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清史稿·慕天颜传》

输入关键字:

《清史稿·慕天颜传》


清史稿
原文
    慕天颜,字拱极,甘肃静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康熙九年,擢湖广上荆南道。总督刘兆麒疏言天颜习边海诸事,请调福建兴泉道。寻擢江苏布政使。十二年,丁内艰。总督麻勒吉疏言:“天颜为政勤敏,清积年逋赋,事未竟,请令在官守制。”师征吴三桂,天颜督造舟师送岳州。天颜疏言:“诸道征发舳舻蔽江夫役牵挽动以千万计纤夫募诸民间给银一钱民争逃匿。计里均派,先期拘集,饥寒踣顿。及兵既到,计船给夫,兵与船户横索财物,鞭挞死伤。臣拟军赴前敌,计各省调遣官兵,每船应夫若干,以其直给船户,令雇水手。”上从之,命诸省,著为令。扬州知府高德贵亏帑数万,既劾罢,旋卒,天颜檄追德贵家属。京口防御高腾龙,德贵族也,与参领马崇骏以天颜奏销浮冒【注】讦於将军杨凤翔,凤翔格不行。崇骏、腾龙叩阍讼天颜,上命京官具狱,崇骏、腾龙婪取罪至死,天颜亦得罪,当左迁。天颜将去官,疏列成劳,且言:“夙夜忧劳,不意遭诬讦,蒙鉴宥不加严谴。”上以天颜未闻有廉名,命严饬。二十六年,授漕运总督,疏言:“京口至瓜洲,漕船往来,风涛最险。请仿民间渡生船,官设十船,导引护防。”部议非例,不允。上曰:“朕南巡见京口、瓜洲往来人众,备船过渡,有益于民。其如所请行。”三十五年,卒。天颜历官有惠绩。狱囚因逸犯株连,待质已三年者,于秋审时开释;狱囚无亲属馈食,月给米三斗。在江南,兴水利,蠲积逋,而请免纤夫,苏一时之困,江南民尤颂之。
【注】奏销,清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译文
    慕天颜,字拱极,是甘肃静宁人。顺治十二年中进士,被授予浙江钱塘知县。康熙九年,被提升为湖广上荆南道道台。总督刘兆麟上书:慕天颜熟悉沿海各种事务,请求将其调任福建兴泉道。不久后又升任江苏布政使。康熙十二年,他的母亲去世,慕天烦需要回乡丁忧。总督麻勒吉上书道:“幕天颜为官勤奋,做事迅捷,现在正在清理各地多年所欠赋税,这件事还未完成,请让他在任上为母亲守丧。”朝廷征讨吴三桂,慕天颜督造战船运往岳州。慕天颜上书道:“各地征发(船只运送军队和补给),船只遮蔽江面,需要的纤夫动辄以千万计。纤夫以民间征募而来,却只给一钱银子的报酬,百姓争相逃跑隐藏。只能按照村和里平均摊派,先将征来的纤夫集中拘管,纤夫们饥寒交迫、十分困顿。等到大军到来,按照船只数量平均分配这些纤夫,而官兵和船户又向纤夫们蛮横地勒索财物,甚至将其打伤打死。我认为征募船夫不妨这样进行;大军开往前线时、朝廷计算各省调集军队的总数,每艘船配备一定数量的纤夫,将这笔钱给船户、让他们自行雇佣纤夫。”康煕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下令各省将之作为定制。扬州国库在知府高德贵任内出现大额亏空,高德贵被弹劾罢官,不久就死了,慕天颜下令向其家属追讨欠款。京口防御高腾龙是高德贵的族人,他和参领马崇骏向将军杨风翔告发慕天颜在奏销钱粮的过程中有虚报冒充(以中饱私囊)的罪行,杨凤翔拒绝了他们的告发。马崇骏、高腾龙上京叩见康煕帝,向皇帝告状。皇帝命令京官审查这件事。结果是马崇骏、高腾龙因贪污被判处死刑,天颜也被判有罪,被贬官。慕天颜被贬官时,将自己的成绩和功劳在奏疏中逐一罗列,并且(为自己辩护):“我日夜忧心操劳,没想到受到诬告,承蒙陛下明察,并宽恕臣,没有对我严加制裁。”皇帝认为慕天颜没有清廉的名声(还替自己这样辩白),于是下令严加训诫。康煕二十六年,慕天颜被提升为漕运总督,上书道:“京口到瓜州,漕船往来,风涛最为凶险。请仿照民间的渡生船,由官府设置十条船,以作引导和防护之用。”建议上报至户部,户部官员认为没有先例,不答应。康熙说:“我南巡时见京口到瓜州之间人员往来很多,准备这些船对百姓有很大的好处。按照慕天颜的请求实行。”康熙三十五年,慕天颜去世。慕天颜任官之处都有惠及百姓的政绩。有的狱囚因为被逃走不能归案的犯人株连,已经在狱中被押多年,慕天颜在秋审时将其释放;没有亲属送饭的狱囚,每月给三斗米。在江南时,兴修水利,蠲免欠税,请求免去此地派遣纤夫的劳役,缓解当时百姓生活困苦,深得江南人民爱戴。

《清史稿·慕天颜传》    


《孟子·告子下·无过无不及》
《孟子·告子下·顺天应人》
《孟子·告子下·诚信》
《孟子·告子下·治天下》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
《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
《宋史·秦翰传》
《后汉书·陈宠传》
《宋史·梁适传》
《明史·胡世宁传》
《晋书·郑袤传》
《三国志·柳世隆传》
《明史·熊概传》
《晋书·陆云传》
《新唐书·颜杲卿传》
《宋史·翟守素传》
《新唐书·赵憬传》
张惠言《书山东河工事》
《汉书·张敞传》
王充《论衡》之《逢遇》
《后汉书·皇甫规传》
《旧五代史·王瑜传》
《旧唐书·苗晋卿传》
《明史·赵璜传》
《宋史·余玠传》
《明史·周尚文传》
《马钧传》(一)
《马钧传:马钧二异事》(二)
裴松之《马钧传》(三)
裴松之《马钧传》(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