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至明年正月二日,王闿运作《悲愤诗》二首。

输入历史事件:

至明年正月二日,王闿运作《悲愤诗》二首。

公元1911年 本年
至明年正月二日,王闿运《悲愤诗》二首。

《湘绮府君年谱》:“正月二日见电谕宣统帝逊位,袁公世凯为总统,改定国体,为共和民国,以壬子年为民国元年,衣冠制度,悉行更革,府君谓今兹国变,未及三月,天下响应,为历朝以来所未及防之事,感遇伤今,作《悲愤诗》二首。”劳乃宣《韧叟自订年谱》:“青岛为德国租借地,国变后,中国遗老,多往居之。”王国维《彊邨校词图序》:“古者卿大夫老则归于乡里。……至于近世,抑又异于是。光宣以来,士大夫流寓之地,北则天津,南则上海,其初席丰厚,耽游豫者萃焉。辛亥以后,通都小邑,桴鼓时鸣,恒不可以居,于是趋海滨者,如水之赴壑,而避世避地之贤,亦往往而在。然二地皆湫隘卑湿,又中外互市之所,土薄而俗偷,奸商傀民,鳞萃鸟集,妖言巫风,胥于是乎出,士大夫寄居者,非徒不知尊亲,又加以老侮焉。夫入非桑梓之地,出非游宦之所,内则无父老子弟谈宴之乐,外则乏名山大川奇伟之观,惟友朋文字之往复,差便于居乡。然当春秋佳日,命俦啸侣,促坐分笺,壹握为笑,伤时怨生,追往悲来之意,往往见于言表。是诚无所乐于斯土,而顾沉冥而不反者,盖风俗人心之变,由都邑而乡聚,居乡者虑有所掣曳,不能安其身与心,故隐忍而出此也。……夫有乡而不得归者,今日士大夫之所同也,而为图以见意,自先生始,故略序此旨,且以纪世变也。”


宋高宗立艺祖七世孙为太子。
金东海县民张旺起义。
梁客家等四百余人中进士。
金处死耶律翼、施宜生。
自金南归叶义问,宋朝悉知金国情。
金平张旺起义。
叶义问奏应变、持久二说。
戊午,以朱倬参知政事,周麟之同知枢密院事。
金签兵中原,屯兵宿、泗。
宋朝以李宝驻平江海防。
周必大、程大昌为秘书省正字。
金镇压中原起义。
刘锜驻镇江。
李显忠请屯田。
安南进驯象与宋朝。
宋朝初行会子。
朱熹三十一岁。
汪澈上天变疏。
宋以经义诗赋两科取士。
金主离中都,赴汴京。
壬午,以杨椿参知政事。
宋遣使征诸路兵,以备金兵大举南侵。
金主亮索取淮、汉地。
宋朝下诏,准许淮南诸州迁移治所,以便清野。
契丹耶律撒八等起事反金,金派遣枢密使仆散、思恭等,率兵一万人,进行征讨。
金主亮迁都于汴。
金大括境内诸路民马。
金主大杀宋、辽宗室之在其国者(凡百三十人)。
魏胜克海州。
金主弑太后,大兵入淮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