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历体略 明 王英明

4-歷體略卷下
  歷體略卷下

  明 王英明 撰

  前所輯皆自古談天成說也近有歐邏巴人挾其歷自大西洋來所論天地七政歷歷示諸掌創聞者不能無駭且異徐繹之悉至理也夫禮失而求之野擇其善者而從之不猶愈於野乎述西歷體【歐邏巴國名其地亦在赤道北北至北極出地四十五度實與中國東西相對俱有理學文字其俗素精天文專以尊事天主上帝為學俗呼大西洋也自利瑪竇於神廟初挾其彼國圖書器物由海道自西南諸國以入中華尚食京師發明九重天奥義自後同學相繼而來所譯教義諸書不下充棟而歷法一部如幾何原本同文算指表度等說測量全義日月星躔表天問畧測天約說及渾天儀測蝕等書確當詳明遠過前代今總彚為崇禎歷書百餘卷實推步家之指南也集中所載僅撮其度數經緯及天體地形日月星辰躔宿薄蝕等義足以左右歷指者其文辭先後自相發明故鮮所詮註也】

  天體地度

  凡歷象日月星辰者南北東西隨地理之差為移易故不知輿地者不可以歷天兹首著渾天包地之故而以天躔經地度信乎其為物之不貳也東海西海心同理同吾中前聖舊蓋有其說矣恨語焉不詳耳於乎請勿怪生齒之反足相對也

  天有九重第九重號為宗動天體無星辰帶下八重天轉動一日一周自東而西第八重列宿天二萬四千四百年一周第七重填星天二十九年一百五十五日二十五刻一周第六重歲星天一十一年三百一十三日七十○刻一周第五重熒惑天一年二百二十一日九十三刻一周第四重日輪天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一周第三重太白天第二重辰星天俱隨日作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一周第一重月輪天二十七日三十一刻一周此八重天者俱自西而東右旋而俱為宗動天帶之左旋九天層疊包裹如葱頭雖體極堅而通透光亮清虚無礙不異琉璃水晶也日月星辰在其體内如木板之節各因本天而動焉天之内包火火之内包氣氣又包水土而水土合為一丸即地也火輕揚故升於九重天之下土重濁故凝於天之中水輕於土故浮土之上氣不輕不重故乘水土而負火此係元火附於天而隨之環動偕之一周極淨甚炎而無光也何以無光無薪炭等體以傳其光耳一遇外物衝撃則發光矣世所云天裂星流是也試觀陶窰之久燒者初除薪炭雖内不見火光而熱氣甚盛物入之即焚正猶是耳乃氣又有上中下三域上域近火故大熱下域近水土而水土為太陽所射故發煖中域上下隔絶故大寒而霜雪凝於斯然三域又廣狹弗等南極北極之下太陽不到隂氣甚盛其上下熱煖之域狹而中寒冷之域廣若赤道之下正當太陽隂氣甚微其上下熱煖之域廣而中寒冷之域狹地與海合為一丸本是圓形居渾天之當中微止一點謂地為方者乃語其定而不移之性非語其形體也天既包地則彼此相應故天有南北二極地亦有之天分三百六十度地亦同之天中為赤道自赤道而南二十三度半為南道赤道而北二十三度半為北道中國在北道之北日行赤道則晝夜半行南道則晝短行北道則晝長故渾天有晝夜平道於中晝短晝長二道於南北為日行之界地亦有三界對於下焉但天包地外為甚大其度廣地處天中為甚小其度狹耳測得直行北方者每路二百五十里北極出高一度南極入低一度直行南方者每路二百五十里北極入低一度南極出高一度則審地形果圓而每二百五十里為地之一度也信地之東西一周南北一周各九萬里而不異也夫地厚二萬八千六百三十七里零二十五分里之九上下四旁皆生齒所居渾淪一丸原無上下蓋在天之内何瞻非天總六合内凡足所履即為下凡首所戴即為上其專以身之所居分上下者皆不逹者也余自西海汎舟而來南行至亦道下見南北二極皆在平地略無高低又南過大浪山但見南極出地三十六度而北極隱而不見則大浪山與中國上下相為對待矣而余彼時惟仰天在上未嘗見其在下也故謂地形圓而周圍皆生齒者信然矣以地圓故凡自海西岸上船者乘正東風遶地一週於東岸下船則一年止三百六十四日其理固自明也以天度分山海自北而南為五帶一在晝長晝短二界之間其地甚熱近日故也二在北極界之内三在南極界之内此兩處甚冷遠日故也四在北極晝長二界之間五在南極晝短二界之間此兩處皆謂之正帶不冷不熱日輪不遠不近故也南北緯度定天下之縱視其緯度可以知各極出地幾何度自赤道一綫之界而起平分天下之中北至北極南至南極凡地在赤道以北主北極則為北方在赤道以南主南極則為南方中國主北極而釋氏謂為南部州其謬甚矣蓋地距赤道度數與各極出地度數相等但在南方則著南極出地之數在北方則著北極出地之數故北京在赤道以北四十度則知北京北極高四十度也大浪山在赤道以南三十六度則知大浪山南極高三十六度也凡同緯度之地其極出地之數同則四時寒暑同若兩處距赤道度數相同但一離而南一離而北則四時之晝夜刻數皆同惟時相反此之秋彼為春此之夏彼為冬耳離赤道愈遠則晝夜長短愈多其長晝長夜之地每度長幾何則自西徂東離赤道度數皆一焉東西經度定天下之衡視其經度可以知兩處相離幾何辰蓋日行一日一周天每時行三十度而兩處相距三十度為差一辰故女直距緬甸東西三十度則女直為卯時緬甸為寅時也其他倣是若差六辰則兩處晝夜相反焉若晝夜相反者離赤道度數同而一南一北則兩處人行立正對足底故中國金陵離赤道以北三十二度而大東洋之瑪八作離赤道以南三十二度東西相距一百八十度則金陵與瑪八作相對足底行立矣從此知同經度地并同辰而同時見日月食也【列宿即二十八宿世謂恒星填星即土星歲星即木星熒惑即火星太白即金星辰星即水星火氣水土為四元行元火謂無形之火也天裂流星今夏秋夜見俗所謂星移者謬也元火在上日蒸人物之氣上觸而現為光正猶是耳南極夏至太陽不到北極冬至太陽不到東西南北一周各九萬里而不異以地里數凖天度數可考而知釋氏謂南部洲言日月繞須彌山而成晝夜天文荒誕如此地理可知矣凡同緯度之地言東西國也極東極西與中國止差早晚而冬夏寒暑則等止因緯度之同耳】

  度里之差

  凡北極差一度則地差二百五十里測之無不合者然渾天之體經度在所各同而緯度自東周西乃惟正當赤道之下為得一度漸南漸北則漸以狹其里數亦難概以二百五十也略舉其凡如左

  赤道北抵北極九十度以次漸逓加殺【凡六十分為一度凡六十秒為一分】則直得一度横得若干分秒是故從赤道起第一度横得五十九分五十九秒第五度横得五十九分四十六秒第十度横得五十九分○五秒第十五度横得五十七分五十七秒第二十度横得五十六分二十三秒第二十五度横得五十四分四十九秒第三十度横得五十一分五十八秒第三十五度横得四十九分○九秒第四十度横得四十五分五十八秒第四十五度横得四十二分二十六秒第五十度横得三十八分三十四秒第五十五度横得三十四分二十五秒第六十度横得三十○分○秒第六十五度横得二十五分二十一秒第七十度横得二十○分三十一秒第七十五度横得十五分三十二秒第八十度横得一十○分二十五秒第八十五度横得○五分一十四秒至第九十度則分秒俱無矣此略舉隔五之數實則每度不同焉自赤道抵南極亦然以地凖之則每度徑得二百五十里每分徑得四里零六分里之一即六十步凡積十四秒零二十四微為一里積二分二十四秒為十里積二十四分為百里積四度為千里積四十度為萬里皆以弦直道論云【里差每一度差二百五十里此從渾天儀可驗者經緯濶狹理所固然但隨南隨北天體高圓未嘗少異恐經緯亦隨處而皆然也俟訂】

  緯曜

  太陽當空列曜俱熄至夜而星可測也星莫燦於五緯然各有遲留退伏又金水太隂距地最近不可以地面為較自太陽以上諸曜距地絶遠則地面地心總之不異且其形體各不相等人目所睹近者雖小亦大遠者雖大亦小不可以井闚泥之

  地周九萬里其半徑一萬四千三百一十八里零九分里之二

  月距地中心四十八萬二千五百二十二里餘

  辰星距地中心九十一萬八千七百五十○里餘太白距地中心二百四十○萬六百八十一里餘其光有消有長如月輪然

  日距地一千六百○五萬五千六百九十○里餘熒惑距地二千七百四十一萬二千一百○○里餘歲星距地一億二千六百七十六萬九千五百八十四里餘四周有四小星遶行甚疾或此東彼西或彼東此西或俱東俱西

  鎮星距地二億○五百七十七萬○五百六十四里餘形如雞卵兩側有兩小星

  鎮星全徑大於地全徑九十倍又八分之一

  歲星全徑大於地全徑九十四倍半

  熒惑大半倍

  日大於地一百六十五倍又八分之三

  地大於太白三十六倍又二十七分之一

  地大於辰星二萬一千九百九十一倍

  地大於月三十八倍又三分之一

  日大於月六千五百三十八倍又五分之一【皆以徑論】

  經宿

  凡經星以二萬四千四百年一周天是為歲差但其移也密百年之内所差不多故可以定度取之中外星官三百六十未易悉列兹舉大者數十以俟宵測總之論各星所入赤道宿次度分與其在赤道南北幾何距極幾何以至異體大小之等皆載焉

  凡經星距地三億二千二百七十六萬九千八百四十五里有餘此外即一日一周之天包絡轉運此天距地六億四千七百三十三萬八千六百九十○里有餘所謂宗動天也其經星之體凡有六等上等全徑大於地全徑一百○六倍零六分之一次等大於地八十九倍零八分之一其三等大於地七十一倍零三分之一其四等大於地五十三倍零十二分之一其五等大於地三十五倍零八分之一其六等大於地一十七倍零十分之一舉其著者五十二官若今所謂天漢者則小星稠密光顯相聨若白練然非白氣也

  勾陳三星體等三入壁二度距北極三度赤道北八十五度太

  閣道南二星體等三入壁六度少距北極三十六度半赤道北五十三度太

  天綱體等三入壁七度太距北極一百○二度赤道南二十度半

  奎左北第五體等三入奎三度太距北極六十二度赤道北三十四度少

  天倉右三星體等三入奎七度太距北極一百○二度赤道南十三度太

  大陵大星體等二入胃三度太距北極五十三度太赤道北三十九度半

  天船西三星體等二入胃五度太距北極四十一度太赤道北四十七度太

  天囷東一星體等三入胃八度少距北極八十五度太赤道北二度少

  昴宿兩星體等俱五入胃十五度少昴一度距北極六十八度少赤道北二十一度太

  畢宿大星體等一入畢二度距北極七十五度少赤道北十五度太

  五車右北體等一入畢八度太距北極四十五度太赤道北四十五度

  參右足體等一入畢十二度太距北極九十八度半赤道南九度少

  參左肩體等一入參五度少距北極八十二度太赤道北六度少

  天狼體等一入井八度少距北極一百○六度少赤道南十五度太

  北河中星體等二入井十六度半距北極五十八度少赤道北三十一度半

  南河東星體等一入井二十度少距北極八十四度少赤道北六度少

  北河東星體等二入井二十度少距北極六十度少赤道北二十八度太

  星宿大星體等二入星初度半距北極九十七度太赤道南四度半

  軒轅大星體等一入張三度少距北極七十五度太赤道北十四度少

  軒轅南三星體等三入張三度半距北極六十八度半赤道北二十二度少

  北斗天樞體等二入張一十五度半距北極二十五度太赤道北六十二度太

  北極天璇體等二入張一十五度少距北極三十一度少赤道北五十九度

  太微西垣上相體等二入翼三度距北極六十六度半赤道北二十二度太

  北斗天璣體等二入翼十三度距北極三十三度少赤道北五十七度

  北斗天權體等三入翼十三度少距北極二十九度太赤道北六十度少

  太微帝座體等一入翼十三度太距北極七十一度太赤道北十七度少

  北斗玉衡體等二入軫十度少距北極三十一度赤道北五十八度少

  角宿南星體等一入角初度距北極九十八度半赤道南八度少

  北斗開陽體等二入角一度少距北極三十二度赤道北五十七度少

  北斗揺光體等二入角七度太距北極三十七度半赤道北五十一度太

  大角體等一入亢一度距北極六十八度赤道北二十一度太

  招揺體等三入亢六度太距北極四十九度少赤道北四十度半

  氐右南星體等三入氐初度距北極一百○四度赤道南十三度半

  氐右北星體等三入氐五度距北極九十八度太赤道南七度少

  貫索大星體等三入氐四度太距北極五十六度少赤道北二十八度太

  市垣梁星體等三入房五度距北極九十一度太赤道南二度

  心宿中星體等二入心二度距北極一百一十五度少赤道南二十四度太

  市垣候星體等二入尾二度太距北極七十六度少赤道北十三度少

  市垣帝座體等三入尾七度太距北極七十四度太赤道北十五度半

  天棓大星體等三入箕四度距北極四十○度少赤道北五十二度少

  織女大星體等一入斗一十八度少距北極五十一度太赤道北三十八度太

  河鼓中星體等二入斗二十度半距北極八十三度太赤道北七度少

  天津右北三星體等二入女二度少距北極四十七度少赤道北四十三度太

  天鉤大星體等三入虚二度少距北極三十○度太赤道北六十○度太

  壁壘西星體等三入虚三度少距北極一百○九度太赤道南十八度太

  危宿北星體等三入危初度太距北極八十七度少赤道北七度少

  室宿北星體等二入室初度距北極六十五度半赤道北二十五度

  室宿南星體等二入室初度距北極七十八度少赤道北十二度太

  羽林大星體等三入室九度太距北極一百○六度太赤道南十八度

  北落師門體等一入室【闕】  距北極

  赤道南

  右中外星官燦爛著明可立距七曜者略備矣若初學之士未能盡識更擇取簡要大星用之如左

  大陵大星天船三星畢宿大星五車右北參左肩右足天狼北河兩星南河東星星宿大星軒轅大星太微帝座微垣上相角宿南星大角心宿中星河鼔中星織女大星北落師門天津右二室壁兩宿北斗七星

  右所紀度分節去五度四分度之一而零分以太半少約之

  以地圜故凡人在南方則見北方所不見之星在北方者亦見南方所不見之星人之行漸南漸北其南北之星隨而漸次隱見也【中邦處赤道之北以北極出地三十度為率則閩粤以北諸星皆可見赤道以南漸難於闚測矣】

  黄道宫界

  帶天之紘爲赤道七曜經行爲黄道兩環斜交各自有極以三百六十度計之則經度每三十度交一宫十五度為一氣起磨羯之初為冬至月建子中小寒月建丑初是盡一宫次交寶瓶宫為大寒丑中立春寅初次交雙魚宫為雨水寅中驚蟄卯初而際於赤道交白羊宫為春分卯中清明辰初次交金牛宫為穀雨辰中立夏已初次交隂陽宫為小滿已中芒種午初既盡此宫遂轉而交巨蟹宫為夏至午中小暑未初次交獅子宫為大暑未中立秋申初次交雙女宫為處暑申中白露酉初又際赤道交天秤宫為秋分酉中寒露戌初次交天蝎宫為霜降戌中立冬亥初次交人馬宫為小雪亥中大雪子初乃又值天正冬至而一歲周焉凡天下寒暑榮悴皆由黄道中國當赤道之北故太陽之行黄道也一北而暖而萬物生一南而寒而萬物死也其反是者不論兹以白羊戌宫為始紀之所謂步戌成歲云

  白羊宫三十度初度起壁初於辰為酉中戌初

  金牛宫三十度初度起婁五於辰為申中酉初

  隂陽宫三十度初度起昴七於辰為未中申初

  巨蟹宫三十度初度際參末於辰為午中未初

  獅子宫三十度初度起井三十於辰為巳中午初雙女宫三十度初度起張七於辰為辰中已初

  天秤宫三十度初度起軫初於辰為卯中辰初

  天蝎宫三十度初度起亢初於辰為寅中卯初

  人馬宫三十度初度起房三於辰為丑中寅初

  磨羯宫三十度初度起箕三於辰為子中丑初

  寶瓶宫三十度初度起牛初於辰為亥中子初

  雙魚宫三十度初度起危三於辰為戌中亥初

  赤道緯躔

  太陽之出入於赤道也南二十三度半而冬至北二十三度半而夏至内外不異而往來有漸兹著二十四氣每日所躔九服凖之可以知在【地高低因以推在所之北極焉氣候刻漏】

  所赤道出

  隂陽之運於天地間也為寒暑為晝夜而一禀之太陽是故歷象以測日為第一義而日影隨在不同其氣候寒熱與刻漏長短隨之兹以天凖地凡在九萬里内者悉一一著焉

  凡天下寒暑氣候為五截日景亦五截赤道之下其地四時皆燠而春秋分為甚為適當日道之下也冬夏至稍減而其燠則同為去日道僅二十三度半也春秋分日中無景過春分則景在南過秋分則景在北其地以四十五日為一時一年共八時有兩春兩夏兩秋兩冬草木一歲再榮再枯故自赤道北二十三度半至赤道南二十三度半一帶地方立表每歲間東西南北日影俱到也日行南北二道之下其地每歲一極寒一極暑而正相反在北道者夏至暑冬至寒日有東南西三面景而南景為常自赤道北二十三度半至六十六度半一帶地方皆同在南道者反是過此二界則黄道之所不至日不經天頂過矣其地四時皆寒周圍皆有日景而以半年為晝半年為夜草木朝生暮死故自赤道南北各六十六度三十分至九十度一帶為二極界内之地晝夜永短偏勝之極每晝間日景東西南北周到也盖赤道南北各二十三度半乃黄道所經冬夏二至之界其六十六度半乃極南極北之界而冬夏晝夜長短於此分焉自赤道以北諸國觀之日行北道則晝長夜短至夏至而極極則返而南日行南道則夜長晝短至冬至而極極則返而北其赤道以南諸國反是故惟黄道與南北二極之界相距適中之地冲和之氣鍾焉凡此自東周西一帶毓靈孕秀遂多聖賢豪傑之儔中國自距赤道十九度至四十二度正當其處此外過寒過燠皆屬偏氣雖有人類蠢頑不靈矣

  晝夜永短關乎緯度是故赤道距兩極各九十度每度每分之地其晝夜永短各各不同略舉其大則北極之下長晝長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刻蓋自春分至秋分通為一晝矣漸而南五度夏晝長一百七十七日九十八刻又五度夏晝長一百六十一日二十一刻又五度夏晝長一百三十四日二十○刻又五度夏晝長一百○四日○四刻又五度夏晝長六十四日五十五刻皆夏至前後通為一晝無夜餘漸有夜至秋分而平又五度夏晝長八十八刻又五度夏晝長七十七刻又五度夏晝長七十一刻又五度夏晝長六十七刻又五度夏晝長六十四刻又五度夏晝長六十二刻又五度夏晝長五十九刻又五度夏晝長五十八刻又五度夏晝長五十六刻又五度夏晝長五十五刻又五度夏晝長五十三刻又五度夏晝長五十二刻至九十度夏晝長五十刻各以減百刻為夜刻則赤道之下也總之平分於赤道而南北反對南為長晝則北為長夜北為長晝則南為長夜北為夏晝南為冬晝南為夏晝北則冬晝其兩極之下長晝長夜則半年有日光半年無日光者也【巳上諸說西法製有增式渾天儀旋轉可測算也】

  附録

  凡歷家每日以七曜之一為本日所直宿蓋取天體層數定之晝夜勻作二十四分如第一分屬太陽則第二為金三為水四為月五為土六為木七為火周而復始則其第八第十五第二十二皆屬太陽至二十四屬水而一日終焉次日之第一乃當屬月歷取首分之曜為一日之直因以月繼日而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作每日之序云其所云二十四分者不論晝夜長短但勻日出後十二分日入後十二分亦非一時截作兩時也西國以此論人禄命及占候祲祥今疇人相沿用之而不知其自故附見於此

  人在地上視日月大小不遠然月之離地一十○萬四千四百○一里又百分里之八十一日之離地一千五百九十一萬二千三百八十二里人目之視近者大而遠者小其常也今遠近異而體象等所以知其有大小也然何以知日大於地地大於月也答曰凡以光相施者丸之大小相等則其受光與不受光相半而所蔽之暗影至於無窮惟以小蔽大則小者之受光必過於半體而其暗影漸遠亦漸尖細遠之極無復暗影焉其影有窮也故月有蝕而星無蝕月近地而星遠地也地影不能及星也若月與地等何以蝕既又有蝕甚耶若地與日等或更大焉則衆星皆蝕矣所以知其大小之分也又問日月蝕之理如何曰日蝕者緣朔時月至黄道在日之下遮掩日光人不能見日輪謂日蝕也然日輪了無失光故其蝕非天下相同之蝕或此處蝕他處不蝕或此處全蝕他處半蝕此因所當有偏正之異故也月蝕天下皆同也蓋月與衆星皆借日為光地在九重天之當中若望時月至黄道正與太陽相對地形障隔其中不得相射則月失其光而人以為蝕乃地影蒙之耳出地影而復光矣此交蝕之大略也

  歷體略卷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