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清江诗集 明 贝琼

14-清江文集卷三
  清江文集卷三      明 貝瓊 撰雲間集

  馬孝子傳

  馬孝子者山東鄒縣人字伯傑父某拜南臺監察御史不以家行傑獨與母鄒縣君張氏居盜起汝潁轉略齊魯境傑負母匿草間母死倉卒不能具棺斂聚石葬鄆城西盜入鄆城傑伏於墓上衆欲驅而前脅以白刃傑大慟曰母在此母在此盜曰此孝子也乃舍之復遺以衣糧既而邑刳於兵失墓所在求之二年得於榛莽中而故衣尚存始克遷而祔於祖塋側御史轉浙西僉憲留江南者八年遂冒鋒鏑間走數千里省之錢唐人咸稱其純孝云

  貝先生曰三綱人紀之大也臣必忠其所事子必孝其所出亦事之常爾而世以為卓行著之史為勸戒何邪盖時不古若而盡忠孝者求之治安之日已為尠矧於干戈格鬬之際乎為臣而死節者若張桓李黼李齊余闕楊文宰輩不數人伯傑之孝則又見之於所未見也夫海宇之大孝如伯傑者惡可遽數特處其常者不足稱處變而克盡其道與忠節並論誠無一二焉傑遇寇不死直幸耳其於是時知有母而不知有身所以守四尺之土而不去寇雖虎狼亦矜而釋之天理之在人心終莫之蔽也余因前進士潘天民言故錄之以備太史所采且著我朝忠孝之士有非五季所能班也

  澹泊齋銘

  建寜倅周侯克復玉坡參政周公之子也慷慨有氣節顔其所居之室曰澹泊齋取諸葛武侯戒子書語也檇李貝瓊為之銘曰

  漿蔗肉麟腐脇戟咽不如雋吾之淳狐裘錦祛蹷宗殄家不如御吾之麤華榱藻梲吾懼鬼瞰而為孽鵾弦鳳笙吾懼天壅而致盈百金雙璧之寵孰與窶而無恐朱輪駟馬之榮孰與徒而無傾噫逹而伊呂之業約而孔顔之樂世紛紛其溷濁吾將從汝之澹泊也

  君子堂銘

  猗與君子止焉而安休焉而胖抱節不屈服素與紈曷並其守彼竹之茂不附不傾負霜益秀水周其隩雲羃其霤我讀我書或酌之酎風旋雪霏玉鏘金奏玉鏘金奏其樂孔嘉君子之實君子之華

  用拙齋銘

  風溪王子道氏以用拙名其齋介邵君篔谷徵予文遂為之銘曰

  嗚呼混沌既鑿由是七竅始開而大樸已殘矧歷世滋偽機變百出又焉得攦垂之指輟班之削以反無為之先吾嘗悲夫金而範玉而斲木而揉弗若閟之在礦固之在璞全之在山故特守吾之拙不強其所不能惡傷生而夭年奈何柳子病拙而外祈潘生病拙而灌園所貴乎有道者恒樂於無用相與遊於大庭華胥氏之天奚屑屑焉歎夫擯而不復仕而不遷試與汝汎觀乎宇宙之中萬物蠢蠢雖所賦或殊莫不寓大巧於拙無俟規矩而方者自方圓者自圓盍順性以始終又孰非自然而然者耶

  跋蟬雀圖後

  右宋徽宗蟬雀圖御史薩公景囦購之越中而歸於殳山陳仲謀者也觀其螳襲蟬後旁伺而欲前雀襲螳後反顧而將擊運思之巧殆非畫史所及而鴻生碩士歷舉吳王舍人諫伐荆事以為務前忘後之戒余竊有感焉夫自春秋之季楚方淩晉而吳乘其後吳方淩楚而越乘其後以至七國之交攻一螳雀也漢之衰曹氏簒之而不知司馬氏踵其跡司馬氏簒之而不知劉氏踵其跡以至六朝之迭興一螳雀也由是以降紛紛不一何可勝數盖亡仁義之道而惟利之趨則彼此之相乘不知務前忘後者豈一吳王邪

  跋胡季誠沂州事後

  予讀林元鼎敘胡季誠沂州事而知流離顛沛之際有烈丈夫如此王莽簒漢揚雄劇秦美新之論甚於蔡琰失身于人五代時馮道朝受主託夕舉以與人曾不若王凝妻斷臂明節季誠不為山東藩臣所屈而區區為海外萬里之行舍立致之富貴而就一陽朔簿誠明於事君不貳之義而知所輕重矣元鼎之文直而信嚴而約若秋霜烈日尤能白其節於天下云

  書擊壤生詩卷後

  城西門沈雍氏號擊壤生者持卷求予言嗚呼時非堯而稱堯民當龍虎相啗之際而擊壤予竊有感焉堯民擊壤而嬉堯之德也不知堯之德堯亦不德焉今去堯四千餘年矣尚爭敓而薄揖讓矣任慘刻而黜仁恕矣韶濩息而聲律變矣衮冕裂而等威失矣不勝其賦斂而甘蛇虎矣不勝其刑殺而為盜賦矣安得熙熙皥皥如堯民擊壤而嬉乎惟其不得如堯民而嬉而思反乎無為之治此生之志也故書此以明之云

  跋胡季誠南征詩後

  右胡季誠先生南征詩一卷自固安逹吳門凡二十首跋涉千里朝煙暮雨邊情旅憤備見歌詠而含悽茹辛沉鬱頓挫一出性情而具經緯之體非徒摹擬少陵而作者也少陵自入夔州諸詩若輪扁之斲有不能傳之妙山川之助亦不可誣者今季誠將航海踰嶠度鬼門歷蒼梧南之陽朔益發瑰詭奇絶詩固不止於是也惜乎干戈格鬬之時浪遊南北不得鳴國家之盛如虞揭歐馬之在中朝振大雅之音耳吁明天子方將復太平之業季誠豈果不及虞揭歐馬邪予實有待焉

  書篔谷小像後

  右邵君篔谷小像一雲間張梅巖之所作也君體豐而氣清好服古人衣冠盖有西晉之風流焉此尤得其似雖工之善如顧長康者不復能過也初余識君於璜溪兒菊存氏座鬒髮白晳甚口固非一時綺紈之士所能及遂結友而去時其曾大父翠巗先生拳拳訓飭諸孫以通經為務故君不遠數百里從蔣君子中於吳門者四年繼從沈君東岡於金陵者二年歲大比同試於錢唐操紙風簷之下一揮成章不啻王良之騁於九逹之衢而和鸞之音鏘然中節予知其冠四道士而薦於春官必矣既而為有司所黜人皆惜之君獨無怨色乃歸而益治其業予遂與二三子講學西湖之上不相知者十五年後予分校松江獲相與握手道故舊而皆非昔時之狀惡得不慨然於中邪即其像而反復觀之少之時若朝日之出慶雲之交芙蓉之始花也十年之久則既壯而貌已改於前又十年之久則既老而貌且改於中矣惟心之所存則未始有老少之異焉夫以其貌之改於十年之後則不能不感其時之速若雷電之驚而激也以其心之不易於十年之前則知其學之進若流水之盈而逹也凡予與君交踰三十年亦求其心而已而貌之改不改非所論者又孰知壯之異乎少而老之異乎壯與盖人壽百年而氣之盛衰猶旦之與暮此必然之理有不足惑者而進學之功由乎歲月之積智益明而道益崇所謂金之成於砥礪而木之堅於霜雪者乎視余之齒髮已變而索居無聞竊自愧焉故余書其後云

  清江文集卷三

<集部,別集類,明洪武至崇禎,清江詩集__清江文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