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新唐书·韦昭度传》

输入关键字:

《新唐书·韦昭度传》


新唐书
原文
    韦昭度,字正纪,京兆人。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僖宗西狩,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从。未几,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还京,授司空。再狩山南,还次凤翔,李昌符乱兴苍卒,昭度质家族于禁.军.,誓共讨贼,士感    动,乃平昌符。迁太保,兼侍中。昭宗即位,守中书令,封岐国公.。阆州刺史王建攻陈敬瑄于成都,以昭度为西川节度使。敬瑄不内,诏东川顾彦朗与建合兵以讨,拜昭度兼行营招抚使。乃建幢节行城下,谕其众曰:“毋久闭垒。”敬瑄遣人詈曰:“铁.券.,先帝所命,若何违之?”淹半岁,始拔汉州。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未半道,建以重兵守剑门,急攻成都,囚敬瑄,自称留后。罢昭度为东都留守。杜让能既被害,以司徒、门下侍郎复为平章事,进太傅。王行瑜求为尚书令,昭度建言:“太宗由是即位,后人臣无复拜者。郭子仪有大功,尝授之,固辞免,况行瑜乎?”乃更号尚父。行瑜怨。会用李磎辅政,而崔昭纬密语行瑜曰:“前公已为尚书令,昭度持不可。今又引磎叶力,此奸人务立党与,惑上听,恐事复有如杜太尉时。”行瑜乃与李茂贞数上书讥诋朝政。昭度惧,称疾,罢为太傅,致仕.。行瑜、茂贞、韩建联兵至阙下,言昭度伐蜀失谋,请贬之。未及报,而行瑜收昭度于都亭驿杀之。天子不得已,下诏暴其罪。行瑜诛,乃追复官爵。许其家收葬,赠太尉。(节选自《新唐书·韦昭度传》) 

译文
    韦昭度,字正纪,京兆人。考中进士,多次升迁为中书舍人。唐僖宗向西巡察,韦昭度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的身份跟从。不久,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回到京城,被任命为司空。唐僖宗又巡察山南,回来时停留在凤翔,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发动的兵变来得仓促,韦昭度抵押家属给禁军,发誓共同讨伐叛贼,士卒深受感动,    终于平定李昌符。升迁为太保,兼侍中。唐昭宗即位,担任守中书令,封岐国公。阆州刺史王建在成都攻打陈敬瑄,朝廷任命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不接受,朝廷下诏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和王建合兵讨伐陈敬瑄,任命韦昭度兼任行营招抚使。韦昭度于是举着旌旗和符节来到城下,告诉众人说:“不要长时间关闭营垒。”陈敬瑄派人骂道:“铁券,先帝的命令,怎么违背它?”过了半年,才攻克汉州。王建欺骗韦昭度说:“您(带着)军队出远门,治理蛮夷之地,此时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理,是心腹之患,应该赶快回去平定它。陈敬瑄是小丑,应当责成我王建等人去处理。”韦昭度相信他,请求返回。没有走到半路,王建就用重兵把守剑门关,很快攻下成都,囚禁了陈敬瑄,自称留后。朝廷贬韦昭度为东都留守。杜让能被害以后,韦昭度以司徒、门下侍郎的身份又担任平章事,进升为太傅。王行瑜请求担任尚书令,韦昭度建言:“太宗就是从尚书令的位置上登上皇位的,后来人臣没有谁再被授予这个职位的。郭子仪立有大功劳,曾经授予他这个职位,郭子仪坚决推辞去掉,何况王行瑜呢?”于是更换名号为尚父。王行瑜怨恨韦昭度。恰好(唐昭宗)任用李磎辅佐治理政事,崔昭纬就悄悄告诉王行瑜说:“之前您已经是尚书令,韦昭度主张不可以。现在又招来李磎协力,这是奸人致力建立党羽,迷惑皇上视听,恐怕事情又会像杜太尉时候那样。”王行瑜就和李茂贞多次上书讥刺诋毁朝政。韦昭度害怕,就称病, 被罢为太傅,交还官职。王行瑜、李茂贞、韩建联合兵力攻到宫阙之下(长安),称韦昭度讨伐四川失去谋略,请求贬黜他。没有等到批复,王行瑜就逮捕韦昭度并在都亭驿杀死他。皇帝(唐昭宗)无奈,下诏承认韦昭度的罪行,(后来)王行瑜(兵败)被杀,(唐昭宗)就恢复韦昭度的官职爵位。允许他的家属将其收殓安葬,又追赠他为太尉。

《新唐书·韦昭度传》    


《齐桓公见小臣稷》
《明史·刘济传》
《旧唐书·柳公权传》
《旧唐书·薛收传》
《旧唐书·王维传》
《明史·樊莹传》
《后汉书·王允传》
《后汉书·班超传》(二)
《后汉书·杨厚传》
《礼记·学记》
陈模《重游鼓山记》
《宋史·吕祖泰传》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明史·志第六十一河渠·运河》
颜元《漳南书院记》
《金史·张行简传》
《旧唐书·高士廉传》
汪琬《张赫传》
《宋史·张根传》
《明史·郑岳传》
《后汉书·崔瑗传》
杨师孔《法华山看梅记》
《后汉书·郑孔荀列传·郑太传》
《列子学射》
列子《愚公移山》
《歧路亡羊》
《列子·天瑞》
《韩娥善歌》
《愚公移山》(二)
《独醒杂志·元祐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