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12

 释道安神僧传姓衞氏常山扶栁人七嵗读书再览能诵年十二出家至邺师佛图澄及石氏将乱与弟子慧逺四百余人渡河南游既达襄阳复宣佛法惠逺神僧传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年二十一欲渡江与范宣子共契值中原寇乱南路阻塞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讃像法便与弟惠持俱投之后闻讲般若经豁然而悟旧通志作居襄阳按隋经籍志沙门卫道安分遣弟子各趋诸方道安与惠逺之襄阳后至长安苻坚甚敬之
  耆域神僧传天竺人周流华戎靡有常所自发天竺既达襄阳欲寄载过江船人见梵沙门衣服敝陋轻而不载船达北岸域亦已渡前行见两虎虎弭耳掉尾以手摩其头虎下道而去
  唐厐蕴其先衡阳人徙家襄阳指月録字道元世本儒业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唐贞元初谒石头后参马祖悟后以舟尽载珍槖数万沉之湘流举家修行将入灭谓刺史于頔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言讫枕于公膝而化遗命焚弃江湖
  刘白云不知何许人家富好义在江都市遇一道士谓之曰子有仙骨而流浪尘土中何也因出袖中两巻书与之后白云寓襄州隔江小山上化兵士数千于其中紫云帐幄天人侍卫连日不散节度使于頔疑其妖引兵攻之白云纵马与从者四十余人走汉水之上蹙波起尘如履平地追之不得【旧通志】宋陈抟宋史列传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嵗戏涡水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頴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者髙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隠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歴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后太宗召见赐号希夷先生
  王鼎明一统志襄阳人初寄身医卜后遇钟离得仙术自号王疯子不见其饮食尝行江千人见水中有二鼎影怪问其故曰若欲更见之乎须臾见十影众皆惊异真宗召至禁中长揖不拜后辞去不知所之所着有修真书
  田蓑衣不知其名居武当山隠仙岩石室中冬夏止一蓑衣人因以此称之隆冬则真气如蒸盛夏则温凉如玉人有疾厄摘一草吹气与之服即愈常炼九还大丹端平间失所在今丹室炉灶存焉【旧通志】谢天地不知其姓名絶粒不食步履如飞居南岩石室中石壁万仞下临深涧虽猿鹤莫能往来飞行自若有问者但应之曰谢天地余无他语人以是名之后仙去云
  曹观妙名侍徳岘山人幼入道居武当嗣玉龙之派端平三年罹兵难白膏凝肤畧无血刄者惊拜而去房长须不知其名宋南渡后隠居武当日以栽杉为事今玉龙宫后杉皆其手植一日忽遇道者曰子神清矣惜无须以手颔之经宿觉有物如丝萦于胸臆视之须已长尺余甲午三月一日清旦人见云中隠隠有跨鹤之形视其故居惟杖履在焉【以上旧通志】蔡女仙续文献通考襄阳人幼喜刺绣忽有老父诣门请绣鳯眼毕工之日自当指防既而绣成老父指示安眼毕各乗一鳯去人名其地曰鳯林闗
  孙寂然名元政嗣业茅山得上清五雷诸法遍礼名山时江汉罹甲兵之阨武当殿宇为空绍兴辛酉首登武当兴复开辟以符水禳祷为民除疾众皆归之数年间殿宇悉备高宗召赴阙称防后还山仙去冠剑藏于桃源之东
  邓安道寂然弟子幼随师开复武当尽得其法驾风鞭霆如响逺迩有疾患者皆趋之奉敕往玉龙始作正殿顽石壁立黙施神用一夕雷雨破其石嘉泰中预告徒众而逝大风拔木移时方散人谓乗风去有剑瘗宫北云
  释宗頥号慈寛襄阳人父早亡少习儒业二十九嵗礼真州秀禅师出家元祐中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制劝孝文苇江集坐禅箴【以上旧通志】
  元汪真常名思真宋丞相伯彦之后入武当山至元乙亥领徒众六人开复玉龙黒虎为之引导吉凶预知后无疾蜕去【旧通志】
  明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姓谱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结庵玉虚宫五树边身长七尺美髯如防经书一览即成诵寒暑惟一箬笠日行千里静则瞑目旬日所啖升斗輙尽或辟谷数月自若也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临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又入武当或游襄邓间永乐中遣使寻访不遇为宫以待之应显不测莫知所在时称张仙云
  邓清阳南岩道士生于元季早嵗入武当从髙士学黄老又治庄列周易参同龙虎大丹诸书深得其奥凡所寓兴皆有激发在武陵有忘情消白日髙卧看青山之句所着观物吟又曰警世文洪武初年呉中人多有识之者后不知所终【旧通志】
  丘元清富平人洪武初游武当见张三丰举为玉龙宫住持有司以贤才荐于朝授监察御史赐室力辞弗受转太常卿每遇大祀天地上宿斋宫谘以雨防之事奏对有验暇则凝神黙坐一夕谓门徒曰明日乃吾全归之辰至期果逝【旧通志】
  麸子李续文献通考正徳间太和山得道者以其辟谷但噉麦麸故名荆藩永定王礼聘至寓蕲武当宫衣破衲不食屡迎入宫祈长生诀不对但云儒者修身齐家而已赐金帛甚厚皆委弃辞归王遣十校送之至汉口卧舟中忽不见后复遣校至山则云尸解矣校归又见其持鉢行走如飞
  柴道人号五溪昆山人初为太学生其父叔皆进士父早卒防母死请防还至润州作书付家人先归曰吾谒武当便还比发书乃遍谢姻党且与妻诀亟遣人追至武当业为道人矣师事麸子李传其炼气之法尝访范小仙适靖江王以金施范纳之道人叹曰尚须人豢养耶遂去范尾至光化呼之畧无转顾意步履如飞竟不能及【旧通志】
  郧阳府
  汉费长房后汉书列传长房汝南人曽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輙跳入壶中市人莫见惟长房见之遂欲从之求道顾家人为忧翁乃断一青竹与房身齐使悬之舍家人见之乃长房身也以为缢死惊号殡之于是随翁入深山践荆棘于羣虎之中独处不恐又卧于空室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心上众蛇竞来齧索且断房亦不移复使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房意恶之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能成如何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自至矣既至投杖葛陂中又授一符以主地上神长房遂乗杖归未几至自谓去家若旬日而已十余年矣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章怀太子注陂在今新蔡县西北旧通志载县西长望川有化龙堰房山庙即祀长房未详何本
  南北朝释寳志南史陶景传沙门释寳志者不知何许人有于宋太始中见之出入钟山往来都邑年巳五六十矣齐宋之交稍显灵迹至梁天监十三年卒旧通志载今月明山湘溪巅锁峯桥紫规寺皆坐禅处
  黄衣和尚未传其名初创保康邑时居猪肠洞一小庵中尝衣黄衣因号之凡遇虎豹叱之而驭渡津涉水衣履不湿后不知所终【旧通志】
  明狗陪僧郧县北有沟寺治中一云游僧自蜀来携一狗朝夕与之同食三十余年一日与狗翛然化去遗一皮在寺中今俗名狗皮寺又称狗陪寺【旧通志】
  赵氏不知何许人头着铜帽重可三斤冠唐巾其上眉长五寸辫而系之巾不火食或巢居或岩栖或宿人檐下往来无定迹初住一山多古木嘉靖丙辰忽移于竹之沧浪山人问其故答曰此山将童矣未几三殿告灾采木使者果童其山【旧通志】
  八里川孙氏素悍一日有道人募食孙予之若有秘语状既去孙忽发狂每夜大呌夫厌甚欲击之孙觉抱一雄鸡奔腾如云至小八里岩壁上往来如登平地鸡亦鸣啼不已夫至视之大呌曰尔去孙娘娘不食人间烟火若不相忘于丁巳年八月十五日取我骸骨于此言讫不见至今露匣一半风雨不坏【郡志】方伎【附】
  武昌府
  晋王廙名画记字世将临沂人善属词工书画过江后为书画第一时镇军谢尚于武昌昌乐寺造东塔戴若思造西塔并请廙画
  南北朝蔡铁善卜为南郡王义宣府史王镇武昌于内斋见一白防縁屋梁上命左右射得之纳函中命铁卜之铁曰白色之防背明面户弯弧射之絶其左股腹孕五子三雄二雌若不见信剖腹而知王命剖之如其言赐钱万贯【旧通志】
  唐朱翁鄂州道者得缩地术筑室穿池环布果药手种松桧皆成十围而未尝游于城市有州将陈士明幼而勇居常以鬬鸡为事每狎翁翁曰尔孺子无赖吾试戏尔士明之居相去二三百步翁以酒饮之使其归取鸡来鬬自辰而还至酉不达度其所行逾五十里顾视不越百步士明亟返拜求恕翁笑曰孺子更敢侮我乎士明曰不敢翁乃释之【旧通志】
  明呉伟分省人物考字次翁江夏人少孤贫善画与俗寡谐一言不合輙投砚去成化间成国公某以小仙呼之因以为号宪宗召至阁下授锦衣镇抚待诏仁智殿伟有时大醉被召蓬首垢面曳破皂履踉跄行中官扶掖以见上大笑命作松泉图伟跪翻墨沈信手涂抹而风云惨惨生屏幛间左右皆动色上叹曰真仙笔也伟出入掖廷权贵人求画多不与因数短之乃放归孝宗即位复召见便殿阅画称防授锦衣百户赐画状元印章按楚防存书称伟尝遇厐眉老人击石得髓伟饮其半遂以画名事尤奇絶赵梦弼字肖野先世浠川人徙居江夏年至八十因呼肖翁家世善医精脉法凡诊诸病者以一二语发其隠投药立效胡方伯病且死邀翁至发药两匕而痊赴人之急百里外中夜叩门无不应者既老犹杖以往嵗大疫煮药如池全活甚众年八十八卒罗錬江夏人故儒家深医学诊脉断人生死不爽御史李某吐墨痰诊之曰是殆有所思不遂也李起拜曰神医也吾少贫防李氏为妇翁所嫌离去妇为我死故致此病耳服药立愈楚王妃周氏防恙诊之曰是殆不起即在今午时妃犹饮食言笑王不信俄中风逝一佣人自言某觉首在下足在上何也罗俯思良乆目地下铁杵可重六十斤曰汝试捧而上下之如是者三曰愈乎曰愈矣首在上足在下矣问故曰汝以用力伤经络心故逆转特为反正之诸如此着医书授其子一日其子乗醉为人视疾錬怒曰奈何以人性命为戏焚其书无传者【以上旧通志】
  皇清胥秉哲字匡生黄冈籍江夏人性頴异博通书史家世业医哲尤深悟其理尝游呉防燕豫间遇沉病投剂即痊有徐某妻孕而疾延诊脉曰倐隠倐现尺中有神非症非痞结为狐形以药投之果产异物年中丞夫人病革已就木哲后至观其色以为可活乃药于木中须防闻声息竟获再生王方伯女患痘已死哲见曰生气犹存药之而起其他神效多此着有诊法精防等书子肇庆习其业孙元长江夏廪贡
  汉阳府
  唐童志髙孝感人有异术一日以旱刺泉范公塘谓其弟子曰吾若驾龙入泉窟当索符亟与我及志髙从水中出手索符手有毛弟子大骇走志髙遂没不出土人祠之至今祷雨多应【旧通志】
  皇清陈五太字健夫汉阳人精岐黄术能知人死生凡诊视随手輙应不趋权贵御史呉达及郡县屡请俱凿坏而避喜与寒士交年八十卒里中举人范仪作传子泌孙梦龙皆善医谨厚亦如之
  李序韩字原汉汉阳人善画花鸟画成张壁间蹲立四旁逺近静窥其偏反飞鸣之态身自作势以曲摹之少不如意即碎去性介洁畏见俗人片语不合輙作色而遁常有监司持金索画力却不应监司怒命役往拘潜匿古庙龛下三日不食终弗就晚年能书工作诗月煆季炼有唐人风年六十余而卒无子
  黄州府
  唐道续文献通考黄州人幼为沙门与天官侍郎张敬之厚善所言吉凶无不騐尝为张説视宅见东北隅有三坎丈余曰公富贵一世而已诸子将不终説惧将平之曰割他肉补疮痏无益也后説子汚禄山斥死
  宋厐安时宋史列传安时字安常蕲水人儿时读书过目成诵家世医父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学学黄帝扁鹊通其説时出新意辩纶不可屈父大惊已病瞆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及经传百家之涉医道者遂着难经辩主对集木草补遗为人治病立愈病家持金谢不取有妇产且七日不下安时令持汤熨其腰腹自为拊摩上下有间微痛举子人问故安时曰儿出胞手持母肠药石之所不及吾扪儿手针其虎口即缩取儿视之果然其神妙此年五十八病作门人请自诊笑曰吾察之乆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絶死矣后数日卒
  元叶如庵黄冈儒医诊视有方撰伤寒大易览一编为时所宗
  樊子晋麻城人读书明理审病察脉预知人十年生死医家宗之【以上旧通志】
  明杨先春蕲水人膂力絶伦有大盗刼其家先春举石硙盛茶饮之盗惊散去又尝被盗春曰我与若较骑射可乎乃扬鞭走马冲突于槐栁之下已而伸手抱槐树以双足夹马悬半空中盗大恐而去防蕲州红旗贼众数千人驻羊角尖当事檄先春督剿春手拔树起以为器械擒其魁贼平复随征麻阳洞有功子以官力辞不受里人呼为杨公健八
  陶仲文黄冈人故姓潘父为陶氏养子因以为姓仲文少为掾喜方术授符水诀于罗田万玉山又从邵元节游嘉靖初元节得幸防宫中黒见荐仲文代已试之妖果絶扈驾南巡授神霄保国宣教髙士嵗余进神灵保国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领道教事寻加少保礼部尚书进少师少傅兼少保明代元勲无兼三孤者时论荣之二十九年春不雨上问仲文奏疑有寃狱上释都御史胡纉宗等是夜大雨封恭诚伯死年八十赙恤甚厚隆庆初追夺官爵籍其家【以上旧通志】
  宋子京黄冈人学举子业不售去而学医乆之悟素问灵枢六腑内外穴穴相应又心智洞朗一望即知病源有巡道无他病但不能食郡守以子京进子京曰且无往当先观之巡道出子京从舆上一观乃敝衣冠垢污而进巡道不悦出而语人曰病瘳矣次日呼子京入则美其衣冠巡道曰昨日不如此大致余怒子京曰昨日垢敝乃医公者也公生平常得喜病一怒而喜消病愈便能食矣游防城中见舁棺者漏血一滴子京曰此可生也问之则妇以难娩死呼其夫开棺针之娩一男母子俱全尝视郡守脉谓十年后当领西南节钺然必坠下颏至十年抚蜀果病且两月急走人邀子京治之子京至入署交拜以手掖抚军起而下颏已上矣
  万全字宻斋罗田诸生隠于医著书甚多尤精痘疹一日在乡先生家有两新妇进欲全避乡先生曰万先生老无妨也两妇入年俱二十余全曰此皆未痘痘将作矣一可救一不可救越一月两妇布痘果如其言游郡城有布痘者死已半日全过其门视之曰可活置污泥中三日痘复发进药数匕而蘓有豪少年闻其名不为心服一日佯大病重帏宻室呼全诊脉全诊之曰越十五日当死不可救何须药少年掀帏叱之曰我何病聊试汝耳全曰诊视如此不知病也果至十四日病死【旧通志】
  厐鹿门蕲州人幼从李时珍作本草纲目视神农多三千品视唐本草多一千五百品视陈希夷着多五百品凡虫鱼鸟兽草木天地内外无所不包又复考核详究尽生生变变之妙鹿门得濒湖之学不肯轻出以试人至老乃出有客耳聋数十日以补药投之不效就鹿门理脉曰胃家火也客曰耳属肾与胃何涉鹿门曰公未知素问灵枢耳胃经络起某处过于耳旁或于食时则聋更甚一匕而愈州守夫人病疟诊之曰此疟勿药有喜但过十日当血下夫人不悦遂不请其方越十日而夫人血下邀鹿门亦一匕而愈好説素问灵枢医家罕有知者【旧通志】
  朱显绶字熙庵广济人少有隠徳喜读书尤深于易精卜筮常学丹术于王云鹄登楼设榻足不履地者数年自是解观天象知世变有几先之哲避江濵人士依之以安【旧通志】
  安陆府
  明黄升字启东京山名医善察脉有分巡戚某晨兴忽疾作不语呼升视之升曰脉与症不应乃询其左右云夜食烹鸡升曰此必食后就寝有蜈蚣过口鼻中毒耳为处剂投之立苏戚犹未信乃更烹鸡置寝处果有蜈蚣三自牀顶而下又有王氏二子俱诸生母病请升治之诊脉曰微恙耳数济愈二子并以脉示升升惊曰二君脉俱不佳明年相继殁又廪生张才仕病升诊之曰无恙君贱脉至当防试事明年督学至果停其廪其他奇中皆此【旧通志】
  李守贞居白鹤观有道术能于掌中起雷大旱请雨结坛如常法刻期须应至日于鸭嘴山云雾中见壮缪公髙冠拥剑现已而洪雨如注李易其裔徒也颇传其术尝为天门人祈雨有应县官以匹马谢之【旧通志】
  孔蓑衣嘉靖间道人过京山就卖菜儿吃萝菔欣然与二枚孔曰汝明日微有财已而从食店求食店人叱之孔曰勿叱不乆此且为赤地明日店果火卖菜儿于余烬中拾得银半钱【旧通志】
  徳安府
  五代马处谦安州人病瞽鬻筮自给有一人谒筮谓处谦曰子之筮未臻其妙能从我游乎乃随往陶仙观授星算之诀诫之曰子有官禄终于五十二嵗处谦得诀事多奇中后从赵匡明入蜀官至中郎金紫果五十二而卒【旧通志】
  宋僧智縁宋史列传智縁随州人善医嘉祐末召至京师每察脉知人贵贱休咎诊父脉而能道其子吉凶所言如神士大夫争造之熙宁中王韶谋取青唐上言番族重僧而僧结鄂特且拉主部帐甚众请智縁与俱至边神宗召见赐白金遣乗传而西称经畧大师智縁径入番中説结鄂特且拉归化他族俞龙珂等皆书欵韶颇忌恶之言其挠边事召还以为右街首坐卒
  明呉彦徳随州人少业儒屡试不售弃就医凡有疾病不瘳者咸诣其家欣然疗之遇穷困者冻与衣饥与粮乡人称为笃行君子子旻举于乡【旧通志】
  荆州府
  周养由基楚人左传成公十六年晋侯及楚师战于鄢陵潘尫之子党与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吕锜射共王中目王召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以一矢复命国防养由基善射去杨叶百步射之百发百中吕氏春秋荆王有神白猿王自射之则搏树而嬉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猿拥树而号一发中之王大悦
  秦南公楚人善言隂阳识兴废之数尝曰楚虽三户亡秦者必楚也汉艺文志南公十三篇在隂阳家流汉司马季主史记日者传楚人卖卜于长安东市宋忠贾谊同日休沐游于卜肆季主方与弟子辨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隂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季主复理前説数千言莫不顺理于是摄衣而起再拜辞行
  晋桓石防晋书桓彛传龙亢人孙防小字镇恶有才干趫捷絶伦从父豁在荆州于猎围中见猛兽被数箭而伏诸督将素知其勇戏令拔箭石防因急往拔得一箭猛兽跳石防亦跳高于猛兽复拔得一箭以归
  南北朝陆法和北齐书列传法和不知何许人隠江陵百里洲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定人莫能测入高要紫石山无故去俄蛮贼果乱人以为前知侯景遣将任约击湘东王曰侯景无足虑蜀贼将至已果然一战殄之军次白帝谓人曰城旁有诸葛弩镞一斛许掘之如其言至襄阳城北大树下画地令子弟掘得放之在江夏虑梁室衰尝聚兵欲袭襄阳元帝止之法和谓帝疑已乃还州垩其城门白衣坐苇席及闻元帝败着凶服哭之
  庾季才北史列传季才字叔弈新野人八世祖滔家于南郡江陵县季才幼颖悟十二嵗通易好占元象居丧以孝闻梁湘东王绎引授外兵参军西台建累迁中书郎领太史令封宜昌伯劝还都不从俄而江陵覆灭周文帝一见深加优礼令参掌太史初荆覆亡衣冠士人多没为贱季才散所赐财物购求亲故周文感悟令免梁俘为奴婢者数千口宇文防执政问以天道徴祥对曰顷上台有变不利宰辅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及防夷灭特赐粟帛迁太史中大夫封临颍伯后加开府仪同三司及隋文帝为丞相尝夜召问天时人事季才曰天道精防难以悉察窃以人事卜之符兆已定纵言不可公得为箕颍事乎帝黙然开皇元年授散骑常侍帝将迁都夜与高颎苏威定议季才旦奏图记兆允袭宜迁徙帝愕然曰何其神也遂诏施行九年出为均州刺史仁夀三年卒季才局量寛术业优博笃于行义志好賔游常为文酒之防所着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巻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巻地形志八十七巻子质孙俭俱有学识传其业
  唐僧那酉阳杂爼荆州陟屺寺僧善照射每言照射之法凡光长而摇者鹿贴地而明灭者兔低而不动者虎又言夜格虎时必见三虎并来旁挟者虎威也当刺其中者虎威入地得之可却百邪虎初死记其头所借处月黒夜掘之掘时必有虎来吼掷前后不足畏乃虎之魂也深二尺当得物如琥珀葢虎目沉沦入地所为耳
  王彦伯荆州道士唐国史补彦伯自言医道将行列三四灶煮药于庭老幼塞门而请彦伯曰热者饮此寒者饮此风者饮此气者饮此各负钱帛来酬无不效者酉阳杂爼裴尚书子忽暴中病众医拱手迎彦伯视之脉良乆曰都无疾乃煑散数味入口而愈裴问其状彦伯曰中无鳃鲤鱼毒也其子果食鲙得病裴初不信乃鲙鲤鱼无鳃者令左右食之其疾悉同始大惊服
  白皎荆州人有法术河阳从事樊宗仁过江陵为舟子王升所侮因笞之易他舟上峡不旬日舟忽失缆篙棹皆不能制舟人曰此舟已为讐人所禁歴石滩必沉溺不如先具备焉翌日至滩船果覆赖有备得免宗仁与仆防于树下及夜深忽见山獠五人列坐皆挟利刄宗仁大呼语以故山獠曰峡中行此术者甚众唯王升者非白皎弗可制吾为若延之明日皎至扫地为坛步立中央呼召王升不絶口良乆乃至则王升形魂焉皎数以罪状升号泣而去宗仁解衣赠皎皎不受后至江陵访王升皎召之夕已死【旧通志】
  薛少尹寓居渚宫荆南节判司空薫与京兆杜无隠及蜀梁震俱称进士常访少尹一日薛谓薫曰阁下与京兆勿议求名必无所遂杜亦不夀惟梁秀才者此举必达登第后一命不沾也后皆如其言【旧通志】王栖霞字湘川寓江陵白鹭湖善治易所居手植桃成行时比之董奉栖霞笑曰吾独利其花核袪风气耳每清旦布蓍为人决事取赀仅足一日计大厯中有老父持百钱来筮卦成栖霞惊曰家去此几何老父往矣不然将仆于道老父出栖顾百钱乃纸也因悟其所騐之辰则栖霞甲子乃叹曰吾虽少而学易不自意能幽入鉴死复何憾即沐浴更新衣而终【旧通志】
  梁新武陵医士崔铉镇渚宫时有富商船居中夜暴亡至明气犹未絶新闻之乃与诊视曰此乃食毒也问其仆曰汝主翁寻常嗜何物曰好食竹鸡每年不下数百只新曰竹鸡吃半夏必半夏毒也命绞姜汁灌之良乆苏崔闻而异之资以仆马钱帛入京致书于朝士声名大振仕至尚医奉御【旧通志】
  张仕政酉阳杂爼荆州外科善治伤折有军人损胫求治张饮以药酒破肉取碎骨一片大如两指涂膏封之数日如旧二年余胫忽痛问张张曰前所出骨寒之则痛可遽往觅也果获于牀下以温汤洗贮于絮中痛即止
  宋刘童子善相及命术游荆南谓夏侯嘉正曰君将来须及第亦有清职惟须清贵已俸外有百金横入不病则死后官至正言余皆騐【旧通志】
  明黎福荣监利人善风角洪武初年召见卜事屡騐上顾谓曰汝可方袁天纲矣遂赐名天纲授官宠异之复官其子楚章为鸿胪寺序班【旧通志】
  邓权监利人善风角尝戍武昌随楚王入朝时永乐在燕亦来朝同宿邸第以物命之卜果騐因大书明鉴二字赐焉【旧通志】
  艾监利人善鍼炙诊脉知人生死嵗月多所全活不责其报用荐入为太医院官督学使病召往视望见輙曰公之金木俱病岂饮后常露坐耶督学使起谢一药而愈【旧通志】
  李恒江陵人从父宦粤喜施子遂弃儒业医父止之恒曰家世以来冠进贤者不下十余人何爱一第恒自料为官亦无补且材力俱不足济人不如学医遂以医擅一时里中病疫者恒携仆挈药囊偕行遍诊其脉药之或举家不起则留一仆以伺日餽薪米愈乃已【旧通志】
  葛天爵监利人少治医术见同列无愈已者遂徧访湖山遇一道士于江上与语輙解登舟语数月遂精脉理用药每奇中【旧通志】
  万拱监利人能诗神于医术着医学大成伤寒指南若干巻惜多散亡病源一书尤前此所未有然性颇矜直懒晋接有召者輙以病辞而馈以方焉【旧通志】
  襄阳府
  汉张机名医録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举孝亷官至长沙太守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善医者云仲景着伤寒论诚不刋之典按旧通志作棘阳人晋王叔和唐甘伯宗名医传西晋高平人性度沉静传通经方精意诊处尤好著述其书纂岐伯华陀等论脉要诀所成叙隂阳表里辨三部九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纎悉具备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宋林亿等校正按旧通志载因乱侨寓襄阳著书行世

  湖广通志巻七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七十五
  僊释志【方伎附】
  长沙府
  晋陶淡晋书列传淡字处静太尉侃之孙幼孤好导养之术服食絶谷不婚娶终日端拱读易善卜筮于长沙临湘山中结庐居之养一白鹿以自偶亲故有之者辄移渡涧水莫得近之
  南北朝张岊任彦升述异记岊字巴玉清河郡人也齐明帝时仕至司空及东昏侯嗣位携家去阙思乐林泉忽一日有叟告曰潇湘之南有夀山山有朱陵洞可以乐隠遂操舟防流上而造焉闻洞南有麒麟山者汉代蘓隠真人隠此得道白日驾麟车而冲天于是倾家南来止此修真司空蹑足登云全家八十余口白日冲举
  饶道亨元虞集集茶陵真人姓饶名道亨梁大同中尝为吏性正直不阿厌吏事自免去修行于舍梦神人自称老君告曰吾有符章盛以玉函在子宅中得之当诣云阳山紫薇真人学之则道成旦起掘地数尺果如梦即驰诣云峯见有寳冠金衣者先在语之曰吾待子乆矣遂礼之授以斗极天心之法归行五七年救人危难不可数计一日空中乐音云气若拥车軿而至者遂乘之僊去
  唐缑僊姑列仙传长沙人入衡山修道年八十余孑然无侣居傍南岳魏夫人仙坛忽一青鸟飞来自言我南岳夫人使也以姑修道清苦命我为伴每有人游山青鸟必预言其姓名一日曰今夕有暴客至姑无怖果有羣僧持火挺刃欲害姑姑在牀上僧不得见而出俱为虎所杀姑徙居湖南鸟亦随之后隠九疑莫知所终
  沈鳞列仙传字廷瑞彬之子也学道于玉笥山常衣单褐风雪不易嗜酒工诗时呼为沈道者
  彭幼谦湘隂人寒暑惟羽褐葺陶淡丹炉得大药一粒饵之年一百四十余嵗【见旧通志】
  怀素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学草书自云得草书三昧书苑怀素与邬彤为友尝从彤受笔法彤曰长史私教彤云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顔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素云吾观夏云多奇峯尝师之又遇折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溜雨防素起握真卿手曰得之矣
  景岑祖灯长沙岳麓第一世招贤景岑禅师有秀才看千佛名经问曰百千诸佛但见其名未审居何国土还化物也无曰黄鹤楼崔灏题诗后秀才还曽题也未秀才曰未曽曰得闲题取一篇好
  灵祐指月录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赵氏子十五出家游参百丈由是发悟司马头陀见百丈谈沩山之胜丈语众曰若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浄瓶问曰不得唤作浄瓶汝唤作甚麽师踢倒浄瓶便出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也师遂往穪为仰宗焉
  善觉祖灯长沙府华林善觉禅师常持锡杖夜出林麓间七步一振锡一穪观音名号观察使裴休进访问曰还有侍者否师曰有一两个祗是不可见客裴曰在甚麽处师乃唤大空小空时二虎自庵后出裴惊悸师语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
  证空指月録潭州龙牙证空禅师尝曰学道如鑚火逢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又曰道者须自悟去始得
  太乙真君寓居太乙寺为药池炼丹时疫疠大行家书一符与以药随愈后莫知所之遗有药池龙井尚存【见旧通志】
  齐巳黄山谷集齐已胡氏子益阳人居龙兴寺作渚宫莫问十五篇以自见初舍俗入大沩山参禅猛利持律清苦晚嵗牵情于诗遂作荆州僧正以终老宋邵琥列仙传湘隂人少与兄玘弟珪同游太学遇至人归都峤山结庵脩炼元符初蘓轼自岭表归访琥留庵旬余琥又于西蜀峩眉山结庵无何遁去但留诗壁间云往往来来三十年更无踪迹在西川功成行满升天去回首山头月正圆
  梁野人列仙传名戴长沙人游方外兄顔守庐州戴谒之顔令换衣冠戴曰山林风致惟事内观何索我于形骸之外即出寄旅邸贻守书曰弟野人以烟萝乆不果奉辞惟冀珍重仍遗所着敝衣异香袭人殆非世所尝闻乗空而升不知所往
  麻田僊女善化有女姑七人结庐山顶脩炼逾年升去里人名其山曰僊女岭【旧通志】
  元彭祖师不知何许人七嵗来善化为人牧牛值嵗旱师以杖掘地泉水如涌又禾苦虫蝗乃燃一灯于田中以米筛罩之即止居民日供饭食随以双箸挿地自誓云我成圆正宗师此箸复生果发生枫树一株师乃于此树下化去【见旧通志】
  石飞亭仙女长沙李氏女生而能言自云麻姑化身宅后有飞来石年十二游其下拾一桃食之遂不食人间烟火搆亭于石上日坐蒲团年三十六仙去肉身犹存有商张某过洞庭遭风覆舟忽一女子驾小艇救之张问从何来曰吾家长沙石飞亭昨来防湘君适见汝溺故亟援尔张心异之访至石飞亭为立庙祀焉【见县志】
  皇清禹峯名智宁乡贺氏子少攻举子业及冠祝髪沩山为慧山法嗣第一人卓锡新化大梅山从者甚众有虎来法堂伏地受戒着有大沩一灯録诗文若干巻阿诺名文惺湘潭周氏子祝髪清凉寺参岳麓弥嵩师初不晓文字一旦豁悟能诗文法语皆得正诠开法南岳晓霞峯后继席岳麓所着有南岳游僊记岳麓杂咏若干巻
  衡州府
  汉成武丁葛洪神仙传桂阳临武乌里人也为县小吏少言大度不附人人谓之痴使京还过长沙二异人与药二丸令服之语曰君当得地仙还家明照万物兽声鸟鸣悉能解之县使送饷府君府君周昕留在左右乆之署为文学主簿尝与众共坐闻羣雀而笑之众问其故答曰市东车翻覆米羣雀相呼往食遣视之信然也防行酒酒巡徧讫忽以杯酒向东南噀之曰临武县火以此救之明日临武穪晡时火大雨即灭雨中皆酒气众异之乃知非常人也后乘白骡西行僊去
  卖姜翁列仙传未详姓字在衡州市荷担卖姜三十余年顔貌不改偶遇一道人于茶肆谓曰吾有黄白之术徧求有常徳者授之翁不应但就担头取姜一块纳入口中吐出即成黄金道士遂相顾而笑自是皆不复见
  晋南岳夫人魏华存列仙传字贤安任城人司徒文康公舒之女幼而好道静黙恭介读老庄黄庭三传味正躭元常欲别居闲处父母不许二十四适太保掾刘文生二子乃离隔斋于别寝后得道仙去顔真卿魏夫人仙坛碑铭夫人白日升晨北诣上清宫玉阙之下授夫人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比秩仙公陶景真诰所穪南真即夫人也杜甫诗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翺翔
  施存号湖浮先生居衡岳石室或跨白豹而出永康元年四月升举【见旧通志】
  南北朝徐灵期修道南岳十五年作衡山记记其胜异能制虎豹役使神以元徽二年于上清宫升举【见旧通志】
  王灵舆初居五老峯夜梦神人谓之曰得道者当得福地灵墟尔往居朱陵之上峯紫盖之嶙岫可以冲天矣遂迁居南岳中宫以天监十二年七月升举【见旧通志】
  邓郁列仙传隠居衡山三十余载魏夫人乗云而至谓郁曰君有仙分故来相访天监十四年忽见二青鸟如鹤大张翼鸣舞移晷方歇郁谓弟子曰青鸟既来期防至矣乃乗青鸟而去
  慧思祖灯衡州南岳慧思禅师武津李氏子依慧闻受法放身倚壁忽悟法华三昧北齐天寳中领徒南迈后止光州大苏山
  唐俞灵璝列仙传河间人入衡山修道南岳赤君授以回风术元和中郴州官吏见其谈説异之即曰我偶然尔非有所知也寻入九疑山絶粒仙去
  聂师道列仙传歙县人少学道得服松脂法诣南岳招仙观闻蔡道人去不逺乃辟谷七日独往遇老父问所从来因折草与之师道咀之味甘自是精健每入山虎豹见之皆驯伏号问政先生
  双袭祖常居南岳求度世之术刻意诵黄庭玉篇因作黄庭观
  王十八衡山人刘晏好道术耳有十八名及刺史岭南道过衡山携十八往岭中晏归朝十八出药三丸与之逡巡起晏再拜挽留不可但曰药一丸可延十嵗晏拜相领盐铁坐贬忠州已三十年矣一日十八复至以盐入水令饮晏吐出前药三丸晏有侄在侧攫而吞之十八熟视曰汝有道气吾固知为汝所掠也遂去
  萧弓手耒阳人役于茶陵领符往乡督赋宿逋税者家闻间壁鵞作人语云明日主人将烹我饷萧弓手萧之作佛作人在我生死间耳萧异之明旦主人将宰鵞萧索其鵞归隠山中相与説法乆之与鵞俱飞去
  王锡桂阳人为郡衙校遇异人得医术郡大疫以药施之全活甚众咸通间甘露降于居侧遂仙去世号为露僊
  何尊师不知何许人龙朔中居衡岳行步如风常往来苍梧五岭间百余年状貌不改或问其氏族但云何时人因号曰何尊师每杖藜入林有羣虎随之【以上见旧通志】
  率子亷苏轼率子亷传衡山农夫也愚朴不逊众谓之率牛晚南岳观为道士观西南七里有紫虚阁即魏夫人坛也道士以荒寂不肯居者惟子亷乐之端黙而已莫见其所为然颇嗜酒往往醉卧山林间虽风雨至不知虎狼过其前亦莫害也侍郎王公祐守长沙奉诏祷南岳访魏夫人坛子亷方醉不能起直眎公曰村道士爱酒不能常得得輙径醉官人恕之公察其异载与俱归居月余落漠无所言复送还山曰尊师韬光内映老夫所不测也当以诗奉赠既而忘之一日昼寝梦子亷来索诗乃作二絶句书版置阁上众道士惊曰率牛何以得此太平兴国五年有南台寺僧守澄自京师还见子亷南薫门外神气清逸守澄问何故出山笑曰闲游耳寄书与山中人澄归乃知其死騐其书则死日也发其塜杖履而已怀让指月録南岳怀让禅师诣曹溪见六祖悟縁既得法往衡岳居般若寺入室弟子有六曰汝等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一人得吾眼善顾盻一人得吾耳善聴理一人得吾鼻善知气一人得吾舌善谭説一人得吾心善古今
  希迁指月録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梦与六祖同乗一游泳深池觉曰吾与祖同乗灵智游性海矣天寳初至衡山南寺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南岳神多显迹聴法皆与授戒懒残祖灯天寳初执役衡岳寺退食收所余而食以性懒食残故号懒残邺侯李泌防时在寺读书察其所为不凡一夕潜往道名瞻拜师拨牛粪火中出一芋以半授泌泌捧食再拜谢师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刺史将祭岳祠方修磴道一夜风雷大作陨巨石横卧当道修磴者驾十牛以百夫助挽毫不可动师笑曰无烦多力遂履其石石盘旋疾下声若震雷路得开人神之寺门外虎豹羣至师语众曰为尔尽驱众以棰授师才出一虎遽负师去师与虎豹俱不知所之
  住括天庆初至衡山居月余忽谓众曰汝颇闻有徐敬业乎我是也兵败入大孤山修道今来此吾已证四果矣预知卒期于衡山
  慧海为衡山方广寺开山祖师每诵经时有五白衣长人坐聴询其姓名答曰此山龙王也愿献寺基一夕拥沙为平地遂建刹【以上旧通志】
  宋大慧杲指月録径山大慧杲禅祖侍郎张九成尝曰某每闻径山老人所举因縁如千门万户不消一蹋而开或与聮舆接席登髙山之上或缓步徐行入深水之中非出常情之流莫知吾二人落处某此瓣香不敢孤负他也绍兴辛酉师毁衣牒屏居衡阳凡十年
  守端指月録舒州白云守端禅师衡州葛氏子幼事翰墨冠依茶陵郁师披削往参杨岐大悟游庐山圆通讷以院事让师示众若端的得一回汗出来也向一茎草上便现琼楼玉殿若未得端的一回汗出纵有玉殿琼楼却被一茎草盖却且道作麽生汗出良乆云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曽容易舞三台
  明何以润桂阳州人宣徳六年过武昌遇一少年问曰君桂阳人知南门外有吕先生否为寄一书寻覔遍无吕姓者啓书视之皆硃书龙鳯篆始知所遇者吕仙也自是辟谷食菉豆十七年人号菉豆公正统中羣鸟集于庭相迎而去【见旧通志】
  廖孔説列朝诗传字传生衡州人从父宦陪京遂为应天诸生博学强记为诗不经意轻儁自喜漉囊防蹇日游谿山间山僧道流无不相识问以京洛贵人都不记也每入城过酒人及好事家酣饮赋诗不数日輙厌去居山中不数日又复来以此为常海昌许同生弃官隠华阳招孔説偕隠常往依焉晚年戒酒持律临终持佛号而絶后人或见之于茅山柏枝左右以为尸解云
  瑞光住衡岳崱屶峯下穪豆儿佛【见旧通志】
  皇清贺献嘉禾人号贺禅师顺治间示寂至今肉身现存道焜号大辩桂阳州人初业儒将婚逸去落髪终南山歴参耆宿得法博山以戒律为先筑室于衡阳之濠山徒众千余焜拟效逺公莲漏一日入定至西方见像寤即以锡制不差铢黍昼夜兀坐一龛脇不亲席者三十年侍者旁睨之顶际时有光焉
  浄讷号且拙安仁王氏子初参巾紫峯无学次参弁山瑞白于百丈瑞印以法偈卓锡常宁大义山刻有法华楞严方等诸经注原宗辨谬
  行一顺治间行脚至耒阳灶头市有妖假司命为崇常附人语吉凶事书精灵二字于突人争神之行一以杖击灶碎之喝曰精从何来灵从何去妖遂息后筑室于桂阳治南地多虎乃为虎説戒虎曳尾去【以上旧通志】
  増长庵字异目南昌人灵隠和尚法孙巡抚周召南请居上封寺高洁变幻工于词翰侍郎王泽给事车万育暨诸名流俱乐与之酬唱所着有语録上封寺志诗文若干巻
  永州府
  唐虞何侯列仙传尧时隠苍梧山慕长生舜南巡狩止何侯家夏禹时五帝以药一器与何侯使投酒中一家三百余口饮不竭以余酒洒屋宇拔宅上升位为太极僊人
  汉屈处静列仙传祁阳人楚白公之后幼而悟道絶迹人表凡十二年一旦驾鹤而去
  张正礼陶隠居真诰正礼以汉末在九疑山中服黄精顔色壮丽如少年时
  晋蕚緑华列仙传罗郁号蕚緑华九疑山得道女也梁简文帝时降黄门郎羊权家赠权诗及火浣布金玉縧脱各一时已九百嵗
  何僊姑明一统志零陵人幼遇异人与桃食之遂不饥能逆知人祸福宋类苑云潭州夏钧过永州问何曰世多言吕先生今安在何笑曰今日在潭州兴化寺设斋钧到潭日取寺中斋厯视之其日有华州回客设供
  鲁妙典列仙传九疑山女冠也遇麓林道士授大洞黄庭经入九疑山十年白日升天
  宋蒋晖祁阳乌符观道士好修炼绍定已丑中秋有黄服异人过访题壁而去后书无上宫主访蒋晖晖见壁上墨迹淋漓知吕仙也追寻之亦飘然长往莫知所之吕仙笔迹今刻石上
  何大士道州人幼读书及冠欲往九疑山学道中途忽闻人呼回顾无人但见所踏石上有如观音像顿悟持戒益坚淳祐中趺坐而化
  坐化佛道州人姓何阙名初于圣母岭修炼得道归辞妻子坐化今肉身尚存
  蒋大士江华人性孝友持斋诵经豁然顿悟遂弃家説法后升姹岩趺坐而化
  明秀峯零陵人生正徳间筑庵于黄溪之阳明山脩行数十年得曹溪正传【以上旧通志】
  火化僧三楚文献録不知何许人尝持瓢携杖游衡永九疑间躭艳冶爱丝竹饮啖兼人每行吟市上两腋如风举寓寺荒頽甚老衲数辈茹藿不饱而僧即随例就食若澹素性成者手持金刚经一巻诵日夜不休絶不与人语虽问弗对忽有僧深目大鼻面黒繁须迹踉跄衣蓝缕自穪从西方来接引去
  寳庆府
  秦卢生侯生列仙传秦始皇遣卢生入海求神仙药不得卢与侯生谋隠入邵陵云山今山有侯仙迹卢仙影秦人古道炼丹井飞升台扫坛竹皆其遗迹晋文斤列仙传南昌人号超然子咸安中为邵州髙平令遇异人授以丹诀遂弃官康宁二年仙去唐李震号洞明先生修炼髙霞山白昼冲举【见旧通志】
  隠山指月録潭州龙山和尚洞山宻师伯行脚见溪流菜叶洞曰深山无人莫有道人居否乃拨草溪行忽见师羸形异貌洞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师曰我见两个泥牛鬬入海直至于今絶消息洞山礼拜问如何是主中賔曰青山覆白云如何是賔中主曰长年不出户曰賔主相去几何曰长江水上波曰賔主相见有何言説曰清风拂白月洞山辞退乃述偈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开莫把是非来辩我浮生穿凿不相闗又曰一池荷叶衣无尽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因烧庵不知所如故穪隠山和尚
  崇哲祖灯开福崇哲禅师邵州刘氏子上堂拈偈云体堂堂触处彰快须回首便承当今朝对众全分
  付莫道侬家有覆藏
  卢慧修炼望云山肉身犹存石洞中生气凛然【见旧通志】
  昙清祖灯寳庆府光孝昙清禅师上堂有解脱法语洪觉指月録瑞州清凉洪觉范禅师一日顿脱所疑述偈曰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花尀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按旧志师过邵州歴武冈新化故载此
  应悦祖灯寳庆府丞熙禅师上堂法语有云现成公案已多端那堪更涉他门户
  元杨道圆杨氏女夙佩道法三谒太和山夜礼斗于北辰观时郡守有子两手拳合医不能疗道圆以果与之其手即开后仙去
  明冷谦嘉兴人晓音律多幻术洪武初为协律郎后游湖湘常寓居郡北开元观因名冷道观
  颛愚名观霸州赵氏子初依清凉山空印澄法席遍参诸方得心印于曹溪憨山清万厯间仗锡游邵建五台庵居之阐法二十余年所着有紫竹林集金刚四依解【以上旧通志】
  皇清慧山名智海为天童五峯禅师法孙由沩山至邵即龙山古功徳寺创建禅林扬法其中皈依者众【见旧通志】
  古梅名定邵阳人初为诸生出家得法于慧山法语诗文皆有妙谛住沩山数十年后演法紫竹林参学者云集
  岳州府
  南北朝陆法和北史陆法和传不知何许人侯景遣将任约击梁湘东王法和乃诣湘东乞征约召诸蛮弟子八百人在江津二日便发湘东遣胡僧祐千余人与同行法和登舰大笑曰无量兵马江陵多神祠人俗恒所祈祷自法和军出无复一騐人以为神皆从行故也至赤沙湖与约相对法和乘轻船不介胄防流而下去约军一里乃还谓将士曰明日当破贼遂纵火船而逆风不便法和执白羽扇麾风风即反约众皆见梁军步于水上于是大溃皆投水约逃窜不知所之法和曰明日午时当得及期而未得人问之法和曰吾前于此洲水干时建一刹语檀越等此虽为刹实是贼标今何不向标下求贼也如其言果于水中见约抱刹仰头才出鼻禽之
  唐吕岩列仙传字洞賔蒲州人得云房之道隠显变化尝游湘潭岳鄂明一统志嵓留题岳阳楼诗云朝游北海暮苍梧袖有青蛇胆气麤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宋时尝来谒滕宗谅自称华州回道士宗谅密令画工传其像口占以赠之曰华州回道士来到岳阳城别我游何处秋空一剑横回怃然大笑而别
  杜兰香墉城仙録岳州有渔父于湘江洞庭之岸闻儿啼声四顾无人惟三嵗女子在侧渔父怜而举之十余嵗天姿奇伟容貌姝莹殆天人也忽有青童自空而下集其家携女去女谓渔父曰我仙女杜兰香也有过谪人间防期有限今去矣其后降于包山张硕家授以举形飞仙之术硕仙去渔父亦学道不食后不知所之
  樊夫人上虞令刘纲妻纲素有道术樊亦潜修密证皆白日仙去唐贞元中湘潭有一媪防杖曳履可数百里一日语人曰吾欲往洞庭救百余人湘潭人张珙具舟檝送之将至洞庭前一日有大风涛撼一巨舟触君山岛舟既破百余人并出岛上无舟来救明日有物如城白如雪将过岛岛上人惶怖呌号岳阳人亦遥覩骇愕莫能晓也媪舟至岛遂飞剑刺之有声如霹雳城遂坏乃一白鼍长千余尺蜿蜒而毙剑立其胸俄有道士来见媪甚相慰悦珙诣问媪何人道士曰刘纲仙公之妻樊夫人也【见旧通志】
  湘中老人博异志贾客吕筠卿春夜泊舟君山命酒吹笛忽见一老人挐舟来于怀袖间出笛三管筠卿请吹之老父曰其大者诸天之乐不可发其次对洞庭诸仙合乐而吹其小者试为子吹之不知可终一曲否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滉瀁鱼跳喷五声六声君山鸟兽呌噪月色昏昧舟人大恐老父遂止乃歌曰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遂棹舟去隠隠渐没于波间
  江叟列仙传善吹笛槐上有神教往荆山求鲍仙叟如其言得遇鲍仙赠以玉笛吹之龙来迎去成水仙周生逸其名庐于君山时以道术济呉楚后将抵洛途次广陵舍佛寺有三四客来方中秋霁月澄莹有説开元时游月宫事周生笑曰某能挈月致之怀袖因命虚一堂翳四垣不使有纎隙且告客曰我将梯取月去闻呼可来观乃闭户乆之忽见天地曛晦俄闻生呼曰某至矣客因开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举其衣出月寸许一堂尽明寒入肌骨客拜谢曰愿收其光因开户其外尚昏晦食顷方如初【见旧通志】湘中蛟宫姊湘水记垂拱中太学郑生晓行渡洛桥见一女防袖曰我孤养于兄嫂恶常苦今欲赴水留哀于此生遂同载与居号曰汜人数嵗生游长安一夕谓生曰我湘中蛟宫姊也谪而从君兹满无以乆留欲为诀耳相持泣别去越十年生之兄为岳州刺史上已日生从兄登岳阳楼张晏乐酣生愁思吟之曰情无限兮汤汤怀佳期兮属三湘声未终有画舻浮漾而来中防楼高百尺其上施帷帐栏栊有一人起舞含颦凄怨形类汜人歌曰泝清风兮江之隅拖湘波兮袅緑裾荷拳拳兮情未舒匪同归兮将焉如舞毕敛袖翔然凝望须防风波遂迷所在
  任自信嘉州人曽往湖南常持金刚经洁白无防尝泛舟洞庭湖中有异物如云冐舟上俄顷而散舟中失自信不知所在乆之凌波而出云至龙宫谒龙王四五人升殿念经与珠寳数十事二僧相送出宫一僧曰凴付小信至衡州观音台绍正师付之云是汝和尚送来令传金刚经至南岳访僧果见云和尚示寂几五六年矣【见旧通志】
  明岩元元华容人为文昌宫道士与邑人王某从张三丰游数载无所获拟辞去三丰饯之痛饮醉卧呕吐满地二人不及辞明早入揖三丰曰汝果弃吾耶餂吾唾道在是矣王某不肯餂元元餂之遂悟三丰术能运掌心雷尝以雷神随后客至亦呼雷行茶其书存石首民家嘉靖中诏取数册去
  寳方住临湘至源寺有夙慧博通经典神宗召入禁中赐衣鉢幡幢大藏经晚与袁宏道游甚敬礼之【以上旧通志】
  普实明一统志防府人幼不茹荤九嵗遇僧话即如宿契遂出俗从通禅师居天宁寺携钖遍歴禅席叹曰不超三界非丈夫也自此节食毁形谒石钟贤禅师隠杨板山习定一纪出游衡岳憇圆通寺升座説法天花飞坠白鹤翔空长沙大旱迎师祈之説偈而往大雨随至一日告门人曰辛未嵗正月朔日吾当去及期端坐而化
  常徳府
  汉黄敬葛洪神仙传字伯严武陵人少读诵经书仕州为部从事后弃世学道于霍山八十余年复入中岳専行服气断谷为吞吐之事胎息内视召六甲玉女吞隂阳符又思赤星在洞房前转大如火周身至二百嵗转还少壮道士王紫阳数往见之求要言敬告紫阳曰吾不脩服药之道但守自然盖地僊耳何足诘问闻新野隂君神丹升天之法此正大道之极也子可从之紫阳固请不止敬告紫阳曰大闗之中有辅星想而见之翕习成赤童在焉指朱庭指而摇之炼身形审能守之可长生紫阳受之得长生之道也
  唐黄洞源列僊传武陵人大厯中学道于桃源宫瞿柏庭至武陵师事之寻遇一老僧遂辞洞源曰归仙洞去洞源留之不可期十八年再见后洞源之茅山柏庭忽至计之正十八年洞源曰吾亦将蹈沧海次日果羽化
  药山指月録药山惟俨禅师綘州韩氏子年十七出家纳戒衡岳博通经论严持戒律住药山海众四集乆不升座一日院主白云大众乆思示诲日打钟着才集定便下座归方丈院主随问为甚麽一言不措曰经有经师律有律师争怪得老僧朗州刺史李翺躬谒问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曰防麽曰不防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师夜登山经行忽云开见月大啸一声应澧阳东九十里许李赠诗曰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峯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宋张虚白广舆记举进士不第辟谷游武陵崔婆尝饮以醇酒后虚白仙去郡人余安遇于扬州因寄崔婆诗曰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应无地下有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
  宣鉴祖灯常徳府徳山宣鉴禅师周氏子常讲金刚般若时号周金刚住澧阳避难浮邱山石室大中初武陵太守崇徳山号古徳禅院坚请居之宗风大阐
  辰州府
  隋瞿夫人列仙传豫章人兄为辰州刺史有黄元仙者自豫章来刺史高其行以夫人妻之复荐其才徳以自代元仙寻弃官与夫人隠于州西之罗山贫甚夫人为人佣织以养其姑如此者十年一日忽谓元仙曰昨有帝命当与汝别矣俄化为青气数丈腾空而去
  唐张果修炼大酉山有炼丹池在见旧通志按唐书张果传无炼丹大酉事
  瞿柏庭列仙传辰溪人幼聪慧称为瞿童入武陵师事黄洞源已而得道又云幼时因戯跃入井中后自大酉华妙洞中出依善巻祠脩道功成越桃源宫仙去刺史温造刻石纪其事
  宋陈崇政沅陵人脩道辰溪大酉洞能致雷雨【见旧通志】
  元火徳姓陈沅陵人落髪为僧以五千四十八步陟安阳山修道白日飞去当时卓锡处成泉遇旱祷雨立应【见旧通志】
  明钟万五辰溪羽士有僧过门见万五园中锄菜足离地尺许僧曰此子仙道巳成上帝乆令署北极驱邪院【见旧通志】
  直澧州
  唐黄明逺睦州人居澧州龙潭寺善诵度人经每晚有一叟来聴明逺俟经毕问名姓輙不见一日叟跪告曰吾横山潺水洞白龙也有过见谪上帝借托宅西小池一年矣旦夕荷君经功今得解脱复归故洞明年当大旱有符篆一道以酬君徳言讫去明年果旱明逺设坛祀祷持符篆往洞取水归得大雨是夕梦叟谓曰今嵗天旱上帝勅闭江河溪洞吾昨于官陂堰取水以应君求勿再凟也觉视堰果涸【见旧通志】
  明铁笛仙三楚文献録隆庆已已入澧往来市上操铁笛长三尺负一瓢夜宿永兴寺与宋海翁一瓢道人同游澧兰以诗唱和海翁诗工既行于世铁笛诗有铁笛醉来吟夜月不知身在羲皇时之句不异作者一瓢道人画龙亦署纸尾有青蛇藏寳剑铁笛弄秋风之句传者误以为一人
  张君不知何许人石门县桃花洞硃砂桥有坛相传为张君修炼飞升之所【见旧通志】
  荀氏石门陈文鏊妻嘉靖中偕母拾菜观园山遇老妪食以野草荀氏吞之自是不饥日惟饮水啖果遂于山头结庵栖止不火食者殆三十年乡人呼仙娘【见旧通志】
  直郴州
  汉苏躭葛洪神仙传苏仙公桂阳人文帝时得道早丧怙以仁孝闻家贫为牛郎牛徘徊侧近不驱自归母食无鲊往市买便县去百二十里遽至母惊骇方知其神异常乗一鹿持一竹杖人谓蘓生竹杖固是龙也后数嵗天西北隅紫气氤氲有数十白鹤飞翔降于门仙公跪白母曰某当仙违色养明年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兼封一柜晋之有所阙乏扣柜言之所须当至慎勿开也言毕踟蹰耸身入云紫云捧足羣鹤翺翔而去来年果有疫母疗之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有所阙乏扣柜即至三年后母开之见双白鹤飞去自后扣之无复有应母年百余嵗无疾终后有白鹤来止郡楼人或挟弹弹之鹤以爪攫楼板似漆书云三百甲子一来归吾是蘓君弹何为
  唐廖师列仙传郴州人懿宗召入行道术有騐后乞归山
  刘列仙传小字宜哥家贫好道无巾但总角其兄瞻曰神仙遐逺难求廊庙咫尺易致不聴忽一道士至其门曰能相师乎曰幸甚随入罗浮山四十年兄登第拜相后被谪至潮台泊舟冒雨来见瞻惊喜不胜顔色如童瞻已皤然衰朽始谓曰尚可脩否曰仙凡殊途矣叙阔终夕忽失所在唐居士列仙传郴州人阙其名字土人咸谓已百嵗有杨隠之者颇好道因谒之乃留隠之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下月子来其女遂帖于壁如片纸唐起祝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一室朗若张烛智俨明一统志郴之右姓曹氏子在孕不嗜荤成童不嗜戯生九年为僧抱经笥入岣嵝从名师执业曹王臯帅湖南请为人师登坛三十八载
  全正即无量夀佛程水乡人周姓幼出家参径山道钦禅师之罗浮游全州择湘山胜地修建浄土后结庵湘西覆釡山号无量主人大中复还浄土
  静觉六祖髙弟亦称七祖面壁静坐六祖谓曰汝不结人縁他日纵然成佛必定冷淡今俗呼为冷淡佛曹天师名桂传程水乡人幼好道术遇异人授以符箓遂通仙术归乡里屡有应騐里人神之号天师【以上旧通志】
  直靖州
  明无意俗姓贺修道于后山知未来事诏至京师赐金钵银杖号无意祖师遗有经文可御火灾
  王扆靖州指挥好道术百嵗通慧化之日玉柱垂膝黄竹修道于绥宁龙烟坡有道行白日飞升遗有黄石碑【以上旧通志】
  方伎【附】
  长沙府
  宋洪蕴宋史列传本姓蓝长沙人年十二诣开福寺沙门智巴求出家习方伎之书以医术知名太祖召见赐号广利大师尤工诊切每先嵗时言人生死无不应
  元张康元史列传康字汝安湘潭人早孤力学旁通术数隠衡山至元间世祖召至上都亲试所学大騐授著作佐郎凡召对礼遇殊厚迁秘书监丞卒
  衡州府
  元曾世荣衡阳人号盲溪精于方脉着活幼心书行世大徳丙午市防火延世荣宅忽焱尘中闻人喧呼曽世荣家并力进水烟止风收得不焚云【见旧通志】明松杨道人不知何许人万厯初云游至桂阳与樵牧杂处一日遇雨衣服沾湿道人趺坐气蒸如炊不移刻而衣燥众异而问之道人曰吾体有正火非薪火所及也问能疗人疾乎曰吾疗人疾即取药于脏腑非金石草木之比也有咯血者延之往视道人命以舌餂红纸视之曰脾未絶可疗也扶起坐以已华池水日饮之病者神气渐复一日闻邻有哭声问之则某已属纩道人至榻前以手摩其支体曰可活以汤灌之稍苏再按之旬日渐能步武后竟愈授徒十数人皆为名医【见旧通志】
  永州府
  唐韩伟逺三洞珠囊九疑山人韩伟逺昔师事中岳宋徳元服灵飞六甲得道能逺行
  寳庆府
  明喻化鹏丰城人以医游邵阳治病如临大敌稍不中肯忧形于色静夜深思晨起不栉沐赴病家处方药不望报不吝重直人予之金即以市奇方秘论雅尚气节能文词所着有医经翼医余诗草【见旧通志】
  刘兴汉邵阳人工星术士大夫多与之游然其言必本于修徳造命尝识某于贫贱时后官清要未尝有所干请及败株累而兴汉独脱然【见旧通志】
  岳州府
  明李蓬头临湘人少遇异人受道术能预言人休咎【见旧通志】
  常徳府
  明三休明阙士琦三客传三休往来之破衲道人也尝居桃源县灵岩僧室摊书夜读不然灯烛手持一珠照行间字光达户外僧伺之时或不见形惟龙首崚嶒在几案间云露满室叩之徐笑曰草为萤鹰为鸠人独不化耶不断酒出怀中杯三爵而罢亦称诗间有逸句相人应举及卜贵贱夭夀如响
  云石阙士琦三客传字他山不入城市襆被书笈往来山谷间性嗜酒善琴尤精医术有长桑君之騐
  辰州府
  明徐仲宇不知何许人善针砭治奇疾人号太素先生
  李六名沅陵人善风鉴以气色定人吉凶每谈言微中
  王二辰溪人性嗜酒日向士大夫家索饮醉中言未来事颇騐
  卜梦龙芷水人善地理为人卜不受谢【以上四人见旧通志】
  直澧州
  明醉叟三楚文献録不知何许人游荆澧间日乞醉不谷食惟啖蜈蚣蜘咮癞虾防及一切虫蚁之类或问诸味孰佳叟曰蝎味最上惜南中不可得蜈蚣次之蜘蛛小者胜独蚁不可多食多食则闷人有侮之者叟漫作数语多中其隂事其人骇而反走公安袁伯修昆仲偕客出游道值叟客言某年曾登金山叟笑曰得非某叅戎置酒某幕客相从乎客大惊诘其故不答
  直郴州
  唐学成全禅师之弟人有祈嗣者许男即男许女即女【见旧通志】

  湖广通志巻七十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七十六
  风俗志
  江汉被西岐之化筚路开南国之基其风气之淳朴可知也史称其民喜巫尚淫祀葢其风至今犹有存者夫元公倡道二程诞降非楚地与朱子南轩宦游讲学非楚地与赵复至北方而鲁斋诸人始闻有道学得其书而读之则跻楚于邹鲁不难也而缀文者或沾沾于荆楚嵗时大隄歌曲岂有当于化民成俗之意哉
  武昌府
  汉书地理志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蔬蠃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偷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隋书人多劲悍决烈唐崔郾云土沃民剽圗册田里小民务农力本五方杂寓家自为俗宋栁拱辰郡守题名记士以文词相髙有六朝旧体元明善武昌学记武弛文张民日趋于礼乐之域欧阳云俗尚质朴不事浮华
  江夏县附郭
  武昌县圗经土地确人民淳厚火耕水耨以渔稻为业
  嘉鱼县县志朴素淳雅居民不逺行商农以立本为业士以有用为荣
  蒲圻县县志户尚诗书士安诵读
  咸宁县郡志火耕水耨鱼稻为业人多劲悍决烈崇阳县古志舎末务本俗习雅俭
  通城县旧志务农力本五方杂处家自为俗
  兴国州元学记民鋭于治生怯于私鬭故易为政士笃于好学耻于浮靡故可语道
  大冶县郡志风气淳厚实为江湖之奥区
  通山县旧志士尚刚毅民多朴野
  汉阳府
  汉书地理志信巫重淫祀宋志民性劲直决烈多存仁义有歴世不分者皇舆考民淳朴怯于争讼不好奢侈有礼让之风
  汉阳县附郭
  汉川县旧志民朴畧春夏力农秋冬业鱼
  黄陂县郡志勤农桑寡游贩骎慕儒术
  孝感县旧志其山耸峻故气多亢爽其水清折故人多秀頴
  黄州府
  隋志俗尚朴质好俭约宋苏轼跋韩魏公诗山水清逺风土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尊徳乐道异于他邦张耒杂志民有渔稻之利农惰而田不修闗咏神光观记蕲西氓俗富庶秀民乐于为儒而不轻释其业彬彬喜学有邹鲁遗风秦观谢表淮右名区风气和平争讼稀少
  黄冈县附郭
  蕲水县郡志善田事勤女红富人尤多畏法
  罗田县旧志穷岩邃谷无商贾百工方伎之术其力专务本用亦节俭
  麻城县郡志土风厚善乐于为儒出重名节处尚亷耻
  黄安县旧志三邑分土俗亦大都近之民多悍犷而不驯
  蕲州旧志务稼穑习诗书而俗侈靡有三呉风广济县县志淳厐近古然好气任侠
  黄梅县郡志民惟力农不事商贾防侠
  安陆府
  春秋元命苞阳盛物坚其气急悍晋志敬重神竞渡牵钩唐刘丹记古风遗事有阳春白雪之美风土记民俗朴俭其土饶粟麦多麋鹿有西北风气士多文雅衣冠整饰圗经地多卑湿人性淳和郡志民质直少文以渔罟耕耨为业而少积聚
  钟祥县附郭
  京山县郡志地逺多山泉民引泉为机堰水为业潜江县郡志百姓勤于本业士尚文艺
  沔阳州旧志民以耕渔为业雈苇之薮多盗
  天门县陆羽自传风俗之美无出吾国
  荆门州郡志俗尚缁黄自陆九渊知军事风俗丕变颇知礼义
  当阳县旧志事简俗朴勤农尚俭
  徳安府
  宋滕元发啓士民纯秀几同邹鲁之风周必大茇堂记土风醇厚其士多秀杰其民多隠徳李元衡学田记地多硗瘠货殖不饶惟俗喜儒学近世名流相望而起范雍诗民淳词讼少务简官政优
  安陆县附郭
  云梦县旧志习俗知遵礼法闲家有则妇女无复江汉防冶之风
  应城县郡志其性固其俗醇男不经商女惟絍织随州郡志井闾沕穆户防党塾颇有古道之遗应山县元鲁璠与碑其民秀而文其俗朴而俭
  荆州府
  方舆胜览江陵衣冠薮泽史记西楚劲直地薄寡积汉书有江汉之饶春夏力农秋冬业渔少积聚信卜筮荆州记郡少农桑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元志民质直好义不事夸诈宋大观中学记养士至七百人学校之盛甲于荆湖旧志士习谨厚民情淳朴敬重祠舆圗极冲疲多水患
  江陵县附郭
  公安县旧志好神尚劲悍知耻负气布种最早石首县郡志民淳厚朴野业耕渔不趋商贾
  监利县旧志士多好学民勤于农桑网罟田低多水患
  松滋县郡志俗淳而雅朴者乐耕织秀者喜弦诵枝江县元志质直好义不事夸诈
  夷陵州旧志西陵名教之区民俗俭朴山田硗确十年一佃
  宜都县郡志俗尚俭约士知学问敦好礼义
  逺安县郡志士尚亷耻而厌奔竞民务农桑而禁赌博庶几太古遗风
  襄阳府
  晋庾翼记土沃田良图志其民尚文其俗多侈隋志襄阳四方凑防多衣冠之绪稍尚礼义经籍晏殊要俗好楚歌范子良郡县志劲悍决烈兼秦楚之俗襄阳县附郭
  宜城县方舆要览其俗朴陋其人劲悍
  南漳县郡志男女以耕桑为业田舎小子亦颇知书里邻婚相助尤为近古
  枣阳县郡志人性鲠直词讼少兴
  谷城县汉书子弟多兴于学犹有先王之遗风光化县方舆要览其俗朴陋政尚忠直
  均州地理志士皆好学敦尚礼义
  郧阳府
  古志民多秦音俗尚楚歌务农少学流寓杂处广舆圗土薄民淳皇舆考昔多劲悍决烈之习近知礼义亷耻之风楚纪民好战尚犹有麇之风府志人民朴野公庭无事烧畬绩麻信不药
  郧县附郭
  房县旧志俗尚淳朴士亦问学
  郧西县郡志四方寓处纯梗相半迩则人知向学有文物之风
  竹山县旧志俗尚俭朴颇知礼义男务耕读女务纺织
  竹谿县旧志民务农而少学迩来风气渐开咸知务本积学儒风日盛
  保康县郡志地险土瘠垦山为田丧祭不用浮屠
  直归州
  州旧志耕读渔樵相半少商贾鲜积蓄舆圗山冲狡悍
  长阳县旧志风气淳朴民俗野陋
  巴东县县志人多劲悍刀耕火种信尚巫
  兴山县旧志地僻山峻讼简民淳
  思施县旧志民杂彜獠俗尚节俭犹近华风
  长沙府
  南齐书州郡志湘川之奥人丰土闲湘中记人多纯朴士少宦情唐张谓风土碑式邓粲之宅可以厚儒风表古初之闾足以敦素行齐鲁之俗其何逺哉宋史地理志有材木茗荈之饶金铁羽毛之利其土宜谷稻赋入稍多而袁吉壤接其民徃徃迁徙自占深耕溉种率致富饶元志渐被胡文定春秋之学而士习好文向慕谭世勚忠节之风而乡俗尚义学者勤于礼耕者勤于力故虽无甚富亦无甚贫明一统志其民朴而淳其性决烈而劲直火耕水耨渔猎山伐人多高年士无奔竞退恬于世利有张司空之遗风焉
  长沙县附郭
  善化县附郭
  湘潭县傅邦相旧志跋人材辐辏习尚矜名缙绅有以文章忠孝传者逮至编氓多自好焉
  湘隂县旧志在野者耕近湖者渔士多读书循礼湘乡县苏佳嗣湘乡风俗论文而不浮静而不媮朴而不陋
  醴陵县徐一鸣乡贤祠碑风气纯朴文物希简攸县张潜大观楼记衣冠如鳞弦诵有声
  益阳县元志有闗羽鲁肃之遗迹故其俗多慷慨尚节
  浏阳县蒋擢义学记宋杨山令浏后风移俗易颇称文雅之乡
  宁乡县张治遗爱碑记士文而腴质而理
  安化县宋呉致尧集利仁乐义以趋华风
  茶陵州元赵天弼进士题名记风俗醇雅学子尚经术説古文章
  衡州府
  寰宇记有舜之遗风人多淳朴舆地志地僻民淳事简易治宋文天祥集衡之民务本而勤力衣食其耕桑俭而不泰风气淳厚函史民丰土闲俗尚农桑畏法少讼旧志安土重迁不能逐什一之利终嵗勤动退而食其土之毛公家之赋亦取足其中以故闾里絶无高赀富人
  衡阳县附郭
  衡山县刘三吾茹氏谱序南轩道学之传衡山遂为小洙泗
  耒阳县刘宦县令题名记士躭学尚礼氓积渐逐末驰骛于侈靡
  常宁县旧志士贫而诵读不衰民乔而朴
  安仁县伍让学记山川秀杰安仁为尤胜故魁人杰士往往出其间
  县旧志俗尚质朴以耕织为业不事商贩
  桂阳州宋陈傅良集桂阳之民虽贫而有常产父子孙兄弟多族居或至百口葢其俗朴近古然也临武县元方大任学田记质而好文直而尚义蓝山县郑梦坤防庙记士不伤靡民犹近古
  嘉禾县汤学尹志刚劲朴陋信巫务耕种
  永州府
  唐刘禹锡集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曹仲永州谢表家娴礼义而化易孚地足渔樵而人乐业栁宗元集俗尚而难喻宋掌禹锡郡守设廰记俗兼蛮左啙窳偷生而务农成业虞帝陟方之后始为福壤杨万里种爱堂记山川木石之竒生其间者多秀民其人士行义文学骏发而焯着视中州无所与逊旧志民乐耕渔士习弦诵不愧有虞氏过化之乡
  零陵县附郭
  祁阳县林士标志山川灵秀代有俊民然俗侈人竞东安县姚谟学记荒坰隙壤駪駪皆歌声道州宋郭汾进士题名记舂陵渐有虞之化习俗朴古感薛伯髙之教文儒世振虽绳枢瓮牖知所向慕茍衣食自足者皆推其余以督义方故方领矩步比他郡为盛异时濓溪先生以徳行道义为儒者师伊洛之学葢其出焉
  宁逺县郭崇嗣书院记雍雍礼让之风
  永明县陈荐旧志序俗厚本而近古士矜名节而秉礼义
  江华县元李瑺缙题名记地灵人杰多萃和顺英华之士
  新田县黄中通学记其俗刚武而好竞
  寳庆府
  圗经地接谿峒其俗好勇尚俭都梁记风俗陋俭狱讼稀闻邵阳志序其人尚气而贵信喜直而恶欺节俭而不奢朴厚而不佻明一统志僻在万山其民团聚胡文焕风土志虽近夷方地僻事简黎淳学记江山清淑融液扶舆学者谈诗书履仁义自相约束于规矩其防歌辟雍者皆知以砺行检身勤职为务邵阳县附郭
  新化县刘显惠政记新化梅山故区其俗俭士习有古风
  城步县元赵长翁书院记知书尚义民俗质朴武冈州宋文天祥集虽民猺杂处而好礼尚义新宁县元张圗南学记风淳俗俭士皆佩服经训揖让有仪
  岳州府
  宋胡寅学记挟湖山之胜长材秀民多出其间广舆圗岳州俗尚义好文有屈原遗风刀耕火种网罟为业士大夫尚亷节处膏不润自昔然也岳阳风土记巴陵华容间妇人习男事生男赘婿为妇家承门戸嵗时防集祷祠击鼓男女踏歌谓之歌场疾病不医灼打瓦或以鸡卜明一统志人性悍直士尚行义旧志俗尚淳朴不事华靡士大夫里居不涉郡县其城市逐末之地迩者亦有儒风清异録云巴陵陈氏累世孝谨乡里以慈鸦目之谓鸦反哺也
  巴陵县附郭
  临湘县旧志序表里江湖风气愿塞
  平江县宋叶通记趋善避恶湖外首称
  华容县岳阳风土记华容面湖夏秋霖潦即被水患中民之产不过五十缗渔舟为业者十之四五故云士谨行而好文民俭朴而兴让
  常徳府
  武陵记人气和平多淳朴少宦情有虞夏遗风楚词九歌注沅湘之间其俗尚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宋钟蜚英学记常武为守节礼义之国元志居民务本勤于耕织自崇观以来制锦绣为业其色鲜明不在成都锦官下函史民以渔猎山伐为业旧志地与苖峒相接无椎鲁悍桀之习大江啮城舳舻帆檝时上下商贾所聚百货辏集人语欢声辄喧午夜安乐故土惮于行役竭耕桑之劳习网罟之利旧称鱼米之乡良有以也
  武陵县附郭
  桃源县玉海镇节赋武陵桃源是谓有常之域龙阳县胡文焕风土志简淳有水患
  沅江县旧志湖为居网罟是利
  辰州府
  隋书地理志嗜好居处颇与巴渝同俗圗经州介山谿俗杂蛮獠以刀耕火种为业寰宇记矜重名教敦尚典型风土记信巫重滛祀少鬬讼寡盗贼元张圗南学记邑里椎结相先后言嗢吚不可辨然人多善良以儒称者未尝不谈经训知古今事明一统志居城市者衣服言语皆华人而山谷间颇杂以猺俗旧志辰郡山多田少民性淳朴山谷间至有皓首不识官府者迩来士大夫之家攻诗书敦行古礼沅陵县附郭
  泸溪县旧志民尚淳朴向学守礼犹有古遗风辰谿县后汉书宋均传辰阳俗少学者而信巫溆浦县旧志男事耕耘女勤纺织
  沅州旧志敦古秉礼力本务穑
  黔阳县宋翁永平县治记风气朴静人士秀发麻阳县戴敏石城记民生无异业率作力农衣食不假外求
  永顺府
  通典溪州土地与辰州同函史古辰溪之地渔猎养生明一统志土民服五色斑衣不晓文字刻木为契短裙椎髻常带刀弩
  永顺县附郭
  龙山县圗説民多朴直畏官怯讼服畴力穑男女合伴
  保靖县明一统志土民服花衣耕种为业
  桑植县李遇时桑植司志盘瓠之裔渐知礼节
  直澧州
  唐元防之集澧有屈原遗风澧阳志旧属楚为黔中地至今有楚遗风胡文焕风土志地饶民淳龚暹志稻田绣错桑坞风清山牧歌恬江渔响答士朴民淳男贞女淑以故忠孝节义端方尔雅之风传艺林者澧称盛云
  安乡县李遇时志安乡希文读书地风轨尚存其民敦本务穑无甚富甚贫
  石门县旧志俗尚俭约民务耕种
  慈利县元余阙书院记其小人服礼以事上其君子力学以待用
  安福县孙云梦九永风俗记人啜茗粥着山屐其地植棉者少布多以麻
  直郴州
  后汉书许荆传风俗脆薄唐韩愈集郴之为州当中州清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而欝积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石英钟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意必有魁竒忠信材徳之民生其间宋伯潜社坛记俗愿朴而劲桂阳郡志淳朴近古旧志尚礼义学有师承
  永兴县旧志山深地僻鲜知礼义
  宜章县陆九渊学记淳愿忠朴颛防悍劲而不能为欺诈
  兴宁县陈邦器圗説壤沃水驶夙饶稼穑
  桂阳县旧志士农务本俗朴易治
  桂东县王敬賔学记赋敦朴之气无纷华靡丽以凿其天真
  直靖州
  圗经其要约以木铁为契其乐器有愁笛壶笙宋魏了翁集风土不恶民俗亦淳又靖之民不知有纷华之悦故寡欲易足郊人犹有大布之冠者宋汪藻靖州记与蛮壤犬牙嵗乆声教所覃去椎髻之习而饰冠巾转侏之音而通字画奉官吏约束一如中州防同县风土志苖夷杂处简僻易治
  通道县旧志火耕水耨不事商贾业
  绥宁县旧志俗勤耕织多栽种虽富不学奢

  湖广通志巻七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七十七
  古迹志【寺观附】
  古称三不朽迹其防者也然歴千百年未湮则亦附是三者以传焉楚地兰台冠葢君臣之迹也岘首名宦迹也玉米田迹以忠显也灵竹院刻木谷孝子迹也双鳯亭兄弟迹也渐台榴花防夫人城烈女孝妇贤媛迹也宋玉厐公诸葛杜甫之宅乡贤迹也浩然亭仲宣楼迹以人名尔雅台文选楼迹以书名者也岳阳黄鹤仙迹也月岩鲁台石鼓岳麓则又大儒之所防息者也徳功言三者必居一焉而録之夫非好古之一助哉而二氏之宫亦附于此
  武昌府
  江夏县
  夏口城在县西黄鹄山荆州圗记江夏郡所治其西南角因矶为髙墉枕流上则回眺山川下则激浪﨑岖是曰黄鹄矶水经注魏黄初二年孙权所筑依山傍江开势明逺凭墉借阻髙观枕流对岸则入沔津故城以夏口为名刘宋顺帝时栁世隆等守之沈攸之攻之不克梁末陈初周将史宁为土山长梯攻之不能破黄巢之乱止陷外郭葢其城依山负险周回不过二三里乃知古人筑城欲坚不欲广也
  汝南城在县南涂口宋书地理志汝南侯相本沙羡土晋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立为汝南县
  郢城在黄鹄山刘宋郢州治此南史纪梁武帝自襄阳起兵攻郢城夜见数百毛人逾堞且泣因投黄鹄矶葢城之精也及旦城降
  曹公城在县东北二里梁武帝起义兵遣曹景宗筑曲水城梁书武帝纪髙祖命王世兴顿曲水故城即此
  万人敌城在黄鹄山顶旧有城宋建炎间草冦犯城郡守命其上以彊弩射之冦退因名
  楚王故宫旧志在髙观山下前临大朝街甃石为城内二山东曰紫金西曰梅山明季兵燹殿寝池馆俱废所传旧制仅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后宰诸门及梳妆台
  延福宫在楚府左三里许天啓时垦得一玉蟾径五尺长一丈三足一夕忽遁墙外复移殿左墀中至今存
  稽古阁在府学内宋绍兴间教授许中应建藏绍兴石经两朝宸翰又取板本九经诸史百氏列置其旁朱文公有记
  涌月台在黄鹤楼旁有石刻涌月二字相传汉曹孟徳遗笔
  郊天台在县东磨儿山汉昭烈祭天于此
  静春台在旧通判廰即江汉楼故址
  龙床台一名鳯凰窝在髙观山第一峯明太祖驻旌受降碎镂金床处
  焦度楼在县东南子城上南史宋明帝时度为武陵王赞参军沈攸之起兵至夏口度于城楼上辱骂攸之怒攻城度力战攸之与众防楯将登度投以秽器敌不能冐后遂呼为焦度楼
  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南齐书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又世传费文祎登仙驾鹤憩此唐阎伯珵作记以文祎事为信按述异记荀懐字叔祎憩楼上西望有物飘然降自云端乃驾鹤之賔也賔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渺然烟灭后人误为文祎也宋张栻亦辨其非唐崔颢有诗南楼在黄鹄山顶一名白云楼宋陆游记楼在郡仪门之南石城上一曰黄鹤山制度闳伟登望尤胜鄂州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防山谷所谓江东湖北行画圗鄂州南楼天下无是也和丰楼在县东南旧名南楼宋淳熈间燬总管刘邦翰重建改今名
  楚楼在平湖门外宋绍熈间建
  防楚楼在旧抚院后明季兵燬康熈间布政司徐惺重建枯树再荣
  读书堂在县南三十里李白读书处又头陀寺有皮日休读书堂
  竒章堂在布政司署即古楚观楼旧趾宋知州陈邦光建初名戏防堂后知州汪叔詹梦前身为竒章公改名又黄鹄山有竒章亭竒章公牛僧孺也
  四贤堂在府学宋嘉定间教授石继谕建杞周子二程子朱子黄干有记
  吕仙亭在黄鹄山即仙枣亭遗址明景泰四年重建旧传亭前枣木未尝实一嵗忽有实如太守命小吏采进吏私啖之遂仙去又传太守与倅奕有仙人忽至云太守奕败果然仙于楼前吹笛随笛声至楼上迹之唯见石镜题诗末书吕字故今名吕仙亭江汉亭在府倅廰宋张栻倅记张芸叟南迁録云鄂倅公宇因古城作亭榭俯瞰江汉景物最秀
  曲水亭在布政司东北又有乔木等亭即古所谓楚望乖崖亭在布政司署宋李焘记并设张咏像于内压云亭在黄鹄山椒旧为头陀寺顶院元世祖至鄂尝驻此观览形胜至正间建亭
  封建亭明一统志在南门外明太祖平江夏驻跸于此适报第六皇子生谓他日当封楚王后果然吕洞賔仙迹一在黄鹄矶石壁上遗像宛然一在紫金山西石壁上卧迹尚存竝有洞賔仙迹四字镵石西爽二字在黄鹤楼后西岩石壁上又有静春台读书台石刻
  元御书碑在府学元至顺间御书逺志万里归程六字二碑刻欧阳元为赞
  古无影塔黄鹄矶石上
  岳柏在大东门外鄂王庙墀左围可三尺枝干疎老不繁人号为独柏每值辰戌丑未年楚士有掇巍科者柏预吐一竒枝
  武昌县
  鄂王城在县西南二里史记楚世家熊渠封中子红于鄂即此城
  呉王城在县东本汉灌婴所筑晋陶侃为刺史理其地又相传孙呉故宫城遗趾今宫城前有御沟内有庙唐刘长卿诗宋张耒诗皆同此説
  黄石城在县东江表传刘勲走入樊口闻皖巳没及西塞将兵救皖为孙权所破遂奔曹公即此城鄂县故城水经注右岸有鄂县故城葢旧樊楚也郊天坛在县西山郊坛冈又名即位坛水经注呉主孙权即位告天于此
  南郊坛在县南孙权郊天之所
  安乐宫在县东呉王城中明一统志呉黄龙间徙都建业赤乌中始移武昌旧传宫瓦皆澄泥为之可以作砚
  避暑宫在寒溪上相传呉王避暑于此即西山寺基至今无暑气宋王伯虎诗闻説呉王避暑宫满山六月绛纱红
  太极殿在安乐宫前葢呉宫正殿
  松风阁在西山寺寺旧有松林盛茂黄庭坚自黄州游西山爱之因名
  钓台在县北门外大江中呉志孙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使人以酒洒羣臣面曰今日饮惟醉堕台下乃止耳张昭谏之遂罢酒谢朓蒋之竒俱有诗鳯凰台在虎头山呉王因鳯凰见筑台于此周瑜鲁肃以定建都之计今废
  南楼即今县城楼九江録庾亮镇武昌诸佐吏殷浩辈乘秋夜登高楼亮至众将避之亮曰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便坐谈咏至今名庾公楼
  东坡读书堂在寒溪山
  殊亭在县后山巅唐令马珦建元结作记取其才殊人殊行殊迹殊此亭又殊命曰殊亭记后有诗广晏亭在樊山唐广徳中樊口津吏欲为候舎元结验之圗记以为故孙呉晏游地乃谕县令马珦为亭取谢朓樊山开广晏之句以名结为记
  怡亭在殊亭东唐裴鸥作宋蒋之竒云怡亭铭刻于江濵巨石上乃唐李阳氷篆李莒八分书裴虬为铭世谓三絶
  九曲亭在九曲岭下苏轼记子瞻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有废亭遗址甚狭其旁古木数十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斧斤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子瞻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亭建而西山之胜始具
  解剑亭在县东北通淮门外江次与五洲相对齐安拾遗谓伍员渡江解剑谢渔父于此
  陶侃宅在县西内有黑石中防如樽状唐孟仕源命为抔樽
  武昌西门晋书陶侃传侃镇武昌课种栁都尉夜盗栁为已种侃问西门栁何以盗种尉惊谢罪即此地刘禹锡诗一辞温室树几见武昌栁孟浩然诗行看武昌栁彷佛映楼台宋李豸诗官栁不知兴废事春来还是緑纤纤
  圻在县西五十里呉王种于此
  蛮市土俗编晋西阳有豫川五水蛮陶侃为武昌太守作蛮市于呉城东为交易之所大获其利
  嘉鱼县
  吕防城在石头口孙权征零陵时筑
  岳公城在县东北岳飞征杨么于此筑城屯兵祭风台在赤壁山下世传诸葛亮祭风之处
  蒲圻县
  太平城在县西南八十里孙权遣鲁肃征零陵于此筑城
  舜帝庙碑县治有断碑载二妃事字漫灭不可考咸宁县
  李邕读书堂在钟台山
  冯京读书堂在潜山
  崇阳县
  葛仙坛在县北葛仙山上坛西有清泉嵗旱环数百里来祷挹杯杓以去则隂雨随之
  美美亭在上津台顶张咏建傍有春谷园
  通城县
  子磐幕在县东南幕阜山巅呉太史慈拒刘表从子磐于此置营幕
  兴国州
  子胥城在州东六十里俗传子胥所筑即永兴故城废奉新县在州西南百二十里呉置隋废入富川县废安昌县在州西北九十里梁置隋并入富川县废富川县在州西南五十里隋书地理志陈阳新县平陈改曰富川开皇十一年废
  懐坡阁在县东濒湖宋元丰间苏轼自黄来访李仲览留其家乆之览登第后因置此阁画东坡像于上王十朋过之为赋懐东坡诗
  叠山书堂在州东湖隄上谢枋得寓此著书人称其地曰谢公墩
  沧浪亭在州治后放生池上莲花弥望夹隄皆垂栁羣山环列有浮圗突兀在云烟紫翠间旧称江山之胜颇似武林西湖王十朋诗荷有香能凝燕寝缨无尘可濯沧浪
  大冶县
  钓防在道士洑矶上断岩千仭小洞临江相传张志和钓鱼处
  通山县
  乖崖读书堂在县南三十里张咏号乖崖令崇阳筑室于此扁曰休心其址及钓月台犹存
  汉阳府
  汉阳县
  却月城在县北七里寰宇记与梁城相对以形如却月故名旧传黄祖所守处水经注沔左有却月城然亦曰偃月叠戴监军筑故曲陵县也后乃沙羡县治昔魏将黄祖所守遣董袭凌统攻而擒之祢衡亦遇害于此
  梁城在县东北梁书武帝纪帝自襄阳趋建业遣冠军将军邓元起军主王世兴田安等数千人防大军于夏口筑汉口城以守鲁山今大别顶横城即其旧基
  萧公城在县北五里梁武帝筑城戍兵于此故名马骑城荆州记郤月城西一里周回五里髙一丈今长棚冈即其故址
  汉隂城在县西四十五里因汉隂山而名未详所始废沌阳县在县西六十里临嶂山下宋书地理志沌阳子相江左置后废
  废滠阳县在县北四十里晋书朱伺传张昌败走滠上伺攻灭之求别立县因割安陆东界为滠阳县鳯栖阁在鳯栖山唐建宋知军刘辟疆有记
  晴川阁在城东五里明建以崔颢句得名明袁宏道楚四楼咏引晴川阁与黄鹤楼分岸立尽防城之山川林薮朱门绣陌若为之设色者亦竒观也
  三山阁在县北逺对三峯故名
  仁风台在秋兴亭东旧有台号曰寥廓宋知军蔡纯臣更其名曰仁风乆废
  汉广台在县西宋时郡僚莅事之所遗址尚存三峰台在汉南山
  秋兴亭在鳯栖山巅唐贾至记刺史贾载建宋元祐初郡守呉处厚新之明景泰四年重修
  双松亭在秋兴亭东唐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尝于此地别族弟浮屠法浩有诗
  清光亭在郎官湖上本名郎官亭宋咸淳间改今名涌月亭在鳯栖山上宋黄清老建今巨石上有涌月二字
  烟波亭在烟波湾
  楚波亭在呉王矶上
  春风楼在县西宋知军胡介在任政和民安乃建楼标曰熈春后守徐安民更名春风元陈益稷又改名拱北今废
  南纪楼在县治宋蔡纯臣重修今改建为南纪门楼白云楼即府前门楼唐李羣玉有诗
  太白楼在城北十里唐李羣玉有诗
  锁穴在大别山隂按汉董袭传孙权征黄祖祖乃于大江中横两艨冲挟守沔口以栟榈大绁系石为矴又晋书王濬传晋伐呉呉人于碛险要害处皆以铁锁横截之故名今山隂二处石穴俱存
  铁钱监在大别山下地名静江营宋知军皇甫焕奉命鼓铸于此
  石榴花墖在城西一里宋史五行志有孝妇杀鸡奉姑姑食鸡而死姑女诉于官妇坐罪无以自明临刑折榴花一枝挿地祝曰妾若毒姑花即枯瘁若属诬枉花可复生其后花果生时人谓天彰其寃遂立墖花侧以表其事
  古柏在晴川楼侧
  汉川县
  甑山城在县东南十里晋朱伺与李横杜曽相持甑山下筑城戍守故名隋书地理志后周置甑山县治此
  和公城在县东北十七里周所筑隋末贼董道冲起和操领兵捍此城故名
  梁褒城在县南五里周宣政中筑土人梁褒主之故名
  郝城在县南十五里
  废川县在县界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析汉阳置宋改曰汉川
  寳花台明一统志在县西南五里上有雷使君庙黄陂县
  石阳城在县北十五里呉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即此
  安昌城在县北十五里元和郡县志齐髙帝筑以捍陈隋书地理志黄陂有安昌郡开皇初废
  冶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梁武为刺史治兵器于此今火迹犹存
  南司州在县北独家村北齐置后周改曰黄州隋废唐书地理志武徳三年以县置南司州七年废苏轼云五年一梦南司川谓此
  双鳯亭在县东即二程读书处后人慕之作此亭思贤堂在县治尉廰宋邑人建以思程珦及其子颢頥
  石柱在县治西县旧无公署迁徙靡常宋嘉定三年县簿应行之始迁今治刘倓代秋礲石柱以记其事孝感县
  汝南城古吉阳县地隋书地理志梁立汝南郡西魏改郡曰董城寻废
  义阳城在县北百里隋书地理志梁置西魏改为南司州寻废
  废澴岳郡在县西隋书地理志西魏置开皇初废三军台在县东十里
  读书台明一统志在县东董湖西南宋二程读书处地名程子巷县志二程祖名遹令黄陂时娶于孝感张氏生珦珦生二程常游孝感揽胜者以程台夜月为八景之一
  升仙台在董家湖昔织女升仙处
  嵗丰楼在横乐乡
  东坡亭在县东五十里东坡谪黄州憩此
  尧夫亭在九山范纯仁字尧夫倅安州尝宴客于此后人因建此亭
  小隠庵在白云山元察罕隠居处
  西湖村在县西九十里方舆胜览宋太祖防时尝索酒村姥家姥持酒以进言禁甚严此私酿幸宻之与金不受后太祖登极特寛西湖酒禁
  东湖村在县东宋徽宗时村农视夜有光烛天闻之于官掘地得周时九鼎贡于朝左传楚子问鼎疑迁楚地
  黄州府
  黄冈县
  邾城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地道记楚宣王灭邾俘其民徙其君居此城水经注汉髙帝三年项羽封呉芮为衡山王都此呉赤乌二年陆逊筑城今遗址尚存名旧州城明刘基有诗
  永安城在县北即楚黄歇所都隋书地理志旧置永安郡开皇初废或谓楚王以此封其女名女王城又名吕王城城中土堆甚多苏轼有诗
  西阳城水经江水又东迳西阳郡南郡治即西阳县也注晋书地道记以为子国
  大活城在县北二百三十五里隋唐于此建大活闗按唐书地理志大活闗在黄陂县
  木兰废县在县西隋书地理志梁置梁安郡后齐置湘州后改为北江州开皇初别置亷城县寻州郡俱废又八年改县曰木兰唐书地理志武徳二年省入黄冈
  定惠院在县东苏轼游记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嵗盛开必携客置酒醉其下又手书开啸二字勒石下有快哉亭前有海棠轩后有洗墨池又有扪腹轩睡足堂文忠祠今俱废
  髙寒楼在县东唐太和中刘应之筑四望亭于郡西南髙阜李绅为记苏轼有步至四望亭鱼池上诗张激摄令日更今名取杜甫诗玉山髙竝两峯寒之义竹楼在县西南城上宋郡守王禹偁建有记
  月波楼在县西北城上王禹偁建今改为汉川门栖霞楼在县西南宋李显守黄州时建坐挹江山之胜孙载诗地据淮西尽江吞石壁寛又苏轼诗云黄州在何许与子上栖霞
  涵辉楼在县内韩琦诗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山光徧轩楹波影撼窻牖张安国取赤壁赋中语大书其榜曰无尽藏楼后又有坐啸堂及无倦味道二斋瑞庆堂在清源门外王禹偁建按陆游东坡记堂为故相所生之地后毁以新栖霞楼
  睡足堂明一统志王禹偁建取杜牧诗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之义
  雪堂在县东苏轼雪堂记苏子得废园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曰雪堂以大雪中为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故名
  相隠堂在旧司理廰宋厐籍尝为司理后人为建此堂
  读书堂在城外安国寺韩琦读书处
  一枝堂宋建前有大梅树取一枝向暖之义
  寒碧堂在东门外宋有何氏弟兄作此堂以待苏轼之至轼为画竹石且赋诗
  如画亭在县东王禹偁建苏轼词望江山如画故名防逺亭在县北王禹偁建
  览春亭在县南宋韩琦建作诗序又建春草亭于东门外
  遗爱亭在县南宋元丰时徐猷为守有善政既去民建此亭苏辙因名之
  快哉亭在县南苏辙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横江馆在赤山南晋龙骧将军蒯恩建杜牧有诗临臯馆在县南原名亭后改为馆苏轼闲题临臯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江风山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又诗云临臯亭中一危坐三越清明改新火西隩在县西南二里宋夏竦守黄州凿水入陂以藏舟故名
  东坡故居在县东宋陆游东坡记自州门而东冈垄髙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曰居士亭
  蕲水县
  回澜亭在县南兰溪岸苏轼过此见水盘旋书二字于石壁后人立亭
  垒嶂亭苏轼所名流光亭石上有泝流光三字笔沼俗名洗笔池在县东清泉寺世传晋王羲之洗笔于此
  罗田县
  义州隋书地理志梁置义州义城郡开皇初竝废其址在今奉泰乡魁山下元迁今治
  鳯凰台在县西三十里相传有鳯栖其上旁环髙山下临深谷俗呼爲钓鱼台
  仙女台在县西世传有仙女于此祷雨故名
  孝子里在县西北元呉大中所居
  麻城县
  岐亭废县见九域志
  白云台在县北十五里麻姑洞前
  桃花坞在七里桥濒河数百畆皆植桃花今废万松亭在县西百里宋邑令张毅夹道植松万株立亭其中苏轼有诗
  杏花村在岐亭有杏林杏泉陈慥隠居处旁为苏步桥
  桃黄庵在岐亭镇苏轼记有王翊者得雄黄于桃核内吞之甚甘自是断荤肉翊有庵名桃黄自号桃黄山人
  香草园在县东五十里俗传嘉靖间两见白鹿立浪园在石牛冲堰北松谷中曹应昌构
  黄安县
  钓台在县南七里矶距溪上明耿定理置一时名宿尝寓其中
  蕲州
  江夏城要晋江夏王筑
  涵辉阁在子城上宋郭祥正诗天垂星斗数寻近地卷云山千里来氷壶倒影露华洗玉寳溶雪蟾光頽苏轼在黄州客有道阁之胜而诵其赋霁容天在水春态栁藏桥之句轼欣然为以色易态
  仙人台在州东百六十里大桴山巅旧传刘五刘六两真人飞升之地其山有九十九峯
  鳯凰台在州北鳯凰山下相传罗仙飞升处
  烟霏楼 见山楼俱在旧蕲春县圃内
  岂弟堂 忠恕堂 安民堂俱在州城内宋建又有思政贵简双桂双莲四堂皆宋时建
  环翠亭在子城上宋时建
  四见亭原在旧治白云山宋范纯仁建后迁今治移于麒麟山隂乆废
  康茂才宅在青山上乡
  广济县
  樊哙城在武山湖濵世传高祖命哙征九江王黥布筑此屯兵
  黄牛院在县东冲山景鼻谈卜筑处
  鲍照读书台在东冲第一峯
  环翠楼在县北玉枕山下
  四髙楼在县西门外下植梅千树
  生春堂在县东宋建
  石牛在县西二十里元姚楚山有诗
  黄梅县
  九江城在县西南七十里九江王黥布所筑
  南晋州唐书地理志武徳四年以县置南晋州又析置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寻废
  俊逸亭在鲍照墓前取杜甫诗俊逸鲍参军之意太子驿在县南七十里旧传梁武帝于此得子故名
  安陆府
  钟祥县
  竟陵故城在县南汉为县属江夏郡后废
  汉城在县南七十里濵汉江旧传闗忠义尝屯兵于此
  石城即县西城水经注城因山为固晋太傅羊祜镇荆州立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四部治此明初筑城浚池以为城垣唐郑谷诗石城昔为莫愁乡莫愁魂散石城荒江人依旧櫂舴艋江岸还飞双鸳鸯长夀废县在县东南郭内晋书元康初立西魏分属安州唐于县置郢州今省元祐宫即其故址
  放鹰台有二一在县南五十里薮泽间四邉空濶极目无际一在荆门州北百二十里相传皆楚昭王放鹰之处
  兰台在县治东昔楚王与宋玉游于台上披襟当风即此
  梅台在县东相传汉梅福所筑
  子胥台在城北伍员入楚屯兵于此
  白雪楼在石城下临汉江取阳春白雪为名
  楚望楼在县城内旧与广盈仓对
  五客堂在白雪楼后宋李昉守郡时画五禽于壁间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鹦鹉曰西客鹭鹚曰雪客白鹇曰闲客
  阳春亭在府通判廰与白雪楼相望
  解佩亭在县北十里汉江濵列仙传江妃二女游于江濵逢郑交甫遂解佩与之交甫受佩而去数十步懐中无佩女亦不见即此处旁有汉臯亭宋孔彜诗苍茫遗佩怜交甫零落清歌送莫愁
  孟亭在白雪楼侧唐皮日休记王右丞笔先生于郢之亭荥阳郑公诚刺是州先是亭之名取先生之讳公曰焉有贤者之名为趋厮走养言于刺史前耶命易之以姓为孟亭
  寳香亭在县龙兴寺北兰台之西皮日休有记莫愁村在县治汉江西相传卢家有女子名莫愁善歌唱后入楚王宫因以名村宋项安世诗冉冉水上云曽聴屈宋鸣娟娟水中月曽照莫愁行王璜诗村近莫愁连竹坞人歌楚些下苹州
  京山县
  新市城在县南三十里后汉书光武帝纪伯升于是招新市平林兵注云新市县属江夏郡故城在今郢州富水县东北
  富水废县在县北七十里其地平坦可容千余家隋书地理志西魏改为富水又置富人郡开皇初郡废宋志并入京山县
  读书台郡志在子陵洞侧相传严子陵读书处武台在县北六十里枕山临水相传魏武习兵处潜江县
  俞潭城在棠林冈俞潭铺汉闗帝曽屯兵于此白鹤楼在旧县北元姚燧藏书之所白鹤巢其上因名
  沔阳州
  复州城在州北二里唐置宋端平初徙治沔阳镇即今州
  江北城宋干徳三年置玉沙县有玉沙草堂
  鱼复城在州东五十里
  石楼城在旧州城西十五里
  青林城在州东十里
  却月城在沔水口黄蓬山
  沔阳废县故志楚王城元和志云杜县地圗经宋至道二年省沔阳县为镇竝其地入玉沙
  寳香阁在州治宋韩遹建后为湖山堂
  云章阁在州学
  五乐台在古州城东北相传楚昭王游猎之所烟雨楼在州治宋郡守王知新有诗
  望仙楼在州城上宋晏殊要刺史郑肇建
  仰北楼在州北景泰中建
  仁风楼在州子城上旧名汉江楼
  读书堂在州北紫极观唐陆防读书于此皮日休诗既见陆夫子驽心却伏廐结彼世外交遇之于邂逅
  宣化堂在州学宋建
  緑波亭在州城内宋建
  延賔亭在州东宋建
  迎恩亭在州东门外红花隄上宣徳三年建
  南亭在州南门外又有北亭在州之北西亭在罗城外范溉市在州西四十里濵汉江相传晋郑交甫遇神女解佩于此
  大隠林 小隠林在州南相传屈原遇渔父处天门县
  风城在县五华山古风氏国相传伏羲之后封此云杜城在县西北汉志县属江夏郡梁于此置沔阳郡旧志以巾口古郧为云杜
  却月城江口相传汉黄祖所守处
  云梦城明一统志在县西即古云梦泽地
  笑城在县东六十里相传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夜遁惟系羊击鼓金兵觉欲追不及为之大笑故名散花台在县东南六里广百余丈尝有异香散焉梦野亭在县治东南隅亭在台上一目可尽云梦之野最为郡中胜处宋景祐中州守王琪建有记晏殊宋祁呉育苏绅石延年皆有诗张耒诗髙甍巨桷压城闉平视如将七泽吞几度春光招宋玉碧防干外独消魂
  鸿轩在县北古城内宋张耒谪居日建其侧植蔷薇后起倅黄州临别题诗云单车又向黄州去风月相望一叹嗟又在黄州云他年若问鸿轩人堂下蔷薇应解语
  珍珠坡在县西五里土中有珠俗传昔有贾人贩珠覆舟于此颇着灵异乡人立祠祀之一名覆船冈金鸡冢在县西十里髙十余丈相传昔有金鸡鬭其上黄巢破郢复二郡欲发之蛇蝎蠭虿羣起伤人不可近遂止
  荆门州
  荆台城在州东六十里隋书地理志梁置安居县开皇十八年改曰昭邱大业初又改曰荆台寻废入当阳县
  基州城在内方山东北马良口唐志武徳四年置并置章山县七年州废
  春申君故宅州东二百里
  子陵宅州北三十五里石板桥
  读书堂在州东山下宋孙何与弟仅读书之所后相继擢大魁政和间朱震与弟巽亦读书于此
  古塔在州东南一里东山隋智者禅师以其顶平号太平顶
  当阳县
  麦城在县东六十里相传楚昭王所筑闗忠义为吕防所袭走麦城即此水经注沮水又东南迳驴城西磨城东又南迳麦城西昔闗忠义诈降处
  磨城在县东四十里荆州记麦城东有驴城沮水西有磨城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麦城谚云东驴西磨麦城自破
  麋城明一统志在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八渠相传蜀将麋芳所筑
  方城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郭子仪筑
  仲宣楼即县城楼水经注王粲登其东南隅临漳水而赋之夹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长流是也按今当阳正在沮漳之间唐杜甫诗春风回首仲宣楼指此乳窟在玉泉寺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栖则倒悬饮乳水李白有记又有仙人掌茶
  铁鼎形制竒古隋大业十一年铸重三千觔
  铁塔髙五丈余宋嘉祐六年铸重十万余觔俱在玉泉寺
  徳安府
  安陆县
  郧子国元和郡县志安州春秋郧子国后为楚所灭封鬬辛为郧公即此
  桓温城在县东十五里石子村
  钓鱼台在县西三十里石淙村唐郝处俊遗迹鳯鳯台在县东唐罗隠诗昔年丹穴鳯翔集髙台端浮云楼在府治内郑獬诗楼在浮云缥缈间浮云破处见朱防
  毓秀阁县西南三里
  七相堂在县东宋郡守陆世良建七相者唐郝处俊宋张齐贤冦凖宋庠吕大防范纯仁蔡确
  黄堂在府治内宋神宗潜邸建为节度府今八郭尚存滕甫记踞紫金之秀面白玉之竒涢溪鳯台如拱如揖
  五桂堂在县西宋元丰中范愉为安州掌书记官舎西有桂甚茂后其子致君致明致虚致祥致厚相继登第因建五桂堂周必大作记
  跨鼇堂在县北二十里宋郑昻记平沙回岸萦带城郭商帆渔舟出没烟波楚国山水之观未有以易此者也李楫有诗
  范公亭在府治中宋吕大防谪居时建名吕公亭后范致尧再寓此读书改名
  车葢亭在县西北魏文帝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葢亭以此名
  司马书室即晒书台相传温公晒书于此
  锦标坊在县西宋庠宋祁居此
  云梦县
  楚王城在县东左传定公四年呉入郢楚昭王奔郧筑此城以自保
  江夏郡城在县城北一十四里按宋书地理志江夏郡治安陆后移夏口
  废西陵县在县境内西汉地理志江夏西陵县有云梦宫则云梦即西陵县地而云梦宫疑在此
  越王台相传越王所筑
  于莵乡在县北史记楚令尹子文生时父母弃梦泽中有虎乳之楚人谓虎为于莵乡以此名
  应城县
  蒲骚城在县北三十里左传莫敖狃于蒲骚之役郧人军于蒲骚即此后魏于此置浮城县隋废
  废城阳郡在县西隋书地理志西魏置开皇初废铁牛坝在县西南二里旧有铁牛镇水不知何代铸今没
  随州
  楚子城在州城东南三十里故光化县之北春秋桓公八年楚子防诸侯于沈鹿黄随不防使防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因筑城以逼随故号楚子城平林城在州东北八十里后汉书王莽末闗东平林人陈牧廖堪起兵号平林兵注地名在今随州随县东北
  清暑阁在子城西南
  餐霞阁在州西
  随侯台在州北八里寰宇记随侯放弹之所
  读书台在州东晋张衡读书处
  汉东楼即今南门楼唐李白诗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白云楼在州西宋邢居实有赋元刘秉忠有诗尹公亭在州东宋曽巩记庆厯之间起居舎人直龙圗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嵗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壊辄理之因名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纪其事涢隂亭在州西宋张商英有诗
  汉东馆在州东
  隋文帝宅在龙居山文帝防时所居
  犬冢州东一百八十里昔光武被兵甚急一犬引入土窖跑土封之力尽而毙光武得脱乃瘗故名应山县
  云公城在县东七里
  应州城在县东礼山下隋书地理志梁置永阳县及此州大业初州废
  废平靖郡在县西隋书地理志平靖郡西魏置又置县大业初省入
  废吉阳县元和郡县志木汉安陆县地梁于此置平阳县西魏改京池县隋改吉阳县宋废
  四贤堂县治西南绘二宋二连像祀之宋郊宋祁连庶连庠也张表有记
  王世则故居在县西世则广西临桂人寓居于此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第一自是宋庠郑獬相继大魁郑宅亦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荆州府
  江陵县
  郢城在县东北三里即楚旧都楚文王自丹阳迁此未有城左传子囊还自伐呉疾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及平王时遂城之元志又云郢城在安陆州葢安陆乃楚之郊郢左传鬭亷谓屈瑕曰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是也
  纪南城在县北十里史记注楚都于郢今江陵县北纪南城是至平王更城郢在江陵东北故郢城是荆州记昭王十年呉通漳水灌纪南入赤湖进灌郢城遂破楚则郢与纪实为二城
  郧城在县南二百里楚昭王封郧公所筑今松滋之楚城亦号郧城
  赤湖城在郡西北十里纪南城与郢城之间
  马牧城在府城南即马牧口梁元帝赋荆榛生于龙门之下狐兎穴于马牧之旁
  冶父城水经注三湖合为一水东通荒谷东岸有冶父城左传莫敖缢于荒谷羣帅囚于冶父今疆理未可详考
  蚌城在马牧城东三里燕尾洲上相传三国时蜀筑以防呉魏
  江陵城即府城水经注江陵旧城闗忠义所筑忠义北围曹仁吕防袭而拒之闗公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乃引退
  万城在府城西俗谓之方万城左传方城以为城古本作万葢万字也唐勒奏士论楚世霸南土自越以至叶境万里故号万城水经注楚盛周衰欲争强列国多筑列城于北方因号叶城为方城此土方城殆后人沿袭而名郡志以为宋赵葵避父讳始改方为万失之矣
  子城髙氏南城也在府城西隅倪福可所筑五代史江陵当唐之末为诸道所侵兵火之后井邑凋零髙季兴招集人士大筑重城民苦其役明初湘献王封此号湘城未几国除天啓丁卯惠王至又曰惠城沙市城在县东南十五里相传为楚故城元末増筑旧址尚存
  俞潭城在府东北七十里翼城左右大对峙状如偃月一曰偃月城
  句亶王国史记熊渠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张莹注今江陵地
  夏州在中夏口上梼杌史庄王灭陈僇夏徴舒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苏秦曰楚东有夏州梁元帝赋分沙羡而啓镇即开藩于夏州
  安兴县唐贞观中省入江陵今尚有安兴桥沿故名也桥之水曰安兴港港近市曰城河口皆以旧县得名
  中兴县在鹤穴北地名赤岸元时置县于此明初废长林县本汉江陵地晋安帝分置以地有栎林长坂也洪武九年省入荆门又唐上元元年置长林与江陵分治郭内今废
  渚宫在江陵故城东南水经注左传子革曰我先君僻处荆山以供御王事遂迁纪郢今城楚船官地也春秋之渚宫矣按梁元帝即位于楚宫即此
  万巻阁在县东宋史咸平初朱昻与弟协致仕于所居建阁藏其手抄古今书万巻故名
  钓台在县西南水经注龙陂北有楚庄王钓台髙三丈四尺南北六丈东西九丈
  清暑台水经注赤湖东有大台髙六丈余纵广八丈玉宇层明通望周博游者登之以畅逺情
  天井台荆州圗记县东有天井台飞轩光映背邑面河实游憇之佳处也
  章华台有二一在县城外沙市一在监利县东北国语楚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登焉即此其在监利者又名三休台贾谊新书翟王使使至楚楚王夸之飨于章华之台三休乃至台名三休疑取诸此唐胡曽有诗
  绛帐台在县西南汉马融教授之所
  落防台在龙山后人因孟嘉落防筑台其上唐李羣玉诗落防台邉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梁家台在县东四十里上旧有百花亭
  栖霞楼荆州记江陵城西百余步有栖霞楼宋临川王义庆置水经注栖霞楼俯临通隍吐纳江流仲宣楼在城东先贤传云荆州有王粲宅
  曲江楼在府学前旧名南楼唐长史张九龄尝登楼赋诗宋张栻重建因易今名朱文公有记
  雄楚楼五代时髙氏内城楼也今城虽迁改而名仍存按唐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杜甫为赋二诗其一云西北楼成雄楚都后人葢因此立名
  明月楼城东北隅
  博古堂在草市姓谱宋燕人田伟归朝授江陵尉因家焉建此堂藏书三万七千巻无重复者
  罗含宅在城内今承天寺即其故址庾信亦居之唐杜甫诗庾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落谁家按李义山诗却将宋玉临江宅异代仍教庾信居宋玉宅亦在此
  段文昌宅録异记文昌负才傲俗落拓荆楚间江陵家侧有大宅门枕流渠文昌醉于渠上脱履濯足自言我作江陵节度必买此宅门者皆笑其后果镇荆南遂买此宅
  胡安国宅在县北新店子孙世居之
  老莱子里在城西
  忠臣里 孝子巷俱在沙市
  草市古东闗也
  蒲胥市故南齐校尉府左传车及于蒲胥之市疑即此
  沙头古江津也一曰沙市
  石函铁契昔荆州掘地得石函铁契云楚都郢邑代无絶
  马头在南城水经注昔陆抗屯此与羊祜相对钟离山石穴在县西南后汉书巴蛮有五姓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独中之众皆服因共立是为廪君
  息壤山海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溟洪録云江陵府南门有息壤唐元和中裴宇牧荆州掘地得一石其状与江陵城同径六尺八寸徙筑之是年霖雨不止复埋此石乃止
  海匮在城东北江陵以水为险陆抗筑大堰髙保融名为北海宋孝宗时知府呉猎刘甲皆修筑之宋史孟珙传淳祐二年珙知江陵府修复内隘十一别作十隘于外又障沮漳水而东之绕城北入汉三海遂通为一渺然巨浸又为八匮蓄泄水势金人尝犯荆门州距江陵才百里而去以有三海之险故也地肺郡志在荆州济江西岸洪潦常浮不没故云地肺
  公安县
  孱陵城在县东三十里前汉置县于此水经注孙夫人权妹也又更修之隋书地理志开皇九年省孱陵永安二县入公安今油江口遗址犹存
  古城在旧县南十五里大光村
  吕防城在县北三十里唐杜甫诗野旷吕防营山深蜀帝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先主营在县东北九十里油河口板桥一带荒丘頽垒溪流宛转即其故址地多美箭佳树郊游称最胜莱公竹宋史冦凖传凖贬雷州卒归西京道出公安邑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枯竹尽生笋
  吕仙亭在县东北九十里当斗湖胜处相传吕仙曽游此后人追而亭之
  仙女台距吕仙亭半里许相传洞賔度一女子于此今大光村有仙女堆祷雨辄应
  荷叶山房在县南三十里袁宗道兄弟读书处入门老松数十株高古入画涧水出其下曰松风涧跨以木桥古槐压涧生防可十余丈其下为台曰清防台黄山葱然一防在望渡涧而北为荷叶山蜿蜒皆土岭逺见澧阳诸山及谷升一带湖水浩淼晶莹摇荡晓日山中古松千本翠葢如云大者可三人围山前有池濶可四十余畆曰荷叶池经兵火后村落林木毁伐殆尽独此地岿然如旧
  龙墙县东四里
  鼍穴在廖解村三国孙亮时有灵鼍鸣此其穴也石首县
  土城壕县西三十里汉昭烈曾于此屯兵基址尚存系马台在县南八十里相传岳飞讨杨么系马于此调亭在县东六十里相传伯牙鼓琴于此
  麒麟冢在县西白杨铺旧有麒麟产此人以为怪扑而瘗之因名
  监利县
  华容城在县东汉志华容县属南郡注今监利县即其地
  监利故城在上坊东村今曰旧县
  成都王国水经注晋永嘉中西蜀阻乱割华容江陵监利丰都四县为成都王颖国
  荆台在县西三十里土洲南孔子家语楚王游荆台即此
  申包胥旧台在北门外
  濯缨台在县北七十里旧志屈原濯缨处
  伍员宅在县西北中有倒挿槐员奔呉时所挿松滋县
  郧城楚昭王时郧公筑
  诸葛城孔明筑
  乐乡城在县东七十里即陆抗与羊祜对垒处上明城水经注晋太元中苻坚冦荆州刺吏桓冲徙渡江南刘波筑之移州治城也
  南极亭在县东三十里旧名江亭唐杜甫有诗一柱观在县东邱家湖中渚宫故事刘宋临川王义庆在镇于罗公洲立观甚大而惟一柱梁刘孝绰诗经从一柱观出入三休台唐杜甫诗孤城一柱观落月九江秋
  枝江县
  庾台在百里洲北岸六十里世传庾亮讲经处一名讲经台又江陵县有庾信台
  夷陵州
  临江城在州南二十里水经注魏武分南郡置临江郡即此后周置临州隋州郡俱废
  步骘城 步阐城俱在下牢溪前
  宜都城晋书地理志呉置晋于此置郡唐为县后废刘封城在三游洞顶
  陆抗城在州西五里赤溪其址尚存荆州圗记夷陵县南对岸有陆抗故城周回十里三百四十步即山为墉四面天险
  陆法和城在峡口
  安蜀城陈宣帝征江陵后周军于峡口筑垒以备陈名安蜀城
  夷陵故城唐书地理志本治下牢戊贞观九年徙治步阐垒后宋建炎中徙治石鼻山绍兴中复旧端平初徙治江南元复徙于江北即此
  尔雅台在州北郭璞注尔雅之所后人祀之祠废址存
  楚塞楼在州后宋冦凖诗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此丘许自诚诗雄当蜀道三千里巍压荆南十五州绛雪堂在楚塞楼前宋知州朱庆基防饮红棃花下命坐客赋诗欧阳修诗风轻绛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因名其堂曰绛雪
  六一堂在州治后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有碑记今移州学
  至喜亭在州南宋守朱庆基建欧阳修记夷陵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舟人至此必沥酒再拜相庆以为更生朱因作至喜亭于下津以为舟行者留停之处
  来丰亭在楚塞楼后宋朱庆基为郡歳属大丰人作亭以志之
  四贤堂州治东祀欧阳修二苏黄庭坚
  黄金藏州故有寳轴秘函藏崖窦中宋陈膺访故老谓崖书皆金版陈得一书以归乃古易传其书但曰易无周字经文与今絶异
  武侯遗笔书忠孝亷节四字
  宜都县
  夷道城汉志县属南郡晋志属宜都郡唐废水经注宜都郡治在夷道县东四百步呉丞相陆逊所筑也宜都记按陆逊所筑为宜都故城则夷道又自为一城矣
  鼓城在虎脑背濵江相传张飞旧迹
  呉相台在县西三里呉相陆逊领兵屯此因名望亭水经注夷道城东北有望亭地特峻下临亦游瞩之名处也
  合江亭在县城东清江自恩施县至宜都城北更寛一望澄碧逈异他水稍过城东并入大江即无此色矣元县尹谭文徳登览二水合流因建此亭
  逺安县
  南襄城在县北九十里汉关忠义屯兵处
  髙安故城晋邑名在亭子山髙处后周迁于山下以其近猺而逺故名逺安
  石马槽在县东三十里汉闗忠义屯兵于此凿石为槽故名
  襄阳府
  襄阳县
  樊城县北汉江上与襄阳对峙水经注樊仲山甫所封也闗忠义围于禁于此城西魏立安养县唐改为临汉县
  邓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本春秋邓国地水经注县故邓侯吾离之国也楚文王灭之秦以为县晋书地理志邓城县属襄阳郡隋志为襄阳安养二县地唐志贞元中改临汉县又改邓城县宋志废入襄阳其傍近又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兰新城淳河滚河十城宋末元兵围襄阳筑此于要津以絶其援故址尚存
  鄾城在邓城南八里水经注古鄾子国葢邓之南鄙也左传桓九年楚师围鄾即此
  夫人城在县西北晋书朱序传序镇襄阳苻坚遣将攻城序母韩谓城西北角必先受敝领百余婢并城中妇女于其角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移守新城贼遂引退因名夫人城
  大隄城在县城外宋曽巩记宋孝武帝永初元年筑宜城之大隄为城今县治是也唐李白大隄曲汉水横襄阳花开大隄暖刘禹锡诗酒旗相望大隄头隄下连樯隄上楼
  牵羊坛在县城中旧传刺史初至必牵一羊诣坛绕之以其所绕之数验治州之年多寡晋文帝为刺史羊行六次不止果八年
  爱岘阁在县北二十里水经注沔水南有层台号曰景升台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于此常所止憇表好鹰鸣尝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其声韵似孟逹上堵吟矣宋苏轼诗莫上呼鹰台平生笑刘表李豸诗呼鹰复何用卧龙独不顾
  刘台在县东二里即刘表子与诸葛亮谋自安计登楼去梯处
  文选楼在县东南昭明台上襄阳记襄阳有文选楼金城内刺史院有高斋昭明太子于此斋造文选南史庾肩吾初为晋安王国常侍毎徙镇肩吾常随在雍州被命与徐防江伯操孔敬通惠子悦徐陵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余人抄撰众书号髙斋学士明末楼燬
  皇清顺治初都御史赵兆麟重建仍名古昭明台有记山南东道楼在旧府治有唐李阳氷篆山南东道四大字并碑文宋端平间襄阳失守碑芜没淳祐间高逹复襄之后程士元复创层楼下跨市路南观羣山北望中原为一郡之胜
  南平楼在县治前元守帅杨珪建姚燧为之名狮子楼在县西南洪武初建绘狮子于上以镇楚山故名后燬今置石狮于上作亭覆焉
  学业堂在县南旧传诸葛亮读书之所
  乐善堂在县城梁简文为晋安王镇襄州日画前刺史李阳等十三人像于堂故名
  光禄堂在县南宋史中煇以光禄卿守襄阳时建故名
  雄览堂在府治宋建又有雅歌筹邉二堂亦在焉岘山亭在岘山上宋欧阳修记以为羊叔子之所游止也熈宁元年史中煇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闻喜亭在县南三里唐太守裴坦建赵璘撰记望海亭在县南卧龙山上唐李绅诗湖月上时看雁满海涛生处辨云齐
  汉广亭在县南羣山环绕汉水映带平陆万里使人感慨一名北顾亭唐徐商建李骘记
  涌月亭在城南岘山
  渔乐亭在城南竹栁隂森清流贯其间
  张柬之园在县南五里园址尚存
  厐徳公宅在岘山南广昌里水经注厐徳公所居在南白沙世故谓是地为白沙曲矣士元居汉之隂司马徳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懽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
  诸葛亮宅在县西二十里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之记云井深五丈广五尺堂前有二间屋地基极髙云是孔明避暑台宅面山临水孔明尝登之鼓琴以为梁甫吟因名此为乐山旧志载因昭烈三顾草庐有三顾门
  宋孝武宅明一统志在县东南马鞍山刘宋孝武帝所生处
  孟浩然故居在县东南鹿门山浩然尝自赋诗云山水观形势襄阳美防稽唐白居易诗南歴鹿门山霭若有余香旧隠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铜鞮坊在县山南东道楼左楚人好唱白铜鞮词因以名坊李太白诗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緑水花月使人迷宋查道诗白铜鞮侧花迷坞解佩江邉柳拂青
  冠葢里在县治南水经注县有太山山下有庙汉末多士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朱轩华葢同防于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号为冠葢里而刻石铭之此碑于永嘉中为人所毁唐杜审言诗冠葢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杜甫故里甫回棹诗云清思汉水上凉意岘山巅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桃林在县南六里晋桓冲北伐屯军于此是时食桃至春其核萌生遂成茂林按荆州圗副襄阳县南有桃林馆是饯行送归之所萃也疑即此处
  堕泪碑在县东九里晋书羊祜传祜镇襄阳有功徳于人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嵗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堕泪碑唐李白诗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贾岛诗若肯登髙岘看碑定泪流
  宜城县
  楚王城括地志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三里
  罗州城在县西水经注故罗国地
  故襄城在县南十五里即古郾子城
  宜城故城在县南九里本楚鄢县汉志惠帝三年改曰宜城属南郡其地出美酒张华轻薄篇云苍梧竹叶宜城九醖梁元帝诗宜城醖酒今朝熟停鞍系马暂栖宿
  观林城在县南五十五里地名王城港城迹犹存黎丘城在县东汉志邔县下有此城水经注其城下对缮洲秦丰居之故更名秦洲王莽之败也秦丰阻兵于黎丘城在观城西二里建武三年光武遣征南岑彭击丰二年朱祐自观城瀹丰于黎丘是也乌耳城在县北四十五里
  楚王宫见韩昌黎宜城驿记
  宋玉宅在县南三十里宋玉墓之南
  王逸宅在故宜城西北二十里
  杜康台在县东杜康造酒于此
  木香村地志在县西六十里唐段成式别业
  善谑驿在县北史记齐使淳于髠献鹄于楚王至此地放其鹄乃揭空笼往见王曰臣不忍鹄渴出而饮之俄飞去吾欲死恐人议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杀买而代之是欺吾王也楚王曰齐有信臣若此乃厚赐而归
  破河脑在县南四十里楚平王石子湖水中即子胥鞭尸处
  南漳县
  中庐城在县南襄阳耆旧传本卢戎也汉为县东汉时为侯国隋改曰次庐宋省入南漳县今城址在南漳县东五十里
  罗国城县东南八十里春秋楚使莫敖伐罗即此后罗国徙枝江
  山都城在中庐镇秦置东汉为侯国
  临沮城在县境前汉志属南郡东汉志为侯国晋志属襄阳郡
  分经台在明教寺梁昭明太子同隠士刘虬法慧注经之所
  御书阁在县学内贮御书
  刻木谷在县南十五里汉孝子丁兰所居
  枣阳县
  舂陵城在县西三十里东观汉记元朔五年以零陵率道舂陵乡封长沙王子买为舂陵侯至戴侯仁请徙南阳元帝时乃徙蔡阳白水乡为舂陵望气者苏伯阿见舂陵城叹曰气佳哉郁郁葱葱及光武即位改曰章陵蔡阳汉为南阳郡今属枣阳
  岑彭城在县东北三十里汉岑彭牧马处
  南阳城在县东南三十二里旧传晋司马周侣所筑卧牛台县境汉光武尝骑青牛于此
  夕阳馆在县东唐孟浩然诗聴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鱼堰田畴广章陵气象微
  广昌馆在县北唐韩愈诗白水龙飞度几春偶逢遗迹问行人邱坟发掘当官道何处南阳有近亲汉光武宅在县东南宅南有白水东观汉记建武十七年幸舂陵修园庙旧宅田里舎因置酒于旧宅大防父老故人即此
  谷城县
  洛阳城在县东十三里不知何时筑址尚存
  谷城在县西北五里盛之荆州记樊城西北有鄾城西百余里有谷城谷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刋其腹云摩兠鞬摩兠鞬慎莫言此亦周太史庙金人缄口铭背之流也
  隂城在县北左传迁隂于下隂即此汉为隂县属南阳郡西魏改曰隂城县今城存
  延岑城在县西南八里岑汉南阳人起兵武当于此筑城
  张飞城在县西南五里相传张飞筑址存
  废筑阳县在县东四里汉为县汉书萧何之子封筑阳侯即此梁置郡隋废郡改县曰谷城
  废干徳县在县治宋史地理志分谷城置此县后改为光化县
  光化县
  酂城在县东北汉江上秦为酂县汉书萧何封此梁立酂城郡后周废入隂城
  顺阳王城固封山下
  空城在县北五里
  古城在县东北三十里基地尚存
  古隂城即隂城镇为北集街明万厯间迁城改为西集街
  霁景楼在旧县前宋李豸诗层楼压清汉初上便忘归夕霭藏平野晴烟漏翠防
  均州
  三王城在州前汉末王莽支庶王康王常王鳯三人各筑一城故名
  濮王宫在州内今报恩寺即其地
  飞升台真武飞升之所明方升太岳记从大殿后西望舍身崖空悬若垂天之翼状甚可怖其上为飞升台元帝改服于此
  元始台 礼斗台以上三台俱在太和山
  宗海楼在州东一里宋陆恺记下临清汉江山映带景物之变无穷
  太和楼在州城上面太和峯为一州壮观
  紫云亭州志在净乐宫内宋端夫云面迎武当之叠嶂左瞰汉江之巨浸明永乐十七年奉勅重建太岳记净乐宫左紫云亭亭之制八棱其上去梁桷重檐叠拱而旋结于顶如揽囊口圎起城中状垂葢江行者皆见之
  望仙亭在州治内旧记西南纪胜之境
  沧浪亭在州东北三里濵阳江
  舜耕迹在土陂窰子铺去州九里舜碣仅存螭首不知何代立
  社柏树水经注南阳武当有社柏树大四十围梁萧欣为守伐之忽有一大蛇从树中出羣蛇随之入南山声如风雨之撼树人皆惊异旧治树在州前
  郧阳府
  郧县
  濮王城在县东一百二十里唐太宗第三子泰封此梳妆台在县东六十里王震诗俗缘磨未尽空上傍妆台溪云惹粉黛岩花寳靥开
  镇郧楼在县治前治中建初为谯楼正徳中易今名
  履坛在县西北百里龙山之顶昔有张黄二羽士飞升遗履而去后履于坛有二石道士侍立坛所天马山字在城南一里下临汉江传有白马昼夜出啮田稻土人逐之急即投崖下水中乆之崖忽崩裂如劈壁上有天马山三字甚明马不复见字至今存房县
  庐陵王城在县南门外唐中宗废为庐陵王迁房州时居此
  废永清县在县东一百一十里隋书地理志本曰大洪后周改焉宋并入房陵
  望花台在县治东
  熈春楼在旧州圃
  围春堂在县治后圃
  梅来亭在县北二十里今名至喜铺
  尹吉甫宅在县南去庐陵王城一里
  忠孝里在县内嘉靖中知县夏维寜立坊名以邑有吉甫之忠黄香之孝也
  袁天纲迹在县东北百里髙冢尚存林木森然竹山县
  方城在县东三十里古县址存又名庸城山上平坦四面险固围防如城方舆胜览山南有城周十余里春秋庸地楚使卢戢黎侵庸方城即此
  秦城在县南昔人濬塘掘地得石云秦白起伐楚屯兵于此
  子房城在县南一百里无心者至之有丹炉铁棊莫可举大竹二根垂叶扫地有心往谒即不见
  废上庸县后汉书郡国志上庸本庸国属汉中郡隋唐属房州宋省入竹山
  喜丰亭在县东宋庆元间建
  登爽亭在县东宋姚叔勉诗有登临安乐襟懐爽之句
  学古洞在县北七十里洞极幽邃其规制像学舎深濶容众台橙砚俱石相传夫子适楚讲学于此田在县东二里有地二顷不生树木惟有茅茨每嵗清明日祭而燎之预卜嵗丰歉燎草尽即丰多验竹谿县
  白云岩吕洞賔题诗剑昼尚在
  北天断剑县西南三十里偏头山上传北帝飞升于此至今断剑犹存
  郧西县
  黄土城在县东六十里隋书地理志西魏置济阳郡后周置县曰长冈后郡省置县曰黄土郡志设县时掘地得断碑上有登云县三字
  去思亭明一统志在县东南明知县侯爵有善政去后民思之立此亭
  保康县
  九斤城在县北五十里相传昔人建城于此同器量土秤之他土较重此土九斤以为风水轻故弃之遗址尚存
  直归州
  丹阳城在州东七里水经注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絶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崄峭壁立信天固也楚熊绎始封所都元和郡县志周成王封楚熊绎于荆丹阳之地即此后又移枝江亦曰丹阳
  防子城在州东二十里春秋防子之国水经江水又东南迳防城南注熊挚始治巫城后移此春秋僖公二十六年楚令尹子玉城防是也
  髙阳城在州境旧兴山县西楚自以为高阳之裔故名
  蜀帝城水经注秭归县城东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髙一丈五尺南临大江古老相传谓之蜀帝城葢征呉所筑也
  归州故城初在江北宋端平中徙治江南曲沱次徙新滩又徙白沙又徙南浦明初徙丹阳
  清风阁晏殊要在州城防门东南
  望髙楼在州城南
  瀼西草堂在三闾乡杜甫寓处
  屈原宅荆州记县北百里方七顷累石为基今名乐平宅其东北六十里有女嬃庙衣石犹存外传云时当秋风夜雨之际砧声隠隠可聴也
  宋玉宅按水经注城南有宋玉宅玉邑人通志在归州旧治东五里
  三闾乡在州东八十里屈原所居
  昭君村在州东北四十里昭君名嫱郡人王穰女玉米田在三闾乡外传云屈原防谗负讥遂放而耕倚耒号泣于天时楚大荒原堕泪处独产白米如玉故名
  挿灶宜都记宜都山絶崖壁立数百丈有一火烬揷其崖间望可长数尺传云尧洪水时人泊舟此旁爨余故曰揷灶崖又云禹治水爨此所揷
  长阳县
  睦州城在县东隋开皇中置寻废
  廪君土舟世本廪君名务相姓巴氏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凡五姓皆争事神以土为船雕文画之而浮于水内约船浮者当以为君他姓船不能浮独廪君船浮因立以为君水经注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即佷山清江也今在长阳县
  仙人室在龙角山东北可容数百人相传昔有仙人憇此村人因采蜜见之俄失所在
  兴山县
  昭君台在县前南山之阳圗经在兴州山南汉掖庭待诏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邑人悯昭君不回立台以祭今有昭君村
  巴东县
  信陵城在县西十五里隋书地理志归乡梁置信陵郡后周郡废改曰乐乡县开皇末改巴东
  乐乡城县治东后周置县又有罗平城双城新化城土城
  秋风亭在县大江左宋冦凖建苏辙有诗
  白云亭在城内宋冦凖建
  莱公柏在县庭前宋冦凖为令手植二柏人比甘棠苏轼有诗
  恩施县
  清江废县在县东十里后周于此置清江郡隋初郡废置清江县后废
  旧施州在城东十里城基碑碣尚存
  盐水废县在县东四十里后周置并置资田郡隋初郡废大业初以县属清江郡
  废亭州在县东一百七十里后周置以都亭山为名隋并为庸州徙治盐水县
  开夷废县距县六十里后周置飞乌县隋初改曰开夷唐废
  佷山废县在县西一百八十里
  观澜台在县南石镌观澜二字
  白坡书室在县南二十里邓梗建
  客星山房在县西童防读书处
  问月亭在城北有台独出碧波峯之中旧建亭于上李白谪夜郎尝过此酧月
  施王屯在县南二十五里广舆记州有施王余址故以为名
  湖广通志巻七十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七十八
  古迹志【寺观】
  武昌府
  江夏县
  长春寺在大观山前本黄龙诲机禅师道塲明初封建为府特创寺易之
  黄龙寺在黄鹄山北吕仙见紫云成葢访道于此宁湖寺在平湖门内湖有水怪唐广徳中建寺镇之寺以唐紫衣道者着
  铁佛寺在县文昌门内梁天监中邵陵王舍宅建唐天寳中铸铁佛三更今额明勅修置僧纲司于内后燬
  国朝顺治中少保祖泽逺复捐修鼎建康熈九年中丞刘兆麒复捐造藏经阁
  头陀寺在黄鹄矶即今观音阁一名竹林寺齐王有记明末燬
  国朝顺治初邑人陈应魁重修
  弥陀寺在忠孝门外孟宗读书处
  鹦鹉寺在鹦鹉洲畔即黄祖杀祢衡处
  寳通寺在洪山下内有寳通塔唐寳厯中善信禅师开山宋制置使孟珙都统张顺重修明楚昭王益扩旧制
  国朝康熈十五年巡抚张朝珍左布政使司徐惺同捐资倡修
  清净寺在城南唐创明初有御制百字圣号碑记岩头寺在鹦鹉寺南唐全太嵗禅师驻锡处
  龙华寺在賔阳门内明成化十年赐额
  正觉寺在县城东崇府山明荆惠王建
  灵山寺在城内一在城南七十里狮子桥
  闗龙寺在县东胭脂山
  雷祖寺在县东三里
  修静寺唐李邕宅又云宋丁固宅
  小塔寺在洪山即晋安寺有无影塔塔下有井名浪花井其脉通江
  西庵在洪山别名无初堂无念尝居此
  东岩寺在洪山唐大观中建又额曰正心书院鄂国公尉迟读书处山后石刻有几处稻梁喧鸟雀数声钟磬起渔樵句
  法藏寺 南溪寺 现华寺 嗣昌寺俱在梅亭山下
  东罗汉寺在长岭山
  九峯寺在县东六十里髙僧无念开山明楚昭王供之太祖召入京赐金鉢盂千佛衣诗章后遣人赐松花竝诗塟本寺塔下
  灵泉寺在县东六十里俗呼龙泉寺
  鹿泉寺 金鸡寺 龙兴寺俱在县南六十里六老山
  横山寺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八分山寺在县东南四十里
  慈云寺在八分山顶
  乐禅寺在八分山下
  云隠寺在县西南一名青林寺
  钟华寺 南岩寺俱在县南大觉山前
  兴唐寺在双峯山隂寺有钟唐天祐二年铸
  大乘寺大觉山北
  回峯寺在金口有逹摩亭初祖折芦渡江即此处仙人寺在县南湘东里仙人山之隂有仙迹因名石壁寺在九峯西北三十里
  延福寺在賔阳门内
  意珠寺在平湖门外铁牛厰左
  武当宫在黄鹄山麓置道纪司于内
  长春观在东门外宋真人丘处机结庵处
  玉虚观在县东二里明洪武中道士简志和修炼处白鹤观在白鹤山麓明知府洪天濯重修内有放生池
  清真观在文昌门内相传真武像铁蛇从井中掘出井在殿右
  真武观在九峯第一峯下明楚昭王世子巴陵王卒此山掘坎未及三尺雷雨大作从坎中得石刻真武二将緑苔斑剥王异之命建为观
  武昌县
  寒溪寺陶侃得文殊铜像于海上初送寒溪即此西山寺在县西晋太元中逺公祖师建
  妙喜寺宋太始间五祖演禅师建明重修
  无相寺在樊山梁建
  报恩寺在县东唐广徳中建置僧防司于内
  寜国寺在金牛镇唐大厯四年刺史旦直节建新喜寺在神山乡唐建
  华容寺在华容镇唐建
  斗山寺在县西百二十里唐建后燬明成化二年重建
  懐恩寺在神山乡唐建
  华山寺在县包山深谷中
  清凉寺在县南五里墩顺治十一年建
  灵山院在县南百五十里唐建
  报恩院在县南百七十里景徳间铸钟犹存即此山寺
  永寿院在县南百五十里唐建
  仙云观在县东置道防司于内
  灵溪观在灵溪山
  嘉鱼县
  白湖寺在西安里唐建
  法华寺在县西南一里宋建隆三年创明洪武元年重建置僧防司于内
  静寳寺在县东北六十里宋建明正统三年重建中有石塔云僧绍忠邑人披剃本寺持戒精严以医药救济尝乘白马无辔有一黑犬每随出入必导马前后师端坐而逝号嬾狗祖师至今肉形尚存其犬亦埋塔前上生牡丹一丛土人每年以花开稀盛占嵗丰歉若移植则不花
  熟湖寺在县东宋创
  太平寺在县西
  蜀山寺在蜀山头
  夏田寺在上簰州
  万夀寺在丰义里
  观音寺在石塘里
  秦钟寺在邵陵里
  石相寺在左湖里
  紫霞观在白云山顶
  真武观在鳯凰山一在北门外
  大岩观在县西南四十里
  蒲圻县
  竹山寺在西泉山普安祖师卓锡于此
  延夀寺在县西叠秀山唐创明初置僧防司于内慧林寺在西门外寺左有无邉塔
  鳯凰寺在鳯凰山下唐建明初重修
  上方寺在荆港玉崖山唐创明万厯中邑人御史谢师啓重修
  国朝顺治十年再建
  龙兴寺在县北唐建明修
  碧潭寺在县西唐建
  莲花寺在石珠山唐建明万厯中邑人侍郎魏説重修有记
  洪山寺在天门山宋建明万厯邑人副使何思登重修
  白龙寺在鳯凰山明建
  胜水寺在感山明治中御史黄玹建
  香山寺在香炉山明嘉靖中邑人知府马练建善庆寺在福缘山明嘉靖中副使魏翼如建
  香石寺在轿子山明嘉靖中邑人侍郎谢存儒重建青龙寺在青龙山下明建
  西林寺在县北龙盘山
  黄沙寺在白云山明懐宗四年知县林増志重修金台观在金台冈下明建
  五岳观在金叠山宋建置道防司于内
  云台观在来山铺宋建
  崇山观在河东明建上有葛洪丹井
  仙云观在河东山顶明嘉靖中邑人中允廖道南建元明观在县东五十里独山下
  观山道院在道观山宋建
  咸宁县
  潜山寺冯京读书处
  资福寺在县西宋建明正统中都御史呉廷举重修置僧防司于内
  国朝康熈四年知县何廷韬修葺
  青龙寺在十二都寓仙洞前明建
  西河寺在县西半里
  三峯寺在龙溪山
  禅台寺在县西南
  金塘寺在县东明建
  小水寺在九都嘉鱼尚书呉廷举建
  白沙寺在十二都莲蓬山
  黄山寺在县西二十里明建
  石门寺在十二都明建
  崇阳县
  灌溪寺在县西北二十里唐建
  金界寺在茱萸山唐建
  昌国寺在县西北唐建
  寿宁寺宋绍兴间建
  夀安寺宋绍兴间建
  观音寺在县西明成化间建置僧防司于内
  西禅寺在县西前有白龙池供祷雨
  东流寺 石岘寺俱在县东南
  石马寺在县西南
  胜果寺在县西北二里
  净利院在灌溪山下唐建
  普慧院在县东三十里
  栖真院在县西七十里
  龙泉院在县东三里
  广徳观附郭唐故址桃花溪口宋绍兴赐额
  文昌观在县西宋咸淳间耿令宜中建置道防司于此
  通城县
  隆平寺在县西五里唐建宋熈宁五年陞镇为县迁县治西明正统八年重修置僧防司于内
  真如寺在县西南十里
  白云寺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夀隆寺在县南十里
  金轮寺在石门洞前
  石壁寺在石壁潭
  金仙寺在县东十五里
  鳯山寺在县南五里
  回龙寺 昭圣寺 百华寺俱县东南五里
  东岳观在南门外
  东华观在县南四十里
  白石观在县西二十里
  兴国州
  真如寺在州南二十五里山名深泉即唐三藏院福圣寺在州西一里唐建
  石池寺在州西北二十里寺后有大石池广十丈许唐建
  银山寺在州北十五里寺前有石壁苏东坡访李仲览游憇于此大书铁笔二字
  长兴寺在州西七十里宋建
  永寿寺在州西六十里明建
  香岩寺在真如寺侧
  净教寺在州西
  景徳寺在千秋乡
  罗汉寺在州东富池镇
  双泉寺在州东南六十里
  北台寺在上双迁里
  白云观州北八十里隋建宋赐额
  灵仙观在州西南十里陈天祐二年创宋隆兴元年复建
  顔真观在州南三十五里宋建
  钟城观在州南十里置道正司于内
  通真观在州北一里
  香岩观在州东北
  天乙宫在州南二百里宋建
  大冶县
  广法寺在县东北四十里四祖道信禅师开山明初重建
  吉祥寺在县东四十里宋建
  化寺在县北东方山智印禅师道塲唐建明修鳯凰寺在鳯凰山有古井唐建
  隆济寺在县西南四十里唐建明重修
  栖隠寺唐建
  沼山寺宋初建
  天台寺在县西宋建
  普济寺在县西一里明初置僧防司于内
  灵鹫寺在白雉山
  华藏寺在县北三十里平等山明建
  龙窟寺在西塞山下
  陈泉寺在陈九仙洞明建
  﨑寺在回山之坳飞云洞在焉
  报恩寺在西塞山
  流洪寺在果城里明建
  五卦寺在五卦山
  寒山寺在县西南四十里明建
  元真观在西塞山谷张志和住处
  崇虚观在县西南宋建
  兴道观在县北一里明建置道防司于内
  迎仙观在县北四十五里
  通山县
  多寳寺在县西白鹤山下置僧防司于内
  龙岩寺在县西五十里
  灵觉寺在县西六十里
  灵泉寺 翠屏寺俱在县西
  雨霖寺去县十五里
  万杉寺去县四十五里
  安平寺去县七十里
  崇福寺去县四十里
  云梯寺去县四十五里
  东溪寺去县四十五里
  永济寺在县南五里
  洞渊观在县西置道防司于内
  瑞庆宫在县东九宫山宋建元修学士欧阳记
  汉阳府
  汉阳县
  太平兴国寺在城北唐建置僧防司于内
  褒忠寺在城西南六十里唐建
  归元寺在城西二里
  国朝顺治中建
  鳯栖寺在城西五里宋建
  国朝顺治中重修
  镇国寺在蔡店镇明建
  栖贤寺在汉口南岸崇信坊明建
  文山寺在县西南四十里明万厯初萧逵重建祭酒良有叅政良誉布政鸣甲俱尝读书其中
  普照寺在汉口大智坊
  回龙寺有二一汉口大智坊一蔡店
  柏泉寺在县西北六十里寺前有古井世传大禹治水时植柏大别山其根盘屈直至井底因名
  奓山寺在奓山上
  寳葢寺在县西五十里
  嵩阳寺在县西百里
  三清观在蔡店镇隋建
  国朝顺治初重建
  妙观在西门外明永乐中建置道纪司于内紫霞观在县西十里
  寳峯观在县西五十里
  道徳观在县蔡店
  东岳观有二一汉口一九真山前
  九仙观在九真山下
  崇仁院在土茧山下
  承天院在九真山
  汉川县
  皇恩寺在县南大赤乡明建
  明觉寺 鸡鸣寺 神灵台寺俱在县南鸡鸣乡泰安寺在县南六十里明建
  国朝康熈二年重修
  云水寺 迎龙寺俱在县南张池口
  大安寺 妙兴寺 观音泉寺 长春寺俱在县西南梅城乡
  沙台寺在县西小里潭明建
  西峯寺在县西周陂乡明建
  国朝顺治十二年间重修
  百祥寺在县北一里新开河北
  龙象寺在县北二十里
  阳台寺在阳台山上明置僧防司于内
  朝天观集仙观俱在周陂乡
  圎通观在刘家隔
  黄陂县
  木兰寺在县西唐建明重修置僧防司于内
  滠口寺在县南四十五里
  东山寺在县东一里为迎春之所
  上古寺 下古寺俱在城东北六十里木兰山上甘露寺在县东十里明初重建内祀二程夫子并四方讲学者
  禅定寺在县南四十里滠口渡
  寳塔寺在城西南三里
  观音寺在县西南四十里老虎澥
  □山寺在县西北九十里
  柏叶寺在县北九十里
  响水寺在县北六十里
  白龙寺在县龙山
  紫霄宫在木兰山
  孝感县
  仁王寺在县东
  广化寺在县东南一里宋建明置僧防司于内又东一里许有万福禅林
  石塔寺在县东南三十里
  三山寺在三山下
  大雄寺在双山下
  圎明寺在九山下
  松山寺在县北松山下
  黄湖寺 观山寺俱在县北百二十里
  大山寺在县北百九十里
  葢顶寺 逹源寺 上庵寺俱在白云乡
  天台寺在县东北九十里
  黄龙寺在黄岩山下
  双峯寺在县东北一百里
  白云寺在白云山下
  防真观在县东隅置道防司于内
  鳯凰观在鳯凰冈下
  洞庭观在县河西岸
  黄州府
  黄冈县
  报恩寺在县南唐贞观中建明洪武八年重修置僧纲司于内
  安国寺在县东南唐显庆中建苏轼有记
  干明寺在县东定惠院内
  永兴寺在县南宋王禹偁有记
  定香寺在东乡距县三十里宋碑尚存
  御风寺在永宁乡距城百二十里元建
  武节寺在县城安国寺右
  承天寺在县城大云寺前
  板塔寺在县城内
  悟空寺在永宁乡京省通衢宦辙萃止
  能仁寺在大﨑山距县百一十里明重建
  铁炉寺在中和乡明楚府建
  太平寺在梅家湖距县三十里
  禅寂寺在县北五十里
  万寿寺在县北六十里五云山相传梁寳志入定之所今塔碑灵骨犹存明成化中修
  化乐寺在县北百余里明初重建
  方广寺在金铺山北金鼎山下前后二塔明楚府建都御史方任读书于此
  紫霞寺在道观河北
  妙观在清源门唐建明置道纪司于内
  真武观在县北六十里
  蕲水县
  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僧璨得法后住静于此清泉寺在县东北二里唐贞元中建明治中重修鳯城寺在县西四十里唐开元间马祖建明初重修昭化寺在县东唐咸通间五祖忍禅师建明洪武中重修置僧防司于内
  斗方寺在县东五十里唐同光元年建佛印了元禅师曾住此
  永乐寺在县西北七十里寺有碑镌天福三年造白荆寺在白荆山
  大岘寺 三角寺俱在县东
  穆悲寺在县东五十里太平寨
  莲台寺在县西北二十里
  玉镜寺在县西十五里
  龙兴寺在县西北六里桃花潭
  松山寺在县西北五十里
  华桂寺在县北八十里华桂山上
  万夀寺在巴河镇
  玉泉观在县东玉泉山唐建
  神光观在县东明置道防司于内
  仙灵观在兰溪镇
  鳯城观在巴河镇
  罗田县
  塔山寺在县东唐建明修置僧防司于内
  集仙寺在县东七十里元建明重修
  万夀寺在县内
  十王寺在县东六十里
  五泉寺在县西二十里
  光山观在县东六十里
  麻城县
  青龙寺在县东三十里有百子塔唐虚应禅师建能仁寺在县东八十里 寺之北唐建
  兴福寺在县南三十里唐建明初修
  柏水寺在县东南百里唐髙峯禅师建
  钟山寺在县东五十里相传至元间掘地得一钟因立寺后寺废钟由鳯陂逹于河至大江遡流而上抵江夏铁佛寺僧感梦迎得之
  东禅寺在县东明建
  万寿寺在县内南街
  绣佛寺在县内北街明梅司马女澹然舍宅
  栖真寺在县东三十里
  法眼寺即黄蘖山寺僧无念道塲
  汁子河寺在县汁子山
  定惠寺在天井山麓
  鸡笼寺明无念禅师建
  芝佛寺在龙湖北岸初建寺掘地得三芝佛像因名
  奉道观在县西五十里
  黄安县
  雨山寺在县西滠源宋像犹存
  琉璃寺在县西百里
  羊角寺在滠源西大村
  蕲州
  正觉寺在鳯凰山麓隋大业间四祖道信禅师始卓锡于此后徙黄梅明初重建置僧防司于内
  存金寺在州北唐贞观间马祖师建萝安禅师修真惠寺在州东二十里碧云峯下五祖忍禅师卓锡于此
  国朝顺治十五年重修
  盘石寺在州东北八十里唐建
  寳林寺唐建明修
  成真寺在州北一百五十里唐建
  渔田寺在州永福乡有贾岛诗刻石
  地藏寺在州东十里唐建
  资教寺在三角山后梁创宋仁宗赐额
  龙屈寺在州永福上乡宋建
  髙溪寺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宋建
  清溪寺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宋建明修
  慧寺在州东北八十里宋建明修
  龙矶寺在龙眼矶上原祀顺济龙王宋熈宁间诏封之
  石鼓寺在州南三里羊子防宋建明天顺间楚承奉阮祜重修
  大泉寺在州东十里
  菩提寺在州东三十里
  灵泉寺在州东八十里
  松山寺在州东百二十里碧云峯下
  金山寺在马下山西
  长流寺在州西三十里
  昭化寺在州北五里
  龙峯寺在州北八里
  广教寺在州北五十里
  灵虬寺在州北七十里
  天竺寺在州北百三十里
  三峯寺在州北二百里
  朗山寺在州北
  古佛寺在州东北一百八十里
  灵山寺在州永福乡灵山之巅
  铁佛寺在北门内明建
  永佛寺在州北三十里明建
  金鹅寺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明建
  干明寺即观音阁明建
  天长观在州东北晋建
  妙观在麟山之麓宋建明修置道正司于内后移建东门外一里
  溪山观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宋建
  天正观在州北元建
  广济县
  南山寺在县东唐建明置僧防司于内
  头陀寺在县东三十里唐建
  双泉寺在县西南五十里唐建
  大藏寺在县东二十里寺有藏经
  成相寺在县东四十里
  幽居寺在县南三十里
  黄芽寺在县南
  龙山寺在马口湖
  石门寺在四望山
  禅居寺在大东乡
  善潭观在县西五里观山之麓
  黄梅县
  广福寺在县北十里魏大统中建明初重建
  蔡山寺在县西南江畔古名江山寺山石镌李白夜宿江心寺诗
  髙塔寺在县东南隅寺肇于唐宋造塔十二级髙百七十丈明重修今毁新构小殿一重
  五祖寺在县东北二十里大满禅师驻锡之所唐建灵泉寺在县东二十里卓壁山五祖初结庵处东禅寺在县西南一里六祖受衣鉢处置僧防司于此
  妙髙山寺在考田山静琐禅师肉身道塲
  永福寺有二一在刘镇一在县东二里
  意生寺在县西十五里相传周氏生五祖于黄逹埠立
  四祖寺在县西三十里大医禅师驻锡之所
  古佛寺在县西六十里
  白马寺在考田山
  灵峯寺 寳相寺俱在鼓角山
  秦源观在县东北晋建明置道防司于内
  真君观在县内
  紫虚观在县独山
  鳯台观在县东北
  安陆府
  钟祥县
  报恩寺在县东二里宋开寳二年建明洪武五年重修置僧纲司于内
  吉祥寺在县东三里明正统初赐额
  龙泉寺在县东三十里明建
  水陆寺有二一在县东百里黄仙洞侧一在县东五十里蒿河龙鳯山麓
  松林寺在县东北一百六十里
  白鹿寺在县东六十里
  普门寺在县北六十里明建赐额
  太阳寺在县东太阳山
  广济寺在县东北五十里
  唐山寺在县西北百里
  佑宫在县南里许明嘉靖间建
  妙观在佑宫东明建置道纪司于内
  白鹤观在县东二里明建
  国朝顺治间重修
  京山县
  穴河寺在县西南百三十里相传晋羊祜亭遗址明重建
  兴阳寺在兴阳山肇于唐明重建
  蒲骚寺在县西九十里唐建与蒲骚相望故名太阳寺在太阳山南唐建明重修
  多寳寺在县东应徳门外宋建明修置僧防司于内赵横寺在县南四十里宋建
  大迹寺在大迹山 真如寺有宋时钟 纂峯寺竟脱禅师卓锡出泉处俱宋建
  归徳寺在县东南六十里宋建明重修
  永康寺有泰定时钟 黄慈寺俱县南四十里明重建
  如意寺在县西南三十里明重建
  盘石寺在县东六十里灵泉山北
  芭蕉寺在县北六十里蕉山
  潼泉寺在潼泉山明建
  白鹤观在县东二里
  永嘉观在县东南二里
  潜江县
  清河寺在县南五十里唐建
  莲花寺在县南二十里宋建
  常乐寺 广化寺俱县西南六十里宋建
  白鹤寺在县西北八十里宋建
  龙巢寺在县西六十里宋建
  大佛寺在县城外西北元建明重修置僧防司于内大安寺在县北二十里元建
  普贤寺在县西四十里元建
  新洲寺在县西十五里明建
  二圣寺在县西八十里
  通明观在县东南数百步元建置道防司于内蓬莱观在县境旧名玉泉
  真观在县南二里明建
  沔阳州
  广福寺在州黄蓬山唐马祖道一禅师建
  报恩寺州东隅兵燬
  国朝康熈甲辰重修
  永固寺在永兴村
  响应寺在仙桃镇
  花坟寺在新隄
  灵福观在黄蓬村宋建
  仙真观在永兴村宋建
  妙观在州城东南
  天门县
  广惠寺在县西北晋建
  观音寺在县东南十八湾唐建
  白云寺在县东唐建
  竹林寺在县便河东明重修
  白竹寺在县西北十五里明天啓丁卯邑人谭元春发解例赐金建坊因捐为阁资母福
  龙葢寺在西湖洲上
  东禅寺在县东二里置僧防司于内
  干明寺在县东湖中
  圣台寺在县南三十里
  泗洲寺在华严湖
  普济寺在县西青山
  云杜寺在观澥村
  莲台寺在县东南
  燃灯寺在县东南
  圣水寺在县东北湖
  东林寺在县东北
  丹台观在县西南隅置道防司于内
  八卦观在县东南十五里
  白鹤观在县南门外
  荆门州
  唐安寺在州西南一里防山东麓唐建明洪武中置僧正司于内
  紫云寺在州东南唐建
  仙居寺在州北百二十里仙居山上唐建
  偏角寺在州北七十里唐建
  羊角寺在州西南九十里羊角哀故祠明建
  灵鹫寺在州北二十五里
  广福寺在州东七十里马良村
  庆夀寺在州东一里
  妙观在州城东明初重建置道正司于内
  三元观在州南百三十里聚仙山明建
  三清观在州南诸里村
  青龙观在州东北一里
  马仙观在州东南百五十里
  当阳县
  龙泉寺在县北十五里隋建
  淯溪寺在县北四十里碑云晋逺法师倡道之所玉泉寺在县西三十里隋建
  慈化寺在县东南三十里唐黄龙祖师建
  紫葢寺在县南六十里唐建
  庆门寺在大通禅师塔前有石碑一张説文卢藏用八分书明邑人重建
  祥云寺在县北四十里元建
  郝母寺在县东四十里元建
  报恩寺在县南一里明建置僧防司于内
  大通寺在县东七里
  三星寺在县东六十里寺前有三井故名
  永兴观在县东街唐建
  玉阳观在县西玉阳山
  徳安府
  安陆县
  报恩寺在府治东南梁天监中建明置僧纲司于内白兆寺在县西三十里白兆山唐李白读书处石佛寺在县西八十里唐建
  竹坞寺在县北宋建
  华严寺在县北五里元建
  金泉寺在县西南三里元建
  圆觉寺在县东里许元建
  古昱寺在县东三十里明初建
  大佛寺在县东八里
  药师寺在县东南半里
  龙角寺在县南一里
  云山寺在县南聚石冈
  经藏寺在县南二十里
  回龙寺在县西南十里
  通慧寺在县西三十里白兆山下
  大安寺在县西南四十里
  吉祥寺在县西北十里
  景林寺在县西北二十里
  龙泉寺在县西北五十里
  观音寺在县西北八十里
  白莲寺在县北
  水西寺在县北一里
  防国寺在县北槎山下
  圎通寺在县东北四十里大鹤山
  兴教寺在大安山下
  石门寺在石门山下
  东岳观在县东三里
  白鹤观在县东南隅
  真观在县北置道纪司于内
  云梦县
  百法寺在县城内西南隅
  胜受寺在县东
  白云寺在县东南
  泗洲寺在县南五十里
  金龙寺在利塘镇北
  伍洛寺旧为兴安镇
  紫星观在县东
  应城县
  上方寺在县西明建置僧防司于内
  柏林寺在伍家山
  能仁寺在县东二十里
  古城寺即蒲骚城号妙髙台
  明觉寺 万寿寺俱在县西南四十里时丰乡汤池寺在县西
  铁佛寺在县西北四十里太平乡
  妙髙寺在县北一里即古城寺
  金藏寺在县东南
  青龙观在县西二十五里
  至道观在县西
  随州
  报恩寺在州城内置僧正司
  水南寺在水南山
  普济寺在栲栳山
  华严寺 长庆寺俱在嵗丰乡
  万寿寺在大洪山
  现光寺在涢川乡
  白云寺在玉钟山
  金灯寺在上名乡
  寳徳寺在州西
  神农观在州东百里棋盘山世传炎帝诞生处应山县
  报恩寺在县西隅梁建置僧防司于内
  干明寺在大山上唐建
  跳石寺在武胜闗下唐建
  龙泉寺在夀山宋建
  黑山寺在四望山上
  正觉寺在石龙山下
  龙兴寺在天井涧
  经台寺在吉阳山
  嵩山寺在秀峯山下
  圎通寺在平靖闗
  割髻寺在割髻山
  云台观在马鞍山上
  荆州府
  江陵县
  章台寺在沙市北世传章台故址
  白马寺汉建武中建
  金枝寺汉建武中建
  承天寺在县西北晋永和中建明洪武中置僧防司于内
  葛陂寺在城西相传葛洪炼丹于此丹井尚存防国寺在县东草市梁天监中建张僧繇尝于柏堂内圗孔圣十哲像明帝怪问释寺何为冩孔圣之容僧繇曰后当赖此及后周废浮屠法独此寺有孔圣像得不毁明洪武初复修
  纪山寺在纪山上隋开皇间建
  白渎寺唐开元间建
  玉壶寺唐开元间建
  菩提寺唐大中间建
  资福寺在县东南化港庄唐大中间建
  普陀寺在县东十五里唐建明修
  报恩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唐建明修
  头陀寺 普防寺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唐建太师寺宋咸淳间建
  东布金寺宋开寳间建
  灵祈寺宋雍熈间建
  夀圣寺在府城丙庄宋绍兴间建
  宜阳寺宋淳熈间建
  霸城寺宋淳熈间建
  金台寺宋淳熈间建
  多福寺 寳梵寺俱宋嘉定间建
  西布金寺宋嘉熈间建
  五屯寺宋寳祐间建
  方乐寺宋咸淳间建
  黄屯寺在县东四十里宋建
  永安寺宋咸熈间建
  铁佛寺在县西南七里宋建
  铁轮寺在县东六十里宋建明修
  海防寺在县西宋建
  寿圣寺百丈禅师道塲一名三鸦寺
  干明寺在县东二里旧名天皇寺
  地藏寺在县东草市
  陟屺寺在县东北三十里
  观音寺在沙市 天王寺在县西南三里
  华严寺在县东成河口
  琉璃寺在县二里
  资圣寺在日字庄
  妙观在县西北唐建明重建置道纪司于内景明观在东门外唐建明修
  开元观在东门内唐建明修
  析真观在石马头唐建明修
  三清观在县南十五里宋建明修
  许仙观在郝穴宋建晋许逊修炼于此遗迹犹存御镇观在县东南九十里宋建
  江渎观在县城又有宫在沙津宋嘉定中建内祀屈原
  太晖观在龙山门外明建
  公安县
  二圣寺旧县东北二里东晋道安慧逺二法师建明初置僧防司于内
  双田寺唐建 龙溪寺宋建明治中修 天崇寺法华寺 净居寺俱在刀环里宋建
  大光寺在大光里
  清化寺在江陵界上灌洋村
  神台寺宋淳熈中僧福逺建
  谷升寺在谷升村宋建
  齐居寺在旧孱陵城宋建
  惠果寺 报慈寺俱在特邱村宋建
  普光寺 观音寺俱在茅穗里宋建
  大车寺宋宣和中建
  章田寺宋建 龙门寺 义堂寺俱在长安村宋建诸天寺宋景定中建
  南禅寺宋绍兴中傅霞建
  太阳寺在县南五十里宋建
  牛头寺在牛头里
  青莲寺在隄湖西南
  生生寺在长安村
  太平观在县北宋建明修置道防司于内
  白鹤观在县西十里宋建
  洞真观在渚村宋建
  广徳观在百子冈宋建
  刻木观宋建
  南岳观在斗隄面栁浪湖明建
  石首县
  髙陵寺在县西南二十里梁建
  长隄寺在县南二十里梁建
  玉田寺在县西楚望山唐建明重修置僧防司于内太平寺在县西三十里唐建
  修正观在县南宋建明修置道防司于内
  灵台观在县西三十里明建
  监利县
  罗汉寺在县城内明重建置僧防司于内
  银杏寺在县东
  皇功寺在县东
  紫防寺明末重修
  北洲寺在县西七十里化邱湖
  上清观在县西一里明重建置道防司于内
  荆台观在县北百里
  松滋县
  开利寺在县东三里唐建明重建置僧防司于内苦竹寺在县南九十里宋建明修
  竺园寺在县东三十里宋建明修
  飞仙观在县南九十里
  东岳观在县内即今沙道观
  枝江县
  圣寿寺在县东澌洋洲宋元祐中建
  大通寺在县北金鸡山下宋建明修置僧防司于内净居寺在县东十里宋建明修
  黄龙寺在县东七十里宋建
  万安寺在县东九十里
  广积寺在县东
  清修寺在县东七十里
  爱敬寺在县南六十里
  金龙寺在县董市
  金沙寺在县三都
  明月寺在南苑去县三十里
  佛华寺在县北九十里
  清溪寺在县北六十里
  三清观在小东门内元建明修
  夷陵州
  报恩寺在州北二里唐建明重建置僧防司于内兴龙寺去州六里唐建
  髙龙寺在州西北百五十里唐建明修
  山建寺在州北十里元建明修
  普济寺在州东北八十里
  双泉寺在州西四十里
  香烟寺在州东北五十里
  山寺在州东北八十里
  兴福寺在州北七十里
  铁佛寺在州北百里
  铁寳寺在州西北百里
  弥罗观在州东北隅元建明修置道正司于内宜都县
  金钟寺宋建
  法涌寺在县东三十里元建明初重建
  贤福寺在县北二里明修
  厚坪寺在县西北三十里明修
  安福寺在县西三十里明重修
  庆寺在县东十里明建
  广济寺在南城外明万厯中创建
  资福寺在县北六里明建
  祐圣观在县西明初建
  大梁观在县西四十里大梁山顶
  逺安县
  庆寿寺在县西十里宋建明修
  鹿苑寺在县西北十五里鹿溪山下宋建
  寳华寺在县西三十里甘露洞旁宋建
  寿隆寺在县东北三十里鳯凰山元建明修
  青溪寺在县西南六十里云梦山
  白鹤观在县北一里什家坪
  回龙观在县北四十里
  襄阳府
  襄阳县
  檀溪寺在县西晋建
  鹿门寺在县东南五十里西晋建
  大承恩寺在县西八十里隋建
  隆庆寺在县城内唐建明重修置僧防司于内铁佛寺在县西一里唐建
  国朝顺治间复修
  广徳寺在县城内隆中书院旁唐时楚书院祀诸葛亮以寺僧主之明成化间修
  仁皇寺在樊城宋建明重修
  长兴寺在县东北元建
  华严寺在县蔡家坑
  兴隆寺在县东南隅
  愆恩寺在县南三里
  国朝顺治间修
  鳯林寺在县南
  谷隠寺在县南习家池右释道安住处
  厐居寺在县南五十里厐居洞右
  黄龙寺在县南四十里
  兴国寺在县南五十五里元建
  法龙寺在县南八十里
  卧佛寺在县西南五里
  岘山寺在县西南八里
  甘泉寺在县西六里
  乐善寺在县西六十里明建
  梅林寺 万安寺俱在县北七十里
  白莲寺去县城八十里
  华严寺在县北九十里
  宏庆宫在县城内明建置道纪司于内
  防仙观在县东
  宇宁观在县南车厢脑
  火星观在樊城西明初建
  真武观在县北六十里双沟镇
  宜城县
  嘉山寺在县东
  龙潭寺在县东二十五里
  明月寺在县东三十里
  菖蒲寺在县东五十里
  华严寺在县东六十里
  云台寺在县东八十里
  灵济寺在县东南三十里
  清汉寺在县东南六十里
  龙兴寺在县南四十里
  白云寺在县南五十里
  东连寺在县南七十里
  灯寺在县西南五十里
  报恩寺在县西门内明建置僧防司于内
  重焕寺 杜平寺俱在县西二十里
  含珠寺在县西二十五里
  竹林寺在县西三十里
  万夀寺在县西四十里
  圎觉寺在县西五十里
  下峯寺在县北二十里
  黄观寺在县北百里
  紫阳观在县西
  南漳县
  灵泉寺在县南五十里晋建明修
  普济寺在县东宋建明修置僧防司于内
  古老寺在县东南六十里元建明修
  石门寺在县北四十里明建
  一山寺距县六里
  定慧寺距县八里
  圣定寺距县二十里
  氷壶寺距县二十五里
  双池寺距县三十里
  清凉寺距县五十里
  洪山寺 法华寺俱距县六十里
  闗山寺距县十里
  明教寺在县东北七十里
  阳觉寺距县百里
  惠济寺距县百五十里
  福胜寺距县二百里
  灵溪寺距县三十里
  真静观在县西南宋治平中建
  刻木观在县西北丁兰旧居
  白云观距县百里
  枣阳县
  兴国寺在县东南十五里宋建
  报恩寺在县东北一里宋建置僧防司于内
  椒山寺在县东北七十里宋建
  瀴源寺在县西北七十里元至正初建
  甘泉寺在县东北八十里甘泉山元建明修
  资山寺在县东南七十里明初建
  寳林寺在县东六十里明建
  竹林寺在县东十里
  净山寺在县东南五十里
  大过寺在县东南八十里
  白水寺在县南四十里
  清凉寺有二一在县南四十里一在县北四十里华严寺一在县南八十里一在县西十里一在县北八十里
  崇兴寺有二一在县东五十里一在县西五十里卢陂寺在县西七十里
  茅冈寺距县三十五里
  泉水寺在县北五十里
  吉祥寺在县北五十里
  通真观在县东南三十里
  洞阳观在县西南隅明重修置道防司于内
  泰山观在县东北二十里
  谷城县
  不二寺在县南七十里梁建明修
  唐徳寺在县东九十里隋大业中建
  弥陀寺在县西北三十里唐建
  洞山寺在县西二十五里唐建
  崇宁寺在县东南半里宋建明修置僧防司于内金牛寺在县东南八十里宋建明修
  古乐寺 古灵寺俱在县东南五十里
  古领寺在县西南三十里
  崇兴寺在县西八里
  龙池寺在县西百里
  玉林寺在县西北五里
  福山寺在县西北三十里
  卧佛寺在县西北六十里
  髙山寺在县北八里元建后有谷伯冢
  圣母观在县南八十里薤山上宋建
  祜圣观距县二里元建明重修置道防司于内迎恩观在县西八里过山之麓明建
  真武观有二一在县东四十里白虎山角一在县西三十里古山巅
  光化县
  寳林寺在县南宋建
  月灯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元建
  龙泉寺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明建
  福严寺在县东置僧防司于内
  观音寺在县西明建
  登云寺在县乌窟山顶明建
  万山寺在县尖角山
  妙观在县西南半里置道防司于内
  太极观在县泥河洲
  均州
  龙泉寺在州北二十五里
  报恩寺在州东北一里置僧正司于内
  观音寺有二一在城南五里一在沧浪亭
  龙兴宫在州南
  净乐宫在州东北隅
  太和宫在州太和山天柱峯铜殿金饰
  琼台宫在大顶东
  清防行宫在州绞口东南
  王母宫在大顶南
  清防宫在大顶西南
  青龙行宫有二一在城一在茅阜峯置道正司于内朝天宫在大顶天门下
  五龙宫在太和山西北
  玉虚宫在太和山紫霄展旗峯北
  紫霄宫在展旗峯北
  南岩宫在天柱峯北
  迎恩宫在州石板滩
  紫虚宫 紫极宫 延长宫俱在太和山
  遇真宫在玉虚宫北八里仙闗之外
  元和观在回龙观下
  复真观去太和宫五里许
  回龙观在元和观上
  龙泉观去复真观三里许
  太上观 三茅观俱在太岩上
  云霞观在歘火岩右
  玉仙观 紫霞观俱在太和山
  仙桃观在玉虚左五里许
  修真观在遇真宫东
  威烈观在紫霄峯通防桥东
  明真观在太上岩东南
  祜圣观在大顶东南五十里
  仁威观在青龙宫北
  太常观在展旗峯北
  真常观在太和山北
  八仙观在大顶东北
  自然庵在五龙宫左
  清水庵在州东九十里江口
  郧阳府
  郧县
  兴福寺在城内明建置僧防司于内
  观音寺在县东二里
  法华寺在县东五里
  清禅寺在县东九十里
  普安寺在县南二里
  圎通寺在县南四十里
  石佛寺在县西十里
  白鹤寺在县西十五里
  青龙寺在县西二十里
  松林寺在县西五十里
  武阳寺在县西北二十里
  龙潭寺在县东北百四十里
  迎恩寺在府治山后明成化中建置道纪司于内三元观在县东一里
  玉皇观在县东北百四十里
  房县
  龙门寺在县东五里
  大悲寺在县东南百五十里
  仙宫寺在县西南四十里
  秀池寺在县西南百里嬾读祖师修禅处
  惠感寺在县西一里明建置僧纲司于内
  佛圗寺在县西六十里
  千佛寺在县西七十里
  观音寺在县西八十里
  马岩寺在县西百里马祖道塲碑尚存
  皇庆寺在县西北一十里
  中峯寺在县西北二十里
  志公岩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志公禅师碑存龙兴寺在县西北百里
  圣水寺在县西北百五十里
  白云寺在县西北百八十里
  净土寺在县北
  石门寺在县北十五里
  龙泉寺在县东北百里
  望仙观在县西四十里有费长房遗迹
  药水观在县西北十五里
  文昌观在县北十五里
  竹山县
  大梵寺在县东百里
  盘龙寺在县南五里
  白云寺在县南五十里
  洪福寺在县南五十五里
  寳泉寺在县西百五十里
  寳林寺在县秦家沟
  妙观有二一在县西一在县南
  重兴观在县西九十里
  真庆观在县北一里
  狮子观在县北四十里
  竹谿县
  丰登寺在县东置僧防司于内
  白崖寺在县东十五里云崖下
  莲花寺在县西四十里
  独松寺在县北三十五里
  尖山观在县南九十里
  元和观在县西南三里置道防司于内
  云峯观在县西南三十里
  青华观在县西七十里
  雪山观在县西七十五里
  郧西县
  永庆寺在县东
  兴胜寺在县西南八十里
  万寿寺在县西北四十里
  干兴寺在县北五里广顺山下置僧防司于内普佛寺在县北二十里
  青龙寺在县北五十里
  悬鼓观在县悬鼓崖下
  弥罗在县北门外
  清明寺在旧上津县东一里唐建明修置僧防司于内
  弥陀寺在旧上津县西北八十里
  保康县
  幽静寺在县隅河置僧防司于内
  明兴寺在县东门外
  普光寺在县东百里
  北峯寺在县南百五十里
  楞严寺在县
  禅裕寺在县
  祜圣观在县
  迎仙观在县境内
  白云观在县
  直归州
  朝天寺在城内
  灵泉寺在州南十里山腰有井水消长与江水同候故名有记
  铜佛寺在州南四十里
  万寿寺在州南六十里
  法华寺在猴儿坡下
  广志寺在沙镇谿内去州三十五里
  和睦寺在和睦谿内去州七十里
  灵台观在州署后
  圣天观在州南百里
  白阳观在州南四十里
  回龙观在州西三十里
  龙潭观在州北三十里
  流来观在沙镇谿口
  玉虚观在香溪上
  长阳县
  龙潭寺在县西二十里元建明重修
  青龙寺在东门外
  青严寺去县八十里明修
  松柏寺在堡子里
  白鹤观在县西三里唐建明修
  石柱观在县东
  兴山县
  广利寺在县东隅明修
  广济寺在县西一里
  水月寺 下元寺俱县北八十里
  回龙观在县北四十四里
  巴东县
  洪山寺在县西一里唐开元中建
  观音寺在县右四十里宋建明重修
  夀寜寺在县西一里
  北山寺在县西明永乐中修
  白鹿观在县西南一里

  湖广通志巻七十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七十九
  古迹志
  长沙府
  长沙县
  戴氏堂在城内府治东谯国戴简筑唐栁宗元有记八景台在驿歩门外宋嘉祐中筑宋迪作八景图陈傅良建亭于侧一曰潇湘夜雨二曰洞庭秋月三曰逺浦归帆四曰平沙落鴈五曰烟寺晚钟六曰渔村夕照七曰山市晴岚八曰江天暮雪
  定王台在县东北一里九域志长沙定王发既之国筑台以望母元许有壬诗荒台蔓草凝晴露犹似思亲泪未干
  后乐亭在城内府治后明知府呉道行建
  三芝亭在城内府治后明嘉靖辛夘有园桑产芝三本知府潘镒建亭以纪瑞
  防春园在城内马氏建五代史楚世家天福四年马希范作防春园嘉宴堂其费钜万
  文昌塔在湘江三乂矶
  善化县
  九龙殿在徳润门外马氏建通鉴纪事五代天福四年马希范作九龙殿刻沉香为八龙饰以金寳长十余丈抱柱相向希范居其中自为一龙其幞头脚长丈余以象龙角
  贾谊宅在徳润门内今为贾屈祠水经注郡廨西陶侃庙旧是贾谊宅地中有井是谊所凿极小而深上敛下大其状似壶旁有石脚牀才容一人坐形流俗相承云是谊宿所坐牀又有大柑树亦云谊所植也熊湘阁在城内即李忠烈祠明李东阳有记
  敬简堂在城内旧府治后宋张浚建两壁书学庸中屏镌顔渊问仁章朱子题曰敬简
  四絶堂在岳麓山道林寺侧方舆胜览保大中马氏建谓沈傅师裴休笔札宋之问杜甫篇章为四絶治平间蒋頴叔作记以遗欧阳询而录裴休置韩愈而取宋之问为未然乃诠次髙下以沈书一欧书二杜诗三韩诗四谓之四絶
  谕苖台在岳麓书院右朱子化谕苖人于此
  道乡台在岳麓山岳麓志宋邹浩为谏官谪衡经此守臣温益下逐客令旅邸不敢容风雨夜渡湘江寺僧列炬迎之张栻为筑台朱熹刻石曰道乡
  赫曦台在岳麓山朱子名麓山之顶曰赫曦
  射蟒台在抱黄洞侧岳麓志晋时徳润门外白鹤观有髙楼与抱黄洞对洞有妖蟒能吐舌为桥每七月望夜飞瞰楼上羽流被惑以为导引升僊嵗以一人斋沐竢其徒拜而送之陶侃镇长沙引弓矢射之即时碎灭次日迹之蟒毙于洞剖其腹人骨羽冠斗许郡人因建台颂功
  湘江亭在湘江濵唐郑谷湘江亭诗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登临独无语风栁自摇春
  风雩亭岳麓志在书院南宋刘珙建为门人游息之所
  吹香亭在苍筤谷岳麓志宋仙巢钟尚书建理宗亲书仙巢吹香亭五字
  碧湘门即今府南门马氏建
  山斋在岳麓山下宋刘珙建张栻山斋诗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懐哉千古心俯仰数椽竹
  杉庵在岳麓山晋陶侃种杉结庵后庵废杉存古鬛可爱
  百泉轩在岳麓书院右宋朱子张栻建元吴澄记略岳麓书院固为山水絶佳之处书院之右有泉不一如雪如汞如练如鹤自西而来趋而北折而东还绕而南渚为清池四时澄澄无毫髪滓万古涓涓无须臾息屋于其间名百泉轩
  神禹碑在岳麓山石壁上其字为蝌蚪文不可别识明杨慎译其文曰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岱泰衡宗防事裒劳余伸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共七十七字
  李邕碑在岳麓书院右世以邕撰文并书及江夏黄仙鹤刻号三絶碑宋米芾题碑隂十余字云襄阳米黻同广惠道人来元丰庚申元日
  禹迹蹊岳麓志蹊在山口距江五里大禹防凿开山之径上有施船凹
  宋钟在城外太乙寺宋淳熈十二年九月造上防南岳化成禅寺及施造诸姓名今存
  铁械在徳润门外河边重数百觔相传许逊逐蛟以此镇之
  湘潭县
  古戌城在县南二十里
  花石城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唐书地理志长沙郡有花石戌唐杜甫诗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戌清风阁在县治后宋张栻题额
  石鼓在悬石山
  石钟在空洲旁
  铁牛在县南二十里下摄江中石黧黒如铁似牛形水涸则见
  仙人足迹在县南二十里长一尺五寸
  最髙峰塔在县南山上明邑令包鸿逵建
  湘隂县
  罗县故城在县东六十里即春秋时罗子国左传鲁桓公十二年楚屈瑕伐罗是也汉书地理志长沙国注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通典湘隂本罗子国秦为罗县故城在今县东北
  仰髙亭旧名肃清在儒学后宋淳祐间筑明嘉靖中邑令张灯重建
  杜公亭在县东唐杜甫尝泊舟江浒宋绍兴间邑令李诰作亭扁曰清风
  读书坪在县二十二都宋毕田读书于此
  神鼎湖在县东
  悬钟在龙山上扣之有声清和动听
  断碑在黄陵庙断裂剥落文不可考水经注湘水江流迳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荆州牧刘表刋石立碑树之于庙以旌不朽之传矣
  黄陵庙碑在黄陵庙唐元和十四年韩愈黜刺潮州过庙而祷之是冬移袁州明年拜国子祭酒遂新其庙立碑篆其事碑词载艺文
  湘乡县
  鳯音亭在韶山明一统志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鳯鸟衘天书至女皆仙去因作此亭
  褚公碑在县北洗笔池上宋咸淳间邑令赵必稷于池中得断石上刻公诗因建亭详山川
  圣教序碑在县北唐永徽四年癸丑十五日癸巳禇遂良临刻石于湘
  醴陵县
  御书阁在县东王乔山登真观内唐开元时赐御书宋太宗又赐飞白字建阁以藏之
  花台在县西南鳯山上高二百余丈
  魁星楼旧名梯云阁在儒学后宋时建
  攸县
  司空仙迹在司空山上有阳升观南齐张岊升仙处唐天寳七年即其旧居肇建祠宇政和二年诏漕臣程元佐相视弊陋革而新之
  益阳县
  鲁肃城在县治西儒学后呉鲁肃屯兵时筑三国志鲁肃传照烈遣关公争三郡肃住益阳与公相拒裴公亭在白鹿山唐裴休读书处
  夜月亭在县南一里吴甘宁屯兵于此
  小庐精舍在小庐山宋张栻读书处
  天问遗迹在鳯凰山世传屈原作天问处
  浏阳县
  隠相台在猿啼山唐裴休隠此元欧阳诗旧是东南隠相台縁溪一径绕苍苔
  归鸿楼即飞鷃阁在城内宋县令杨时建取目送归鸿义自为图记之后县令张才邵重葺张栻记宁乡县
  易尚书宅在大沩山之南宋易祓故居有识山楼读书堂在县南七十里宋隠士谢英读书处
  安化县
  藏书阁在儒学内宋县令蔡漴建熊悰为记
  瑞莲堂在县治内宋县令赵崇模将代去后圃池莲一茎双葩筑堂表之
  茶陵州
  茶王城在州东五十里汉茶陵节侯建汉书诸侯王表茶陵节侯防长沙定王子武帝元朔四年三月乙丑封马王城在州东八十里五代马氏据湖南时筑鄂王城在二十五都宋岳飞屯兵时筑
  南浦犀亭在州城南宋县令刘子迈因江水荡决南城铸铁犀重数千觔置岸侧杀之而建亭其地赤松坛在云阳山世传赤松子修炼处宋时封灵虗真君遗趾犹存
  衡州府
  衡阳县
  酃县故城在府东十二里按酃县为湘东郡治无在湘西之理此故城非酃县也
  钟武故城在府西八十里宋书州郡志重安前汉曰钟武后汉顺帝永建三年更名属零陵水经注重安县汉长沙顷王子防邑也故零陵之钟武县
  临烝故城在府西北七十里唐书地理志衡阳郡县衡阳本临烝武徳四年置七年省重安新城入焉开元二十年更名按此临烝故城是唐所改置之临烝非汉县也
  新城废县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孔明宅在府北石鼓山按三国蜀志诸葛亮传云先主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零陵先贤传云亮住临烝或曽居石鼔山也
  桓伊故居在府西伊山寺晋桓伊读书于此宋向子忞尝居焉
  厐居士庵在府治南居士名蕴唐襄阳人侍父任衡州因家焉今能仁寺即其故居
  清流阁在府城东宋郑华之故居也
  思政堂在府治后有浮香堂左有坐啸堂右有珠玉堂又有濯清緑隂与春三堂皆宋时所建
  尊乐堂在府治朱陵道院中宋建
  碧云堂在府城碧云峯下
  合江亭在府北石鼓山唐刺史齐映建有韩愈合江亭诗碑宋张栻书
  望岳亭在府治西南唐采访使韦虚舟建即今鴈峯亭练光亭在府治西南宋建
  思杜亭在府城南十五里花光山宋郡守刘清之筑即地立杜甫祠以黄庭坚配
  铜柱碑目云铜柱在衡阳县城北百二十里吴黄武二年都督程普与蜀关羽分界共立铜柱为誓即此衡山县
  李泌故居在衡山烟霞峯下唐书李泌传泌愿隠衡山有诏给三品禄赐隠士服为治室庐
  胡安国故居在衡山西南宋史胡安国传安国访医衢梁畱宿丰城者半嵗乃渡江休于衡岳之下为终焉计
  开云楼在县北南岳庙前唐韩愈谒南岳庙诗潜心黙祷若有应宋苏轼云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是也
  金简玉字碑在县北金简峯吴越春秋禹按黄帝中经见圣人所记曰在于九疑山东南天柱号曰委宛赤帝左阙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盘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琢其文禹乃东巡登衡山血白马以祭之仰天而啸忽然而卧梦见赤绣文衣男子称夷苍水使者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清斋于黄帝之岩岳岩之下禹退又斋三月以季之日登委宛山发石取书得通水之理遂周行天下使益防记之名山海经也
  神禹碑舆地胜览在岣嵝峯又传在云密峯宋嘉定中蜀士因樵者引至其所以纸打碑凡七十七字刻之夔门峡中一摹刻于长沙岳麓书院皆蝌蚪文七十二峯碑在县西北旧有碑刻七十二峯图久裂草莽中吉水邓淮取而弥完之置祝融之巅覆以亭轩辕弥明诗碑在衡岳唐端平二年立字今磨灭不可读以句弥明隠南岳水洞为道士善诗与刘师服侯喜石鼎聨句诗见昌黎集
  飞坛曲水坛俱在衡岳徐灵期南岳记南岳山上有飞坛悬水石飞湍百仭即孙温伯所塟身处也又有曲水坛水行石上成沟渎如世人临河坛也三月三日时来逍遥
  玛瑙瓮在衡岳拾遗记髙辛时丹丘国献玛瑙瓮以盛甘露舜迁瓮于衡山之上故南岳有寳露坛舜于坛下起月舘以望夕月舜南巡至衡山百辟皆得寳露之赐时有云气生于坛
  玉砂石刻在衡岳金简峯衡岳志石髙濶数丈而中断之下有水声泠泠欲防崖间刻字云玉砂之水如乳甘香人得一啜地久天长然人迹罕到未有见之者
  耒阳县
  桂阳郡城在县境水经注耒阳东傍耒水水东肥南有郡故城
  耒隂故城在县东南鷔山口今为市隋书地理志衡山郡县洡隂注旧曰耒阳平陈改名焉唐书地理志耒阳本耒隂武徳四年更名
  金州故城在县北八十里
  蔡伦宅在县西南水经注蔡洲之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伦汉黄门郎顺帝之世故鱼网为纸用代简素自其始也
  武侯石碑在县东五里嵗久字不可辨
  石柱在县西五十里髙五六尺上有字磨灭可识者天寳十一年五字
  安仁县
  安仁旧治在县西南三十里宜阳乡干徳二年升安仁塲为县治此
  酃县
  巢驻在县南七十里唐鉴云僖宗干符六年十月黄巢自桂编大桴乗暴水沿湘下永衡破潭州尝驻于此土人间于其地得钱物焉
  擂鼓砻在县南下有潭似鼓鸣轻重有节相传宋岳飞讨曹成余党山灵感飞忠义为助兵威至今庙犹存
  桂阳州
  平阳故城宋史地理志桂阳军县平阳注隋县晋废天禧三年置府志明洪武八年改桂阳路为州省平阳
  晋宁废县在州北三十里宋书州郡志晋宁令汉顺帝永和元年立曰汉宁吴改曰阳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晋宁府志陈武帝永定二年废晋宁
  宫市废县在州北九十里
  玉液楼在州南门外明嘉靖间有甘露之瑞楼因以名
  寳峯阁在州西之西池
  甘露堂在州治东宋元丰中甘露降故名张舜民有记
  拂云亭在州治宋郡守陈傅良建
  石林亭在州治西南宋黄照隣读书处
  仰髙亭在州治东宋建
  飞来钟在州北四十里地名古社有钟系古树上至今存焉
  临武县
  韩张亭在县治后官山唐张署令临武时韩愈期宿处宋绍兴间佥判范寅作亭旧名欹眠舘以韩集枕臂欹眠句取名刘尧诲有记
  宋飞白字碑在县学宫宋仁宗飞白书龙鳯千嵗四大字
  蓝山县
  南平故城在县东五里南平乡宋书州郡志南平汉旧县
  蓝山故城在县北十五里唐书地理志桂阳郡县蓝山注本南平咸亨二年置天寳元年更名
  玉磬在县西舜岩石窟中悬石如磬击之声闻数里
  永州府
  零陵县
  吕防城在县北二里明一綂志吴吕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惟零陵太守郝普城不下蒙因筑城以守之泉陵城在县北二里汉旧县
  息壤在城南龙兴寺唐栁宗元记所谓夷之而又髙者也
  秦驰道在县东八十里汉书贾山传云秦为驰道于天下南极吴楚是也
  丹崖翁宅在县南百里唐永泰间陇水令唐节所居互详山川人物
  西亭在城内髙山法华寺侧旁有听泉亭又有南亭唐栁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新堂在府治内唐刺史韦宙建栁宗元记
  万石亭在府治后唐刺史崔能建栁宗元记
  三亭在城内东山唐邑令薛存义建一曰读书林亭二曰相秀亭三曰俯清亭栁宗元记
  南楼在城东下临东湖上有红蕖堂唐永泰中刺史李衢建
  芙蓉舘在东湖上唐刺史李衢建宋范纯仁尝游此旁有思范堂张栻书额
  懐素塔在城东二里唐僧懐素结庵于此名緑天庵种蕉学书聚退笔为冢后人甃以石旁有墨池硃砂坑在城东八十里明一綂志歴代采砂之迹具存故老云忽有人掘地得砂一块大如数石瓮自是砂遂絶
  太平穴在城西一百里明一綂志穴中平野可以游乐故名
  拙堂宋零陵丞曾迪建以周惇颐倅是邦尝作拙赋故名
  三省堂在城内宋张浚居永时建
  咏归亭在府学内张浚建
  清源堂在府治内宋郡守胡寅建
  双鳯亭在府学前宋郡守彭合建张栻记
  稽古阁在府学内宋汪藻有记
  玩鸥亭在城西宋汪藻建自为记
  花月楼在城西门内白玉蟾尝登此有诗
  思贤堂在府学内宋建绘周惇颐范纯仁范祖禹邹浩张浚像共为一堂额曰思贤
  九岩亭在府治内岩出池中者凡九跨池为桥而建亭于池上先贤题识甚多亭后有鉴亭
  潇湘楼在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
  丹霞舘在城西前临湘水
  镇永楼在县东北城上
  谯楼在城内有元御史巴延九成书芝城二字愚溪草亭在城西一里明宣徳初县令陈浩建迎春亭在城东雍正五年知府姜邵湘因旧重建蕉叶石在城东懐素墨池旁石形宛肖蕉叶文致天然
  祁阳县
  故祁阳城在县东九十里宋书州郡志零陵内史领县祁阳吴立隋书地理志零陵郡县零陵注平陈废祁阳县入焉
  废永昌县在县西八十里宋书州郡志零陵内史领县永昌吴立隋书地理志零陵县注废永昌县入焉漫郎宅在县南浯溪上浯溪考漫郎故宅在浯溪东上元中元结罢道州归爱其山水家焉曹辅诗峿台倚溪云亭枕溪石小石竞竒丽中有漫郎宅磨崖碑在县南浯溪上集古目录大唐中兴颂元结撰顔真卿书字尤竒伟而文词古雅碑在永州宣和书谱顔真卿忠贯白日识髙天下千变万化各具一体若中兴颂之闳伟笔力迥异广川书跋中兴颂刻永州浯溪上断崖石刻之刺史元结撰结以能文卓然振起衰陋故颂国之中兴颂成乞书顔太师太师以书名于时而此尤瑰伟故世贵之今数百年藓封莓锢逺望云烟其亦天下之伟观者耶
  雷坛在县七里即雷泽洞昔李洞阳建观于此白鹤观钟在县东北三十里广舆记祁阳白鹤观有钟重数百觔一夕雷雨钟忽吼跃入江中后有客夜宿昭潭梦一道流曰吾祁阳白鹤观道士幸附后载客诺之迟明解缆忽有钟卧水次有文曰祁阳白鹤观钟客悟乃载以归
  东安县
  诸葛冈在县南三里世传孔明屯兵处垒迹尚存有石刻汉营古迹四大字
  隂陂石塔在县东北三里唐防象鼻两山之间宋嘉定十三年建
  兵书匣在县沉香崖下不可攀跻有庵名半天台町田废学在县西三十里宋元时有学后废
  五峯石刻在县西北髙山突出五峯宋刻尚存道州
  有鼻墟在州北水经注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庙言甚有灵能兴云雨余所闻也圣人之神曰灵贤人之精气为象生不惠死灵何寄乎苑道州永州之间有地名鼻亭穷崖絶徼非人迹可历去两州各二百余里
  鼻亭祠故址在州北唐刺史薛伯髙毁栁宗元有斥鼻亭神记
  营道城在州西四十里营山下汉旧县唐废唐书地理志营州武徳四年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置十七年废入永州
  濓溪宅在州西濓溪上宋周惇颐故居元延祐间州人唐道举重修欧阳圭斋记
  莱公楼在州治西北宋防凖贬道州司马既去人思慕之为之建楼后有燕堂
  妙观阁在州城内紫极宫
  平易堂在州治内通判防又有楚富堂皆宋时建宁逺县
  舜宫在县大阳溪中
  春陵城在县北五十里水经注舂陵县本泠道县之舂陵乡汉长沙定王分以为县武帝元朔五年封王中子买为舂陵节侯县故城东又有一城东西相对各方百步古老相传言汉家旧城汉称犹存知是节侯故邑也城东角文字缺落不可复识东南三十里尚有节侯庙隋书地理志营道县注平陈省舂陵县入焉
  废泠道县在县东四十里汉置隋省汉书地理志零陵郡县泠道隋书地理志省泠道县入焉
  荡防将军垒在县东六十里南齐时以李道辨为南道开拓南蛮大使筑城于此
  麓牀三级在县南九疑山箫韶峯东北九疑志宋乾道间汪秦二道人修炼于此第一麓牀有石长一尺六寸人迹髣髴第二有二石鉴寒光清莹第三有巨石在路旁号述术石
  修真四坛在麓牀三级之上明一綂志第一坛有茜草长尺余如虎须古人炼丹铛釡犹存第二有齐永明中所铸铁磬十三枚第三有石牀筀竹围大者几二尺第四有石盆水出不竭好事者挹之辄盈永明县
  旧县城在县南
  废谢沐县在县下墟宋书州郡志谢沐汉旧县隋书地理志零陵郡县永阳注梁置永阳郡平陈郡废并谢沐县入焉
  月波亭在县西三十里古刻尚存
  江华县
  冯乗城在县西南三十里粤西富川县界
  寒亭在县南隔江唐瞿令问开栈道入洞穴作亭石上元结当大暑登之觉寒因名
  新田县
  大歴旧县在县北十五里唐置宋省唐书地理志道州江华郡大歴二年析延唐置大厯县宋史地理志干徳三年废大歴县入宁逺
  寳庆府
  邵阳县
  白公城在县境楚大夫白善所筑
  建兴废县在县境宋书州郡志建兴晋武帝分邵陵立唐书地理志邵阳郡注武徳七年省建兴县入武冈
  息民楼在城内宋建
  昼锦楼宋时郡人李杰建今县治即其故址
  清逺楼在大安门上
  横翠楼在子城上
  云汉阁在府学宋徽宗御书云汉为章之阁
  清风阁在子城上即谯楼也
  思政堂在府治宋建
  议道堂在府学宋建
  丰年堂在城内宋建
  风月台在府治旧通判防以周子胸中洒落如光风□月命名志企仰焉
  法华台在县东三里东山絶顶下瞰长江今为太平兴国寺
  望楚亭在府治旧通判防宋建
  六亭在城内六亭山山以亭名宋理宗建有御书烟竒观江山一览八字
  望僊亭在城南冈阜上元欧阳识诗资水西来兼邵水龙山横骛际梅山
  双清亭在县东五里江心石上宋建资邵二水滙其下翠微亭在金华山
  爱莲池在城内宋周敦颐在邵观莲处有爱莲说桃花洞在城南七里文献通考邵阳有桃花源寰宇记武陵地实在斯郡郡国志云此源有夫人祠在焉明一綂志洞旁多桃花洞口髙丈余直入过小溪有石岩如屋内有石床石灶上有圆窍通明
  吐秀岩在石人江上最称幽胜明御史何大谦读书其中
  吕仙遗迹在城内太平寺明一綂志宋贾宗奭倅郡有古镜甚寳之闻回处士善磨召见风骨轩昻乃取药堆镜上处士曰药少须归取去不复来遣人询其处见寺门上题云手内青蛇凌白日洞中僊果艶长春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城中磨镜人诗后题回道人宗奭惊叹其镜上药巳化惟所堆处一防表里莹彻
  新化县
  髙平废县在县南百里永宁乡宋书州郡志邵陵太守领髙平吴立
  旧县在县北八十里白溪宋绍圣初迁治于此遗址尚存
  水晶阁在县治南亦名南楼
  劝稼亭在县治北明正统十年重建
  梅山亭在梅山上宋建元燬明重修
  文僊石榻在文斤山上有石床髙丈余竹树防覆半山有石室去地五丈丹灶存焉
  石舟在县南六十里
  城歩县
  诸葛城在县南旧址犹存
  僊人掌迹在县治北
  武冈州
  都梁城在州东五里汉县零陵郡汉元朔五年都梁敬侯定封此长沙定王子也
  夫夷城在州东南二百四十里汉旧县零陵郡所统长沙定王子义封此为夫夷敬侯
  武冈废县在州西南宋书州郡志武冈晋武分都梁立明一綂志洪武九年省入州
  临冈废县宋史地理志武冈军注元丰八年建临口砦崇宁五年改砦为临冈县武冈军南渡后废临冈増新宁
  宣风楼在州治东宋建
  虚逺楼在州后圃宋建
  奎文阁在州学宋景定间知军杨防建
  防心堂在州治宋建
  申申堂在州治宋建取唐栁宗元武冈铭文儒申申句为名
  读书堂在紫阳山宋谏议周仪读书处其堂在千寻石室陈与义谓为雷霆鬼神之所为非人力所能就者
  渔父亭在州东五十里沧浪水相传屈原与渔夫相见处
  九曲亭在州东有流泉昔人作亭其上
  鳯凰台在鳯凰山上
  新宁县
  新宁旧址在县东二里金城村
  赤木在县东五十里巨石千寻壁立江浒半崖横架一木于石上长丈许髙不可攀
  岳州府
  巴陵县
  麇子国在县境岳阳风土记麇有东西二城春秋楚昭王城麇即此
  刘偹城在县北六十里岳阳风土记三国吴蜀分荆州偹城乌沙镇俗呼为金门昭烈城鲁肃城巴丘今府城即其遗址
  陶侃城在县东八里晋咸和中侃破苏峻后楚人归附故城之
  郊天坛在县南唐书萧铣传众数万趋巴陵筑坛城南柴上帝自称梁王有异鸟至改元为鳯鸣
  轩辕台在君山
  紫荆台在防湖岸一名紫溪台有石髙四尺曰紫溪石即江叟吹笛处
  岳阳楼风上记城西门楼也莫详创始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是州毎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宋郡守滕宗谅取古今诗赋刻石其上并求范仲淹撰记楼名益重天下吕岩游庐山遇异人得道多游湘潭鄂岳间尝畱题云朝游北海暮苍梧袖有青蛇胆气麤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燕公楼在岳阳楼北唐刺史张说封燕国公因以名楼
  八仙楼在县北七里山
  西阁在城内
  后乐堂在城内宋建取范仲淹先忧后乐之义五贤堂在府学内宋建祀周濓溪程明道程伊川张南轩朱晦翁
  去思堂在城南干明寺宋郡人为郡守范宗建四望亭在城内宋郡守滕宗谅建
  吕仙亭在城西
  过松亭在城南三里一名过仙亭岳阳风土记吕洞賔过岳阳日憇城南古松隂有人自木杪而下吕与丹一粒赠诗云独自往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后枯松复茂人以为丹之力云
  夕波亭在三江口一名合江亭宋建
  酒香亭在酒香山
  屈原宅在城南岳阳风土记屈原尝宅此后改为太平寺
  洞庭南舘在城南
  慈氏寺墖在城西南髙七级晋沙门妙吉祥造宋制使孟珙修岳阳风土记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镇洞庭水孽
  哑女墖在艑山岳阳风土记旧有商人女病祟至此忽能言指其上可墖其家建之
  铁械在城西南岳阳风土记江岸沙碛中有冶铁数枚各重逾千觔长一丈厚二尺四端平分燕尾若两玦相向中各有巨窍径尺许不知何用也或云以御风波
  七寳钟在君山寺七寳所铸髙六尺广二尺五寸蜀孟昶为马希范寿希范以此赐寺中
  铜鼓在永庆寺岳阳风土记元丰中永庆庄耕者得之圎口方耳下有趺皆古篆云雷色正青緑形制精巧太守李观访之耆旧云陆贾使南越尝以铜鼓献罗娘庙嵗久失之疑即此
  临湘县
  陆城在县东南三十里三国吴陆逊屯兵于此今板桥里土城是其遗趾
  古彭城在县南四十五里城陵矶上水经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
  如山故城在县东北八里江濵左传楚子城州屈以居如人水经江水自彭城矶东迳如山北
  鱼梁亭在鱼梁山
  省堂在县南十里元代为行省治所
  黙堂在县南宋李黻读书处
  鬭鸭栏在县东北十五里按旧志引吴建昌侯孙虑作鬭鸭栏事应在今武昌县此傅防也
  石屋在大云山莫详创始故老相传神所造也其制下柱上覆皆用石有殿有防有廊有门有望江楼皆巨石琢成制亦髙广嵗久势将倾欹土人恐环之以棘以阻行者一夕大风忽端整如故又有石臼石鼓之属其上有石通判祠
  引路古松云溪长安二驿路皆有之岳阳风土记宋岳飞行军时所植也
  飞来钟二在大云山相传自洞庭湖飞来不击自鸣江天清啸亭在鸭栏矶上明嘉靖中御史朱箎建知府陆垹有賛今圯
  平江县
  罗子国在县境水经注汨水又西迳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移之于此
  九君子堂在儒学左元建祀宋邑人李儒用吴雄毛友诚方暹许炳鲁仕能藟镇方輗邹輗九人
  上公亭在县治西宋王旦由大理评事出宰是邑邑人建亭祀之
  秀野亭在县北昼锦桥宋吏部郎中罗孝芬建华容县
  岳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宋岳飞筑城凡三各相距四十里今人呼为岳城穆城湖城云
  赤城亭在县西南三面阻水极为险要风土记梁湘东王遣胡僧祐陆法和诛侯景将任约于此为亭因名焉
  食成台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宋岳飞筑以望杨么军者食顷便成故名
  东山草堂在县东二十里刘大夏为户部侍郎乞休时栖此
  常徳府
  武陵县
  司马错城在县西五十里秦使错伐楚错于黔中筑此城以扼五谿咽喉后汉马援征五谿复修之唐刘禹锡登司马错古城诗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登临真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髙秋蔓緑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楚塞郁重叠蛮溪分诘曲留此数仞基几人生逺目自注秦昭王命错征五谿蛮城在武陵沅江南
  南城在县东南善徳山上宋宣抚使韩宣筑城于此以为常徳城之犄角至今名为望城坡
  旧汉寿县在县东北六十里今名空笼城后汉书郡国志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宋书州郡志吴曰吴寿晋武帝复旧隋书地理志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置武陵县府志今为汉寿乡按今龙阳为汉寿地有汉寿乡盖汉县地广故城在武陵其地统辖龙阳也春申君宅即今府治
  招屈亭在县东门外濵江有屈原庙庙前有招屈亭毎嵗五月五日郡人竞渡亭下浮角黍招之唐刘禹锡诗昔日居隣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一辞御苑青门路不见蛮江白芷生
  清陵舘在县治南广舆记汉李陵为临沅令邑人思之为立清陵舘
  乐令园在县署后广舆记乐蔼仕南齐为武陵令治园植桃李去后百姓爱之不忍剪伐因名乐令园沈约台在县西南光福寺刘禹锡诗沈约台榭故李衡墟落存
  教子堂在县治内宋唐介作尉时建韩琦记蔡襄书朱子书刻在府学明伦堂东宋乾道间朱子书易系辞说卦凡八碑明正统间知府周鼎重刋教授刘庆防
  楚望亭 临睨亭 仰止亭俱在县东南善徳山南薰楼在府学南
  寓贤阁在县二圣寺之左明王守仁谪龙场驿时过武陵讲学后人因创阁扁曰寓贤
  潮音阁在寓贤阁之右王守仁潮音阁诗髙阁慿虚敞十寻卷踈雨动微吟江天云鸟自来去楚泽风烟无古今山色渐疑衡岳近花源欲问武陵深新春尚阻东归楫落日谁堪话此心
  崔婆井在府西武山下崔婆宅明一綂志宋张虚白举进士不第辟谷游武陵崔婆尝饮以醇酒虚白仙去指舍傍隙地掘井得泉甘冽如酒人争市之后郡人余安遇虚白于扬州因寄诗曰武陵谿畔崔婆酒天上应无地下有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今井犹存而泉非昔矣
  桃源县
  采菱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城傍白马湖产菱甚美楚平王筑城又有采菱亭刘禹锡采菱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防鸳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尚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披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緑岸扣船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菱夜经过醉踏大隄相应歌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漳江阁在县东
  蟠桃巷在县治西明一綂志宋大中祥符间邑人开地见玉龛祥光照耀得大果九枚识者引汉武内传及博物志以为蟠桃
  川上亭在县学南有石柜筑亭其上
  仙迳亭在县南三十五里相传为神仙游憩之所摩顶松在县南三十五里瀹鼎池左瞿童飞升于此空心杉在桃川宫南围三丈余中空可容数十人皮青枝茂传植不知年所
  炼丹台在桃川宫北唐瞿柏庭炼丹于此
  桃花溪在桃川宫北唐张旭桃花溪诗隠隠飞尘隔野烟石矶西畔问鱼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米井在县北九十里明阙士琦米井记略距灵岩数里溪傍有米井井中石子随水觱沸栗粟如米春秋不减不増
  汤泉在县北一百里汤泉出谿数步岩屋覆其上才如釜上气蒸湿人面顷则炮灼不可畱手宋苏轼所谓其源殆可熟物也
  龙阳县
  连理木在县东大溪口水经注沅水又东合寿溪内通大溪口有木连理根各一防而凌空交合
  张旭墨池在县西净照寺唐张旭善草书毎醉以手濡墨作书池水尽黒又有墨池亭图志云宋绍定间敛山刘子澄檄所部过龙阳香积寺访墨池见池亭俱废重辟之立石记其事今亭碑俱无矣明万历间刘之龙重建额曰云烟深处登其亭者东望洞庭西望阳山金牛居南芷江居北形势壮丽仙迹宛然清斯亭在县治北
  泛洲古栢在县西北义兴寺府志华州回道人过此题诗二句于古栢上云勒马问船牛鼻渡钓鱼望月橘林洲好事者锯之片片皆字今所存枯枿亦复逾抱
  沅江县
  刘公城在县西三里明一綂志汉昭烈帝尝狥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因立城于此
  故关州在县东南六十里相传汉将关羽屯军处卧龙墨池在县西乌龙寺内相传蜀汉诸葛亮尝涤砚于此
  楚贡亭在县治东南元王儒真楚贡亭记略宋祥符中封祀泰山按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包匦菁茅遣使遍求至邑耆民王皓年逾八十能辨其茅一茎三脊芬芳殊甚奉勅赐王皓双帛擢授岳州助教其茅遂成额赋亭曰楚贡每嵗于内拜献春祀秋尝备供王祭焉
  辰州府
  沅陵县
  酉阳城在城西汉书地理志武陵郡县酉阳应劭曰酉水所出
  黔中故城后汉书南蛮传注黔中故城在今辰州沅陵县西
  红字碑在县西北明溪口崖石上刻宋神宗命章惇经制蛮事诏并布衣张翘姓名
  白雾驿在县东南五十里宋陶弼诗一曲青溪一曲山鸟飞鱼跃白云闲溪山岂要行人到自是行人到此间
  拱辰楼在城内东隅
  尊美堂 折冲堂 学爱堂俱在城内元亷访使张继建
  泸溪县
  旧县治在洗溪口俗犹呼县塲坪
  崇山衞在干州镇溪所苖寨中崇山下元置以控诸苖明洪武中改置崇山守御千户所后废
  辰溪县
  巫阳城在县北巫当无字之讹汉书地理志武陵郡县无阳注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
  刘尚城在县东南五里汉建武中尚讨武陵蛮筑城屯此
  藏书室在钟鼓洞中明一綂志传是穆天子藏书处正綂中有樵者入室见书白县今取之书随风飘去洗砂桥在大酉洞前为张果洗砂处
  丹池在大酉山张果炼丹于此
  瞿童井明一綂志在县南六十里瞿家寨井深数百仭瞿栢庭防时戯跃入井后自大酉山华妙洞出依善巻祠修道久之仙去
  溆浦县
  义陵旧县址在东南二里龙堆陇下汉书地理志武陵郡有义陵县水经注序水出义陵县鄜梁山治序谿其城刘备之秭归焉出五谿绥抚蛮夷亮率诸蛮所筑也
  诸葛城在县南龙潭司后昔孔明驻兵于此旧址尚存
  沅州
  奬州城在平便溪口唐书地理志奬州龙溪郡长安四年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
  卢阳旧县在州东文献通考熈宁七年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
  渭溪城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唐书地理志奬州有渭溪县
  峩山城在州西二百五十里唐书地理志奬州有峩山县
  龙标城在州南五十里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有龙标县
  唐明皇御像在元妙观中旧传天寳中范铜为之赐各州观内此则赐奬州者宋熈宁中移置今观黔阳县
  朗溪城在县东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有朗溪县诸葛武侯营有四一在渡口一在原神乡一在安江一在圫口皆孔明抚绥溪峒诸蛮驻兵之所遗址尚存
  诸葛古城在卧龙岩居民旧于此避防有石灶传为武侯所置
  麻阳县
  锦州在县西四里唐书地理志锦州卢阳郡埀拱二年以辰州麻阳县地及开山洞置
  龙门旧县在县西三十里唐埀拱中置寻省入麻阳招谕旧县在县东九十里文献通考熈宁八年并锦州砦人户及废招谕入麻阳县
  富州在髙村宋史西南诸蛮传至道二年上亲祀南郊富州刺史向通汉上言圣人郊祀恩浃天壤惟臣州自昔至今为辰州墙壁障防五邑王民安居臣虽僻处遐荒洗心事上伏望陛下察臣勤王之诚因兹郊礼特加真命诏加通汉检校司徒进封河内郡侯黄陵城在县西四十里
  永顺府
  永顺县
  飞霞阁在县治旧猛洞东
  颗砂在旧猛洞北形圆色赤如一颗丹砂
  保靖县
  防溪城在县治旧茅坪东宋史诸蛮传彭氏世有溪州熈宁三年彭师晏纳誓表于朝归喏溪地五年复以马皮白峒地来献诏进为下溪州刺史防湖北提防刑狱李平招纳峒蛮张景谓等各以其地归版籍师晏遂降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砦于茶滩南岸赐城名防溪砦名黔安戍以兵辰州出租赋如汉民铜柱在旧茅坪东五代史楚世家溪州刺史彭士然率锦奬诸蛮攻澧州马希范遣刘勍等击之士然大败勍等攻溪州士然遣其子师暠率诸蛮降于勍希范乃立铜柱为表命学士李皋铭之宋史诸蛮传太平兴国七年诏辰州不得移部内马氏所铸铜柱
  直澧州
  澧州
  聚萤台在州东三十里其地一名萤渚晋车武子囊萤读书处
  马援城在州东五十里汉新息侯马援所筑
  竹城在州城南仙眠洲明一綂志宋建炎绍兴之扰州尝寄治仙眠洲之东岸以竹为城今犹呼竹城申鸣城在州南六十里
  宋玉城在州西南六十里长乐乡有宋玉庙
  读书台在州西北三十八里有土台旧传李羣五读书之地五代周朴诗羣玉才名冠李唐没诗换得校书郎吟魂醉魄知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
  安乡县
  毛长官井在县治内仪门右宋绍兴初邑令毛晃所凿民名之以系去思
  石家山在县东一里旧云岳武穆讨杨么驻兵于此垒土而成环山皆濠堑
  系马台在县东十五里长寿村昔传马伏波征五溪蛮经此系马故名
  读书台在县治北鹳港旁范希文读书处希文防孤归朱軏朱宰安乡与俱来今其地清旷爽垲夏无蛙声旁有硃池墨沼
  思贤亭在读书台前宋邑令李元举为范文正公建断碑剥落犹可彷佛
  石门县
  三爱铭石在县南朝真观中明正徳间有道人掘地得石上防三爱铭畧曰彼物伙以繁惟松坚且寿霜棱任刻刮虫觜难罅漏广厦千万间石干此须购橙为土所宜秋风乗气候累累防圆实阵合金椎鬭论香友兰菊定品奴橘柚昔尝遗禹贡今乃入君囿梅亦号佳尚却立相间簉东风动地来花草烂絺绣采采埀空条秪益娱稚防我独抱纯洁先春巳明茂庙堂列鼎鼐神物常防佑
  蒙泉碑在县西花山寺字盈径尺宋黄鲁直书慈利县
  白公城在县东五里传为白公胜所筑
  果老铁墖在县西鸳鸯池内
  充城在县西二百四十里汉县属武陵郡
  二尉岩在县西水经注澧水东迳临澧零阳二县故界水之南岸有石双立厥状人髙各三十丈周四十丈古老传言昔充县尉与零阳尉共论封境因相伤害化而为石
  临澧城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晋太康中置县
  直郴州
  郴州
  旧郴县在州城内汉旧县为桂阳郡治元改为郴阳县明初省县入州
  苏仙宅在州城东汉苏躭故居
  橘井在苏仙宅苏躭传躭一日白母曰被命将升即当辞诀母欷歔久之躭曰明年郡有疫可取庭前井水橘叶救之所资亦可助甘防果如所言唐杜甫送崔伟之摄郴州诗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元结橘井诗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乡关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读书堂在州城东唐相刘瞻尝读书于此宋刘彭老诗湖光浸朝霞十里中曾旧相家
  周茂叔书堂在州城东鱼□山
  清淑堂在州治南
  曹王寨在州城北郴江口山颠有石鼎在石罅中嵗久石合两耳出石外有柏树偃生石鼎中大围数尺今俗名铁钉寨
  北楼在州北湖韩昌黎祠侧韩愈集云宴州楼之豁达众管啾而并奏者也栁宗元有北楼诗
  仙居台在州城北苏仙岭后
  物闲亭在州治东南
  石室在州东南室有钟乳上产灵寿木下有千秋谿折枢密宅在州城西南燕泉之旁宋枢密折彦质故居今泉上有石甃引水流觞是其遗址
  岳枢密行府在州城西南飞两驻郴相传行府即今报恩寺
  长安馆在州城西南六十里临长安水之上
  义鱼亭在州城西北五里明一綂志唐韩愈赴潮州经北湖赋诗有义鱼春防濶之句后人因以名亭后改名景韩今名韩公亭
  永兴县
  安陵城在县东五十里即今之髙亭司也唐书地理志髙亭本安陵县开元十三年析郴置天寳元年更名
  旧便县在县治东南隅汉旧县水经耒水又北过便县之西注县故汉惠帝封长沙王子吴浅为侯国王莾之便屏也宋阮阅便县懐古诗兎葵燕麦撼春风废址頺垣古树封聚落巳迁江上去隔林依旧两三峯
  潘家园在苏仙观东按苏躭传云母潘氏家桂阳郡之便县此其故居也传有仙韭采而得者甚多桂香亭在县儒学西今存遗址
  望江楼在县治南临江
  寿字碑在县治东雷坛下宋县令徐经孙摹汉篆刻石
  石鼔在县治北大社洞田中有石击之声如鼔犀牛迹在县北石版上有犀牛骡马人足迹旧以犀牛名其地
  宜章县
  蒙岩露布在县东一里宋绍定六年猺峒猖獗侍郎余爃勦平之刋露布文于蒙岩石上今尚存
  览翠楼在县儒学之南
  仁化亭在县东南
  兴宁县
  资兴旧治在县治南鳯凰山下宋书州郡志汉永和元年析郴县地置汉宁县吴改曰阳安晋太康元年改曰晋宁唐书地理志贞观八年省咸亨三年复置更名资兴按今梵安寺即其故址也
  玉泉馆在县治西明一綂志洪武十二年建
  大观阁在县治南云葢山
  仰灶在县城北十里明一綂志石岩如灶四面壁立内有七井其气上腾如烟水深而黒云翳生寒嵗旱祷此则云雾四合必有小鱼跃出急以器盛之雨即至否则泉水涌发怪异交作矣宋邑令郭梦升作亭其上扁曰致云
  桂阳县
  汝城故城在县西五里晋旧县
  义昌故城在县南五里近城头寨唐书地理志郴州桂阳郡有义昌县按即晋置汝城县地也宋太平兴国初始徙今县治改县名桂阳
  予乐亭在县西五里
  濓溪阁在县儒学南明一綂志洪武十六年建鹤石在县西寿江明李东阳鹤轩记畧桂阳之寿江有二石状鹤石延颈而右鹤石曵尾而东鹤石稍髙昻首舒翼翼以上皆出水趺甲毛羽皆具若剞劂抟而成者摄衣而登其上可容十数人深而探之皆中空下泄水入其腹者殆过半云
  桂东县
  万阳城在县东十五里俗呼万王城广舆记世传王曾寓此堦砌尚存旁有修竹数竿日夕自仆扫其地而复立内多桃李实时采食之味甚甘但不可取去或摘而私藏必迷归路
  仙女桥在县西三十五里地名青石峒石桥长七十余丈旧传清夜时闻奏乐声
  直靖州
  靖州
  马王城在州西十里五代时楚马殷平峒蛮潘全盛驻师于此今名马王坪
  杨氏城在州东二里旧传宋杨文广之妹征侬志髙经此因城焉
  楚湘城在州南五里明楚湘王征苖军于此
  诸葛营在州西南三十里诸葛亮征溪峒诸蛮驻师于此今曰古城
  旧诚州在州境宋史地理志熈宁五年收复唐溪峒诚州元丰四年仍建为诚州元祐二年废为渠阳军三年废军为砦五年复以渠阳砦为诚州崇宁二年改为靖州
  废鸡翁县在州境唐书地理志夷州义泉郡注武徳四年置鸡翁县六年省贞观二年复置永徽后省废永平县在州南下西街宋史地理志靖州永平县本渠阳崇宁二年改名绍兴八年移入州
  废恭水县在州西八十里唐书地理志播州播川郡注恭水贞观二年以牂牁地置十四年更恭水曰罗蒙十六年更罗蒙曰遵义
  来威寨在州西南一百里宋率逢源平姚民敖因游止于此
  围香阁在州治北宋陈谦建
  熈春台在州治西上有一览亭宋通判陈宿建瀛州亭在州学前宋知州许成之建
  观亭在州南渠河之阳宋魏了翁观亭记畧靖为州南距广西东障湖南北抵辰沅西极夜郎以晚出未尝有显者来惟程子山以忤桧居嵗余土人由氏为作观亭在渠江之左仅存其迹
  傍梅读易亭在州北宋魏了翁建
  水月楼在州东宋州判叶窝建
  防同县
  屈姑台在县南三十里
  瑞莲池在县东半里相传邑有亷吏及士举乡防是莲并蒂敷荣
  挿剑井在城西百歩世传吕仙至隠真观见童子行渴悯其劳役临行挿剑于地泉涌有声寒洌异常后复至题诗云数十年前此地来碧桃移向石坛栽三春绿栁千条缕万古清泉一剑开红日照残新殿阁白云堆破旧楼台昔年踪迹今何在尚有余霞防翠苔
  通道县
  诸葛基在城外土阜矗立水从不溃上有诸葛祠看花台在城外隔溪
  绥宁县
  旧徽州在县北宋史地理志武冈军临冈县元丰四年以溪峒徽州为县邵州又西南诸蛮传诚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舆地纪胜今溪峒犹收得古徽州印及虎符
  莲荷坛在县西南莲荷山上
  风亭在县东五十里蓝溪之中其地崇峦叠岭涧水萦纡往来者多倚岩防树止宿经宵有风雷虎狼之恐明成化中知县毛伦建亭
  皇华舘在县东宋叶窝倅州建今遗址尚存
  仙人石距县百里上有巨人迹

  湖广通志巻七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八十
  古迹志【寺观】
  长沙府
  长沙县
  泐潭寺在城北新开门内
  铁佛寺在湘春门外唐法华禅师建寺有三铁佛因名
  开福寺在湘春门外五代马殷建保宁禅师飞锡处书堂寺在县北唐欧阳询父子读书于此因名云山寺在县北
  智度寺在县北五十里
  善化县
  太乙寺在县西南即古上清宫旧寺在徳润门内唐太乙真君炼丹于此时与僧孤月阐性命之理元至元二十五年改迁今地有泉名太乙池池有金龙长七寸许尝隠不现盛夏偶出置磁盘浴之头角鳞爪毕见
  岳麓寺在岳麓山晋太始四年法崇禅师创建南北朝至唐并称名刹宋元祐间智海禅师复大兴法席唐李邕碑今存
  道林寺方舆胜览在岳麓山下距善化县八里寺有四絶堂保大中马氏建岳麓志自碧虚盘纡而下衍为平拓之区者道林也林蔚茂而谷幽清得碧虚之气大江在其襟袖虽桡枻乱流风涛飞雪而深静自如可以体道杜少陵花鸟友于之句非身其妙不知唐马燧作清修精舍名曰道林唐杜甫岳麓道林二寺诗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寿星观初在驿步门内后移建通货门内旁有南极殿供奉寿星
  湘潭县
  懴心寺在城外西北郊明李腾芳建
  唐兴寺在县南唐褚遂良贬潭州登陶公山过石塔寺瞻念长安因改名唐兴
  广林寺在十四都
  湘隂县
  双林寺一名南泉寺在县南明王槐记畧邑有寺曰双林世传宋绍兴间有浮屠惠光始排蓬藋创是寺成化丙戌邑僧徳涌又治其故而侈之寺去邑南五里当湘邑之胜其云幻山诡极幽遐竒絶之观南阳寺在南阳渡旧为楚屈平祠
  白鹤观在县东六十里宋叶时记畧湘隂白鹤山在长沙之下洞庭之上峻拔二十里周匝二百余里陶澹真人之故庐在焉
  湘乡县
  慈云寺在儒学左唐大厯间禅僧思大建明洪武巳酉僧惠心重修
  鳯凰寺在东台山唐景云二年岳麓僧逈登山见恒氏二仙女洗药于井遂手植紫檀香树因建寺焉明永乐庚寅僧以传重修
  麻鞋寺在二十二都寺前池中有巨石上有仙人鞋履迹及二桃防
  显真观在县治西唐开元五年建
  醴陵县
  小沩山寺在县东二十五里唐大缘禅师建
  明兰寺在县东七十里唐九峯禅师建
  靖兴寺在县西世传唐李靖驻兵于此明永乐间重修王守仁靖兴寺诗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
  泗州寺在县西南
  金华观在县东唐建
  攸县
  证果寺在城内三登坊梁天监二年梼树禅师建保宁寺在东江乡唐元和二年勇禅师建长髭旷禅师继阐宗防明洪武三十年僧无瑕重修
  洞灵观在三登坊下唐开寳间道士尹大初建益阳县
  白鹿寺在县南唐元和间僧广慧建司马头陀所地
  延祥寺在县西百里唐元和间定州僧圆和建有龙化为白须翁听讲临去畱献佛牙宋赐额曰龙牙寺迎真观在县治西
  浏阳县
  黄昙寺一名投老庵在黄昙洞内四望皆山独其中寛衍百丈临济三十二世主法禅师晓庵昱行脚至浏遂筑于此题曰投老庵
  道吾寺在二十四都道吾山唐修一禅师建师初覔道塲行至半山路塞忽雷震巨石石裂始得路至石湫上见白衣老人危坐参师曰吾此山龙神黎姓吴人也守是山待师四十余年矣遂立道塲于此号曰道吾
  升僊观在县东孙隠山下孙思邈炼丹处
  宁乡县
  香山寺在县治西宋淳祐间建
  密印寺在大沩山之隂
  同庆寺在大沩山麓传灯录沩山禅师大中初观察使裴休请师复至所居连帅李景让奏额曰同庆寺禅防特盛缁侣辐辏师敷扬宗教凡四十余年白鸡观在县西玉几山之阳元至正中有白鸡飞止其地因名
  安化县
  报恩寺在治西宋时僧恺禅建
  启宁寺在县东南宋熈宁间上下梅山各建佛寺以熈宁字分名新化建承熈寺安化建启宁寺
  广化寺在芙蓉山
  茶陵州
  定林寺在州城南对河宋文郁禅师建明张治定林寺诗下马秋山寺云林第几重
  旌忠寺在州西明张治碑记畧青云庵去城西郭里许宋旌忠祠故址也南渡防曹成比众万人武穆讨焉成走茶陵武穆追至之成遂就俘从战阵而殁者以其骨函之西郊殡焉奏建祠祀之额曰旌忠治癸未王参戎君锡奉武穆主祀焉
  云阳寺在州西十里云阳山下唐咸通元年建明洪武中重修
  大善寺在州北宋淳祐间建
  崇宁寺在州西南梁天监二年建明洪武元年重修青霞观在州城南萧梁时州有饶道亨僊去即其宅为洞真观宋初主观事胡元雅亦有道术香火日盛其季年改赐曰青霞元虞集有记
  长生观在州西即尹氏明经书院
  衡州府
  衡阳县
  鴈峯寺在城南里许旧名乘云寺唐天寳元年建称活佛道塲以无量寿佛所驻锡也寺前有望岳亭亭东有楼曰望鴈东俯湘流可供唫聎
  花药寺在城西南旧名报恩寺宋寳祐年建相传晋黄葛二公炼药处蔡汝楠诗药径盘回初入寺禅房行遍又看山
  太平兴国寺在城南六朝时梁海尊者栖止其地遂为道塲相传寺后为厐居士宅宅左有灵照井唐武宗大中四年始刱能仁寺后改为太平寺元皇庆七年五月五日雷电交作空中如有人声及霁见画圆光于佛像后题曰天神显现圆光像太嵗庚申五月书亦大竒事也宋黄庭坚太平寺慈氏阁诗青玻瓈盆挿千岑湘江水清无古今何处拭目穷表里太平飞阁暂登临
  西湖寺在城西宋宣和已亥年建绍熙五年勅赐西湖禅寺
  西禅寺在安西门外杏花山宋仁宗时建释大慧杲常驻锡于此
  古塔寺在城内雍和坊梁天监初梁海尊者建有浮图七级
  开福寺在城东江岸为宋丞相赵汝愚祠明初改为寺
  湘东寺在县东二十里零湖明万厯中建释憨山徳清卓锡于此
  伊山寺在县政义乡晋桓伊读书于此
  国清寺在政义都刘宋思大禅师道塲唐一行师尝习定于此明建文时修
  川口寺在衡阳二都寺右有石洞濶数尺深里许居人莫敢入洞口有泉苍碧澄溉田百余顷有蛟出入其中
  花光寺在衡阳太平都昔悟禅师尝养白鸡每诵经则登膝而听后鸡死埋于寺侧未几生白莲花花谢泉涌因号白鸡泉后有僧花光居寺善畵梅说郛花光本蜀僧尝冩梅作暗香踈影溪雪春风四图山谷观之曰如嫩寒晓春行孤山水边篱落间但欠香耳靖康间师徙江南柯亭与陈简斋并舍而居简斋诗有移船来近花光住冩得南枝与北枝之句
  灵寳观在衡阳儒学右宋祥符九年建
  龙泉观在衡阳新城二都相传有龙潜于井中至今盛暑其地不燠
  寻真观在城内蓬莱山道士赵素庵于宋淳祐二年游衡筑观于此
  衡山县
  上封寺在祝融峯上旧为光天观有司天霍王庙宋张栻登上封寺诗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竹舆不畱行及此秋容霁
  衡岳寺在紫云峯下明正綂初建
  云封寺在云密峯下旧名功徳寺宋赵葵建有石灶石甑存焉
  中峯寺在兴乐乡
  清凉寺在县治北
  方广寺在莲花峯下梁天建中建宋朱张二子尝游于此
  福严寺在掷鉢峯旧名般若寺亦曰般若台有唐太宗御书梵经五十巻今无存
  横龙寺在紫葢乡唐贞元初僧如满赐号佛光大师由洛阳至衡开山建此寺
  丹霞寺在南天门外
  南岳观在华葢峯下晋太康八年建梁天建二年修黄庭观在集贤峯下为魏元君修道处
  铨徳观在紫霄峯顶
  九真观在岳庙东十里一云即寿宁观梁元帝南岳衡山九真馆碑箫鼓腾空烟霞相接星辰夺采灯烛非明风牖云梁千门万户楼施九柱巳同濑乡之地山带五城复元洲之所玉版之经犹蕴金丹之处存焉上月台而遗爱登景云而忘老欣欣然不知所以而然日晖石瓦东眺灵寿之峯月防玉牀西瞻华葢之岭竹黄金既葳防而防露木似红莲且纷披而拂日杯传九醖隠沦之车晨至堂开四扇楹之钟夜响
  太平观在岳庙西二十五里瀑布山下齐褚伯玉隠居处齐髙祖勅建此观居之
  洞门观在石廪峯西石榴峯南去岳庙二十里招仙观在岳庙东八里
  耒阳县
  金钱寺在县治北
  丰宁寺在县西三十里左有龙泉洞
  莲堂寺在上堡市元至正中邑人建供奉观音大士极灵幻相传堡市锡坑将陷挖者不巳忽近河一女子秾妆艶态袒袭游戏水面坑中夫三千人尽出观之俄而坑崩坑夫赖以全活其灵异如此
  洞阳观在县北元建
  常宁县
  湘山寺在县东城内盘龙山下创于唐延祐四年元泰定时重建
  至圣禅寺在县东大义山有藏经阁千僧锅宗人府丞髙珩题曰狮子窟
  多寳寺在县东槲林堡
  北真观在县北门外
  安仁县
  慧日寺在县城北门内
  金刚寺在县东南二十里
  鳯凰寺在县东南三十里
  崇真观在县西门外
  酃县
  青台寺在县城南门内
  凌云寺在三都
  龙泉寺在十一都
  洞真观在县北
  桂阳州
  能仁寺在州南
  广润寺在临坛乡一都
  西方寺在大富乡二都
  五云观在州北
  莲花观在临坛乡三都
  青云观在广一乡三都
  临武县
  多寳寺在县治西
  资福寺在县治西
  皇觉寺在县治南
  佑圣观在县西关内
  白鹤观在县东关内
  蓝山县
  普云寺在西门外二里许有唐公唐母祠俗云祈嗣辄应
  兴善寺在东北三里许
  寿相寺在大慈乡
  圆通寺在鳯感乡
  玉虚观在县东门内
  嘉禾县
  普济寺在县北门外
  上乗寺在县境
  广法寺在县境
  云居寺在县境
  永州府
  零陵县
  髙山寺在城内东山即唐法华寺唐栁宗元有法华寺新作西亭记
  永宁寺在城内东山唐天祐三年建宋太平五年赐额太平寺在太平门内唐开元寺旧址明洪武初重建改今名
  竹林寺在城东门外明嘉靖间建
  镇峯寺在县南二十五里嵛峯絶顶
  龙兴寺在县西栁子祠右明嘉靖间建
  楚兴寺在县西四十里五代时楚马氏屯兵于此夜闻钟声遂建寺以镇之有髙丽僧铁山塔
  书堂寺在县北二十里唐僧懐素故居中有遗像仙居观在县南二十里旧名仙居阁
  皋堂观在县南三十五里
  何仙观在县西三十五里大闻洞传是何仙姑故居绿天庵在城东二里唐僧懐素防学书庵中贫无纸乃种芭蕉万余株取其叶以供挥洒绿隂翳室庵以得名
  水星庵在县南三十五里峭石围绕上有生成石梁长丈余
  回龙庵在城北门外庵内旁侧为杨诚斋祠
  万寿宫在城北门内镇永楼上
  药王庙在城北门外二里
  祁阳县
  多寳寺在县迎恩门九莲庵右
  甘泉寺在城甘泉门内县治西明洪武初建
  中宫寺在县南浯溪舆地纪胜浯溪中宫禅寺本元次山故宅浯溪考宋庆厯中浮屠显万建于浯溪之北元祐中僧承亮徙溪上游僧正防重建
  九隆寺在县北三十里
  金兰寺在县东北一百里马江步
  妙观在城内
  祁山观在县北十五里祁山下
  白鹤观在县东北三十里屈处静得道处
  九莲庵在县迎恩门
  华馨庵在县祁山北
  东安县
  福昌寺在县治南宋崇宁间建
  寿昌观在县治东
  清溪观在县治西明洪武初建
  云霞观在县东北云霞山顶有仙人遗迹
  道州
  报恩寺在州治东宋绍兴十七年建
  回澜寺在城东东洲沱水南来濓水西注潇水并左右溪北出众水滙于城南此洲独泝流而上为砥柱中流昔人建寺于洲上控一州之水口
  龙华寺在州北潇川乡宋乾道间建明正綂间重修福田寺在州东北宜阳乡破衣禅师居此元侍讲学士元明善奉勅撰破衣禅师舍利墖碑文
  开元观在州西南二里
  东阳观在州小西门外
  宁逺县
  南林寺在县南门外状元坊侧元时建
  胜因寺在县西门外宋绍定间建
  九疑观在县东门外明洪武五年因唐旧址重建炼丹观在县南九疑山明一綂志在舜庙北箫韶杞林两峯之间中有石臼松穿臼而生枝柯拳曲如伏龙状九疑志其地多产灵草土人有疾取以疗之辄騐
  无为观在九疑山舜祠侧王妙想升仙处唐元结宿无为观诗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永明县
  清凉寺在县治东
  西经寺在县治西明洪武中建
  回山寺在县西十里
  东林观在县治东
  江华县
  浪石寺在县治西
  普光寺在县南兴徳乡
  重元观在县南五里唐建
  新田县
  寳明寺在县南四都元建
  龙防寺在县南八都宋乾道初建
  龙居寺在县南十都明嘉靖时建
  寳庆府
  邵阳县
  古功徳寺在县东三溪乡
  云岩寺在县东七十里月湖山下唐元和时建光孝寺在县西北唐建元燬明洪武时重建
  紫极宫在县西北宋端平中建元女仙杨道圆羽化畱诗紫极宫末云琴心三叠胎仙舞振翮佯狂入大罗
  五台庵在县东砥柱矶明万厯间郡人为颛愚禅师建
  北塔无念阁在城外江北刺史髙汉倡建石塔太当刘应龙建阁于塔前
  万松禅林在县东六十里明超宗翼禅师建翼初依颛愚法席契印甚久再往候于云居院临别颛愚付以偈曰邵陵相见许相亲又到云居逺处寻今日眉毛同旧日刼前一防独知音翼归而结椽万松着有万松语录
  北宸观在县城隍庙后
  栖真观在城东隅吕纯阳尝跨鹤过此又名曰鹤观下有饮鹤池
  开元观在城外江北唐开元中建明初冷谦游湖湘尝寓于此遗迹甚伙又名冷道观嘉靖间邑人李成大读书其中有因寻千树桃花住带得六亭春色来之句
  新化县
  承熈寺在县南宋熈宁五年建
  崇阳观在县东南半里
  武冈州
  天宁寺在州治西
  法相寺在州南寳方山宋姜相法相小记城南五里有寺曰法相碞洞深窈为此邦竒观故御书藏焉因暇领客来游心甚爱之意所观不止是也乃命于山之巅掀茅焚翳得竒石益富千态万状轩豁呈露夫一气凝结而为石不知其凡几年前后来游者不知其凡几人至是始得尽观览之胜岂昌黎所谓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耶其寺亦圮因从而新之景星观在州东一里
  妙观在州治南正綂间以观旧址为州治故迁观于此
  新宁县
  寳安寺在县治西宋绍兴中建明景泰辛未徙县治随迁县右
  观音阁在县西二里
  放生阁在县北莲潭之下一石耸起江中知县王蔚之阁于上
  岳州府
  巴陵县
  宁陵寺在城内旧岳州衞署
  皇清顺治十年知府李若星改建
  白鹤寺在城内白鹤山唐建
  圆通寺在县东
  白湖寺在县东六十里唐建
  莲荷寺在县东唐建
  兴福寺在县东宋建
  通惠寺在县东宋建
  灵塔寺在县东宋建
  白云寺在县东南宋建
  干明寺在县南晋时建名新开寺五代唐改广福禅院宋太平兴国中改干明有禅师灏鉴墓
  崇圣寺在君山
  天庆观在县东唐建
  玉清观在县南宋建
  东岳观在县九都宋建
  玉华观在县十四都唐建
  冲霄观在县北十五里宋建
  临湘县
  凉山寺在县东六十里
  一归寺在县南六十里金竹山下溪峦秀絶为一邑胜境
  至源寺在县南八十里僧寳方精经典明神宗召入禁内赐有衣鉢幢幡藏经藏于此
  了髻寺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龙潭寺在县西南八十里明景泰元年建
  万安寺在县南九十里明景泰七年建
  广化寺在县南六十里明成化元年建
  兴国寺在县南六十里明洪武间建
  灵隠寺在县南五十里唐建
  谷山寺在县东四十里唐建寺内有塔容二僧塔前有栢一株每日树隙中流谷二升以给二僧一日老僧出募其徒以斧凿隙欲其多遂止不复有塔亦渐隳至今基址犹存
  崇虚观在县东一里宋开庆初建
  龙兴观在县南七十里明正綂间建
  冲霄观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城陵矶上宋淳祐五年建
  庆仙宫在楚冲里相传有仙姑修炼于此
  平江县
  寳积寺在县南唐建
  北禅寺在县北唐建
  华岩寺在县北
  松峯寺在三阳市
  金铺观在罗山即汉罗县故址宋徽宗召道士吴安世赴神霄宫教醮事称防赐金坛
  崇真观在县西
  紫青观在县东南
  观音阁在县城西
  华容县
  西禅寺在东郭内
  观音寺在石门山
  圆通寺在县北宋名圆通阁
  延寿寺在白鼎山
  崇庆寺在明山
  普莲寺在望夫山
  圆觉寺在龙秀山
  真庆观在南郭外宋绍圣中建
  石观在石山孙宜诗看松鹤去坐石白云生谷静泉愈响山虚鸟独鸣
  寳慈观在石门山
  禅堂道观石门墨山二山相连天下竒境唐张说诗竹径入隂窅松崖上空蒨草共林一色云与峯万变探窥石门断縁越沙涧转两山势争雄峯巘相顾盻药妙仙灵寳境华岩壑选清都西渊絶金地东敞晏池果接园畦风烟迩台殿髙寻石顶旷览天宇遍千山纷满目百川豁对面骑来云气迎人去鸟声恋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常徳府
  武陵县
  大善寺在县东半里
  木寺在县东七里
  回峯寺在县东十里
  甘泉寺在县东六十里宋防凖题三十字云庚申年秋九月平仲南行至甘泉院僧以诗板示之征途不暇吟咏但记年月
  二圣寺在清平门外
  一源寺在县西车轿村
  慈化寺在县西十里
  南湖寺在县西二十里
  神鼎寺在县西三十里
  道林寺在县南三十里
  法洪寺在县北八十里
  文殊寺在县北八十里
  药山寺在县北九十里
  干明寺在县东南善徳山道书第五十三福地光福寺在县治西南三里有沈公啸台古碑题云重游沈公台记余字漫灭不可读
  报恩观在县东一里
  灵芝观在县东七十里以产芝名
  天庆观在县西一里
  道徳观在县西二十里居河洑山絶顶
  善徳观在县潜水桥南
  神仙观在县东北
  修真观在县西南一里
  桃源县
  劝善寺在县东一里
  观音寺在县东一里
  东禅寺在县东明王守仁桃源东禅寺诗江草逺连云梦泽楚云长断九疑山
  华严寺在县东四十里
  芭蕉寺在县西二十五里
  渔仙寺在县西四十里谭元春渔仙寺诗泉道泠然离磴去石梁竒絶为楼生
  白崖寺在县西五十里
  茅叶寺在县西六十里
  马头寺在县北
  涌泉寺在县北五十里
  香山寺在县北一百里
  灵岩寺在县北一百里唐唐绩灵岩寺诗一水穿岩走碧沙沿溪樛木卧龙蛇分明便是桃源洞不见溪头流落花
  真源观在县西三里又名蟠桃观
  游仙观在县南五里
  麻溪观在县北一百里
  龙阳县
  仁王寺在县东
  沧溪寺在县西沧港
  净照寺在县西一里东晋时建号香积寺宋淳熈间赐额净照寺
  南禅寺在县南三里
  鸡鸣观在县西文昌坊
  沅江县
  通惠寺在县东四十里有古栢二株宋周化通惠寺诗不山常润无云竹自隂
  道塲寺在县东五十里
  万安寺在县东六十里旧传吕嵒三过此多吟咏景星寺在县西一里
  乌龙寺在县西四十里内有卧龙墨池
  沧浪寺在县南三十里
  辰州府
  沅陵县
  报恩寺在府治东天宁山旧名天宁万寿寺宋绍兴间改今额
  普安寺在府治东宋大徳中建
  三峿寺在城东三峿山唐贞观初建
  隆兴寺在城西虎谿山明王守仁虎谿隆兴寺闻杨名父将到留韵壁间诗杖藜一过虎谿头何处僧房是惠休云起峯间沉阁影林踈地底见江流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洲好景同游不同赏篇章还为故人畱
  妙观在府治北鹤鸣山顶宋至道初建名天庆明洪武中改今名
  泸溪县
  广福寺在县治右明万历元年建
  延禧观在县北
  辰溪县
  广恩寺在县西观音山下元至正中建
  栢廷观在县南大酉山下宋元丰八年建
  龙兴观在县西南十五里山下宋祥符初封善巻先生墓禁樵采立祠堂道院于此改今名
  溆浦县
  普化寺在县东宋元丰间建
  景星观在县东

《湖广通志》 相关内容:

前一:11
后一:13

查看目录 >> 《湖广通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