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緌        《康熙字典》929页

緌汉字
拼音:ruí
部首:糹 四角码:22944 仓颉:VFHDV
86五笔:xtvg 98五笔:xtvg 郑码:ZMZM
统一码:7DCC 总笔画数:14 笔顺:55444431234531

「緌」基本解释

● 緌  ruí ㄖㄨㄟˊ
 1. 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两,冠~双止。」
 2. 像缨饰的下垂物。
 3. 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
 4. 系结。
 5. 继续。

「緌」详细解释

ruí

〈名〉

(1) 缨子 [tassels hanging from a hat or cap]

緌,系冠缨也。——《说文》。谓缨之垂者。

丧冠不緌。——《礼记•檀弓》

(2) 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冠緌缨。——《礼记•内则》。孔颖达疏:「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3) 似缨饰的下垂物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4) 古指有虞氏旌旗,以旄牛尾注于竿首为之。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游 [flag]。如:緌章(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鸟羽或旄牛尾,用以别贵贱);緌旌(垂旒舒展的旗幡)

词性变化


ruí

〈动〉

(1) 系结 [tie]

蹑履緌冠。——·佚名《沁园春·寿东屏》

(2) 继续 [continue]

緌,继也。——《尔雅


 扫描版:汉字「緌」在《康熙字典》页码:929.01 

「緌」开头的词语:

緌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