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旧五代史·高汉筠传》

输入关键字:

《旧五代史·高汉筠传》


旧五代史
原文
    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也。曾祖诣,尝为是邑令,故家焉。汉筠少好书传,尝诣长白山讲肄,会唐末齐、鲁交兵,梁氏方霸,乃掷笔谒焉,寻纳于军门。未几,出为卫州牙校。唐天祐中,庄宗入魏,分兵谕其属郡,时汉筠以利病说卫之牧守,俾送款于庄宗,以汉筠为功,寻移洺州都校。其后改常山为北京,以汉筠为皇城使,加检校兵部尚书、左骁卫将军同正。明宗即位,除成德军节度副使,俄以荆门用军,促诏汉筠移倅襄州,权知军州事。长兴中,历曹、亳二州刺史。秩满,加检校司徒,行左金吾卫大将军。清泰末,高祖建义于河东,唐末帝遣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师围太原,委汉筠巡抚其郡。及敬达遇害,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部兵攻汉筠于府署,汉筠乃启关延承肇,谓曰:“仆与子俱承朝寄,而相迫何甚?”承肇曰:“我欲扶公为节度使。”汉筠曰:“老夫耄矣,不敢首为乱阶,死生系子筹之。”承肇目左右令前诸军投刃于地曰高金吾累朝宿德不可枉杀承肇以众意难拒遂谢云与公戏耳遂与连骑以还高祖入洛,飞诏征之,遇诸途,乃入觐,寻迁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遘疾,终东京之私第,时年六十六。汉筠性宽厚,仪容伟如也。虽历戎职,未尝有非法之言出于口吻,多慕士大夫所为,复以清白自负。在襄阳,有孽吏常课外献白金二十镒,汉筠曰:“非多纳麳麰,则刻削闤闠,吾有正俸,此何用焉!”因戒其主者不复然,其白金皆以状上进,有诏嘉之。及莅济阴,部民安之,四邑饭僧凡有万八千人。在亳州三年,岁以己俸百千代纳逋租,斯亦近代之良二千石也。
    (选自《旧五代史·高汉筠传》)

译文
    高汉筠,字时英,齐州历山人。曾祖父离诣,曾任本县县令,因此就在这里定居。汉筠少年时喜好典籍和传述类著作。曾经到长白山讲习。正碰上唐朝末期齐、鲁交战,梁氏正在称王称霸,他就投笔从戒,前去拜见梁氏。梁氏很快将他收录进军门。不久,出任卫州牙校。唐天祐年间,庄宗进入魏州,分兵招抚各属郡,当时汉筠用利害得失去游说卫地长官,让他向庄宗投诚,因为汉筠有这个功劳,所以很快调任他为洺州都校。后来将常山改为北京,任命汉筠为皇城使,加官检校兵部尚书、左骁卫将军同正。明宗登上皇位,任命他为成德军节度副使,不久因荆门发生战争,明宗赶紧命令汉筠调任襄州节度副使,暂时代理军州事。长兴年间,历任曹、亳二州刺史,任期满后,加官检校司徒,兼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清泰末年,高祖在河东举义,后唐末帝派晋昌节度使张敬达率军包围太原,派汉筠巡视安抚晋昌。敬达被害后,节度副使田承肇率领部下到府署进攻汉筠,汉筠就打开门栓请承肇进门,告诉他说:“我和你都肩负朝廷的重任,为什么要这样相逼呢?”承肇说:“我想要扶持您做节度使。”汉筠说:“老夫老了,不敢率先背叛,我的生死就由你安排吧。”承肇用眼神示意身旁的人上前,众士兵将兵器扔到地上说:“高金吾是几朝中年高德劭的人,不能滥杀。”承肇因为众人的心意难以违背,所以就谢罪说:“我和您开玩笑罢了!”就和他并马返回。高祖进入洛阳,飞速下令征召他,在途中相遇,汉筠于是进京朝见,很快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天福三年正月,汉筠患病,在东京家中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汉筠生性宽厚,身材魁伟,虽然历任军中职务,但从来没有说过很失体统的话,很羡慕士大夫的作为,以清白自负。在襄阳时,有不法官吏在定额之外献上白金二十镒,汉筠说:“如果不是多收小麦大麦,就是侵夺市场店铺,我有正当的薪俸,拿这些来干什么呢!”随即告诫负责人不能再这样做,至于白金他都原封不动献给朝廷,得到诏书嘉奖。他到济阴任职后,辖区百姓感到安宁,四个属县总共供养僧人一万八千名。在亳州三年,每年用自己的薪俸成百上千地代缴拖欠租税,他也是近代的好刺史。

《旧五代史·高汉筠传》    


沈括《韩文公》
卢肇《李謩》
《孔子世家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望九华》
《山市》(2)
《世说新语》两则
《秋登万山寄张五》
《东安士人之画鼠》
《春江花月夜》
《赴义前禀父书》
《游园不值》
《钴鉧潭西小丘记》
《君子于役》
《声声慢》
《湘夫人》
《越州赵公救灾记》
张岱《白洋潮》
《穆公失马》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屈原《涉江》
柳宗元《永某氏之鼠》
《勉学》
《问说》
《活水源记》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
《子罕弗受玉》
《孔子世家》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