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策断下

    古者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然所以能敌之者,其国无君臣上下朝觐拿同之节,其民无谷米丝麻耕作织紝之劳,其法令以言语为约,故无文书符篆之繁,其居处以逐水草为常,故无城郭邑居聚落守望之勤,其旃裘肉酪,足以为养生送死之具,故战则人人自斗,败则驱牛羊远徙,不可得而破。盖非独占圣人法度之所不加,亦其天性之所安者,犹狙猿之不可使冠带,虎豹之不可被以羁绁也。故中行说教单于无爱汉物,所得缯絮,皆以驰草棘中,使衣煪弊裂,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湮酪之便美也。由此观之,中国以法胜,而匈奴以无法胜。

    圣人知其然,是故精修其法而谨守之,筑为城郭,堑为沟池,大仓廪,实府库,明烽燧,远斥候,使民知金鼓进退坐作之节,胜不相先,败不相弃,此其所以谨守其法而不敢失也。一失其法,则不如无法之为便也。故夫各辅其性而安其生,则中国与胡,本不能相犯。惟其不然,是故皆有以相制。胡人之不可从中国之法,犹中国之不可从胡人之无法也。

    今夫佩玉服冕而垂旒者,此宗庙之服,所以登降揖让,折旋俯仰为容者也,而不可以骑射。今夫蛮夷而用中国之法,岂能尽如中国哉?苟不能尽如中国,而杂用其法,则是佩玉服冕垂旒而欲以骑射也。昔吴之先,断发文身,与鱼鳖龙蛇居者数十世,而诸侯不敢窥也。其后楚中公巫臣,始教以乘车射御,使出兵侵楚;而阖庐、夫差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齐、晋争强;黄池之会,强自冠带;吴人不胜其弊,卒入于越。夫吴之所以强者,乃其所以亡也。何者?以蛮夷之资,而贪中国之美,宜其可得而图之哉?

    西晋之亡也,匈奴、鲜卑、氏、羌之类,纷坛于中国,而其豪杰间起为之君长。如刘元海、苻坚、石勒、慕容隽之俦,皆以绝异之姿,驱驾一时之贤俊,其强者至有天下大半。然终于覆亡相继,远者不过一传再传而灭,何也?其心固安于无法也,而束缚于中国之法;中国之人,固安于法也,而苦其无法。君臣相戾,上下相厌,是以虽建都邑,立宗庙,而其今岌岌然,常若寄居于其间,而安能久乎?且人而弃其所得于天之分,未有不亡者也。

    契丹自五代南侵,乘石晋之乱,奄至京师,睹中原之富丽、庙社宫阙之壮而悦之,知不可以留也,故归而窃习焉。山前诸郡既为所并,则中国士大夫有立其朝者矣,故其朝廷之仪,百官之号,文武选举之法,都邑郡县之制,以至于衣服饮食,皆杂取中国之象。然其父子聚居,贵壮而贱老,贪得而忘失,胜不相让,败不相救者犹在也。其中未能革其犬羊豺狼之性,而外牵于华人之法,此其所以自投于罗网陷阱之中。而中国之人犹曰:今之匈奴非古也,其措置规画皆不复蛮夷之心,以为不可得而图之,亦过计矣。

    且夫天下固有沉谋阴计之士也。昔先王欲图大事,立奇功,则非斯人莫之与共。秦之尉缭、汉之陈平,皆以樽俎之间而制敌国之命,此亦王者之心,期以纾天下之祸而已。彼契丹者,有可乘之势三,而中国末之思焉,则亦足惜矣。

    臣观其朝廷百官之众,而中国士大夫交错于其间,固亦有贤俊慷慨不屈之士,而诟辱及于公卿,鞭扑行于殿陛,贵为将相,而不免囚徒之耻,宜其有惋愤郁结而思变者,特未有路耳。凡此皆可以致其心,虽不为吾用,亦以间疏其君臣,此由余之所以入秦也。

    幽燕之地,自古号多雄杰,名于图史者,往往而是。自宋之兴,所在贤俊,云合响应,无有远述,皆欲洗濯磨淬,以观上国之光,而此一方独陷于非类。昔太宗皇帝亲征幽州,未克而班师,闻之谍者曰:幽州士民谋欲执其帅以城降者,闻乘舆之还,无不泣下。且胡人以为诸郡之民,非其族类,故厚敛而虐使之,则其思内附之心,岂待深计哉!此又足为之谋也。使其上下相猜,君民相疑,然后可攻也。

    语有之曰:“鼠不容穴,衔篓数也。”彼僭立四都,分置守宰,仓廪府库,莫不备具,有一旦之急,适足以自累。守之不能,弃之不忍,华夷杂居,易以生变。如此则中国之长,足以有所施矣。然非特如此而已也,中国不能谨守其法,彼慕中国之法而不能纯用,是以胜负相持而未有决也。夫蛮夷者以力攻,以力守,以力战,顾力不能则逃。中国则不然,其守以形,其攻以势,其战以气,故百战而力有余。形者有所不守,而敌人莫不忌也;势者有所不攻,而敌人莫不惫也;气者有所不战,而敌人莫不慑也。苟去此三者而角之于力,则中国固不敌矣,尚何云乎!

    伏惟国家留意其大者而为之计,其小者,臣未敢言焉。


【检索策断下 ==>】 古籍全文检索:策断下     全站站内检索:策断下

寿光县志
昌乐县志
临朐县志书
光绪临朐县志
安邱县志
续安邱县志
安邱县新志
续安邱新志
诸城县志
诸城县续志
昌邑县志
潍县志
潍县乡土志
胶州志
重修胶州志
胶澳志
高密县志
高密县乡土志
重修平度州志
平度志要
平度州乡土志
莱州府志
掖县志
续掖县志
再续掖县志
三续掖县志
即墨志
纂修即墨县志
即墨县志
登州府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