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叶向高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叶向高传》


明史
原文

    熹宗初政,天下欣欣望治。然帝本冲年①,不能辨忠佞。魏忠贤、客氏渐窃威福,构杀太监王安,以次逐吏部尚书周嘉谟及言官倪思辉等,大学士刘一燎亦力求去。向高谏言:“客氏出复入,而一燥顾命大臣不得比保姆,致使人揣摩于奥穾②不可知之地,其渐当防。”忠贤见向高疏刺己,恨甚。  
    向高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类。再入相,事冲主,不能謇直如神宗时,然犹数有匡救。给事中章允儒请减上供袍服,奄人③激帝怒,命廷杖,向高论救者再,乃夺俸一年;御史帅众指斥宫禁,奄人请帝出之,以向高救免;给事中陈良训疏讥权奄,忠贤摘其疏中“国运将终”语,命下诏狱,向高以去就争,乃夺俸而止;熊廷弼、王化贞论死,言官劝帝速决,向高请俟法司复奏,帝从之。  
    忠贤既默恨向高,而其时朝士与忠贤抗者率倚向高。六月,杨涟上疏劾忠贤二十四大罪。  
    向高谓事且决裂,深以为非。廷臣相继抗章至数十上,或劝向高下其事,可决胜也。向高念忠贤未易除,阁臣从中挽回,犹冀无大祸。乃具奏称忠贤勤劳,朝廷宠待厚,盛满难居,宜解事权,听归私第,保全终始。忠贤不悦,矫帝旨叙己功勤,累百余言。向高骇曰:“此非奄人所能,必有代为草者。”探之,则徐大化也。忠贤虽愤,犹以外廷势盛,未敢加害。其党有导以兴大狱者,忠贤意遂决。于是工部郎中万燝以劾忠贤廷杖,向高力救,不从,死杖下。无何,御史林汝翥亦以忤奄命廷杖。汝翥惧,投遵化巡抚所。或言汝翥向高甥也,群奄围其邸大噪。向高以时事不可为,乞归已二十余疏,至是请益力。乃命加太傅,遣行人护归。  
    向高既罢去,韩爌、朱国祯相继为首辅,未久皆罢。居政府者皆小人,清流无所依倚。忠贤首诬杀涟,光斗④等次第戮辱,贬削朝士之异己者,善类为一空云。熹宗崩,向高亦以是月卒,年六十有九。崇祯初,赠太师,谥文忠。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冲年:幼年。②穾(yào):幽深。③奄人:特指太监、宦官。④光斗:左光斗,明朝官员,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而死。 

译文

    熹宗执政之初,全国人民都髙兴地希望国家得到治理。然而皇帝本来就很年轻,不能够辨别忠臣和奸臣。魏忠贤、客氏逐渐窃取了国家大权,阴谋杀害太监王安,逐步赶走了吏部尚书周嘉谟和言官倪思辉等人。大学士刘一爆也极力请求离职。叶向高进谏说:“客氏出宫又进宫,而顾命大臣刘一爆还赶不上一个保姆,会致使大臣们在深不可测之地无法揣摩,这样的兆头应当防止。”魏忠贤看到叶向高的奏疏指责自己,十分恨叶向高。叶向高为人光明磊落,品性有高尚品德且宽宏大量,喜欢扶持培养好人。第二次当宰相,侍奉年幼的皇上,不能像神宗时忠诚直谏,但还是有多次匡正补救。给事中章允儒请求减少上供的袍服。太监激皇帝发怒,命令廷杖章允儒。叶向高两次上疏营救,于是剥夺章允儒俸禄一年。御史率众指责宫廷事务,太监请求皇帝把他派往外地,御史因为叶向高的营救而得以幸免。给事中陈良训上疏指责有权势的太监,魏忠贤摘取奏疏中“国运将终”的话,命令将他下狱,叶向高以辞职相争,于是只剥夺陈良训的俸禄而己。  
    熊廷弼、王化贞获罪当死。言官劝皇帝尽快处决他们。叶向高请求等待司法部门复核之后再决定。皇帝同意了。魏忠贤虽然已经暗恨叶向高,但是当时朝臣跟魏忠贤对抗的全部依附着叶向高。到了六月,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
    叶向高认为事情将要到了决裂的份上,是极不妥当的。廷臣先后上疏数十次,有人劝叶向高颁布这事,可以击败魏忠贤。叶向高考虑到魏忠贤并不能轻易铲除,阁臣从中斡旋,还希望不至酿成大祸。于是上疏称颂魏忠贤勤劳,朝廷太宠爱他,盛名之下难免招致非议,应该解除他的权力,让他回老家,保全他的始终。魏忠贤不高兴,伪造圣旨为自己表功,累计一百多字。叶向高吃惊地说:“这不是太监所能够干的,一定是有人代替他起草的。”侦察后得知,此人是徐大化。魏忠贤虽然气愤,但因为外廷势力还很强大,不敢加害叶向高。他的党徒中有人劝导他制造大案,魏忠贤这才下定决心,在这之后,工部郎中万煨因弹劾魏忠贤而遭受廷杖刑罚,叶向高极力营救,无效,万焴死于棍下。不久,御史林汝翥也因为冒犯太监而遭受廷杖。林汝翥很害怕,投奔遵化巡抚驻所。有人说林汝翥是叶向高的外甥,众太监包围叶向高的住宅大声喧闹。叶向高认为自己对国家的时事己无能为力,乞求离职己达二十多次,到这时请求离职更加坚决。皇帝于是命令加封叶向高为太傅,派行人护送他回家。  
    叶向高罢官后,韩煻、朱国祯相继成为首辅,没多久都被罢免了。占据要职的都是些小人,清廉的士大夫们没有值得倚靠的人。魏忠贤首先诬陷杀死了杨涟,然后是左光斗等人一个一个地被杀害、侮辱,贬除朝廷中的异己分子,好人都被赶走了。裏宗去世,叶向高也在当月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崇祯初年,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忠。 

《明史·叶向高传》    


刘大櫆《游大慧寺记》
《愚人食盐》
《贻赵廷臣书》
张煌言《奇零草序》
《大言》(秦有尊卢沙者)
《艾子之邻》
《淮北蜂毒》
《万事莫贵于义》
《知胜之道》
《孙叔敖为楚令尹》
《农夫耕于田》
《宋昭公出亡》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成侯邹忌为齐相》
《邹与鲁閧》
《曲突徙薪》
曾巩《任将》
李贽《又与焦弱侯》
《患盗论》
李觏《袁州州学记》
《刺客列传·专诸刺王僚》
《景公举兵欲伐鲁》
《景公为西曲潢》
《晏子论“社鼠”》
《景公出游于公阜》
《宋史·高若讷传》
《宋史·忠义·郭永》
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
《陈书·吴明彻》
《陈书·周文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