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褐夫字说》

输入关键字:

《褐夫字说》


戴名世
原文
    戴名世  
    古者名、字大抵多 奇,而偶者盖少 。自汉以还,少有奇字者,其名则或奇或偶焉耳,岂非其习使然哉!吾闻之申繻②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其于字也亦然,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而不必有其实,则其虚冒焉者又岂少乎!  
    余偶名而欲奇其字,有来告者曰:“不可,以习俗之不惯于称也。”余曰:“余之为是,非故矫然异也,其说有取,而于古亦无谬。虽然,更其称而仍袭其义则字曰褐夫,可乎?”人曰:“褐,贱服也;夫,不知谁何人之辞也。今吾子以自托焉,不亦鄙乎?”余曰:“余固鄙人也,舍是无以为吾字矣。天下之人,上自君公,以至于大夫、士,其等列以渐而降,最下至于褐夫,则垢污贱简极矣。其所处也至卑,其于世也无伍,富贵利达之所无望,而声势名誉之所不及。庸人孺子皆得傲且侮之而无所忌,以故古者谚之谩必以云。然则余不以为字而谁乎?吾恶夫世之窃其名而无其实者,又恶夫有其实而辞其名者。若余则真褐之夫也,虽欲辞其名,不得矣。匪吾云,人实云云,然则人之称之也必惯,鄙不鄙又何论焉!”  
    既以其语应客,遂书之,以为《褐夫字说》云。  
【注】①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清古文家。②申繻: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译文
    古人取名、字大多采用单字法,所以用双字的就很少。从汉代以来,很少(取名字)有用单字的,那些名字有的用单字有的用双字的,不是习俗使它这样的吧!我听闻申繻说:“名有五种取法:表明个人实际情况,表明个人道德追求,摹状个人形象,借用事物名,师法别人名。”取字也是这样的,所以古代的人取名字不一定追求外在的美和好。后代的人取名字只追求名字外在的美好,但是不求有其实际的作用,那么那些贪求名字的外在的虚假浮躁的难道还少吗!  
    我的名是双字,想取一个单字的字,有人来告诉说:“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习俗对此做法是不赞成的。”我说:“我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强硬与世俗不同,取字时用单字的说法,就是在古代也不是错误的做法。虽然这样,更换我的原来的字但仍然沿袭了我原来的字的含义,所以取字为褐夫,可以吗?”那人说:“褐,是粗布衣服的意思;夫,不知道是形容什么样的人的词。如今你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你的追求,难道不是很浅陋吗?”我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卑微的人,放弃‘褐夫’我认为没有什么词可以做我的字了。天下的人,上到君王,然后到王公大臣、知识分子,他们的等级逐渐下降,最下层的就是褐夫,这是社会中最低贱不堪的了。他们所处的地位是最低下的,他们在社会中也没有朋友,富贵荣华与他们也没有指望,也没有个人的声势名誉,社会中一般的人和小孩子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傲视和羞辱他们,所以古时的谚语诋毁人,一定说‘某某是褐夫’。既然这样,我不把‘褐夫’当作我的字还有什么字适合呢?我厌恶那些社会中贪名弃实的人,也厌恶有其实但拒绝其名的人。像我真的就是卑贱的人,即使想拒绝这个外在的名也不可以啊。不是我说(我不是卑贱的人),别人实际上(也会这么)说我的,既然这样,人们这样说我我也就习惯了,又何必去说浅陋不浅陋呢!”  
    我已经用这些话回应了来客,于是又把它写下来,作为《褐夫字说》一文。 

《褐夫字说》    


《祸兮福兮》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花葬志》
《卖油翁》
《宋史·李绚传》
王安石《桂州新城记》
吴敏树《说钓》
晋书《王浑传》
韩愈《答李翊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共工怒触不周山》
《郢人》
《扬州郭猫儿》
《伤仲永》
《廉希宪事略》
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宋濂《看松庵记》
资治通鉴·第五卷·魏人范雎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王韶》
《隋书·李谔传》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陶庵梦忆序》
《晋书·陶侃传》
周密《观潮》
《麻叶洞天》
《种树郭橐驼传》
《文天祥千秋祭》
《孔孟论学》
燕赵英雄的悲情命运——《护钟》赏读
《题李凝幽居》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