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王恩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王恩传》


宋史
原文
    王恩字泽之,开封人。以善射入羽林,神宗阅卫士,挽强中的,且伟其貌,补供备库副使。为河州巡检,夏羌寇兰州,恩搏战城下,中两矢,拔去复斗,意气弥厉。迁泾原将。尝整军出万惠岭,士饥欲食恩倍道兼行众汹汹已而遇敌数万引兵先入壁井灶皆具诸将始服羌扣壁愿见恩单骑径出遥与语一夕羌引去
    哲宗召见,语左右曰:“先帝时宿卫人,皆杰异如此。”留为龙、神卫都指挥使,迁马军都虞候。契丹使来,诏陪射,使者问:“闻泾原有王骑将,得无是乎?”应曰:“然。”射三发皆中,使以下相视皆叹息。
    出为泾原副都总管,并护秦、渭、延、熙四路兵,城西安,筑临羌、天都十余垒。羌围平夏,诸校欲出战,恩曰:“贼倾国远寇,难以争锋,宜以全制其敝。彼野无所掠,必携,携而遇伏,必败。”乃先行万人设伏,羌既退师,果大获。
    徽宗立,以卫州防御使徙熙河,改知渭州。括隐地二万三千顷,分弓箭士耕屯,为三十一部,以省馈饷。边臣献车战议,帝以访恩,恩曰:“古有之,偏箱、鹿角,今相去益远,人非所习,恐缓急难用。夫操不习之器,与敌周旋,先自败耳。”帝善其对。迁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武信军节度使。
    尝汰禁卒数十人,枢密请命都承旨覆视,恩言:“朝廷选三帅,付以军政,今去数十冗卒而不足信,即其他无可为者。”帝立为罢之。眷顾甚宠,赐居宅,又赐城西地为园囿。属疾,以检校司徒致仕。薨,年六十二,赠开府仪同三习。
(节选自《宋史·王恩传》)

译文
    王恩字泽之,是开封人。因为善于射箭进入羽林军,神宗栓阅卫士时,见他能挽强弓射中目标,又觉得他容貌壮伟,于是补任他为供备库副使。担任河州巡检时,夏羌进犯兰州,王恩在兰州城下与羌人搏斗,身中两箭,他拔箭继续作战,斗志更加昂扬。升任泾原将领。曾经率领部队穿过万惠岭。士兵饥饿想要进食,王恩(却命令他们)加速疾行,将士都议论纷纷。不久遇到数万敌军,王恩率军抢先进入壁垒,水井、行军灶都很齐备,各位将领这才佩服他,羌人到堡垒前求见,王恩单枪匹马,直出营垒,远远地与羌人对话,一夜之间,羌人都撤走了。
    哲宗召见王恩,对身边的人说:“先帝时候的随身卫兵,都是这般卓越不凡。”留他担任龙、神卫都指挥使,升任为马军都虞侯。契丹使者到来,皇帝命令王恩陪射。使者问道:“听说泾原冇位姓王的骑兵将官,莫非就是您吗?”王恩回答说:“对。”他三次射箭,都命中目标,使者的随从都交口赞叹。
    出任泾原副都总管,并统率秦、渭、延、煕四路士兵,修筑西安城,建成临羌、天都等十多个堡垒。羌人包围了平夏,诸将想要出战,王恩说:“敌人倾尽举囯之力远道前来进犯,很难和他们正面争斗一决胜负,应该以我们的优势对付他们的缺陷。他们野外没有什么东西可掠夺,必定会撤离,退兵时遇到伏兵,定会失败,”于是先派遣一万士兵去设下埋伏,羌人撤退之后,(王恩的伏兵)果然大获全胜。
    徽宗继位,(王恩)从卫州防御使调任煕河防御使,改知渭州。清查岀隱瞒不报的土地二万三千顷,(他把这些地)分给弓箭手耕种驻守,分为三十一部,用这种方式减省军粮的供给。边疆守臣献策以车战制敌,皇帝拿这事询问王恩,王恩说:“战车古代就有,如偏箱、鹿角都是,今天与古代相距甚远,士兵都不熟悉,恐怕有紧急之事时难以使用。拿着不熟悉的武器,与敌人周娩,那就是先自取失败了。”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升任为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武信军节度使。
    (王恩)曾经淘汰禁军士卒数十人,枢密使请求让都承旨复查,玊恩说:“朝廷迭用三帅,授以军政大权,现在除去数十名庸劣的士卒还有怀疑,其他的事情就会什么也做不好了。”皇帝因此立即停止派官复查。皇帝对他非常恩宠,赐予住宅,又将京城西边的一块土地赐给他作为花园。王恩患病,以检校司徒的官衔退休。(后来)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宋史·王恩传》    


方苞《赠魏方甸序》
方苞《通蔽》
《东京梦华录》序
《余靖传二》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郑板桥《题画三则》
王源《刘处士墓表》
《新唐书·循吏列传》
黎庶昌《访徐福墓记》
《明史·王玺传》
《后汉书·邓寇列传·邓训传》
《三国志·温恢传》
嵇曾筠《明生员傅先生山传》
《明史·湛若水传》
《史记·蔡泽传》
曹学佺《钱伯庸文序》
《明史·蔡道宪传》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
焦竑《冯大夫传》
周公《诫伯禽》
东方朔《诫子书》
严光《九诫》
班昭《女诫》
卞兰《座右铭》
陈予昂《座右铭》
《周书·苏亮传》
《周书·韦祐传》
《周书·崔猷传》
《周书·杨摽传》
《周书·杨宽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