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郁离子·宋王偃》

输入关键字:

《郁离子·宋王偃》


刘基《郁离子》
原文

    宋王偃恶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视朝必诋楚以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于是行旅之自楚适宋者,必构楚短以为容。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狃而扬,遂以楚为果不如宋,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于是谋伐楚,大夫华犨谏曰:“宋之非楚敌之旧矣,犹犪牛之于鼢鼠也。使诚如王言,楚之力犹足以十宋,宋一楚十,十胜不足以直一败,其可以国试乎?”弗听。遂起兵,败楚师于颍上,王益逞,华犨复谏曰:“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也。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敌不可侮,侮小人且不可,况大国乎?今楚惧矣,而王益盈。大惧小盈,祸其至矣!”王怒,华犨出奔齐。明年宋复伐楚,楚人伐败之,遂灭宋。

译文

    宋王偃憎恶楚威王,好说楚国的坏话,每日早朝一定要诋毁楚国作为笑谈,并且说:“楚国如此无能,真是无能极了,我岂不是要得到楚国了么!”群臣随声附和他,像是出自同一口中,于是从楚国到宋国旅行的人,一定要编造一套诋毁楚国的坏话,以此作为容身的条件。国人大夫把这些编造的话传播到朝廷,人云亦云地传扬开了,这样就把楚国看成果真不如宋国,就连最先说那话的人也感到困惑了。于是宋国谋划攻打楚国,大夫华犨进谏说:“宋国很早以前就不敌楚国,两国的差别就像犪牛和盲鼠一样悬殊。倘使果真像宋王说的那样,楚国的力量还足以能抵得上十个宋国,宋国和楚国力量之比是一比十,楚国有十个宋国的力量,宋国十胜不足以抵消一败,怎么能拿国家和它相试呢?”宋王不听劝告。接着就起兵,在颍水打败了楚国军队,宋王更加逞能了。华犨又进谏说:“我听说弱小的战胜强大的,侥幸它没有欺骗我。凭侥幸不可常胜,胜了也不可自恃,用兵不可当儿戏。敌人不可欺侮;欺侮小人尚且不可,更何况是对大国呢?如今楚国害怕了,而大王你却更加自满了。大国害怕,小国自满,灾祸将要到来了!”宋王怒,华犨逃奔到齐国。第二年宋国又进攻楚国,楚国打败了它,接着就灭掉了宋国。

小议: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宋王势单力薄,却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编造了敌弱我强的种种神话,凭侥幸偶尔获胜,便更加不可一世,遂引火自焚,自取灭亡。“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敌不可侮”。

   注释

    ① 诋(di):诋毁,污蔑。
    ② 构(gou):虚构,编造。
    ③ 狃(niu)而扬:“狃”原误作“狂”,据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单行本改。狃,骄傲。《韩非子•十过》:“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他国,他国且有不听,不听,则知伯必加之兵。” 高亨《诸子新笺•韩非子•十过》:“《说文》:‘狃,犬性骄也。’与之彼狃,谓与之彼骄也。”
    ④ 犪(kui)牛: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大的野牛。《尔雅•释畜》“犩牛”,晋•郭璞注:“即犪牛也。如牛而大,肉數千斤。出蜀中。《山海經》曰:‘岷山多犪牛。’”
    ⑤ 鼢(fen)鼠:一种危害农作物的鼠类,亦称盲鼠。体矮胖,尾很短,无耳壳,眼很小,肢短而壮,前肢爪特别长大,用以掘土。毛细而柔,多呈粉红色或赤褐色,一般额部有一闪亮白毛区。栖居在草原地区和田间,营地下生活,洞道复杂,长可达数十米,以植物的根、地下茎和嫩芽为食,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部。古人以为即鼹鼠。《太平御览》卷九一一引晋•郭义恭《广志》:“若家鼠小异者,鼢鼠,深目而短尾。”
    ⑥ 十胜不足以直一败:“直”,原误作“敌”,据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单行本改。直,抵;相当。《管子•轻重》:“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马非百新铨:“谓设立奬\金,定为黄金一斤或给以相当于黄金一斤之谷凡八石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呫嗫耳语!”
    ⑦ 颍(ying):水名,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东南流到商水县、纳沙河、贾鲁河,至安徽省寿县正阳关入淮河。
    ⑧ 虞(yu):欺骗,欺诈。《广雅•释诂》:‘虞,欺也。’误亦欺。”《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张栻《原游东山记》
《宋史·魏掞之传》
《京兆尹王公传》
袁宏道《叙小修诗》
《里社祈晴文》
《梁书·陶弘景传》
《明史·毛羽健传》
曾国藩《召悔》
《三国志·刘晔传》
《隋书·裴政传》
《后汉书·孔僖传》
《华阳国志·陈寿传》
《宋史·陈禾传》
《宋史·宋汝为传》
《宋史·杨察传》
《三国志·贾诩传》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明史·方克勤传》
《三子能言》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汪琬《申甫传》
《阳桥与鲂》
《父子性刚》
《薛奎识范镇》
《芮伯献马贾祸》
《雪涛小说·妄心》
宋濂《龙渊义塾记》
《及之而后知》
《董叔攀附权贵》
《王昭君出汉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