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逢遇篇

    1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而遇,进在众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进在遇,退在不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污行,尊于桀之朝;不遇,或持洁节,卑于尧之廷。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时贤而辅恶,或以大才从于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浊,或无道德而以技合,或无技能而以色幸。

    2 伍员、帛喜,俱事夫差,帛喜尊重,伍员诛死,此异操而同主也。或操同主异,亦有遇不遇,伊尹、箕子是也。伊尹、箕子才俱也,伊尹为相,箕子为奴;伊尹遇成汤,箕子遇商纣也。夫以贤事贤君,君欲为治,臣以贤才辅之,趋舍偶合,其遇固宜。以贤事恶君,君不欲为治,臣以忠行佐之,操志乖忤,不遇固宜。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孔子绝粮陈、蔡,孟轲困于齐、梁,非时君主不用善也,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夫能御骥騄者,必王良也;能臣禹、稷、皋陶者,必尧、舜也。御百里之手,而以调千里之足,必有摧衡折轭之患。有接具臣之才,而以御大臣之知,必有闭心塞意之变。故至言弃捐,圣贤距逆,非憎圣贤,不甘至言也。圣贤务高,至言难行也。夫以大才干小才,小才不能受,不遇固宜。

    3 以大才之臣,遇大才之主,乃有遇不遇,虞舜,许由、太公、伯夷是也。虞舜、许由俱圣人也,并生唐世,俱面于尧,虞舜绍帝统,许由入山林。太公、伯夷俱贤也,并出周国,皆见武王,太公受封,伯夷饿死。夫贤圣,道同、志合、趋齐,虞舜、太公行,许由、伯夷操违者,生非其世,出非其时也。道虽同,同中有异;志虽合,合中有离。何则?道有精粗,志有清浊也。许由,皇者之辅也,生于帝者之时;伯夷,帝者之佐也,出于王者之世。并由道德,俱发仁义。主行道德不清,不留;主为仁义不高,不止。此其所以不遇也。尧混,舜浊;武王诛残,太公讨暴。同浊皆粗,举措钧齐,此其所以为遇者也。故舜王天下,皋陶佐政,北人无择深隐不见;禹王天下,伯益辅治,伯正成子高委位而耕。非皋陶才愈无择,伯益能出子高也。然而皋陶、伯益进用,无择、子高退隐,进用行耦,退隐操违也。退隐势异,身虽屈,不愿进;人主不须其言,废之,意亦不恨,是两不相慕也。

    4 商鞅三说秦孝公,前二说不听,后一说用者:前二,帝王之论;后一,霸者之议也。夫持帝王之论,说霸者之主,虽精见距;更调霸说,虽粗见受。何则?精,遇孝公所不得;粗,遇孝公所欲行也。故说者不在善,在所说者善之;才不待贤,在所事者贤之。马圄之说无方,而野人说之;子贡之说有义,野人不听。吹籁工为善声,因越王不喜,更为野声,越王大说。故为善于不欲得善之主,虽善不见爱;为不善于欲得不善之主,虽不善不见憎。此以曲伎合,合则遇,不合则不遇。或无伎,妄以奸巧合上志,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窃簪之臣,亲于子反;鸡鸣之客,幸于孟尝。子反好偷臣,孟尝爱伪客也。以有补于人君,人君赖之,其遇固宜。或无补益,为上所好,(籍)[闳]孺、邓通是也。(籍)[闳]孺幸于孝惠,邓通爱于孝文,无细简之才,微薄之能,偶以形佳骨娴,皮媚色称。夫好容,人所好也,其遇固宜或以丑面恶色,称媚于上,嫫母、无盐是也嫫母进于黄帝,无盐纳于齐王。故贤不肖可豫知,遇难先图。何则?人主好恶无常,人臣所进无豫,偶合为是,适可为上。进者未必贤,退者未必愚,合幸得进,不幸失之。

    5 世俗之议曰:“贤人可遇,不遇,亦自其咎也。生不希世准主,观鉴治内,调能定说,审(词)[司]际会。能进有补赡主,何不遇祐之有?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之有乎?”进能有益,纳说有补,人之所知也。或以不补而得祐,或以有益而获罪。且夏时炉以炙湿,冬时扇以翣火。世可希,主不可准也;说可转,能不可易也。世主好文,已为文则遇;主好武,已则不遇。主好辩,有口则遇;主不好辩,己则不遇。文(王)[主]不好武,武(王)[主]不好文,辩主不好行,行主不好辩。文与言,尚可暴习;行与能,不可卒成。学不宿习,无以明名。名不素著,无以遇主。仓猝之业,须臾之名,日力不足不预闻,何以准主而纳其说,进身而托其能哉?

    6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仕宦有时,不可求也。夫希世准主,尚不可为,况节志高妙不为利动,性定质成不为主顾者乎?且夫遇也,能不预设,说不宿具,邂逅逢喜,遭触上意,故谓之遇。如准(推)主调说,以取尊贵,是名为揣,不名曰遇。春种谷生,秋刈谷收。求物得物,作事事成,不名为遇。不求自至,不作自成,是名为遇。犹拾遗于途,摭弃于野,若天授地生,鬼助神辅。禽息之精阴(庆)[荐],鲍叔之魂默举。若是者,乃遇耳。今俗人既不能定遇不遇之论,又就遇而誉之。因不遇而毁之。是据见效,案成事,不能量操审才能也。


【检索逢遇篇 ==>】 古籍全文检索:逢遇篇     全站站内检索:逢遇篇

经部
易类
《周易注》十卷
《周易集解》十七卷
《横渠易说》三卷
《伊川易传》四卷
《原本周易本义》十二卷
《周易述》二十三卷
书类
《尚书注疏》二十卷
《书集传》六卷
《尚书古文疏证》八卷
诗类
《毛诗注疏》四十卷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诗本义》十六卷
《诗集传》八卷
礼类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
《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
《仪礼注疏》十七卷
《礼记注疏》六十三卷
《大戴礼记》十三卷
《三礼图集注》二十卷
《礼书纲目》八十五篇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
春秋类
《春秋左传注疏》六十卷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