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戴冠由广东乌石驿丞起户部员外,半道升延平知府,明年改苏州,数月拜山东按察司提学副

输入历史事件:

戴冠由广东乌石驿丞起户部员外,半道升延平知府,明年改苏州,数月拜山东按察司提学副

公元1522年 本年
戴冠由广东乌石驿丞户部员外,半道升延平知府,明年改苏州,数月拜山东按察司提学副使,未履任而感疾,积久不愈。

樊鹏《山东按察司提学副使戴君冠墓志铭》:“君戴氏,讳冠,字仲鹖,号邃谷,先世江西吉水人。……长从吾师何子于京师,苦学至困疾,辄益弗懈。……数年尽得何子之道。尝读其文曰:‘彼有善不善。’何子称曰:‘戴生妙悟,诸生弗如也。’由是名声籍甚。正德丁卯(1507)举河南,戊辰(1508)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主事三年,忧国用之不足,而见冗食之众也,于是上疏……疏上大忤,贬广东乌石驿丞,是为正德十年(1515)焉。石居七年,种蔬自给,益肆于学。……嘉靖改元,起户部员外,半道升延平知府。延平几一年,适当人觐,君弗治行,一日肩舆出城,隶人问何之,曰:‘直从北路归尔。’一郡大惊。其廉直如此。寻改苏州,数月拜山东按察司副使提学,未履任,遭长史公之丧,服阕而感风病,积久不愈。”《静志居诗话》卷十:“戴冠字仲鹖,信阳人。一云吉水人。正德戊辰进士,授户部主事,以建言贬广东乌石驿丞,起户部员外,出知延平府,改苏州,终山东提学副使。有《邃谷集》。仲鹖与仲默同乡里,诗亦同调,谓之具体可尔。或言其五言律胜于仲默,岂笃论乎?《立春日舟中》云:‘作客尚无地,他乡空复春。舟中儿女大,天末岁时新。乐事喧殊俗,穷愁缚远人。椒盘怀故里,肠断白头亲。’”《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六集部别集类存目三著录《邃谷集》十二卷,提要曰:“明戴冠撰。按明有两戴冠。其一长洲人,有《礼记集说辨疑》,已著录。此戴冠字仲鹖,信阳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事迹具明史本传。或混为一人,非也。冠受业于乡人何景明,诗亦似之。然景明诗虽风姿俊逸,而酝酿犹深。冠才学皆逊于师,而徒守其格调,殆所谓时女步春,终伤婉弱者矣。”《明诗纪事》戊签卷十录戴冠诗五首,陈田按:“仲鹖诗宗何大复,天才虽逊,工力亦深。”


翁彦枢,《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侍郎裴坦知举,翁彦枢登第。
刘虚白,《唐摭言》卷四:“刘虚白与裴坦早同砚席。
令狐滈,《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令狐楚传》:“楚子绹。
故相休之子,魏筜,故相扶之子,及滈,皆名臣子弟,言无实才。
裴弘余(裴弘),宋王谠《唐语林》卷六:“裴坦为职方郎中、知制诰,裴相休以坦非才不称,力拒之不能得。
魏筜,皆见《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令狐楚传》。
崔渎,《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崔珙传》:“珙,字叔休,宝历二年登进士第。
陈河,据《册府元龟》:“时举子尤盛,进士过千人。
诸科三人:徐珏。
李远(?—860?)卒,字求古,一作承古。
于濆、牛征、李蔼、孔绚、孔纶等三十人登进士第;状元为裴延鲁。
于濆,及第后曾任泗州判官。
万梭为一素,世重韩娥色。
牛征,宋计敏夫《唐诗纪事》卷五十三:“征登咸通二年进士第,丛之子也。
李蔼,《太平广记》卷一八三贡举六引《卢氏杂说》:“李蔼应举功勤,敏妙绝伦,人谓之‘束翅鹞子’,咸通二年及第。
孔纶,《阙里文献考》咸通二年进士有孔绚、孔给,未知所据,附此俟考。
王季文,原列卷二十七《附考•进士科》,徐氏考云:“咸通进士第,见《唐诗纪事》。
叶京(华京),《万姓统谱》卷一二四:“唐叶京,字垂孙,建安人。
周慎辞,徐氏考云:“《新唐•艺文志》:字若讷,咸通进士第。
明经科:张佶。
诸科十二人。
南诏攻陷邕州,唐虽遣兵讨之,屡为所败。
来鹄师韩、柳文,本年前后已有文名。
贾岛、平曾、李陶、刘得仁、喻坦之、张乔、剧燕、许琳、陈觉以律诗流传。
萧廪、王棨、薛承裕、徐仁嗣、卢征、郑蕡、陈翠等三十人登进士第。
薛迈,状元(见明徐应秋撰《玉芝堂谈荟》卷二)。
王棨,本年春,省试《倒载干戈赋》、《天骥呈材诗》而及第。
附:王棨《倒载干戈赋》日:“欲廓文德,先韬武功。
鲁阳挥以员来,于斯则异。
王棨《天骥呈材诗》曰:“马知因圣出,才本自天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