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郑居中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郑居中传》


宋史
原文
    郑居中,字达夫。崇宁中,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初,居中自言为贵妃从兄弟,妃从蕃邸进,家世微,亦倚居中为重,由是连进擢。明年,迁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同知枢密院。改资政学士。蔡京以星文变免,赵挺之相,与刘逵谋尽改京所为政。未几,徽宗颇悔更张之暴,外莫有知者。居中知之,即入见言:“陛下建学校、兴礼乐,以藻饰太平;置居养、安济院,以周拯穷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乎?”帝大悟。帝意乃复向京。京再得政,两人之助为多。居中厚责报,京为言枢密本兵之地,与三省殊,无嫌于用亲。经臣方恃权,力抗前说,京言不效。居中疑不己援,始怨之,乃与张康国比而间京。后进知院事。四年,京又罢。居中自许必得相,而帝觉之,不用。政和中,再知枢密院,官累特进。时京总治三省,益变乱法度。居中每为帝言,帝亦恶京专,寻拜居中少保、太宰,使伺察之。居中存纪纲,守格令,抑侥幸,振淹滞,士论翕然望治。丁母忧,旋诏起复。逾年,加少傅,得请终丧。服除,以威武军节度使使佑神观。连封崇、宿、燕三国公。朝廷遣使与金约夹攻契丹,复燕云,蔡京、童贯主之。居中力陈不可,谓京曰:“公为大臣。国之元老,不能守两国盟约,辄造事端,诚非妙算。”京曰:“上厌岁币五十万,故尔。”居中曰:“公独不思汉世和戎用兵之费乎?使百万生灵肝脑涂地,公实为之。”由是议稍寝。其后金人数攻,契丹日蹙,王黼、童贯复议举兵,居中又言:“不宜幸灾而动,待其自毙可也。”不听。燕山平,进位太保,自陈无功,不拜。入朝,暴遇疾归舍,数日卒,年六十五。赠太师、华原郡王,谥文正。 
(《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有删改) 

译文
    郑居中字达夫,开封人。崇宁年间,担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当初,郑居中自称是贵妃的堂兄弟,贵妃从藩王官邱进入后宫,她家世地位卑微低贱,也依靠郑居中来增加自己的分量,从此郑居中连连被提拔。第二年,郑居中升任给事中、翰林学士。大观元年,郑居中任同知枢密院。后改任资政殿学士。蔡京因为星象有变而被罢相,赵挺之担任宰相,与刘逵谋划全部改变蔡京所制定的政令。不久,宋徽宗非常后悔更换宰相的做法,在朝臣中没有人明白皇帝的心意。郑居中明白这一点,就入宫求见宋徽宗说:“陛下兴建学校,大兴礼乐,来藻饰太平;设置居养、安济院,来救济穷困百姓,哪里违逆天意而导致天谴呢?”宋徽宗彻底醒悟。皇帝心中又偏向蔡京。蔡京再次得以执政,郑居中的帮助很多。郑居中要求得到厚报,蔡京对他说枢密是执掌兵权的重要机关,与三省机关不同,不妨用人唯亲。经臣正把持朝政,竭力诋毁前说,蔡京的话没有起作用。郑居中怀疑蔡京不提拔自己,于是怨恨他,就和张康国一起诋毁蔡京。后来又提升为知枢密院事。四年,蔡京又被罢免。郑居中自认为一定会成为宰相,皇帝觉察出来,没有重用他。政和年间,郑居中再次担任知枢密院事。当时蔡京总管三省政事,越发乱为改变法令制度。郑居中常常为此向皇帝进言,皇帝也讨厌蔡京专断,不久授任郑居中为少保、太宰,让他暗中监察蔡京。郑居中执政坚守纲纪格令,阻止侥幸小人的进用,提拔长期得不到重用的官员,士大夫一致认为大治有望。郑居中母亲去世守丧(未满三年),不久皇帝下诏起用他并官复原职。一年之后,郑居中加官少傅,请求守满丧期并得到准许。守丧期满后,郑居中以威武军节度使身份兼任佑神观使。接连被封为崇、宿、燕三国公。朝廷派遣使者与全国约定夹攻契丹,恢复燕云领土,蔡京、童贯主持这件事。郑居中竭力陈述不可以这样做,对蔡京说:“您是国家的大臣,是国家的元老,不能够遵守宋全两国的盟约,总是制造事端,实在不是好计策。”蔡京说:“皇上讨厌每年拿出五十万岁币给金国,所以才这样。”郑居中说“您难道不考虑汉代和亲政策与出兵打仗的费用相比哪一个更多吗?让百万百姓肝脑涂地,实在是你造成的啊!”因此这个意见渐渐停下来。那以后金人多次进攻契丹,契丹一天天陷入困境,王黼、童贯又建议发兵,郑居中又说:“不应该幸灾乐祸而安动干戈,等待契丹自行灭亡就可以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燕山被平定后,皇帝要进升他为太保,郑居中向皇帝陈述自己没有功劳,不能接受任命。有一天上朝,突然患病就回到住处,几天后就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被追赠太师、华原郡王,谥号为“文正”。  

《宋史·郑居中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之《假骨董》
《不禽不兽》
《旧五代史·杨凝式传》
《姮娥奔月》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吴从先《倪云林画论》
刘辰翁《社仓记》
《好禽谏》
秦观《鲜于子骏行状》
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柯灵《飞翼楼记》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二)
《范石湖使北》
贝琼《设鱼樵对》
萧德藻《吴五百》
刘克庄《味书阁记——为徐德夫右司作》
杨万里《玉立斋记》
天工开物之《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
《智囊·上智部·张辽》
李长蘅《白岳游记序》
《临川汤先生传》
姚鼐《李斯论》(二)
《冰清古琴》
《墨子·鲁问》
袁中道《寿大姊五十序》
陆游《书巢记》
《钱太守断鹅》
李固《遗黄琼书》
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叙》
方苞《安溪李相国逸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