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柏(1630一1700)卒。

输入历史事件:

李柏(1630一1700)卒。

公元1700年 是年
李柏(1630一1700)卒。

据吴怀清《雪木先生年谱》《清史列传•儒林传》:“李柏,字雪木,陕西郿县人。九岁失怙,事母至孝,备历艰辛而色养不衰。稍长,读《小学》,曰:‘道在是矣!’遂尽焚帖括,日诵古书。尝东登首阳,拜夷齐墓,归而师扑之,曰:‘汝欲学古人,吾必令汝学今人也。’则应曰:‘必学古人。’师再三扑之,应如前。以母命一就试,遂补诸生。母卒,入太白山中,布衣蔬食,极人之所不堪……盖有主于中不动于外,所谓不忘沟壑也。年四十八,将贡,或劝之行,怆然曰:‘昔为吾母应此役,今奚恋耶?’康熙三十三年,卒,年七十一。著有《槲叶集》十卷。盩厔李颙与因笃及柏相善,康熙间关中称儒者,咸曰三李也。”编者按,《清史列传》所记李柏生卒年均早于《年谱》六年,不从。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二选李柏诗八首,《诗话》云:“雪木孤贫力学,尝负锄出芸,家人馈之食,方倚树读汉书。又尝驱羊出牧,背日诵《晋处士传》,羊亡而不知。母殁,弃诸生,结庐太白山中,读书学道。与中孚、子德齐名,称关中三李。文率出自胸臆,不蹈袭前人。诗则自成一家,而声韵颇与彭泽相近。好作书,自言‘吾希觏前贤名迹,而以山中之见闻发之于书’,盖以山为骨,水为肉云。”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二著录李柏《槲叶集》五卷、附《南游草》一卷:“柏甘寂寞,不务声施,隐居太白山,忍饥乐道,非二子所及也。卒于康熙三十三年,年七十一。事具《清史列传•儒林传上》。撰《槲叶集》五卷,附《南游草》一卷。诗文皆险怪逋峭,盖心伤故国,歌哭行吟,通天入地,一寄其悲愤无穷之感。若加绳墨,则为不知柏者也。《南游草》有云:‘嘉靖、天启以来,笃实君子在野,虚文小人满朝廷,上欺其君,下虐其民,民不堪命,聚而为盗,盗满天下,由盗满朝廷也。’此顾炎武黄宗羲所不能道者。观其浮潇湘,吊屈原,不啻以屈、贾自居。清初遗逸多矣,如柏者实罕。”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九著录李柏《槲叶集》诗二卷、附《南游草》一卷(康熙二十六年刻本):“李柏撰。柏初名如泌,更名柏,字雪木,陕西郿县人。崇祯三年生。入清弃诸生,隐居太白山,与李颙李因笃号为关中三李。卒于康熙三十九年,年七十一。撰《槲叶集》,自识云:‘山中乏纸,采幽岩之肥绿,浥心血之馀沥,积久盈筐,遂为集名。’首康熙二十六年许孙荃序,骆文肃震生及弟子王于京序。宣统三年有重刻本增附录为《传状》,诗止四、五两卷……其人大节无可疵,诗亦高人逸轨。明代遗民,有诗集传世者,约二百馀家。试举决传不朽者,似为顾炎武、邢昉、阎尔梅黄宗羲杜濬方文王夫之钱澄之吴嘉纪李柏屈大均陈恭尹。此十二家,即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者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欧阳修《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
诗:范仲淹《移丹阳郡先游茅山》、欧阳修《戏答元珍》、欧阳修《三游洞》、欧阳修《下牢溪》、欧阳修《龙溪》、欧阳修《黄溪夜泊》、欧阳修《松门》、欧阳修《初晴独游东山寺》、欧阳修《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欧阳修《至喜堂新开北轩手植楠木两株走笔呈元珍表臣》、欧阳修《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欧阳修《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欧阳修《寄梅圣俞》、欧阳修《戏赠丁判官》、欧阳修《黄牛峡祠》、欧阳修《千叶红梨花》、欧阳修《金鸡五言十四韵》、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欧阳修《行次叶县》、欧阳修《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欧阳修《自枝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欧阳修《望江坡》、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梅尧臣《闻雁寄欧阳夷陵》、梅尧臣《送谢舍人奉使北朝》。
词:陈尧佐《踏莎行》(二社良辰)。
十三日,以翰林学士丁度权知贡举,翰林学士胥偃、侍读学士李仲容、知制诰王尧臣、郑戬并权同知贡举,合格奏名进士范镇已下四百九十九人。
戊戌朔(一日),户部侍郎、平章事陈尧佐罢为淮康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
戊申(十一日),资政殿学士宋绶为资政殿大学士。
十七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十九日,试特奏名举人。
庚申(二十三日),赐进士吕溱等二百人及第,一百十人同出身;特奏名一百六十五人同诸科出身及为诸州长史。
登进士第者:吕溱、李绚、祖无择、石扬休、王异、司马光、钱彦远、湛俞、徐良佐、张征、裴若讷、邵必、崔黄臣、吴世延、沈绅、褚珵、薛利和、陆绾、闻人安道、李京、柳应辰、俞希孟、卢臧、沈逊、李大临、鲜于侁、吴充、范镇、吴中复、钱仲师、石昌言、石秀之、庞元鲁等。
二日,赐太常寺太祝宋敏求进士出身。
乙亥(八日),刑部尚书、知陈州晏殊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充理检使。
十一日,诏新及第进士第一人吕溱为将作监丞,第二人李绚、第三人祖无择为大理评事,诸州通判;第四人石扬休、第五人王异为两使职官;第六人司马光已下,初等职官;第二甲,试御簿、尉;第三甲,判司、簿、尉;第四甲,特免选,判司、簿。
乙未(二十八日),诏自今试举人,非国子监见行经书,毋得出题。
太常丞、直史馆、判盐铁勾院、同修起居注叶清臣父参知苏州致其仕,清臣请外以便养。
戊辰(三日),资政殿大学士宋绶知审官院。
(辽兴宗重熙七年)乙亥(十日),御清凉殿试进士,赐邢彭年以下五十五人第。
右司谏韩琦言:“前奉诏详定钟律,尝览《景祐广乐记》,睹李照所造乐不合古法,皆率己意别为律度,朝廷因而施用,识者久以为非。
壬戌(二十七日),御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著作佐郎田况、大理评事张方平,茂才异等邵亢。
乙亥(十一日),知制诰郑戬判刑部,集贤校理彭乘同判。
十二日,镇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遵勖卒,51岁。
著有:《天圣广灯录》三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释书类》)、《闲宴集》二十卷(《宋史》本传)、《外馆芳题》七卷(《宋史》本传)。
丙寅(三日),诏戒百官朋党。
乙巳(十三日),南郊礼仪使宋绶上《卤簿图记》十卷,降赐褒谕。
十八日,郊祀,改元宝元。
戊午(二十六日),资政殿大学士、左仆射王曾卒,61岁。
著有:《王沂公笔录》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传记类》)、《九域图》三卷(《宋史•艺文志三》)、《契丹志》一卷(《宋史•艺文志三》)。
癸酉(十一日),命三司使、户部尚书夏竦为奉宁节度使、知永兴军。
甲戌(十二日),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晏殊复为三司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