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佩玉斋类稿 元 杨翮

10-佩玉齋類藁卷九
  佩玉齋類藁卷九

  元 楊翮 撰

  論

  漢高祖論

  有取天下之才者不若有取天下之資有取天下之資者不若有取天下之福嘗觀項籍之傳而見其拔山之力蓋世之氣發而為萬夫之勇以致夫戰勝攻取之能未嘗不嘆其有取天下之才觀秦皇之紀而見其承強霸之餘業㨿殽函之至險握關輔之精兵以制諸侯而臨天下未嘗不嘆其有取天下之資及觀高帝之紀則未嘗不惜其無才憐其無資而多其有取天下之福也夫帝以匹夫崛起之勢其取天下之資不能如秦固已明矣至與楚戰則屢敗而屢却其取天下之才能如項籍乎非特不能如項籍其於張良蕭何參勃信布之徒亦且有不能及者然而借羣雄之所長與天下共逐終能一四海之區而遺子孫之利者則其福也彼秦項能及之乎秦項無高祖之所有而高祖有秦項之所無則天下寜非漢之有耶當其鴻門之危榮陽之急高祖蓋亦幾不免矣其所以瀕於死而不死者是豈非以其福乎福之所集天命之所歸也高祖惟其有天命之歸也神明相之人心與之此秦之所以不能拒而項之所以不能殺歟若項籍者當秦之亡拔劒而起無尺土之地一民之臣秦雖異是而其先僻處西戎無以異于天下之諸侯而帝王之真者乃迫其後此項之所以不能一日得天位而秦之所以僅二世而亡也高祖之得天下歷世久長與殷周並光武復繼而中興無秦項之一二而過秦項之千百其為福亦厚矣是豈無故而然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古之得天下而能傳之數十世者蓋必有非常之祥而常人之所無者是以獲享天下久長之利而非後世之所及高祖之生也母媪嘗息於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雨晦冥太公往視則見交龍其上遂有娠而產焉且其為人隆凖龍顔所居處率嘗有異及斬蛇大澤中則老嫗哭而言曰吾子為白帝子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然則高祖其龍歟宜其有九五之福而非秦項之所及也

  項羽論

  天下有可乘之勢適因其勢而乘之天下可襲而取故善取天下者乘其勢非乘其勢乘其機也蓋後世之所恃以取天下者惟氣與力耳苟即其力強氣盛之際一舉而掩收其功則其事在我而况乎我與機適會人未及動而我先之時未及過而我遇之沛然其孰能禦哉論至於此吾未嘗不惜夫項羽之智有不及乎此也彼其合諸侯之師擁數萬之衆非無其力以蹶起之銳而加以屢勝之鋒非無其機然而大事已集而復隳天位可致而仍失者何哉論者皆曰忍而吝賞也虐而多殺也不仁而無義也剛愎而輕用其鋒也是豈足以盡其不得天下之失乎論者又曰斬宋義也疑范增也不殺沛公也是亦不足以盡其不得天下之失也蓋羽之不得天下則以其有可乘之勢不能因其勢而乘之耳當其力方強氣方盛秦軍既阬函谷既入子嬰既降而咸陽之未屠也於是乎建大號登大寶號令諸侯自立為天子天下其誰敢拒之天下雖間有未定吾得以天子之名臨之矣惜乎有可乘之勢不能因而乘之也羽之心蓋以為拔山之力蓋世之氣可以常恃而久存海内之亂未艾則天下終吾之有遲遲而取固無害而不知氣窮則竭力窮則衰而亂極則思定於亂極思定之際為之吾之氣與力不足用矣惟羽一失其機而沛公遂得以因其勢而奄有焉使天下後世皆得成敗立論不亦惜乎方羽之燒阿房收寶貨略婦女而東也韓生蓋嘗說之曰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肥饒可都以伯此蓋勸其即真之說也羽能聼之以正天子之名而建萬世之業則所處者尊所據者固沛公可得而奪之乎顧乃懷思東歸不用其計己而氣衰力竭天下非其有則曰此天亡我嗚呼此豈天亡羽哉故夫取天下者貴乎因其勢而乘之不使其氣衰力竭而機不可為也光武太宗蓋能知之是以不待天下之定而已自立遂不為人之所先而莫大之利及於後世雖然此為豪傑進取之說耳若夫聖人之興王也則不然彼其百年而後興者非可與是同日語也

  四皓論

  士有卒然而立天下之大功者非負高世之重望不能也功不可以遽立也而况乎非有大臣之位尊崇貴顯之權一旦而能格天子之私心以定國家之大計必其望之重者素有以厭服天下之心雖天子亦不能不為之聽耳此其人豈可以勢利拘哉漢高帝欲廢太子而立趙王如意呂后用張良計召四皓為太子客而太子之位遂定夫此四人者當秦之帝隱於山中高帝欲致之而不能者也太子侍宴而此四人乃從之高祖於其一見之頃則恠而問知其姓名則驚而喜當是之時蓋已格其易太子之心矣故此四人者不勞聲色不費說辭而卒能囬高祖於偏愛之時存太子於將廢之頃使其非有高世之重望章章乎其前而欲其立如是之大功亦已難矣當高祖病甚而愈欲易太子也以張良叔孫通之危言至論亦且屢諫而不從死争而不聽而四人於此乃能從容片言使高祖之愛終不能奪太子之位終不能移其功不既多矣乎吾於是蓋有以知其有高世之望也及太子之位既定則皆翺翔引去而不可留來不知其所從去不知其往觀其所行是豈貪無耻而苟以徼賞之所為者是其高世之望何可量耶非特以其有高世之望而已彼其智慮深遠有他人之所不能及者焉方黥布反而高祖使太子將兵此正太子危急之秋也四人者乃說呂后使乘間為上泣而太子遂得不往不然太子之勢去矣則太子之不易謂之非四人之功其可哉故所貴乎逸民者非貴乎徒隱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四人之立功又有以出乎柳下惠少連之上者是豈特以其望乎當漢之興叔孫通欲定儀注魯有二生者召而不至吾甚惜之使二生於此能如四皓之徒幡然而起以成一代之禮樂而追隆古之制度則其功當不在於四人之下者惜乎二生之志不及乎此而四皓之名獨得為不徒隱者也

  張良論

  所貴乎智者非徒以其能用乎智而以其智之所見有以濟其智之所不及有人於此平常之時則將以智自任及其智所不及而適遭其所窮尚烏得謂之智哉若夫大智則不然勢順則無所不可運事窮則無所不可通非其識量高遠有過人之見則其智之所能及者可為而其所不能及者必無以濟且夫能為於所能及而無以濟其所不能及者其為智亦小矣昔之論張良者見其深謀秘計凡所以輔助高祖破楚而興漢者皆以智稱之彼其智之所及固足多矣及天下既定太子有將廢之勢呂后使人刦良而謀之此蓋其智之所不能及者豈惟他人之所不能及雖良亦固已難之故曰此難以口舌争也然終能令太子請高祖之所不能致者四人時從入朝以為羽翼而太子之位遂賴以定嗚呼是乃張良之所以為智也易曰納約自牖又曰遇主于巷古之大臣所以格其君者不惟有以因其明而入之而又能求之以委曲之道蓋天下之所謂大智非其身自任之為難而能使人任之以濟吾之所不及者為難張良之事蓋若此矣良以智得名而太子將廢之勢已兆於此而無策以定其位是其為智亦已甚窮惟其濟之者有其術則其所以為不可及也當此之時苟無四老人之力太子蓋幾不免於廢是何也高祖之愛既移而趙王奪嫡之漸以情而言終不以不肖子居愛子上其事亦已定矣特良之智有以知夫高祖之素所尚慕者有在是以四老人之力得以行於其間使他人以區區之小智而當是智所不及之時太子之位易矣可得而定哉高祖嘗語呂后曰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必勃也高祖之心蓋以為吾百歲之後有呂氏可以承之呂氏之權既威必有變亂法制而非吾智力之所能及者獨能前知其將然是以區處略定遺其人以濟之雖亦謂之智可也嗚呼君子之欲用夫智者其必思所以濟夫智之所不及也哉

  光武論

  古蓋有因人之力而得天下而天下後世不及知者光武是也光武之興有胄裔之顯有征戰之捷有符瑞之應豪傑與之天下歸之人皆以為漢之天下光武宜有之而不知光武之得天下則因乎更始之力也何也王莽之末天下困于新室之命而思漢之心正切更始於是乎奮然而起握先帝之璽綬承炎劉之正統天下雲合響應光武與其兄起於南陽亦附而從之以能下昆陽定陵郾奔尋邑降邳彤破邯鄲得立為蕭王蓋其立大功成大業者皆更始是賴及乎大功甫立大業甫成遂貳于更始而不就其徵且其時更始之于天下未有失德而於光武亦非有他也雖殺伯昇若為過舉然既已臣之則生殺固在其手安得以是而為念哉前日事之今日背之君臣之義似有不然者當此之時更始之力猶足以殺光武然而不殺者則更始之仁也為光武者亦可以自愧矣及更始敗於長安又不聞有聞難奔走之事反欲伺其亂而乘之更始之號未去建武之元已易顧乃封之淮陽自以為德君臣之義何如耶昔者高祖蓋常因乎義帝矣及項羽放弑之則高祖親為發喪兵皆縞素以擊楚之弑義帝者為名雖其心在於争帝然其說亦足以藉口矣光武之於更始曾有是乎夫更始之未敗則名器固更始之有光武于此如之何貳之光武之貳於更始不必論特恠夫因其力而得天下而人不及知也當其與尋邑相持之際詐為宛下書稱其兵到而故墮之猶足以懾其氣而潰其兵則凡所以斬將搴旗攻城而略地者賴更始之力為多矣而謂之皆光武之智乎故愚嘗以為使赤眉不殺更始則光武亦不得以無故廢之更始不廢則光武之天下誠未可必嗚呼此則天也非人力也

  佩玉齋類藁卷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