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水芹

输入关键字:

水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芹

药材名称水芹

拼音Shuǐ Qín

别名水芹菜

来源伞形科水芹菜属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ca (Blume)DC.[Oenanthe stolonifera (Roxb.)Wall. ex DC.;O. decumbens (Thunb.)Koz.-Po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降血压。用于感冒发热,呕吐腹泻,尿路感染,崩漏,白带,高血压。

用法用量2~3钱。鲜品可捣汁饮。

备注(1)同属植物少花水芹O. benghalensis (Roxb.)Kurz;野水芹(溪岸水芹)O. rivularis Dunn,亦应用于临床,功效相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水芹

药材名称水芹

拼音Shuǐ Qín

别名楚葵(《尔雅》),水斳、水英(《本经》),芹菜(《尔雅》郭璞注),水芹菜(《滇南本草》),野芹菜(《湖南药物志》)。

出处《千金翼本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全草。9~10月采割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湿生或水生草本,全体光滑无毛,具匍匐茎。茎圆柱形,长可达1米,中空,直立或由匍匐的基部向上伸直,上部多分枝,常伸出水面,下部每节略胀大,通常生多数白色须根;茎表面绿色,有纵条纹。复叶互生,具柄及叶鞘,着生在茎下部的叶柄长达10厘米,鞘两边呈膜状;叶片1~2回羽状分裂;小叶或裂片卵圆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边缘具大小不等的尖齿或圆齿状锯齿,基部两侧不等;着生在茎上部的叶近于无柄。复伞形花序顶生,通常与顶生的叶相对;小伞形花序6~20;总苞无,小总苞2~8,线形;花白色,有柄,丝状而柔;萼齿5,形小,短尖;花瓣5,倒卵形,先端向内凹入,基部具短爪;雄蕊5,花丝长而微弯,花药线形而短;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1,花柱叉状,基部圆柱形。双悬果椭圆形或近圆锥形,上端有宿存的萼齿和花柱,果棱显著隆起,侧棱较其它3棱稍宽,木栓质。花期4~5月。

本植物的花(芹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喜生于低湿洼地或水沟中。分布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性味甘辛,凉。

①《本经》:"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苦酸涩,冷,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甘,少冷,无毒。"

④《本草拾遗》:"茎、叶、根:寒。子:温,辛。"

归经入肺、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肺、胃、肝。"

②《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治暴热烦渴,黄疸,水肿,淋病,带下,瘰疬,痄腮。

①《本经》:"主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

②《千金·食治》:"益筋力,去伏热。治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

③崔禹锡《食经》:"利小便,除水胀。"

④孟诜:"食之养神益力,杀石药毒。"

⑤《本草拾遗》:"茎叶捣绞取汁,去小儿暴热,大人酒后热毒、鼻塞、身热,利大小肠。"

⑥《日华子本草》:"治烦渴,疗崩中带下。"

⑦《医林纂要》:"补心,去瘀,续伤。"

⑧《草再新》:’除烦解热,化痰下气,治血分,消瘰疬结核。"

⑨《随息居饮食谱》:"清胃涤热,祛风,利口齿咽喉头目。"

⑩《中国药植志》:"嫩茎捣汁服,可治高血压症。"

⑾《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驱风。治风湿神经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本草汇言》:"脾胃虚弱,中气寒乏者禁食之。"

复方①治小儿发热,月余不凉:水芹菜、大麦芽、车前子。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小便淋痛:水芹菜白根者,去叶捣汁,井水和服。(《圣惠方》)

③治小便不利:水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白带:水芹四钱,景天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小便出血:水芹捣汁,日服六、七合。(《圣惠方》)

⑥治小儿霍乱吐痢:芹叶细切,煮熟汁饮。(《子母秘录》)

⑦治痄腮:水芹捣烂,加茶油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芹

药材名称水芹

拼音Shuǐ Qín

英文名Herb of javan Waterdropwort

别名楚葵、水斳、水英、芹菜、水芹菜、野芹菜、马芹、河芹、小叶芹

出处出自1.《千金翼本草》。

2.《名医别录》:水芹,生南海池泽。

3.陶弘景:(水芹)二月、三月作英时,可作菹及熟沦食之。又有渣芹,可为生菜,亦可生啖。

4.《蜀本草》:《图经》云,(水芹)生水中,叶似芎穷,花白色而无实,根亦白色。

5.《纲目》:芹有水芹、旱芹,水芹生江湖陂泽之涯,旱芹生平地,有赤白二种。二月生苗,其叶对节而生,似芎穷。其茎有节棱而中空,其气芬芳。五月开细白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javanica (Bl.) D C.[Sium ja-uanicum Bl.; Oenanthe decumbens K.-Pol.; O.stolnifera (Roxb.)Wall.ex DC.]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割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或基部匍匐,节上生根。基生叶叶柄长达10cm,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齿或圆齿;茎上部叶无柄,叶较小。得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达16cm;无总苞;伞辐6-16,长1-3cm;小总苞片2-8,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萼齿线状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叉形,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浅水低洼湿地或池沼、水沟中,常栽培作蔬菜食用。

资源分布:分布几扁全国。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成团,茎细而弯曲。匍匐茎节处有须状根。叶皱缩,展平后,基生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叶柄长7-15cm,质脆易碎。气微香,味微辛、苦。

化学成分翅叶中含缬氨酸(L-valine),丙氨酸(ala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1-二十醇(1-eicosanol),1-二十二醇(1-do-cosanol),1-二十四醇(1-tetracos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C15-C29饱和碳氢化合物[1]。细胞壁上含多糖,主要同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木糖(xylose),阿拉伯糖(arabinose)等组成[2]。另含5-AMP、ADP、ATP、CDP、GDP,5-UMP、UDP、及UDP-D-葡萄糖,UDP-D-半乳糖,UDP-D-木糖,UDP-D-阿拉伯糖的结合物[3]。根中含香豆精(coumar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二十二烷酸(behenic acid),二十九烷酸(montanic acid),蜂花酸(三十烷酸,melissic acid),虫漆蜡酸(三十二烷酸,lacceroic acid)[4],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c acid),二十六烷酸(cerotic acid)[5],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α-蒎烯(α-pinene),莳萝油脑(dillapiol),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十产烷酸(palmitic acid)[6],全草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香芹烯(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7]。

药理作用1、保肝作用 50%水芹注射液10ml/k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6次,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血清丙氯酸转氨酶转氨酶平均下降37%[1,2].50%水芹全草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也具有一定退黄和降酶作用[3]。水芹煎液12g生药/kg灌胃对α-萘异氰酸酯所致大鼠肝炎有明显退黄作用,降低血清胆管上皮变性坏死病理改变可明显减轻[4]。

2、抗心律失常作用 水芹注射液3ml/kg,静脉注射对乌头碱、氯化钡、及氯化钙-乙酰胆碱诱发大鼠或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抗钡、及氯化钙-乙酰胆碱诱发大鼠或小鼠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利多卡因,奎尼丁比较出现的快,但转窦性心律后的维持时间短,且易发生反复。水芹的抗心律失常可能与其影响细胞膜对钾、钠、钙的通透性有关[5]。

同属植物水芹[O.Stolonifera (Roxb.) Wall]甲醇提取物给大鼠静注,可显着对抗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同时可明显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甲醇提取物100mg/kg可明显降低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6]。

3、降血脂作用 家兔喂饲水芹100g/kg和30ml/kg水芹浸汁(含水芹50g),共30d,实验表明,水芹有降低β脂蛋白、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作用[7]。

4、抗过敏作用 50%水芹全草水醇提取液可使卵蛋白致敏的肠管收缩幅度下降,也可使组胺及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收缩培强明显缓解。这种作用不是通过受体而是对平滑肌的作用,而且在平滑肌呈兴奋状态时作用明显。此外,水芹有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8]。

性味味辛;甘;性凉

归经归肺;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感冒;暴热烦渴;吐泻;浮肿;小便不利;淋痛;尿血;便血;吐血;衄血;崩漏;经多;目赤;咽痛;喉肿;口疮;牙疳;乳痈;痈疸;瘰疬;痄腮;带状疱疹;痔疮;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蛋青;或捣汁涂。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绞汁服。

各家论述1.《本经》:主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

2.《千金·食治》:益筋力,去伏热。治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

3.崔禹锡《食经》:利小便,除水胀。

4.孟诜:食之养神益力,杀石药毒。

5.《本草拾遗》:茎叶捣绞取汁,去小儿暴热,大人酒后热毒、鼻塞、身热,利大小肠。

6.《日华子本草》:治烦渴,疗崩中带下。

7.《医林纂要》:补心,去瘀,续伤。

8.《本草再新》:除烦解热,化痰下气,治血分,消瘰疬结核。

9.《随息居饮食谱》:清胃涤热,祛风,利口齿咽喉头目。

10.《中国药植志》:嫩茎捣汁服,可治高血压症。

11.《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驱风,治风湿神经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水芹 ==>】 古籍全文检索:水芹     全站站内检索:水芹
六和半夏汤
六和茶
六和定风散
六和膏
六和生化汤
六和汤
六黑丸
六化丹
六灰膏
六灰煎膏
六灰丸
六甲散
六甲神丹
六甲丸
六斤丸
六精膏
六军丸
六君贝母丸
六君加味汤
六君健脾汤
六君温脾汤
六君子煎
六君子汤
六均丸
六厘散
六六丸
六龙丹
六龙固本丸
六妙汤
六妙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