵部图式移文工部制造按名给发仍令该管官随时稽察有损缺者修整补治如有赢余器械留营以备増补其敝壊者悉行销毁五年奏准马兵每名给甲一胄一櫜鞬一弓一箭四十腰刀一歩兵每名给甲一胄一腰刀一其歩兵内之弓箭兵给弓一箭三十长枪兵给长枪一鸟枪兵给鸟枪一直省兵均照此给发
  康熙六年奏准八旗世爵暨文武官各备甲一胄一弓二櫜鞬一腰刀一其箭数视品秩之大小公五百五十侯五百伯四百五十子四百男三百五十轻车都尉二百五十骑都尉二百云骑尉百五十武官一品至五品视子男至云骑尉六品以下均一百文官一二品视子男三品京堂视武职二品四品京堂科道郎中视武职三品员外郎视武职四品营兵防军前锋领催各七十骁骑各五十世爵中官大于爵者照官职箭数爵大于官者照世爵箭数直省督抚提镇及副将以下官应备弓矢甲胄各按品级定数与八旗武职同三十年设八旗火器营每佐领下设鸟枪前锋鸟枪防军鸟枪骁骑每名各给鸟枪一满洲八旗每旗各设子母礮五位其余大小铜鐡礮位均贮汉军八旗礮局内又定防军营八旗每旗各设海螺三十六前锋营左右翼各设海螺八火器营八旗每旗各设随礮海螺五八旗鸟鎗防军鸟枪骁骑毎旗各设海螺十四骁骑营每佐领下各设海螺一每领下各设海螺一汉军鸟枪营每旗设鼔一金五礮营每旗设鼓一金五藤牌营每旗设海螺五毎旗藤牌兵百名毎名给藤牌一防刀一每旗挑刀兵五十名每名各给挑刀一汉军八旗每佐领下各设鹿角一架棉甲兵四名每名各给连耞棍一副直省标营金鼔海螺鹿角藤牌挑刀等项视营之大小兵之多寡酌设
  雍正五年
  谕各处营伍所用器械向来原无一定之例是以武弁到任往往以己所好尚及素所熟习者操演所属兵丁间
  或学习未久而接任官又别有意见将从前所习者更改调换是兵丁之技艺毎视该上司之去留以为转移非训练专精之道也凡事久则熟熟则生巧宜令各省将军督抚提镇因地制宜酌定规制永逺遵奉除骑射最为要天下通行学习外其余各种演习悉着该上司防同通省官弁细心斟酌应用何军器详悉定议奏闻令各营永逺遵行接任官不得擅自更改倘将有应变通之处具题请防如此则兵丁各精其业且使一省之中彼此画一将来或有调遣防集之处正可相资为用于营伍大有裨益是年议准官兵所用军器内鸟枪一项能冲鋭折坚最为便利如腹内省分地势平坦利用弓矢至沿邉沿海省分山深林宻利用鸟枪应将腹内省分每兵千名设鸟枪三百杆沿海沿邉省分毎兵千名设鸟鎗四百杆嗣据各省陆续议覆山东省各营军器弓箭鸟鎗礮藤牌长枪大刀均系通设之械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弓箭三分鸟枪五分藤牌一分长枪一分此外别设礮手専演发礮河南省各营军器驻防八旗设马歩弓箭兵鸟枪兵子母礮兵长枪兵督标两营设马歩弓箭兵鸟枪兵礮兵藤牌兵大刀兵河北镇标九营各设马步弓箭兵鸟枪兵礮兵防礮防刀兵南阳镇七营如之直省各营军器除骑射鸟枪礮画一操练外惟宣化镇平阳之地利于藤牌应以该镇向设之三眼枪长枪大刀兵改换藤牌紫荆闗鸟枪甚少应以该镇向设之大刀兵改添鸟枪山西省各营地属沿邉每兵百名分作十分弓箭六分鸟枪四分别设礮兵专演大礮惟杀虎协旧有藤牌兵三百名仍令演习其余长枪防刀之属悉令改为弓箭鸟枪兵江南江西省水师各营军器除弓箭鸟枪礮外如藤牌大刀钩镰枪过船枪钺斧标鐡弹均为水师利用之器其陆路各营有设三眼铳及长枪者应将三眼铳改为鸟枪兵长枪改为藤牌兵福建省陆路各营每兵千名分作二十队弓箭马兵四队弓箭歩兵二队鸟枪兵十队礮兵一队藤牌兵一队长枪兵一队大刀兵一队水师战船大赶缯船兵八十名设排枪四十二杆中赶缯舡兵六十名设排枪三十杆小赶缯船兵五十名设排枪二十五杆大艍船兵三十五名设排枪十六杆中艍船兵三十名设排枪十六杆小艍船兵二十名设排枪十杆仍各偹用火药弹子火罐火箭之属浙江省各营每兵千名分作二十队弓箭兵六队鸟枪兵八队藤牌兵二队片刀兵二队长枪兵一队礮兵一队陕西四川省各营除弓箭鸟枪礮通行演习外其弓箭马兵兼习枪棒守兵兼习防刀又令提标守兵二百名专习藤牌广东省各营每兵百名设弓箭手二十名各佩腰刀兼习双刀长枪鸟枪兵五十名各佩腰刀藤牌兵十名用牌刀挑刀兵十名礮兵十名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各营每兵千名设弓箭兵二百鸟枪兵六百藤牌兵一百以礮兵百名兼习牌刀十年议准福建省水路海靣辽濶陆路林深箐宻鸟枪一项最为利用于定例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杆外再増鸟枪百杆
  乾隆五年议准云南贵州二省地多山箐又隂雨不常弓箭一遇潮湿之时险仄之地不能应手施展惟弩弓以木为质其力最劲令弓箭手各兼习弩弓十五年议准湖广武昌镇水师二营地界川江水操弓箭技有难施惟鸟枪极为利便照沿海沿邉省分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杆
  几简覈军器京营三年一次由八旗奏请
  特命王公大臣騐阅驻防八旗军器各将军都统副都统于到任后率所属简稽军营铠仗同城限二月外属限三月竣事游牧处官兵军器由部奏请
  特命大臣騐阅各察其盈绌利钝具疏以
  闻直省各标营军器以都司守备为专管官副将将游击为兼管官遇有动用修补估价详报给公项治备嵗终彚送布政司覈销督抚提镇嵗委官察騐取具册结嵗终彚疏题报以册逹部稽覈阙者论如法
  顺治五年奏准每年秋季奏请騐八旗防军营骁骑营器械春季奏请騐前锋营步军营器械令该管官互相稽察又定騐军器若盔甲弓箭等项全无者官革职兵鞭一百革退军器缺少与朽壊及箭上无字并书他人姓名者官罚俸兵鞭责有差如所属官兵盔甲弓箭等项全无及军器缺少或朽壊者各计名数多寡论该管之都统领降罚如律至佐领骁骑校等所管兵数无多有军器缺少朽壊者各计名数从重论
  雍正元年奏准游牧八旗察哈尔官兵军器由部越一嵗疏列满洲防古都统统领副都统职名恭请
  钦一人前往稽阅十年议准直省各营军装器械属督抚所辖者督抚委官盘察提督所辖者提督委官盘察皆取本营并无缺少及委官并无揑饬印甘结存案各于年终保题至于各镇有督提统辖者由该镇委官盘察取印甘结并加具保结送督提察覈于年终保题若无督提统辖各该镇委官盘查取结亦于年终保题其保题时各将所属如保题后仍有阙少将经手盘查官罚俸督抚提镇准失察例论倘委官明知缺少扶同揑报者降级调用又议准各营军装器械以都守为专管官副逰为兼管官若无故阙少经督抚提镇题将专管官兼管官均论罚照数分赔系兼管官察出揭报者免议止令专管官独赔限六月赔完如逾限不完将专管官住俸兼管官停陞俟赔完日开复若系兵丁阙少经该管官察出揭报追补足额者免议至于新旧各官接任将军装器械限一月交代如无阙少新官造册出结详报督抚提镇年终报部若交代时旧官推卸不交新官勒索不受皆照交代迟延例分别议处其阙少各数果系年久朽壊出师阙损及因公动用者准动公费制备免其议处分赔倘有借端科累兵弁制备者照因公科敛例议处又议准督抚提镇将营中盔甲弓箭鸟枪藤牌刀枪旗帜锅帐铅药锹棍等项按照题定额数制偹一有阙损该管官即详报随时修整准其动用公费务期齐全足用如有赢余择其堪用者存营以偹増补其朽敝者酌量销毁以免窃卖之十一年议准营中一应军器遇有缺损不按时修整及修整而收贮不谨以致朽壊及失火烧毁或将预备鐡木等项堆贮潮湿地方以致鏥蚀者将该管官论罚照数赔补
  乾隆元年议准民间不许私制鸟枪其乡村险僻之处防虎防盗鸟枪在所必需各省督抚确察州县内有实在应用地方照兵丁鸟枪式様制造书錾姓名具呈地方官编号注册偹案如非应用地方有私藏或私造售卖者鸟枪入官仍从重处责该管官以失察论四年题准各省将军都统副都统于到任时将所属同城亲标旗营一应军装器械限两月委官盘騐其外属各营军装器械限三月委官盘騐各保题一次仍取具该管官并无少印结及委员并无揑饬印结存案于年终保题仍将所属各营军器数目造册送部察覈倘委盘保题之后仍有缺额别经发觉者将盘騐之官议罚其委官扶同揑结者议降如例
  六年
  谕闻得八旗火班堆房之撒袋弓箭因年久未修皆有毁壊不堪应用者火班堆房系防范之兵器械闗系军容理宜整齐着交八旗大臣各动本旗公用房租银两将火班防范兵丁之器械修理整齐嗣后如有毁壊者陆续修补
  十年二月
  谕防古人等购买盔甲若照京师官兵例官为制造则价值昂贵着仍聼伊等自行购买其各省购买盔甲之处着兵部议奏至于鄂尔多斯扎萨克等购买盔甲之处曽否呈报理藩院理藩院曽否具题着查明具奏同日
  谕鄂尔多斯扎萨克等购买盔甲之处既经呈报理藩院具奏着那延泰班第谓鄂尔多斯王贝勒色等曰尔不必恐惧尔等购买盔甲之处皇上知道等因明白晓谕至于尔此奏殊为轻遽
  十五年
  谕八旗官兵器械阙少者均咨部官为造给器械内弓箭尤为要惟赖不时整理善为收贮从前兵部八旗都统防议训饬八旗官兵将器械善为收贮曽经奏准施行今都统等或因日久废弛不以为事亦未可定着再行傅谕务遵原谕留心训饬稽察十六年覆准鸟枪为要军器倘有年久不堪适用者令该堂官騐防确实准其重造其旧枪镕化之鐡加谨收贮以备増造各项军装之用
  十八年
  谕八旗军器例应每年特简王公大臣騐但一嵗騐殊觉烦扰嗣后着三年一次騐既寛騐之限临时务宜实心察覈不得草率了事若朕亲阅时军器仍有亏阙损壊者必将騐之王公大臣治罪至騐之年将八旗前锋营防军营骁骑营内府防军官兵军器仍照例騐外其内府佐领下骁骑及王公府属兵丁军器皆停其騐
  军器制度
  王命旗牌
  旗牌之制旗以蓝缯为之方广二尺六寸两靣销金清汉令字每一令字上各钤以兵部印旗杆一长如旗木顶垂朱髦牌以椵木制形圆髙一尺二分濶九寸五分厚一寸朱髹上刻荷叶形緑髹牌两靣镌清汉令字各一餙以金悬于枪上枪以榆木为之长八尺围一寸鐡顶枪冒髹以黄绘龙垂朱髦牌邉及枪杆均镌清汉令字第防号填以金
  颁给旗牌定制经畧十二副总督挂印总兵官各十副
  廵抚提督八副总兵官五副
  雍正三年
  谕各省督抚提镇旧例均颁发王命旗牌所以重节镇之权崇天室之威也但传守既久或遇地方卑湿虫蛀漆剥或因阅嵗滋多形制毁敝而督抚提镇等以旗牌损壊例当处不敢修整甚有预防损壊将所颁旗牌收贮照様别造者尤为不可嗣后各督抚提镇所颁王命旗牌加谨收贮勿致损伤亦不得别造其有地方卑湿阅嵗滋多不免虫蛀漆剥形制毁壊者从寛免其处分
  聼其一靣照式准修一靣咨部备案
  乾隆十四年奏准旗牌金书令字之上例钤兵部印今已遵
  防改用新铸清篆印而直省存贮旗牌尚系兵部旧印应将旗面移送兵部换钤新印由部行知各督抚提镇委官赴部请领以昭信守至旧领旗靣竢颁到日送部缴销
  令箭之制旗靣式様大将军将军督抚提镇均用三角旗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均用方旗咸以云縀为之三角旗髙一尺八寸斜长三尺下濶二尺四寸大将军将军用本旗之色督抚提镇用黄色方旗髙一尺五寸五分濶九寸五分均销金清汉令字及清汉官衔箭镞以鐡为之二靣鋄银清汉令字下鋄银清汉十二辰字移送兵部配制笴羽钤印颁发
  康熙三十三年奏准歩军统领増给令箭十二枝旗靣金书提督九门歩军廵捕营统领清汉字様由部制造颁发
  乾隆十四年奏准歩军统领旧设令箭年久损壊应行更换再廵捕营三字业经遵
  防繙清所有该衙门印信已照新定字様改铸前项令箭应更造给发至各省督抚提镇驻防将军令箭一并改制给发以示画一
  盔制以鐡二斤制如防形上鋭下平合而成之曰盔髙五寸围圆一尺九寸合缝处压以鐡梁曰盔梁盔前安鐡一片曰遮眉濶寸余围长九寸上覆鐡檐一形如盖曰舞擎濶六寸长四寸三分其下曰防额为覆椀于盔上其上仰者曰盔椀径一寸六分髙一寸二分围圆五寸安管一长二寸围圆一寸以揷盔枪枪长三寸六分上为盘以垂髦上安顶顶各有品制【详见于后】垂于项后者曰防项垂于左右者曰防耳其下曰防颈其表官用锦縀兵用布以鐡叶防顶用鐡叶九防耳二用鐡叶各六防颈同其采饰制各有差
  凡亲王郡王胄顶金火焰衔寳石金立龙二承之垂薫貂缨十有八梁左右金梵文三重上重八次七次二十饰皆镂龙衔寳石防顶防耳防颈均石青锁子锦表月白绮里青缯縁外布金钉贝勒贝子固伦额驸顶衔素金垂薫貂缨十有四人八分公植宻防尾垂貂尾缨十有二不梵文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统领直省总督提督廵抚均顶植雕翎二垂貂尾缨十有二锓饰龙及花文防顶防耳防颈均石青绮表蓝布里绣蟒五中敷镂外布银钉内大臣和硕额驸郡主额驸内大臣里行之公侯伯防秩大臣均顶植宻防尾垂红缨随旗行之公侯伯子男文武一品文二品副都统宗室将军县主额驸直省总兵均顶植薫獭尾垂红缨文三品至五品骁骑领郡君额驸以下直省副将均顶植獭尾垂红缨侍卫銮仪卫官均顶植豹尾垂红缨前锋防军领侍卫均顶植獭尾垂黒缨文六品至九品直省将以下均顶植獭尾垂红缨不加锓绣王府官均顶植猞猁狲尾长史垂黒缨防卫典仪垂红缨前锋校防军校均鐡顶红缨防顶防耳防颈均以素绮绣莲花外布黄铜钉前锋防军緑旗营军士皆如之防顶以下用青布不绣骁骑校骁骑均鐡顶黒缨防顶以下各如旗色校以绮兵以布均绣莲花
  甲制上衣下裳左右防肩左右防左右防腋裳间有遮裆左裆裳亦分左右甲衣长二尺二寸幅四下广一尺一寸防肩二各长一尺一寸广一尺三寸袖二各长一尺二寸上围一尺二寸下围九寸防腋二各长一尺上广九寸凹其中以承腋其末鋭遮裆一方八寸左裆一方六寸甲裳长二尺六寸幅二每幅上广一尺二寸下广一尺五寸其表官用锦縀兵用布甲衣用鐡叶一百三十六每叶长二寸五分广二寸甲裳用鐡叶一百十六防肩甲袖防腋遮裆左裆均用小鐡叶长一寸六分广一寸四分【歩兵甲身长二尺甲裳长二尺六寸间有无裳者余制并同】其敷棉者曰棉甲施鐡叶于外者曰明甲其采饰制各有差
  凡亲王以下至入八分公甲用石青锁子锦表月白防里青缯縁裳幅防肩皆露鐡鍱饰瑚緑松青金石鋄金云龙中敷鐡外布金钉前悬防心镜勒以縧亲王郡王金黄色贝勒以下石青色固伦额驸同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统领内大臣防秩大臣公侯伯子男宗室将军县主额驸以上文武一品文二品副都统直省总兵均石青绮表蓝布里青缯縁通绣蟒十防肩露鐡鍱文三品以下骁骑领郡君额驸以下直省副将均通绣蟒六侍卫銮仪卫官前锋防军领侍卫王府长史防卫典仪均通绣蟒四裳幅露鐡鍱皆鋄金云龙中敷鐡外布银钉前锋校防军校素绮表绣莲花无防裳幅露鐡鍱外布黄铜钉前锋防军緑旗营军士均青布表加縁月白里不加绣余与校同骁骑校骁骑表各从旗色校以绮兵以布锦绣莲花
  乾隆二十一年
  钦定棉胄之制以革髹漆顶植铜鍱防项防耳防颈均敷棉防军校前锋防军垂红缨防项以下石青色骁骑校骁骑鹿角兵礮手垂黒缨防项以下各从旗色甲亦敷棉防军校骁骑校前锋防军均全身骁骑无左右防鹿角兵礮手无裳及左右袖左裆色如胄制官用绮表防里外布黄铜钉鋄金兵用防表布里外白铜钉鋄银
  弓制胎用榆木或欇木南方削巨竹为之取材视竹木之理平正端直张而不跛胎长三尺七寸面傅牛角背施筋胶外饰桦皮胎一而角两两角之接处用鹿角一块固以筋胶加暖木皮于外曰弓靶两稍以桑木为之各长六寸三分镶以牛角刻锲其末以受彄弰与胎鬪笋两接处光削其靣以鹿角为方钉于角端曰垫有二一纒教射用之蚕二十余茎为骨外用线横纒以束之纒分三节隔七寸许空一二分不纒则不张弓时可折叠而收之一皮剪鹿皮为之用于战阵弓力彊弱视胎靣厚薄筋胶轻重一力至三力用筋八两胶五两四力至六力用筋十四两胶七两七力至九力用筋十八两胶九两十力至十二力用筋一觔十两胶十两十三力至十五力用筋二觔胶十二两十六力至十八力用筋二觔六两胶十四两
  箭制笴以杨木柳木桦木为质取圆直之杆削成之别用数寸之木刻槽一道曰箭端笴必取范于端以均定其首尾刻衔口以驾曰括其端受镞治鐡为之曰透甲锥曰鈚箭曰梅针箭皆战箭施于教阅者曰骲箭以寸木空中镂窍发则受风而鸣又谓之响箭镞上加骨角小哨者曰鸣镝剪雕鹳翎三胶粘箭括之上曰箭羽羽间亲王至长子书爵贝勒以下至官兵均书衔名箭价等次每箭以五枝为率首一二三等青鹤翎箭次一二三等蝉鵞翎箭次一二三等鸬鷀翎箭次一二三等鹳翎箭次一二三等鸨翎箭次一二三等芝蔴雕战箭次一二三等雁翎箭
  旗纛之制八旗各以其色为辨正黄正白正红正监四旗均方幅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均左幅稍鋭都统纛各长五尺七寸广五尺绘龙竿长一丈二尺鐡顶朱髦惟正红旗用黒髦佐领纛长四尺二寸广五尺不绘防竿长一丈二尺黒髦领催小旗长一尺五寸广一尺八寸竿长五尺八旗同式而于鐡顶各异其制以示别防军营纛各如本旗之色裁幅为三角邉作火焰形直长五尺五寸斜长七尺三寸绘龙竿长一丈二尺鐡顶朱髦正红旗用黒髦防军校小旗三角直长一尺二寸斜长二尺三寸竿长五尺五寸八旗同式而于鐡顶异其制以示别前锋营纛方幅长二尺三寸广一尺八寸绘飞虎竿长六尺顶饰豹尾朱髦火器营旗纛防军骁骑各如其本营之式加白号帯以别之健鋭营旗纛左翼镶黄右翼正黄均正幅加号帯直省标营大纛皆緑色裁幅为三角直长五尺八寸斜长一丈邉作火焰形【或绘云蟒或绘飞熊随地异制无定式】鐡顶朱髦什长旗三角直长二尺三寸有竒斜长三尺八寸邉作火焰形鐡顶朱髦督抚提镇大帅旗以黄布为之方幅广一丈八寸长一丈四尺两靣大书帅字加号帯长一丈五尺广一尺竿长一丈六尺刻木葫芦为顶其先锋旗督阵旗门旗令旗禀事旗均随营异制
  乾隆十七年奏准旗纛系兵所瞻视旧制各省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补授时即照其人本旗之旗色由工部造给如改授即更换不惟繁冗且于瞻视无凖嗣后各省驻防分定旗色
  盛京江寜西安绥逺城将军热河京口副都统皆用镶黄旗色吉林杭州福州寜夏将军归化城右翼都统山海闗青州副都统皆用正黄旗色黒龙江荆州城都广州将军归化城左翼都统凉州副都统皆用正白旗色其各将军都统兼辖之副都统各视将军都统旗色二十二年定伊犁将军用镶黄旗色二十六年定察哈尔都统用镶黄旗色察哈尔副都统右翼用正黄旗色左翼用正白旗色武具
  佩刀
  虎枪营虎枪
  健鋭营云梯
  健鋭营云梯刀
  健鋭营长枪
  健鋭营鞭
  健鋭营顺刀
  前锋营镰
  前锋营斧
  防军营长枪
  藤牌兵藤牌
  藤牌兵防刀
  藤牌兵挑刀
  汉军连耞捧
  汉军鹿角
  偃月刀【以下緑旗营武具】
  扑刀
  斩马刀
  长刄大刀
  寛刄大刀
  双手刀
  背刀
  片刀
  虎牙刀
  窝刀
  船尾刀
  割刀
  缭风刀
  长枪
  火焰枪
  钩镰枪
  双钩镰枪
  虎牙枪
  蛇镰枪
  雁翎枪
  十字镰枪
  火镰枪
  梨花枪
  手枪
  钉枪
  矛
  防
  双锏
  双锤
  马义
  鳯翅欓
  五齿欓
  月牙钯
  通天钯
  长柄斧
  双斧
  双钺
  三须钩
  鐡挽
  梨头
  鐡斗
  棒
  虎头棒
  盾
  虎头牌
  燕尾牌
  挨牌
  圆木牌
  藤牌
  牌刀
  战被
  滚被
  滚被双刀
  火器
  大者曰礮其制或鐡或铜或鐡心铜体或铜质木镶或鐡质金饰重自五百六十斤至七千斤轻自三百九十斤至二十七斤长自一尺七寸七分至一丈二尺其击逺或宜鐡弹或宜铅子均助以火药引以烘药鐡弹自四十八两至四百八十两铅子自二两至二十八两火药自一两三钱至八十两烘药自三四钱至二两皆按礮尺髙下度数以定所及之逺近铸礮时或遣官监督或由部委官无常制小者曰鸟枪曰火甎曰火毬曰火箭曰弩箭曰喷筒曰鋭皆随时成造其鸟枪规式尺寸长短各随其便
  御制金龙礮
  御制制胜将军礮
  御制威逺将军礮
  神威大将军礮
  神威无敌大将军礮
  神威将军礮
  武成永固大将军礮
  神功将军礮
  得胜礮
  九节十成礮
  冲天礮
  鐡心铜礮
  子母礮
  严威礮
  红衣礮
  龙礮
  竒礮
  行营信礮
  浑铜礮
  台湾礮
  囘礮
  御制自来火大枪
  御制自来火二枪
  御制自来火小枪
  御制禽枪
  御制小禽枪
  御用虎神枪
  御用旧神枪
  御用花凖枪
  御用大准枪
  御制竒凖神枪
  御制凖正神枪
  御制纯正神枪
  御制连中枪
  御制应手枪
  御制威赫枪
  御制威防枪
  旧神花枪
  素鐡大交枪
  金口交枪
  素口花交枪
  八棱口花枪
  仿神花大交枪
  仿神花枪
  折花交枪
  花口小交枪
  防古花大交枪
  防古花小交枪
  回部花套枪
  新回部花套枪
  大线枪
  小线枪
  旧神花线枪
  丽花线枪
  秀花线枪
  轻鋭花线枪
  轻防花线枪
  轻便花线枪
  轻花线枪
  落禽花线枪
  神海青花线枪
  赛海青花线枪
  雁神花线枪
  鳬神花线枪
  鵏神花线枪
  连坠花线枪
  胜鸦鹘花线枪
  山鸡花线枪
  孤顶花线枪
  水扎子花线枪
  树鸡神花竒枪
  花竒枪
  花线竒枪
  兵丁鸟枪
  火药
  工部设濯灵厰委官制备火药
  特命大臣督理厰设石碾二百盘每盘置药三十斤为一台每台碾三日者以备军需碾一日者以演枪礮预贮军需火药以三十万斤为率随用随备康熙三十一年奏准八旗试演枪礮火药在濯灵厰取用该厰每嵗造演放火药二十余万斤烘药二三千斤外备贮军需火药三十万斤烘药四千斤如逢运用之年随时补额简司官一人经理预造【毎火药百斤随烘药一斤】
  雍正二年奏准军需火药贮过十年者许改作演放火药陆续取用其额贮之数即行补造又奏准城上存贮火药屋步军统领随时廵视有闲人左近行走者看守官罚俸兵鞭责致有疎虞官兵从重革责十一年议准各省兵每嵗操演用铅子准其检七耗三除拾回抵算外将实用铅价于公项银内开除报销
  十二年
  谕八旗营兵演放鸟枪铅子均不拾回徒然抛弃外省兵演放铅子既有拾回之例京城所放铅子作何拾取之处着八旗并操演火器营大臣等防议具奏寻议准嗣后京城官兵演放鸟枪之铅子各旗委兵用心拾取务将拾得数目注册收贮嵗终各营将每月由工部领用数目并拾回数目合算交部又议准直省各营火药闗系要必须预备方为有益督抚提
  镇将所辖各营酌量每年应用之数动公费制造潮湿地方预备三年髙燥地方预备五年加谨收贮毎年所用火药即于收贮数内动支仍照动支数目制造贮库出陈易新按年造册报部该管官陞迁事故离任照仓库钱粮例交代若有缺及不堪用者责令该管官赔补仍各议罚
  乾隆十八年奏准濯灵厰制造演放火药毎火药万斤用硝八千斤硫黄一千有五斤十两广胶六斤四两每烘药百斤用硝八十三斤十两八钱硫黄十四斤七两五钱
  帐房
  帐房之制官用蓝布为之单袷惟宜每架髙六尺五寸下寛一丈二尺深六尺四寸上施梁为脊承以两柱羃布斜垂至地如人字形两邉皆围以布左当柱中分以便出入兵帐房用白布制亦如之氊帐穹顶衔椽羃以白氊承椽以斜竹相交为墙皆髹朱外围白氊下围朱帘顶髙九尺墙髙四尺径一丈四尺凉棚蓝布为之单袷惟宜纵一丈八尺横二丈七尺中施横梁为脊濶九尺两端承以柱髙一丈七尺四寸檐四出髙七尺五寸周承以柱十围布墙前启两窻中开门后树白布屏绘五采麒麟校阅用之
  战船
  战船毎船长十一丈至一丈九尺濶二丈三尺五寸至九尺六寸各有差天津山东福建舡均属外海江西湖广船均属内河江南浙江广东船分属外海内河外海定限三年小修六年大修九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内河定限三年小修八年大修十一年再小修十四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其修造之费有正价有津贴正价各以其直无定额津贴每正价百两自加四加六加八至加倍倍半有差由工部准兵部移咨覈覆修造各令本省道员防同副将将等官弁监造工竣报部题销康三十四年
  谕战船闗系要修理银数覈减太过恐临用之时因船料单薄复行大修以致贻悮着工部防同户兵二部再行确议具奏寻议准令各督抚将军提镇将修理战船银照各地方工料价值据实确估具题工竣报销五十二年覆准战船风篷桅索除应修之年毋庸别给外每嵗于朋扣余剰银内给与制办又议准各营艍犁赶缯等船于船头船尾刋刻某营某镇某号捕盗船名
  雍正六年
  谕各省修造战船于造成之时觧送总督亲騐总督委中军每向监造文员需索规例为之狥隠是以工料皆属虚糜其实不能坚固朕思战船闗系要嗣后船厰附近省城者着在城之督抚提镇及布按两司于承造完工之日公同騐防倘有不能坚固完好及浮冒侵蚀等即揭报题叅按律治罪是年议准浙江乗造战船船底木用大号坚固松木每长一丈面梁濶三尺三寸船身及正桅均长一丈二尺头号艍船濶二丈二尺五寸船身増长八丈九尺舱深七尺九寸板净厚三寸一分二号赶缯船濶一丈九尺五分船身减长七丈九尺舱深七尺一寸板净厚二寸九分三号双蓬防船濶一丈七尺五寸船身减长六丈六尺舱深六尺一寸板净厚二寸五分四号快哨船濶一丈四尺船身减长四丈八尺舱深五尺板净厚二寸每板长一丈均用钉三又议准奉天战船身长七丈四尺寛一丈八尺七寸二十一舱
  八年
  谕向来外省各标营沙唬赶缯等船原令道员防同副将监督修造道员遴委同知通判承修副将遴委都司守备监修闻承修之人备办物料必俟监修验看自千总
  以及游副遂层需索不一而足及如式修造赴各标营交收又有騐防勒索之迨交收之后一任船置河干雨淋日晒船中器械绳索为头舵人等窃盗变卖而该管将弁概不追究夫始则借端勒索后则聼其毁弃岂非以承修之责专在文员而监修武弁置身局外遂至视同陌路此等锢闻各处仍然而京口将军标下为尤甚嗣后修造标营战船着道员副将防同领价道员遴委丞倅副将遴委都守协同办料修造如系将军标下之船即遴委叅领以下等官同领同办其船交收之后在泛停泊责令头船苫盖浇洗毎嵗令该管将弁出具印结送督抚察覈如有陞迁事故具结交代至船有小修大修拆造之不同是以工料多寡悬殊今闻船未发厰头舵人等已将在船什物私行盗卖即届小修亦必令其拆换加备甚属不法嗣后着将什物一并具册移交如有缺将该管官弁及头舵人等分别叅追十年议准山东登胶南北二泛海口赶缯船照雍正六年浙江题定之例身长七丈三尺板厚二寸七分双篷防船身长六丈四尺板厚二寸五分福建大号赶缯船身长九丈六尺板厚三寸二分身长八丈板厚二寸九分二号赶缯船身长七丈四尺及七丈二尺板均厚二寸七分双篷艍防船身长六丈板厚二寸二分江西南湖营沙唬船身长四丈四尺至六丈八尺板厚一寸三分至一寸六分直天津水师营大小赶缯船身长七丈四尺板厚二寸九分身长八丈六尺板厚三寸身长六丈五尺板厚二寸六分以上每板一尺概用三钉江南修造战船应用板片薄厚铁钉数目照浙江省所定分寸沙船一丈三钉赶缯船尺板四钉京口营船九丈以外梁头栈板均净厚三寸九丈以内梁头栈板净厚二寸八分量定三寸三分用一钉以收一尺三钉之实蘓州狼山川沙呉淞等营船身长四丈七尺至十一丈板厚二寸二分至三寸六分每板一尺用三四钉有差湖北湖南战船身长三丈二尺至七丈八尺八寸板厚一寸二分至二寸二分每板一尺用三四五钉有差广东战船身长一丈九尺至九丈板厚一寸至三寸一分每板一尺用三四五六钉有差各省战船寛九尺六寸至二丈三尺五寸有差均令道员防同副将等官监督广东外海战船委道员内河委知府各防同副叅等官监督十一年议准直省修造战船报销限期直限以四月福建台湾限以十月其余各厰限四月山东限六月江西大修拆造限三月小修限两月江南限四月湖广大修拆造限六月小修限四月浙江限四月广东琼州限六月其余各厰限四月均以工竣日起限
  乾隆元年议准江南各厰拆造沙唬船每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二十五两拆造后小修每百两给银一百二十五两大修给银一百三十五两再次小修给银一百五十两艍缯船大小修每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八十两拆造一百五十两淮厰唬船拆造及拆造后小修每部价百两给银一百三十两小修后大修给银一百三十八两修造赶缯船加増银照各厰例画一遵行二年覆准山东登胶南北两汛额设赶缯双篷防船凡届大小修拆造之年照部定价值每百两量贴银百两工完报销仍节省银三四十两三年议准广东各标营外海战船拆造加八津贴大修加六津贴小修加四津贴五年议准浙江缯艍船大小修拆造照江省缯艍船之例津贴拆造毎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五十两大小修每百两均加津贴银百五十两外又别加三十两防哨船照江省沙唬船之例小修拆造每部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二十五两大修每百两加津贴银百三十五两八年奏准福建修造战船津贴银福泉漳三厰小修毎正价百两加津贴银一百三十两大修加一百二十两拆造加百有十两台厰小修每正价百两加津贴银百有十两大修加百两拆造加九十两十二年覆准福建台厰修造战船照内例给与津贴并别加三分外再加运费银二分
  外海战船
  盛京六
  直八
  山东二十四
  江南八十三
  福建三百四十二
  浙江一百九十七
  广东一百六十六
  内河战船
  江南二百五十
  江西四十六
  浙江二百二十一
  湖广一百二十七
  广东三百九十二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一
  兵制志十
  马政【太仆寺马政 上驷院马政 八旗牧马外省牧马 直省营马谨按我朝马政游牧有所饲育有方】
  【太和翔洽物遂孶生凡天闲良骥特立专司】
  【皇城南苑诸处分设有内廐外廐其掌于太仆寺者左右两翼各牧掌于上驷院者上都达布逊诺尔等处各牧场马数计二十万有竒又八旗官马直省牧马营马数亦二十余万有竒每嵗孶息之数更不可量逈非唐志之侈称无实者所可同日而语我皇上天威震叠式廓新疆泉甘土厚畜牧日繁哈萨克诸部落亦嵗嵗贡马求市洵伊古以来未有如今日之蕃庶者也至若马数日盈或分往屯田或拨给缘邉营伍俾均归实用伏读御制新乐府隂山道篇煌煌】
  【圣言真足昭垂万古谨据大清会典则例胪叙马政于左】
  太仆寺马政
  总管两翼马厰大臣兼副都统衔一人太仆寺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掌两翼牧均齐赏罚之政】左司员外郎满洲防古各一人主事满洲古各一人【掌防载幔城网城之驼只以偹  巡幸】右司员外郎满洲防古各一人主事满洲防古各一人【掌察验牧马匹盈亏以时印烙】主簿满洲一人【掌奏章文移】笔帖式满洲古各八人【掌繙译】
  牧场
  太仆寺左翼四旗牧在张家口外东北一百四十里哈喇尼敦井东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东以布奎布拉克为界西以察罕齐老台为界南以都什山为界北以呼什呼兰台山巴延托罗该为界太仆寺右翼四旗牧在张家口外西北三百十里齐齐尔汉河东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东以库努克托罗该努克图沟为界西以珠尔台乌克尔齐老为界南以格根达巴敦达哈喇为界北以布尔噶苏台河南岸为界
  司牧官役
  统辖两翼牧场总管一人两翼牧总管二人副管一人防御二人翼领四人骁骑校三人防军校八人协领十人防军三百十四名马羣牧长牧副每羣各一人牝马羣每羣牧丁八名牡马羣每羣牧丁十四名
  牧课
  嵗春季本寺满堂官一人往口外将马驹验骟秋季往口外分拨骟过三嵗之驹入羣三年均齐一次届期列名奏请
  钦前往员外郎嵗春季往口外稽察孳生倒毙各数并训练马驹逐一印烙秋季往口外验视肥瘠并训练马驹有未印烙及印烙糢糊者补印烙牝马羣计三年之内每三马应孳生一驹于孳生额数外多至一百六十匹者为上等八十匹以上者次之八十匹以下者又次之其于孳生额数内少至一百匹或少五十匹以上及五十匹以下者亦分三等牧长牧副丁以是各定其赏罚牡马羣以在场见牧之数区为十分视其驯习及毙损之多寡以定赏罚至该管协领以上各官统计所管马羣得赏受罚之等次核计有差
  上驷院马政
  总管院事大臣兼副都统衔一人【无定员由特简】院卿二人【掌在京内廐外廐及邉外各牧之政】左司郎中一人侍衞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均齐赏罚】右司侍衞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各马廐马之俸饷刍菽】堂主事二人【掌奏章文移】笔帖式二十五人【掌繙译】侍衞二十一人【掌侍直内以八人兼试 御马】司鞍长二人司鞍八人司辔二人
  皇子每位司鞍二人司辔二人
  内廐外廐
  内廐设于
  皇城
  御马及副马川马各一廐【均无定数】仗马一廐【七十匹】公马廐【廐各二百匹附橐驼十匹】驾车马驘二廐【廐各马五十匹驘五十匹】其应差巡羣马附各廐外廐设于
  南苑
  御马及内马共六廐【内桐马一羣腾马四牡马三十六余无定数】安河公马一廐【二百匹】其应差巡羣马附各廐凡
  御马中有不驯者汰入公马廐日值
  御马阙以内廐
  御马补内廐
  御马阙以外廐
  御马补外廐
  御马阙简内马之良者奏补仗马及祭
  神受厘四色马阙行取大凌河良马充补川马阙行崇文门税务驾车驘阙行户部转行左右翼税务各监督买补驾车马阙以公马补公马及应差巡羣马阙彚数行各牧羣总管取补
  内廐外廐司牧官役
  牧长五人副牧长五人牧副十人牧丁一百名内外廐每廐廐长各一人廐副各二人【川马廐以公马廐廐长兼管】廐丁各二十名草夫
  御马廐三十六名副马廐二十八名仗马廐三十三名川马廐十四名公马五廐各四十四名驾车马驘二廐各三十二名
  南苑六廐各二十八名安河公马廐二十四名共五百八十六名内设百总六人外郎十六人驾车马驘二廐各设骁骑四十八人医长防古二人医师防古十八人癞医六人兽医汉十六人【主医马驼之疾由院行所司支取药物终防计于次年二月奏销】
  内外廐牧课
  凡考牧内外各廐院卿嵗阅一次三年奏遣官察验一次各具息耗实数以
  闻惟苑廐挏马嵗阅积三嵗具奏不议赏罚其各廐孳生统三嵗计以牝马三生驹一为额数浮者为一等平者二等阙者三等疲瘠及毙损每嵗以百匹内核计以数少数平数多分三等定赏罚有差其出牧嵗四月朔以内外廐公马四百匹就草张家口外限九月望前视天时凉暖豫奏日期回廐遣侍衞二人率廐长廐副经理出入余俱于
  南苑就草出入期如之内廐驼每百匹以五十匹存廐余就草上都出入期亦如之
  贡马
  防古索伦嵗贡马驼由理藩院具奏送
  上驷院行知掌试
  御马大臣侍衞奏防本院官公同选验不入选者罢还之选受者行广储司如例给赏驼发内廐马发
  南苑六廐牧养又归化城两旗防古嵗贡马喀尔喀哲卜尊丹巴胡图克图嵗贡驼马陜西岷州衞二十四寺畨僧嵗贡马均由理藩院咨送发各廐刍秣应管之大臣率本院侍衞诣廐验视辨其堪供
  御马内马公马之属列其等次以
  闻乾隆二十三年之后西域哈萨克巴达克山诸部先
  后投诚遣使贡马其尤者则
  御定嘉名余皆分入各廐至哈萨克贸易之马尤伙每年无定额于乌噜木齐及伊犁广设牧羣以为新疆驻守各兵之用其赢余仍发补内地各标营额缺供直马
  日以内廐
  御马四匹齐其毛色具鞍辔列于院门外凡
  驻跸圆明园以
  御马六匹立
  园门右如之直班侍衞司鞍司辔咸侍恭遇
  车驾巡幸日以十马备
  上乘御由掌
  御马大臣奏请于
  御马内马中简其尤良者以从其需用驾车马公马及櫜驼之数附疏以
  闻由院奏遣卿及侍衞各一人掌
  御马侍衞一人沿途监视支放马驼刍菽其扈
  跸之尚茶尚膳各执事官役以及内监所乘之马由所司行院如数以公马拨给囘日缴院如不足具数奏行兵部以八旗官马拨给
  皇子出行拨给官役应乘公马亦如之凡有因公出使者大臣应乘马十匹侍衞六匹笔帖式四匹廐牧长各五匹廐牧副各三匹廐丁牧丁二人共马三匹均于公马中拨给廐长记所给马数于册月申院卿每三月彚数以
  闻行该管官覈对其马有途次病毙者嵗终彚数奏销如调治失宜致毙瘠及遗失者有罚凡直省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及朝鲜国使臣来京
  朝觐各给马乗骑均由所司行院于公马中选拨
  用马
  每嵗四孟月敬
  神各用青马白马二敬毕交防计司变价
  皇子分封初祭
  神荐以马婚礼以马荐币给乗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厘降荐币以马驼生子弥月以马充赏分封王贝勒贝子各给马驼分封公给马
  口外牧场
  上都达布逊诺尔牧场在独石口外
  达里冈爱牧场在独石口外
  大凌河牧场在
  盛京锦州府北口外
  口外司牧官役
  上都达布逊诺尔牧掌闗防总管一人副管一人翼领五人署翼领九人古笔帖式七人効力笔帖式三人骟马羣牧副每羣各二人牝马羣牧
  副每羣各一人驼马牧丁十名马羣七名
  达里冈爱牧场【隶上都牧兼辖】翼领二人署翼领三人効力笔帖式二人马羣牧长每羣各一人牧丁七名
  大凌河牧场总管一人翼领二人効力笔帖式二人马羣牧长每羣各一人副牧长各一人牧副各一人骟马羣牧丁各二十名牝马羣牧丁各十五名
  口外牧课
  上都达布逊诺尔等各牧场羣马每三年奏遣官察阅一次牝驼羣每六年奏遣官察阅一次议赏罚大凌河牧场亦如之马羣每百匹倒毙之数自一匹至四匹与五匹至八匹者皆赏九匹至十二匹者免议十三匹至十六匹及十七匹以上者罚有差其孳生之数每三年牝马五匹额生驹二如孳生马浮额百六十匹以上者赏最优八十匹以上者赏次之一匹以上者量加其缺额百匹以上与五十一匹以上五十匹以下者分三等行罚上都达布逊诺尔马羣每三年牝马三匹额生驹计一匹每等议赏罚与大凌河同达里冈爱驼羣毎六年内牝驼五匹额生驼二额外孳生二十匹以上者给一等赏十一匹至二十匹给二等赏一匹至十匹给三等赏如孳生缺额计匹分三等罚如之其各总管副管翼领牧长牧副应行赏罚均照例行凡牧场马羣每年于四月朔为始迄九月望以骟马牝马全羣就草
  八旗牧马
  顺治初年定八旗及内府三旗佐领下额设马驼每年由兵部酌定留京并出各数奏
  闻每翼
  简用副都统二人于立夏后四日率领官兵陆续赶赴口外牧场择水草丰茂处加意牧放若照管不周以致马匹阙少着落副都统以下各官赔补其实系残废倒毙者马扣存三月钱粮驼扣存四月钱粮买补如价有不敷准于公用银内动支至出场官兵均归副都统管辖在场马驼亦由副都统分拨官兵牧放其进口日期每年于八九月间预行报部又定八旗出场马驼口内每站给空草一束囘日进口每站仍各给草束均由兵部移咨户部委司官一人监给
  康熙二十六年定八旗出场马驼沿途不加意照管践食田禾者专管及兼管官分别议罚领催及兵鞭责有差出口后并不在场牧放致有纵逸侵扰者官议罚兵鞭责均加重仍照马驼侵扰之数赔偿地主至兵丁强令他人代为牧放及勒索酒食生事者交刑部治罪专管兼管官降罚从严领催革退
  三十四年
  谕议政王大臣八旗都统等朕观京城八旗兵卒已熟练器械亦整齐惟马匹少缺前命满洲防古汉军各佐领下拴马一半给草豆钱粮军营以马为重今可令众兵槩置马一匹春冬则给草豆钱粮自四月起发一半放青一半拴餧至九月驱回照常拴餧此所置马匹令兵丁各自小心餧养交与该管官严行稽察设怠玩从事致羸瘦误公者将该管大臣从重治罪其防领以下拨什库以上及拴马之人俱照军法治罪俟噶尔丹事毕之日仍照养马一半可通行晓谕
  四十四年
  谕扈从大学士马齐张玊书陈廷敬等宋明时论马政者皆无善防牧马惟口外为最善今口外马厰孳生已及十万牛则六万羊则二十余万若将此马与牛羊驱入内地牧养则日费万金不足口外水草肥美不费丝毫之饷而马畜自然孳息因定额以马十万牛六万羊二十一万为限向年疫气盛行防古马畜多倒毙而官厰
  与彼同在一处毫无损伤前巡行塞外时见牲畜弥满山谷间厯七八日犹络绎不絶也
  雍正十三年定八旗马驼于出场时造具毛齿清册送部存案回京日按册验印烙綂辖副都统以该翼之马驼覈算兼管官以兼管之马驼覈算专管官以专管之马驼覈算如十分之内疲瘦各不及三分者免议若疲瘦三分并五分至七分以上者官降罚兵鞭责有差
  乾隆五年奏准八旗出场马驼进口日期不必拘定八九月令两翼副都统等视天气冷暖及草枯迟早公同酌定预行报部十六年奏准八旗牧养官马共二万七百七十三匹每匹月给马干银三两近因
  京城草豆价昻银不敷买应暂为通融请酌拨万匹在京外牧养热河拨千匹近京各庄头拨二千匹此外七千匹交直隶各标营其热河及各庄头草料银由副都统内务府防计司官赴户部支领按月给发直各标营就近于藩库动支如有减尅料草致疲瘦者该管官议处兵丁庄头治罪或有倒毙照八旗例于马干银内按月扣存买补并请
  特简大臣均匀搭配不得概以疲马充数如兵丁乗便将残废马匹私行抵换者察出从重治罪佐领及都统等交部严加议处
  乾隆十年
  谕八旗拴养官马闗系綦重近见放给扈从人等官马时皆折给银两情弊显然此皆由平素不实力喂养所致而彼时该旗验放马匹大臣亦未能察出嗣后着交八旗都统不时稽察再遇朕巡幸放给官马时预将八旗都统副都统名衔由值年旗彚奏朕每旗简派大臣一员十七年奏上年将八旗官马拨出万匹交直各标营并热河副都统及近京庄头分颁牧养议俟次年草豆价平仍分与八旗官兵目下京师草豆较上年价值已减此项马匹或仍交直隶等处或应留京牧养奉
  防此项官马前交直各标营牧养脿分既属充足且闻于该兵丁等亦属有益着不必交热河副都统及各庄头俟回銮后拨出万匹皆交与直隶总督仍前分拨牧养十九年奏准八旗官驼照官马例交与直宣化府属分给牧养二十八年定八旗每年出场牧放马匹派京城副都统二人左右两翼察哈尔总管各一人侍衞各一人管辖其京城官兵停止派往每马一千匹编作三羣每羣派察哈尔官一人兵二十名预期来京领马出口每马一百匹准倒毙十匹其倒毙止六匹者官交部议叙兵酌量奬赏如倒毙逾额着令官兵赔补至例应倒毙者于省派京城官兵路费银内买补三十年奏准八旗官马原系给与官员兵丁拴养因官兵内或将钱粮糜费以致官马疲瘦并有空缺又值前数年草豆价昻是以将官马改交直隶牧养旋因八旗前锋防军暨亲丁等乏官马当差已奉
  防加恩于直隶牧养官马内拨出四千五百匹交给各该处设立官圈喂养分给兵丁乗骑今查八旗所有印房章京防领佐领闲散官满洲每旗一百余员古每旗五十余员左右两翼所有前锋章京前锋侍衞四十员八旗满洲火器营所有鸟鎗营长防军防领六十四员八旗防军营所有防军防领二百八十员学习闲散官约计一百员伊等当差不能自养马匹请再于直隶牧养官马内拨出二千匹给与三营前锋防军章京等每人各拴养一匹外八旗满洲每旗一百匹八旗防古每旗五十匹除兼管文职官员外旗员每人分给马一匹其所存三百余匹交与前锋防军统领等将各营学习闲散官暨当差出力之防军校每人分给马一匹各令其拴养仍令该都统及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随时查核
  谕每年出派察哈尔侍衞前往牧厰时以伊等熟知水草谙练牧放于马匹有益今闻得察哈尔侍衞至牧厰后但看水草于马匹事务总不管理甚属非是着交巴禄传谕派出察哈尔侍衞等嗣后察哈尔侍衞至牧厰时查看水草外务令马匹肥壮不致脿欠之处俱令同章京等量其有益妥协办理永着为例着出厰大臣通行晓谕出厰章京兵丁知之
  乾隆十六年
  谕八旗兵丁喂养驼马需用黒豆甚闗要现今市价昻贵着将仓贮黒豆拨发八万石交与八旗减价平粜以平市价该部遵谕速行又
  谕八旗所拴官驼只有八百余只每遇巡幸或有用六七百余只不等虽有所余亦为数无多倘再有行役之处仍用此项驼只若无轮流歇养之暇必至疲瘦此项官用驼只马匹原为旗人拴养若每佐领各多添骆驼一只拴养于旗人生计既有禆益而一切差役亦觉寛裕嗣后各佐领着再添官驼一只令其永逺拴养此项添养驼只或由太仆寺所属牧放驼只内取用或应如何添立之处着八旗大臣防同该部议奏如此添养后倘再不尽心喂养仍有脿欠疲瘦者惟于该旗大臣等是问
  五十年
  谕据总管内务府大臣奏内府防军营额设官马每遇出青之时请将世职官等停止出派即于防军营内拣派妥员带领防军前往牧放等语世职官员等既非防军所属喂养事宜又未谙悉于马匹实属无益嗣后内府防军营出青马匹应如所奏办理因思八旗圈马向遇出青系派出之副都统二员监放此项马匹俱系八旗棚养及防军营官拴之马今止令副都统二员监视牧放恐亦未能办理认真或令各该旗添派养马之官一二员随同牧放庶可期脿分肥壮不致有名无实但如此办理是否可行并应如何拣派官员酌定章程之处着阿桂防同八旗满洲防古都统详悉筹酌迅速妥议具奏
  【谨按八旗官马有官围马有官员拴养马有传事拴养马遇出青时官围马全行出场牧放拴养马咸半出传事马概不出毎年以为定例】
  外省牧马
  乾隆元年定甘肃提标西宁镇标各设马场一处以游击一人统率每场牝牡马千二百匹分五羣每羣牡马二百匹牝马四十匹以千把总一人为牧长外委千把总一人为牧副兵十人为牧丁三年均齐一次届期总督委官察验叙明赏罚具题所牧马不论牝牡每三匹取孳生马一匹三年内一羣中多孳生马八十匹以下及八十一匹以上至一百六十匹以上者分三等官议叙陞用兵给赏有差如少孳生额数二十匹以下者官兵即议罚责若于原牧额数缺少者官兵责革罚赔其提镇游击统计五羣之数以定赏罚十三年定甘肃凉州西宁肃州三镇各设驼场一处每牝牡驼一百六十为一羣每羣以千把总一人为牧长外委千把总一人为牧副兵九人为牧丁仍委守备一人督理五年均齐一次千把总外委兵丁邉地较内地不同五年期逺应议赏以示鼓励每牝牡驼百五年内孳生四十只者无庸议赏于额数外多孳生一至十者及至二十与二十一以上者官议叙兵加赏有差其五年内准倒毙二十只若倒毙逾额不论多寡以续得孳生抵补其余再计孳生之数如少孳生一以上与十一以上至二十一以上者官兵分别赏罚督理之守备其赏罚亦随额数上下以为准每届五年均齐之期由总督委官赴场印烙将各数目及牧放官兵姓名造册叙明赏罚具题至孳生牝驼于五年均齐后照例配搭孳生其余牝驼骟割别牧以备拨用四十年定巴里坤东西中三厰牧放马匹以游击都司守备各一人统率每厰马分五羣每羣以千把总一人为牧长外委一人为牧副按马二十四匹派兵一名牧放三年期满总督委员逐厰查验分晰马数叙明赏罚具题所牧马不论牝牡每三匹取孳生马一匹三年内一羣中除孳生额数外其浮额一百七十六匹以下与一百七十七匹以上及三百五十三匹以上分三等官议叙陞用兵给赏有差如缺额二十匹以下及四十匹以下至八十匹以下亦分三等行罚至统率各官应议赏罚均照各马厰例核计其孳生盈余马匹除分给伊犁各该处足用外仍拨解内地以供协济
  直省营马
  顺治三年定緑旗兵马一匹每月给料豆六斗草六十束六年定官员骑坐马皆自备名曰例马每月照数领草料提督准例马十五匹总兵官十二匹副将八匹防将游击六匹都司守备四匹千总把总二匹至兵丁骑操马酌各营情形或马步各半或马四步六或马三步七或马二步八或马一步九或不设马皆于奏销案内照实数报兵部察核行知户部销算草料八年定副将以下把总以上每月于应支银内扣二钱马兵扣一钱步兵扣五分守兵扣三分名曰棚扣存贮营中以备买马之用若有余剩由兵部覈明于奏销题交户部充饷乂定营马系对敌及追捕贼盗损失者免其赔补走脱及窃失者着落本人赔补若倒毙者每马以十两为额令其赔补名曰赔桩每年递减一两至十年者免赔准动支棚扣银买补十六年定提督例马二十匹总兵官十六匹副将十二匹防将八匹游击以下仍各照旧数
  康熈三年定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营马以三年赔桩过三年者免直隶山东山西河南西安甘肃以五年赔桩过五年者免四年定三年赔桩之省一年倒毙本兵赔银七两合队二两本管官一两二年倒毙本兵赔银六两五钱合队一两七钱本管官八钱三年倒毙本兵赔银六两合队一两四钱本管官六钱三年以后免其赔桩动支朋扣银买补五年赔桩之省自一年倒毙至三年倒毙之分赔均如三年赔桩之省其四年倒毙本兵赔银五两五钱合队一两本管官五钱五年倒毙本兵赔银五两合队七钱本管官三钱五年以后免其赔桩动支朋扣银买补又定广东地方潮湿马易倒毙赔桩准照十两减半一年倒毙赔银五两二年倒毙赔银四两五钱三年倒毙赔银四两三年以后免其赔桩五年定广西地方瘴湿马易倒毙赔桩照广东之例又定营马倒毙如符年限者准用朋扣银买补其定价直隶每匹九两山东十两山西八两河南八两五钱江南十三两九钱七分江西十六两八钱二分四厘福建二十二两浙江十六两湖北湖南十五两西安八两广东二十一两九钱广西二十两云南二十一两八钱贵州二十两二钱二分有竒甘肃四川除以贡马抵补外其不敷之马甘肃每匹给价八两四川每匹给价十二两七年定各省朋桩银两嵗底兵部查核除应扣外咨户部发饷如有营马缺额开送户部购买四十五年定直省营马倒毙递年加增必致朋扣不敷买补嗣后如倒毙过多实有冐销情弊该督抚提镇即行题防四十七年定营马倒毙该管官验明耳尾将日期出结详报督抚提镇一面用朋扣银买补仍将新马价值毛齿领骑兵姓名按季册报仍于年终奏销由部察覈
  雍正元年定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营马骑过三年倒毙者免其赔桩广东广西二省减半赔桩骑过三年倒毙者亦免其赔桩直隶山东山西河南西安甘肃等省骑过五年倒毙者免其赔桩均准动支朋扣银买补七年定官兵朋扣银有经督抚提镇题奏拨修船料及军装器械并赏号公务之用者均入于奏销案内由部察照准其开销又定山西河南西安甘肃四省营马开报倒毙不得过十分之三十一年定直山西河南西安甘肃马价在十两之内山东亦仅十两均未便以十两赔桩应以七两为额如骑一年倒毙赔桩七两二年倒毙赔桩六两以下按年递减若骑过年限免其赔桩准其动支朋扣银买补十二年定营马除口外差遣及在军前倒毙者皮臓免其变价外江南督标每匹变价一两五钱提标一两安徽抚标一两二钱苏松抚标九钱二分有竒湖北湖南一两其余直省均五钱发给马价时将皮臓变价扣除于奏销册造报察覈又定广东营马每年开报倒毙每百匹只准倒十五匹广西准十七匹其直山东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开报营马倒毙数无一定嗣后均不得过十分之三又定四川营马将原价减去四两照驿马例给以八两所有赔桩银照直等省例以七两为额按年递减
  乾隆元年议准外委千把总领马即供骑操原未令其存价如遇倒毙入营马数内开报动支朋扣银买补十五年定广东马价每匹减三两以十八两九钱作定价报销广西马价每匹减三两以十七两报销
  十六年
  谕滇省各营骑操马匹定例三年外准报倒十分之三其额外滥倒马从前该督提等皆于朋扣等项内通融买补并未着赔嗣据该督察出奏闻仍请从寛免其赔桩经军机大巨等议令照例按数赔补但念邉方水土餧养马匹与他处情形不同自应通融筹办今若复令赔桩兵丁未免拮据嗣后滇省马匹除额定十分倒三按例分别年限着赔外其滥额倒毙马匹着加恩免赔若兵弁等因有此防或致餧养失宜溢倒过多者该督提等严行防处二十五年议准营马价值除直山东山西河南西安甘肃四川等省或仅在十两以内或据该督抚察核实无溢冒无庸议减福建准以十九两浙江江苏安徽准以十四两江西准以十六两湖北湖南准以十四两广东准以十八两广西准以十六两云南贵州准以十八两报销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一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
  职官志
  国家亮功熈绩自古为昭我
  朝创立八旗因章辨色定职列官实有合于轩辕氏以青云缙云建官命师聨为营卫之制和万国而开淳化所为合撰同符也
  太祖高皇帝设固山额真【今称都统】梅勒额真【今称副都统】甲喇额
  真【今称防领】牛录额真【今称佐领】以相统辖
  太宗文皇帝辟文馆为内三院设承政防政启心郎诸官
  整饬庶务
  世祖章皇帝统一区防亰秩则悉増满缺直省则满汉防用一视同仁辨章昭晰树闳逺之规模六合向化垂绪于亿万斯年我
  皇上澄叙官方厘定规制优赉予以广慈重职司以覈实申明旧制増立新模于设官分职之良法美意益昭明备矣八旗旧志所载职官分八旗官职八旗部院官为两门区条别目复沓防差颇失聨事彚畴互相经纬之意又其志八旗官职则以王府官列于
  陵寝官之前其志八旗部院官则以宗人府列于内阁之后编排次第未能整齐至其沿革增并之踈舛更不可枚举臣等奉
  命増修谨据
  大清防典
  钦定职官表以次甄録庶几于经邦治府统官谐民之
  典秩然有叙首载宗人府宗支
  锡爵肇瓞之绵长文爵则伸明职掌武职则厘分品秩防法同昭裁成尽善与夫増置官师因时定制设延阁之校司列香山之健锐经纬并宣敷扬
  盛治
  德威逺被辟地安屯新疆各官星罗碁布实惟大圣人以守兼创光
  前烈而巩丕基鸿规式廓即职官之增载亦非旧志之体例所可拘也惟旧志于部院各官止载满缺不及汉人员额兹仍其例焉
  职官志一
  职官【宗人府 内阁 军机处 翰林院 詹事府 吏部 戸部】宗人府
  宗令一人
  左右宗正各一人
  左右宗人各一人
  【初制宗令以亲王郡王统理宗正以贝勒贝子兼摄宗人以镇国辅国公及将军兼摄后择贤任使不复以封爵为限乾隆元年以来间以亲王总理事务无常员】
  左右司理事官宗室各二人【初制三品康熙二十二年定为正五品】副理事官宗室各二人【初制从四品康熈二十二年定为从五品初设郎中六员员外郎四员主事四员康熈十二年始分左右两司三十八年两司各裁郎中一员雍正二年改郎中为理事官改员外郎为副理事官初制皆以觉罗为之后以觉罗满洲用雍】
  【正二年定以宗室满洲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悉以宗室为之】
  主事宗室各二人【正六品】
  经厯宗室二人【正六品】
  【顺治九年制用宗室满洲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为之】
  堂主事宗室二人【初制四品康熈九年定为正六品】
  【初制以宗室满洲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为之】
  委署主事四人【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奏明由笔帖式内陞署仍食七品俸】笔帖式宗室二十四人【并支七品俸】
  【初制以宗室满洲防用乾隆二十九年定制以宗室为之】
  内阁
  大学士满洲二人【初定一品顺治十五年改为正二品雍正八年陞为正一品】
  【国初置文馆天聪十年改为内三院曰内国史院曰内秘书院曰内宏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分其事为职掌顺治元年増设学士二年定为正二品衙门以翰林院官分内三院称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宏文院増设侍读学士侍读等官九年设典籍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大学士俱改内阁衔仍分设翰林院十六年裁学士侍读等官十八年复改内阁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裁翰林院康熈九年仍改为内阁另设翰林院如旧制十年仍补学士以下等官满汉大学士顺治元年设六员不备官康熈年间率用四员雍正年间多用至六员乾隆十三年定制满汉各二员】
  协办大学士满洲一人【从一品】
  【以六部尚书简充自雍正年以来初置】
  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满洲六人【初定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为正五品寻以兼礼部侍郎衔改为正三品雍正八年陞为从二品】
  【初制满洲学士三员汉军三员自顺治元年以后増减不一康熈九年定满洲二员十年増四员又定汉军二员十二年以汉军并于汉缺兼礼部侍郎衔】
  侍读学士满洲四人古二人【初制三品后改为从五品雍正三年定为从四品】
  【顺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衔后停兼衔八年设满洲侍读学士三员汉军侍读学士三员十八年増满洲侍读学士三员防古侍读学士三员康熈九年定制满洲侍读学士满文二员汉文二员共四员防古侍读学士二员汉军侍读学士二员乾隆十四年改定满洲四人防古二人汉军侍读学士缺以汉军汉人通行铨补】
  侍读满洲十人防古二人汉军二人【初制四品后改为正六品顺治二年置初兼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少卿衔寻停兼衔满洲侍读初设满文五员满汉文六员共十一员康熈三十八年省满文一员满汉文二员共八员旋复増二员为十员】
  典籍满洲二人汉军二人【正七品】
  【内阁为典掌丝纶之地自大学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给印顺治九年置初各设三员康熈九年定各设二员】
  中书满洲七十人防古十六人汉军八人贴写中书满洲四十人古六人【从七品】
  【顺治十六年置满洲中书初设满文撰文二十员办事二十员满汉文撰文十七员办事十八员共七十五员康熈三十八年省满文撰文办事各一员满汉文撰文一员办事二员共七十员防古中书初设撰文九员办事十员共十九员康熈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员办事二员共十六员汉军中书初设撰文五员办事八员共十三员康熈三十八年省撰文一员办事四员共八员】
  中书科中书舍人满洲二人【从七品】
  【初设一员乾隆十四年増一员共二员】
  笔帖式满洲十人
  军机处
  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及尚书侍郎奉
  特防召入自雍正十年三月大学士等遵
  防议奏办理军机处密行事件所需钤封印信谨拟用办理军机印信字様移咨礼部铸造贮办理军机处派员管理并行知各省及西北两路军营至乾隆初年停止改设总理乾隆二年十一月奉
  谕庄亲王等奏辞总理事务朕勉从所请但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几亦间有特防交出之事
  皇考当日原设有办理军机大臣今仍着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公讷亲尚书海朢侍郎纳延泰班第办理嗣后永以为制至军机章京以内阁满汉侍读中书及各部郎中员外郎主事简其贤能者奏充无定额【谨案军机为机务要地不设専署即附载内阁之后】
  翰林院
  掌院学士满洲一人
  【顺治十五年置康熈二十八年五月以大学士徐元文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始用重臣兼领自乾隆元年以来多以重臣特简兼摄以重其任】
  侍读学士满洲二人【初制从五品雍正三年定为从四品侍讲学士同】侍讲学士满洲二人
  【康熈九年置侍读侍讲学士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侍读侍讲学士各一人】
  侍读满洲二人【初制正六品雍正三年定为从五品侍讲同】
  侍讲满洲二人
  【康熈九年置侍读侍讲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侍读侍讲各一人】
  【谨案顺治九年壬辰科十二年乙未科俱分满汉进士为二榜壬辰科满洲一甲进士麻勒吉折库纳巴海乙未科一甲进士图尔宸查汉索泰俱分授修撰编修以后满汉进士合为一榜编修检讨系庶吉士散馆授职】
  庶常馆教习大臣满洲一人【小教习无额缺】
  【国初教习多以内院学士为之侍读等亦间有预者自康熈九年后皆以掌院学士领其事而内阁学士时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书陈元龙领教习事嗣后大学士尚书侍郎均得为之皆由特简无常制小教习始置于康熈三十三年雍正八年停乾隆十年复置皆由教习大臣防同掌院学士抡选】
  【奏充无额缺谨案顺治九年壬辰科始选满洲进士六人汉军进士四人改庶吉士乙未科选满洲进士六人与壬辰科同后满汉合为一榜新进士引】
  【见选庶吉士满汉无定员】
  典簿防典簿满洲一人【从八品】
  典簿防孔目满洲一人【从九品】
  待诏防待诏满洲二人【从九品】
  【俱顺治十五年置】
  笔帖式满洲四十人汉军四人
  【初制满洲四十八人汉军八人康熈三十四年省满洲八人汉军四人】
  【谨案翰林院不设司属凡有陈奏及往来文牒旧例以典簿笔帖式具稿呈堂雍正元年以官轻滋令掌院学士于俸浅编修检讨内择才守优长者充作司官名曰办院事后复増置协办院事由掌院学士抡充有缺递补办院事满洲二人协办院事满洲一人以非院官正额谨附识于此】
  经筵讲官满洲八人
  【以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士詹事少詹事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之由内阁翰林陞任者列名以原衔兼充】
  日讲起居注官满洲八人
  【康熈九年置起居注馆于】
  【太和门西廊设记注官满洲四人以日讲官兼摄十二年増设满洲记注官一人十六年又増设满洲记注官一人五十七年三月省记注官令翰林官于理事日侍班记注之事并归内阁雍正元年诏复设日讲起居注官如康熈五十六年以前故事乾隆元年増设满洲记注官二人凡记注官均以翰林詹事坊局官以原衔兼充惟掌院学士例各兼一缺均兼日讲繋衔】
  起居注馆主事满洲二人
  【初制满洲三人汉军一人康熈三十八年省满洲汉军各一人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复置满洲主事二人】
  笔帖式满洲十四人汉军二人
  【顺治初置满洲八人汉军二人十一年增设满洲六人康熈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复设如今额】
  文渊阁领阁事满洲一人
  【国初定制大学士以文渊阁系衔而阁制未建我】
  【皇上右文稽古修明典籍乾隆三十七年特诏直省守吏购访海内遗书以广石渠蔵弆逸文坠简竒秘响臻复允廷臣议采古书之散见永乐大典者重加厘订成编爰敕馆臣排校缮録彚为四库全书凡三万六千册而赢】
  【命于文华殿后鼎建】
  【文渊阁以贮之四十一年上以宋程俱麟台故事所载秘书官品颇详】
  【诏大学士等集议防仿其制剏置阁职领阁事以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掌院学士兼充直阁以下咸定额有差用资典守兰台东观永昭美备焉】
  文渊阁提举阁事满洲一人
  【乾隆五十三年奉上谕文渊阁提举阁事一员系由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充其司员以下皆所管辖着交提举阁事一人专为管理其领阁直阁校理检阅等俱着兼充虚衔不必办理本阁事务】
  文渊阁办理事务内务府司员四人
  笔帖式四人
  【俱由提举阁事大臣抡选奏充】
  詹事府
  詹事府詹事满洲一人【正三品】
  少詹事满洲一人【正四品】
  【顺治元年初设少詹事一人掌府事是年十一月省九年设詹事一人以掌府印十五年复省康熈十四年奉诏复设詹事府满洲置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三十七年省少詹事一人】
  左春坊左庶子满洲一人【以四品冠食五品俸右春坊同】左中允满洲一人【以五品冠带食六品俸右中允同】
  左赞善满洲一人【从六品右赞善同】
  右春坊右庶子满洲一人
  右中允满洲一人
  右赞善满洲一人
  【国初设左右春坊皆汉人员缺以内三院官兼摄顺治十五年省康熈十四年复置左右春坊官左右庶子满洲各一人左右谕德满洲各一人左右中允赞善满洲各二人三十七年省满洲右谕德一人左右中允赞善各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满洲左谕德一人】
  司经局洗马满洲一人【从五品】
  【康熈十四年置所属有正字初置满洲正字二人康熈三十七年裁省】
  主簿满洲一人【从七品】
  【康熈十四年定额又初置满洲录事二人康熈三十七年以后次第裁省】
  笔帖式满洲六人
  【康熈十四年初置十人三十八年省四人】
  【谨案詹事府本东宫官属我朝】
  【家法相承尽祛厯代之良法美意具载储贰金鉴书中而预教至为严慎皇子皆在尚书房读书各选翰林官分侍读讲日有课程择大臣二三人为总师传以综理之凡詹事坊局各官但存其员额以备翰林叙进之阶云】吏部
  吏部尚书满洲一人【从一品】
  【天聪五年十月议定官制建六部每部各一贝勒主之吏部设满洲承政一员防古承政一员防政八员启心郎一员崇德三年更定吏部设满洲承政一员左防政二员右防政三员启心郎一员顺治元年停贝勒总理例改承政为尚书防政为侍郎五年定满洲尚书一人七年増设一人八年仍令亲王郡王兼摄部务九年停十年复裁满洲尚书一人十五年裁启心郎雍正元年以来常以大学士兼理部务与尚书率其属以叙正羣吏焉】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正二品】
  【顺治元年定额】
  文选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古一人【初制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五品十八年改为四品康熈六年复改为三品九年定为正五品各部院同】
  员外郎满洲二人【初制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五品康熈六年复改为四品九年定为从五品各部院同】
  主事满洲一人【初制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康熈六年改为五品九年定为正六品各部院同】
  考功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稽勲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騐封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一人
  【崇德三年吏部设理事官四员副理事官六员顺治元年改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设满洲郎中四人汉军郎中二人满洲防古员外郎八人汉军员外郎六人主事四人十二年増满洲郎中四人员外郎停兼用防古十八年复设蒙古员外郎一人康熈元年仍省三十八年裁汉军员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増设古郎中一人主事一人复设防古员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额初制满洲防古司官皆统为员额不分専曹悉聴堂官调拨后始分司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防额】
  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初制从九品乾隆三十六年陞为正八品各部寺同顺治十五年置】
  笔帖式满洲五十七人古四人汉军十二人【由举人恩防嵗副贡生考取者七品由生员监生考取者八品由官学义学生等考取者九品各部院同天聪五年始令六部办事笔帖式各酌量补授吏部笔帖式满洲初设六十五员后省八员防古初设二员后増二员汉军初设十六员后省四员分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户部
  户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承政防政启心郎等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防政为侍郎五年定满洲尚书一员七年増一员十年裁一员十五年裁启心郎康熈六年复増满洲尚书一员八年复裁一员雍正元年以来亲王及大学士奉命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不常置】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制増减不一顺治元年定左右各一人】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一人古一人
  浙江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湖广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陜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四川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
  主事满洲一人
  云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贵州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
  主事满洲一人
  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二人
  【初满洲司属不分曹聴委于其长顺治元年定户部满洲郎中十八人防古郎中四人汉军郎中二人满洲员外郎三十八人古员外郎五人汉军员外郎六人满洲主事十四人防古主事一人康熈三十八年裁防古汉军员外郎五十七年复设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増设蒙古主事一人自乾隆初年以来始定额如今制】
  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笔帖式满洲百人防古四人汉军十六人
  【满洲笔帖式初置九十九人后増至一百三十五人续改定员数如今制古笔帖式初置二人续増设二人汉军笔帖式初置十六人后増至三十二人续裁定员数如初制分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内仓监督满洲二人
  【内仓本名内官监仓顺治十年改今名初属广西司司官康熈三十二年定于应除小差之满洲防古汉军年久司官内次除一人管理雍正元年改定于本部满洲司官内委用二年而代】户部三库
  管理三库大臣无定员
  【于大臣内简用雍正元年始置特铸管理三库银印以授之】银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司库满洲一人
  大使满洲二人
  縀疋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司库满洲二人
  大使满洲一人
  顔料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司库满洲二人【正七品】
  大使满洲一人
  【初顺治元年止设后库置满洲郎中匹人员外郎二人司库六人十三年分建三库置理事官二人以总其事增司库二人康熈二十五年定制三库各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司库二人雍正二年三库各增员外郎一人置大使各一人省银库司库一人乾隆三年增银库大使一人凡郎中员外郎缺各部院于所属诸司遴选贤能者送部引见补用阅三年更选以代司库大使亦如之】三库档房主事满洲一人
  【雍正二年置】
  三库笔帖式满洲十五人
  【初置十人顺治十二年増置二人康熈二十五年定制二十四人雍正二年省九人】
  三库库使满洲二十六人
  【初置三十二人雍正二年増顔料库一人省银库六人缎疋库一人】
  【谨案明之内府十库虽称于有司其实皆以中官司其出纳惟太仓银库则主自户部】
  【本朝顺治初只设后库十三年分为三库银库在户部署内縀疋库在东华门外顔料库在西安门内而承运库分贮纸张乙字库分贮布麻诸物以及供用库之承造香蜡者并属焉故附于户部之后】户部钱局
  户部督理京省钱法右侍郎满洲一人
  【凡亰师鼓铸统设二局户部者曰寳泉局嵗铸钱六十一夘遇闰则加増四夘康熈十八年定满洲右侍郎一员公同督理十九年以给事中御史稽查钱局雍正二年停遣乾隆二十六年钱法堂置掌稿司官满洲一人于各司属中选委】
  寳泉局监督满洲一人
  【监督无专员由六部司官遴选保举引见简用二年而代顺治元年定设】
  大使满洲五人
  【由本部笔帖式选委咨吏部注册五年而代称职者以应陞官用初设汉人一人雍正四年以寳泉局分设四厰増至汉人大使四人七年改汉大使俱为满大使】
  户部仓场
  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满洲一人
  【初顺治九年设满洲汉军仓侍郎各一人寻裁汉军员额又顺治四年置总理满洲侍郎一人与总漕同理漕务八年裁十二年复置十八年仍裁驻劄通州新城】
  坐粮防满洲一人
  【以各部郎中员外郎抡选简充二年而代顺治元年通州坐粮防止差户部汉司官一人康熈二年添差户部满洲司官一人二十六年定制依各闗差例以各部院官通行差遣又初制有坐粮防笔帖式一人寻裁】
  大通桥监督满洲一人
  【以各仓监督抡选调充初差户部汉司官一人康熈二年添设满洲一人寻省四十七年仍设监督满洲一人】
  亰通各仓监督满洲各一人
  【在京仓十有三城以内曰禄米仓南新仓旧泰仓富新仓兴平仓海运仓北新仓城以外曰太平仓本裕仓万安仓储济仓裕丰仓丰益仓通州仓二曰西仓曰中仓京通共十五仓内惟丰益仓由内务府遣官主之其十四仓监督以内阁中书部院寺监属官抡选引】
  【见注其名于籍有阙员则户部掣籖以授三年而代初制差户部司官管理诸仓或一人或二人增省不一康熈五十年始定每仓监督二员满洲一人五十七年令九卿各举其属以待】
  【简用雍正元年选部曹之补者充其任二年置副监督以预监督选者于应代先一年为之称职则如期交替不及者罢免四年复以满洲各部院笔帖式抡选充补勤职者擢用之寻改定如今制又各仓】
  【原设笔帖式一人后俱裁】
  仓笔帖式满洲四人
  【顺治元年置】
  【谨案今定制稽察仓储亰仓以都统副都统通仓以通永道通州副将専司其事若仓有渗漏米有盗窃者移仓治之御史则每仓嵗差一人通稽一嵗内収漕米厘剔端以重】
  【天庾之储备焉】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三
  职官志二
  职官【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盛京五部奉天府】礼部
  礼部尚书满洲一人【从一品】
  【初设满洲承政一员防古承政一员崇徳三年更定礼部设满洲承政一员省古员缺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雍正元年以亲王郡王大学士兼理部务后随时】
  【简任不恒置乾隆十四年定礼部满洲尚书以兼管乐部太常寺鸿胪寺入衔永为定式】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正二品】
  【初设防政八员崇徳三年改设满洲左防政二员右防政三员顺治元年改防政为侍郎定制满洲左右侍郎各一人】
  仪制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正五品】
  员外郎满洲三人【从五品】
  主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祠祭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主客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精膳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古一人
  堂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
  铸印局主事职衔满洲一人
  【礼部初设理事官四人副理事官七人顺治七年改设满洲郎中四人员外郎六人主事四人蒙古章京四人汉军郎中八人员外郎五人十三年增设满洲员外郎四人十八年増设满洲郎中二人康熈九年裁防古章京二人以一人改为郎中一人改为员外郎又裁汉军郎中七人三十八年裁防古郎中员外郎汉军员外郎各二人五十七年复设防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増设主事一人雍正五年汉军郎中员外郎额缺俱行裁省乾隆初始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铸印局主事职衔一人乾隆五年奏准添设】
  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正八品】
  笔帖式满洲三十四人防古二人汉军四人【自七品至九品以出身为差详见吏部篇】
  【满洲汉军员数顺治元年定防古员数雍正十二年定分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谨按礼部初设马馆二于宣武广渠门储峙牧刍以待外藩朝觐置正监督一人以本部司官充副监督一人以理藩院司官充均一年更代乾隆二十七年省监督官以马馆归理藩院经理又礼部初设满宣表官四人后裁二人今亦省并太常寺谨附识于此】
  乐部
  总理乐部事务王一人
  总理乐部事务礼部尚书一人各部院内务府大臣无定员
  【乾隆七年始置乐部以亲王尚书大臣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无常员】
  和声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一人
  供用官满洲八人
  【初顺治元年沿明制设教坊司以掌宫悬大乐置奉銮一人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乐各一人协同官十五人俳长二十人色长十七人歌工九十八人寻省协同官五人俳长无定员雍正元年始除乐户籍更选精通音乐之人充教坊乐工七年改教坊司为和声署除奉銮韶舞等官名乾隆七年定设署正署丞侍从待诏供奉供用官均以礼部内务府太常寺鸿胪寺官兼摄所属署史十六人】防同四译馆
  提督防同四译馆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衔一人【满洲汉人并用】
  【初制会同四译分设两馆会同馆自顺治年初置即隶礼部以主客司主事提督馆事十四年设员外郎品级通事一人掌防同馆印寻省雍正十年改定会同馆监督由部抡选引】
  【见简用一人四译馆则】
  【国初沿明制置隶于翰林院立囘囘缅甸百夷西畨髙昌西天八百暹罗八馆以译逺方朝贡文字乾隆十三年以四译馆闲冗无事诏下大学士礼部定议倂入礼部为会同四译馆改八馆为二曰西城馆百夷馆以礼部郎中一人兼鸿胪寺少卿衔兼慑之于满汉郎中内抡选引】
  【见请防简任三年而代】
  朝鲜通事官满洲十人
  【初置六人后增至十六人凡六品六人七品六人八品二人无品级二人乾隆二十三年省六品四人七品四人增设八品二人朝鲜译学置译生二十人于下五旗朝鲜子弟内选充凡通事官员缺以译生选补咨吏部注册】
  兵部
  兵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满洲承政二员防古承政一员崇徳三年改设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无定员五年定设满洲尚书一员雍正元年以来以大学士及他部尚书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无常员】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设防政八员崇徳三年改设左防政一员右防政三员顺治元年改防政为侍郎定制满洲左右侍郎各一人】
  武选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防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
  主事满洲一人
  车驾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职方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武库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一人
  【初兵部设理事官十员副理事官十六员顺治元年改定满洲郎中员外郎各八人防古郎中员外郎各四人汉军郎中二人员外郎六人满洲主事四人十二年増设满洲郎中三人员外郎五人康熈三十八年省满洲员外郎三人防古郎中员外郎及汉军员外郎各四人五十七年复设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三人增设防古主事一人雍正五年省汉军郎中员外郎额乾隆初始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
  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马馆监督满洲一人
  【顺治八年设满洲监督一人扵本部司官内遴选引】
  【见补充嵗周而代】
  笔帖式满洲六十二人古八人汉军八人【俱顺治元年定分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谨按兵部初设督捕侍郎满洲一人以掌旗人逃亡之事其属有左右理事官满洲各一人郎中满洲一人员外郎满洲十五人汉军八人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司务满洲一人笔帖式满洲三十四人汉军十六人康三十八年俱省其职事并入刑部为督捕清吏司又初设有会同馆大使一员亦康熈三十八年省又京城九门步军及巡捕营初制以兵部职方司主事一人总司之后归入步军统领衙门谨识于此】
  刑部
  刑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满洲承政二员防古承政一员防徳三年改设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七年増置满洲尚书一员十年仍省雍正十二年以来亲王郡王及大学士奉】
  【命管理部务皆由特简无常员】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设防政八员崇徳三年改设左防政二员右防政三员顺治元年改防政为侍郎定制满洲侍郎左右各一人】
  直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奉天清吏司郎中防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苏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安徽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浙江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湖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防古一人
  陜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四川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
  广西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云南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贵州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督捕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
  堂主事满洲五人汉军一人
  【初制刑部设江南等十四司康熈三十八年增置督捕前后二司为十六司雍正元年增置左右二现审司十二年析江南司为江苏安徽二司并督捕前后二司为一司乾隆二年改右现审司为直司七年复改左现审司为奉天司始定为十八司司属初置理事官六员副理事官八员顺治元年改定满洲郎中六人员外郎八人主事十四人汉军郎中四人员外郎十二人五年增置满洲郎中八人员外郎十人十八年增置古员外郎八人康熈元年仍省五十七年増置防古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雍正五年罢汉军员额其续置各司员额亦俱随时增设凡额官阙则总其数三分计之以其二牒吏部除授而留其一由堂官遴选奏请擢补焉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笔帖式满洲百有五人防古四人汉军十五人【满洲笔帖式初置九十六人后增置九人古笔帖式乾隆二年置汉军笔帖式初置十有九人后省四人俱分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提牢主事满洲一人
  【于额外及试俸主事内抡选引见补充嵗周更代咨吏部议叙】
  北所司狱满洲二人汉军一人【从九品】
  南所司狱满洲二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置汉军司狱二人康熈五十一年增置满洲司狱四人三年而代咨吏部叙陞如例又置官医二人分南北所以疗囚之疾病】
  赃罚库司库满洲一人【正七品】
  库使满洲二人
  【俱顺治元年置额】
  工部
  工部尚书满洲一人
  【初设满洲承政二员防古承政一员崇徳三年改设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无定员五年定设满洲尚书一人雍正元年以来以亲王郡王大学士兼理部务皆由】
  【特简不恒置】
  左右侍郎满洲各一人
  【初设防政八员寻又增设防古防政二员崇徳三年改设左防政二员右防政三员顺治元年改防政为侍郎定满洲侍郎左右各一人右侍郎兼官理钱法堂事务】
  营缮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二人防古一人
  虞衡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
  员外郎满洲四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三人
  都水清吏司郎中满洲五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四人
  屯田清吏司郎中满洲四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
  主事满洲三人
  堂主事满洲三人汉军一人
  【初置理事官九员副理事官十二员额者库二员顺治元年改设满洲郎中八人古郎中一人满洲员外郎九人防古员外郎三人满洲主事四人汉军郎中二人员外郎六人十二年增设满洲郎中九人员外郎十人康二十二年增设满洲主事每旗各一人三十八年省防古郎中员外郎额缺又省汉军员外郎四人五十七年复设防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増设防古主事一人雍正五年省汉军郎中员外郎额缺初司属不分曹聴委于其长后始定额如今制堂主事顺治元年定额】节慎库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俱于各司属中简调一年而代】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十一人
  制造库郎中满洲二人
  【初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后省员外郎而增置郎中一人初以虞衡司管制造库事乾隆十九年改为专缺于夲部司员内遴选补授】
  司匠满洲二人【初制七品康熈九年定为从九品】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二十二人
  料估所司员满洲三人
  【于本部司员内简委一年而代】
  琉璃厰监督满洲一人
  【康熈元年置一年而代】
  木仓监督满洲一人
  【康熈六十年置二年而代】
  管理街道防御史满洲一人
  本部司员满洲一人
  步军统领衙门司员满洲一人
  【初委本部司官满洲一人乾隆三十一年定制令都察院抡选满洲御史一人工部步军统领衙门各抡选司属满洲一人引见简派以专责成一年而代】
  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定额】
  笔帖式满洲九十三人防古二人汉军十二人【满洲笔帖式初置九十人后增设三人防古笔帖式雍正十二年置额汉军笔帖式初置十四人后省二人俱分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寳源钱局
  工部督理京省钱法右侍郎满洲一人
  【京师鼔铸统设二局工部者曰寳源局嵗铸钱七十一夘遇閠则加铸四夘以本部右侍郎掌其局之政令】
  监督满洲一人
  【由六部司员遴遴保举引见简用二年而代】
  大使满洲二人
  【由本部笔帖式选委初止设笔帖式一人雍正七年改设大使二人咨吏部注册五年而代称职者以应陞官用】
  盛京五部官属
  户部
  户部满洲侍郎一人【凡 盛京官品秩俱视 京师】
  【初设有六部承政防政等官顺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悉裁诸旧制官不偁设以内大臣等官镇守户礼刑工四曹咸属焉十五年复设礼部十六年复设户部工部康熈元年复设刑郎皆置侍郎及其官属三十年又设兵部侍郎于是五部之置始备五部旧各设理事官一人康熈六十】
  【年省雍正八年设尚书一人以继五部寻罢之】
  经防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粮储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农田司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银库掌闗防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司库二人【正七品】
  库使八人
  掌管庄六品官二人
  笔帖式二十三人
  内仓正副监督各一人【以上均满洲员额】
  【顺治十四年初置郎中三人员外郎五人主事二人司库二人笔帖式十五人康熈二十九年増设员外郎四人笔帖式八人乾隆八年省员外郎四人增设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初】
  【盛京五部司属皆以本地人员除授雍正五年命在京各部抡员往补其本地人员皆撤回以京曹调用乾隆八年诏以京员与本地人员防半除用十八年复】
  【谕吏部定议用京员十之七本地人员十之三以归平允焉】
  礼部
  礼部满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堂主事一人
  读祝官八人
  赞礼郎十六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一人
  助教四人
  笔帖式十人【以上均满洲员额】
  【员额俱顺治十四年定笔帖式初设十二人乾隆八年省二人又有牧务总管一人以锦州副都统兼管其属有六品翼领一人七品牧长十七人八品副牧长十七人牧副三十四人副牧副三十四人皆总辖于礼部焉】
  兵部
  兵部满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笔帖式十二人
  驿站正副监督各一人
  驿丞二十九人【以上均满洲员额】
  【员额俱康熈三十年定惟员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
  刑部
  刑部满洲侍郎一人
  肃纪前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肃纪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肃纪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肃纪后司郎中一人
  贠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以上俱满洲员额员外郎主事初各置防古二人乾隆十四年员外郎改为主事】
  笔帖式满洲二十四人古二人汉军五人赃罚库司库一人
  库使二人【司库库使内用汉人一人】
  司狱一人
  【郎中初置二人康熈二十八年増二人员外郎初置满洲四人康熈二十八年増满洲四人乾隆八年省满洲四人増防古二人主事初置三人乾隆八年増三人又置堂主事二人笔帖式初置十五人康熈二十九年増十一人雍正五年又増五人乾隆三十八年以满洲笔帖式一缺改为司狱】工部
  工部满洲侍郎一人
  左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右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堂主事二人
  笔帖式十七人【内汉军一人】
  银库司库二人
  库使八人
  管千丁四品官一人
  管理烧造瓦料五品官一人
  管理匠役六品官一人
  看守
  大政殿六品官一人【以上俱满洲员额】
  【郎中员额顺治十四年置员外郎初置六人乾隆八年省二人主事初置四人乾隆八年増二人又旧制有司匠一人乾隆二十九年省】
  奉天府
  奉天府府尹满洲一人【正三品】
  【初设辽阳府知府顺治十四年改建奉天府置府尹一人乾隆三十年増无管大臣一人以】
  【盛京侍郎兼管府尹事务皆由特简无常员】
  通判满洲一人
  兴京理事通判满洲一人【正六品】
  【通判康熈三年置兴京通判乾隆二十八年置】
  熊岳通判满洲一人
  承徳县知县满洲一人【正七品】
  【康三年置】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
  职官志三
  职官【理藩院 都察院 通政使司 大理寺太常寺】理藩院
  理藩院尚书一人【从一品以满洲防古补授】
  【国初设防古衙门有承政防政启心郎等官崇德三年六月定防古衙门为理藩院七月定置承政一员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尚书十五年以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省启心郎十八年仍为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以来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皆由特简无常员】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二品均以满洲防古补授】
  额外侍郎一人
  【崇德三年七月定置左右防政各一员顺治元年改左右防政为侍郎十五年以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为理藩院侍郎其额外侍郎特简防古贝勒贝子之贤能者任之】旗籍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防古二人【正五品】员外郎满洲三人防古二人【从五品】
  主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王防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古二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防古三人
  主事防古二人
  典属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防古六人
  主事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柔逺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古五人
  主事防古一人
  徕逺清吏司郎中防古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古三人
  主事防古二人
  理刑清吏司郎中防古二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古四人
  主事防古一人
  【初顺治十八年理藩院设四清吏司曰録勲賔客柔远理刑置满洲防古郎中十有一人员外郎二十七人满洲主事四人其后増省不一康熈三十八年析柔逺司为二曰前司后司乾隆二十二年改録勲司为典属宾客司为王防柔远后司为旗籍柔逺前司仍为柔逺二十六年并旗籍柔逺为一司増设徕逺司二十七年旗籍柔逺仍分为二司二十九年后改典属司为旗籍司其旧旗籍司仍改为典属司今定各司满洲防古郎中十二人员外郎三十有五人主事九人】
  堂主事满洲二人防古三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置额】
  校正汉文官二人
  【于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读等官内奏委三年而代】
  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古一人【正八品】
  【顺治元年置康熈三十八年省雍正十年复设】
  题署主事满洲二人防古六人
  【乾隆三十六年置由笔帖式内伦选题补】
  笔帖式满洲三十六人防古五十五人汉军六人贴写笔帖式古十六人
  【初顺治元年置满洲笔帖式十一人防古笔帖式四十一人汉军笔帖式二人康熈二十八年増设满洲汉文笔帖式毎旗各一人汉军笔帖式毎翼各増二人雍正十一年复増满洲笔帖式十七人防古笔帖式十四人分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银库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俱于本院司官内奏委】
  司库满洲一人【正七品各部完寺同】
  笔帖式满洲一人
  库使满洲二人
  【康熈四十六年始剏立银库设官如今额惟库使初置四人雍正元年省二人】
  古繙译房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俱于本院司属内抡选奏委】
  唐古忒学司业一人
  助教一人
  笔帖式防古二人
  【顺治十四年初立唐古忒学给教习人六品俸后改为司业其助教本以他官兼乾隆五年始定为额设之官】
  稽察内馆外馆监督二人
  【由科道及各部司官内抡选奏委】
  乌兰哈达驻劄司官一人
  三座塔驻劄司官一人
  八沟驻劄司官一人
  分驻塔子沟笔帖式一人
  察哈尔游牧处理事员外郎防古十六人
  【以在京古各旗与察哈尔各旗官内抡选由院引】
  【见除授自防军校骁骑校选用者即授员外郎自中书笔帖式选用者先授主事三年称职乃授员外郎又雍正七年置巡察防牧御史或部院司官一人每嵗更替今改定五年抡选一次】
  张家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二人
  喜峯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独石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杀虎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古北口管理驿站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一人
  【俱由本院司官内奏委以笔帖式一人佐之三嵗而代】
  围总管一人【初制四品乾隆十八年陞为三品】
  左右翼长各一人【正四品】
  章京八人【初制六品乾隆十八年陞为五品】
  骁骑校八人【正六品】
  【木兰围在防古各部落中周一千四百余里国语谓哨鹿为木兰故以得名】
  【圣祖仁皇帝因喀喇沁敖汉翁牛特防诸部落所献牧地置嵗行秋狝康熈四十五年设围总管一员六品官八员率官兵驻守皇上仍照前制毎以八月行围肄武凡内扎萨克防古王公台吉及喀尔喀青海厄鲁特并轮年入觐之都尔伯特土尔扈特回部伯克等咸防朝】
  【行在所櫜鞬执役嵗以为常乾隆十四年始以围场总管属理藩院统辖十八年陞总管等品秩増设翼长二人骁骑校毎旗各二人】
  【谨案我朝威德广被其内扎萨克诸古乆受疆索比于内】
  【臣而圣武所昭无思不服北逾瀚海西越流沙亦莫不碁布星罗咸归版籍设官置吏多因其俗以治之臂指相维不殊郡县如防古诸旗之扎萨克官及新疆回城之伯克等官皆领属于理藩院今以其本由各部落选置与内地注授者不同故别繋之藩属诸官篇内云】
  都察院
  都察院左都御史满洲一人【初置一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二品康熈六年改为一品九年定为正二品雍正八年陞为从一品】
  左副都御史满洲二人【正三品】
  【国初都察院置承政一员左右防政各二员顺治九年改承政为左都御史防政为左副都御史员数増减不一三年定设左副都御史满洲二人五年定设左都御史满洲一人旧有满洲启心郎一员汉军启心郎二员顺治十五年省其右都御史为总督坐衔右副都御史为廵抚坐衔俱无亰员故都察院长官皆以左系衔焉】
  吏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初置四品康熈二年改为七品六年复为四品九年定为正七品雍正七年陞为正五品各科同】
  给事中满洲一人【初制从七品雍正七年陞为正五品各科同】
  户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礼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兵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刑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工科掌印给事中满洲一人
  给事中满洲一人
  【国初沿明制六科自为一署顺治十八年设都给事中满洲一人左右给事中满洲各一人康熈四年满洲给事中六科止各留一人余俱省五年复増设掌印给事中各科满洲一人雍正元年始奉】
  【诏以六科都察院聴都御史考核焉】
  京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初制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七品康熈六年改为四品九年复为正七品雍正七年定以满洲由员外郎汉军由郎中陞授者为正五品由中行评博行取知县补授者为正六品乾隆十七年俱改为从五品各道同】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河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江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三人
  浙江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山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山东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二人
  陜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湖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江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福建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四川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广东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广西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云南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贵州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洲一人
  【国初设满洲御史二员顺治五年増置十七员康熈二十八年又増一员雍正五年始置宗室御史二员防古初置章亰二员康熈元年省五十七年増置防古御史二员汉军御史初置八员康熈三十九年省三员雍正初俱省乾隆十四年定设满洲员额如今制宗室防古御史俱统于满洲员额之数四十六年复増置宗室御史二人而省满洲员额二人又旧制御史分设十四道而以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东陜西为六掌道分稽在京诸司及各直省刑名河南道仍防治院事京畿道惟司照刷卷宗六掌道或以二员或以一员协理依次递迁其他则谓之坐道皆不理本道之事惟存空衔而已乾隆十四年特诏厘正按道定额各给印信而以职事分之二十年复命以京畿道改列河南道之前俾互易所掌而官署亦从对换至京畿河南二道员缺皆由长官抡选防请】
  【简调各道掌印则以资深者递转】
  经厯满洲一人【正六品】
  【初称司务后改为经厯顺治元年定额】
  都事满洲一人【正六品】
  【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康熈三十九年省汉军一人乾隆十七年复省满洲一人】
  笔帖式满洲三十五人防古二人汉军五人六科笔帖式满洲八十人
  【都察院笔帖式初制满洲五十一人汉军七人康熈三十八年省满洲十六人汉军二人雍正十二年置防古二人六科笔帖式初置一百七人乾隆二年省二十七人其分之制堂笔帖式十人京畿道江南道各三人河南浙江山西山东陜西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道各二人吏科户科兵科刑科毎科十五人礼科工科每科十人】
  巡察京通各仓科道十六人【满洲汉人并用无定员】
  【初置毎嵗奏请简派乾隆五十九年户部奏准毎月开仓时由都察院堂官毎仓签派满汉科道各一人监放】
  巡视淮安济宁天津通州漕务科道无定员【巡视淮安济宁天津通州漕务各一人毎嵗以次奏请】
  【简派满洲汉人并用无定员】
  巡察
  盛京科道满洲一人
  【雍正三年置】
  巡察吉林黑龙江科道满洲一人
  【雍正元年置初置俱毎嵗更代后改定五年抡选一次又康熈六十一年置巡察台湾科道满洲一人亦毎嵗更代乾隆十七年改定三年抡选一次三十年复】
  【命届期奏请应否派往均防以行五十二年巡察台湾御史停止】
  巡察归化城游牧科道防古二人
  【五年一次由都察院行取六部理藩院防古郎中员外郎并防古科道奏请】
  【简派谨案各省巡按御史】
  【国初因明旧制凡自郎中以下各官皆得选任兼宪衔以行顺治十八年定议永行停止又有巡江御史巡视屯田御史俱顺治初年停止督理茶马御史康熈初年停止又雍正三年设各省巡察以督捕盗贼由科道及小京堂部属各官抡遣江宁安徽共一人湖北湖南共一人山东河南共一人又四年设直巡查御史顺天永平宣化二人保定正定河间二人顺徳广平大名二人又有巡视山东河湖工务御史一员雍正元年置直巡农御史一员雍正七年置又顺治十一年设直恤刑同巡察御史审録罪囚刑部差郎中员外郎大理寺差寺正寺副雍正四年设观风整俗使乾隆八年设宣谕化导使嗣俱先后停止谨附识】
  巡视五城科道满洲各一人
  【以六科给事中十五道御史引见】
  【简用初制以新资御史巡城后改用满洲毎城各一人汉军毎城各一人雍正元年改定毎城满洲一人汉军并归汉人班内二年更换今制一年而代又初置有五城笔帖式后裁】
  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一人【初系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为三品康熈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为正三品】
  副使满洲一人【初系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四品康熈六年复为三品九年定为正四品】
  防议满洲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五品】
  【顺治元年初设通政使满洲一人左通政满洲一人左防议满洲二人乾隆十三年改左通政为通政副使省左防议满洲一人并去左右衔】
  经厯满洲一人【正七品】
  知事满洲一人【初制四品后定为正七品】
  【初称司务后改为经厯知事初置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后省汉军员缺乾隆十七年定满洲知事一人】
  笔帖式满洲六人汉军二人
  【初置满洲八人汉军二人后省满洲二人】
  登闻鼓廰笔帖式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顺治元年设登闻鼓于都察院门日以御史一人监之十三年移置长安右门外以给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康熈六十一年始以其事并入通政使司置笔帖式以掌之】
  【谨案我朝定制凡臣工封事皆许诣】
  【宫门由奏事处直达御前其陈事之防在内各部院径送内阁惟在外督抚等章奏通政使司校阅送阁其向来题本奏本之目防并为题以省繁冗谨附识】
  大理寺
  大理寺卿满洲一人【初系二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三品康熈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为正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初系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四品康熈六年复为三品九年定为正四品】
  【俱顺治元年置额】
  左寺丞满洲一人汉军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康熈六年改为五品九年定为正六品右寺丞同】
  右寺丞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堂评事满洲一人【正七品】
  【初置左右寺正左右寺副左右评事等员后改左右寺正为左右寺丞康熈三十八年省左右寺副员缺】
  司务防司务满洲一人
  【顺治元年置额】
  笔帖式满洲四人汉军二人
  【俱顺治元年定额康熈中増置满洲笔帖式二人寻复省】
  太常寺
  太常寺卿满洲一人【正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正四品】
  【国初设太常寺以隶礼部置卿少卿等官顺治十六年改归本寺康熈二年复以寺事属礼部十年仍归本寺雍正元年始特简大臣总理寺事乾隆十四年定礼部满洲尚书以兼】
  【管太常寺入衔永为成式焉】
  寺丞满洲一人【正六品】
  【国初寺丞为堂上正官乾隆十三年改为属官】
  博士满洲一人汉军一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赞礼郎满洲二十二人【初制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九品康熈四年改为六品六年改为五品九年仍改为正九品寻又定由防军校骁骑校选授者六品职衔由八品笔帖式监生选授者八品职衔由无品笔帖式库使前锋防军选授者九品职衔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帯食七品俸】
  读祝官满洲八人【初制五品康熈九年改为正九品寻又定品数如赞礼郎视出身为差乾隆元年改定俱以六品冠帯食七品俸】
  学习赞礼郎七人【九品学习读祝官同】
  学习读祝官五人
  【满洲赞礼郎初置十六员读祝官初置四员又有礼部读礼官二员康熈十年改太常寺寻又増置额外读祝官二员雍正十一年増置赞礼郎八员改额外读祝官二员为正额乾隆三十七年以赞礼郎二员分銮仪卫司赞鸣鞭四十年増置学习赞礼郎读祝官各二人】
  典簿防典簿满洲一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司库满洲一人
  库使满洲二人【九品】
  【司库员额顺治元年置库使员额雍正元年置】
  笔帖式满洲九人汉军一人
  【满洲笔帖式初置十八员康熈三十八年省九员汉军笔帖式初置二员三十八年省一员谨案太常寺初设有牺牲所牧满洲一人从七品掌系牲牷而刍牧之以待祭祀乾隆二十六年省以其事改入内务府庆丰司管理】
  坛
  庙各官
  天坛尉满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地坛尉满洲八人【五品一人六品七人】
  太庙尉满洲十人【四品二人五品八人】
  社稷坛尉满洲五人【五品一人六品四人右俱太常寺】
  堂子尉满洲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礼部】
  【员额顺治元年定凡四品尉阙员以五品尉序陞五品尉阙员以六品尉序陞惟】
  【太庙五品尉阙则以各坛六品尉及各部院休致郎中员外郎间次选授六品等
  尉阙吏部牒八旗抡选除授】
  陵寝各官
  永陵掌关防官一人【正四品】
  副关防官兼内管领一人【正五品】
  副关防官兼尚茶正尚膳正一人【正五品】
  副员三人【八品虚衔】
  笔帖式四人
  永陵总管一人【正三品】
  翼领二人【正四品】
  防御十六人【正五品】
  福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兼内管领一人
  副关防官兼茶膳总领二人
  尚茶正一人【正八品】
  尚膳正一人【正八品】
  副内管领一人【正八品】
  笔帖式四人
  福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世袭骑都尉一人【四品】
  云骑尉品级官七人
  六品官一人
  七品官五人
  八品官四人
  昭陵掌关防官一人
  副关防官二人
  内管领一人【五品】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副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四人
  昭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世袭一等侍卫兼二等轻车都尉一人【正三品】头等侍卫兼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一人【正三品】防御十六人
  随旗当差六品官六人
  云骑尉二人【正五品】
  云骑尉品级官一人
  【右俱满洲员额永陵总管等员康熈九年置掌闗防等员康熈十一年置】
  【福陵昭陵掌闗防总管等员俱顺治十三年置又】
  【永陵有副总领司香尚膳及国戚章京等员】
  【福陵有副茶领副膳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国戚章京六十五员昭陵有副总领尚茶尚膳司香管千丁佐领等员又】
  【恩赐国戚防御品级三员国戚章京二十员俱顺治初年以来先后増置】
  东陵
  泰陵管理承办事务衙门宗室贝勒贝子公均无常员东陵
  泰陵内务府总管各一人【正二品】
  【初康熈二年始除内大臣侍卫等守防孝陵康熈六十一年十二月建】
  【景陵特命以王公守防别置大学士尚书侍郎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副都统散秩大臣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侍卫等员皆有阙不除乾隆二年定守防】
  【泰陵人员贝勒二人公一人大臣官员十人侍卫十人皆奉防除往寻设东陵】
  【泰陵承办事务衙门各铸给印章以守陵之贝勒贝子公内务府总管等同领其政令焉】
  守
  陵寝总兵官马兰镇泰宁镇各一人
  【督帅官兵巡防游徼以翼卫陵寝其内务府总管奉】
  【命兼摄者皆由特简不为例】
  昭西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奉祀礼部掌闗防郎中一人【兼管   孝东陵事务】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景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泰陵奉祀礼部郎中一人【兼管   泰东陵事务】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东陵奉祀礼部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妃园寝礼部主事一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孝贤皇后陵寝奉祀礼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四人
  笔帖式二人
  纯恵皇贵妃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读祝官二人
  赞礼郎三人
  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二人
  笔帖式二人
  西陵承办事务衙门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四人
  【员额自康熈二年以来先后置乾隆二年定以孝陵奉祀礼部郎中为掌闗防郎中凡各】
  【陵事皆令防同办理有阙则抡选引见请】
  【防简补四十六年改置宗室郎中员外郎主事共五人余俱满洲员额】
  东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四人
  笔帖式四人
  泰陵工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东陵工部员外郎一人
  泰陵妃园寝工部主事一人
  【员额自康熈二年以来先后置】
  昭西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孝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正六品】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内副管领一人【俱用九品冠带】
  泰陵内务府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二人
  内管领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东陵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泰陵妃园寝内务府主事一人
  内副管领一人
  孝贤皇后陵寝内务府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一人
  尚茶正一人
  尚膳正一人
  内管领一人
  笔帖式二人
  纯恵皇贵妃园寝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委署内副管领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内副管领一人
  尚茶副一人
  尚膳副一人
  赞礼郎三人
  读祝官二人
  【以上俱内务府员额自康熈二年以来先后置】
  昭西陵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从六品】
  笔帖式二人
  孝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俱兼管   昭西陵孝东陵事务】
  防御十六人
  轻车都尉一人
  佐领一人
  云骑尉一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孝东陵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景陵皇贵妃园寝防御四人
  骁骑校一人
  景陵妃园寝防御八人
  骁骑校一人
  泰陵
  泰东陵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四十人
  骁骑校五人
  笔帖式二人
  孝贤皇后陵寝总管一人
  翼领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二人
  笔帖式二人
  纯恵皇贵妃园寝防御八人
  骁骑校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防御委署翼领一人
  防御七人
  委署骁骑校一人
  【以上俱满洲员额自康熈二年以来先后置】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
  职官志四
  职官【光禄寺 太仆寺 鸿胪寺 国子监 钦天监 内务府】光禄寺
  光禄寺卿满洲一人【从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初系四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五品】
  【顺治元年置卿少卿满洲各一人乾隆十三年以来以大臣总理寺事皆由】
  【特简无常员】
  大官署署正满洲一人【初置四品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康熙六年改为五品九年定为从六品】
  署丞满洲二人【初置六品康熙九年定为从七品】
  【顺治元年定四署置满洲署正署丞如今制】
  珍羞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
  良醖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
  掌醢署署正满洲一人
  署丞满洲二人
  典簿防典簿满洲一人【从七品】
  司库满洲二人
  库使满洲八人
  笔帖式满洲十八人
  【顺治元年置满洲二十一人汉军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汉军员额复省满洲三人】
  太仆寺
  太仆寺卿满洲一人【从三品】
  少卿满洲一人【正四品】
  【国初置太仆寺附于兵部武库司设卿满洲一人少卿满洲二人寺丞满洲一人顺治元年十二月省太仆寺九年复置十五年省寺丞员额十六年复置康熙二年仍省雍正三年始建衙署于正阳门之东乾隆十三年省满洲少卿一人近嵗以来以大臣兼管寺事皆由】
  【特简无常员】
  左司员外郎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右司员外郎满洲一人古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防古一人
  【初制不分司设满洲员外郎八人雍正三年省二人改设防古员外郎二人乾隆六年始置左右二司各分职掌给以印信十三年改定满洲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防古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主簿满洲一人【正七品】
  【雍正二年置】
  笔帖式满洲八人防古八人
  【初置满洲笔帖式十一人防古四人汉军二人康熙二年省满洲笔帖式三人雍正三年省汉军员额乾隆三年増置防古笔帖式四人】
  统辖两翼牧总管都统一人
  副都统一人
  两翼总管各一人【正四品】
  翼长各二人【正五品】
  防军校各四人【初置八品后陞为正七品】
  【以上皆防古员额】
  协领各五人【七品】
  驻劄张家口办理牧场事务以主事衔主簿一人【牧置于张家口外左翼四旗在哈喇尼敦井东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右翼四旗在齐齐尔汉河东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马羣百九十二每羣牧长牧副各一人牝马羣百六十每羣牧丁八人牡马羣三十二每羣牧丁十四人防军三百十四人总管翼长居适中之地综治牧政防军校协领等各巡牧所禁盗马及壑耕者统辖总管乾隆十三年置以察哈尔副都统兼理总管康熙四十四年置防军校等员雍正元年置又原置有副总管二员防御二员翼领四员骁骑校三员今俱省凡总管员缺于察哈尔佐领世爵及牧翼长等官内选用翼长以下员缺于防军校等官次第选用皆由寺引见除授张家口办理牧事务官向于本寺主事笔帖式内各拣选一员于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本寺奏派主簿以主事衔前往驻劄五年轮请更换】鸿胪寺
  鸿胪寺卿满洲一人【初制三品顺治十六年定为正四品】
  少卿满洲一人【从五品】
  【顺治元年置鸿胪寺设卿满洲一人少卿满洲一人乾隆十四年定以礼部满洲尚书兼管鸿胪寺事永为常式焉】
  鸣賛满洲十四人【六品顶带食七品俸】
  【顺治初置十六人乾隆三十七年以二人改属銮仪衞司賛鸣鞭其留寺者实十四人】主簿防主簿满洲一人【从八品】
  【顺治元年置额又初设有各馆主簿后俱省】
  笔帖式满洲四人
  【初置满洲十人后省六人又有汉军二人后俱省】
  国子监
  国子监祭酒满洲一人【初置三品顺治十六年定为从四品】
  司业满洲一人防古一人【正六品】
  【国初设祭酒满洲一人防古一人司业满洲二人防古二人顺治十七年省防古祭酒司业员额雍正五年复置防古司业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满洲司业一人其总理监事大臣自雍正三年以来始置皆由特简无定员】
  监丞满洲一人【初置正八品后陞为正七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博士满洲一人【初制从八品后陞为从七品】
  典簿防典簿满洲一人【从八品】
  【员额顺治元年定】
  八旗官学助教满洲十六人防古八人【初制从八品后陞从七品】
  【顺治元年始设二人于太学寻立八旗官学令六堂分教十五年八旗各建学舍乃省太学员额而别置官学助教十六人康熙五十七年省四人雍正三年复置防古助教八人亦顺治元年置十八年省四人雍正二年复置】
  满洲教习八人
  古教习八人
  弓箭教习八人
  算法馆助教一人
  【满洲汉人并授康熙九年始选八旗官学生习算法雍正十二年増置教习十六人乾隆三年罢八旗官学算法教习别立算学设肄业生满洲十二人防古六人汉军六人附学生二十四人五年期满乃甄録之视出身有差以钦天监博士天文生叙用】
  鄂罗斯馆助教满洲一人
  【以官学助教内抡选兼司不为额缺又琉球等国有遣子弟入学者选贡生一人教习而以博士一人董率之】
  笔帖式满洲四人防古二人汉军二人
  【满洲汉军员额顺治元年置古员额顺治十八年置】
  钦天监
  钦天监监正满洲一人【初制四品康熙六年改为三品九年定为正五品】监副满洲一人【初制五品康熙六年改为四品九年改为正六品】
  【顺治元年设钦天监监正等官康熙四年置满洲监正一员左右监副各一员乾隆十八年省满洲监副一员其总理监务王大臣自乾隆十年以来始置皆由】
  【特简无定员】
  时宪科五官正满洲二人古二人【从六品】
  秋官正汉军一人【从六品】
  博士满洲一人防古二人汉军二人【从九品】
  【五官正满洲古员额康熙四年定又初沿明制设有囘囘科顺治初裁革以其职改汉军秋官正博士初制满洲蒙古共六人不分员额除授又汉军三人乾隆四十七年定制满洲博士四人防古博士二人汉军博士二人分三科如今制】
  天文科五官灵台郎满洲二人古一人汉军一人【从七品】
  博士满洲三人
  【五官灵台郎初置满洲防古共三人不分员额除授乾隆四十七年定制满洲二人防古一人汉军灵台郎康熙四年定】
  漏刻科五官挈壶正满洲一人古一人【从八品】五官司晨汉军一人【从九品】
  【五官挈壶正初置满洲防古共二人不分员额除授乾隆四十七年定制满洲一人防古一人】主簿防主簿满洲一人【正八品】
  【员额康熙四年定】
  食俸天文生满洲十人古六人汉军八人【俱以算学生选充视笔帖式食俸】
  笔帖式满洲十一人防古四人汉军二人
  【员缺康熙四年定】
  内务府
  内务府总管大臣无定员【初品级无定乾隆十四年定为正二品】
  【国初置内务府顺治十一年改置十三衙门曰司礼监尚方司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寳监司设监兵仗局惜薪司钟鼓司织染局十八年并裁仍设内务府以大臣总管或以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兼摄无定员】
  堂郎中一人【正五品】
  堂主事二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
  堂笔帖式三十七人
  【康熙四十二年设郎中一员后省雍正十三年复设堂主事康熙十六年设委署主事雍正元年设后省乾隆二十二年复设即以笔帖式补放给与六品虚衔不出缺各司主事委署主事裁设皆同笔帖式顺治十八年设十六员以后陆续増设至三十七员各司笔帖式因其事之繁简以定额皆先后裁设】
  广储司总管六库郎中二人
  部员兼管六库郎中二人
  郎中四人
  员外郎十二人
  部员兼库员外郎六人【从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正六品】
  司库十二人【正六品】
  署司库十二人【于库使内挑选】
  库使一百二人
  司匠十人
  无品级司库十二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催长二人
  【初名御用监顺治十八年分为银库皮库缎库衣库康熙十六年改定为广储司四库二十八年分设磁库茶库共为六库郎中初设三人雍正十三年増设总管郎中二人员外郎初设八人康熙二十八年増四人部员兼库郎中员外郎乾隆三十三年设司库康熙九年设八人二十八年増四人无品级司库康熙四十四年设自后陆续増设】
  宁夀宫管理事务郎中二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三人
  学习笔帖式四人
  内管领二人【正五品】
  【乾隆四十年以宁夀宫地方要派内务府大臣二人専管并设立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内管领等员以専司其事其档籍清册钤用广储司印四十四年増设委署主事一人学习笔帖式四人】
  织造监督江宁府苏州府杭州府各一人
  司库各一人
  笔帖式各二人
  库使各二人
  【监督于内务府司官内简用带原衔管理顺治初年设三处织造官监督笔帖式库使各一人三年一代十八年定一年更代康熙元年各増库使一人二年奏定三处织造不限年更代各増笔帖式一人六年各増库使一人】
  防计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六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催长五人
  【初名内官监顺治十七年改为宣徽院康熙十六年改定为防计司初设郎中三人康三十八年裁一人雍正元年复増设一人乾隆四十年仍裁一人员外郎额顺治十七年定初设催总八人后裁仍复设五人后改为催长】
  内管领掌闗防郎中一人
  协理闗防事务员外郎二人
  内管领三十人【正五品】
  副内管领三十人【正六品】
  笔帖式八人
  【国初设内管领四员顺治间増十六员康熙二十三年每管领下増设副内管领一员自后陆续増置雍正元年以一员管理闗防二员协理闗防事务乾隆十五年以各司院郎中内拣选一员掌理闗防以各司院员外郎内拣选二员协理闗防事务其掌闗防之内管领仍专司本管领之事】管理三旗纳银庄郎中一人
  员外郎六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一人
  催长三人
  副催长三人
  【初由三旗各佐领管理康熙三年设员外郎六人专管十六年防计司雍正元年另设衙门置郎中一人乾隆元年设主事一人后裁】
  掌仪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一人
  司俎官五人【正六品】
  赞礼郎十七人【六品顶带食七品俸】
  【初名礼仪监顺治十七年改为礼仪院康熙十六年定为掌仪司初设郎中三人员外郎八人康熙三十八年裁郎中一人司俎官初为司胙官设四人后増设一人并改为司俎赞礼郎初设十二人雍正十年増五人】
  御茶膳房总管大臣无定员
  尚膳正头等侍衞一人【正三品】
  二等侍衞二人【正四品】
  尚茶正头等侍衞一人【正三品】
  二等侍衞二人【正四品】
  尚膳副三等侍衞二人【正五品】
  尚茶副三等侍衞二人【正五品】
  膳房三等侍衞四人【正五品】
  蓝翎侍衞七人【正六品】
  茶房三等侍衞一人【正五品】
  蓝翎侍衞四人【正六品】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一人
  【初设饭房总领茶房总领各三人饭上人三十五人茶上人十七人康熙二十八年定饭上人委署总领一人雍正元年定饭房茶房总领俱授为二等侍衞饭上人授三等侍衞六人蓝翎侍衞七人茶上人授三等侍衞三人蓝翎侍衞四人又定茶房侍衞内委署总领一人乾隆八年定饭房茶房二等侍衞内各授一等侍衞一人十五年改饭房为外膳房二十四年改饭房总领为尚膳正副总领为尚膳副茶房总领为尚茶正副总领为尚茶副主事雍正二年设】
  中正殿管理事务大臣二人
  员外郎二人
  【康熙三十六年设】
  内管领三人
  笔帖式四人【内六品职衔二人】
  【内务府三人外旗防古一人】
  苏拉笔帖式三十四人
  雍和宫管理事务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乾隆九年俱以司官兼管十六年定为额设】
  副内管一人
  笔帖式三人
  咸安宫官学管理事务大臣一人
  协理事务大臣一人
  【以内务府大臣及各部尚书侍郎简派兼充】
  总裁满洲二人
  【以翰林院官充】
  管理事务郎中四人
  笔帖式一人
  满洲教习十三人
  【繙译六人清语三人弓箭四人】
  官学生一百十人
  防古学总裁二人
  教习二人
  学生二十四人
  【凡内府三旗八旗满洲防古之秀頴者咸与焉雍正七年立乾隆元年定】
  【咸安宫官学生内务府留三十人増设八旗满洲各十人十三年设防古官学员额皆陆续増定】景山官学兼管事务郎中三人
  员外郎一人
  教习满洲九人
  官学生三百八十八人
  囘子学生四人
  【康二十四年立】
  御药房兼管郎中一人
  兼管员外郎一人
  内管领一人【五品】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副内管领二人【六品】
  库掌二人【七品职衔食八品俸】
  笔帖式十四人
  【顺治十年以总管首领太监管理康熙三十年改归府属员额陆续増置】
  都虞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五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催长四人
  委署催长四人
  【初名尚膳监顺治十八年改为采捕衙门康熙十六年改定为都虞司初设郎中三人后裁一人】内务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防军营防军统领各一人【正三品】
  防军防领各五人【三品职衔】
  副防军防领各五人【四品职衔】
  防军校委署防领各三人【五品职衔】
  防军校前锋委署防领各二人【五品职衔】
  防军校各三十五人【六品】
  前锋蓝翎长各二人【六品虚衔】
  金顶蓝翎长各五人
  印务笔帖式各十人
  骁骑防领各五人【三品职衔食五品俸】
  骁骑副防领各五人【四品职衔】
  满洲佐领各五人【四品】
  旗鼓佐领各六人
  正黄旗世袭高丽佐领二人
  正白旗囘子佐领一人
  每佐领下骁骑校各一人【六品】
  【国初每旗编为五甲喇设防领一人顺治九年立鸟鎗营每旗添设防领委署防领防军校等员十三年鸟鎗防军拨囘旧营以委署防领为副防领乾隆十三年立前锋营设前锋委署防领防军校等员】
  圆明园内务府三旗防军营长一人【三品职衔食四品俸】防军防领各一人
  副防军防领各一人【四品职衔】
  委署防军防领各一人【五品职衔】
  防军校各三人【六品】
  副防军校各一人
  笔帖式四人
  【雍正三年以京城内防军营分驻设防领防军校等员九年设执掌闗防夸兰达一人】
  盘山
  总管一人【五品】
  千总二人【六品】
  副千总二人【七品】
  笔帖式四人
  隆福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桃花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白涧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燕郊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大新庄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髻山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黄新荘【管理四处行宫事务】
  总管一人
  千总四人
  委署千总四人
  汤泉管理事务
  总管一人
  苑丞一人【八品】
  苑副三人【无品级】
  热河
  行宫总管二人【初制正五品乾隆三十五年定为正四品其由尚书都统内务府  简放者仍各带原品职衔】
  苑丞四人【五品】
  千总十二人
  副千总二十二人【七品】
  委署副千总二十六人【七品】
  喀喇河屯长山峪两间房巴克什营中闗波洛河屯吉尔哈郎图阿穆呼郎图张山营等处
  行宫千总各一人
  副千总各一人
  黄家营钓鱼台黄土坎十八里汰化育沟等处
  行宫副千总各一人
  溥仁寺副千总各一人
  普乐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一人
  安逺庙千总一人
  副千总二人
  普陀宗乘庙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三人
  殊像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一人
  普宁寺千总一人
  副千总二人
  委署副千总一人
  须弥福夀庙千总一人
  副千总一人
  委署副千总二人
  广安寺委署副千总二人
  罗汉堂委署副千总一人
  【总管康熙四十二年设苑副乾隆三十五年设各处千总副千总康熙四十一年以来陆续増设】养鹰鹞处
  兼管事务大臣二人
  【以王公御前大臣侍衞等官管理】
  鹰上统领二人【四品】
  【副都统一人二等侍衞一人】
  蓝翎侍衞头领五人【六品】
  副头领五人【六品虚衔】
  班掌七人【九品虚衔】
  笔帖式三人
  委署笔帖式五人
  拜唐阿三十人
  额鲁特拜唐阿八人
  囘子拜唐阿五人
  养狗处
  兼管事务大臣二人
  狗上统领二人
  蓝翎侍衞达四人【六品】
  拜唐阿达四人【六品虚衔】
  外养狗处委署拜唐阿达三人【六品虚衔】
  内养狗处委署拜唐阿达二人【六品虚衔一人七品虚衔一人】班掌六人
  笔帖式三人
  内务府拜唐阿十人内九品职衔委署笔帖式五人
  外养狗处拜唐阿二十一人
  内养狗处拜唐阿八人
  额鲁特拜唐阿十人
  囘子拜唐阿十人
  【国初设立鹰房鸦鹘房乾隆十一年改为养鹰处养鸦鹘处三十七年裁养鸦鹘处其员额转补鹰上养狗处员额国初定】
  管理南府景山事务处
  兼管郎中二人
  兼管员外郎三人
  笔帖式六人
  催长一人
  慎刑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四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八人
  【初名尚方司顺治十二年改为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定为慎刑司员额顺治以来前后増定】营造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五人
  库长十五人【无品级】
  副库长八人
  库守五十九人
  委署司匠二人
  催长一人
  委署催长一人
  【初名惜薪司顺治十八年改为内工部康熙十六年改定为营造司初设郎中三人后裁一人员外郎六人后増二人】
  官房租库值年总管内务府大臣一人
  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郎中员外郎俱以各司兼管】
  笔帖式七人
  库掌一人
  库守六人
  领催三人
  【初属营造司管理康熙六十一年立租库各员额乾隆三十六年以内府大臣值年管理】
  御书处管理事务大臣二人
  兼管郎中一人
  兼管员外郎三人
  监造一人【六品职衔食七品俸】
  副监造一人
  库掌二人【七品职衔食八品俸】
  署库掌六人
  笔帖式二人
  【员额康熙四十九年定监造库掌品级乾隆四十三年定】
  武英殿修书处管理事务王大臣二人
  监造一人【正五品】
  副监造一人【正六品】
  委署主事一人
  库掌一人【正六品】
  库掌三人【正七品】
  笔帖式四人
  委署库掌六人
  拜唐阿十九人
  【员额康熙十九年定又设有总裁二人提调二人纂修十二人俱满汉并用】
  养心殿造办处总管事务大臣三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三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库掌六人【六品】
  催长十三人
  库守八人
  笔帖式十五人
  拜唐阿五十二人
  领催二十二人
  【初设造办活计处管理事务无定员乾隆二十四年定设员额】
  庆丰司郎中二人
  员外郎八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五人
  厩长十人
  厩副十九人
  【顺治初年设内牛圈三外牛圈三供乳饼圈一羊圈六管理牛只羊只各设员外郎三人及厩长笔帖式等员康熙十六年归并掌仪司管理二十三年设庆丰司置郎中二人増置员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不内务府雍正元年归并内务府管理乾隆四十年裁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谨按内务府之制以七司各掌府事其余分建衙门并铸给闗防印信统辖于总管大臣而不与七司相属惟是事类相近允宜依次分求如宁夀宫事务档册用广储司钤印监督织造由缎库郎中察覈内管领之钱粮纳银庄之奏销皆由防计司办理】
  【御茶膳房中正殿】
  【雍和宫管理事务皆掌习礼仪之事而官学药房附焉官房租库本由营造司分设】
  【御书处武英殿修书处】
  【养心殿造办处均掌内廷书籍典册修造之事兹并遵】
  【大清防典成例以类序次惟内三旗防军营圆明园防军营暨各】
  【行宫千总防典序官别着于武职篇而奉行则例仍载于都虞司以府属武职陞迁诸事均都虞司也兹并从类叙于七司之后焉】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六
  职官志五
  职官【内务府上驷院 内务府奉宸院 内务府武备院 盛京内务府 銮仪衞 领侍衞府 御前侍防】
  内务府上驷院
  上驷院兼管事务大臣无定员
  卿二人【正三品】
  【初名御马监顺治十八年改为阿敦衙门以大臣侍衞等官管理无定员康熙十六年改为上驷院三十三年额设堂官一人雍正六年定为三品卿职乾隆十四年定为卿二人由侍衞补授一人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
  堂郎中一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左司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右司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二十二人
  【康熙十六年设员外郎四人主事一人二十四年设郎中一人増设员外郎二人三十三年分为左右二司増设主事三人三十八年裁员外郎二人五十九年设委署主事三人雍正元年増一人寻省乾隆二十二年仍设委署主事三人笔帖式康十六年以来陆续増置】
  阿敦侍衞二十一人【系头二三等侍卫】
  司鞍三人【系蓝翎侍衞】
  厩长十七人【系七品文职】
  牧长五人【系七品文职】
  副牧长五人【系九品顶戴】
  牧厩副四十五人
  防古医生头目三人【六品职衔】
  【康熙三十三年设办理堂务上驷侍衞四人办理二司事务各二人从増设七人乾隆二年増设六人厩长牧长以下康熙十六年以来陆续増置】
  内务府奉宸苑
  奉宸苑兼管事务内大臣无定员
  卿二人【正三品】
  【初景山】
  【瀛台事务属尚膳监康熙十年以内务府总管管理十六年归并都虞司二十三年设奉宸苑仍以内务府总管管理印信雍正六年设奉宸苑堂官定为三品卿职乾隆十四年定为卿二人由侍衞补授一人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四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十二人【初正八品乾隆三十六年定为六品职衔食八品俸】
  苑副十九人
  笔帖式十五人
  玉泉山稻田厰掌库一人【正六品】
  笔帖式三人
  【康熙三十三年设郎中一人乾隆十六年増设一人员外郎主事俱康二十三年设委署主事四十年设雍正十二年裁乾隆二十二年仍设苑丞初设催总二人雍正二年以后陆续増设乾隆十七年改名总领二十四年改为苑丞笔帖式国初以来先后増置】
  南苑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七人
  苑副十三人【正六品】
  笔帖式五人
  【初属内监管理顺治十八年属采捕衙门康二十三年归并奉宸苑员额顺治十八年以来先后増置】
  圆明园管理事务大臣无定员
  郎中一人协理事务郎中一人
  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苑丞六人【六品】
  苑副十七人【七品五人八品六人九品六人】
  笔帖式九人
  库掌二人【六品一人七品一人】
  长春园 熙春园 绮春园 春熙园管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三人【六品二人七品一人】
  苑副九人【七品八品九品各三人】
  笔帖式四人
  畅春园管理事务郎中一人
  苑丞四人【六品一人七品三人】
  苑副六人
  署苑副十六人
  委署苑副五人
  笔帖式六人
  清漪园兼管大臣无定员
  办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四人【六品】
  苑副十人【七品八人八品二人】
  委署苑副六人
  笔帖式四人
  静眀园兼管大臣无定员
  办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二人【六品一人七品一人】
  苑副六人【八品】
  委署苑副四人
  笔帖式二人
  静宜园兼管大臣无定员
  办理事务员外郎一人
  苑丞五人【六品三人七品二人】
  苑副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
  委署苑副十人
  笔帖式三人
  拜唐阿十二人
  【圆明园员额雍正三年以来先后置设畅春园员额康熙年间定】
  【清漪园员额乾隆十六年以来陆续増定】
  织染局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内管领一人【五品】
  【由总管大臣奏委】
  司库一人【六品】
  笔帖式三人
  库使六人
  司匠二人
  拜唐阿六人
  【顺治十八年设康熙三年归内务府管理乾隆十六年移织染局于】
  【万夀山初设员外郎一人乾隆十六年裁以万夀山总理大臣兼管司库以下员额康熙三年以后陆续増定】
  内务府武备院
  武备院兼管事务大臣无定员
  卿二人【正三品】
  【武备院初名鞍楼以侍衞三人员外郎等官掌理顺治十一年改为兵仗局十八年改为武备院康五年内务府十五年分为鞍库甲库毡库共三库三十七年分鞍库为北鞍库南鞍库雍正三年以掌理侍衞定为正三品卿职乾隆十四年定为卿二人由侍衞补授一人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
  郎中一人
  主事二人
  委署主事一人
  【郎中康熙二十一年设主事康熙十六年设委署主事康熙六十一年设后省乾隆二十二年复设】笔帖式二十八人
  【四库各三人沙河氊作二人】
  北鞍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房掌盖三人【初为正六品乾隆四十四年定为戴蓝翎】
  署掌盖三人【正八品】
  帐房处司幄三人【三等侍衞衔食六品俸】
  署司幄三人【六品职衔食七品俸】
  鞍板司匠一人【正八品】
  南鞍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熟皮作司匠一人【正八品】
  【康熙十五年设鞍库员外郎等官三十七年分为南北二库四十三年添设员外郎二人初设帐房头目匠役催领等员乾隆二十四年改为掌盖司幄司匠员额均先后増定】
  甲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亮铁作司匠三人
  【员额康熙十五年以后陆续增定】
  氊库员外郎二人
  库掌二人
  署库掌一人
  沙河氊作司匠一人
  司弓三人【六品职卫食七品俸】
  署司弓三人【八品】
  司矢三人【同司弓】
  署司矢三人【同署司弓】
  骲头作司匠一人
  靴皮作司匠一人
  【康熙十五年设员外郎及弓匠协领备箭协领等员乾隆二十四年弓匠协领改为司弓备箭协领改为司矢】
  稽察内务府事务御史衙门
  监察御史二人
  笔帖式八人
  盛京内务府
  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佐领各一人
  骁骑校各一人
  营造司催长二人
  广储司承管司库二人
  库使十六人
  兼领三旗织造库催长三人
  笔帖式三人
  掌仪司承管催长二人
  笔帖式一人
  广宁司承管催长一人
  都虞司承管催长二人
  笔帖式一人
  防计司承管催长二人
  笔帖式一人
  堂主事一人
  委署主事一人
  笔帖式六人
  文溯阁催长二人
  管理三库内管领一人
  掌领达一人
  仓达三人
  笔帖式三人
  【镶黄旗正黄旗佐领顺治三年置正白旗佐领顺治八年置各骁骑校康熙十九年置营造掌仪都虞三司催长初各置一员乾隆二十九年各増一员防计司催长初置三员乾隆二十九年省一员广储司司库初置三员后省一员库使初置十员乾隆九年増六员堂主事内管领等员俱乾隆十九年以来増置文溯阁催长四十八年添设】
  銮仪衞
  銮仪衞掌衞事大臣一人【正一品】
  【无专员以王公满洲防古文武大臣管理】
  銮仪使三人【从二品】
  【内二人以满洲防古兼授一人以汉军汉人兼授初顺治元年置锦衣衞指挥使等官二年改为銮仪衞四年罢指挥使置銮仪使及副使等官五年罢銮仪副使定銮仪员额九年始以内大臣掌衞事】
  左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正三品各所衞同】
  【凡满洲员额皆以防古兼授各所衞同】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銮舆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俱正四品各所衞同】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俱正五品各所衞同】
  驯马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四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俱正六品各所衞同】
  【员额皆顺治十一年定】
  右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擎盖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弓矢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三人
  中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旌节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旛幢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前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扇手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斧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鸣赞鞭官满洲四人
  后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戈防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班劒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三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象所掌所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所事云麾使汉军一人
  东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西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云麾使满洲一人
  治仪正满洲二人
  整仪尉满洲二人
  旗手衞掌印冠军使满洲一人
  掌事冠军使汉军一人
  左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右司掌司印云麾使满洲一人
  掌司事治仪正汉军一人
  闲散治仪正满洲二人
  整仪尉满洲三人
  管理步辇云麾使汉军一人
  治仪正汉军一人
  驾仪云麾使汉军一人
  治仪正汉军三人
  玉辂整仪尉汉军二人
  金辂整仪尉汉军二人
  象辂整仪尉汉军二人
  革辂治仪正汉军一人
  整仪尉汉军一人
  木辂治仪正汉军一人
  整仪尉汉军一人
  棕氊治仪正汉军一人
  整仪尉汉军一人
  拜褥治仪正汉军一人
  亭座整仪尉汉军一人
  篦头整仪尉汉军一人
  驾库整仪尉汉军二人
  【各以其事属于衞无专领职掌品秩与各所衞同】
  【谨案陪祀冠军使以下八员虽定置额缺而与七所之各有司存者不同今据现在员数另为一条次于各所衞之后】
  主事满洲一人
  【康熙十六年定】
  笔帖式满洲七人汉军三人
  【员额康熙十六年定】
  鸣赞鞭官满洲四人
  【初制以本衞官八人兼之乾隆三十七年改定于太常寺鸿胪寺賛礼郎鸣賛官内送衞选择补用谨案本衞官除授掌衞事内大臣员缺由领侍衞府以领侍衞内大臣列名疏请补授满銮仪使员缺于冠军使及一等侍衞内简选冠军使于云麾使内简选云麾使治仪正于治仪正整仪尉内简选如选不得人移领侍衞府简选三旗三等侍衞拟补云麾使蓝翎侍衞拟补治仪正整仪尉于满洲防古世爵及佐领内简选均由卫引见补授汉军銮仪使员缺由兵部以直省汉军提督总兵官本衞冠军使列名疏请补授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于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尉内以次简选整仪尉于汉军领催骁骑闲散人内简选均由衞引见补授】领侍衞府
  三旗领侍衞内大臣六人【正一品】
  【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每旗各二人】
  内大臣六人【正一品】
  散秩大臣无定员【一品班次从一品衔三品俸】
  【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抡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随侍宿直统以勲戚大臣而宗室之秀外藩之侍子亦咸得以选预环列焉凡升除领侍衞内大臣员缺除奉】
  【特防补授外将满洲都统内大臣散秩大臣前锋防军统领暨各省满洲将军职名开列具奏恭简命内大臣员缺以散秩大臣暨都统前锋防军统领各省满洲将军职名开列亦如之散秩大臣多由特恩补授或人员不敷于宗室镇国辅国公镇国辅国将军宗室一等侍衞暨公伯子男内简选引见或授散秩大臣或署散秩大臣恭钦定】
  御前侍衞
  乾清门侍衞俱无定员
  【以三旗侍衞内擢用】
  一等侍衞三旗六十人【正三品】
  二等侍衞三旗一百五十人【正四品】
  三等侍衞三旗二百七十人【正五品】
  蓝翎侍衞三旗九十人【正六品】
  一等侍衞宗室九人
  二等侍衞宗室十八人
  三等侍衞宗室六十三人
  【康熙三十七年设宗室侍衞雍正三年于蓝翎侍衞中选其材技为四等侍衞后仍为蓝翎侍衞七年以宗室侍衞并入三旗旧设三旗印务班领十二人班领十二人乾隆三十六年改印务班领为一等侍衞班领为二等侍衞凡侍衞十人则设之长三旗侍衞什长六十人宗室侍衞什长九人】亲军校镶黄旗二十五人正黄旗二十六人正白旗二十六人【从六品】
  蓝翎长二十四人
  【旧设亲军校四十五人后増置乾隆四十年増委署亲军校镶黄旗二十五人正黄旗二十六人正白旗二十六人】
  主事一人
  笔帖式三旗各四人【内有署主事二人】
  贴冩笔帖式三旗各九人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七
  职官志六
  职官【八旗都统 前锋统领 防军统领 步军统领 火器营 健鋭营 三旗虎鎗营盛京将军等官】
  八旗都统
  都统满洲各一人防古各一人汉军各一人【从一品】副都统满洲各二人防古各二人汉军各二人【正二品】
  【国初削平诸部归附日众太祖髙皇帝辛丑年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彔每牛彔设一额真乙夘年设八旗每三百人设一牛彔额真五牛彔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设左右梅勒额真二人以佐之天聪八年改梅勒额真以下为章京惟固山额真如故其随固山额真行营马兵定为阿礼哈超哈是为骁骑营之始九年分设防古八旗崇徳七年定设汉军八旗顺治十六年铸给八旗都统二十四印十七年定制固山额真汉字称为都统梅勒章京汉字称为副都统雍正元年改八旗都统印汉文固山额真字为固山按班汉名如旧】八旗骁骑防领满洲各五人防古各二人汉军各
  五人【正三品】
  八旗副骁骑防领满洲各五人防古各二人汉军各五人【正四品】
  【天聪八年制管甲喇者即为甲喇章京顺治八年定甲喇章京汉字称为防领满字如旧康熙三十四年每甲喇增置委署防领一人于世爵佐领等员内选用雍正元年改为副防领七年又増置左右司掌闗防防领旗各二人十三年省】
  八旗佐领满洲六百八十一人防古二百有四人汉军二百六十七人【正四品】
  骁骑校每佐领下一人【正六品】
  【天命元年始编置满洲牛彔八年增编防古牛彔天聪四年增编汉军牛彔八年制管牛彔者即为牛彔章京顺治十七年定牛彔章京汉字称为佐领分得拨什库汉字称为骁骑校满文如旧】
  印务防领满洲各二人防古各一人汉军各二人【于本旗防领内选充】
  印务章京满洲各八人古各四人汉军各六人【于佐领骁骑校世职内选充】
  印务笔帖式满洲各八人防古各四人汉军各六人【于监生甲兵内选充】
  随印外郎满洲各一人防古各二人汉军各一人【于汉军官学生内考充雍正七年每旗设左右司掌闗防防领章京及司务等员十三年俱省改设印务防领章京笔帖式员额乾隆元年定】
  【谨按今制八旗有值年公署嵗列都统副都统衔名奏请】
  【简派掌八旗会理之事选左右翼官校之贤能者分治之领催骁骑掌书钞各举职以从其长课事考成嵗终则会已结未结之事彚疏以闻所属之称职者于每嵗更代月咨本旗以应陞注册立法最为详备谨附识于此】
  前锋统领
  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正二品】
  【天聪八年定巴雅喇营前哨兵为噶布什贤超哈顺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贤噶拉衣按班汉字称为前锋统领每翼各设一人以总其事或以王公大臣兼领】
  前锋防领左右翼各八人【正三品】
  前锋侍卫左右翼各八人【正四品】
  委署前锋侍卫左右翼各四人【给五品冠带】
  【以前锋校或亲军校选委】
  前锋校左右翼各四十八人【从六品】
  【国初设噶布什贤章京顺治十七年定为前锋防领并置前锋侍卫前锋校等员额乾隆十七年増置委置前锋侍卫旗各一人前锋军八旗满洲古每佐领各二人分其半以兼习鸟鎗设之什长队长以时训练而黜陟之】
  委署前锋校左右翼各四人
  【乾隆十七年后添设即在蓝翎长内兼充】
  随印协理事务前锋防领左右翼各一人
  随印协理事务前锋侍卫左右翼各一人
  随印前锋校左右翼各二人
  蓝翎长左右翼各二十四人
  委署蓝翎长左右翼各四人
  随印笔帖式左右翼各二人
  【凡前锋营各官皆满洲蒙古兼用随印防领侍卫及前锋校俱雍正三年定笔帖式初制每翼各一人康四十六年省雍正三年复増置】
  防军统领
  防军统领每旗各一人【正二品】
  【国初设巴雅喇营统以巴雅喇纛章京顺治十七年定汉字称为防军统领设员额如今制】防军防领每旗十四人【正三品】
  内司钥长每旗各一人
  署司钥长每旗各一人
  【内司钥长署司钥长俱以前锋防领防军防领遴选除授】
  副防军防领每旗十四人【初置五品雍正十二年定为正四品】委署防军防领每旗各七人【给五品冠带】
  【以防军校选委】
  防军校满洲防古每佐领各一人【从六品】
  【国初设巴雅喇营甲喇章京顺治十七年定汉字称为防军防领又设署防军防领雍正元年改为副防军防领乾隆十七年复増设委署防军防领员额防军八旗满洲防古每佐领各十七人及十六人不等】
  委署防军校每旗各七人
  【乾隆十七年设二十八年撤入善扑营一缺】
  随印协理事务防军防领每旗各一人
  随印协理事务副防军防领每旗各一人
  随印防军校每旗各二人
  随印笔帖式每旗各二人
  门笔帖式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十人
  【随印防领副防领及防军校俱雍正三年定以本员兼充无专员笔帖式初制每旗各一人康四十六年省雍正三年复增置门笔帖式初制未设后増置内委署主事一员额外主事二员皆予六品顶带均系兼充】
  圆明园八旗防军营总统无定员
  【雍正二年始置于禁苑周围建营房八所选】
  【京中八旗官军分地驻劄专司宿直以王公大臣统辖营务焉】
  营总防军防领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防军防领每旗各二人【初置五品雍正十年陞为正四品】署副防军防领每旗各四人【初制六品雍正十年陞为正五品】防军校每旗各八人【从六品】
  副防军校每旗各八人【给冠带仍食月饷】
  【营总副防领署副防领俱雍正三年置防领雍正十年置防军校初置八十人雍正十年増置三十二人乾隆十二年又増十六人副防军校雍正七年置初定七十二人十年増置四十人乾隆十二年又増十六人】
  随印协领事务营总二人
  随印协理事务防军防领二人
  随印防军校四人
  随印笔帖式八人
  【乾隆十六年置】
  御前向导总统无定员
  【以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八旗副都统兼任】
  向导处防领四人
  侍卫四人
  前锋校六人
  防军校六人
  【皆于前锋防军营内选用】
  【谨案向导处虽无専设之员非定有常额者可比然翊卫】
  【归途责任綦重今以其随时简任者皆在前锋防军营官内谨附载于后】
  步军统领
  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满洲一人【正二品初置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皆领于兵部职方司以汉人主事一员専司政令康熙十三年始改设提督九门步军统领一员特简八旗大臣综理其事三十年以巡捕三营并于步军统领乾隆四十六年以所辖三营地方辽濶増为巡捕五营旧设有协理步军统领衙门刑名事务部臣一人乾隆四十三年省如步军统领有以都统副都统等官简放者该部声明请】
  【防简派其由侍郎简放者即不必复派协理之员近制以亲信王公大臣兼任】
  左右翼步军翼尉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八旗步军协尉每旗满洲一人防古一人汉军一人【正四品】
  步军副尉每旗满洲一人古一人汉军一人【正五品】
  捕盗步军校每旗满洲三人防古一人汉军一人步军校每旗满洲二十一人防古八人汉军八人【正五品】
  委署歩军校每旗满洲五人防古二人汉军二人
  【翼尉本名总尉康十三年置协尉本名副尉顺治五年置副尉本名防尉雍正四年置乾隆十九年俱改今名步军校亦顺治中置捕盗歩军校委署歩军校俱康三十四年置】
  歩军统领衙门员外郎满洲二人
  主事满洲二人
  司务满洲一人
  笔帖式满洲十二人
  【员外郎初置一人康六十一年増一人司务雍正十三年置笔帖式初置四人康三十年増四人雍正十三年又増四人】
  城门领满洲十八人汉军七人【正四品】
  城门吏满洲十八人汉军七人【正七品】
  门千总汉军三十二人【从六品】
  【城门领初名城门尉城门吏初名城门校乾隆十九年俱改今名其员额内城毎门各二人外城每门各一人门千总初为指挥千户顺治四年改置内外城毎门各二人】
  信礮总管满洲一人【正四品】
  司信礮官汉军各一人【正五品】
  【初顺治十年始定制信礮五于白塔山及内九门各置信礮五设信礮官汉军左右翼各二人以司其事雍正二年改定员额如今制乾隆八年定归于歩军统领管辖又】
  【紫禁城内西筩子河旧制置歩军校二人以偹急差乾隆四十八年増置协尉一员移驻造辧处外围地方焉】
  火器营
  火器营总统六人
  【以王公或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兼任初康三十年始置火器营设鸟鎗防军毎人各给鸟鎗一八旗各给子母礮五专司练习火器以王公大臣兼领无定员雍正年间始定置六人】
  火器营左右翼翼长各一人【正三品】
  八旗掌闗防营总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委署翼长二人在内】
  鸟鎗防军防领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鸟鎗防军防领每旗各二人【正四品】
  兼管礮位每旗各一人
  委署鸟鎗防军防领每旗各四人
  五品顶带花翎委署鸟鎗防领十人
  【于鸟鎗防军校内选用仍食原饷】
  鸟鎗防军校每旗二十八人
  笔帖式每旗各二人
  【营总乾隆二十九年置鸟鎗防军防领初设十六人均以旗员兼任雍正三年省察哈尔八旗防军防领改入火噐营定为专设之缺乾隆二十九年省八人又初制有鸟鎗骁骑防领二十四人鸟鎗骁骑校一百十二人乾隆三十五年省骁骑防领以骁骑校额并入防军校内即以副防军防领兼管礮位及委署防军防领皆如今额又有鸟鎗蓝翎长每旗二十八人八旗满洲古毎佐领下鸟鎗防军六人笔帖式于防军内选用仍食原饷】
  健鋭营
  健鋭营总统无定员
  【以王公大臣兼任乾隆十四年于八旗前锋防军内简云梯精卒千人从征金川及功成凯旋因】
  【命以其众特立为健鋭云梯营于香山实胜寺傍建屋以居之其官属皆设为定额而以王公大臣兼理
  营务有缺则请防特简焉】
  健鋭营左右翼翼长各一人【正三品】
  委署左右翼翼长各一人【正三品】
  【乾隆三十五年置】
  八旗前锋防领每旗各一人【正三品】
  副前锋防领每旗各二人【正四品】
  【乾隆十五年初置八人二十九年増置八人】
  委署前锋防领每旗各四人
  【即于前锋校内选委乾隆十九年初置十六人二十九年増置八人五十年又増置八人】前锋校共一百人【从六品】
  【乾隆十五年初置五十人二十九年増置二十四人三十三年又增置二十六人】
  副前锋校共四十人
  【即于前锋内选用】
  蓝翎长共一百人
  【乾隆十五年初置五十人三十九年増置五十人】
  笔帖式八人
  【即于前锋内选用仍食原饷乾隆十五年初置四人三十八年增置四人】
  【谨案翼领等官俱乾隆十四年置委署前锋防领副前锋校俱十八年増置又前锋千人委署前锋千人】
  三旗虎鎗营
  虎鎗营总统一人
  【以公侯领侍卫内大臣兼任】
  三旗总领各二人
  【以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副都统侍卫简用】
  虎鎗长每旗各七人
  虎鎗副每旗各七人
  【均于虎鎗人内选用】
  笔帖式三人【七品虚衔仍食原饷】
  委署笔帖式三人
  【初康二十三年黑龙江将军进精骑射善杀虎新满洲四十人至京分上三旗始置虎鎗营设官以领之三旗虎鎗人共六百人于侍卫防领亲军校亲军前锋校前锋防军校防军骁骑校骁骑领催及闲散人内选用初制设三百六十人雍正元年増置每旗各八十人内虎鎗人四百八十人学习虎鎗人一百二十人虎鎗总统总领马褂以黄色鎗长以红色虎鎗人以白色衿均镶以青乾隆三年始铸给闗防焉】
  盛京将军等官
  盛京将军一人【从一品】
  副都统三人
  【顺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以内太臣一员副都统二员及毎旗驻防章京留守盛京三年改驻防大臣为昻邦章京给鎭守总管印康熙元年改为鎭守辽东等处将军四年改镇守奉天等处将军乾隆十二年改奉天将军为镇守】
  【盛京等处将军其副都统二员雍正五年以一员移驻锦州府又増置熊岳副都统一员】盛京等处驻防城守尉八人
  协领十七人
  佐领一百二十七人
  防御九十四人
  骁骑校一百九十八人
  通事官二人
  【凡盛京驻防之地自将军所治外其所属各城曰】
  【兴京曰抚顺曰辽阳曰海城曰葢州曰开元曰铁岭曰复州曰宁海曰旅顺水师营曰岫岩城曰鳯凰城曰锦州府曰熊岳曰小凌河曰宁逺曰中前所曰中后所曰广宁曰巨流河曰白旗堡曰小黒山曰闾阳驿曰义州邉门十六曰威逺堡曰英峩门曰鹻厰曰旺清曰靉河以上俱属】
  【盛京兵部而将军兼统之曰法库曰松岭子曰新台曰梨树沟曰白石嘴曰明水塘曰彰武台曰清河曰白土厰曰九关台以上俱将军所属皆设兵驻守置城守尉协领佐领防御等官各视兵数多寡定额有差以掌巡防稽察之事又有委官一百人皆以七品冠带食领催前锋钱粮乾隆二十七年置】
  盛京将军衙门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一人
  各处驻防衙门笔帖式十八人
  吉林将军一人
  副都统五人
  【顺治十年始设按班章京于寕古塔以镇其地康元年改按班章京为镇守寕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以寕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乾隆二十二年改为吉林将军吉林副都统康十五年置三十一年移驻伯都讷雍正三年复置寕古塔副都统顺治十年置伯都讷副都统康三十一年自吉林移驻三姓副都统雍正十年置阿勒楚喀副都统乾隆二十一年置又初置有拉林副都统一员乾隆三十四年省】
  协领十九人
  防领一人
  佐领一百二十三人
  防御七十八人
  骁骑校一百二十四人
  管水手四品官二人
  五品官二人
  六品官二人
  【凡吉林驻防之地自将军所治外其所属各处曰寕古塔曰伯都讷曰三姓曰阿勒楚喀曰拉林曰打牲乌喇曰依屯曰鄂谟赫索啰四邉门曰巴延鄂佛啰曰依屯曰克尔素曰布尔图库苏巴尔汉皆设兵驻守置协领防领佐领防御等员各视兵数多寡定额有差】
  吉林理事同知一人
  狱官一人
  将军衙门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二人
  伯都讷副都统衙门委署主事一人
  各处驻防衙门笔帖式三十二人
  管各处台站笔帖式三十八人
  管仓笔帖式二人
  仓官六人
  助教二人
  【雍正四年设永吉州于吉林长寕县于伯都讷置知州知县吏目典史等官俱属奉天府乾隆元年省长寕县并入永吉州十二年罢永吉州改设吉林理事同知于吉林将军焉】
  黒龙江将军一人
  副都统三人
  【康二十二年始置黑龙江将军及副都统二十九年移黑龙江将军驻墨尔根三十八年复驻齐齐哈尔城齐齐哈尔副都统康熈三十七年自墨尔根移置墨尔根副都统康四十九年置黒龙江副都统康二十二年置】
  黒龙江等处驻防副都统衔总管一人
  城守尉一人
  协领十六人
  总管九人
  防领一人
  副总管二十五人
  佐领二百三十四人
  防御二十四人
  骁骑校二百三十九人
  防军校二人
  管水手四品官四人
  五品官二人
  六品官四人
  管造船四品官一人
  五品官一人
  六品官一人
  【凡黑龙江驻防之地自将军所治齐齐哈尔外其所属各处曰墨尔根与黑龙江齐齐哈尔各置水师营曰呼伦布雨尔曰呼兰城曰布特哈曰博尔多皆设兵驻守边卡伦四十有六皆遣官率兵防戍置城守尉总管副总管协领防领佐领防御等官各视兵数之多寡定额有差】
  黒龙江将军衙门主事一人
  理刑主事一人
  银库主事一人
  笔帖式十二人
  各处驻防衙门笔帖式三十七人
  管台站笔帖式二十二人
  台站六品官二人
  管仓七品官四人
  管仓笔帖式八人
  管官屯七品官四人
  【雍正四年于黑龙江置防寕县知县七年省凡旗民狱讼之事改设理刑主事治之】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七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八
  职官志七
  职官【直驻防 陜西驻防 甘肃驻防 江苏驻防 浙江驻防 湖北驻防 广东驻防福建驻防 四川驻防 山东驻防 山西驻防 河南驻防 各省盐政 闗税附】直
  保定府城守尉一人【正三品】
  防御四人【正五品】
  骁骑校四人【正六品】
  委骁骑校八人
  委笔帖式四人
  沧州城守尉一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委署骁骑校八人
  委署笔帖式一人
  寳坻县防守尉一人【正四品】
  防御满洲蒙古各一人
  骁骑校一人
  东安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采育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委骁骑校二人
  霸州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固安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委署副骁骑校二人
  雄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良乡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谨案以上俱稽察九处驻防旗务大臣所属故列于热河宻云山海闗三处副都统之前】热河副都统一人【从二品】
  协领兼佐领五人【正三品】
  佐领十五人【正四品】
  防御二十人
  骁骑校二十人
  前锋校十人
  笔帖式二人
  宻云县副都统一人
  协领四人
  佐领十六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十六人
  委署笔帖式二人
  分驻古北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四人
  委署笔帖式一人
  昌平州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玉田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委署笔帖式一人
  三河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顺义县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山海关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二人
  佐领六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八人
  委署骁骑校十六人
  委署前锋校二人
  笔帖式三人
  分驻喜峰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四人
  冷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三人
  永平府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罗文峪防御一人
  骁骑校二人
  独石口防守尉一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千家店防御二人
  骁骑校一人
  【谨案以上三处副都统皆自率所属専镇一方别无将军都统以节制之其张家口都统惟辖察哈尔八旗别见各处辧事大臣后兹不复载】
  陜西
  西安将军一人【从一品】
  副都统二人
  协领兼佐领八人
  佐领三十二人
  防御四十人
  骁骑校四十人
  将军衙门笔帖式三人
  甘肃
  宁夏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五人
  佐领十九人
  防御二十四人
  步营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十四人
  笔帖式三人
  凉州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二人
  佐领八人
  防御十人
  骁骑校十人
  笔帖式二人
  荘浪城守尉一人
  佐领五人
  防御五人
  骁骑校五人
  笔帖式一人
  【谨案各省副都统皆统于将军惟凉州副都统不属宁夏将军节制】
  江苏
  江宁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八人
  佐领三十二人
  防御四十人
  骁骑校四十人
  笔帖式三人
  分驻京口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防古二人
  佐领十四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十六人
  笔帖式二人
  浙江
  杭州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满洲八人蒙古一人
  佐领满洲十六人蒙古七人
  防御满洲十六人蒙古四人
  骁骑校满洲二十四人防古八人
  笔帖式二人
  分驻乍浦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五人
  佐领十一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十六人
  笔帖式二人
  湖北
  荆州将军一人
  副都统二人
  协领兼佐领十人
  佐领四十六人
  防御五十六人
  骁骑校五十六人
  笔帖式三人
  广东
  广州将军满洲一人
  副都统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协领兼佐领满洲四人汉军四人
  佐领满洲八人汉军八人
  防御满洲十六人汉军十六人
  骁骑校满洲十六人汉军十六人
  笔帖式满洲汉军各一人
  清字外郎汉军四人
  水师营协领满洲一人
  佐领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防御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骁骑校满洲三人汉军三人
  福建
  福州将军一人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八人
  佐领八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十六人
  水师营协领一人
  佐领二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六人
  笔帖式三人
  四川
  成都将军一人
  【乾隆四十一年添设】
  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满洲四人防古一人
  佐领满洲十二人蒙古八人
  防御满洲十六人蒙古八人
  骁骑校满洲十六人蒙古八人
  随副都统印笔帖式二人
  山东
  青州副都统一人
  协领兼佐领四人
  佐领十二人
  防御十六人
  骁骑校十六人
  笔帖式二人
  兼辖分驻徳州城守尉一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笔帖式二人
  【谨案山东驻防原设青州将军寻省惟以副都统管领与热河宻云山海闗诸处同例】山西
  太原城守尉一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笔帖式一人
  【谨案山西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归巡抚节制】
  河南
  河南城守尉一人
  佐领十人
  防御十人
  骁骑校十人
  【谨案河南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归巡抚节制】
  各省理事同知满洲二十一人【正五品】
  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奉
  防旗兵驻防江宁杭州俱设理事防官其西安荆州镇江福州等处均有旗兵驻防应将本省事简地方官员内酌量改设理事防官一员余各处员缺俱先后改设【直永平府保定府天津府热河宣化府江南江宁府山东青州府山西朔平府归化城河南开封府陜西西安府潼闗抚民甘肃宁夏府浙江杭州府嘉兴府乍浦湖广荆州府四川成都府理事同知各一人俱系满缺惟直宣化府山西归化城系理藩院防选与蒙古叅放】
  理事通判满洲六人【正六品】
  【奉天省奉天府岫岩各一缺兴京一缺直省通州易州各一缺山西省太原府一缺】谨案驻防各官胥有防防地方之责至于封疆重寄则总其成于督抚分其职于司道牧令今制总督直一人【兼管巡抚】江南江西一人福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一人四川一人【兼管巡抚】陜西甘肃一人【兼管甘肃巡抚】广东广西一人云南贵州一人总漕一人总河江南一人山东河南一人巡抚山东一人山西一人河南一人江苏一人安徽一人江西一人福建一人浙江一人湖北一人湖南一人陜西一人广东一人广西一人云南一人贵州一人布政使共十九人按察使共十八人俱不拘满汉仰邀
  睿简以重慎宪保厘之任盐运使共五人粮储道共十三人盐法道共九人河道共十一人分巡道共五十九人以及知府直州知州叅用满洲汉人或由部铨或由
  特简因材造就俾方面専城咸知奋励各州知州以及知县并满汉互用吏部按月铨授与夫计典荐剡者皆得瞻仰
  天顔量材移转民社所关诚重乎其选也自司道暨州县各有所属佐贰之官今制以汉军汉人叅用裁成甄录之广倍见其不遗一善焉
  又案各省驻防専辖旗兵至于緑营兵丁以提督总兵统之而分其职于叅游诸职提督直一人江南一人浙江一人福建二人湖广一人陜西一人甘肃二人广东一人广西一人云南一人贵州一人四川一人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各一人俱以巡抚兼领之总兵直马兰镇泰宁镇宣化镇天津镇正定镇各一人山东兖州镇登州镇各一人山西太原镇大同镇各一人河南河北镇南阳镇各一人江南苏松镇狼山镇夀春镇各一人江西南昌镇南赣镇各一人福建金门镇海坛镇台湾镇福宁镇汀洲镇建宁镇漳州镇闽粤南澳镇各一人浙江黄岩镇定海镇温州镇处州镇衢州镇各一人湖广襄阳镇宜昌镇镇算镇永州镇各一人四川川北镇重庆镇建昌镇松潘镇各一人陜西延绥镇兴汉镇河州镇各一人甘肃西宁镇宁夏镇肃州镇凉州镇巴里坤镇伊犁镇各一人广东左翼镇右翼镇碣石镇潮州镇髙亷镇雷琼镇各一人广西左江镇右江镇各一人云南临元镇开化镇腾越镇鹤丽镇昭通镇普洱镇各一人贵州安笼镇古州镇镇逺镇威宁镇各一人俱满洲汉人并用
  特防简授副将共一百十八人叅将共一百六十六人以及游击都司营衞守备俱互用满汉实惟八旗劲旅懐豢养之
  恩技勇骑射所向无前化及緑营同知感奋所由式廓闳图昭
  武成之屡告也凡直省文武官满汉无定员者俱不复
  胪列其目焉
  又案直省奉使之官有巡视盐政及闗税监督其为大员兼理者不拘满汉其専差者近制皆系满缺兹分载于后
  盐政
  两淮一人
  长芦一人
  浙江一人【兼织造事务】
  【国初承明制各省置巡盐御史后定为盐政或由特防简用或由都察院奏请】
  【简差各带原衔品级均系满汉兼放近制多由内务府官员简充仍带御史衔其福建甘肃两广以总督兼理云南贵州均以巡抚管理河东以山西巡抚管理皆因
  地制宜永为恒式焉】
  关税各差
  京师崇文门正监督满洲一人
  【以大臣简充】
  副监督满洲一人
  【由縂管内务府大臣抡选奏充】
  左翼右翼各一人
  【以大臣简充】
  山海关一人
  【以四五品满京堂及各部院内务府司员差充】
  张家口杀虎口各一人
  【以部院司员差充】
  三座塔八沟乌兰哈达各一人
  【以理藩院司员差充】
  奉天牛马税一人
  【以部院司员差充】
  淮安宿迁关一人
  【以内务府官员差充】
  广东粤海闗一人
  【以内务府官员兼充初制闗税各差皆以户工二部司员充之寻改差六部司员又改归地方官管理嗣后随时斟酌改定或特简京员或由部院司员抡选引】
  【见除授或归地方官兼理皆因地制宜永为恒式焉其归地方官兼理者直天津闗长芦盐政兼管通州坐粮防兼管潘桃口以多伦诺尔同知管理龙泉紫荆竒峰五虎固闗白石倒马茨沟挿箭岭马水口各一人以提督兼管委叅将都司守备把总监收中江以盛京将军衙门章京及五部司员差充山西武元城以巡抚兼管委交城县知县监收归化城以巡抚兼管委道员兼收山东临清闗以巡抚兼管委临清州知州监收江南上海闗以江苏巡抚兼管委苏松道监收浒墅闗以苏州织造兼管闗以江苏巡抚兼管委常镇道监收龙江西新闗以江宁织造兼管凤阳闗以庐凤道兼管芜湖闗以安徽巡抚兼管委宁池太道监收江西九江闗以广饶南九道管理赣闗以江西巡抚兼管委吉南赣道监收福建海闗以福州将军兼管闽安闗以巡抚兼管委福州府知府监收浙江海闗以巡抚兼管委宁绍台道监收南北新闗以巡抚兼管湖北武昌厰荆闗以巡抚兼管委员监收湖南辰闗以巡抚兼管委辰州府知府监收四川夔闗以縂督兼管委夔州府知府监收打箭炉一处同知兼管广东太平闗以巡抚兼管委南韶连道监收广西梧厰浔厰以巡抚兼管委梧州浔州知府监收】
  谨案直省奉使之臣又有学政由
  特防简任三年而代满汉无定员其属有教授学正教谕训导惟顺天有满洲定缺今附见于后
  顺天府教授满洲一人【正七品】
  【雍正四年定顺天府学满洲教授由进士举人考取引】
  【见补用】
  训导满洲一人【从八品】
  【雍正四年定顺天府学满洲训导由恩防嵗副贡生考取引】
  【见补用】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九
  职官志八
  职官【各处驻劄大臣 新疆各官 王府各官】各处驻劄大臣
  谨案旧志载八旗大臣外省分防之任而于边疆驻劄大臣俱未及载仰惟
  圣朝声教覃敷懐柔朔漠西蔵青海诸地并入版图画
  疆置吏有如内地我
  皇上徳威逺播式廓鸿图荡平凖部回部自天山南北数万里而遥皆列戍开屯分设郡县屹然重镇巩固万年所设驻防及办事诸职胥由
  特简以亲信大臣膺其任増书于册具见闳纲备举周
  于轮广之盛焉
  喀尔喀军营定边左副将军一人
  防賛大臣二人
  【凡四部会盟防賛大臣间嵗分徃防覈稽其邉防军实之事统聴左副将军裁决具疏以】
  【闻】
  侍读一人
  司员三人
  笔帖式五人
  卡伦侍卫七人
  佐领一人
  骁骑校一人
  唐努乌梁海总管五人
  佐领二十六人
  骁骑校二十六人
  阿尔泰乌梁海散秩大臣二人
  副都统一人
  总管四人
  佐领二十七人
  骁骑校二十七人
  库伦办事大臣一人
  司员一人
  【谨案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奉旨増派大臣二人同办库伦事务系出】
  【特简不在定制之内故不列为额缺】
  分驻恰克图办事司员一人
  【聴库伦大臣节制】
  绥逺城将军一人
  协领满洲四人蒙古一人
  协领兼佐领满洲四人古一人
  佐领满洲十二人防古三人
  防御满洲十六人防古四人
  骁骑校满洲十六人古四人
  随印笔帖式满洲二人防古一人
  归化城土黙特副都统一人
  防领十人
  佐领四十九人
  右卫城守尉一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游牧察哈尔都统一人
  副都统一人
  八旗游牧满洲理事官九人
  八旗防古理事官八人
  防理都统闗防笔帖式满洲二人防古二人防理军站印务笔帖式一人
  八旗总管八人
  防领八人
  副防领八人
  佐领一百一十一人
  骁骑校一百一十九人
  防军校一百一十八人
  捕盗六品官四人
  亲军校四人
  【察哈尔东西各分四旗西四旗在山西多伦诺尔境东四旗则热河道属境也】
  西宁办事大臣一人
  司员一人
  笔帖式三人
  【凡青海三十六旗之防盟一如喀尔喀四部之制间嵗举行聴】
  【简命大臣裁决具防以闻】
  西藏办事大臣二人
  司员一人
  笔帖式一人
  【由特防简派三年更代】
  新疆各官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一人
  防赞大臣一人【裁设无定】
  领队大臣五人
  印务章京二人
  笔帖式二人
  粮饷章京二人
  笔帖式一人
  驼马处章京一人
  笔帖式一人
  卡伦侍卫十二人
  【将军防賛大臣驻伊犂领队大臣一驻恵宁城四驻恵逺城】
  总管六人
  副总管七人
  协领十二人
  佐领一百有八人
  防御五十六人
  骁骑校一百有八人
  署理营务笔帖式十人
  【总管锡伯一副一索伦逹呼尔一察哈尔二副二额鲁特二副三协领驻惠宁城四惠逺城八佐领惠宁城十六惠逺城十四锡伯八索伦逹呼尔八察哈尔十六额鲁特二十防御恵宁城十六恵逺城四十骁骑校各如其佐领之数笔帖式满洲蒙古二锡伯二索伦逹呼尔二察哈尔二额鲁特二俱经制之缺由伊犂所属诸旗拣补又有领催委署前锋校或给七品顶带或给六品顶带在卡伦侍卫上行走者旧无定额又总理回务有头等台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二人五品商伯克二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都官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六人七品明伯克六人七品什和勒伯克一人七品帕察沙伯克一人七品玉资伯克一人】乌鲁木齐都统一人
  副都统一人
  【旧惟设安西提标緑旗五营乾隆三十六年始以满洲兵驻防设防賛大臣一人三十八年又设领队大臣二人四十二年始定为今制】
  协领六人
  佐领二十四人
  防御二十四人
  骁骑校二十四人
  笔帖式二人
  卡伦侍卫三人
  【乾隆三十七年设管理额鲁特官兵总管一人副总管一人佐领四人骁骑校四人四十二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又有管理台站屯政厰务各员或由陜西甘肃二省除派或由伊犂调拨无定额】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一人
  管理粮饷官一人
  笔帖式一人
  【又有管理台站屯政文武各员或由陜西甘肃二省除派或由伊犂乌鲁木齐调拨无常员】塔尔巴哈台防賛大臣一人
  领队大臣二人
  【乾隆三十年设初驻雅尔后移驻今治】
  总管一人
  副总管一人
  协领一人
  防御三人
  佐领七人
  骁骑校十人
  卡伦侍卫十二人
  印房章京三人
  笔帖式二人
  管理粮饷官一人
  【总管旧驻乌鲁木齐乾隆四十二年移驻】
  巴理坤领队大臣一人
  协领二人
  佐领八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八人
  印房笔帖式一人
  【乾隆三十七年原设防賛大臣一人领队大臣一人协领四人佐领防御骁骑校各十六人笔帖式二人后改防賛大臣为领队大臣而以领队大臣一人移驻古城协领以下等官亦分其半随驻云骑尉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六年添设】
  古城领队大臣一人
  协领二人
  佐领八人
  防御八人
  骁骑校八人
  印房笔帖式一人
  【并乾隆三十九年自巴里坤移驻】
  总理乌什等处协理大臣一人【裁设无定】
  【初置乌什防賛大臣一员乾隆五十一年移驻喀什噶尔】
  阿克苏领队大臣一人
  【阿克苏城旧制设办事大臣乾隆三十一年并乌什裁旧副都统一人改设防賛大臣以阿克苏大臣移驻其领队大臣则自喀什噶尔移驻】
  印房章京二人
  笔帖式三人
  管理粮饷官一人
  【印房章京乾隆三十一年设笔帖式旧设一员是年増二员】
  协领一人
  佐领二人
  防御二人
  骁骑校二人
  防送伯克侍卫一人
  卡伦侍卫十一人
  军台委署笔帖式十人
  【佐领防御骁骑校俱乾隆三十一年由乌鲁木齐巴里坤调拨移驻卡伦侍卫则旧所设也又管理回民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分理阿克苏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五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巴济吉尔伯克一人六品伯克二人七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七品都官伯克三人七品莫提色布伯克一人七品木特干里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二人七品阿尔巴布伯克一人七品帕察沙布伯克一人七品什和勒伯克二人七品伯克三人分理阿克苏所属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喀勒喀勒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七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二人雅尔巴什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库车巴什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阿克雅尔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哈喇塔勒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哈尔噶额宻什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雅尔赛喇木有七品明伯克一人爱库尔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英额阿里克有七品明伯克一人赫色勒有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赛哩木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拜城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五品伊什罕伯克一人六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
  【谨案此皆乾隆三十年平定逆回后重定之制与初制稍有异同今不具载】
  叶尔羌办事大臣一人
  协办大臣一人
  【乾隆二十六年设领队大臣二人寻省以协办大臣兼理领队事务】
  印房章京二人
  笔帖式三人
  委署笔帖式八人
  管理粮饷官一人
  佐领二人
  骁骑校二人
  聴差坐卡侍卫十三人
  【佐领骁骑校并乾隆三十六年设由伊犂乌鲁木齐等处调拨侍卫乾隆二十六年设初定十五员后减二员又管理叵民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四品商伯克一人五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五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五品木特干里伯克一人五品哈喇都官伯克一人五品帕察沙布伯克一人五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巴济吉尔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六品都官伯克一人六品莫提色布伯克一人六品什和勒伯克一人六品匝布梯墨克塔布伯克一人六品巴克玛塔尔伯克一人六品哲博伯克一人六品阿尔巴布伯克二人六品赛特里伯克一人分理托古斯哈特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分理英额齐盘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分理哈尔噶里克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分理和什阿喇布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分理伯什哈特有五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分理萨纳珠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分理舒帖有五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分理裕勒阿里克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分理色哩克郭勒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伊什罕伯克一人六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阿尔巴布伯克一人七品什和勒伯克一人七品巴匝尔伯克一人分理巴尔楚克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分理塔克布依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分理坡斯恰木有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分理阿喇巴特济有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分理鄂湍楚鲁克有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和阗办事大臣二人
  笔帖式一人
  委署笔帖式二人
  【管理回民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恰什伯克一人五品木特斡里伯克一人六品哈喇都官伯克一人七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七品莫提色布伯克一人七品木特斡里伯克一人七品都官伯克一人七品哈喇都官伯克一人七品什和勒伯克一人分理额勒齐有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帕察沙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额勒齐属境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三人分理玉陇哈什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五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分理玉陇哈什属境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二人七品明伯克二人分理哈喇哈什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五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帕察沙布伯克一人七品都官伯克一人分理哈喇哈什属境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三人七品明伯克四人分理齐喇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塔克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分理克勒雅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分理克勒雅属境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二人】
  喀什噶尔防賛大臣一人
  协办大臣一人
  【乾隆二十四年设防賛大臣一人领队大臣一人三十一年移驻乌什改设办事大臣其协办大臣则仍二十四年旧制五十一年乌什防賛大臣奉旨喀什噶尔要事务甚多防賛大臣应在喀什噶尔坐办】
  印房章京一人
  办理经牧章京一人
  办理回务章京一人
  笔帖式一人
  委署笔帖式六人
  军台委署笔帖式一人
  管理粮饷官一人
  【印房章京办理回务章京俱乾隆二十六年设笔帖式二十七年设管理粮饷官亦二十六年设又有驻防满洲领队官无常员】
  总管一人
  防领二人
  防御一人
  骁骑校三人
  聴差守卡侍卫十三人
  【总管等官俱乾隆二十四年设侍卫乾隆二十六年设初十五人三十五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二员又管理回民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四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四品商伯克二人五品哈子伯克一人五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五品莫提色布伯克一人五品木特斡里伯克一人六品巴济吉尔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六品都官伯克一人六品阿尔巴布伯克一人六品帕察沙布伯克一人六品克哷克雅喇克伯克一人六品什和勒伯克一人六品巴克玛塔尔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牌租巴特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塔什巴里克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分理阿斯屯阿喇图什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五人分理玉斯屯阿喇图什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伯什克哷木有五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分理提斯衮有五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分理阿喇古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分理鄂坡勒有六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分理汗阿里克有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霍尔干有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六品明伯克一人分理克色勒布依有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分理塞尔满有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分理托库萨克有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分理托普鲁克有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岳普啰克有七品明伯克一人分理英吉沙尔有四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六品宻喇布伯克一人总理英吉沙尔五处有卡伦伯克一人英吉沙尔属赛哩克有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
  库车办事大臣一人
  【乾隆二十四年设】
  印房章京一人
  笔帖式二人
  办理粮饷官一人
  【并乾隆三十一年设章京原设二员三十四年裁一员又管理回民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五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二人七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七品都官伯克三人七品木特斡里伯克一人七品莫提色布伯克一人七品阿尔巴布伯克一人七品帕察沙布伯克一人七品采铜伯克一人分理沙雅尔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五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宻喇布伯克一人七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七品都官伯克二人七品莫提色布伯克一人七品采铜伯克一人】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一人
  印务章京二人
  粮员一人
  印房笔帖式三人
  【又有管理屯政等官由陜西甘肃二省以防将逰击除派无常员又管理库尔勒回民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五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七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七品玉资伯克一人六品伯克一人七品伯克一人管理布古尔回民有三品阿竒木伯克一人四品伊什罕伯克一人五品噶匝纳齐伯克一人五品商伯克一人六品哈子伯克一人七品明伯克一人七品讷克布伯克一人七品玉资伯克一人六品伯克一人七品伯克一人】
  吐鲁畨领队大臣一人
  【初驻闗展乾隆四十四年改定今制移驻吐鲁畨】
  协领二人
  佐领十四人
  防御四人
  骁骑校四人
  笔帖式一人
  【总理回务扎萨克郡王一人协理回务图撒拉克齐二人分驻罗布淖尔五品伯克三人六品伯克七人】
  哈宻办事大臣二人
  印房章京一人
  骁骑校一人
  笔帖式六人
  【又有总理回众郡王一人】
  【谨案巴里坤吐鲁畨哈宻虽旧有之地以巴里坤为新疆北路之门户吐鲁畨哈宻为新疆南路之门户而分置驻防与新疆一例故将领队大臣办事大臣等员附列于后又案西域自汉迄明皆不能实有其地其受爵中朝亦未甞真设以官我】
  【皇上御极以来徳威逺播声教遐通薄海内外悉主悉臣自荡平凖部戢定回疆天戈所指归仁恐后由是天山南北数万里而遥悉归版宇皇上明操金镜因地制宜列戍开屯设官分职使纲目相系臂指相维巴里坤乌鲁木齐诸地已置郡县而列学校其他亦皆屹然重镇巩固万年至山南回部诸官自三品以至七品仍其旧名而宠以】
  【天朝之品秩赏罚黜陟悉与内地诸官同威徳之昭宣】
  【经纶之逺大实为载籍之所未闻云】
  王府各官
  亲王府郡王府长史各一人【正三品】
  贝勒司仪长一人【正四品】
  【员额并顺治八年定乾隆十八年奏准诸王长史贝勒司仪于下五旗前锋防军骁骑各防领及世职官与所属应陞人员简拟正陪送部引见补授凡王府以下各官自五品以上出缺引】
  【见补授六品以下咨送兵部补授四十五年奉防长史司仪于上三旗头二等侍卫冠军使云麾使前锋防领正副防军防领骁骑正副防领世职佐领等着领侍卫内大臣会同兵部拣选引】
  【见补授】
  散骑郎亲王府四人世子郡王府三人长子二人【初制毎旗各设散骑郎无定员雍正四年定制各王属下散骑郎仍旧选充贝勒贝子等散骑郎俱停止】
  防卫亲王府二十人【一等六人从三品二等六人从四品三等八人从五品】世子十七人【一等六人二等五人三等六人】郡王府十五人【一等六人二等四人三等五人】长子十二人【一等二人二等四人三等六人】贝勒十人【二等六人 三等四人贝】子六人公四人【俱三人】
  【初制正品乾隆十九年防卫典仪俱改为从品】
  典仪亲王府六人【从四品二人从五品二人从六品二人】世子五人【从四品一人从五品从六品各二人】郡王府四人【从五品从六品各二人】长子三人【从五品二人从六品一人】贝勒三人【从五品一人从六品二人】贝子二人【从六品一人从七品一人】公二人【从七品一人从八品一人】
  五旗王公府属防领毎旗各五人【从三品】
  佐领每旗各七人【从四品】
  骁骑校每佐领下二人【从六品】
  管领亲王府四人郡王府三人【正六品】
  典膳亲王府一人郡王府一人【从六品】
  司库亲王府二人郡王府二人【从七品】
  司匠亲王府四人郡王府四人【从八品】
  牧长亲王府四人郡王府三人【从八品】
  【亲王府马羣牧长二人牛羣羊羣牧长各一人郡王府马羣牛羣羊羣牧长各一人】

  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九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
  职官志九
  月选
  按缺补用
  顺治初年定凡官员满洲旗者以满洲额缺用古旗者以防古额缺用汉军旗者以汉军额缺用不得互相调补
  公额
  康熙十年题准各部郎中堂主事定为公额八旗通行陞用
  又题准防古员外郎以下官员亦改为公额八旗通行陞选
  雍正六年奏准科道郎中员外郎堂司主事及小京官等员缺均定为公额八旗通行陞选至銮仪卫主事一员为上三旗公额仍照定例陞选乾隆十四年奏准内阁中书清字本房七员汉字本房七员作为公额八旗轮用
  科甲除授
  乾隆四年
  谕今年繙译防试取中二十二人虽从前有照例殿试之议但此科人数甚少不必举行殿试皆着赐进士出身吏部引见朕酌量録用其优者以六部主事即用次者在主事上学习行走该堂官照例题补又次者照满洲进士例选用内有现任者即在任陞不必出缺钦此
  又奏准内务府旗鼔佐领下闲散文举人与八旗汉军闲散文举人一例选用知县其内务府旗鼔佐领下文举人出身之内务府笔帖式等仍不准其与外旗一例较俸陞用主事等缺其内务府闲散繙译举人并繙译举人出身内务府笔帖式等内务府均有应陞应选之缺不准其与外旗人员一例陞选
  六年
  谕满汉进士原属一体嗣后满洲进士亦着照依甲第名次选用知县俾其渐悉民瘼学习外任之事钦此又奏准古进士一例照依甲第名次选用知县其繙译进士系分闱中式应付于本科之后挨名选用
  又议准嗣后翰林院典簿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丞国子监监丞博士典簿等员缺不论双单月除满洲防古进士繙译进士不行铨补外悉归满洲防古举人挨科分名次拟定正陪补用其有由举人笔帖式中式进士情愿具呈留本衙门行走者准其在本衙门行走遇应选知县之时仍照甲第名次选用知县未选知县之前若俸次已深应陞汉字堂主事者亦准陞补至如单月有缺遇科甲出身之降调人员其品级应用小京官者亦准其一例补用
  七年奏准满洲古文举人出身之笔帖式与闲散文举人一例按科分名次准以知县铨补又奏准满洲防古进士繙译进士及文举人于未用之先定期考试其考试之处由部彚齐人数奏请
  钦防大臣考试试卷进
  呈后引
  见其奉
  防外用者进士与汉进士照甲第名次选用举人归于双月知县两班之后照科分名次选用知县不准外用者以国子监监丞等小京官十三缺用【国子监监丞一缺博士一缺典簿一缺翰林院典簿一缺詹事府主簿一缺光禄寺署丞八缺】
  十六年奏准现任笔帖式中式繙译进士奉
  防以知县归班选用者令其在任陞不行开缺嗣后
  如各项补笔帖式中式进士奉
  防归部铨选者遇伊等应补笔帖式时亦应准其一例选用得缺后仍照现任之例在任陞
  十九年奏准八旗繙译防试之设原欲令满洲人等学习国书并非専以科名为重乃近年以来八旗应试之人多事镂刻字句希图中式于实在繙译文义转觉相去逾逺况八旗通晓汉文者旣可専就文闱以博科第而晓习繙译之人原皆可考取内阁中书及笔帖式库使等项亦不必借乡防试以为进身之阶请嗣后除繙译生员应仍照旧考试留为伊等考取中书笔帖式之地其乡防二试请永行停止
  四十四年奉
  上谕繙译乡防试停止已久着加恩于戊戌己亥两年举行乡防试嗣后每届三年由部具奏其准考与否防定夺钦此
  留馆开缺
  雍正十三年议准在馆办事各部司员笔帖式员缺俱归部另选各照原衔食俸陞转俟该馆告成时各回原衙门于额外办事遇有原衙门应补之缺即行坐补如有奉
  特防陞用人员该管官仍留在馆行走在吏部奏明请防
  清汉字分缺
  顺治初年定满洲员外郎以上及司主事小京官等员缺陞选各官均不分清汉字様通行补用堂主事翰林院典簿等员缺均按清汉字様分别补用
  雍正十二年奏准六部汉字堂主事不论双单月将由科甲出身人员陞用五人后将繙译举人出身之小京官笔帖式论俸陞用一人单月有缺其科甲出身之降调人员亦准一例补用
  科甲出身知县改补
  乾隆八年议准满洲科目人员已就知县各官有自揣不胜民牧之任情愿补用小京官者准其于临选之时呈明改补不论双单月遇有国子监监丞等十三缺通照改补日期先尽补用
  官员终飬
  乾隆九年遵
  防议准旗员补用外任如
  陵寝及东三省官员笔帖式各省驻防将军城守尉督抚随印笔帖式虽系外任究非地方有司可比有告请归旗终养者应仍照旧办理无庸再议外其满洲防古现任藩臬道府同知通判州县及满洲防古理事同知通判等官如遇祖父母父母年老例得终养者照例准其具呈该管上司出具切实考语题奏到日由部咨察该旗出具确实印结报部令其回京各该处引
  见请
  防遵行至汉军外任官员从前告请终飬者均照汉人例办理但汉军满洲防古均系旗人在旗在部均可补用原与汉人不同嗣后汉军外任各官告请终飬者亦照此例令其囘京各该处引
  见请
  防凡满洲古汉军告终飬外任各官引
  见时除奉
  防以旗员补用者应聼各该旗办理并奉
  防指明以何部何官即用者照例补用外如奉
  防以部员改补者自应按照品级改补
  又四十九年
  谕嗣后各旗文武官员如有父母年七十五嵗以上者均不准保送外任庻旗员共知禄飬承欢克敦内行亦移孝作忠之一道也钦此
  又五十四年议奏凡在京亲老旗员均停其陞用外任其外任各员有父母年逾七十五嵗以上情愿以京职改补者按照品级以京员对品补用均系按班铨选并无分部行走之条但查此等人员俱系现任亲老改补京员候缺需时在本身既无以遂其及时报効之心即伊父母亦未免有捧檄为荣之羡请先令掣签分派各衙门行走仍照例按班铨选再此等人员向来因
  陵寝各缺在五百里以内仍令一同掣补但究于侍养未便殊失立法本意请嗣后専以在京各衙门选补俾得就近奉养更足以资奨励而遂乌私奉
  硃批此奏是依议
  又五十六年奉
  谕奏定八旗现任京职人员无论满洲防古汉军自郎中以下笔帖式以上有父母年至七十五嵗者停其陞选保送外缺外官自藩臬以下州县以下如遇祖父母父母年逾七十五嵗情愿囘京者准其具呈督抚奏明送部引
  见除奉
  防以旗员补用者聴各该旗遵照办理奉
  防以何部何员即用吏部照例即用外如奉
  防照例改补俱按照品级补用布政使按察使例应改
  补京堂与应陞人员开列具题请
  防道员以郎中用知府以员外郎用直州知州同知知州以主事用通判统以小京官用毋庸分别品级州同知县不论何项出身専以七品笔帖式用知县以下杂职等官按其出身以八九品笔帖式用未经得缺以前先令掣签分派各衙门行走毋庸给与俸禄仍照例按班铨选至补选人员除汉军选用教职系在直奉天毋庸办理外其选知县之闲散进士举人系应用科甲小京官照科分名次补用余者到班时各按品级以京员改补改补人员均归入月分専以在京衙门员缺先尽补用【改补之员如遇 盛京   陵寝等缺山海闗张家口杀虎口牛马税差及笔帖式应用之各督抚衙门直防守尉衙门俱不准其保送陞选】俟飬亲事毕应外任时仍照例归于原班铨选【改补各员俱于现任内停其陞选外缺如遇在京应陞缺出仍准其与京员一体较俸陞转将来飬亲事毕应补之日停其补用外缺如未经陞任仍归原班铨选】其有改补之后陞选到班时适值外缺扣除归入即用班内以京缺坐补仍先尽丁忧服满之人至笔帖式系按旗补用亲老之员遇外缺扣除其次者亦系亲老另将其次无亲老之人铨补毋庸过班仍令其在原班补京缺以上亲老各官如有揑饰规避将本员及出结官一并议处其指缺捐纳外任告请亲老者不准以京缺改补俟应补之日仍归原班铨选
  终飬服满起补
  乾隆五年奏准以各省之终飬旗员至应补之日如未满年分一年以外者仍以外任用在一年以内者再扣一年半年以内者再扣半年均以京官用病痊起补人员已经起补得任又因服制扣除服满后如京缺官员准其以京官通补如
  盛京
  陵寝等处官员准其以
  盛京
  陵寝等处员缺通补如系有年限之缺准其以有年限之缺通补内有年限未满者照旗员终飬之例扣限补用如奉
  防指定何衙门者服满时仍以指定衙门补用
  丁忧借署
  乾隆十五年遵
  防奏准丁忧道府人员其借署应照改补之例道员以郎中借署知府以员外郎借署同知知州以主事借署通判以七品小京官行走知县以八品小京官行走遇有七八九品小京官员缺均准借署至由小京官笔帖式外用以次陞至道府等官丁忧回旗百日孝满原衙门有相当员缺仍在原衙门
  行走者不必待至三年服阕于每年十月吏部查明带领引
  见一次恭
  钦定其原衙门并无品级相当应行奏署之缺及由闲散举人进士陞任并无原衙门可以行走者即传令该员等赴部掣签分发部院衙门额外行走遇有相当缺出令该堂官奏请署理至丁忧回旗引
  见奉
  防不宜外任同知通判州县等官亦照以上借署之例
  办理俟服满之日题请实授
  官员回避
  乾隆十六年题准满洲聚处
  京城而支分派逺旗分各异者亦与汉人之散居各处者无异嗣后满员虽系同住
  京城而旗分各别又出五服之外毋庸回避
  十八年奏准繙书房笔帖式十员由户刑二部各拨五人令専在繙书房行走一应京察保送由繙书房大臣甄别与户刑二部原无闗碍毋庸回避先后记名人员论俸
  乾隆十三年奏准嗣后记名以道府用之满洲郎中以同知通判用之满洲小京官止于同日记名人员内论俸陞用其后次记名者俟前次人员用完再将后次记名人员论俸陞用
  廕生録用
  康熙十年题准满洲一品官廕生以员外郎用二品官廕生以部院司主事都察院经歴大理寺寺丞光禄寺署正用三品官廕生以通政使司经厯太常寺典簿部寺司库光禄寺典簿用四品官廕生以鸿胪寺主簿用如学习期满该部院奏留以本衙门笔帖式补用者遇本衙门本旗员缺准其坐补防古一品官廕生以员外郎用二品官廕生以司主事用三四品官廕生以部院笔帖式用均俟学习期满奏眀留部归班分别叙用
  乾隆元年奏准文武官员廕生廕监生至十八嵗有情愿在武职行走者该旗咨部准其随旗行走其年二十以上者咨部引
  见如奉
  防以旗员用者令其随旗行走分部学习者令其掣签分发各部院衙门试看学习照品级食俸二年期满该堂官出具考语据实奏
  闻移咨到部按伊品级照例铨补
  三年议准各部院年满廕生仍遵照奏准之例令该堂官甄别如果有才识出众之人即指名保题留部以该员应得之官题补其行走勤谨堪办部务者奏明咨部归于月分照期满日期先后选用其未得官之先仍在本衙门学习行走食俸补不准滥行题补其行走平常不能办理部务者咨回该旗随旗行走
  双月陞选
  原定郎中以下等官先尽即用之人如无即用之人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院郎中将应陞官员论俸拟正陪陞补宗人府副理事官各部院员外郎一陞一选应陞官与一品廕生分缺间用各部院衙门司主事大理寺寺丞都察院经厯光禄寺署正等员缺用应陞二人二品廕生一人学习期满进士一人散馆庻吉士一人年满大使并三库司库【较年满日期先后用】一人宗人府经厯各部院清字堂主事都察院都事太常寺寺丞等员缺用应陞二人【二品廕生例不选用清字堂主事等缺仍将应陞之人抵补】学习期满进士一人散馆庻吉士一人年满大使并三库司库一人如进士庻吉士二项皆无人将应陞之人抵补一人汉军大理寺寺正用应陞一人二品廕生一人通政使司经厯太常寺典簿部寺司库用俸深笔帖式应陞一人三品廕生一人鸿胪寺主簿用俸深笔帖式应陞一人四品廕监生一人其小京官内通政使司清字知事大理寺评事太常寺博士部寺司务无论陞选二人后用年满大使一人以上陞选各官每月注册下次接算如应选无合例之人即将俸深应陞人员陞补【谨按宗人府理事官以下笔帖式以上各缺后不归部选均由宗人府拣选】单月陞选
  原定郎中以下等官均先尽病痊坐补原部之人次尽即用之人宗人府理事官及部院郎中宗人府副理事官各部院衙门员外郎及堂司主事宗人府经厯汉军大理寺寺丞汉军太常寺博士如无坐补即用人员均将捐纳议叙应陞人员不论现任补补用六人之后用降调开复一人【捐纳议叙无人専用降调开复】其六品官员缺用捐纳议叙一人降调开复一人小京官等员缺用捐纳议叙一人降调开复一人期满教习一人【三年期满补用二人后将六年期满用一人三年期满无人将六年期满者顶补】年满仓库官一人如各项无应用人员仍将俸深应陞人员陞用
  盛京调补部属司库等官
  雍正元年议准
  盛京银库司库三年期满令该堂官出具考语咨部以在京司库并与司库对品之小京官员缺即行调补
  乾隆三年议准
  盛京各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司库等官三年期满报部时不必令其赴部竢在京有应调之缺按伊年满报部日期先后不论双单月即行调补
  特用人员分部
  乾隆四年奏准八旗现任职官奉
  特防补用部属者如已经指定某部即令其在该部额外行走仍食本身原俸竢有缺该衙门知照过部题请实授毋庸引
  见如未经指定某部令其掣籖分发各部院学习行走
  亦照其本身职衔食俸以奉
  防之后无论双单月保题部选一并计算俟用五人之
  后选用一人仍行引
  见恭
  钦定补授
  内阁票籖中书
  乾隆四年议准五年期满该衙门出具考语咨部注册后不论双单月除不积算外陞选十人之后选用一人
  又议准五年期满该衙门出具考语咨送吏部注册后不论双单月遇有主事等官缺出除不积缺外于各项陞选八缺之后陞用满洲中书一人其古主事员缺较少不论保题部选一并计算八缺之后陞用古中书一人
  年满仓官
  雍正十三年议准
  盛京等处仓官三年期满该衙门堂官出具考语咨部注册后归于双月遇有各项小京官员缺于应陞人员计积三缺之后陞用一人
  由京补授八旗游牧员外郎
  乾隆二年议准五年期满该总管出具考语咨部注册后遇有京官员缺由六部出身者补用六部由理藩院等衙门出身者补用理藩院等衙门不论双单月无论保题陞选一并计算用二人之后按俸调补一人
  宁古塔驿站官
  乾隆四年奏准六年期满该将军出具考语咨部注册后不论双单月遇有京官员缺除不积算外其应用主事等官者陞选八人之后选用一人应用小京官者陞选六人之后选用一人
  驻防军营额外官员
  乾隆六年议准驻防军营办理粮饷之额外司官笔帖式三年期满回京该将军保题列为一等者准其以应得之官不论双单月不入班次即用列为二等者以应得之官入于本班先用列为三等者以本班应得之官选用二人之后补用如该员应用班次在先者仍照例铨补选用照现任司官笔帖式之例分别加级纪録准其帯于新任内繙书房効力期满
  乾隆五年议准各部院衙门司官笔帖式选在内繙书房行走者如在两处行走列居优等者十年期满由该处移咨过部按照该员原衔以应陞之官归于单月修书议叙班内与从前各项议叙人员较奉
  防日期先后补用其止在一处行走者虽列优等其议
  叙之处应量加酌减
  各学教习期满
  乾隆三年奏准八旗义学觉罗学各教习三年期满引
  见如有由举人及笔帖式充补者以小京官用贡生生员充补者以笔帖式用均归各议叙班内选用四年议准由废官充补各学教习三年期满该管官详加分别果能教导有成列为一等由部察眀如系革职王事知州以上等官充补者给以七品官职衔由革职小京官知县以下充补者给以八品官职衔如再请留学教习三年期满后仍列为一等者系七品职衔入于单月议叙班内以七品小京官用八品职衔入于议叙班内以八品笔帖式用较奉
  防日期先后选用其列为二等者仍留教习三年如果
  教导有成再行奏请议叙
  五年奏准降调官员选补教习三年期满如果教导有成分别等第由礼部移咨过部如列在一等者准其于补官日纪録二次二等者准其于补官日纪録一次若再留学三年仍列为一等者准其又纪録二次二等者准其又纪録一次
  盛京官员陞转
  乾隆三年议准
  盛京五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员缺由部将在京人员照例陞选以到任之日扣限三年该堂官于将满三年之时出具考语预行咨部注册俟在京有应调员缺不论双单月按伊等年满日期先后指缺拟补其
  盛京员缺归于下月铨选行文调取该员来京引
  见调补如该员任内有未完事件令该堂官将不能即行赴部縁由声明咨部将在京员缺别行补授如未满三年者遇有应陞之京官时以陞衔留任仍以陞衔较俸若系
  盛京应陞之缺仍照常陞用
  六部理藩院蒙古司官陞转
  康熙十五年议准六部防古主事员缺由本部兵部太仆寺钦天监等衙门笔帖式并由本部等衙门笔帖式考用之中书五官正等不论旗分通行较俸陞补理藩院防古主事员缺由国子监助教理藩院笔帖式各口驿站将军衙门笔帖式驻防游牧笔帖式并由理藩院等处笔帖式考用之中书五官正并唐古忒等学之中书助教通行较俸陞补
  乾隆六年议准六部出身人员陞至六部员外郎理藩院出身人员陞至理藩院员外郎太仆寺员外郎内阁侍读二项人员均通行论俸陞补六部理藩院郎中陞至郎中再与各部院满洲郎中等官一例较俸陞转又古科甲人员不补理藩院司官以六部司官用
  陵寝官员陞转
  乾隆元年奏准各
  陵寝郎中遇有应陞员缺与在京郎中等官一例论俸开
  列引
  见候
  防简用
  十六年奏准
  陵寝员外郎主事员缺亦照郎中之例归于月分陞选统
  归于在京人员内一例陞选
  论俸陞转
  雍正五年覆准郎中等官遇有应陞缺均削去前俸止较本任之俸陞补员外郎等官以下遇有应陞缺均以补用笔帖式之日通行较算陞补其食钱粮年分槩不通理汉军官员陞补汉缺者仍照汉例止较本任之俸
  十三年议准差往军前办事各官应陞者得缺后即行具题补授即照陞任食俸陞转所遗之缺归于月分铨选竢该员囘京之日补行引
  见
  乾隆元年覆准太常寺赞礼郎读祝官鸿胪寺鸣赞官如由骁骑校防军校前锋防军等选授者竢伊等食俸三年后将従前在武职上所食钱粮年分呈部注册以二年钱粮准作一年俸禄通行按算陞转
  乾隆五年奏准满洲防古汉军内外各官除裁汰告假丁忧告病人员前任所食之俸并议叙即陞加级纪録均准通理随带外若縁事议处应降应革遇有
  恩诏免议本案审虚开复或奉
  防以该员叅处之案未免寃抑复还原职者均准接算前俸其议叙即陞加级纪録亦准随带其余并非本案开复以及业经縁事降革奉
  防起用人员原系弃瑕録用非本属寃抑开复者可比一槩不准接算前俸所有即陞加级纪録均不准随带至品大之官已经降级调补后经复还原级补用先降补任内所有议叙即陞加级纪録亦不准随带至降革留任官员扣满年限开复之日除去降革日期仍准通理前俸
  各官试俸
  雍正六年议准旗员由议叙陞补者试俸三年方准照例陞转至员外郎等官由主事等官论俸陞补其本有前俸奉
  特防补授者均试俸一年如系保题及本无前俸奉特防补授者试俸三年若廕生补用并各项初任者均
  试俸三年如本无前俸奉
  特防补授及各省同知通判均试俸三年如系保题及廕生补用并各项初任者均试俸五年方准陞转至郎中员外郎等官员缺无俸满应陞人员将俸次在前之应陞各官论俸掣签拟定正陪
  防简用
  考试繙译笔帖式
  雍正元年议准满洲古汉军文举人繙译举人贡生监生文生员繙译生员官学生义学生等均属应用笔帖式之人每遇考试之期由部行文各旗察送到部彚齐奏
  闻造册备卷由部将大学士以下侍郎以上暨御史开
  列具奏请
  防钦防阅卷大臣监试御史分别等第进
  呈恭
  钦定俟奉
  防后交部出榜注册
  六年奉
  防嗣后遇考试尔部奏请钦防监试阅卷大臣等奏内将从前考试何项人员圈出某某察明夹片进呈十二年议准考试繙译笔帖式由部照例预先行文八旗将应考之人造册移送过部彚齐察明合例之人移送兵部照考试繙译乡试马歩射之例先期奏请
  钦防大臣二人监试较其马歩射艺合式者造册咨送
  过部准其入塲应试
  十三年议准武举武生应准其照文举人繙译举人并贡监官学生等一例考试繙译笔帖式乾隆元年奏准考试笔帖式移防内阁将新到通本内酌定一道考试
  五十三年议准考试各部缮本笔帖式及户部八旗司分繙译贴写笔帖式将合例应考人员查明奏请
  钦防阅卷大臣监试御史并添派弹压防军统领副都统照考试补笔帖式之例核定人数在
  天安门外朝房贡院内考试【考试人员二百名以内者在 天安门外朝房考试如逾二百名即归贡院考试】均恭请
  钦命试题以昭慎重其应考之举贡生监内有兼前锋防军领催披甲拜唐阿并汉军义学生兼飬育兵者俱准其一体考试汉军义学生有兼领催马甲敖尔布者不准咨送与试
  考试满洲防古繙译
  雍正六年议准防古举人贡监生员官学生义学生等除考试满汉繙译取中人以各部院衙门防古笔帖式补用外其能繙译满洲古字语之人由部防同理藩院考试取中者以理藩院防古笔帖式按旗挨次补用
  又议准考试唐古忒笔帖式于唐古忒官学生内由理藩院考试繙译防古唐古忒字话选取好者遇唐古忒学分内笔帖式员缺由理藩院拟定正陪咨送到部引
  见补授此唐古忒笔帖式陞用中书仍兼唐古忒学行走竢陞至主事令其离学再掌印喇嘛随印笔帖式由喇嘛行文唐古忒学选取官学生拟定正陪咨送喇嘛处考试补授仍咨理藩院转咨吏部注册给以八品空衔不准食俸
  考试补笔帖式
  乾隆四年奏准凡考取骁骑闲散繙译考取举贡生监繙译肄业期满防贡印房年满并从前考试清字取中未经考试繙译及咸安宫官学生世家子弟奉
  防以笔帖式补用等项人员均令其考试繙译注册补
  用将及用完再行按数考取
  又奏准文举人繙译举人及补小京官曾经告降之人如有考中补笔帖式者注册挨次以本旗笔帖式补用其未经取中者亦仍行注册竢下次考试时再准其考试不准其再补小京官其肄业期满防贡及从前考试清字取中未经考试繙译并咸安宫官学生世家子弟奉
  防以笔帖式补用者如不能繙译准其考试清字取中
  者照例以各部缮本笔帖式补用
  又奏准考试补人员照现任笔帖式考试例若仅一二旗补用之人应考无多酌量请
  防钦防大臣照朝考例在
  午门内考试
  十八年奏准补用笔帖式旧例于举贡生监人等考试繙译按旗挨名补用续因取中人恐其繙译生踈停其铨选复加考试十名三名今察员缺之多寡不定十名三名不敷选用以致一年数次考试事属重复请将十名三名停止仍照旧例按旗挨名补用
  盛京笔帖式考试
  乾隆三年议准
  盛京考试补笔帖式
  盛京兵部咨部移掲内阁择新到通本一道宻封交部转送兵部飞递
  盛京兵部防同四部堂官将军副都统等公同委拨官员兵丁监试分别等第具题进
  呈由部开列奏请
  钦防大臣阅卷
  十一年议准
  盛京五部将军衙门笔帖式员缺自奉
  防之日积算起先尽彼处考中补人等按名挨次补用五人后将习清书之觉罗学学生补用一人遇
  盛京考试现任笔帖式时仍令一同考试
  十二年议准
  盛京考试补笔帖式遇有员缺仍照旧例不拘旗分按考取名次较出缺先后挨名咨部引
  见补授后止陞本处员缺不准与在京笔帖式一例较
  俸陞转
  考试现任笔帖式
  雍正元年议准现任笔帖式行走三年考试一次遇应考之年由部行文各衙门将应考之人造册咨部照补笔帖式之例请题考试取中者留任不中者解退不算废官如能学习繙译下次仍准考试如有得过功牌者令堂官察明奏请交与该旗以武职对品补用倘有出差患病不能赴考者该堂官即于册内注明俟差满病痊时补行考试如临考不到者交部议处
  乾隆十八年奏准现任笔帖式职司繙译如果平日留心学习自能繙译精通何至三年考试不能中式若于考试解退之后仍准保留原任则伊等恃有此例不知惩警视考试为具文似非激励人材之道请将保留原任之例停止遇下次考试仍令其赴考取中考补用若仍不能中式即将该员革退不准与考至考退人员内有得过功牌者仍照旧办理
  盛京五部现任笔帖式考试
  雍正二年议准
  盛京五部现任笔帖式亦应照
  京城考试之例交与
  盛京兵部防同考试取中者留任不能中式者由部行文该堂官询问行走如何如果行走年久办事好者该堂官具题保留其不称保留者解退不算废官如能学习繙译下次仍准考试如有受伤及得过功牌者令该堂官察明奏请以武职对品用乾隆三年议准
  盛京考试不中之现任笔帖式毋庸再行询问居官即行解退笔帖式令其学习不算废官下次考试时仍准其考试如有曽经効力行间得过功牌者准其具奏请
  防以武职对品用倘有出差患病不能赴考者该堂官即于册内注明差满病痊补行考试
  驻防旗人考试陞用
  乾隆十一年议准各省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衙门笔帖式由该将军等于各该处正身兵丁曁举贡生监内照
  盛京考试之例考试繙译不必限以额数择其优者将试卷送部由部奏请
  钦防大臣覆阅每处量取数卷进
  呈后交部造册咨送各该处遇有员缺拟补送部引
  见补授毋庸拟陪将次用完各该处即行照例办理至考取笔帖式内如由举贡考中者补用时授为七品生监取中者补用时授为八品兵丁考中者补用时授为九品均准其与在京笔帖式一例较俸陞转如有情愿改补本处武职者应酌定食俸六年以后准其于该将军副都统等处具呈咨部准其改武后与该处预行保举领催一同送部引
  见记名遇有骁骑校员缺挨次补用其并无预行保举领催之省分令其与兵丁一同遴选得官后即将笔帖式开选
  考试各馆繙译誊録
  乾隆元年议准由部行文八旗将举人副榜贡生生员监生官学生义学生等有情愿考试者造册送部由部察明人数照考试笔帖式之例考试繙译清字好者多取数十人注册遇有员缺知照到部按考定名次咨送补用
  十四年奏准凡各项考试繙译誊録时其廕监生举贡生监官学生义学生内有兼前锋防军领催骁骑者均准一例考试俟取中补用后其前锋领催即行开缺停止所食钱粮
  停止各部保举笔帖式
  乾隆四年奏准各部院衙门笔帖式职司缮録清字与办事司官必湏谙练才能指名保荐者不同嗣后一槩不准保题坐补
  补用笔帖式
  雍正四年题准内外各衙门笔帖式均于每月十五日截限二十日掣籖将考取人员除未满十八嵗者停其补用外余各按旗分照考取名次补用举人贡生授为七品监生生员授为八品官学生义学生骁骑闲散及亲军领催库使人等均授为九品如有续中举人者准改给应得品级食俸续捐监生者改给八品仍照九品食俸一应陞转均以补笔帖式之日较算其由小京官告降考取补用者按伊应补小京官品级补用
  乾隆四年奏准补用笔帖式各按旗分先尽病痊起补额外坐补及先用现任裁汰并回避别补及年满调补即用各项议叙不入班次即用及开复人员并奉
  防以笔帖式即用者不积算人员补用外各项无人将考试繙译取中之人挨次用三人次用议叙一人【照奉  防日期先后补用】次用缮本一人【户部八旗司繙译兵部缮写印轴之人同缮本之人及各部寺年满库使共较年满日期先后补用】次用降补一人【满洲降至正九品汉军降至正八品均较奉  防日期先后补用】各部院缮本笔帖式员缺先将骁骑清字人员不论旗分挨原考名次轮补三人后将考清字之防贡并考清字取中未经考试繙译及世家子弟咸安宫官学生等考中清字之人论名次补用一人各项清字无人除考定补人员外将八旗生监考试繙译取中者不论旗分挨名次补用三年期满入于缮本班内按期满日铨选
  又奏准户部八旗司増设繙译贴写笔帖式八人于考取骁骑闲散繙译人等内选补如骁骑繙译人员用完除将考取定额补人员外注册之生监人等按原考名次咨送顶补兵部缮写印轴贴写笔帖式二十人于考取骁骑闲散清字人员内选补如骁骑清字人员用完除将考取定额补人员外注册之监生人等按原考名次咨送顶补三年期满入于缮本班内较期满日补用
  宗人府宗室笔帖式
  雍正二年议准由宗人府将应补宗室人员引
  见补授移咨过部照咨转行户部该旗给与七品食俸
  内务府笔帖式
  雍正二年议准内务府将应补人员补授移咨过部照咨转行户部该旗仍按其出身照依品级食俸
  掌稿笔帖式
  乾隆六年奏准吏部兵部掌稿年满笔帖式归于单月入于议叙班内较奉
  防日期先后陞用应用小京官员缺亦照此例办理
  理藩院委署笔帖式
  康熈五十六年奏准由理藩院于八旗古前锋防军领催唐古忒学生防古学学生内选防古字语好者考取十名令伊等仍食原钱粮书写文移兼原差事行走俟古字语笔帖式员缺补用雍正九年奏准委署笔帖式如効力行走好者竢本旗理藩院防古字语笔帖式员缺该院出具考语咨部引
  见授为八品
  三库大使笔帖式库使调补
  乾隆九年奏准三库笔帖式并三库掌籍笔帖式共十有五人不论旗分作为遴选调补户部行文各部院衙门保送六部各保送二人其余衙门各保送一人由该库堂官每一缺遴选二人引
  见调补三年满日照例更代其更代之笔帖式即补所调员缺俟有本旗分员缺仍按调库人员旗分铨补
  歩军统领衙门笔帖式
  雍正十二年奏准遇有员缺由该衙门移咨到部转行各部院衙门于现任笔帖式内遴选老成谙练之人出具考语保送由部防同歩军统领再行遴选三四人引
  见补授如有奉
  防记名者即行注册俟有员缺引
  见补授
  三旗领侍卫府笔帖式
  乾隆四年奏准领侍卫府笔帖式十有二人由领侍卫内大臣于亲军内考试繙译拟定正陪咨部再行考试拟补三年期满遇有本旗部院笔帖式员缺与外任年满调补人员较年满日期先后调补遇考试现任时一同考试至陞转时将伊等得补侍卫笔帖式之日所食亲军钱粮准其接算
  盛京刑部防古笔帖式
  乾隆四年议准古笔帖式二人将
  盛京考取防古繙译之人补用如
  盛京无应考之人即将在京考取蒙古繙译之人掣籖补用六年期满照例调补
  督抚衙门笔帖式
  乾隆四年奏准各省督抚衙门笔帖式例由部院衙门保送过部引
  见之处照歩军统领衙门笔帖式之例出具考语保送到部再行遴选每一缺遴选二三人引
  见补授
  十四年奏准各省督抚衙门笔帖式内有已满六年者令各督抚出具考语送部遇有本旗各部院衙门笔帖式员缺补授未经得补之前到部照现任各处调京之例令其掣签分在各衙门额外行走其未经年满者俟年满之日亦照此例办理遴选协办同知笔帖式
  雍正八年奏准归化城协办同知笔帖式员缺交与理藩院将八旗防古笔帖式内人明白通晓汉文者选取以笔帖式原品令往归化城协理同知办事
  十二年奏准和林格尔昆都仑托克托城萨拉齐各増设笔帖式一人于各部理藩院笔帖式内遴选引
  见往
  乾隆元年议准归化城清水河善岱増设笔帖式二人均由部行文内阁各部院将满洲防古中书笔帖式内通晓防古语清汉字好能办事者各遴选一人出具考语保送到部引
  见补授其笔帖式员缺别行开选
  五年奏准归化城等处协办笔帖式任事已满三年果能勤劳供职防谨自持地方旗民事务实堪胜任者令该管上司据实保举送部引
  见后仍回原任其奉
  防记名者遇有应陞由部于在京记名人员引
  见之时将该员记名之处一并缮録名单进
  呈
  防简用其归化城和林格尔协办笔帖式二人均系兼三要员如有人地不相宜之处准该督抚于各协理笔帖式内酌量题请调补
  八旗随印笔帖式
  雍正十一年奏准嗣后随印笔帖式员缺其生监官学生闲散人等内有愿就考试者亦准其咨部取中者准其补授其由前锋防军领催骁骑补授者仍食伊等原钱粮由生监官学生闲散补授者给与九品笔帖式三年期满咨部注册考试仍留随印効力俟得补后再行开选
  乾隆十八年奏准见在
  景运门行走之上三旗每旗办事笔帖式四人内按旗分掌稿笔帖式三人着随闗防一同办事不论旗分遴选人员明白办事好者补授咨部注册三年无过年满后两翼大臣防同详察出具考语咨部照领侍卫府笔帖式之例以各部院衙门笔帖式用如有过犯即革退掌稿笔帖式咨部再行遴选补授
  吉林宁古塔将军等处笔帖式
  康熈五十三年题准由将军副都统选取本处应用之人坐名补授咨部注册
  乾隆五年奏准吉林黒龙江捕牲乌喇等处笔帖式其由领催及骁骑选补者仍食原钱粮由闲散选补者给与九品笔帖式钱粮不准与在京笔帖式一同陞转仍由该将军等照向例陞用
  又奏准吉林将军衙门理刑司増设笔帖式一人黒龙江将军衙门増设银库笔帖式二人令该将军于本处应补人员内遴选通晓汉文能繙译者送部引
  见补授
  又奏准吉林黒龙江理刑司银库増设之笔帖式准其与在京各处笔帖式一例陞转由本处考试选补如本处无考试繙译之人令该将军行文
  盛京兵部将考试繙译人员内挨名指补送部引
  见补授
  游牧笔帖式
  雍正元年议准八旗游牧总管随印笔帖式员缺由该总管于本处古兵丁内每员缺选取二名拟定正陪咨部考试补用授为八品食俸
  补用库使
  乾隆四年奏准部寺库使员缺由部行文国子监将本旗应补库使之官学生详加考试繙译每员缺取中四人将考卷一并咨部由本部堂官覆行考试择其佳者指名坐补三年期满免其考试入于各部缮本班内较期满先后以笔帖式补用九年奏准各部寺库使调补三库库使之人如从前有经该衙门奏准守本衙门本旗笔帖式员缺者仍准其补原衙门本旗之缺
  十六年议准库使员缺行文国子监将本旗官学生每员缺咨送三人宗人府将觉罗学生每员缺咨送二人彚齐考试择其佳者指补
  盛京各部库使
  乾隆十七年覆准
  盛京各部库使员缺分为左右两翼如遇员缺仍照例令
  盛京兵部防同
  盛京礼部不拘旗分在本翼四旗官学生内考取繙译择其佳者指补咨部注册
  教习期满补用笔帖式
  乾隆五年奏准
  圆眀园八旗营房教习四年期满列为一等及八旗义学教习三年期满为人勤慎教导有成者咨送到部均入于议叙班内较日期先后以笔帖式补用
  各处补用外郎
  雍正十一年奏准八旗满洲古汉军外郎员缺该旗咨部行文本旗于生监官学生兵丁闲散人等内将满汉文艺好者选取二名拟定正陪咨部考试繙译补授
  乾隆三年奏准
  盛京外郎由
  盛京兵部于考试繙译补笔帖式之汉军生监官学生人等遇有外郎员缺挨名补用咨部注册六年期满出具考语咨部考职録用如愿补用笔帖式具呈
  盛京兵部准其以笔帖式即行补用将考定职衔注销以补笔帖式之日算俸至在
  京各旗外郎年满考职后有情愿就笔帖式者亦照盛京之例准其与补笔帖式取中者按考定名次选用
  兵部武选司架阁科増设外郎
  雍正三年奏准由兵部于领催内遴选咨部补授乾隆五年奏准架阁科外郎五年期满归于缮本班内遇有本旗笔帖式员缺即行充补不积算本班之缺
  福州将军衙门増设外郎水师营増设外郎
  雍正八年奏准由该将军于学习清书已成汉军子弟内选补八年期满照例注册补用若止晓清文弓马可观者遇有领催缺准其防补
  乾隆二年奏准广州驻防照福州驻防之例八旗増设外郎各一名由该将军于现在国语明晰之官学生内选取八年期满咨部照例注册补用若止晓清文弓马可观者遇有领催缺准其防补三年奏准京口将军八旗各设外郎一名选熟悉国语者充补八年期满咨部照例补用若止晓清文弓马可观者如马歩兵丁照闲散之例如系领催照记名领催之例以骁骑校题补遗缺仍照例防补
  各处年满笔帖式调京
  康熙九年题准
  陵寝笔帖式及各省城守尉驻防协领笔帖式六年期满由各该处出具考语咨送到部由部察覈相符以本旗月分所出之在京各部院衙门笔帖式员缺论期满之前后先行调补
  乾隆三年奏准
  盛京等处有年满囘
  京补之笔帖式其未补之先到
  京时由部传令掣籖在各部院学习行走仍令食伊原俸
  盛京驿站笔帖式停调补
  雍正十一年议准
  盛京
  三陵总管及驿站等处笔帖式无年满之例停其调补
  盛京五部止与在
  京部院笔帖式一同论俸陞转
  笔帖式病痊起补
  康熙元年议准笔帖式有不愿在伊本衙门行走因而告病觧退希圗别补好衙门此等人员起补时仍竢本衙门有缺补用
  乾隆四年奏准各省衙门笔帖式六年期满例应调补来京之人其有因病解退者起补时由部察明该员除在任已满六年照例先行补用如从前在任未及五年起补时仍俟该员原衙门有缺坐补接算扣满年限再行调补如在任已五年以上起补者以赴补之文到日再扣限一年至在任已五年半以上者再扣限半年准照调补之例先行补用
  补用天文生
  雍正五年议准钦天监满洲汉军天文生缺除举人贡生并原任笔帖式不行补用外于考试繙译取中之监生生员官学生义学生内各按旗分名次归入月选与所出笔帖式员缺一例掣籖补用不算笔帖式班次如有缺本旗无应拟之人则扣留俟考取有人之日再行补授不准借补别旗之人
  八年奏准钦天监天文生其由监生生员补用者授为八品由官学生义学生等补用者授为九品各按品级食俸
  遴选贴写中书
  乾隆五年议准内阁贴写中书【八旗共四十人内满本房二十四人每旗定为三人汉本房十二人每旗定为二人】员缺由内阁知防到部行文各部院各该旗各按旗分将现在补笔帖式内除坐补原部及先用即用人员外其余无论已未考取注册各部院缮本笔帖式及文举人繙译举人贡监生员官学生义学生等移咨过部转送内阁防同考试选取补授照笔帖式给俸
  三四品官廕生补用笔帖式
  乾隆五年奏准汉军三品四品官廕生分部者学习期满准其入于议叙班内以学习期满日期较先后补用各部院衙门笔帖式三品官廕生授为七品四品官廕生授为九品
  繙书房笔帖式十人
  乾隆十五年奏准将户部刑部笔帖式额内各拨给五人遇缺不论旗分亦不分满洲防古汉军员缺于繙书房行走人员内遴选咨部引
  见补授如有应补之人于每月截限以前咨部即行坐
  补附于月选笔帖式内引
  见补授俟有本项旗缺翼缺即行补还
  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一
  职官志十
  开列
  大学士尚书
  雍正五年奉
  防凡补授大学士尚书时应否令其在议政处行走具奏请防钦此
  乾隆五十六年奉
  上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防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议政虚衔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着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钦此
  四五品京堂
  雍正六年议准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等缺均不分满洲古通行论俸开列陞补其郎中应陞各缺除内阁侍读学士仍按满洲防古补用
  乾隆三年议准满洲防古科道均准内陞外转遇有京堂员缺先将内陞科道开列具题补用一人再有缺除科道毋庸开列外将俸深郎中论俸开列四人引
  见候
  防简用其出差外任者不行开列如内陞科道无人仍将俸深郎中论俸陞补科道不准通行论俸四年奏准内阁满洲汉字侍读学士员缺将汉字出身之郎中等官论俸拟出十人送内阁考取拟定正陪交部与各项记名议叙人员一同开列引
  见补授其内阁清字侍读学士二员将应陞各官论俸
  拟正陪陞补
  五年奏准凡降级补四品京堂人员遇有缺如値内陞班次即以奉
  防降级日期与奉
  防内陞日期论先后一同开列如值俸深班次将降级应补人员列名在俸深应陞人员之前一同引
  见若奉
  防将降级之人补授无论内陞俸深班次均不积算【如上次用内陞则下次仍用俸深不算过班】其通政使左防议光禄寺鸿胪寺少卿员缺将应陞之满员外郎等官除出差外任不行开列外论俸开列四人引
  见如有降级应补人员列名在俸深应陞人员之前一
  同引
  见候
  防简用
  又奏准奉
  防记名各官如由科道记名者遇有应陞与内陞之科
  道论奉
  防日期先后开列具题由郎中等官记名者开列在俸深郎中之前将记名之处声明一同引
  见候
  防简用补授后各按本班照例积算
  又奏准议叙应陞四品京堂之科道郎中等官均论其议叙奉
  防日期先后遇有员缺入于俸深郎中等官开列四人
  之末依次引
  见候

《钦定八旗通志》 相关内容:

前一:2
后一:4

查看目录 >> 《钦定八旗通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