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历体略 明 王英明

1-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六

  歷體畧       天文算法類一【推之屬】提要

  【臣】等謹案歷體畧三卷明王英明撰英明字子晦開州人萬歷丙午舉人是編成于萬歷壬子上卷六篇曰天體地形曰二曜曰五緯曰辰次曰刻漏極度曰雜說中卷三篇曰極宫曰象位曰天漢下卷則續見歐羅巴書撮其體要曰天體地度曰度理之差曰緯曜曰經宿曰黄道宫界曰赤道緯纒曰氣候刻漏凡七篇又附論日月交食一篇然其上中兩卷所講中法亦皆與西法相合盖是時徐光啟新法算書雖尚未出而利瑪竇先至中國業有傳其說者故英明隂用之耳所論皆天文之梗槩不及後來梅文鼎薛鳳祚諸人兼備測量推步之法然學天文者必先知象緯之文與運行之故而後能因其度數究其精微是書說雖淺近固初學從入之門徑也卷首冠以五圖據翁漢麐序英明原著書而不著圖此本順治丙戌英明之子懩官江南督糧道時以原本重刋屬漢麐所補今考書中步天歌第一章下有附註稱步天歌無善本兹從先生訂正庶鮮魚魯之訛云云核其文義亦漢麐之語則是書盖經漢麐重訂非其原本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歷體畧序

  澶淵王公來旬江南仁明廉斷所為造命吾民者指不勝屈於是方千里内歡聲載途惟公覆幬是德而不知公之以實惠勤民者乃其先夫子之以實學詒訓也先夫子才識淵博於歷律兵屯河防水衡之事无弗沉究卓然為世大儒少登高科朝野並擬以公輔之望而絶意公車閉關修道四方名碩戶屨恒滿每相朂以今日操觚家類晉清談學者當務為有用故闡發經旨參決性命而外即捃摭先代故實及時局窽要答問之下手演成帙幾至充棟雖遭兵火猶有存者今公不忍私其家珍將次第就鋟首先歷體一書而以補圖屬小子小子則烏知歷而敢冒昧哉雖然事類續貂情同附驥且辱公有命夫何敢辭勉竭愚鈍折衷今昔衡量分寸比擬方圓凡夫位置之高下疎密度數之廣狹經緯惟恐少戾于乾象以忝是書而鄙衷則實有未慊者北辰高下三十五六度其位在北而圖則不能不移置于中央一不合也天體半在地下旋繞无定而圖則不能不平列為靜局二不合也天度皆斜分而圖以直行三不合也自北極而分者至南極而合故赤道以南度漸就狹而圖則四垂反張四不合也此無他天體渾圓四方上下旋還无端今以尺幅改為平圓則是蓋天而非渾天其體有萬萬不相肖者始悟王夫子著書而不著圖非闕略也圖不可著故以不著著之今第使讀是書者知垣何以三野何以九宿何以二十八則一覽可盡庶无茫茫於仰睇已耳敢謂是圖真足補是書哉惟公推其家學惠教小子使得預於管窺斯為頂佩又寧特供輸一事共有衆歌覆幬已也東吳翁漢麐敬識

  歷體畧序

  昔箕子以神禹叙倫之道授周武王而五紀實終於歷數歷者帝王經世之洪範吾儒用世之大業也何云體即天體是兩極廿八宿天體也七曜十二次天體也爲物不貳地體亦天體也歷之象之授時急焉何占家課以事應令堯舜欽若之典為梓慎禆竈輩借資耶末流之弊日官挾國禁以為重矣愚世受尚書於歷象為本業恒怪不習者相諱為不可知曹諉為不切務即號為能名理大儒於此多作夢中語也爰取實測定度暨古今格言節略成編為兒子治經之助而諸凡語涉不經者一切斥去之經緯兼舉大體昭然其為用則璣衡靈憲之法也乘除推步之數也錯行代明無非至理具在别著中兹不詳若繁星之號為秦漢以來依託者悉仍舊貫何則名天者即廿八宿亦假也書既畢總秘之帳中不敢示人萬歷壬子古澶王英明書

  【歷體圖】

<子部,天文算法類,推步之屬,歷體略,恒星圖>

  日月五星列宿運動各各相反便知所麗之天原非一重先儒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則知左旋者在諸星天之外是以有第九重天也九重之說向固有之自天學諸儒由西海航入中國發明其義更爾精詳其為性命之學更在九重之上號曰靜天所謂造化之原萬物之本也談天者請于斯更進一籌焉

  日輪恒躔黄道一道不出入于南北界非如月五星之出入于十二度内也其上下四時各有定度不稍前後也黄道周天三百六十度分為四分每分九十度為四象限又一象限分六分每分十五度為一節氣共二十四節氣而歲成焉歷所繇定也

  日蝕非日失其光乃月體掩之也日天在月天之上朔時月輪正過日輪之下東西同經南北同緯故掩其光非如俗所傳有異物以食之也

  地懸于六合中央如雞卵黄在白内故日繇西炤地地必有景射東照東必有景射西夫日輪恒在黄道上若遇望日而月輪亦在黄道上與日正對望則地球障隔在日月之間月輪必入地景之内太陽不能照之故失光而食也漸出地景之外太陽能照之乃漸復得原光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